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女讼师-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说得萧锦云有些不好意思,吐吐舌头:“方才从衙门出来,心里在想事情,还真没注意到。”
不过,想起那小乞丐方才叫她姐姐的模样,又禁不住笑起来:“不过,这声姐姐我倒是很受用,今日我就做个东,请大家一起吃饭,也算给我这个弟弟赔罪了。还有前些日子的事,也得好好感谢他。”
一席话,说的小乞丐更不好意思,脸上红起来,竟被萧姑娘还要好看上几分。
十三娘看了便打趣:“只可惜生了个男儿身,要是个女儿身,在我宝香楼来,我把你捧成花魁。”
说得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小乞丐的头埋得更低了。
刘灵儿来给他解围:“不过,男儿身也好,跟着方先生,若是聪明些,日后也必定能有一番造化。”
方先生笑得直摇头:“刘姑娘太抬举方某了。”
他的目光并不往萧锦云这边看,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萧锦云自己却因刘灵儿那话失了神。
十三娘是性子最爽利的,道:“什么抬举不抬举,当年方先生在这舟山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若不是……”
说道这里也知自己失言了,赶紧笑:“好了好了,大家也不要在这里站着了,我们倒是无所谓,可不能怠慢了方先生。既然是虚惊一场,这又正好赶上晌午了,今儿个我做东,请大家一起吃个饭,谁也不许跟我抢!”
“这可不行,刚才我都已经说了……”
“行了行了,”十三娘打断萧锦云,“你月钱能有几个银子的,自己留起来吧。今天就这么决定了,我请。”
说着看向方先生:“还请先生千万赏个脸。”
方先生倒也是洒脱的,况且到了如今这样,也不在意什么名声了。十三娘这般招呼,便也答应了。
十三娘高兴得很,带着大家去了这舟山县一家上好的酒楼。
吃饱喝足也就要告辞了,萧锦云这才想起来,看向小乞丐,“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既然你叫我一声姐姐,我也得知道自己弟弟的名字才好。”
见那小乞又要低头,萧锦云赶紧道:“哎,你前些日子可不是这样的。怎么刚认识的时候不生疏,如今倒生疏了起来。”
小乞丐便只好看着她,答:“夏青,姐姐叫我夏青便是。”
声音不大,正好教人听得清楚。
“夏青。”萧锦云点头,“我记住了。”
临走,十三娘又打趣一句:“日后若是想你萧姐姐了,便来宝香楼找她罢。那里姐姐们可还多着呢,看上哪个记得告诉十三娘!”
十三娘只一句逗趣的话,可夏青的脸却又红得不像样子了。
晚上刘灵儿来找萧锦云,本要嘱咐她几句,却见她一个人坐在床边发呆。
“怎么了,闷闷不乐的样子?”
萧锦云抬头,才见刘灵儿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自己面前,站起身去倒水,但仿佛又有些惆怅,“灵儿姐,你看这宝香楼的姑娘,个个如花美眷,却终抵不住似水流年,如今都是春风得意的,但再过几年却又不知是何种景象了。”
刘灵儿跟她在桌前坐下,她虽没读过书,但也明白萧锦云的意思,顿了顿,问:“你是不是已经有好去处了?”
房间里只有两个人,一时安静得很,只听见那青铜的灯台里,烛火燃烧的声音。
萧锦云素知刘灵儿有一颗七巧玲珑心,却不知道自己才这么一提,她竟然就洞察了。她不知道点头,还是摇头,只把方先生今日那些话告诉了刘灵儿。
“我不知道方先生是不是那个意思,所以也不敢应。”
“那如果方先生是那个意思,你准备怎么办?”
“我……”萧锦云竟一时被问住了,她准备怎么办。方先生说那些话的时候,她不是没有考虑过那种可能。
只是,除了不敢确信外,她自己心里也犹豫。
虽然尽量让自己不去在意了,可又怎么会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呢?
