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君他是科举大佬-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大人和顾夫人,二位将孩子教育的很好。”皇后笑道。
  皇后召叶溪谈过几次话,对她很是佩服,乡下姑娘,夫君成了状元郎,又一步一步青云直上,而她也不是拘泥于家中这片小天地,学习外语多年,成为国子监的女夫子,深受学子追捧。儿女出色,夫妻恩爱,这么多年,家中没有进门一个通房或是贵妾,也没有顾驰在外逢场作戏的消息,这样的日子,可真是令不少女子羡慕啊!
  “顾夫人的掌上明珠,如今出落的越发出色。”皇后和叶溪寒暄几句,看着一旁的小桃子道。
  小桃子也不怵场,落落大大一笑,“承蒙皇后娘娘夸赞,娘娘您牡丹国色,让臣女一看就迷了眼。”
  “你个小丫头,这么多年过去了,嘴还是这么甜。”皇后脸上笑开花,一颦一笑尽显雍容。
  这次赏花宴请了上京城大半的夫人和小姐,名为赏花,实为相看姑娘。
  大皇子周珩做为皇后唯一的儿子,如今已弱冠之年,按理说在他这个年纪,早已迎娶太子妃,诞下皇孙,可惜,天公不作美,许是老天爷不想让周珩各方各面太过顺利,之前也有过太子妃的人选,但接二连三的总出差子。
  第一次皇后看中的是梅太傅家的嫡女 ,虽比太子大三岁,但“女大三,抱金砖”,梅太傅家的姑娘名动京城,才华横溢,皇后还未来得及向梅太傅提这件亲事,梅姑娘便参加宫廷女官选拔,一心要巾帼不让须眉,此事不了了之。
  第二次皇后看中的是罗丞相家的二姑娘,容貌不凡,对太子又是一大助力,可惜罗丞相深思熟虑,拒绝了亲事,自古外戚没有好下场,万一日后身为太子妃的娘家遭殃了,这该如何是好。
  至于第三次嘛,皇后选中的是镇国大将军的小女儿,大将军手握兵马,更能巩固太子的位置。
  可惜大将军的小女儿,明明之前还是个身娇体弱的小姑娘,及笄之后,便跑去边疆,扬言戍守边疆,上场杀敌,立志做大周朝第一位女将军。这样一来,这门亲事又作废。
  第四次,皇后不敢再相看他人,目光转移到了自己几个侄女身上,自古以来,表哥表妹多成事。可没想到,到了自己儿子身上就不灵验了。
  皇后娘家的几个侄女,各个都有了心上人,对大皇子这个表哥根本没有额外的心思。
  几次下来,皇后心力交瘁,前有前朝的几位皇子推拒不做皇帝,今有这么几位姑娘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愿做太子妃。
  太子娶亲一事,关系着前朝后宫。太子一日未有嫡子,储君之位便一日不稳。其他几位皇子背后站着的朝臣,经常拿这件事抨击太子,以求将他从储君之位上拉下来。
  皇后急的不行,也曾给太子送去不少伺候的姑娘,统统被太子送回去了。
  皇后甚至怀疑是自己儿子这方面出了问题,偷偷派了太医去医治,最后的结果,太子身子没问题。
  自己儿子不着急,可皇后不能不急,这不,她还不死心,特意办了个赏花宴,将所有适龄的姑娘都召进宫中,好好挑选一番。
  自打几年前文正帝下令女子也可入学读书,如今这些姑娘家是越来越自强,丝毫不逊男儿。
  依照皇后看来,如今只要是个姑娘愿意做太子妃,她便高兴的要去多上几柱香了。
  这不,今个皇后让太子早朝结束后来到这里,在这些姑娘面前露个面,自己儿子仪表堂堂,英姿俊挺,指不定就收获了哪位姑娘的芳心!
  皇后和几位官夫人们说着话,这些姑娘们两三个一起,出去赏花聊天。
  小桃子和关系还不错的几位手帕交一起去看莲花,莲花开的正盛,接天莲叶,碧波荡漾,千姿百态,如碧玉一般亭亭玉立,迎风送来香气。
  几个小姑娘兴致勃勃的看着莲花,小桃子偶尔间看见了一片桃林,御花园的大桃子,肯定味道不一般。
  和其他几位手帕交说了一声,小桃子独自一人带着丫鬟,来到了那一片桃林。
  甫一进去,桃香扑面而来,她打小就爱吃桃子,如今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听说御花园的桃子品种很珍贵,小桃子有些眼馋,自己要不要偷偷摘一个尝一尝呢?一个就好了,她好想吃一口啊!
