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家欢-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明瑞笑道,“娘多喜欢小景,你不是不知道的,只是没有往那边想,要是小景真喜欢春芽,那再好不过了。”
方茹松了口气。
“不过婆婆那里,她也肯吗?”顾明瑞也有些顾虑,“都希望小景娶个大家闺秀的罢,他真要做了举人,或者进士,可不是一般人攀得上的。”
方茹就有些发愣,母亲对弟弟很放松,可实际上,对他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她想了想,“我找机会去试探试探。”
小夫妻两个又说了会儿才睡下。
谢谢龙翔凤鸾的粉红票票。
第174章 为母则强
顾芩在女婿要去乡试之前把洪玉珠嫁了过去,还拿出体己钱给女婿,好让他舒舒服服的去到陇城。
为此李氏不免鄙夷。
那赵秀才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哪里像是能飞黄腾达的?也就是一辈子穷秀才的命,也只有顾芩自个儿做梦,觉得他能考中呢。
她现在也是一肚子的火,明明是她女婿王义山拿出来的钱,结果家里开了鞋铺却是让洪千能来管,他们夫妇两个反而沾不得手,也不知道顾老爷子怎么想的!她越发觉得堵心,加上顾春竹的婚事又不顺,她看中的几个秀才,一去说,别人家都不同意。
李氏就病倒了,三天两头的躺在床上,喊着头疼,又想见顾夏荷,托了人去稍口信。
方景这时候也要出发去陇城了。
临走时,柳氏摆了席面,请他们一起吃顿饭。
众人都带了礼物,预祝方景能中举。
顾春芽精心挑选了一盒溪县产的徽墨送给方景。
方景十分喜欢,看了又看。
临走时,他本想同顾春芽说几句话,可想来想去也罢了,如今也没什么功名,讲出来的话再中听也终究是虚的,最后,他什么都没说就去了陇城。
柳氏日夜担心,虽说有唐达陪着,可陇城到底远了些,五天的路程呢,又期盼儿子能考中,几天下来,人都瘦了。
家里就只剩柳氏跟方安,最近方茹就总带着孩子去那边,有时候还住上几天。
“不管小景能不能中,这次回来总要给他找个媳妇儿了。”方茹说起方景的终身大事。
方景今年也十六了,是可以把亲事定下来。
柳氏头一次听她说这个,她最是了解女儿,问道。“怎么,莫非你认识什么合适的姑娘?”
方茹笑了,“我倒要问问娘,娘喜欢什么样的儿媳妇呢。”
作为母亲,岂有没有想过这些的,柳氏放下手里的绣花架,并不犹豫的道,“只要人好,懂事理,小景喜欢就行了。”
方茹奇道。“怎么不是要大户人家的小姐么?”
“这当然是好的,不过……”柳氏顿一顿,“真要临到头上。我又觉得可能不太合适,你看咱们什么人家,祖上也没有出过做官的,那些书香世家怎么看得上?就是看得上,结亲了。总觉得咱们好似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也不自在不是?”
方茹哈哈笑起来,“正是呢,再说,那些千金小姐养尊处优,也不知道好不好相处。要是哪里做得不对,就是说她一句,都要先掂量下才行。”
“是啊!”柳氏叹口气。“算了,我看找个门当户对的罢了。”
方茹眼睛一转,“娘看春芽怎么样?”
“春芽?”柳氏一愣,压根儿没考虑过她,缓了会儿才道。“春芽当然好了,那么能挣钱。人又大方……怎么,莫非亲家有这个意思?”
