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宗室-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上涨。
他之所以接受平蛮大将军的位置,9是以为9任后准备1两年,用两3年的时间扫平黎朝。可北方连续3年大旱对国力的损耗实在是大,大到不得不杀天下大族来补血。
这种情况下,杨肇基1肚子委屈也说不出什么来。为了赈济北方灾民,皇帝连天下大族都敢杀。他若敢提议钱粮向征南战事倾斜,他绝对会被骂名压死,然后被皇帝1巴掌拍死。
现在的粮食没有富余,任何1点都代表着北方灾民的生命。他要从南粮北调中抽1点粮食,等于扼杀无数国朝子民。
他想要将平蛮封号坐实,还想弄个征南大将军封号。他还不到5岁,若有征西大将军、征南大将军两个封号加上累累军功,以后再执掌大将军印,他这辈子真的9值了,杨家足以1跃而上成为世代公侯,天下名门、大阀。
他的进言自然不可能成功,中枢要考虑的是天下格局,他看重的是南方1隅。
再说,最迟明年底,西京、南京、北京的电线9能拉通,后年9能铺到各省首府,有电报这样的神器,怎么可能延误信息?
要阻止西狩的不仅有杨肇基,南方士绅也有这个意愿。
起初他们反抗南巡最为积极,帮着应社完成到复社的转变,借复社、士子的身份去抗议皇帝徒耗民力、浪费国力的南巡计划。
南方大族被杀了个8成8,又都尝到中枢在侧带来的经济甜头,自然不愿意放弃。
依旧是徒劳,西狩计划不容更改。
9这样,在南洋瘟疫治理如火如荼中,浩浩荡荡的西狩队伍水陆并进,沿着长江向武汉进发。
4个官方船帮,民间船队编组后形成3个船帮,长江上船队连绵2百里,在少雨少涝少洪水危机的中正9年4月启程。
两岸4万大军逶迤前进,沿途都已设立兵站、营房,大军先行后,后续的士民队伍、商队也有便利。
等中枢抵达武汉时,长江彻底堵塞,船队往来运输,两岸长长的迁移队伍从武汉1路延绵到南京。
武汉江边,朱弘昭与熊廷弼巡游附近田野。
熊廷弼是楚人,根底是张居正江陵党教导出来的后进,年纪也很大了,主持辽东4省军屯、民屯整整8年。
因为当年大跨步后撤入关,给建奴丢土千里这么大的1个屡历污点,所以朱弘昭想要封伯爵给熊廷弼,相府方面无法通过。
讨价还价后,封了1个世袭勋爵,拨出武汉府查抄,改建的皇庄作为世袭封地给与熊廷弼。皇庄占土百顷,还不用纳税,每年给皇室1点贡物以示臣属9完事了。
熊廷弼已经很老了,胡须、头发、眉毛全白了,坐在战车副手位置,穿着蟒袍的他1直打哆嗦,控制不住的哆嗦。
现在的他神志清楚,能走能动却控制不住身躯,甚至连说话的能力都丧失了,只有眼珠子能动。朱弘昭知道这是什么病,1种无法根治的病。
“当年赶赴西南平叛,至今记忆犹新。”
战车停下,朱弘昭搀着熊廷弼看着面前1望无垠金灿灿的稻田,抿嘴笑着:“那时候,我军奉令在南京换装。南京守备是徐弘基,怕的要死,9怕我军进入南京范畴。”
谁不怕?别说当时的南京的留守司,北京、江南整个天下都在关注着他。2百年以来第1个领兵出征的藩王,路过法理上的京都,还是没有皇帝的京都,南京大营空虚到极致的京都。
都在推测,他这个手握兵权的藩王会不会抢占南京。
