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宗室-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同应都挤不到儿子身边,别说族里各房掌事人、族长,9连杜家的人,县里的老爷这类外人,都比他离得近。

    看着众星环绕的儿子,顾同应心里也是极为的复杂。

    顾炎武很有原则的拒绝1位位长者的请求,更让顾同应心里紧紧,担心这些人记恨。又看着顾炎武很有原则寸土不让的倔强劲儿,又感觉十分的欣慰。

    汉藩有本事了,有本事才该有大脾气,眼角泛着笑意,顾同应心里泛酸。

第546章 江湖人() 
朝政风波屡屡,江湖上也不安稳,整个南京城各路豪杰汇聚。

    道门的人手聚集,佛门的俗家弟子也在聚集,两家之外的地方山野豪杰也没闲着,听到风声来南京谋求富贵。

    北京,皇帝设立角斗场,那马贼商敬石兄弟十2骑,闯下了多大的富贵?江湖上的人,谁不眼红?

    不91条命?

    若入了皇帝法眼,要什么富贵没有?混江湖,求的不9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光光鲜鲜做人?

    大不了,人死卵朝天,1了百了。

    朝廷鹰犬?

    锦衣卫、上26卫基本上1直垄断了朝廷鹰犬的位置,外人想进去也没机会。现在,南京这里,厂卫招募人手,角斗场地也快完工,不赶紧来抢占先机,难道要等不招人了,才慢悠悠赶过来仰望那些功成名9之人?

    江湖宿老泰斗程冲斗这里也有不少两淮豪杰前来投奔,跑江湖为的根本还是钱,说的好听是为了前途。江湖上的根基则是资历与名望,名望高隆的人,护个镖走到哪里报上名字,各路好汉也会给个面子。

    低等1点的江湖人是地头蛇,出众1点是各处游走结交名人的过江龙。这帮人唯1的凭借9是自己的名声与人脉,这是靠名声吃饭的1个行业。

    江湖上此时最成功的1个人是永城人刘超,带着门人跟随老乡王3善去西南,以白身担任王3善中军大将,解围贵阳1战屡立军功,1举晋升为贵州总兵。

    朝廷屡次让地方官员推举所谓的‘山野将种’,指的9是这帮地方上的豪强。留在地方上9是个祸害,国朝不稳,最先搞事情的9是这批人。将他们弄到军队里,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然而当今皇帝有自己的军官培养渠道,不喜欢这种传统的方式,地方豪杰失去了这种传统的举荐方式,没了晋身渠道。

    现在传闻厂卫招人,91个2个带着门人子弟,1堆堆的往南京赶。名望低1点的豪杰,只能投奔江湖上的宿老,抱团争取机会。

    名望高1点的,自有相熟的官员来做渠道。

    从万历末开始,大明的官员、士林有1种奇怪的风气,那9是喜欢谈兵。真正有本事的没几个,但纸上谈兵能讲的头头是道的大有人在。

    这类人很奇怪,在地方挂着名士、显达的帽子,与当地豪杰也有不错的关系;但到了朝廷,披上官皮后,又羞于与朝廷正规的武人相交。

    住在南京的程冲斗,当世所存不多的泰斗级人物,江湖豪杰投奔过来,碍于江湖规矩和颜面问题,自然要好好招待,以至于被吃的没钱了。

    不得已,找姻亲顾梦麟借钱度日。顾梦麟为表清白,住的是分配的官邸,吃的是集体伙食,发的俸禄为了表示孝顺还送回家中,他哪来的钱?

    南京漆园,秋后惨白的日光下,顾梦麟厚着脸皮来找张溥。

    他没钱,可张溥有的是钱,收回家产后,张溥是当世最有钱的人之1。世家子弟的钱,基本上都是集体财产。而张溥的钱,从他父亲那1辈被夺走,他抢过来后9是他1个人的,没必要和78个兄弟分产。

    这种1个人掌控3余万两产业的富豪,大明也没几个人,有钱的多是集体。

    1袭坎肩,张溥双臂晒得黑漆漆,坐在水渠边洗着手上漆渍,人比以前更清瘦了,抬头看着顾梦麟,笑道:“9出十3归,要多少,余批多少。”

    “黑。”

    顾梦麟吐出1个字,正冲着茶,将带来的食盒抽开,1叠叠糕点摆在面前,眼皮抬着看张溥:“敢往漆园送东西的没几人,给个良心价,有了空闲,愚兄9送美食到这里。”

    甩干手,张溥躬身探手,接过递来茶碗1笑:“余什么苦吃不得?这钱财,不黑心怎么能聚起来?不过,入冬前要养膘,你开个价。”

    “十3出,9归如何?”

    两个人9这么闲聊着,没有谈外面的风云变化,也没谈张溥等人的生活待遇。

    1张草纸上,张溥盖了私印,画了自己的花押像丢垃圾1样丢给顾梦麟:“缺多少,找老伯拿9是。若机会合适,买些人参送到南郭先生那里。他痰多,秋后病发要补补。”

    “嗯,西铭先生还有什么要嘱咐的?”

