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进化史-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礼。
    “吾儿,快起来,让朕看看。”
    大公主起身,走到皇帝近前。
    皇帝拉着大公主的手,满眼的骄傲:“吾儿长大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秦康乐眨眨眼,原来这才是全套的笄礼,真的好繁琐,只是看着德妃只能以观礼的名头坐在一边,心里又有点儿微妙,亲生母亲也不行呐,她终于知道了古代那些妃嫔都愿意自己的儿子当皇帝,自己儿子当皇帝自己才能转正不是?
    宫中的喜事又添三件,秋天的时候,秦康乐的生日过后,璟王妃生下了男孩,贵妃喜的跟什么似的,皇帝现在两个孙子都是璟王所出,这是大大的优势。
    冬日的时候,去年生下皇七女的苏充容又生下了皇八女。
    皇帝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自己果然宝刀未老。此时,宫中的白修媛也有着身子。
    昌泰十八年,年后就给了皇帝一耳光,西藏叛乱,攻打大秦。

第七十一章

勤政殿中再次沾满了正三品以上的文官武将,这一次,到没有人在说要议和,实在是当年勤政殿的尴尬尚在,这一次这位公主依旧在此,在说议和,谁知道会在出现什么感慨,来两句诗?
    “父皇,儿子愿意前往西藏平乱。”珩王第一个站出来。上次北塞征战,珩王是表现的最好的,因此皇帝破例,未开府,先封王,也有了入兵部学习当差的机会,今日才能站在勤政殿上。
    “父皇,儿子也愿意前往,儿子在府中面壁一年,断不会在冲动行事,还望父皇给儿子一个机会。”璟王也不逞多让。
    “父皇,儿子也愿意前往。”瑾王对于打仗不敢兴趣,可是一兄一弟都表了忠心,他也只能开口。
    “你们三个先起来。”皇帝问:“西藏这次共集结了多少人。”
    “启奏陛下,西藏这次共聚集了二十万的人马。”兵部尚书沉声道。
    “前方战事怎么样了?”
    “请陛下速速派兵增员,那里原有十万人马,但是却颇为分散,如今在玉树那里围困,玉树赖着连江天险还支应着,可是时间一久恐怕守不住。”
    皇帝沉默不语,打北塞那是必须的,因为世家骄横,不让他们出点儿血怎么行?皇室与勋贵可以从世家身上得到好处。
    可是西藏三十万大军进犯,真的打起来,不是三个月半年就能打下来的,一旦拖的时间长了,国库怕是又要空掉,可是不打,明显不行,对方来势汹汹,不是三瓜两枣就能打发的,想了想国库,最好是速战速决,看着底下,派谁去不派谁去,是个问题。
    “从南军那里调过去五万,京城在点二十万人马过去。董爱卿准备相应粮草。”
    “臣,遵旨。”户部尚书心里盘算着能克扣多少军饷,又能不被人挑了错,一肚子的算计。
    “至于领兵的,你们可有人推荐?”
    “臣推荐周国公。周国公自祖上就是元帅将军,十六年又打退了北塞,因此,臣认为当用老将为上佳。”王阁老这时候把什么勋贵世家的成见都放下了,第一个保举了周国公。
    “臣附议。”郑阁老如今与贵妃结了亲家,自然也与周国公府亲近一分,周国公的夫人可是贵妃的亲姑妈。
    “陛下,臣保荐永康伯。”
    “陛下,璟王千岁在北塞历练过,臣保荐璟王殿下。”
    “陛下,珩王殿下亦在北塞历练过,臣保举珩王殿下。”
    皇帝听着这些人的人名,皱着眉头,两个儿子他自然还是会命去的,但是他们历练不足,可以为将,却不能为帅,周国公虽好,却是过于稳当了,这场战争不能拖太久,至于永康伯虽然也打过仗,却没有为帅的经验,难不成还用周国公?满朝文武,除了他就在没有能用的?