对于当时的徐弘基来说,别说朱弘昭奉令进入南京,9是麾下军士在南京城范围内采买物资,哪怕是观赏风景,他都将被御史撕成碎片。
要在南京换装补充军备是上面的意思,徐弘基更绝,直接把军械先1步运到武汉。不给大军停留、驻步的借口,所以当时不得不继续前进,在武汉换装、整顿。
当时两湖地区大好的田地多种植棉槡、油彩等经济作物。那时候北方9有缺粮征兆,整个南方土地肥沃,却依旧大力种植经济作物,引发朱弘昭对南方的恶感。
执政以来,3令5申强行推动南方退桑为农,对经济作物征以重税,再加上对大族的清洗,南方终于是老实了,千里行来两岸俱是金灿灿1片的稻田,这是国朝的生命所在,由不得朱弘昭不高兴。
“可惜信王不在了”
嘀咕1声,只有熊廷弼听到了,身子颤抖的更快。
侍从司的侍中张同敞在1旁瞅到,上前搀住熊廷弼另1条手臂。在南官北用这1原则下,辽东4省在熊廷弼主政后,基本上9是楚党、江陵党的地盘了。
楚党源自江陵党,换言之熊廷弼的衣钵传人是秦朗,秦朗之后9是他张同敞。
信王谋逆被揭举控制住,都有熊廷弼的影子。他艰难扭头看1眼后面的袁可立,这个老头子拄着拐杖站在田埂,正摘下1串稻穗拨开谷壳嚼着米粒,笑呵呵与左右诸相闲聊着。
他记得很清楚,是袁可立派人向信王输诚,给信王最大的底气。结果登莱系是反戈最快的1部分,将信王坑的太惨。
本以为信王会死或软禁在皇城乃至是中都凤阳,结果以杭州城为封地去过无数人想过的日子。好在信王自己寻死,不甘心还要蹦跶,终于被1巴掌拍死。
随后返回行营,楚王设宴。
对于这个楚王,乃至是整个楚藩宗室,天下宗室都是持疏远态度。论亲近,云南木府都要比楚藩更受宗室集团认可。
因为初代楚王的血脉,在宗室内部1直备受猜疑,所以不认可这位可能是篡种的楚王。
1场平淡的宴会后,便是真正填肚子的家宴。
穿着坎肩,朱弘昭坐在江边大椅上,握着1瓶果酒沉吟。
成妃独自1人前来,通报后坐在1旁也看着江水。
朱弘昭瞥1眼,问:“家里可好?”
勉强笑笑,成妃眯着眼扬着下巴眺望远方,更显脖颈细长:“都好,我那弟弟也认祖归宗了。”
她自幼被人贩子半路抢走,生母是保定1位名妓。父亲是梅之焕,入京赶考时与她母亲瞅对眼,当翰林清养时悄悄将她母亲养在外面。去延绥镇积累阅历顺便拜访梅国桢旧部时,梅之焕带了她们母子俩。
然后她9被边塞人贩子抢了,落到了延绥镇回家探亲的李谦那里,作为李谦养女跟着入宫,成为李选侍、现在康妃的婢女,与天启1起长大。
这也是梅之焕成为第3届相府预备役的最大原因所在。
朱弘昭点着头,头倚靠着椅背,缓缓说:“这1路,9跟逃命似的。”
成妃掩鼻轻笑,南京上下担心皇帝1离开南京,南京会跟北京1样被天外的陨石砸着,基本上满城人都跑出来送皇帝西狩
第654章 担子()
中正9年,5月十2,西京天坛、地坛、山川坛、宗庙依次拜谒后,又在奉先殿举行大礼,正式确立西京。
今年是乡试年,西京这里匆匆落脚后,又开始派发这1年的考官团队。
孙传庭、洪承畴、刘宗周、钱谦益、陈子壮、文震孟6人为主的考官团队撒出去,西直隶主考官是徐大相。
5月十5,西京第1次朝会。
1大早,因身体问题调任礼部尚书清养的徐光启拄着拐杖,在外甥陈于镜搀扶下出门。
1座轿子停在门前,皇帝特许徐光启养病期间乘轿出入皇城。
看着轿子及1排排禁军护卫,徐光启神色恍惚,仿佛回到十年前在河南督练新军的时候,愣神片刻。
“舅舅?”
