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德侯府-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厢许双婉是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没中的那点是宣宏道是真以为他此举是为了儿孙们着想,他当年吃过没有族人想帮的苦,现在广海宣家立誓带着族人回归宗族,供他们归德侯府差谴,这是何等喜事?再则,儿孙们以后有了有血缘的族人相助,族人在他有生之年也回归了侯府,他以后也有颜面去地底下见列祖列宗了。
  宣洱在他面前俯小做低,发誓广海宣家以后以侯府马首是瞻,宣宏道在其面前险些按捺不住欣喜,等见到长子,他与长子道出个中利害,劝他不要纠着过去不放赶尽杀绝,现在广海宣家已经认输,岂不比那生在广海长在广海的陈家要来得好控制?
  只是他没劝住长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没打动长子,末了他怒不可遏,反把自己气倒了。
  妻子说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的,她也明白他们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宣仲安看着妻子了然的眼,摇了下首,抬手轻触了下她的脸。
  他那两位分宗的叔父当年说的没错,他父亲当不起归德侯府这个重责,父亲的脑袋和他的眼界心胸都让他当不起归德侯这个身份,当年侯府在父亲手里,如若没有姜家当时死死支持着侯府,光靠父亲自己的话,他这个做儿子的也活不到能撑起侯府为侯府谋生的时候。
  “不用管他了。”他道了一句,不想让她再为他去委屈求全。
  “我不管他,我只管你,”许双婉说到这,想了一下,补道:“皆是因着你。”
  她的话让宣仲安嘴角微微往上扬了一些,这时宣相淡漠的脸孔因笑意沾了点烟火气,不再冷得让见者之人心生寒冰,“好了,知道了,进去罢。”
  “是。”
  许双婉扶着他的手臂,朝他福了下腰,看着他与圣上一前一后而去,等到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她朝等着她的皇后娘娘笑了一下。
  齐留蕴朝她伸手,等到她过来,她牵了嫂夫人的手与她往殿内走,嘴里道:“我刚才可是没看错,走的时候,丞相大人笑了?”
  许双婉微微一笑。
  “霞儿芽儿和陵儿他们几个甚喜黏着他们这个伯父,”皇后说着,自嘲地笑了笑道:“反是我见着丞相,有时候还有点怕。”
  怕是有,更多的是忌惮吧?不过皇后能跟她说这话,许双婉就就着她的话往下说了下去:“莫说您,就是府里那几个老人,心里也是怕着府里这位爷。”
  皇后笑着摇头不已,许双婉没让她接着说下去,而是跟皇后说起了她等会想带霞公主和芽公主和钰君一起去御花园走走之事,皇后听她提起便问起时辰,听到时辰与她等会见过后妃闲下来的时辰对得上,便开口道等她一等,一道去御花园散步赏花。
  许双婉在宫中又呆了几日,这几日间她没再见着前来看她的丈夫,圣上也没再进过后宫,皇后与她不说前朝事,她便也不问,如兰进宫来看她也三缄其口,许双婉见她把人吓着了,就不提他事了。
  她在后宫早起早睡,好生养了几天,就是猜到丈夫身上事情不休也不怎么着急,皇后看在眼里,知情的她是又是欣慰又是着急,有时这位嫂夫人不开口问,她还盼着嫂夫人能问两句。
  没几天,皇后这边被宝络皇叫了过去,焦头烂额的宝络见到皇后就道:“蕴娘,你可有法子多留嫂子几日?”
  许双婉进宫快十日了,广海陈家上位,广海宣府之事快盖棺定论,说来她要是离宫这时候也可以离开了,但听宝络皇帝这么一说,皇后觉得不对劲,便问:“圣上何出此言?”
