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女讼师-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傅也是糊涂!

    萧锦云一时忧心,脸色也变得不是很好看。

    吴盈袖握了握她的手,柔声安慰:“你也别多想,你能想到,方先生未必不能想到,他既然肯去自然有他的打算。现在你在京都,着急也没用,倒是你自己身边的事,你可得顾着些。”

    吴盈袖话里有话,萧锦云怎么会听不出来。但吴盈袖却不说了,只作不经意朝琼玉身上看一眼。

    萧锦云意会,但摇摇头,“无碍的,姐姐有什么提点只管告诉我便是,姐姐信凌香,也当琼玉跟凌香一样便是。”

    这话一语双关,吴盈袖是聪明人,也不再多说什么,只点头道:“前些日有位陌生公子到吴府,说是与我相识,来府上拜访爹爹。原本我年岁便不小了,爹爹也希望早些给我找到合适的人家。可是派人去打听了,那位公子却并非什么大大户人家出生,家里是西街做绸缎生意的,有些资产,却入不了爹爹的眼。原本爹爹也不过想打发了便是。但那公子却偏说与我相识,且情投意合,这件事在府上闹得不小,爹爹也气得不轻。最终安排我跟那公子见了一面,可见面却是一张生面孔,那公子也说不认得我。

    只是,他仍不信,非说自己打听过,那晚瞧见那位姑娘上的就是吴府的马车。吴府倒也不止我一个女儿,我只当是弄错了,问他那姑娘姓甚名谁,但他又说不出来。后来一一见过了都不是。父亲气得要送他去见官,他才说,是元宵那晚,在那定河桥上认识的,他还邀了那姑娘跟他上画舫游了船。我看那公子的模样,的确不像是在说谎。”

    吴盈袖的话停在这里,看向萧锦云。

    萧锦云自然也记得,那晚从定河回来,吴盈袖是跟她同城一车,且是太傅府的马车。而吴家那辆马车里,当时坐的是琼玉和琼枝。

    萧锦云看向琼玉,琼玉也是个极聪慧的姑娘,方才虽然站在一边,但耳朵还是在这边的。

    即刻便跪下,“元宵那夜,奴婢一直都跟小姐在一起,后来走散了也是在小姐之后去定河的,更不可能跟哪位公子游过画舫。”

    萧锦云点头,抬手让她起来,“你素来是知道规矩的,我当然知道不是你。只是……”萧锦云的目光穿过那屏风看到外头。

    琼枝穿着一身新衣,在外头院子里,正虎着脸在训斥几个小丫鬟。那模样,俨然是一位得脸的小主子了。

    吴盈袖知萧锦云是领会了,便也不再多说,只道:“我也不过就是当个事儿给你讲讲,你听了就听了,自己当心一些便是。这墙院深深,哪里都是眼睛,可别让身边的人给自己招了祸患才是好的。”

    萧锦云点头,“盈袖姐的提点,我都记住了。”

    说着话,眉宇间仍然带着一丝不满之色。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收回目光,又多看了一眼吴盈袖。

    这些日子,她的变化当真是不小。

    萧锦云自己也是变了,可是变的是面子,里子却还是那没长进的样子。稍一松懈下来,从前那些毛病总不自觉就露了出来。

    可吴盈袖却不同,不过这大半年的光景,竟真的就如同一位大家闺秀了,知书识礼,连说话都自有一套。

    说是江先生的教诲没错,可是终究还是自己的执念。

 第231章:舟山出事

    这日的闲谈最后也不过是说些闲话便过去了,却不想几日后,果然从地方传来了消息。

    消息正是从江宁府传来的,说刺史大人在查案途中遇刺,而遇刺地点正是在舟山县。

    萧锦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就不平静了,果真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不过,这回遇刺的不是她师傅,而是傅景之。

    可这也说明刺客的猖狂,连刺史都不放在眼里。

    看样子,这件案子要比他们想的还更复杂。

    萧锦云心里着急,可也没有办法,她身在京都,莫说帮不上什么忙。便是她如今的身份,也是不可能去过问这件案子的。

    可是听不到师傅的消息,她总是不放心。

    自己来京都也有这些日子,不知道他们如今怎么样了。对于查案子萧锦云倒是不担心的,师傅虽然从前只是讼师。

    但是做讼师这行,帮当事人脱罪,很多时候难免都要跟衙门和案子打交道。哪怕是从前师父让她看的那些书,也不仅仅是辩护的技巧跟案例。

    师傅说过,一件案子的成败,这张嘴很重要,但是对案情的掌握也至关重要。

    许多讼师光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虽然也赢了许多官司,可是终究是昧了自己的良心,最后还是得落得一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要做一个好讼师,不一定要是一个好人,但一定要是一个有底线,有内心坚守的人。