徐光启缓缓扭头看着外甥,陈于镜1脸关切。
“今日乘车吧,老夫想好好看看西京。”
陈于镜听了心中发颤,督促自己的护卫将马车拉到面前,搀着徐光启登上新式马车。
新式马车前面两个小车轮,后面两个等肩高的大车轮,非常的灵活、轻便。
徐光启坐在敞篷马车上,马车缓缓前进,他左右眺望隔着杨柳看着1排排整齐有序的3层铺面小楼,缓缓道:“昨夜老夫梦中见了神宗爷,神宗爷不曾言语什么。又见着哲宗爷,哲宗爷让魏阉问话,问老夫河南练出的新军在哪里。”
陈于镜干咽1口唾沫,他可知道徐光启当年在河南练兵是个什么结果。以擅长火器闻名的徐光启因党争被软禁在天津,因为擅长火器,被天启启用派到河南练兵。
徐光启的练兵思路照抄戚继光的兵法,看重兵员选拔、操训以及充足的军械。前两样有心去干9能干成,而能让他满意的只有新式军械,最精良的火器。所以在新式军械上需要各方面协同,党争时期的协同9是1个笑话。
所以他甩袖子不干了,天启也知道毛病出在那里,9以礼部侍郎的官让徐光启带职回乡清养。而河南募集经徐光启初步操训的4营步军也砸到了辽东体系这个火坑,徐光启求来的5千杆当时最先进的秘鲁铳也落到了朱弘昭手里。
面对现在的皇帝,不少人都怀念更为仁慈宽厚的天启。徐光启内心愧疚,认为自己当时不甩袖子走人,河南足以养出1支精锐。这支精锐足以破坏当时朱弘昭的战略勾画,打破山东、宣大之间的联系。
或者也能随同神机营平叛山西,这样神机营早早归京,天启也不会遇刺。
只是种种猜测,让72岁高龄的徐光启回忆起来,便心生悔意。
此时,朱弘昭饭后练习弓术,9岁大的朱慈燃、朱慈炅领班,领着6岁以上的皇子前来请安,然后9站成1排齐声背诵诗词。
曹化淳站在1旁躬着身,手里端着1碗凉开水,静静候着。
他下首,侍从司正整理奏折,除了司里的还有司礼监议好需要今日颁布的。再外围,9是1排排宿卫军官充任的红盔、白甲、大汉将军及武力雄壮者充任的金瓜武士。
北镇抚指挥同知史可法疾步赶来,凑到曹化淳身边喘气,拱手:“曹公公,礼部徐公在大明门前卒了。”
“死了?”
曹化淳瞪大双眼,再熬半年死不成么?非得现在死?
史可法缓缓点头:“太医院那边已去了人,确实卒了。”
曹化淳点头,咬牙问:“相府那边怎么个动静?”
“还在讨论,似要罢朝3日以示哀悼。”
问清楚各处反应,曹化淳道:“徐光启可惜了,通知下面儿郎提神干活儿。”
说罢转身趋步上前,向朱弘昭禀报。
徐光启完全是适应不了长途迁移与西京气候,死掉的。
西狩前,这个老头子身子骨还是很硬朗的,朱弘昭1想9明白是西狩害死了徐光启。
“朕送徐公1程。”
朱弘昭眨眨眼睛,望着东边天际的红霞,再无言语。
等到了正午,下面人做好万全准备后,朱弘昭才出宫来到安乐坊的徐府。
徐光启家眷并不在西京,9外甥陈于镜忙前忙后打点府中事务,接待前来的朝中百官。
朱弘昭下车后,1层层的人跪伏,他直入徐府,坐在中堂。
后堂,9是徐光启躺尸之处。真正下葬要等徐家子弟抵达后,礼部、钦天监选好时间、定下礼仪规格后,才能下葬。
3司成员齐聚,坐在大堂两侧。
徐光启是少保、太子太保、太傅加官,礼部尚书,更是辅相。最关键的是相府确立后,死亡的第1个辅相。
徐光启死后的待遇9是先例,3司成员有3司高层屡历的官员,死后的待遇如何,参考此时的徐光启9能明白。
所以徐光启的丧事,不仅仅是徐光启的事情,而是今后所有中枢3司要臣的事情。
法司与将府里头9右相钟羽正岁数超过6,所以这两个地方不认为死亡距离自己很近。而相府里头除了崔呈秀年轻外,其他的都是清1色的老头子,行将入土。
为徐光启伤感只占了1部分,更多的是为自己。
徐光启再熬半年9能换届,没有伯爵也能弄个男爵。现在徐光启能不能弄到男爵,决定着所有辅相死亡后家人的待遇。
辅相生前没有大功是不会封爵的,死后追封男爵,嫡长子9任世子,然后9是世袭勋爵,世袭3世、5世、7世不等,最高的世袭罔替丹书铁卷。
朱弘昭早早抵达这里,9是要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串连之前确定徐光启的待遇。否则这帮老头子为了身后事1起串连,弄出1个集体事件来,9是1个大麻烦。
爵位不是旁的东西,滥发之后9不值钱了。
“徐公之哀,失此栋梁亦国朝之哀,亦是朕福薄。”
朱弘昭神色肃穆,带着丝丝悲痛并无作伪,徐光启9是1个开始,随后会出现大量的密集的老1代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头子死亡。
“皇上节哀,古稀之年,徐公这是喜丧。”
袁可立劝慰1声,神色不同于其他老头子那种兔死狐悲,很是坦然。
掏出手绢轻轻点了点眼角,朱弘昭声调不高:“朕明白,君臣共事以来如履薄冰,徐公离朕而去,国朝顿失栋梁朕失肱骨,心中难免悲切。”
眨眨眼睛,呼1口气朱弘昭目光上抬看着梁柱:“徐公身后事,劳烦相府诸公议定,走内帑的渠道,务必让徐公荣归桑梓。”
“另,追封徐公宁沪伯,世袭宁沪男爵3世,降爵后再袭3世。”
3司堂官起身承命,朱弘昭看向1旁头系孝带的陈于镜,道:“陈爱卿陪朕走走。”
“臣遵旨。”
中院朝外走,朱弘昭又是1叹:“爱卿,徐公可有遗愿?”
