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宗室-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哗变不是那种因为缺乏军饷而产生的躁动反抗,而是大量熟读兵书的下级军官自以为是,热血激头裹胁部下做出什么违反组织调度的事情。

    军中3司齐聚,各部部将碰头,张献忠指着南边隐隐约约的山头军旗:“不能坐看友军灭亡,否则本将终身遗憾。但若救,弟兄们的平白增加的伤亡,将远远超过岳部。”

    “岳部将士固守,虽死也能杀伤极大数量的敌军;若突围只会为人所鱼肉。”

    “本将宁愿与弟兄们轰轰烈烈的为国捐躯名留军烈碑,也不愿苟且偷生,或死的窝窝囊囊。”

    “但如何选择,本将没资格决定岳部5弟兄。故而,遴选健骑十员,突破烟瘴,去问问岳部将士如何选择。”

    张献忠这头准备着敢死勇士去询问,虎牙冰堡里,岳镇邦放下望远镜道:“我部绝无突围之可能,贼军烟瘴范围瞒得了城中张将军,却瞒不住我等。只要我部突围失去坚城地利,见到生机所在军士亡命狂奔,必然队列不整,心无战心。”

    “所以,留在这里还有生还归家之期望,若突围便是我部集体尽节之日。”

    “将咱的话传下去,告知每1名弟兄,不可急躁,守在这里,咱最不济也能拼掉两千之敌,1命换4命,值得这么干!”

    “另,鸣炮传号,以示我部与虎牙堡共存亡之坚决报国之心。”

    所部典军司1名典军拿着十字镐凿着冰冷地面,将本部花名册包好埋下,这是所有弟兄荣耀之所在,也是战后朝廷封赏的依据。

    埋了花名册及1系列报功文书,这名典军领了1杆火铳前去报到。

    正午已过,不见城中反应,土司联军开始进攻虎牙堡,擂鼓呐喊,声势很大。

    张献忠死死盯着南边,虽然视线内看不见1个敌人,可人人都知道,只要出城支援,层层烟雾后面,会有1层层1波波1浪浪的冲锋骑军。

    “首轮散弹瞄准,靠近3步再打,节省弹药!”

    小小的虎牙堡,岳镇邦的大吼声基本上能传到每1名军士耳中。

    推着牛车,朵干土司联军躲在牛板车后面从3个方向压过来,唯有南边空荡荡。

    随风舞动的烟瘴中,只见1团团做了防弹准备的土司联军零散小战团隐隐约约出现,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多,仿佛无穷无尽,军士的压力越来越大。

    1名哨官扭头大吼:“岳部将!贼近6步,按操训可射!”

    “3步!本将这里不发,各处先发者,以临阵抗令论罪,割耳!”

    “岳部将!”

    “典军司何在?”

    岳镇邦1声大吼,典军司的人没动,人人端着火铳,那哨官头皮发麻低下头。

    “少爷,已有3步”

    1名家丁护卫低声说着,岳镇邦隔着冰块垛口看着,2余丈高的山包周边坡上,以被牛车为了1圈,人头攒动,黑压压1片冒着热汗蒸腾。

    然而后面,又是1圈牛车阵线正在缓缓组建,远处能看到1名名背着皮袋的敌军奔来。

    “散兵射手,寻其头目,无令不得发!”

    “各哨弟兄,稳住!稳住!等本将军令!”

    又有1处军官怒吼:“十5步矣,何迟乎!”

    十5步,对他们来说9跟打靶子1样,何况还是散弹

    “各哨弟兄,3轮交替,准备准”

    下面的敌军指挥见接的如此近,急忙下令箭雨覆盖,企图压制大朝廷兵马。

    看着视线内齐齐起身的1圈圈敌军,岳镇邦眦目:“3轮交替,2连发!”

    “轰!”

    每哨第1队共约1百6杆火铳齐射,虎牙堡笼罩在1片淡淡白色呛鼻硝烟中,下方几乎能眼瞪眼的土司军1串串倒下,1个个死状甚惨多有碎尸者。1圈围绕虎牙堡泛着冲天血线,白色热气蒸腾而起。

    随即又是每哨第2队1百6余杆火铳发射,1声齐鸣爆响,紧接着又是各哨第3队齐射,密集有序的3轮齐射后,虎牙堡周边5步内两圈牛车组成的防弹工事后面,大面积的土司兵死亡、受伤哀呼,整个小山包升腾着淡淡白色雾气。

    这雾气,可能是硝烟,也可能是热血所化。

    紧随其后,又是3轮齐射,虎牙堡周边5步范围基本上被肃清,血液汇聚成小溪,向下流淌,红的刺眼。

    近距离,又以高击下,用的还是散弹攻击密集人群,战果是不用去想的。

    岳部将士诧异自己取得的战绩,岳镇邦这个年轻人也有些诧异竟然、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威力?

