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夫君他是科举大佬-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郎小时读书识字,勤快懂事。大宝呢,整天吃喝玩乐,她是越看越不顺眼。既然老顾家能出现三弟这样的人才,说明大宝就有机会。她准备把大宝按照顾驰那样教育,顾家的大孙子,怎能拿不出手?
还在睡梦中的大宝,打个喷嚏,揉揉鼻子,继续入睡。他要是知道自己亲娘的想法,真的是冤枉啊!吃喝玩乐,第一项吃就不符合,从小到大,肉都没吃过几次;喝,自己喝啥了?玩乐,村里的小孩儿不都是这样吗?玩玩泥巴上上树。
这边,起床的顾母,看到两个儿媳偷摸的说话,还未到跟前,听到二媳妇那番话,她就知道,准是大媳妇又找事了。
娶妻当娶贤,大媳妇还是姑娘时勤劳能干,没想到进了顾家,捻酸挑事,闹不消停。刚进门时,面对她的刻薄话,顾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后来苗氏进门,三郎生病,她更加闹腾。
虽说儿媳进了家,一辈子操劳,作为婆婆,不应过分苛责。可有些人啊,给脸不要脸,既如此,这脸就不给了。
顾家的饭餐都是由顾母分配,她先给顾驰沏个鸡蛋茶,洒点糖,这可是稀罕物,一斤就要二十文,放在锅里温热,听到他起床的动静,给他送过去。
然后煮了地瓜粥,从墙角的粗陶坛里舀出一勺腌制好的辣白菜,滴几滴香油,搅拌一下,酸辣中掺着醇香。灶台的火取出熄灭,铁锅中的地瓜粥还在咕嘟冒泡,浓稠香甜,锅边一圈金灿的锅巴,甘甜焦脆,顾母细心撕下来,留给大丫她们当零嘴。
又一轮鸡鸣声响起,其他人起床了。
她先给老伴和孩子们盛了饭,满尖稠密,然后是儿媳,这次苗氏表现的不错,多给她一些,至于吴氏,顾母黑着脸,手一抖,大半勺子落在盆里,给她舀了半碗。最后才是自己儿子,盆里剩下的,都是他们两个的。
吴氏看着碗中的清汤寡水,心里啐了一口,拿起竹篮里的玉米饼泡在碗中,呼噜几下,见了底,抬眼看了看二丫那边,作势要喂二丫吃饭,自己倒是偷摸吃了不少,这才打个嗝,摸着翘起的肚皮,心满意足。
二丫嘟着嘴,有个爱和女儿抢饭吃的娘亲,啥时候能换一个?
第3章 正是桃花盛开
顾母瞪了她一眼,随即又给二丫添上一勺。“老大家的,既然你爱和孩子抢饭吃,那就回娘家,孩子好几个,抢的更来劲。”
以往给她留着面子,这还是顾母第一次明面敲打。
吴氏立马变了脸,回娘家哪有在这儿吃的饱。她讨好的看着顾母,“娘,我担心二丫吃不完,浪费粮食。我就是咱们顾家的媳妇,回娘家干什么。”
顾母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 “我知道你怎么想的,老婆子还没迷糊,给我消停一点。”
今日是村头老陈家的喜事,顾母随了礼,一家人临近午时去吃酒席。
村里人都是这样,谁家办事,一大家子都要出动,这才热闹。
顾母提前给顾驰做好饭菜,炉子里的火焰未熄,小火满满熬着,等中午吃的时候还温热着。
叶溪的娘亲李氏,也来到月水村吃酒。
她本就是月水村人,嫁到邻村叶家,也就是叶溪的爹爹,叶安。后来几位哥哥搬到镇上,爹娘前几年去世,两村虽是邻村,路程却不近,山路难走,来回需要两个时辰,就慢慢同月水村少了往来。