    这些话,萧锦云都还记得清楚。当初师傅教导她的,都是他自己经历过的教训。他踩过的坑,自然不愿让她再踩下去。

    萧锦云不担心师傅的查案能力,可是却隐隐觉得,这案子本身就不简单。

    且不说舟山县令离奇死亡和傅景之遇刺的事,便是那牵扯进来那些人的身份,还有无端端不翼而飞的几万两黄金,便能看出此案的端倪。

    几万两黄金不是小数目,哪怕是存到钱庄票号,那也会引起不小的动静。

    这些傅景之定能想到,也定已经查过,可是毫无线索。就说明,这背后牵扯的,肯定不止是一个人。

    或许是一个团体,一股势力,盘根错节的关系,又牵扯到官场,官官相护,到最后还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萧锦云这么一着急,哪里还顾得上府里的事,赶紧坐了马车去找吴盈袖。

    可吴盈袖如今也来了京都,除了那日她跟萧锦云讲的那些,更多的,她也实在不知。

    倒是这次相见,萧锦云察觉她有些心事重重。

    不过,这深宅大院本就是如此,既然进来了,难免会遇到什么招数。吴盈袖刚回吴家,或许是有些应接不暇。

    萧锦云倒也不是十分在意,只说了几句话便告辞了。

    凌香陪同着吴盈袖将萧锦云送到了门口,才停住脚步。吴盈袖站在那里,看着那马车走远。

    凌香扶她回去,又忍不住好奇,问:“既然小姐想知道傅大人的情况,为何不去问三皇子?”

    凌香不过十四岁,却是个机灵的丫头,也因她这几分机灵,才得到自家小姐的另眼相待。

    自然,吴盈袖重用凌香,还有个缘由——凌香不是吴府的人。

    那时吴盈袖在来京都的途中,见有个丫头从青楼里逃脱,那些男人紧追其后。四五个壮汉,凌香竟也能同他们周旋一番。

    虽然最后实在无奈,险些纵身跳进那江里去。但吴盈袖还是看出了她的好处,便让人将她救了下来。

    凌香是被家里卖了的,再回去还是逃不脱被卖的命运,也就断了那条心,一路跟着吴盈袖到了京都。

    她也是个感恩的丫头,知道自己的命是谁就回来的,也知道那胸膛子里的那颗忠心该给谁。

    有这么个缘由在里边,吴盈袖便对凌香格外亲厚,许多自己不便做的事,也都交由她去做。

    凌香虽然对这府里的规矩还生疏,但是机灵劲儿是有的,有样学样的本事也强。加上是大小姐的贴身丫鬟,旁人少不得也得给几分脸面。

    如今来了这么久,帮吴盈袖办的那些事儿倒也桩桩件件都算和她的心意。

    只是如今她这么一问,吴盈袖的脸色却冷了下来,“谁跟你说,我是想知道傅大人的情况?更何况,三皇子何等尊贵,是你我想见就能见到的吗?”

    凌香也知自己一时失言,赶紧跪下磕头认了错。

    吴盈袖倒也没有为难她的意思,只是心下烦忧,只叫她起来了,也不说什么,一路回到自己的小院里。

    凌香虽不再言语,可瞧小姐那模样,倒是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回京都这一路,前面一段是傅大人亲自护送,凌香是见过傅大人的。那面如冠玉,那风流倜傥,哪个女子见了都少不得要多看几眼。

    自家小姐对傅大人有那份心,傅大人也对小姐格外照顾,她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郎才女貌,以两人的家世,也算是门当户对。只是凌香却想不明白了,为何小姐回京之后,却偏偏绝口不提这件事。

    哪怕是前些日子老爷说,要给小姐相一相这京中合适的公子,小姐也只是平静地答应下来,绝口没有提起傅大人。

    凌香虽然疑惑,但也不敢再多问。

    可萧锦云却不如吴盈袖那般沉得住气,从吴府出来,便想到一个人,让车夫调转了马头。

    今日也是琼玉跟着她出来的,一听到她说要去三皇子府,便张嘴要说什么。但张了几回到底也没张开。

    萧锦云瞧见她那犹犹豫豫的样子,自己倒先开了口:“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现在去三皇子府的确不合适,可是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师傅对我有恩,不仅是知遇之恩,如果没有他,也未必能有我今日。而现在他牵扯在这件事里,我不能不闻不问。”

    “可是,为什么要去三皇子府呢?”