  水盈盈的眸子转来转去,她还是没抵挡住诱惑,拿起帕子准备动手摘一个,这里的桃子这么多,她偷偷吃一个,肯定没人发现的。
  “哪里来的小丫头,盯上了这片桃林?” 小桃子正在摘桃子,冷不丁一道朗润的声音从背后响起,语气中还带着一丝不易被察觉的笑意。
  小桃子打了个哆嗦,手一抖,粉嫩的大桃子骨碌碌从树上滚下来,滚啊,滚啊,滚到了身后那人脚边,唔,被人抓包了!
  小桃子脸色红红的转过身,目光盯着地上的那个大桃子,慢慢的上移,欲开口解释,目光游离到方才说话那人的脸上,迎上那人的眼神,红红的小唇半张,脸上的红晕愈发明显,唔,好看,这个大哥哥好看,好像,好像大皇子哥哥那般俊朗。
  面前之人剑眉星目,玄色的锦袍更显俊美,身姿俊挺,气宇轩昂,如松如竹,又似芝兰玉树。
  “小丫头看呆了,太子,你的魅力还真是大啊!” 又一声戏谑传来 ,一旁的另一人道。
  听到这打趣的话,看呆了的小桃子赶忙回神,白嫩的小脸儿似三月的春花,娇艳欲滴。


第112章 顾驰难抉择
  从周珩的目光看过去,一身石榴红罗裙的小姑娘; 罗裙在腰间收束; 衬得腰如束素; 盈盈可握; 耳缀着同色的海棠玉坠; 整个人俏丽的如三春之桃,那小巧的耳珠以及耳畔间、脖颈间的嫩肉; 宛若剥了壳的鸡蛋一般柔滑,没有一点瑕疵。
  她慢慢的抬起头; 白嫩的小脸儿好似春日水嫩嫩的娇花,又似枝头上挂着的蜜桃,染满了红晕,明晃晃的惹人眼。
  周珩的目光赶忙下移; 一不小心又瞥见那凝霜雪般的皓腕; 腕间的碧色玉镯; 好似因着这白皙肌肤,碧色的镯子更加晶莹剔透。
  红的红,绿的绿,却无一丝艳俗,面前的小姑娘更加容色姝丽; 配上她那稍稍有些婴儿肥的小脸儿,娇艳又不乏清纯,明明只是个十三岁的小丫头,却令人有些难以自持。
  周珩的目光再次移到一旁; 清朗的声音响起,“ 想吃桃子,孤派人给顾府上多送一些。”
  小桃子顾不上方才被打趣过后的羞涩,圆圆的眸子亮闪闪的看着周珩,脆脆的声音中有些激动,“你是大皇子,不,你是太子哥哥!”
  宫中会给她送桃子的,只有大皇子哥哥,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哥哥了。
  周珩轻笑一声,有些慵懒,“ 你还记着孤呢?当日咱们见面的时候你还小,这么多年不见,孤以为你早就将孤抛到脑后了。”
  虽每年除夕夜顾家也会进宫,可随着小桃子长大,男女大防,她都是待在女眷这边,平日也没有可以见面的场合,是以这几年来,她并没有和太子见过面。
  低沉的笑声传入耳中,让人有些耳痒痒,状如轻柔的羽毛刮过一样,小桃子尽力忽略这种感受,摇摇头,“ 给我送桃子吃的太子哥哥,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忽然意识到这样有些不合礼仪,毕竟她已经长大了,不可以再像小时候那样称呼太子为哥哥,小桃子接着道:“这几年来,总是收到太子您送的脆桃,甜甜的,臣女很喜欢,多谢太子。”
  “举手之劳,无需放在心上,再说,你不是每次也有回礼吗?”周珩语气中含着笑意。
  自打知道顾大人府上的小丫头喜欢吃桃子,他总是会派人送去一些,就当是为了回报那年除夕夜小丫头送给自己的祝福。
  没曾想,每次送去桃子后,总是会收到一些回礼,有时是一副西洋画,有时是一些精致的糕点,有时或是小巧的刺绣,当时的叶溪还是个没长大的小丫头,送来的回礼也是憨态可掬,莫名的可爱。
  “孤先过去了。” 周珩不好在这里待的太久,省得传出什么闲话来。
  走出桃林那一刻,周珩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这么多年过去,当日的小姑娘长大了,却还是那个爱吃桃子的小丫头。
  起初看到小桃子,他并没有认出来,本想避开走另一条路,可看到小丫头那眼巴巴看着脆桃的模样,脑海中那个稚气的面孔和面前之人重合,这么多年过去,小桃子变成了娇俏的小姑娘。
  “太子莫非心情很好?自打你看见方才那漂亮姑娘,嘴角上的笑就没有下去过。” 周珩身旁的一人打趣,他是皇后娘家的侄子,是周珩的表哥阮亭,打小在宫中和周珩一起读书,也就是伴读。