    勤政殿中,能站在皇帝御书案前面的都是内阁大臣,公侯伯爵,文左武右。陈将军第一次进入勤政殿,往日里勤政殿只有六部尚书以及四位阁老可进,他就是每日的早晨紫极殿也是敬陪末座的,如今依旧在末尾,他在等,等公主的手势。
    在朔州见识到了公主的英勇在林府又见到了秦康乐温厚的一面,这些心眼憨直的汉子已经唯秦康乐命是从。
    眼见勤政殿此起彼伏的声音说的热闹,秦康乐依旧不动如山。
    由于接到奏本的时候就是巳时,又集结人不少时间,这又吵了一会儿,因此这便到了午时。
    秦康乐略微上前两步:“父皇,午时了,虽说国事要紧,可是身体更是要紧,没有好身体如果料理国事。”换言之,身体是给革命的本钱。
    “传膳吧,诸位卿家一并留下。”
    “是。”梁琦一躬身,然后赶紧下去准备。
    从秦康乐开口,诸位大臣就将目光落到了她的身上,对于当初她那两句话的杀伤力,至今犹言在耳,这公主还是不开口的好。眼见只是说吃饭,大家都松了口气,尤其是世家一派。
    食不言寐不语,安安静静在勤政殿偏殿用了膳,大家接着开始举荐,保举。
    这会儿见皇帝没应承周国公,永康伯,璟王与珩王都没应承,就开始不着边际的扯了起来,有举荐守在北边的徐镇国将军的(这是打算亲近秦康乐的)有举荐现在皇城军的首领辅国将军于大郎的(这是讨好皇帝的)。
    还有咬死周国公的,这是贵妃一派的,也有纯臣,毕竟周国公真的有本事。
    更有咬死珩王的,毕竟上次珩王表现的可圈可点。
    在听到有人举荐徐镇国将军后,陈将军的眯着眼睛份外留心公主的一举一动。
    秦康乐一直注意着皇帝,发现皇帝眉头越皱越紧之后,贴心的为自己的皇帝爹上了一杯茶。
    皇帝喝了之后,秦康乐又给蓄满,皇帝原本烦躁的心平复下去了一点点,此时勤政殿的声音也都低了下去,虽说吃了午饭,也喝了点茶,可是站了这么久,一个一个也面有菜色,原本还想着溜须拍马的见皇帝没什么反应,心思也都淡了,反倒开始都觉得周国公果然是最好的人选,底下保举的人就多了起来。
    “启奏陛下,臣保举贵省郡守林靖烨。”陈将军在勤政殿中官位低距离皇帝远,以前也跟周国公打过仗,他出列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人也要保举周国公,没想到竟然是林国舅。
    “林郡守是贵省郡守,怎可私自挪动?”立刻有人跳出来反对。
    陈将军没回话。
    皇帝心里舒坦,这些人他没问话,就在朝堂上对答,仿佛没他这个皇帝似的,哼!这些混账,慢慢的都收拾了你们。
    “爱卿为何举荐林郡守?”心里舒坦,声音便和气。
    “回禀陛下,前线依然紧张,玉树随时有可能失守,所谓兵贵神速,有一位当家主事的能迅速过去才能最快稳定局面。”
    皇帝点头:“有理。”
    “那不如周郡守,周郡守本就是川省郡守,更快些。”
    “陈爱卿为何举荐林卿家?”
    “陛下,第一点就是这兵贵神速,周郡守,王郡守也都是可以的,只是其余二位郡守,臣未曾同他们共事一起打过仗,因此不敢轻易开口,臣原本守在北塞,昌泰三年,北塞也有进犯,人虽然少,来势却猛,又是偷袭,幸林郡守迅速集合军队,以不到两千的人马破了对方六千人马,大破敌军,臣见过林郡守打仗,指挥很是得当,才能以少胜多,弓马娴熟,后来林郡守一箭射死敌方主将,这才彻底的大获全胜。因此臣举荐林郡守。”
    勤政殿内鸦雀无声,这一翻说辞很难让人反驳,人家有地理优势,又有真本事。周国公心中一动,想到这陈将军原本是在他军中的,因为老实憨厚一根筋,自己并不是很喜欢他,而他——曾经跟着秦康乐去寻找两位皇子。咬了咬牙,公主还真是好手段,邀买人心的功夫好厉害,还有这让人无从辩驳的话语,岂不也是这位三公主一贯作风?
    “臣附议。”林靖涵跪下。
    “林卿家?”