陈于镜从袖囊中取出折子递给曹化淳,再转递到朱弘昭手里,翻开扫了1眼朱弘昭便驻步,落款是4月25,是在洛阳时写下的遗奏。
徐光启请求他照顾徐家,徐家子弟再无进士,只有1个荫官知县。徐光启留下的盘口太大了,整个西学体系9是徐光启1个撑起的,云间几社也是后来居上的政治团伙。
徐光启的衣钵将是1笔极大的政治资本,还有他留下的近百万家财,他担心徐家子弟守不住还如王家那样被人坑害作弄成为笑话。大明朝的官员除非家里有钱,不然不收各种孝敬9得饿死。
徐光启虽然出身平民,可也不缺钱。去年变卖家产、借贷买了扩土宝钞3万股,算市价此时价值9接近百万。
尤其是徐光启的衣钵,他很清楚自己衣钵传人这个帽子的重要性,朱弘昭也知道。其他辅相死了追封1个男爵9能搞定,徐光启将如王阳明1样,会不断被追封。而他的衣钵传人,也会越来越值钱。
所以徐光启将家产拆分,贡献皇室2万股。
扭头看陈于镜,朱弘昭对躬下身子的陈于镜道:“徐公是我大明西学第1人,爱卿也该理解徐公的心愿。徐公给你的两条路,也是朕给你的两条路。好好想想,徐公的担子不好接,若有恒心3月后来侍从司,若没有9卸了钦天监的差事,改学政官。”
“徐公进献的2万股,朕也不白拿。以5万购买,这钱重修高桥学堂,改建为玄扈书院。上海县改名高桥县。”
陈于镜1门心思扑在天文、历法上,对接徐光启衣钵的担子并不怎么上心。可除了他,徐光启再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
孙元化也好,侯峒曾兄弟、夏允彝、陈子龙都好,都不如自家人来得好。
见他迟疑,朱弘昭道:“好好想想,西狩3千里路途,徐公如此高龄,却不带家属门人弟子,偏偏带着你。”
朱弘昭说罢9走,这种事情逼不得。陈于镜是个意气人,可以为了报父仇去吃苦练武,可以冒着9死1生的风险,顶着国法制裁带着私兵去报仇干仗,自然意气上来也敢甩袖子不干。
简白来说陈于镜是正统的读书人,读书读傻了,读到心念纯1,是因为爱好才在钦天监做事。若不是钦天监有足够先进的天文设备,这位可能早9辞官回老家做学问、教学生去了。
曹化淳跟着离去时,给张同敞打个眼色。
张同敞对陈于镜拱手:“陈监丞节哀,徐公所托干系重大,还请慎重。”
西学第1人的衣钵,谁能拿到这个,妥妥的相府堂官待遇。
给谁都是给,可西学1系势头猛烈,其他人掌舵,远不如陈于镜好控制。
9这么简单,这是徐光启私念所在,也是为他的门人弟子考虑。其他人执掌,失控后倒霉的是他西学1系。
朱弘昭急着来给徐光启定下爵位,这东西以后还是要追封的。可眼前给的高了,必然会成为先例,为以后3司堂官的滥封开1个坏头。
可如果相府坚持,追述徐光启功勋还有成9,那必须给1个眼前的高爵位。所以朱弘昭早早来,表明自己的态度:防着你们呢,别惹事情。
第655章 营救‘伽利略’()
农历的5月,阳历6月的意大里亚弱马城西岸海滩上。
金发碧眼大洋马少女懒洋洋躺在帐篷里,颜思齐系着皮带走出来打哈欠,因为李邦华的紧急会议而神情不爽。
整个西夷9是土包子,定远舰队的到来直接吓瘫了这里上上下下各处人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