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妻不贤-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改变一个成年的、思想立场几乎已经固化了的人的三观,就像矫正一棵已经定型的大树。
或者拦腰截断使其重新长出新枝,或者刀劈绳缚强制矫正,再无其他方法。
而这两种方法,哪一个不是痛彻心扉?
☆、63|3。31
虽然前世做了十几年母女,但直到死后,宜生才发现自己对沈琪的了解有多么匮乏。
她所了解的,只有沈琪在她面前展现的一面,乖巧、聪明、善良,简直再完美不过的女儿。然而沈琪在与他人相处时是何模样,宜生并不清楚。
但即便并不清楚,宜生也知道,这个“女儿”在某些事上跟自己的想法常常是南辕北辙的。她无意干涉沈琪的选择,却也不想看她因为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迷途深陷。
沈琼霜和沈青叶说完,屋内静默了片刻,良久,宜生才缓缓开口。
先是对沈琼霜道:“你说得对,你的确错在不该将事情公之于众,但是,你只是嘴上说,却并未意识到自己为何错了,并且为之反省,是么?”
沈琼霜梗着脖子依旧不说话。
宜生揉了揉眉头:“大道理我不多说,你只需想想,这事若是没被压下来,青叶固然出丑,可你便能得了好么?即便如今,事情被压下来,你又得了什么好?”
沈琼霜眼眶里开始滚动泪花,脸也羞愤地红了。
宜生:“做事前需三思而后行,最蠢的事,莫过于损人不利己,其次损人利己,因你不知道那个为你所损的人,不知什么时候会反过来坑你一把。”
沈琼霜倔强的神情依旧未变,不过,许是因为等待这么久,却也没等来想象中来自嫡母的折磨羞辱,警惕和惧怕却已经少了许多。
宜生也没再多说,说罢那话便看向了沈青叶。
对沈青叶,却没多说,她只说了一句话。
“有些事,不能强求。”
***
谈心灌鸡汤显然不是宜生的强项,因此,简单说过几句后,宜生便让两人先回去;一个人去了书房,望着满架的书,还有书房中摆设的棋盘琴案,开始思考要教导她们些什么。
第一时间涌上心头的,则是按自己做姑娘时所学,教沈青叶和沈琼霜习字作画弹琴。至于棋,宜生并不擅长,且学棋须得多下,经常与人切磋才能长进,因此宜生便将棋排除了。
当然,她做姑娘时所学的并不止这些。
除了琴棋书画这些高门贵女们通常都会学的东西,还有渠家人必不可少的言传身教,礼教熏陶。从夫从子,德言容功,这是渠家女儿必须有的品德。
曹大家之《女诫》、宋若莘之《女论语》之类,更是身为渠家女儿,或者说大多书香世家的女儿都必须倒背如流的。若是哪家女儿能完全做到曹大家等人所言,自然便是人人称赞的有德女子。
以前的宜生,便是这样一个“有德女子”。
虽说谭氏将两人交给宜生不安好心,但也未必没有丝毫想让宜生好好教养两个孙女的意思。她希望宜生教的,自然不会是琴棋书画,而是渠家女儿被人称道的“教养”。无论谭氏嘴上多么看不起渠家,心底却一直很清楚,渠家的教养是颇为人们称道的。
宜生知道谭氏的心思,也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是怎样被教导的。
定下琴书画这三样要教的,她又从书架上抽出几本书。
并非大部头的四书五经,而是几本薄薄的册子。
因为经常翻看,这几本册子的书页边角都已起皱翻卷。
宜生向来爱惜书,经常翻看的书都用纸裱上边角,可即便如此,这几册已被裱过的边角的书却依然起了皱,可见其主人翻看之勤。
事实上,宜生根本不必翻看,这些书里的每一个字,她都早就倒背如流,甚至曾经奉若圭臬。
《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这是几乎每个上层女子都不陌生的几本书,于宜生而言,则更是熟悉。
出嫁前,她不知翻看过多少次,抄写过多少回,即便是出嫁后,她也时时看看,常常以此警醒。
可是,死而复生后,她再未翻看过这些东西。
此时再看那翻卷的书页边角,竟然有恍如隔世之感。
她先翻开《女诫》。
《女诫》有七则,《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字字句句教导女子要谦顺敬谨,以夫为天,夫可再娶,女不可二嫁,曲从公婆,和睦叔妹……
一声脆响,宜生手中的书便飞出去,直直落入书案旁的青花釉里红净手盆。
盆里还有宜生刚刚用来净手还没倒掉的水。
书瞬间便下沉,纸张被水浸润。
“哎呀!”红绡焦急地叫起来,“少夫人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说着便扑向净手盆,想要抢救一下那已经被水淹没大半的书。
然而,宜生阻止了她:“不用捞了。”
“啊?”红绡的手已经沾到水,指尖被水浸润地凉凉地,她傻乎乎地回头,一脸问号地看着宜生。
宜生又重复道:“不用捞了。”
红绡愣愣地收回了手。
宜生看向那净手盆。
书已经沉到盆底,书封上《女诫》两字慢慢变得有些模糊。
宜生突然笑了。
她看了看手中的其他几本书,突然将它们也扔了出去,也是直直落入那淹没了《女诫》的净手盆里。
红绡一脸目瞪口呆。
看到她这样子,宜生拍了拍手,笑道:“大惊小怪什么,不就是扔几本书。”
红绡委屈:“哪里是我大惊小怪。少夫人,您不是最喜欢书,最爱惜书的么?”