  “打趣了小姑娘还不够,又来打趣孤!” 周珩看他一眼,“以前孤还抱过那小丫头呢,这么多年未见,甫一见面有些激动而已。”
  不过,表哥有句话说的不错,小丫头果真是出落的愈发出色。
  周珩知道皇后让他来赏花宴的意图,自己母后的一番心意,他也不好推脱,不过他实在是没有成亲的意图,如今文正帝将越来越多的政务交予他,每天睁开眼他就在琢磨朝堂大事,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哪还有闲心考虑亲事。
  周珩出了桃林,小桃子也没有多待,带着丫鬟回到莲花池那里和几个小姐妹汇合,然后一道回到宴席上。
  上首的阮皇后看着周珩,“母后如今就操心一件事,那就是你的亲事,你父皇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公主都有好几个了,这么多好看又出色的姑娘,你看中哪一个,母后就给你提亲去。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和母后说一说,母后按照标准给你挑选。”
  周珩面上有些无奈的笑了笑,“母后你别担心儿臣的亲事,儿臣如今跟着父皇学习如何处理朝政,成亲一事还不急。”
  “怎么不急?” 阮皇后接着道,“你不急,母后还急着抱皇孙呢!朝政再忙,也不耽误迎娶太子妃,你看看你父皇,不也一堆皇子公主吗?”
  提到文正帝还有其他皇子、公主 ,周珩注意到皇后脸上的笑意淡了一些。
  周珩心里暗自叹口气,不欲让阮皇后忧心,“好,听母后的话,娶亲一事,就劳烦母后多费心。”
  听到这话,阮皇后脸上的笑意浓了一些,“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和母后说一说。”
  周珩随意说了几句 ,“笑容甜甜的,不惹是生非,不给儿臣找事情,可以处理好一切事宜,不让儿臣分心。”
  “你这不是找太子妃,这是找嬷嬷呢。” 皇后看自己儿子一眼,“一看你就没说实话,母后真给你找个这样的太子妃回来,你肯定又嫌弃人家无趣,男子都是这样,嘴上一套,心里一套。”
  “好了,你的亲事不用你操心,母后给你挑选人选,你到时候过来看一眼即可。”
  周珩应了一声,不欲继续这个话题,重新换个话题说起话来。
  不懂事的时候,周珩以为,父皇只是他一人的父皇,可随着年龄慢慢长大,他才知道并非如此,除了他之外,父皇还有其他儿子和女儿,虽然他是最受宠爱、最被寄予厚望的那一个。
  他经常听见文武百官称赞帝后恩爱,皇帝每月留宿在椒兰殿里的日子最多,对皇后很是尊敬,从不让其他妃嫔的待遇越过皇后,爱屋及乌,连带着对他这个大皇子、皇后唯一的儿子也很是宠爱。
  小时候他看见母后有时一人暗自神伤,还有些不太理解,尤其是听到父皇今夜不留宿椒兰殿的时候,母后的心情会很低落,那时他虽不太明白,可也隐约知晓与父皇有关,他埋在皇后的怀中,小手抚上她的脸颊,和自己的母后说着贴心话,希望母后脸上可以笑一笑。
  等他长大了,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才知道母后为何不开心。即便贵为皇后,也无法笑着与人分享自己的夫君。
  无疑父皇是爱母后的,可父皇同样有其他妃嫔,父皇的心里,一大半装了江山社稷、天下子民,一小半给了妻儿,可他的妃嫔和儿女有许多,周珩和阮皇后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即便随着他渐渐长大,皇后已经很少流露出这种情绪,皇后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儿子身上,情爱一事,吃醋或是嫉妒,她已经不那么在意。
  可周珩知道,母后心中的伤痛并没有痊愈,只不过是被时光掩埋起来,不得不逼着自己不在意。
  许是他自小要比其他孩子懂得的更多,文正帝和皇后之间的感情也给他带了不小影响。
  若是娶亲了,他不知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太子妃,难不成也让一个鲜活妙龄的女子,在宫殿里黯然神伤吗?