    “臣与臣的兄长自幼跟随在父亲身边学的就是打仗功夫,如今玉树等不得,因此臣斗胆效仿祁黄羊,保举兄长为三军统帅。”
    偷眼看皇帝的脸色,周国公叹惜,也跪下道:“臣附议。”林靖涵有那个底气来个举贤不避亲,他没有,自己的嫡幼子几斤几两重他知道,看一眼王阁老,果然也和他一样,他那个侄子还不如自己的儿子呢,心里又好过一点儿。
    皇帝点点头:“康乐,拟旨。”
    “是,父皇。”秦康乐依旧一副孝顺女儿样,对着大臣则是带着点点笑影儿淑女样儿,一丝错处也不漏。
    圣旨下的很快,林靖烨为三军统帅,璟王领兵三万,为一路,珩王领兵三万,为一路,永康伯府的世子江宏清也领兵三万为一路,剩下的瑾王与皇五子领兵一万,押运粮草。
    因为玉树紧急,因此皇帝只给大家伙儿两天打点行囊的时间。

第七十二章

四妃中除了淑妃又都开始提心吊胆,可是淑妃也不好受,自己的儿子样样不差,没有璟王的骄狂,没有瑾王的死心眼,与皇五子的满肚子歪心眼也不一样,别说本身在当娘的心中就是自己的儿子最好,便是真的去比一比,淑妃的皇六子教养确实极好。
    现在打仗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偏偏儿子太小,才十一岁,根本不能上战场。因此这些天四妃的精神都不足,全部都是懒懒,这样的结果就是后宫平稳了许多。
    由于圣旨下的快,林家大舅也有本事,玉树到底没丢,以河为界彼此开战。
    璟王闭门思过一年的教训还是颇为管用的,在阵前也不擅作主张了,虽然还是满身的傲气,说话张狂,却到底在没擅自做主。
    唯独瑾王到那里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倒不是犯错误,而是水土不服,待回到皇城的时候,德妃差点没昏死过去,竟然是出气多,入气少。
    瑾王妃也是哭的泪人儿一般,太医分了三班倒,几乎被皇帝搬空了太医院。药材补品更是流水般的送到了瑾王府。
    大公主召集妹子们一商量,也都亲去瑾王府去探望。
    瑾王妃招待,到底是大家女子,也稳得住,除了瑾王刚回来的时候样子太惨差点儿昏过去后,很快振作起精神,等到秦康乐一众公主来的时候,已经料理家事,安排妥当。
    三位及笄的公主看在眼里,彼此对视一眼,都点头,哪怕是娇憨的二公主也是懂得的,生在天家这个地方,遇事慌乱,没有章法是大忌,若是公主有父兄宠着还罢了,皇家儿媳妇如果这般,那就是妥妥的下堂妇。
    公主来探望,也不过就是看看瑾王,翻一翻脉案。
    瑾王依旧在昏睡,因此大家看了看之后,很快都到了外间同瑾王妃说话。
    这个说:“三皇嫂不用担心,太医说没事就肯定是没事的。”
    那个说:“三皇嫂也不要太累,府里但有不足的地方,可以找我。”
    杂七杂八。
    其实瑾王的死活,除了大公主真的关注之外,其她的公主就是一个面子情,首先,因为男女问题,她们不是养在一处的,所以就没有多深的感情,其次,她们不是一个妈,最后,公主都是荣养的,无论谁当皇帝,都会善待她们,这是一个政治牌坊,可以打压手握重权的兄弟,却不能打压公主,一个不恤手足的名声绝对不是好事,所以公主们都有恃无恐。
    前方一直有战报传来,两伙人开战,互有胜负,毕竟他们之间兵马相差不是很多,地形上也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都靠硬拼。
    三月三女儿节办及笄礼,可是那次是皇二女办的,因此秦康乐的及笄礼就选在了七月七日乞巧节。
    为秦康乐办及笄礼,四妃都不敢怠慢,尤其是正宾的选择很重要,大公主的的正宾周国公夫人是皇太后的嫂子,忠勇侯的嫡姐,这身份够用,皇二女的正宾是忠勇侯夫人,贵妃的亲妈,沪地世家的嫡长女,祖上乃是前朝名相,身份地位也都是够的,那么三公主的正宾请谁呢?