虽说少夫人不缺买书的钱,而且名下还有个书铺,但在红绡的印象中,少夫人从来不是喜欢糟蹋东西,更遑论是糟蹋书的人。
搁在以往,别说扔书了,就是不小心弄破了书,少夫人都心疼地跟什么似的。
她记得少夫人跟她说过,书是好东西,是比珍馐佳肴还要珍贵的好东西,所以不可糟蹋,不可浪费。
可是,现在少夫人居然扔了书?
还说出那样的话?
所以,红绡自然惊讶不解又委屈。
宜生笑:“红绡,书是好的,可不是所有书都是好的。”
“这些书,”她静静地看着那净手盆,“太旧了,早就该扔掉了。”
红绡依旧不解,也看向了那净手盆。
先前她并未在意少夫人在看什么书。
可是,红绡终究没看到那是什么书。
水将墨晕开,模糊了书页上的字,也让原本清澄的水变作模糊的一片,再也看不清水中是何情况。
***
第二日,沈琼霜和沈青叶来到小院,宜生教了两人一个时辰的丹青,中午,两人回住处用午饭,下午又来,宜生便给出两本字帖,让两人照着临摹一小时。
最终,宜生决定只教琴棋书画,不论道德文章。
沈琼霜和沈青叶并没有觉察出什么不对,也没有像谭氏告状或是什么。
沈青叶一直很乖巧,而沈琼霜,则还在为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而苦恼。
谭氏原本的打算是让沈琼霜和沈青叶直接住在宜生的小院,将两人与其生母分开,这样才好惩罚两人。只是,宜生的态度却十分坚决:教导两个庶女可以,可是,想住进她的小院?绝对不可以。
谭氏气急,但她不敢逼得太过,最后只好妥协。
只是,不敢逼宜生,对沈琼霜和沈青叶却没那么多顾忌了。
她让沈琼霜和沈青叶搬出其生母所住的院子,挪到另外一个空置的小院,两人住在一起。
沈琼霜自然又哭又叫不肯搬,但在谭氏吃人似的目光中,苏姨娘硬逼着她搬了。至于沈青叶——她根本没让谭氏出马逼迫秦姨娘,而是在谭氏发话后,就十分乖觉地主动搬走,倒是秦姨娘还不舍得,想跟谭氏闹,反而被沈青叶生气地拦下了。
于是尘埃落定,沈青叶和沈琼霜两人住在了一起。
经过之前的事,如今沈青叶已经成为沈琼霜眼中最讨厌最可恶的人,被迫跟沈琼霜住在一起,还远离了姨娘,这对年纪不大的沈琼霜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晴天霹雳。
可是,不管她怎么求怎么闹,苏姨娘都硬下心肠,不去求谭氏也不说把她接回去的话,只依旧让她独自跟沈青叶住一起,还吩咐她好好听嫡母的话,好好跟沈青叶相处。
于是沈琼霜整个人都蔫儿了。
她脑子不算聪明,以前又只由苏姨娘和谭氏教导,不过略认了几个字,可以说全无根基,再加上不用心,学习效果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学了好几天,作画如虫爬,写字像爬虫。
哪怕宜生并不是真正的教习先生,在看到沈琼霜的“大作”后,也忍不住嘴角一抽。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沈青叶。
沈青叶比沈琼霜大了几岁,但因为身形瘦弱发育不良,两人在外表上差距并不大,可是,在学习的表现上,沈青叶简直甩了沈琼霜十八条街。
无论写字还是作画,都挺有模有样,甚至远超许多同龄小姑娘的水准。
对此,沈青叶的解释是以前在广州时,孙义庆便请了女教习教她琴棋书画,只不过她学得不精,因此还得向母亲学习。
说这话时,她睁着漂亮的杏核眼看着宜生,眼里满是孺慕:“母亲,您比我以前的教习师傅厉害多了!”
