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宗室-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藩国的军队隶属长官遵守先秦制度,官名中尉。是藩国武臣之首,与藩国丞相、廷尉3司分权,即军、政、法3个系统。

    看着中尉很厉害,品级也确实大足足正5品,藩国也91个县大,与此前的县尉没区别。

    朝中3品以上大员都有禁军分拨出去的护卫,头目9叫做门尉。

    闭目沉吟,似乎思考了很久,待酒劲散个差不多,朱弘昭扭头看1眼侍从司此时的在中枢的唯1长官余煌,余煌趋步赶来,拱手。

    “诏,晋王求桂提议有功于皇明,擢下军校,赐玉如意1对。”

    朱求桂嚯的起身,右臂捏拳横在胸前,单膝跪地俯首拜谢,这个军阶提升他拿的心安理得。

    潞王那种空架子,给他,他都看不上。

第613章 征发栋钱() 
此夜,在正月十5以前的这半个月时间里,各处衙门几乎都是半荒废状态。

    为数不多全效率运转的9是将府、5城兵马使司以及应天巡抚衙门及应天巡抚衙门下属的1系列衙门,如应天府尹、上元县等等几个京县。

    应天巡抚是蕺山先生刘宗周,这位原东林藏的最深的1人,复社最终的大靠山。

    京官不好做,要么靠山够大,要么威望够大。刘宗周从硬着头皮当顺天府尹的时候,9没了靠山,能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士林清望,以及门人学生遍及天下的高隆声望。

    甚至,他还要提防着上头、各处找他的刺。所以工作格外认真,谁的面子都不给。反正他依靠的是自己的名望,又不是人情关系网。

    1个不怕得罪人,9怕出现工作疏忽进而被打落深渊、身败名裂的人,朱弘昭用的也很是称手。

    故而,年前提了刘宗周1级,升任应天巡抚。

    夜色弥漫,南京早春已不见了雪痕。

    巡抚衙门大堂外,明亮灯辉铺彻在外,两行绿梅甚是惹眼。

    两名警役将垂头丧气的原应天府尹带出去,直接带往通政使司候命。这位的官职,已经被刘宗周给停了,打发到通政使司等待新安排。

    大堂里,刘宗周怒气未消,板着脸握着茶碗垂首眦目,看着桌案上文档:“去年的帐不能拖,务必在后日朝会全凑齐。”

    堂下两排座椅,府尹没了,府丞只能硬着头皮说:“蕺山公,此事甚难。”

    刘宗周抬眼,瞥着这4品府丞:“本官不管南京是个什么规矩,该怎么做有国法章程在,依着章程做9好,弗论其他?在北京,本官9是这么做的。”

    事情也不大,南京现在9剩下栋钱没有上缴户部。

    栋钱是自古9有的1种税制,类似征收城市中房屋的建筑税。大明在成化年间,也搞过1阵栋钱补充国库。

    当时征收栋钱的主要目标还是城市中生活的好欺负那1层人。现在是全面征收,依照房屋使用面积及规格来征收,难题9体现在大户身上。

    官员的反倒好征收,现在1个2个也支付的起,在栋钱上玩人情关系,倒霉的只能是自己。

    最难的9是大户,自以为高人1等,又有自以为是的关系靠山在,跟着下面办事的书吏、警役1个劲扯皮。

    这还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各种建筑有严格的限制,什么身份9使用什么规格的建筑,大小、建筑方式、乃至是房间数目都有限定。

    这跟禁制民间富豪穿各类赐服模样的衣裳1个性质,但9是禁不住。总不能将士绅阶层彻底杀干净,那9掏钱吧,掏多少钱,9允许你使用越格的建筑、衣裳。

    而南京这边,历来也9挂着个京都的帽子,繁华是够繁华,攀比成风缺少中枢镇压。衣服上面好说话,不穿9是了;9这建筑却是1辈辈传下来的。

    征发栋钱的时候,会连着征发超出建筑规格的钱,这笔钱是要给内帑的。而这笔钱,其他城市不算很多,偏偏在南京很多。这9导致,有的人不愿意缴纳,又不愿意将超出规格的建筑分割出去。

    怎么分割?比如平民的前后两院,中间堵上,开个后门当两个院子使用。这也是北京多4合院的原因,不是不想扩大,而是规矩限定在那里。

    因为不好征纳,导致南京的栋钱都是迟1年缴纳。前年才来的南京,去年才把前年的栋钱交上。

    所以,面前的问题不是不仅要将去年的栋钱补上,还要将今年的栋钱缴齐。毕竟房子在那跑不了,栋钱是为数不多能在年初收上来的财政。

    1次性收两份,工作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所以应天府尹甩袖子不干,刘宗周也理直气壮将这人解职,打发出去。

    刘宗周看的很简单,尽管他是偏向士绅的,可他也知道这个阶层是很好欺负的,你软他9硬。只要态度强硬,哪有收不上来的?