    他没有接受过战兵系统的射击指挥教育,只是觉得该这么指挥,他天生有这类天赋,生而知之如此而已。

    守军被自己战绩惊呆了,1片沉默。

    后方扛着积雪、水的土司兵也吓得崩溃了。

    1声脆响,两人1组的散兵射手扣动抬枪扳机,1名溃兵潜逃时任然不忘掩护的头人被力道极大的抬枪连着持盾护卫与本人1起,被拦腰打成两截。

    相互统计损失,首次交锋随着这罕见的击灭战术而停息。

    永邵卜想不明白,区区1座虎牙堡,方圆周长不过1百7步,守军不过5步军,怎么可能产生如此大的杀伤力。

    按照他的了解,明军这类单独驻扎的分部,必然是综合配备,有步军、小股马队、炮队以及铳兵,以及最后可能配备的小股辎重队。

    怎么可能全员装备火铳?难道是铳兵组合的分部?可这根本不合理!

    他怎么可能知道,岳文魁撤退时,将所部大量军械流转给张部,所部轻装与李部混合撤退。而岳镇邦这里,则有齐全的各式军种军械。除了马匹,现在守军已经接近断粮,只有人吃牛马的份儿,没有牛马吃草料的份儿。

    而且,虎牙堡1部偏军都有如此战力,1口气击灭近7百人,这损失实在是太大了,烈度过高,跟不少土司过家家的械斗根本不是1个级别。

    要知道,有时候攻城战1日,也不见得会直接产生7百人的伤亡。瞬间产生的7百人伤亡,虽然只是大军5层的比率,可架不住这么干净利落的死亡方式。

    简单来说,土司联军再次犯了老毛病,被吓着了,不想再打,需要缓几天。

    毕竟,5人的虎牙堡都如此难打,更别说松藩卫城,这里可有8千人镇守。唔,张献忠放出的风声,9是所部8千。

    按着虎牙堡的损失比率来看,这8千人1轮齐射,似乎能干掉他们近半的人。土司头人大概明白不能这么计算,可下面的部众见识不多,按着现成的例子套数据做比较,越比划越是悲戚

第571章 铳刺冲锋(2)() 
都察院正2品右都御史,陕西总督,功勋柱国从1品、太子少保正2品、少保从1品、太傅正1品,以品级最高来论,国朝只有文武3余人是正1品,其中之1的周应秋抵达长安。

    第1时间召集各府主官前来述职,同时做军事调动,1来9将原总督蔡复1的标营打散遣返到原来隶属的衙门,开始组建自己的贴心标营卫队。

    朝廷在原3千营的基础上设立车骑合编军团,3千营的另1个称呼9是车骑军团。陕西这边9驻扎有车骑军团两个辎重团、1个战车团、1个骑兵团,拢共上万号人物拱卫大体完工的西京。

    这是1个试验性质的高机动远征模式军团,留在西京9是为了预防前线崩解,是用来收拾残局的。战车团、骑兵团,杨肇基这位征西大将军、右柱国也调不动,只能命令两个辎重团协助运输弹药补给。

    毕竟3千营是传统意义上的京兵3大营之1,改来的车骑军团论排序,也是国朝第5,只在神机、飞熊、神策、5军军团之下,这5个都是京营禁军体系,再算上6韬军团这个为以后太子设立的亲军,这6个军团将是皇帝直管,1切调动不经过将府9能完成的。

    周应秋的勋已经达到了1种平时所能达到的极限,文武勋最高阶段都是1样的,柱国、右柱国、左柱国。

    封爵的潜在前置要求9是左柱国,运气后退下去时才能获得封爵,再不济也能有个不错的谥号。而柱国转升右柱国,唯1的要求9是大功,如扶龙拥立之功,或者是军功。换言之,升到左右柱国,要么有大军功在身,要么有大功于君主。

    此前为了省麻烦,3品以下不授勋;若到了快死或死了以后,朝廷才会统计授勋。如秀才功名1辈子,死了后地方上上报,朝廷也会按例追授1个文阶倒数第2的从9品将仕郎,如果这秀才在吏部还有功劳档案如教化乡里、带头募捐治理水患等等,也会追授1个最低的文勋,即从5品协正庶尹。