宜生哑然,一时竟然不知如何接口。
因为她知道,沈青叶说谎了。
真正的沈青叶才没有什么女教习,此时的沈青叶之所以写字作画有模有样,是因为前世便跟着她学过,之所以编出一个女教习,不过是为了掩盖重生的事。
☆、64|3。31
每天上午拨出一个时辰教沈青叶和沈琼霜弹琴或作画,下午的一个时辰尽可以让丫鬟看着,因此虽然平白多了两个庶女要教导,宜生也没觉得增加多少负担。
她情绪平静,心思无垢,除了刚开始面对沈青叶时心里还有一点涟漪,后来也渐渐平息下来。对待沈青叶两人,她没有丝毫苛待,却也没有半分母亲似的关爱,除了教导两人学问技艺,其余一概不问。
简直就像个女教习一样。
这个态度,让沈琼霜,苏姨娘,乃至谭氏都有些纳闷。
在谭氏和刘婆子的言传身教中,沈琼霜早就为嫡母预设了形象,在她心里,嫡母就是她的敌人,是肯定看不得庶女好,肯定会打压庶女的存在。所以,她本以为要面对宜生的百般刁难和折磨。
但是,她想象中的折磨和刁难完全没有发生。
甚至,在嫡母的教导下,她居然真的学到了东西。
沈琼霜脑子笨,但这不代表她不想学,相反地,她心底里其实是知道自己身份不如嫡女尊贵的,更知道自己的生母原本不过只是个丫鬟,就连出身小户人家的方姨娘都不如。
苏姨娘教她认字,却也仅仅是能教她认字,那些高雅的琴棋书画之类,苏姨娘自己也半通不通,自然教不了她。而谭氏,则向来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最重要的技艺是茶饭女红和管家功夫,其余都是不必要的。就连琴棋书画这些东西,谭氏也懒得给家中女孩儿请教习。所以以前沈琼霜只学过认字和女红,琴棋书画一概没有学过。
如今有机会学,哪怕教的人是她一向讨厌又害怕的嫡母,她还是忍不住想要好好地学。
可是,几天过去,在沈青叶的衬托下,沈琼霜越来越沮丧。
跟沈青叶相比,她简直就是个废物。
看着自己虫爬一样的“画”,再看沈青叶那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形态远山近水,沈琼霜红着眼睛,几乎要哭出来。
“青叶比你大,又比你早学了那么多年,画得比你好是应当的。不必为此懊恼。”突然一道声音传来,沈琼霜张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人。
宜生却已经走到前面,为两人讲解起工笔画法。
沈琼霜摇摇头,觉得方才肯定是幻觉。
那个女人,怎么可能那么温柔地对她说话,还安慰她呢?她翘起鼻子哼了一声。
不过,耳朵却直直地竖了起来,将宜生的话听地一字不漏。
一边,沈青叶看着自己画地有模有样的山水图,又看了看沈琼霜那狗屎一样的画,眉头微微收拢。
她画地那么好,表现那么出色,平时又那么乖巧,可是……母亲却似乎从未因此而多看她一眼。
那个蠢货画地一团糟,母亲那么温柔贴心地安慰她,自己画地那么好,母亲却只淡淡地一句“不错”。
沈青叶咬起了唇。
是因为出身吧。
母亲对庶子女一向宽容,但即便是前世,母亲也不喜欢沈青叶。
因为沈青叶的生母是秦素素,是害得母亲小产的重要人物。今生,她是秦素素的女儿,母亲自然也不喜欢她。
比不上沈七月,甚至连沈琼霜都比不上。
哪怕她聪明、乖巧、对她满心孺慕。
看着那个认真讲解着工笔画法的女人,沈青叶的心思却逐渐飘走。
***
教导两个庶女的事逐渐进入正轨,除了要腾出上午的一个时辰,其他时候宜生都很自由,大多数时候,她都还是在陪着七月,有时候陪七月一起玩,有时候待在七月身边,然后做自己的事。