    连续两份栋钱,也不多。底层民间压力不大,大的是建筑超过规格的那批人,平时的体面人。

    想不交也行,将自家大院子分割了9是,1个个又死要面子,要面子的同时还想要里子,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可南京方面真不好这么办,冷场片刻。

    刘宗周在桌案上翻阅,翻出1本年初做好的税册在手里晃着:“都瞧瞧,南京栋钱1年十8万。人家教坊司可在年初时,9报了上半年2百3万的税!”

    1名私交不错的清流通判道:“蕺山公,帐不能这么算。教坊司这2百3万是全天下的花税,而南京只是1处。”

    摇头,刘宗周将税册放下,环视1圈:“事情不能这么看,花税大头毕竟9在秦淮、苏杭。而且收的还是是卖笑钱,这钱朝廷用的烫手,放着也刺目。与花税相比,各处税收见拙,反倒难登大雅之堂。”

    真的比不了,教坊司自成体系。在外人几乎不清楚其账目如何的情况下,还能报这么高的税,真的让各处汗颜。

    刘宗周饮1口茶继续说:“况且,花税大头在秦淮。京中大户子弟有钱买春喝花酒,怎么9没钱缴纳栋钱?说到底,这是抗法,目无国法,自私自利毫无大局!”

    什么是大局?

    纳税光荣罢了,皇帝9差喊着给纳税人服务的话了。此前国朝纳税主力1直是底层,现在税收不断倾斜,只能喊纳税光荣。

    甚至,因为刘宗周在教育体系内高隆声望,让他知道不少学政方面的革新。比如抗税、偷税等等行为,会剥夺本人功名乃至是限制子弟参与科考。

    依法纳税是基本的国法要求和道德体现,连这都抗拒,国朝要你何用?

    深吸1口气,刘宗周看向上元知县卢国霦:“卢知县可堪大用,本官也9不激将了,这回点个将。上元县1应政务可为各京县之楷模。若本官将征发京中栋钱1事交付卢知县,两日内可能交差?”

    毫无疑问,卢国霦是很尊敬刘宗周的。

    京官知县是正6品,卢国霦还穿着麒麟赐服,虽然排班列坐在后,可穿的能算在场第2人。

    稍稍迟疑,卢国霦起身拱手:“蕺山公,若能增派人手,下官有5成把握于十5前完成使命。”

    刘宗周也不含糊,指着自己桌案前的印盒道:“1切凡是本官能做主的,都可应允。”

    卢国霦俯首:“那下官领了这个军令状。还请蕺山公开具行文,允许下官调动3衙警役。”

    每个地方衙门都有3班6房,6房仿照6部,3班衙役是捕盗缉拿的壮班,张贴文书通报信息的快班,以及负责城市辖区卫生清洁以及官衙洁净工作的皂班。

    衙役被改编到警役系统,依旧是分为这么3个班。与过去比起来,变化9是衙役的补充由地方改成了退役军士,也多了预备役军人身份。

    卢国霦口中的3班衙役是南京两个县衙门,应天府衙门分别直属的警役。

    南京这么大,两天内这么点人手根本不够,刘宗周给书吏打眼色书写行文,自己取着官印问:“卢知县还有什么需求,1并说出。这等拖延税赋之怠政嬉荒事,本官决心以烈火之势扫除。”

    心中感慨蕺山公刚正不阿,卢国霦毫不犹豫道:“还请蕺山公出具行文,允许下官与通政使司、法司交涉。3衙警役终究少了些,下官准备从法司借批人手。若是可以,准备扯通政使司的虎皮方便行事。”

    刘宗周颔首轻笑,抚须道:“合该如此。”

    刘宗周9是1张虎皮,卢国霦本身也是1张虎皮,若都行不通,再扯上通政使司的皮,如果有人连这个帐都不买,完全可以请法司出面去抓尾巴,直接搞死。

    随即,卢国霦说干9干,带人去印书局取了几箱子催税空头单子,回到上元县衙门里与各处紧急招呼来的人手,对着栋钱黄册填写税额,补税最后期限。

    天明时分,打发3衙警役挨家挨户派发税单,卢国霦则来到通政使司。

    明日十5大廷议,通政使司还处于放假期间,轮到徐梦麟坐堂。

    朝中有人好办事,卢象升在那摆着,卢国霦出具行文顺利见到徐梦麟。对于徐梦麟这个曾经十7岁的进士,卢国霦心中多少也有1些羡慕。

    他考了大半辈子始终只是1个秀才功名,对比十6岁中举,次年中进士的徐梦麟,心中哪能1如既往的平静?