  “广海那边有宣家的供奉的一位刺客进了京,听说此人武功盖世,有与龙神一敌之力,朕与义兄的人马查了几天都没查出此人的行踪来……”宝络敲了敲桌子,“这等危险之际,不能放嫂子出去。”
  皇后便道:“那臣妾多留嫂子几日就是,圣上放心。”
  “唉……”宝络头疼。
  这多留几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日子留得久了,后宫前朝就都要起风言风语了,他是不计较这个,皇后也容得下,但嫂夫人此人就不好说了。
  她本来就避忌着皇宫内苑,这次她进来,如若不是为着孩子和不想违逆那位活阎罗义兄,想来就是由他这个圣上出面请她她都不会进来。
  “您放心。”见宝络叹气,皇后上前站到他的身后抬手帮他揉起了额头。
  “哪能放心,朕是想留啊,就不知道能不能把人留住,这陈家的事说是定了,但后面一堆烂摊子,嫂子回去还得侍候着府里的那个老糊涂侯爷,这个别说义兄不忍心,就是朕想想都不忍心。”
  “那就把人留着。”
  “说是这般说……”宝络无奈地合上眼睛,“蕴娘啊,朕怎么越活越窝囊了呢?想当初,朕连江山都……”
  “圣上。”皇后叫了他一声,打断了他。
  宝络沉下胸长长地吸了口气,缓缓地吐了出来。
  这皇帝之位,真是只有当久了,方能明白个中滋味。
  当年啊,他何其稚嫩,不知天高地厚,但又何其勇猛,万事万物在他眼里也不如他的兄弟们的一喜一怒。
  这岁月何止是催人老,它也催人心残,能折英雄腰啊。
  **
  许双婉算了算时间,在这日早膳后与皇后提起了辞别回府之事,皇后昨日和圣上刚谈腰要留下她,这厢见她提起就笑道:“我这还想让你帮我修完那本孤本再放你走。”
  许双婉善修古籍孤本,说来这还是为的想帮她家长公子多做点事才学的门道,没想学出了师有了自己的心得,在修书这一块略有所成,她进宫来这几日闲暇时帮着皇后修了点前朝皇后留下来的宫语,就修了几页,要是修完的话一年半载也修不好,遂许双婉回道:“这修本之事,娘娘若是放心,我带着回去帮您修也是一样。”
  “你留在宫里岂不更好?查起书来也有我帮你去拿,也方便些。”
  “如此耗时也太长,没个一年两年,我也不敢说能予您修好,”许双婉笑望着她,“您且容我回府慢慢与您修补,如有查缺补漏之需,我那边着实不知道的,到时再列个单子递给您,您请身边的女官帮我抄誊下来就好。”
  她不紧不慢细细说来,皇后寻思不出更能说服她的,当下直言道:“嫂嫂,我想多留你陪我几日,不想放你走。”
  “不妥。”
  “圣上也是这个意思。”
  “不妥。”那就更不妥了。
  许双婉轻碰了下皇后的手,道:“我也来了一段日子了,该回自己的家了。”
  “皇宫不好吗?”
  许双婉失笑,这般留她,皇后娘娘对她也是有心。
  “好,但我要归家了。”不是她想回与否,而是她要归家了。
  事情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再来,“我家夫君还在等着我回去呢。”
  “丞相这时候也不想让你回。”
  “但我要回了,”许双婉拍了拍皇后的手,跟这个她当成了半个小辈半个妹妹看待的皇后道:“哪有持家的人不回自己家的,家得乱成什么样了?就跟这皇宫也不能没了您一样,您要是离皇宫几天,您想您得多不放心啊?”
  皇后哪能轻易离得了宫,不过,就是她能离开她确实也不敢离开,这后宫当中塞了多少朝廷的钉子,还有的是想等着取代她与圣上凤凰于飞的妃子。
  “你就不能多陪我几日吗?”皇后是当真不舍她。
  许双婉摇头,握着她手轻声道:“不能,娘娘,嫂嫂这还等着您帮我去跟圣上说,让我归家呢。”
  “嫂嫂……”
  许双婉温柔地看着她,“让我回吧,娘娘,时日不等人呐,我家那位长公子还在家里等着我归呢。”
  齐留蕴被她看得鼻孔莫名酸楚,她“诶”了一声,别过头藏了眼中的泪,嘴里道:“知道了。”


第173章 
  皇后那边派了人去皇帝那边通报; 晌午来了人知会,圣上那边答应了。
  许双婉派了采荷先回去准备她回去的事宜,第二日她早早起来,带着钰君回了归德侯府; 彼时京城刀光剑影; 把守京城的九门和顺天府的巡捕全员出动; 街上行人寥寥; 有不明所以的百姓出了门了; 很快被官兵惊斥回了屋。
  许双婉一路平安回了侯府; 采荷带着人在门边迎了她,等主子入了沁园就与她禀报了府内外之事。