第128章:偶遇陈家
“那我问你。”刘灵儿没容她再多想,打断她,“你自己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如果在十三娘这里,有十三娘照看,工钱也不低,自然是好。可是日后却未必能有个好的造化。若是去方先生那里,你就得放弃眼前所有的,而且……”
“不。”萧锦云摇头,“眼前这些虽然好,但不是不能放下,从前多苦的日子我都过过,如今再差能差到哪里?只是……”
顿了顿,看向刘灵儿,“这世上行业千千万,三百六十行,唯独这讼师被人看做最下九流的。若我是个男子也罢,只可惜……”
只可惜却生做了女儿身。
刘灵儿意见却不同:“下九流如何,上九流又如何,你看方先生,哪怕是到了如今,又有谁敢欺负到他头上去?锦云,你可要想清楚,有的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要说女儿身,你看当今皇后娘娘不是女儿身吗?可我听江先生讲,那皇后娘娘可厉害着呢。朝里的大事,皇上都要跟她商量的。”
“是吗?”
萧锦云眼睛发亮,“这皇后娘娘到底是什么人啊!”
刘灵儿摇摇头,“不知道,不过你可以回去问问江先生,正好这两天我也准备回去看看我娘。可是你现在这边出了事,在外面活动也不方便,这楼里买东西什么的,还得有个人。要不就你回去,看看我娘,跟她说说话,我暂时就不走了。”
“可我这边的账目……”
“这个你放心,十三娘不是跟着你一起看了一段时间了吗?这几天她自己先盯着也是一样的。”
萧锦云还要说什么,刘灵儿先堵住了她的嘴:“好了好了,你先别想那么多,这事儿也不急,你过几天再跟十三娘说也一样。回去看看,正好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萧锦云知刘灵儿的用意,便也不再多说,先点头答应了。
哪知这事儿她还没跟十三娘提,刘灵儿就先帮她请了假。十三娘也同意,“回去躲几天也好,在这城里,难免杜家的人来找麻烦。”
她虽然有意护着萧锦云,但开门做生意,便难免有人浑水摸鱼。让她回去住几天也是好的。
就这么说定了,上午刘灵儿就帮萧锦云收拾了换衣的衣物,还塞给她一些铜板,“这是我攒起来的,你回去给我娘,让她保重身体。”
萧锦云推辞不要,“灵儿姐,你的钱你留着花吧,刘奶奶那边还有我,我挣得比你要多些。”
“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对娘的孝心。行了,你快走吧!”
说着把她推上了马车。
小半年没回乡下,萧锦云也并不觉得特别想念。只看到刘奶奶的时候,真真实实地激动了一把。
刘奶奶也没想到是她,摸着她的脑袋一个劲儿夸:“好看了,这丫头真是好看了。”这小半年萧锦云虽然也没过几天安生日子,但好歹是不用再收欺负了。
吃穿用度的条件也好了,人自然就长了些肉,个头也高了一些。
但她这身子骨,从小底子不好,大概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刘奶奶虽然还是那般,但脚上走路已经利索了,眼见着精神头也好了不少。萧锦云到刘家那会儿,天色已经擦黑了,刘奶奶正张罗着做饭。
见萧锦云回来,心里高兴,便把那梁上悬挂的那块熏肉取了下来,“这还是上回灵儿给我带回来的,说是县城里的好东西,我可舍不得吃。”
刘奶奶说着就去煮肉,萧锦云连忙跑到灶下去添柴,“您呀,可千万别太省了,如今灵儿姐在县城也有钱了,您可千万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是是是,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刘奶奶笑得慈祥,但又像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这在城里做什么呀,城里工作这么好找?”