    更别说国朝历史上那些十34岁中举的神童,甚至是本朝那个十4岁中举的刘若宰,都比不成。

    徐梦麟看完文书,转交佐吏誊抄入档,端着茶碗缓缓道:“南京栋钱1向拖延,形成了1个顽疾。几乎南直隶各处,都以南京为借口,意图拖延栋钱。此事若不处置,恐怕几年后,全天下的栋钱都会拖延1年缴纳。此例1开,以后难免出现拖两年、3年之事,此乃病灶根源,必须杜绝。”

    “国事政务万不可拖延疏忽1分1秒,今日事今日毕。这事司里本官9能做主,卢知县且安心去做,后续人手、行文,司里准备妥善后,即刻派出。”

    卢国霦有些诧异这位的干脆利落,拱手道谢后9离开了,他还要忙着挨家挨户特别是那些钉子户,尤其是他的宜兴老乡周家。

    仗着周延儒发达了,在宜兴这个小地方胡来也9罢了,竟然在京里耀武扬威,确实该惩戒1番。

    徐梦麟书写公文用印,想到刘宗周的用意,只是摇头笑笑。

    毫无疑问,年前将述职的刘宗周摆到应天巡抚的位置上,9存了添堵的心思。没想到刘宗周挺识趣,找到卢国霦这么个杀手锏。

    各处谁敢不给卢国霦面子,只要卢国霦按着章程行事,你若去添堵。可能会从卢象升那边捅到皇帝那里,斗归斗,若坏了政务,谁都要倒霉。

    刘宗周不仅轻飘飘解决了顽疾,还给卢国霦换言之是给皇帝卖好。毕竟卢国霦是征辟入朝,只是秀才功名,贸然提拔不太妥当。

    尤其是知县、知州、知府这类官,已经有最低工作年限。要打破提升限制,只能让卢国霦多表现。

    9连朱弘昭,也不方便随意提拔官员,尤其是底层。随意因为爱好而提拔底层,造成的破坏更大。

    他要把握的9是高层的可靠性以及中层的执行能力。至于底层,按着规矩往上爬9对了,真正升官的快捷渠道都在中层。5品以下,根本没有什么飞升渠道。

    有的,也只是詹事府这个太子东宫储备班子,但这套体系没有23年,基本上没什么用。

    甚至可能,本朝的詹事府官员,要在45年后才能成为各方争夺的核心战场。

第614章 圣训() 
正月十4夜,子时。

    叶向高站在镜墙前,扶了扶眼镜,1丝不苟整理好大红青纹蟒袍衣角。

    接过老仆递来的拐杖,摘了眼镜沉吟片刻:“你说,我老叶家走到这1步,如何?”

    老仆,也是叶向高少年时期的书童,感情比兄弟还亲。

    擦拭眼镜装入盒中,身子佝偻:“老爷,5年以来叶氏已成广东首望,无愧先人。”

    叶向高缓缓点头,他是广东叶家第2个进士。世代军户,上1代进士在嘉靖年间,那才叫苦。被管理本卫事务的卫佥事挖苦,甚至将父子俩绑起来当着本卫人的面羞辱,认为叶家父子俩疯了,还想考进士。硬是在木桩上绑了1日,才放了这对父子。

    后来高中进士,这位叶进士以刑部主事的身份下派纠察广东各卫所,很大度的将那个寻死觅活求饶恕的卫佥事放了1马。官场、文坛中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早早致仕在家乡办学,叶向高因为是同族,沾光。

    门外,两个营的仪仗排班候立,打着火把齐齐单膝跪地:“恭迎相爷。”

    拄着拐杖,叶向高轻轻颔首:“儿郎们,请起。”

    “谢相爷。”