她未出嫁时,和陈家姑娘关系不错,因此今天也来添礼。叶父驾着牛车把她们娘俩送到村头,径直去到镇上铺子里,结束时再来接她们回家。
大人们好久未见,在一起热络聊天,叶溪小时候来过月水村几次,现在却没了印象。
小小的人儿坐不住,同李氏说了一声,溜出去随意看看。
她沿着路一直往里走,来到最后一家停下,院子里的桃花娇嫩,探出墙来。
女孩子就喜欢花花草草,叶溪也不例外。
她在门外来回晃悠,眼巴巴的盯着那棵桃花树,摘上一朵别在发髻,肯定好看。
堂屋的顾驰看着门外的姑娘发笑,自家这棵桃树长的好,村里的小孩儿总爱聚在桃花树下嬉闹。
他刚想开口唤这个姑娘,只见姑娘噔噔噔跑进来,折了一枝桃花。
将要离去,看见屋里的顾驰,笑眯眯的小脸有了一丝慌张。
接着她来到屋门外,杏眼弯弯,声音也软软糯糯,“小哥哥,这枝桃花送你。”
屋里的光线有点暗,这个小哥哥却格外耀眼,日光的阴影洒在他鼻梁上,更显深邃。个头也好高,整整比自己高出一头。
顾驰看着面前的姑娘,头上肩上点缀着粉白花瓣,传来桃花芬芳,许是刚刚下了桃花雨。
拿着自家的桃花,送给自己,顾驰接过来道谢后,握在手心。
几声“溪溪”传来,娘亲在喊自己,叶溪应了一声,冲他摆摆手,提着裙子跑出去,来到桃花树旁,折一枝,继续再折一枝,清风吹来,漫天桃花纷飞,裙摆摇曳,巴掌大的小脸儿润泽如玉,冲他甜甜笑着。
“溪溪”,是西,还是溪呢,顾驰看着手中娇嫩的桃花,忍不住低头一嗅。原本昏暗的屋子亮堂起来,明黄日光照在他身上,格外温暖。
“你个皮猴儿,又跑哪里去了?”李氏看着女儿跑来,松了口气。
“娘,给你桃花”,叶溪摇晃着李氏的胳膊,“好香”,深深闻了一下。
村里的宴席散的早,除了帮工的人,还有聚在一起喝酒的男人,其余的早早回了家。
顾母来到儿子房间,陶瓶里孤零零一枝桃花,难不成儿子喜欢花花草草?她随即出了屋,一连折了十几枝,将那陶瓶插的满满当当。
顾驰看到顾母的杰作,忍不住笑出声来,那孤零一枝变成了一团,圆滚滚的,好似菜地里的韭菜花。
照例又是一碗苦药,他从小身子骨就薄弱,小时候没少吃好东西,慢慢好了起来。后来入学之后,受了风寒,自那后就一直缠绵,药也没少喝,总是不见好。
上个月镇上新来一位大夫,听说以前在县里坐堂,后来年龄大了,回到镇上。顾父赶紧带着顾驰去看病,喝了一个疗程,颇为有效。
总是冰凉的身子暖和起来,不再不头晕脑胀,鼻塞无力。镇上大夫束手无策,县城大夫却药到病除。
听说临南县很大,很繁华,顾驰还没有出过镇,等他长大后,一定要去县里看看。
天越来越热,人们换上了薄衣。大丫、二丫和大宝整日拎着小竹篮挖蚯蚓,煮熟剁碎之后喂给家里的小鸡,这可是一家人的营养来源。顾家人多,因此鸡蛋大多进了他们嘴里。
地里的麦子种上了,各种蔬菜也撒下种子,桃树的花谢了,上面挂着一个个青涩的小果子。
大宝这个调皮的,站在凳子上面偷偷摘下一个,咬上一口,哇的一声,小脸皱成一团 ,好酸,大家看着他有趣的样子不禁笑出声。
“爹,娘”,顾驰开口,连续三个疗程,如今他的身子好转,不用整日拘在屋里。“我想明天开始去书院。”
顾父轻敲几下石桌,“想去就去,要是哪里不舒服了,一定要赶快告诉夫子。”
顾母隐隐有些担忧,但未说话,儿子急着去书院她是知道的,这让她如何阻拦?