萧锦云顿了下,倒是忘了这茬。灵儿姐没告诉刘奶奶她们在宝香楼,萧锦云临走也忘了问,要是说漏了嘴可怎么办。
不过刘奶奶倒也没在意,笑着又道:“上回灵儿说,她是在那绣房找了个绣娘的活儿。那倒也不错,城里人哪个不穿衣服的,也不用抛头露面。”
“是、是啊!”萧锦云摸摸鼻子,又往灶膛里添了把柴,却没看到刘奶奶变得黯然的脸色。
两人张罗着吃了饭,刘奶奶又去烧水,萧锦云心里过意不去,按着她坐下,“您歇着,这些事儿我来做吧。”
说着就收拾东西进了厨房。
天气已经渐渐转凉了,眼见着再过些日子,就要入冬了。萧锦云斜着眼睛瞧刘奶奶身上那身衣裳,想着明日去镇上扯些布回来,给刘奶奶做一身冬衣。
她生在这世上便没有母亲,也没有人对她好过,刘奶奶是第一个把她像闺女一样对待的,她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但好歹还会做衣裳。
这事儿,她先不忙给刘奶奶说,说了她肯定心疼,不让她做。等明儿她去把布扯回来再告诉她。
萧锦云这么打定了主意,心里美滋滋的,没想到第二日去镇上,却遇到了陈家一家人,一起的还有另外几个不认识的人。
中间那个小伙子长得倒是不错,眉清目秀的,穿的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料子,但也是连陈礼州都比不上的。
倒能看出是家境殷实人家养出来的儿子。
萧锦云不愿意跟陈家人有来往,只躲到一边,看着一行人进了陈礼州的茶楼。
萧锦云只远远看了几眼,一行人似乎都不怎么说话,只中间一个穿着大红衣裳的女人,一脸都是笑容,仿佛是在两家人之间周旋,在说着什么。
拿女人萧锦云倒是见过,这十里八村哪家有未出阁的姑娘,哪家有没有娶亲的小伙,她都最清楚。
他们那清河村,好多家的姻缘,都是她给牵上的。
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先前灵儿姐跟陈家闹上公堂那阵子,就属她说风凉话说得最多。几年前灵儿姐跟那个富人家的公子好,是自己做的主,没找她当媒人,她心里早就气不过。
后来那富人家的公子又变了心,可算让她找着口实了。再后来她也就一直没看灵儿姐顺眼过。
萧锦云也不喜欢她,只是,瞧她这样子,该是给陈家和那家小伙子做媒来了。
第129章:闲话是非
虽然上一辈有女子婚前不得与男方见面的规矩,可到如今大唐风气开放了,民间也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
女子虽也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都是针对那些大家小姐和官宦贵族们。他们讲究脸面,儿女婚事也仍要按照“纳彩、问名、纳吉、纳征……”的程序,步步不敢有差错。
若是在城里,小门小户倒是也讲究些。
可乡下谁讲这些,家里有几个兄弟的还好,若是人丁单薄,便要跟着下田下地去劳作。
纵然是人丁兴旺的,那房前屋后的活儿也是少不了的。
那时候萧锦云在陈家,可啥活都是干过的。要是敢讲抛头露面,不知什么时候就被打死了。
陈淑兰倒好些,虽然有时候家里也有活,但都欺负着萧锦云去干,自个儿倒是保养得千金小姐一样。
唯有在用钱上面,比不上自己那哥哥。
所以今日,若真是说媒,倒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乡下许多结亲的男女,说媒时,都会跟着父母先见一面,看对了眼才提下面的事。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少不了的。
萧锦云看今天那小伙子,还有他身边的中年男女,看模样都像是老实人。这样的家底,这样的公婆,陈家应该也没有什么可挑剔得了。
难怪前些日子陈礼州要在城里来找她麻烦,逼她嫁给王二壮。原来是陈淑兰这边有了好的。
陈淑兰嫁个家底殷实的,对他来说只好不坏,他当然也不希望因为王二壮给破坏了。
不过,如今他们在这里跟这家人见面,不知王二壮又如何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萧锦云才懒得去管他们的事。只等他们走了,去扯了几块好布,坐着马车回乡下去了。
可她没想到,她不去招惹是非,是非却偏偏找上门来。
等马车回到乡下已经临近中午,正好萧锦云买了些菜和肉,就拿给刘奶奶。刘奶奶看到了,虽然高兴,却也心疼。
一边做饭,一边都在碎碎叨叨:“你们啊年纪还不大,还不知道这世道艰难,有了钱可别乱花,好好存着。我跟你灵儿姐也是这么说的,她年纪也不小了,若是有合适的……”
说道这,刘奶奶的只叹了口气,没有往下说。
灵儿姐的名声,如今在乡下,定然是找不到好人家了。但刘奶奶也不忍心让她嫁到那不好的人家去,后半辈子受苦。
萧锦云其实也没好到哪里,不过,她跟灵儿姐如今倒不担心这个。
若真是找不到喜欢的,她倒是宁愿这辈子都不嫁。
刘奶奶不再说话,灶房里便沉默起来。萧锦云往那灶膛里添了几把柴,准备出去透透气。
刚走到院子,却见村里几个妇女,急急忙忙地走过去,看那架势,是要往前村去的。
几个人走过刘家的院子,那篱笆的大门,破了几个窟窿,也挡不住脸。落在最后那女人一转头,便瞧见了站在院子里的萧锦云。
愣了下,停住脚步跟她打招呼:“哟,这不是锦云吗,听说你去城里做工了,怎么回来了?”