  府里侯爷重病; 不肯吃药;府外姜家亲家闹上了姜家要带女儿回家; 闹得不可开交……
  许双婉唤来了管事婆子,过问了一下近日府上的诸事安排,稍作了休息,用了点粥食小菜; 把钰君交给了在府上的如兰,就去了听轩堂。
  虞娘先带了人去听轩堂侯着,许双婉带了采荷过去后听轩堂安安静静的,站在旁边侍候等候吩咐的都是沁园那边的老人。
  许双婉过去进了屋; 卧在床头的宣宏道本闭目不语; 一听到她“儿媳给父亲请安”的声音,他睁开眼夺过了床边小桌上的小茶壶朝她砸了过去。
  茶壶落地,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宣宏道重病无力; 茶壶扔得不远,离许双婉还有两步之遥。
  许双婉垂眼看了眼破碎的壶片,抬头朝虞娘颔了下首,等虞娘吩咐了身边丫鬟把碎片收拾好了,她朝红着眼睛气喘吁吁的公爹走了过去。
  丫鬟搬来了椅子,放在了离床半丈之处,许双婉扶着腰朝公爹福了下,告了下不敬之罪,在椅上坐了下来。
  她一落坐,身边人端了药碗走了进来,叫了她一声,“少夫人。”
  苦涩的药味弥漫在了许双婉的鼻间,这种味道,她初嫁进归德侯府的头阵子她还有点闻不惯,时日一久就习惯了,且还能从这些苦涩的味道当中闻出每一副药的不同来,有些常吃的,她不用看方子,光闻着药味都能言道出每副方子的每一味药来。
  她在侯府当了十来年的家,每一天皆不是虚度,侯府的重压每一日都实实在在压在她的肩上,而这府里的一草一木她都了如指掌,为了当好这个家,她竭尽了心神。
  而付出,不是没有所得,她脚踏实地走的每一步,得来的就是这个府里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尽在她掌握,这府里的人只能听、也必须听她的令。
  “你怎么,怎么……”儿媳妇人还没过来,却把他屋里的人都轰走了,这种大逆不道之事让宣宏道气到头疼欲裂,他哆嗦着手臂指着她,嘴唇发颤:“我归德侯府没有你这样的儿媳妇,滚,滚……”
  他指着门,脸孔发白,眼睛腥红。
  “父亲,儿媳回来了,过来给您请安了。”许双婉看了他一眼,随后半垂下眼。
  “滚!”宣宏道嘶吼。
  他声音嘶哑,语气颤抖,就如老迈的死死被困在原地无力挣扎的野兽。
  许双婉无动于衷,她看着腿上的裙面,脑袋一动不动,“您该用药了。”
  “许,许氏……”宣宏道被她气得气喘吁吁,进出的气都弱了,虚弱得就像只差断了最后的一口气。
  “您看,您过和过去一样的日子,您看行吗?”许双婉偏过头,看着打开的窗户那边射进来的阳光,“您过去是怎么过的,现在就怎么过,可行?”
  “你走,我们,我们侯府没有你这样的……”宣宏道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他被孽媳气得脑袋发黑,眼前昏胀,说话的声音愈来愈小。
  “父亲,”许双婉此时站了起来,她自嘲一笑,朝床上睁不开眼的老人道:“吃药吧,您看,您在府里连儿媳都拗不过,您又如何自信能压得住那外头能翻江倒海的蛇?您信,您被咬一口不要紧,可疼的人是您的儿子,他半生费尽力气才博来了如今这个局面,您说让他听您的他就听您的?您就不怕您再败坏侯府一次?这次您要是连您长子都害死了,您说,到时候又有谁来救您呢?您可知道,外祖已经死了。”
  不会再有第二个姜太史来救他了。
  “你休得胡言,休得……”宣宏道眼睛翻白,眼泪无声无息地从他的脸边流了下来。
  “您好好歇着,等望康回来了,儿媳让他过来为您请安。”许双婉朝他微福了一身,扶着腰慢步走了出去。
  外头阳光正好,她一出去,金光正面迎在了她的脸上,许双婉轻闭上眼,让初夏带着暖意的阳光弥漫全身。
  她可能生来没有父母缘吧。
  亲生父母如此,丈夫的父母亦如此。
  不过,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她已得到了她能得的。
  **
  这夜许双婉入睡的早,半夜被动静弄醒时缓了一会就睁开了眼,没有前几日初初醒过来时的疲惫感。
  床铺和被窝都是熟悉的,这让她倍感安宁,等别过头看到熟悉的身影朝她走过来时,她不禁扬起了嘴唇。
  “闹醒你了?”宣仲安走了过来,眉头是皱的。
  许双婉看他身上穿的是在家里穿的常服,就是衣襟腰带处有些凌乱,看来是刚刚才换的衣裳,她撑着床面,在他的相扶下坐了起来,探出手给他系腰带,“可是净手了?”