  是以即便已弱冠,他还是没有成亲的打算,他想遇到一个自己喜爱的女子,做自己的太子妃,不让她伤心,不让她吃醋,不让她与别的女人一起分享夫君,让她笑的甜甜的,陪着自己过一辈子。
  小桃子回到叶溪身旁,和叶溪说着话,没过一盏茶的时间,一个年轻的公公,送来一碟脆桃还有其他精致的糕点,都是小桃子喜欢的口味。
  小桃子不由自主的朝着上首看去,嘴角挂着甜甜的笑,正对上周珩的目光。
  她就知道,肯定是太子哥哥送来的,恰好都是她喜欢的味道。
  其他人自是看到这幅场景,以为是皇后特意给顾家女儿脸面,派了身边的公公送上糕点和水果。
  可只有皇后知道,这都是自己儿子吩咐的,这公公是太子身边不经常使唤的小公公,对外人来说是个生面孔,太子特意派这个小公公送去东西,以防别人说闲话。
  奇了,自己儿子什么时候和顾家的姑娘关系这么好,还主动送去果碟,方才还刻意的观察了小姑娘的表情,迎上顾家丫头的目光,一扫往日的冷峻,面上的笑容十分和煦。
  皇后面上不显,却格外留言自己儿子和顾家丫头之间的动作。
  按理说,太子和顾家这丫头没见过几次面,除了几年前在宫宴上有过交集,此外没有太多的往来。
  太子又是个冷清的性子,一般外人不会主动挂在心上,更别提给小姑娘送果盘和糕点,今个赏花宴来了这么多姑娘,太子的目光一个也没停留,唯独对顾家丫头有些特殊。
  难不成,太子一直不成亲,是在等着顾家丫头长大?
  想到这儿,皇后的脸色有些古怪,自己怎么生出了这么个儿子,竟然对人家小丫头上了心。
  “今个这么多姑娘,燕环肥瘦,母后瞧着每一个都顶顶好,太子你可以中意的?”
  周珩嘴角扬起笑意,“母后,儿子是来和你说话的,并不曾打量这些姑娘们。”
  “哦!”皇后拉长调子,“是没打量啊?还是只注意到一位姑娘,其他人再入不了你的眼?”
  周珩有些莫名,“母后这话是何意?”
  “还在母后面前装聋作傻!方才是不是你派人给顾家丫头送的东西,这里这么多姑娘,怎么不见你给其他人送东西?”
  周珩无奈,轻轻摇头,“母后,她还是个小丫头呢,您怎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方才来的路上,恰好碰见她想吃桃子,所以我派人给她送了一些,这就是个小姑娘,我没有别的心思。”
  皇后听闻,脸色有些失落,白了他一眼,简直要被自己儿子气死了,“母后急着抱孙子呢,不能再拖了,若是有心仪的姑娘,一定要告诉母后。”
  赏花宴是结束了,皇后的心里还在一直琢磨这件事,顾家丫头比太子小八岁,之前见面的时候,顾家丫头还是个小奶娃,太子应该心里没有其他意思。
  话虽如此,可也从未见太子对别的姑娘上心,更别提主动送桃子。
  八岁而已,差距不算大,再说如今顾家丫头也长大了,聘聘婷婷,玲珑婀娜,再过两年就要及笄,太子若是真的喜欢这个小丫头,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皇后又开始发愁了,依照顾家的家风,能看上太子吗?
  许是安逸的日子过得太久,今年的上京城有些不太平。
  一整年都没什么雨水,少不得引河水灌溉,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地里的庄稼得不到充分的灌溉,从青葱变得枯黄,麦穗看着一咕噜一咕噜,实际里面一个麦粒都没有,其他的作物也蔫蔫的。
  缺乏雨水引起了旱情,百姓们引水灌溉,这么一来,用水过多,家家户户水井里的水位又下落不少,打出来的水也愈发浑浊,木桶里的水要澄请一刻钟,才可以饮用。照这样下去,怕是吃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
  上京城情况还算好一些,天子脚下,百姓的生活稍稍富裕,尤其像顾驰他们这些官员,旱灾或是缺水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可他们不知,远在千里之外的河省,还有河省周围的几个省城,却又是怎样的一派场景。
  因为旱灾的事情,文正帝愁眉不展,着意给河省还有其他灾情较为严重的几省下令,务必要让百姓吃上饭食,谁家若是因为旱灾没了收成,县衙里拨粮食,不能让百姓们断粮。
  还派了不少水利方面的人才,尽可能的找到更多的水源,用最科学的方法,灌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