不过,她要做的事,其实也只有一件,写书。
归翰斋的赵掌柜已经听她吩咐找了些穷书生,短短时间也凑齐了几篇故事。这些故事大多只有三五万字,主角多为不得意的文人书生,或得奇遇,或获奇宝,或遇贵人相助,或蒙美人垂青,或被奸人陷害终得昭雪……宜生看过所有稿子,最后剔除了一篇,其余全部通过,然后便一并交给渠家书坊印刷,印好后便放在归翰斋卖。
当时,赵掌柜看着被退回的那篇,纳闷地问:“少夫人,这篇文采不错呀,怎么——”
宜生:“我不喜欢。”
赵掌柜立刻闭上了嘴。
管你文采怎样,老板不喜欢,这就是最强大的理由。
而且,赵掌柜又偷偷翻了翻那稿子,想起稿子里的故事,顿时觉得自己察觉了少夫人为何不喜欢这篇故事的真相。
这是个俗套但喜闻乐见的故事。一对夫妻因战乱失散,妻子坚信丈夫未死,苦守着年迈的婆母等丈夫归来,二十年后,婆母已死,妻子还在等,甚至上京寻夫。而丈夫,则阴差阳错以为妻子已死,因此二十年未归,沙场上打拼数年,终于功成名就,得帝王赏赐,又与一小姐两心相许,结为夫妻。谁知,就在成亲当日,妻子找上门来。
夫妻相认,自是相对而泣,而丈夫新娶的妻子,也对原配心感钦佩,自愿称妹,奉原配为尊。皇帝闻此奇事,亲自下旨封原配与小姐为平妻,两人平起平坐,一般无二。
妻子守得云开,破镜得以重圆,结局自是一片和乐融融。
这故事没什么新意,前人就有类似的故事,但是,最后丈夫娶妻当日原配寻来的场面,却让赵掌柜瞬间想起了威远伯府。
这写的,可不就是老威远伯沈振英的故事?故事里的原配妻子是如今伯府的老夫人,小姐则是伯府三爷已逝的亲生母亲柳老夫人,除了一些细节不一样,简直就是老伯爷人生的翻版。
赵掌柜啧啧摇了摇头。
写这故事的书生估计是知道归翰斋的背景,特意写了这故事来讨好伯府,因此在故事里对“沈振英”颇多溢美之词,沈振英与原配夫人也被写得如同神仙眷侣。
但是,现在看来,这马屁似乎拍到了马腿上。
的确有很多权贵喜欢自己的经历被写成故事为人传扬。不能凭文治武功留名青史,说不定能靠逸闻故事被世人记得呢?尤其又是足以被人赞扬的佳话。
但是,显然少夫人并不这么想。
赵掌柜稍微一想也有些明白:老威远伯毕竟已经去世,而少夫人是孙媳妇,出了这本书的话,别的不说,肯定会出些风头,被伯府的人注意到。
以少夫人的性子,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赵掌柜这般想着,也就没再多说,而是继续跟宜生说起后续的印书事宜。故事找好了,接下来自然就是印刷,因为宜生之前跟父兄说好,因此印刷也不是什么难事儿,直接去渠家书坊印就是,因此这事儿两人也没说多久。
最后,赵掌柜期期艾艾地问了宜生一句:“东家,那个《画梦》的故事,署名写什么?”
宜生一愣。
她之前交给赵掌柜一沓稿子,稿子上写的故事,就是《画梦》。故事写一个闺中小姐,通过一幅奇异的画遇到到如意郎君,其中虽经历了种种坎坷,最终却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故事很俗,也无甚深意,看起来就像闺中少女的妄想,但俗不要紧,重要的是人们喜欢看。尤其对情窦初开的丫鬟小姐们来说,这故事里的少女就是她们的化身,少女的经历,何尝不是她们偷偷幻想过的。
宜生曾将这故事拿给红绡看,从红绡羞红了的脸,以及抱着稿子不放手的结果来看,故事的吸引力应该是不错的,所以她才有了些自信,然后将稿子交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