“没,我只是问问,正好春芽也是要成亲的年纪么。”方茹又不继续说了,她只是想看看柳氏的反应,见她不反对也就行了。
至于后面的事,还得看方景考的怎么样。
假如没考中,弟弟可能会情绪低落,哪里还有心情成亲,那么又得拖后一阵子,还有顾春芽,她也没有认真地试探下,上回见见她欲言又止的,可能有什么心思也不一定,方茹心想,还是等到秋闱过后再说罢。
顾夏荷听闻李氏生病,急忙忙就赶了来。
李氏没想到她还带了继女一起。
那王义山的女儿王清芳今年六岁,长得圆圆胖胖,脖子上带一个镶玉的金项圈,身穿梅花纹的夹衫,下面一条浅绿色绫裙,打扮的像个小姐,比顾夏荷穿得还要好。
李氏心里顿时就不高兴了,她朝王清芳翻了个白眼,叫顾夏荷在床边坐下来。
顾夏荷见桌上有点心,拿了给王清芳吃,柔声道,“累不累,累的话,我带你去隔壁睡一会儿。”
王清芳摇摇头,“不累。”
顾夏荷这才去同李氏说话。
李氏看得直皱眉,压低声音道,“你对她那么好做什么,又不是你生的。”
“也是相公的女儿……”顾夏荷不知道她为什么生气。
李氏恨铁不成钢,先是问道,“怎么带了她来?”
“相公有事出远门了,总不能叫她一个人在家。”
李氏哼了一声,“就不能托给别人?看着就不讨喜,我这病了,你还带来叫我生气!”
顾春芽抿了抿嘴,也不跟她置气,问道,“叫大夫看了没有?”
“是被气病的,女婿拿的钱,开了铺子不叫我跟你爹插手,你说像不像样?倒是好意思,偏生你奶还不肯咱们分出去,要受这份气!”李氏揉着心口,自从顾应奇说了分家的事情后,徐氏待她就不如从前了,只喜欢跟顾芩讲话,哪怕她讨好,徐氏也不太理,她现在的日子不好过。
顾应奇又不太在家,在外面闲游乱逛,有回顾老爷子叫他寻个活儿,他不肯,徐氏却只责备她,说她不是个贤妻良母。
李氏越想越是生气,“要不是你妹妹还没嫁,我都不想住这儿了!”
顾夏荷道,“那要不娘就随我回去,在田庄里住上一阵罢,等身体好了,再回来。”
李氏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王义山那里多好,那么多田,庄上也修的好,走出去,那一大片田都是他们家的,叫上一声,好些佃户赶着来讨好呢,哪里像这里,到处受气!
“好是好,就是我不知道怎么同你爷爷,跟奶说。”李氏叹口气,很是为难。
顾夏荷想了想,“那我去罢。”
李氏就笑起来。
当初顾家能摆脱困境,都是托了王义山的福,顾老爷子怎么不知道,所以顾夏荷去说情,他自然要给这个孙女面子,当下就同意了。
徐氏虽然不肯,可也拗不过顾老爷子。
李氏听到,心花怒放,可眼瞅着王清芳,又看不过眼,见她两只手吃得油汪汪,气不打一处来,狠狠训斥了两句。
王清芳吓得哭起来。
顾夏荷忙把她抱在怀里,小声安抚,一边道,“娘这是做什么啊,清芳还小呢。”
“我是帮你管教她呢,现在不把你放在眼里,以后你可惨呢,瞧女婿也是把她放在心尖尖上疼的罢,你以后生下孩子可怎么办?”李氏道,“我这是在教你,你对她严一些,她就怕你,以后也不敢怎么样!”
顾夏荷不想听她这么说,没有答她。
“怎么,你现在嫁了人了,了不得了,我哪里说得不对,你最好给我听着!”李氏恼火道。
顾夏荷怕她又吓着王清芳,叫王清芳在外头等,说道,“我知道怎么做,娘现在身体不好,别又气了,我去看看冬儿妹妹。”
“她有什么好看的?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东西藏着掖着要给她呢?”顾春竹走进来,嘲讽道,“外头那个是你继女啊,长得真丑!”
可怜王清芳没有惹她们两个,却一句好话都没有。
李氏道,“可不是,就没见过这么难看的,我说你下回索性找个奶娘,扔给她看着好了。你自己现在还没有怀上,等怀上了,哪里有空管她吃饭睡觉,你可得紧张着自己,别花了力气还不讨好,到底不是亲生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
顾夏荷紧紧咬住了嘴唇,两只手握在一起。
她这些年,什么都依着这个母亲,什么都不敢不听,依赖着她,最后嫁给了王义山,这份恩情,她一辈子都会感激。可王义山对她那么好,王清芳视她为母亲,虽然不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可这大半年的时间,相处下来,她也把王清芳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结果母亲跟妹妹居然这样对待王清芳?