以前的书袋怕是小了,今晚熬夜再给他缝制一个。那个竹编的书箱,放东西正是合适,赶快拿出来清洗一下。还有明日要穿的衣服,刚好新做的那件还未上身,穿上正好。
第二天一大早,顾父和顾驰一起去镇上。顾母早早起来摊了几张鸡蛋饼,里面加些酱菜,用油纸包着,路上吃正好。葫芦里面也装了热水,还特意在自己儿子的葫芦里放了蔗糖,补充些力气。
顾爹背上的竹筐里放了几条肉干和青菜。
不过这些并不是给夫子的。本朝不同以往,圣上提倡读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再像以前一样束脩六礼,无一不少。特意发布公文规定,入学读书只需要缴纳银钱即可。
至于这些吃的,则是因为顾驰家离得比较远,书院有专门管饭的地方,每月缴些银钱,但是没有油水。因此顾父特意带些肉干和青菜 ,给那做饭的掏上一些钱,顾驰就可以每顿吃到肉菜了。
书院很大,穿过正门进去,青石板两旁各种青翠树木,正中央是个小花圃。左边的三排房子是读书的地方,中间用来夫子办公待客,右面几间房子则是吃饭的地方。而书院的夫子则住在后面,离得比较远,穿过一个月洞门才能进去。
本朝之前,只有县和府里才有官学,地方一般都是私塾,但是规模小、束脩高,大部分家庭都没钱入学。
而圣上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在各地乃至镇上建立书院,地方孩子读书不用再去私塾。求知书院是镇上最大的书院,还有很多优秀的夫子,因此周围的村子都把孩子送来。
书院基本划分三个阶段,幼学两年,主要是识字启蒙,学完三字经千字文等还有算学这些基础知识。中学三年,则是背诵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并深入了解,算学难度也加深。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不断复习巩固,做大量的题目来应对县试、府试。这个阶段也是最困难的,主要依靠自己学习,并没有规定具体学年,只要没有通过院试就可以继续学习。
顾父和顾驰来到夫子办公的地方,许是其他夫子有课,里面只有一位夫子。顾驰上前,把自己情况说了一遍。
那位王夫子有些为难,“之前教导你的那位夫子离开了,我们也不知道你的进度。要不你继续从幼学学起,你之前入学的时候也只学习不到两个月,打好基础才是关键。”
顾父有些着急,自己儿子都十岁了,幼学的东西他早已熟练。
顾驰仍然不急不躁,面带笑意和王夫子商量,“夫子,学生虽在家休养,但仍不敢懈怠,幼学的内容早已熟练,中学的也学了不少,学生想要进入中学。”
王夫子没好气瞪他一眼,看着挺有礼貌,怎么就爱说大话。
自家在家学习,还熟练掌握?村里的学生入学时大字不识,最简单的算数还要扳着指头数。中学的四书五经更是深奥,绝非一个只读过两月书的十岁孩童可看懂。
就连他带的中学的学生,是书院最优秀的一批,入学三年多,四书五经也只是学个囫囵吞枣。
天才孩童他听说过,但从未见过,教书育人几十年,遇上一两个便是极其幸运,更何况在一个小小镇上,如若随便一个学生就是天才,那求知书院早就天下闻名了。
王夫子好心劝他,“你未打好基础,对以后学习不利,听夫子的话。”
顾驰仍是微笑回答,“学生不敢欺瞒夫子,愿请夫子检查。”
这下子王夫子更加脸色不好,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以为读书是玩泥巴呢,哪里断了还能接上,想从哪里学就从哪里学。
桌上恰好放着一本《大学》,他掀开一页,“你既如此坚持,那我就考你四书的内容,如若答不上来,就去幼学读书。”
顾驰乖乖应下,顾父在一旁有些担忧。
第4章 这个学生果然是个好苗子
他既相信儿子的能力,三郎从不说大话,又捏了一把汗,唯恐出什么差错。
“ ‘富润屋,德润身’下一句是什么?”
“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补全。”
话音落下,顾驰立即熟练接上:“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这段话又是何解?”
听着面前学子熟练的回答,王夫子不禁挺直身腰,漫不经心的脸色认真起来,难道这真是一个好苗子?