    他舍不得,脚步沉重在老仆搀扶下登上战车,今日叶向高礼仪用度等同于郡王,战车上1杆赤边青伞华盖立着,叶向高披着大红斗篷,双手搀着护栏,跟随仪仗向长安西街走去。

    沿途官员、禁军分列两侧,分别行礼恭候。

    今日按照预定行程虽然是大廷议,可不议什么事。93件事,国相交替;于奉先殿封叶向高为伯爵;并进行大赦。

    对于大赦,朱弘昭是很重法治的,去年的嫡子诞生、加封太子、册封正宫皇后3件事都可以大赦,都压在了现在。

    大赦是范围很广的东西,基本上有大赦的这1年,9别想着处决死囚。除穷凶极恶者,1般死囚都会在大赦时勾名,改为永久性充军,流放。

    寻常的有期徒刑,基本上遇到大赦都是减免两3年刑期,有点背景能减免5年刑期。1连3次大赦,基本上牢里的犯人9全自由了。

    9算朱弘昭这个皇帝发疯了要这么干,法司也不会同意。

    承天门前,李秀策1袭白底赤色凤纹比甲,迎上叶向高车驾拱手:“学生奉旨御马,还请相爷移步。”

    大过年的,皇帝这里还真没合适的人来给叶向高长脸,宗室里潞王看着权高,而晋王又是个刚烈脾气不能驱使人家去给叶向高牵马,否则这混蛋驴脾气上来,说不好9在这地方给叶向高耍脾气。

    于是,打迷糊的李秀策这个小舅子,大半夜9被皇帝拉了壮丁,差遣过来。

    武英殿,庄重肃穆的宫廷声乐中,叶向高拄着拐杖领最后1次班,带着文武3班大臣入殿。

    群臣礼毕,分别落座。

    朱弘昭独坐高台,看1眼即将离去的叶向高,这可能是最后1次见这个老头儿了。

    微微沉默,朱弘昭朗声道:“这5年,国事艰难,上下君臣可谓是如履薄冰。相国的功勋,各处也都看在眼里,朕也9不必再赘言。”

    “皇上过誉了,臣惭愧。”

    叶向高坐在百官最前,拱手微微俯身,摸着良心说,他走到这1步都是被皇帝逼出来的。

    更觉得这5年,是1种赎罪。

    缓缓摇头,朱弘昭道:“本朝是非功过,自有后人来说。朕只望着君臣协力齐心同德,应对好中外诸事,留子孙1个平安强盛的世道。”

    百官挺直腰,在座位上微微俯身:“臣等敢不效死?”

    朱弘昭又是摇头,神情积郁道:“值此新旧交替之际,朕本不欲多言,然而不可不言。”

    1个个打起精神来,什么是真正的政绩,对于能上殿的官员而言,皇帝的赞扬9是真正的政绩。

    这个事情也压在心头很久了,朱弘昭不得不在这个隆重的场合说出来以增加份量:“国朝官吏的确有功于国,本朝前5年发展可谓是天翻地覆。因此不少人产生了满足心思,以至于止步不前,甚至还有后退者。”

    “朕今日也长话短说,新1届5年5条大政要抓紧,但吏治更要抓紧。官吏的能力朕是放心的,让朕不放心的是官吏的心态。不少人开始懒惰下来,虚以委蛇,做事邋遢推卸责任。”

    “朝廷是天下大公之地,百官之位是公器,有德有才者居之方能安天下人之心,堵天下人之口。安堵天下,9在于1个公字。如何奉公,不能抱着混日子的心思,少做少错的这类小心思,朕并不喜欢。”

    “得过且过混日子,这种差事是个人9能干。都想着西北设立4省缺乏官吏,自以为安稳无忧。这9错了,朕不介意再行那风雷之事。”

    “甚至,朕听人自诩为国本之所在。错了,国本不可能是文武百官,连朕也不敢自诩国本之所在。所谓国本,乃是黎民万姓。疏导万姓,治理好他们,上下君臣才能说是安固国本。或治不好,不去治人治己,与国本何干?”

    大殿内寂静1片,没想到皇帝会在这个时候说这个事情。

    尤其是袁可立,老脸发红。这是明明白白的警告,也是打脸。你抓不好吏治,当心皇帝掀桌子,将第2届将府打成千疮百孔的筛子。

    没法子,取得1番成绩后,人人都开始懈怠下来。这与朱弘昭的理念不同,拿了俸禄想混日子,开什么玩笑?

    朝廷这么大,基本上是唯1的垄断机构。又没有什么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压根儿9不怕你跳槽。想要名利双收,9老老实实爬到桌案上工作去。别想着花天酒地,呼朋引友搞什么座谈会来刷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