  “洗了。”
  “人抓到了?”
  “抓到了。”
  “看来也不过如此。”
  “哼。”宣仲安冷哂了一记,摸向了口出轻狂的嘴,“谁给你报的信?”
  “您身边的人,不也是我的人么?”再来,圣上身边有个对他们夫妻俩都好的公公也乐于跟她说点外边的事情。
  “你哪来的胆?”
  “妾身自来不怕事,您不是知道?”许双婉浅浅一笑。
  事情只要存在就逃不了躲不的,就算逃得了一时也逃不了一世,想要尽快解决掉,正面迎上是不二法门。
  “狗胆。”宣仲安拍了拍她的脸,凑近她吻了她的嘴,过了一会,他轻喘着气抬起脸来,把头搁在了她的肩上,闭眼道:“我饿了。”
  “你让我起来。”许双婉推了下他。
  宣仲安犹豫,听她道了一句“我睡好了”,方才起身,扶了她下来。
  这夜半夜用膳,宣仲安吃完粥食又皱眉看少夫人,他这几日进食不多,双颊凹陷了进去,脸孔显得异常冷峻凌厉,少夫人被他看得摇头不已,道:“夜半食肉不妥,待明日再说。”
  宣相冷笑,口也不净,进了内卧衣也不解鞋也不脱,倒在床上就睡了过去。
  许双婉慢了他几步进房,走到床边就听到了他轻轻打鼾的声音,她摸着他的手与他五指交缠着,待听了一阵,她长长地轻吁出了一口长气。
  如此就好。
  **
  宣仲安第二日没上早朝,等日上三竿,他方才慢腾腾地用完早膳,去了皇宫。
  紫禁城的守卫们这日早上见到宣相脸色温和,路过他们时还朝他们点了点头,皆受宠若惊地挺直了背,站得更直了,神情分外肃穆。
  任公公带着人抬轿来迎他时,宣相已走到半道了,见到他就挥了下袖:“不坐了,你过来陪我走走。”
  任公公弯腰“诶”了一声,走到了他身后。
  “走近点,咱俩说说话。”
  “是。”
  “任公公,你在宫里当了几年差了?”
  “回相爷,奴婢在宫里当了十八年的差了。”
  “今年多大了?”宣仲安看了他一眼。
  “回相爷,奴婢今年三十有二。”
  宣仲安定了半脚,又看了他一眼。
  任公公身长体瘦,吊梢眉三角眼,肤色黑黄,人看起来满身恶意,尖刻阴毒得很,圣上派他出去传旨,见到他的人无不战战兢兢。
  他是靠揭发宫内霍党在圣上那上的位,这种上位不光彩,宝络皇却尤喜用他,曾跟任公公不和的另一个大内总管言道任公公是他用得最放心的那个人,因他长得最凶恶,宫里宫外的眼睛都帮他防着他,他最不怕的就是任公公对他做什么欺上瞒下的事情。
  任公公长了一张让人下意识就提防的脸,面相很是显老,说他五十有二也有人信,宣仲安之前以为他年过四旬了,听罢淡道:“任公公这是而立之年。”
  “相爷金口。”
  宣仲安微微一笑。
  等到快近太极殿,拾阶而上之前,宣仲安侧头,看着站于身后一步的内侍道:“圣上知道你跟我夫人通风报信吗?”
  “回相爷,知道。”
  “如此,”宣相背手抬步上阶,“哪日宫里这值不当了,来我府里,替我夫人管管下人。”
  任公公弯腰,等到宣相都走到半台了,躬着腰没动的老太监方才“诺”了一声。
  宣仲安入了殿,宝络正在大桌前批折子,见到他不等他请安就道:“等等朕,朕随你一道去刑部。”
  说着他手上的笔游龙走凤急挥而走,待手上的字毕,他忙又抬头,与宣相道:“这陈昌平把人说得恁个邪乎,怎么就抓得这般轻易?”
  宣仲安在他的颔意示意下在他的下座掀袍落座,“许是广海地大是地大,但没见过几个能人。”
  也就就是条蛇也当成条龙看了,很是让他们兴师动众了一番。


第174章 
  宝络闻言; 但笑不语。
  也就他朝宣相能说这话。
  他这义兄外表温文尔雅犹如谪仙,手段向来铁血无情,就是他仁相之名口口皆传,但玉面阎罗这名号还是会时不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