    此时周应秋,可以说是达到了1种极限,官位是正1品,勋也到了从1品,至于文散阶这类与武散阶1起都没了意义的东西,也没什么用。

    军中为了叙升、和上下隶属的严密体系,才大改武散阶为军阶,至于文散阶纯粹没有意义。

    散阶如同1个成体系的待遇规格,军中武散阶改革,是因为9品十8级制度和军中的制度扣不上,所以才改。而文官体系早已熟悉并绑死了9品十8级,不再需要文散阶这类画蛇添足的东西,在精简政务中被删除。

    文官论品级发放俸禄和待遇,武官看军阶拿待遇,看职位拿俸禄。

    所以周应秋唯1的突破点,摆在面前的9是两个,西京在他任期5年内足以建立,5年内又有皇帝西狩的计划。那么西京建立之功,9足以给他将勋升上1级,这是不容更改的铁规矩。可以是柱国升右柱国,也可以是右柱国升左柱国。

    但其中差1级,若以右柱国致仕,他死了后朝廷追赠时妥妥的会有左柱国,可死后的左柱国,和生前捞到的左柱国所带的含金量是大大不同的。

    所以,在皇帝西狩前,他必须想法子把勋突破到正1品的右柱国,然后再拿到铁打的勋转1级的待遇,这样生前9能达成左柱国成9。

    柱国升右柱国,所需的军功要求,可要比右柱国升左柱国要少得多。这笔帐很好算,周应秋也认为皇帝在这个节骨眼将他打发到陕西总督的位置上,9是给他1个达成梦想的机会。

    只要抓住,以他为皇帝干了那么多的事情的苦劳积累下来,足以生前致仕时封爵,当不了伯爵,当个子爵也是很好的。

    此前勋戚阶层被文官打成狗,原因9是勋戚的待遇太好了,然而太难挤到这个阶层。所以,既然不给我钻进去1起享福的机会,那只能将你们1起打翻。你们享受待遇,我们享受权势。

    现在勋戚阶层的门槛儿被皇帝打开,按照趋势以后每十年最少会产生两位伯爵,这个渠道比起每年1百多的进士渠道而言窄了不少。可有和没有,是两种根本性的差别。

    既然人人都有机会钻进去,那不求伯爵,子爵、男爵也是可以的。毕竟爵位传承降等是硬规定,可最低9是勋爵,是不能再降的。

    没有什么铁饭碗,能比得上1个超品勋爵来的生猛。只要大明在,子孙靠着这个勋爵,真的是吃喝不愁的。

    为了这个爵位,周应秋什么都能干,包括提刀上战场。

    故而,他盯上了驻扎在西京工地周边的半个车骑军团,开春会有1批兵员刷下来,这批退役军士会转任为警役,到时候拉着这批警役部队组建标营卫队,完全9是1个小型化的车骑军团,周应秋9在打这个方面的算盘。

    他有决心去干仗,可不认为自己会干仗。

    整个陕西流放官员中,那个浙江绍兴的大胖子朱燮元9在西北,周应秋感觉应该和这个老头子谈谈,他觉得自己的面子在皇帝那里会有点作用,给朱燮元1个将功赎罪的机会,留在他幕府当个端茶递水的书办也是不错的,到了前线偶尔听听书办的意见,也应该的

    在他有意安排下,要去南京当着皇帝的面忏悔罪行并请求宽恕,争取大赦的朱燮元囚车沿途慢慢悠悠,恰好在2月初3夜,从张掖山丹军马场出发,与计划1同抵京述职的傅宗龙1起,按时抵达西安驿馆。

    驿馆,傅宗龙整理着官袍、乌纱,腰带束紧实扎,官员的腰带有虚扎、实扎。用不靠谱的说法来说9是,对待上级要实扎修体展现干练形象,对待下面虚扎以现雍容气派。

    作为山丹军马场的监令,差事隶属于太仆寺,本职还是御史,以御史清流的升官速度而言,傅宗龙这个十年御史可谓是清流御史中的典型失败者。

    周应秋这个新任陕西总督的官衔不仅是右都御史这么1个空架子,这不是加衔,如果是加衔最起码还会加1个兵部侍郎衔。这也是周应秋的本职,不论是本职还是不管事的名誉加衔,傅宗龙这个本职隶属于都察院的御史,见了周应秋这个都察院2把手右都御史,必须以下属礼仪对待。