    琼玉不明白,她虽有些聪慧,可到底是萧家家养的丫鬟,对外面的事不了解,对朝堂那些关系更不清楚。

    但萧锦云心里是亮堂的,三皇子和傅景之的关系,当初在舟山县她便是晓得的。

    只是,那会儿她还不知道,他便是那天上高不可攀的星,当今圣上的第三子。

 第232章:百花盛会

    萧锦云到底没去三皇子府,事到临头又让车夫调转了马头。

    那日她不过乘了八皇子的马车,都有人立即告到老夫人那里。今日却又怎知没有人跟着她呢?

    她自己如今脚跟还不稳,若是去了,或许就真要因小失大了。

    这口气,她到底该先沉住了。

    可不料,这边她刚调转马头回复,另一边宫中百花会的帖子已经送到了府上。

    这百花会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年三月初,在西山行宫,请各位官宦贵胄家的公子小姐一同赏花,吟诗作对。

    皇后娘娘是极爱才的,便由皇后娘娘牵头,罗列京中年满十四的官宦小姐名单。

    收到请帖的,家里的公子姑娘都能参加。

    太傅府自然是每年都在名单之列,今年也不例外。

    最高兴的还是萧芷兰,往年她还不满十四,今年才刚到年龄。她是极爱这样的宴会的,到时一定不乏名流公子,且又能目睹天家威严。

    二姨娘也高兴,早都将宴会时的衣裙首饰给她备下了。

    萧锦云一回去,就见琼枝兴高采烈的样子,问了才晓得是百花会的事,琼枝笑得娇俏,“小姐,到时你也带上奴婢吧,好叫奴婢也去见见天家威仪,长长见识。”

    说这些话虽然是求情,但她却打定了主意,萧锦云定会带着她。

    如今这菡萏院里,除了绿衣便只她一个是大丫鬟了。那是别人羡慕不来的体面。小姐又是这府里嫡长的,到时候定然不会只带一个丫鬟。

    所以,她连当日要穿的衣服带的首饰,都在心里盘算好了。

    萧锦云没接她那话,只道:“我口渴了,怎么没人倒水?”

    琼枝自以为是大丫鬟,不必在做这些粗活,便指使着旁边的丫鬟,“没听小姐说吗小姐口渴了,还杵在那里干什么,当木头桩子吗?”

    她那张嘴倒是伶俐,萧锦云只是看了她一眼,没说话走进了房间。

    琼玉只是默默地跟着,听了百花会的消息,也并不如琼枝这般高兴。只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等到了晚间,给小姐更衣的时候,才提了一嘴:“三日后便是百花盛会了,小姐进过一回宫,可一定要当心着。”

    萧锦云自然知道,她是在说上回的事。

    在家里好歹还有老夫人一双眼睛,闹不出什么大的乱子。可是进了宫,皇后公主,哪个是她能得罪得起的。

    萧锦云没有说话,只笑笑,拍了拍琼玉的手背,“你倒是还记得,别人都以为是好事呢!”

    琼玉低下头,“琼枝只是性子贪玩些,但本质不坏,她那样也自有她的好处。”

    萧锦云点头,“我也知道她本性不坏,不然也不能把她留在身边。可人若是不知脚踏实地,只一味想攀高枝,到时候跌下来,说不定就是粉身碎骨。”

    三日后的百花会,萧锦云虽不高兴,但因琼玉劝说,还是带上了琼枝。绿衣自然也是要去的。

    于是琼玉就被留了下来,萧锦云瞧她眼里的神色,大约也是想去的。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多说,只嘱咐了萧锦云,“小姐一定要当心。”

    琼枝穿了件水蓝色烟罗绣合欢褶裙,上面套了件浅紫罗兰色对襟琵琶扣小袄,虽然质地算不上上乘,但那通身的气派,也丝毫不输给小户人家的小姐了。

    萧锦云看了一眼,见她正神气地在院子里,跟那些丫鬟说着什么,心里便有些不悦,张嘴正要说什么。

    琼玉拉住了她,“小姐,进宫要紧。”

    萧锦云冷冷收回目光,叫了声:“琼枝。”

    琼枝应了一声,去没有马上过来,又跟那些丫鬟得意洋洋说了几句什么,才小跑过来,“小姐叫奴婢?”