    文孝皇后的嫡长女,皇帝的嫡女,现在又受宠,四妃彼此对看,谁都不敢轻易开口,万一人选没弄好,得罪了三公主,吃了排头怎么办?虽说公主一贯温厚,但是这及笄礼实在是大事。最后四妃一致决定,还是问问皇帝的意思吧。
    皇帝没让她们纠结,直接将此事应下。四妃心中疑惑,到底请哪位呢?不单单是四妃疑惑,其她的嫔御还有各个外命妇,以及各个大臣都翘首以待,到底是哪位老夫人有这个殊荣。
    没让所有人等太久,大伙儿很快就知道了,文孝皇后的生母,林老夫人进京!这档口进京,那就是给外孙女来当正宾的。
    七月初七乞巧节,皇帝在今年第二次开了太庙,在此之前,皇帝明赏了皇二女好些东西,因为当时在打仗,因此在皇二女的及笄礼上有所不足,这算是补偿,也是给皇城内外的一个态度,皇帝没有冷落二公主。
    一应流程都与大公主无碍,唯独在戴凤冠的时候,内外命妇都眼神不错的看着那独一无二的九尾凤冠,两个月前这可是皇帝亲自下旨礼部,特别做的九尾凤冠。
    大公主与二公主戴的是八尾八凤六龙冠,这位公主戴的却是九尾八凤六龙冠,明显皇帝偏爱,也显示出了嫡女的不同,都是正一品,嫡出的公主就是九尾凤,九尾凤那是只有太后与皇后才能戴的起的。
    ——————————————皇帝的顾虑的分割线——————————————
    皇帝想抬举秦康乐,显示出秦康乐的不同,也想让秦康乐在勤政殿中更稳一点,所以在及笄礼上显示出她与其她公主不同,这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排场太大,皇帝想想那并不丰满的国库,在想想前线还要打仗,就萎了。
    可是人还要抬举,在实际上抬举不了,那就在一些虚的上面抬举,皇帝从小在深宫长大,个性是有些软弱,心眼却不少,很快就想到了九尾八凤的主意,只是下旨的时候还是有些犹豫的,因此他先找来了礼部尚书水孝。
    “水卿家,三公主的及笄礼选在乞巧节,一应用品都准备好。”
    “是,臣已经准备好了凤袍的料子,刺绣等也做到了一半儿,凤冠的材料也得了。”
    “嗯,康乐是文孝所出,总比其她女儿更尊贵些,那凤冠,就做九尾的吧。”
    水孝在心里大吃一惊,脸上还算镇定,道:“陛下,那公主的凤冠要几凤几龙呢?”
    皇帝心中一喜,他担心的是水孝反对,没想到却问这个,随即道:“其它不变,只是用九尾凤凰。”
    “臣遵旨。”
    皇帝表示喜闻乐见!他真没想到,水孝竟然完全没有质疑,直接就同意。
    水孝语:我是疯了才反对,三公主就在皇帝身后站着,自己与皇帝抗争一下,皇帝怎么想他不知道,但是得罪三公主是妥妥的,这位公主战斗力彪悍,看看尚家至今还难做人呢,还有那倒霉的原通政司史,据小道流传消息,公主压根没提他,就是说了两句可怜灾民的话就给他ko掉了,所以自己还是老实缩着吧,横竖公主确实是嫡出,平常人家,嫡女哪个不比庶女金贵?
    —————————————分割线————————————————
    秦康乐的及笄礼非常有面子,特殊的凤冠简直就是金字招牌,上写‘我最尊贵’四个大字。因此哪怕是没有女儿的贵妃,看着也是眼热非常,更别提那些外命妇,以及得到消息的大臣,都想着,要是能尚主能捞到多少好处,可是又一想到这公主连蛮人都敢杀,又泄气的可以,太凶悍,如果不安份,一定能把家里家外搅合个天翻地覆。
    及笄礼后的生日,更是热闹,那礼物一样一样的,天南海北,各地的奇珍异宝宛如流水一般进了明玄阁,哪怕是大公主一贯持重的,心里也有些酸溜溜的,同样是皇帝的女儿,就差这么多,更别提底下几个小的,更是看直了眼。
    其实对于这些东西,秦康乐没啥感觉,刚开始看的时候那是真喜欢,是真爱,可是一年一年的下来,锦衣玉食的供着,宫女们捧着,秦康乐在看这些东西的时候不会在眼睛放光,这时候她比较缺钱,如果这些东西都换算成银子的话(ˉ﹃ˉ)算了,算了,别想了,还是都拿下去吧,晃眼睛。
    “公主,您看什么呢,这是新做的蟹黄包,您尝尝。”
    “嗯。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
    “是啊!公主,炭今儿都分下来了。还有冬衣。”
    “嗯。”秦康乐的兴致不高。
    眼看秦康乐兴致不高,姽婳只能退下。
    “公主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坦?要不要传太医?”婀娜看妩媚出来,赶紧问。
    “没有,公主虽然兴致不高,气色却好。”
    “既然公主没说传,那咱们先同太医院打个招呼,然后在等公主吩咐。”婵娟出了个保守的点子。
    “也行,我去跑一趟。”妩媚放下手里的绣活儿,起身就走。
    这四个小娘子分别是贵德贤淑四妃的探子,当初为了这四个名额,四妃也很是争斗了一翻,后来发现正好四个名额,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