做工两个字,她咬得特别清楚,萧锦云心里也明白她的意思。但还是在脸上挤出几分笑容,“是啊,做工去了,回来看看刘奶奶,带我恩重如山的人,我自然也不能忘了。”
那妇人却冷笑一声,语气有些尖酸:“没忘就好,赚了不少钱懂得报恩是好事。不过,那钱可一定要来路正经啊!”
那妇人这么一说,前面两人也停下来,瞧见果真是萧锦云,也跟着凑热闹:“是啊是啊,可不是什么钱都能赚的。”
“婶子放心,我凭本事吃饭,不偷不抢,可不是正经钱吗?”萧锦云皮笑肉不笑。
那妇人也没想到,她会还嘴,只觉她跟从前似乎有些不同了。也没有细想,只干笑一声:“那个,锦云啊,婶子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你们年纪都还小,婶子也就是好意提醒一下,可别让人给骗了去了。”
“谢谢婶子的提醒,不过,以前被骗多了,现在也知道分辨是非善恶了。”萧锦云句句话里带刺儿,那些人一时也不知要说什么。
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饱了饭没事做,看到个软柿子就跟着捏捏,要真是恶人,他们反而不敢出声了。
萧锦云从前就是那软柿子,只是如今岁也不是恶人,却也不由人随便拿捏了。
见那几个人没话说,她反倒热情地问了句:“几位婶子这么急,是要去哪里呀!”
几个人眼睛又亮了,中间那个先开口:“哟,你还不知道吧,还不是你舅舅家的事,这段时间,那王二壮,三天两头去他们家找事,弄得他们家都快鸡飞狗跳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三个人都斜着眼睛看萧锦云的反应。
萧锦云自己倒还淡定,只微微一笑:“婶子这话说笑了,那家人可跟我没关系了,那断绝关系的文书上,可还盖着官府的印章呢,难不成还能不作数?”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他们好歹养你一场。这俗话说,养育之恩,终身难忘,虽然有那文书,可总不能连自己亲舅舅都不认了吧?”
这些人说话的时候,也总喜欢拿捏着衣服教训的口吻。仿佛你不按着她说的去做,就是大逆不道天理不容。
萧锦云笑笑:“婶子这话说得,我是怎么长大的,婶子难道没看见?如今他们摊上的是泼皮无赖,难不成还真让我嫁过去?礼钱是自己收的,事情是自己惹出来的,总不能让别人去给他擦屁股。”
“这屁股,要是婶子愿意去擦倒也简单,婶子家不是也有位姑娘吗?也快到成亲的年纪了吧。”
她这般笑着,那妇人脸上虽然阴晴不定,但也不好发作。只念叨:“这是什么话,可不许胡说八道,那王二壮是什么人,不许胡说八道……”
说得自己脸上也臊起来,赶紧招呼着另外两个人一起看热闹去了。
萧锦云看着几个人的背影,冷冷一笑,都知道王二壮是什么人,偏还跟她说风凉话。怎么扯到自己女儿身上,就不让人提了呢!
第130章:找上门来
吃过午饭,萧锦云跟刘奶奶手头都空闲下来。这时节,秋收已经过了,田里地里都是荒芜一片。
刘家在这村东头,是人家最少的,但很多人的田都在这边。那田里堆了高高的草垛,对乡下人来说,这可是极好的燃料。
只是也很少有人舍得拿回去烧,等着有人赶着牛车马车来收的时候,就一股脑都卖了。
眼见着过几月便要到年节了,卖了的钱存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