    萧锦云站在台阶上,嘴角都是冷的,“我瞧着那样子,倒是你比我更像小姐了。既然这样,那你进宫去参加百花会好了,我在家还图个清静。”

    这些话不可谓不重,琼枝脸都白了,噗通一声跪到地上,“小姐,小姐可千万不要吓奴婢。”

    萧锦云并不扶她起来,只站在台阶上看着她,“你看我像是在吓你吗?在哪个位置就要谨守着那个位置的规矩,这还是在萧府,若是到了宫里,你还是这般,旁人只会说咱们府上管教不严。若再说得严重些,有什么事,恐怕连我都要受到你的牵连。”

    “小姐,奴婢不敢的,奴婢一定会守规矩,求小姐饶恕,奴婢以后再也不敢了。”

    琼枝连着磕了几个头,那发上插的两根簪子碰撞,发出叮铃的声音。萧锦云听着有些不耐烦,挥挥手,“行了,你若还想跟我进宫,就记住自己的本分。”

    琼枝受了这番教训,自然是不敢再得意。

    瞧萧锦云往月门那边走去,抬头正对上琼玉那双黑沉的眼睛,恨恨地瞪了她一眼。

    琼枝是萧锦云的贴身丫鬟,平日里自然少不得体面,可今日萧锦云是当着院子里中丫鬟的面教训她的,她只觉自己脸面都丢尽了。

    一时也不再理会院子里那些人,跟着萧锦云走了出去。

    马车都在门外备好了,因是进宫,自然不比平日出行,又是另外一番气派。

    这回,萧锦云的马车倒是行在了最前面。

    萧舒窈见到,见了个姐妹礼,她也点头受了,两人倒也无话。可正要上车,却听旁边萧芷兰冷笑了一声。

    “麻雀终究是麻雀,飞上再高的枝头也变不成凤凰。”

    萧锦云转过头,正对上萧芷兰的眼睛,那双眼睛倒是好看,只满满都是挑衅。所有人都看着萧锦云,以为她会生气。

    萧锦云的目光只作不经意,扫过萧舒窈,又扫过萧芰兰,最后停留在萧芷兰脸上,微微挑了唇角,“四妹说的极是,就如这府里,就有嫡庶之分。而那宫里更是,虽说是人人向往的好地方,可有人进去了就是主子,有人进去了,仍然是奴才。”

    说完,也不看萧芷兰,径自上了最前面的马车。

    萧芷兰“你”了一个字,没有你出来,终究只恨恨地被丫鬟扶上了马车去。

 第233章:针锋相对

    西山行宫在皇城内西山脚下,背靠着西山。西山原不过是一座平淡无奇的山,但因在皇城内,便占据了地理优势。

    西山脚下有一口活水泉,凭借这活水泉,又建起了一座池子,叫阅池,也是取“乐”的意思。

    因着赏花会有两场,分昼夜,所以参加的公子小姐都得在行宫留宿一夜。

    萧锦云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好些公子小姐都到了,正围在皇后娘娘身边谈话,大家有说有笑,倒是十分热闹。

    萧家是由大公子萧博远领头,一起给皇后娘娘行了礼,便入座了。

    今日的气氛倒是松快很多,不似年节那晚,官员夫人们都在,朝堂意味更浓。今日因来的都是些年轻人,大家都爱热闹,几个小姐,几个公子聚在一起。

    聊的也是诗词歌赋,畅所欲言,所以没有什么禁忌。

    等过了午后,大家就散开了,皇后娘娘向来有午睡的习惯,加上也体谅年轻人,午膳过后便先离去了。

    下午正经的该是游园会,晚上才是重头戏。皇后娘娘走了,大家表现的兴头便围着几位公主。

    皇上膝下公主倒是有几位,但皇后娘娘嫡出却不过昭阳公主和怡和公主。昭阳公主性子内敛,不好亲近,怡和公主倒是喜欢被人众心拱月的捧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