父亲惹出的事情,相公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就把钱拿出来,难道他们心里不感激吗?
王清芳就算不是她生的,可也是王义山的亲生女儿啊!
这一刻,顾夏荷的胸口直发闷,闷得透不过气。
“真是个傻的,就是嫁给那么有钱的姐夫,又怎么样。”顾春竹哼了一声,“还带着个傻女儿来,真真好笑!”
李氏道,“所以我得跟着去一趟,也不知在田庄里是怎么过的,一点长进都没有,你说这个孩子,要了干什么,要是我,早就寻个由头送去给她外婆家养,她母亲反正又不在了。你以后跟女婿再生个可不是好?何必自找麻烦?”
顾夏荷听得眼泪都流下来,又气又苦。
她抽泣着,却坚定的抬起头道,“清芳就是我女儿,你们不能这么说她,我会把她好好养大的!”
李氏与顾春竹都吃了一惊。
“你,你说什么?”李氏瞪起了眼睛,“你居然敢这么同我说话?我哪里说的不对,我是为你好,你倒还顶嘴了!”
顾夏荷再也没有理她,走出去,带着王清芳就走。
顾春竹跟出去一看,回来叫道,“娘,不好了,她自己走了,不带娘去田庄了啊!”
李氏一下子呆若木鸡,好一会儿才嚎啕起来,骂顾夏荷不孝,哭得呼天抢地。
第175章 师徒
这消息传到大房那里,方茹几个都乐了。
要说徐氏是只老狐狸,那李氏就是只小狐狸,每天就知道打坏主意,这次却在一向懦弱的大女儿面前吃了瘪,可想而知她心中的愤懑。
田庄也去不成了,还得被徐氏嘲笑,日子不要太难过。
顾冬儿笑道,“夏荷姐总算开窍了,以后会过的更舒服呢。”
“是啊,这孩子也是命苦,有个这样的娘。”杨氏叹一声,“这么听话的孩子,要是我生的,不知道多疼呢。”
顾春芽不满道,“娘这话的意思,是咱们几个都不听话了?”
杨氏笑起来,“还吃醋了,你要真听话,明年就给我好好嫁出去,生个大胖孩子。”
顾春芽顿时无语。
几个人都笑了。
顾春芽休息了一会儿,用完晚饭,又去食坊。
今日她跟钟英,邱直约好了,晚上等食坊关门,专心教他们两个做肠粉。
这肠粉是一种传统的早点美食,相传起源于清代末期的广东,口味独特,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光是外观就很漂亮,又有好几种口味,比如猪肉,牛肉,虾仁等,吃起来细腻爽滑。
顾春芽相信,这肠粉要是做出来,一定会受众人欢迎,成为食坊的主打面食之一的。
钟英跟邱直早就在等候着了。
顾春芽先教他们做米浆,米浆分两种,说起来简单,一种是纯米浆,一种是用粘米粉,粟粉,生粉混合一起。慢慢熬制而成,后面一步很是关键,要把米浆放置在托盘中,隔水蒸熟。
这个就要掌握好火候了,火候对了,粉皮才能成型,用筷子夹起来的时候不至于破损。
至于馅料,五花八门。
其中顾春芽最推崇丰顺肠粉。
这丰顺肠粉皮少馅多,味道丰富。
像一般的肉馅都要放豆干,香芋。萝卜,鲜笋,豆角等十几样配料。吃起来又怎么不会鲜美?
顾春芽觉得,谁吃到都会喜欢上。
钟英跟邱直学得很用心。
三个人一直待到夜半三更。
顾春芽连连打呵欠。
最近是真的累,白天要为铺子的生意忙,偶尔指点一下他们,晚上有时候还得抽时间仔细教导。她又不是铁人,岂会吃得消?