    朱燮元1袭青黑色粗棉大长袍,包着圆圆的肚子,网巾束着稍显花白的头发,气定神闲饮着茶,老神在在等着周应秋到来。

    周应秋要见他,他稍稍1想9明白周应秋要做什么,上升渠道摆在面前,官场中人只要经验丰富,都会判断出周应秋会有搞军事弄军功的举动。

    很巧,朱燮元对别的没信心,但对自己的指挥调度能力有着十足把握。

    而且,他对自己的大赦有着1种坚定的信心,他1定会得到大赦,或者死的不明不白。

    因为他的人吃了大亏,奢寅遇刺,老年丧子的奢崇明起兵两万要夺回永宁卫故地,新到西南的朱弘楚被这阵势吓住,又不想惹出什么新的兵乱,9施压永宁卫,将朱燮元的永宁卫所属屯户私军给废了。

    这么大的拆迁,自然闹出1系列的血案,但还在控制中,损失的9是朱燮元。所以朝廷大赦,要么弥补他大赦他并给与1定补偿;要么干掉他,省下这笔补偿。

    驿馆招待大员专用的中堂大厅,周应秋裹着黑色明亮柔滑的貂裘,翻着傅宗龙的折子,关于山丹军马场这3年的发展建设。

    他神色严肃,给人的感觉9是和审案子没区别。

    “尚可。”

    吐出两个含糊不清没有任何意义的评价,周应秋看着傅宗龙:“你也是懂兵之人,颇为干练。王3善也多有赞誉,今日1见,不负虚名。”

    左首椅子上的傅宗龙微微露笑,论岁数他不比周应秋小多少,等着后话。

    “本督赴任西北,身兼抚民、治军、监察种种重任,总督幕府新立,现缺参军司司丞1人,观尔精明通达,可愿来本督麾下,共效国事?”

    只要是大明管军的衙门,最低到5人1部,都会设有3司制度。陕西总督,麾下的3司自然是品级最高的3司,3司长官人人论品级是正5品,丞从5品。

    相当于连升4级,这不值得傅宗龙欣喜,周应秋也不觉得这个鱼饵够大,只要傅宗龙完成述职,王3善作保下,最不济也是1个右佥都御史,成为都察院排得上号的人。再熬几年,也是1省的封疆大吏。以傅宗龙的年纪,也有冲击相府的潜力。

    但机会9在眼前,傅宗龙有1点屡历污点,而京中又竞争激烈,能不能按着心思升上去,真要拼背景,看运气。

    只要点头,9是立马的实职,等皇帝西狩后,不说陕西,西安、西京首府周边的官员又是最低铁打的1级。所以,怎么可能不动心?

    傅宗龙还是要点脸皮的,沉吟再3询问:“周宪公,下官听闻军中3司会改为军职,不知省参军司是何军阶?”

    周应秋笑笑,看1眼右首饮茶的朱燮元,又看向傅宗龙道:“与军团3司同级,军3司长官乃是上军校,丞自然是副军校。”

    副军校,中级校官,按照军中简称9是中校,可以担任1团3千人的主官,搁到之前是正5品正营将,再往以前数等同于实兵游击将军。算得上是方面重将,不低了。

    傅宗龙微微失望,他想干上军校,熬到天子西狩之前升到佐军将,按例提拔1级,那9是副军将,有资格出任地方都司府都指挥使,也是出任军团主将的最低要求。

    没错,眼前重军策略下,傅宗龙有走武官路子的想法。反正进士出身摆在那里,以后当个将军也是儒将,是进士将领,出将入相的难度更低。

    可现在文官转武官的路子越来越窄,眼前的不要,若想再要只能请王3善活动会白白欠人情,稍稍衡量,傅宗龙起身行礼:“承蒙周公器重,下官自当尾随,共赴国事。”

第572章 铳刺冲锋(3)() 
周应秋在为以后的爵位做努力,与朱燮元谈着条件。

    当夜,南直隶池州府,东至县关防水寨。

    汪文言抵达,坦然接受款待,洗漱后赴宴。

    宴厅内,汪文言拄着拐杖抬足迈过门槛儿时,只见厅中、厅外的卫士、杂人同时趋步撤离,空荡荡1片。

    进入宴厅,汪文言佝偻着抬头,看着大马金刀坐着的孙继龙,不由眯眼:“没想到,你还活着。”

    “汪先生,某家1直活的很好,料想将来,会活的更好。兴许,还能捞个勋爵。”

    孙继龙端起1杯酒,缓缓饮1口道:“先生入座,稍后有贵客,咱聊聊闲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