除了《大学》,王夫子又考察了四书五经里其他知识,完全正确。
他眼睛闪着亮光,这个学生没说谎。
以防万一,他又出了几道深奥的算数题和作诗。这下子总有难度了吧,四书五经主要是考察背诵理解,而算数和作诗则看个人能力,学院的学生每次遇到这两科都是头疼。
结果一刻钟不到,顾驰把答案递给他,又是完全正确,王夫子目瞪口呆。
算数题简洁明了,作的诗贴近生活,却不平淡无奇,自有一番大气豪放蕴在其中,小小年纪实属不错,这也得益于他农家生活,经过更深刻的学习,必定大有提高。
字迹倒是差点,但胜在工整。这倒是可以理解,毕竟没读多久书,家贫也没有那么多纸张可以练习。不过这都不是事,接下来临摹字帖好好提高就行了。
王夫子激动不已,拍着顾驰肩膀,“老夫教学几十年,第一次遇到如此聪慧之人。走,去见一见院长。”
这个学子太过优秀,他一个人不能决断,还是要院长同意才行。
没走几步就到了张院长房间,青色衣袍,并未像其他夫子一样留着胡须,文人气息格外强烈。
其他夫子都是秀才出身,而院长考了两次乡试副榜,距离举人一步之差,学问自然不是其他夫子可以相比。
王夫子带着顾家父子两个进到屋里,把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院长点点头,没说什么。招招手,顾驰来到他身旁,这个孩子看着是个聪明的。
张院长提问的更加详细,也更加深奥,从幼学到中学的内容全部提问,其中还掺杂了几道往年的县试题目。
就这么从上午提问到下午,几个人似乎忘记饥饿,谁也没有喊停。
最后一个问题结束,顾父赶快把葫芦里的热水给他,顾驰一下子喝到底,稍稍缓解饥渴。
张院长满意的看着顾父,“是我太过激动,一下忘了时间。学院里马上就要开晚饭,这顿我请你们,算是恭贺顾学子选择我们求知书院。”
顾父激动的手抖,被院长请吃饭,多么光荣啊,自家儿子可真棒。面上却未表露,自己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要给院长留个好印象。
张院长目光移到顾驰身上,“好苗子不能被埋没,中学三年课程,如今过了一半,直接跟着甲班学子的进度一起学习,一年半的时间,学完三年的知识,你有信心吗?”
顾驰点头,语气中饱含坚定,“院长,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吃饭的时候,张院长又详细了解顾家的情况。“既然以前免了你的束脩,这期束脩我也不要”,顿了顿,“笔墨纸砚和书籍资料学院有剩余的,也给你。”
顾家父子俩赶快道谢,这下子可省下不少钱。
“儿子,冷不冷?”顾父问道,回去有些晚了,夜风一阵阵吹来。
顾驰回答: “爹爹,我没事。”
出了镇,天色黑暗,月光朦胧,地面并不平整,石子石块特别容易绊倒人。顾老爹拉着顾驰的小手,一步一步往家走去。
月水村村头众人聚在一起,一个大娘开口: “哎,你们看见没有,今天顾老头带着他儿子去书院了。”
张婆子嗤笑一声,“那病殃殃的身子骨,还能读书吗?怕不是要晕倒在学院里,真是污了孔夫子名讳。再说了,他入学不到两个月,能学到什么。这次又去,怕是要和我那八岁的儿子一个班,真是可笑。我可要给我儿子交代一下,让他好好照顾那个病秧子。”
其余人听到这话,哄堂大笑。
也有和顾家交情好的打抱不平,“张婶说的不对,最近顾家三郎身子骨好了不少,再说他当时入学时还考了第一呢!”
张婆子接着反驳,“入学考试算什么,咱们孩子是之前没有学过字,倒让他得了第一。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又有一个人开口: “咱们在这儿争论也没用,明日见上一面问个清楚。”
突然有人指着前方,“你们看,那是不是顾老头和他儿子?”
其余几个仔细看了看,果真是,匆匆跑向顾父。
看着黑压压一群人跑来,顾父吓一跳,自己又没犯事,急着跑来干嘛?
那群人热切开口,“三郎入学没有?”
顾老爹点点头,拉着儿子继续往前走。
张婆子拦住他们,阴阳怪气开口,“别人入学早就结束,你们月上树梢摸着黑回来,怕是见不得人,故意挑这个时辰躲着我们吧!”
听到这话,顾老爹拿下背篓,使劲晃几下,竹篓里的铜板哗哗作响。
“顾老头,你这是作何?这钱用来干什么?”一个人好奇问道。
“今日三郎入学,这钱当然用来交束脩。”顾父老神在在回答。
张婆子接着嗤笑,“钱都没花出去,可见并未入学。你刚刚还点头,分明是在骗我们。”
其他人小声议论,眼神中有些鄙视的看着他们两个。
“张婶此话不对”,一直没吭声的顾驰开口,“束脩没有交出去,当然是”,他拉长调子,其他人支棱耳朵听着,“当然是因为学院免了我的束脩。”
听到这话,大伙起初有些惊讶 ,但随即想到顾驰上一次入学时也被免了束脩,很快就接受了。
那个张婶再次开口,“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