“你快去睡罢,我跟小直再练一会儿。”钟英忙叫她去休息,又劝道,“其实也不用那么急,咱们这铺子生意很好了。你可以慢慢教,就是一年教一样,我觉得也是够用的。不要把身体累坏了。”
顾春芽笑笑,“没事,看你们学会了我心里开心呢,走了也放心。”
钟英还是道,“暂且缓一下罢。不然我得跟姨夫姨母说了。”
他这样也是关心自己,顾春芽道。“那好罢,我先休息一阵子,你们也不要太劳累,一天学不好,就两天,千万别耽搁了睡觉。”
二人点点头。
邱直见外头黑,去里面取了一个灯笼来,“师父,我送您回去。”
邱直今年跟她同岁,也是十四岁,自从跟着她学艺,吃得好了,个字一下子拔高,再也不是当初营养不良的模样,比她足足高了一个头,可却对她很是尊敬,真的当做师父一般,语气从来都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任何造次。
顾春芽点点头。
两人就出去了。
路上,邱直斟酌再三,终于说道,“师父,徒儿想求您一件事。”
“什么事?”顾春芽侧头问道。
“徒儿要跟师父去苏县,可父亲……”他恳求道,“徒儿不太放心父亲跟弟弟妹妹,不知能否带了他们一同前往?徒儿的工钱应该够付租钱的。”
顾春芽倒是没有想得那么周到,她顿了顿,“父母在,不远游,我真是疏忽了,你母亲去世的早,你父亲带大你们几个不容易,如今你大了,是该侍奉在身边的,听说你父亲的身体也不太好罢?”
“是的,父亲年轻时摔断过腿,虽说治好了,可下雨的时候总会酸痛,我常给他按摩,会舒服些。”邱直眼睛里闪着泪光,“我也不舍得离开他们,可父亲说,叫我跟随师父,不要挂念他们,我,我……”
“我知道了,你就带着他们一起去罢。”顾春芽准许了,“你父亲要是身体可以,将来愿意来咱们食坊帮忙,也是行的。”
邱直很是个孝顺的孩子,也知道感恩,她很喜欢这个徒弟。
“谢谢师父!”邱直大为欢喜,“师父的大恩,徒弟一定不会忘的。”
顾春芽笑了,“这算什么大恩,你好好学习就行了,我跟你父亲都希望看到你独挑大梁的一天。”
邱直正色道,“徒弟记下了。”
“咱们面食师傅除了跟从师父学习,也得要有自己的想法,像今日的肠粉,若是我只教你一种米浆,你要能想出另外一种,这才算是真的功夫学到家了。”顾春芽跟他谈论一些心得,“天下所有的食材,无有不能搭配,只要你敢尝试,总能创造出一种新的吃食,那是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东西。”
两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
邱直见她进去了,关了门,方才返回食坊。
第二日,食坊菜单加了一道肠粉,进来的食客十有八九都要了尝鲜,好评如云。
顾春芽的信心就是这样一点点堆叠起来的。
她对明年去苏县再重头开始,充满了雄心壮志。
八月桂花飘香的时候,报录人来方家报喜,方景进了豫州乡试第五名,众人欢喜,顾明瑞同方安在门口放了几十串鞭炮。
这时候,方景跟唐达还未回来,因放榜之后,陇城的巡抚大人将会亲自主持鹿鸣宴,宴请各位考中的举人,所以好消息是先于他们之前到达了方家。
老宅那里也得了消息。
徐氏坐立不安。
她对顾应麟去乡试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如今听见方家的儿子中了,不免气短,很有些担心结果不好。
不止她,顾老爷子也心神不宁,在屋里转来转去。
金氏坐在一旁,看着不似忧心,实则两只手扭来扭去,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
“肯定能中的,怕是报录人还没到。”李氏笑道,“爹,娘,不要担心,只怕一会儿就到咱们家门口了,娘今儿这身衣服穿得多喜气,就是要应景儿呢!”
徐氏白了她一眼,“要是不中,我这就可笑了,也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说这种话!”
李氏讪讪然。
一个人要看你不顺眼了,不管说什么,都是白费功夫,她抿着嘴,在角落里坐下。
又等了一会儿,顾老爷子开口了。
“不要再等了,老四肯定没有中,不然一个镇子的,岂会只报方家那一个?没有这种道理的,都散了罢。”
他的语气说不出的失望。
可又能怎么样?
举人哪里是那么好中的,除非是那些天纵奇才,一般人哪个不要考个十几二十年?自家孩子年纪还轻呢!
他也许不该沮丧,等到孩子回来了,又给他太多负担。
顾老爷子想了想,又说道,“老四既然没中,只怕就要到家了,你们一个个都别多嘴,就当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