    收好草纸,顾梦麟塞入怀里。

    张溥努嘴想了想,眨眨眼睛道:“子龙来信,说是年后结婚。我这个兄长没什么好送的,家里的书还有1套手抄,你看着送过去。”

    其他人在漆园、城外农场做活还需要从家里把书运过来,张溥不需要,他的书他都背下了。

    顾梦麟叹1口气,理解了,也不多说什么,9告辞走了。

    现在才秋后,距离陈子龙结婚还有34个月的时间。张溥说这话,意思9是让他以后没有要紧事不要来见他,对谁都不好。

    漆园门口,1名锦衣百户翘着2郎腿看着书,看押张溥这批人,基本上不需要太多人,为了个人前途和家族声誉,给机会这些人都不会跑。

    “顾侍中。”

    见顾梦麟出来,这百户放下书起身拱手。

    顾梦麟看1眼桌上扣着的书,点头道:“机会难道,里面那么多不要钱的先生,可要抓紧了。”

    “顾侍中说的是,家里老汉也这么个说法,说是学不出,9打断咱两条股拐。”

    这锦衣百户是杨衰的儿子,杨增田。

    顾梦麟笑笑,上了马,高1功牵着缰绳小跑,去南外城寻张家管事取钱。

    南京武学教授杨奉明1袭宽松武服,来到北城程冲斗家中,这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好在北城腾出1座军营来安置这些江湖人。

    对于这帮人,杨奉明也是眼馋。很多厂卫任务,军里出来的人拿捏不住轻重,论战斗力小规模的群组战斗是军里的强,单打独斗还是江湖人强,他们更有眼力,手段、心思更灵活。

    神烈山,1处凉亭外,锦衣卫头头杨衰额头贴着地面,保持这个姿势已有半小时。

    1对对各宫宦官搀着各自小爷登到山顶,杨衰心里松了1口气。

    “君父,孩儿累!”

    朱慈燃跑到凉亭里,当着朱弘昭的面,长长大出1口气,眼巴巴看着皇帝,又深呼吸,长长的吐出来。

    “累了9吃个梨子。”

    朱弘昭拿起1个梨子擦擦,递过去摸摸小家伙脑袋,瞪1眼朱慈燃的大伴小宦官,主仆两个啥事没有,随行的两个净军累的脸红扑扑渗着汗,不用想9是背上来的。

    朱慈炅则是真累的说不出话,朱弘昭抱到怀里擦汗,扭头道:“杨衰?”

    “臣在。”

    “是你们满身是筛子,还是江湖9这德行?”

    “不敢有瞒主子爷,江湖上9没有墙,什么消息都传的快。”

    “计划改改,怎么做回去拿出个章程来,别耽误了事。”

    “臣明白。”

    曹化淳轻咳两声,杨衰才起身,双手垂在身前,趋步后退十步,才转身离去。

    厂卫要招募道门子弟,可现在江湖上的各色人物1窝蜂的向南京涌来。朱弘昭是没什么好生气的,正好1网打尽全部收编。可厂卫做的这个事情,不够隐蔽,自然要敲打。

    在他设想中,厂卫应该逐渐淡出民众视野。毕竟厂卫的设立,是专门用来监督百官勋戚,百姓有什么好监督的?

    最好,连朝中也渐渐淡忘厂卫的存在,只有犯事了临死的人才知道厂卫9好。

    下山的路上,杨衰看到遂平长公主登山,双手垂在身前,后退几步低着头。

    遂平长公主手牵着朱淑嫫,姑侄俩走的很慢,后面跟着十4名贴身女官,1个个紧张兮兮,生怕长公主撑不住1头栽倒。

    等她们俩赶来时,朱慈燃正摇头晃脑背诵唐诗,1旁小凳上朱慈炅朱慈炅抱着1杯果汁咬着竹管吸着,两腿荡着。

    见了遂平,朱慈炅放下果汁,跳下小凳与朱慈燃有模有样拱手弯腰:“侄儿拜见姑姑。”

    遂平脸颊上满是红潮,嘴唇显得苍白:“好,无须多礼。”

    扭头,对朱弘昭微微欠身,艰难张嘴:“皇兄。”

    “你呀”

    朱弘昭说着起身,将遂平搀扶到自己宽大的座椅上,拿着手绢擦拭其脸上汗渍:“好端端的,登什么山?”

    朱淑嫫拉着遂平的手摇晃着,可怜巴巴望着。

    遂平呼吸急促,抿出笑容缓几口气:“辽王兄长说多走动有益身体健康,9带着珠珠转转。”

    “小祸害,想来9来9是,非要拉着你。”

    捏1把珠珠脸颊,随手1指,曹化淳搬来1个小圆凳,朱淑嫫给两位小兄长挤眉弄眼,坐到小圆凳。

    桌案旁,朱弘昭也坐在1张圆凳上,将曹化淳取来的梨汁递给遂平,看向朱慈炅:“老2,该你了。”

    “是,儿臣新学了1首7言绝句。”

    双手搭在大腿上,挺直腰朱慈炅背诵:“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见他1丝不苟背诵白居易的后宫词,曹化淳神色古怪,扭过头去。

    遂平神色也是复杂,看看朱慈炅认真的脸蛋和等待夸奖的期待,又看向皇帝哥哥,果然,朱弘昭的脸黑了。

    任贵妃这是什么意思?教什么不好教这个,弄得好像他与她有什么瓜葛似的。

    缓缓饮1口茶,敛去怒容,朱弘昭声音清朗:“老2,这诗谁教给你的?”

    “母亲唱着,儿臣9学会了。”

    果然,遂平红扑扑脸蛋目光狭促打量过来,朱弘昭脸又黑了。

    轻咳两声,朱弘昭问:“那她,再教了别的没有?这首啊,是女子幽怨情怀,君父不好讲解。”

    朱慈炅摇头:“母亲心情不好,儿臣不敢问。”

    叹息:“以后,白日里9去慈庆宫与老大1起玩耍,每3日背下1首诗9好。”

    朱弘昭实在是不放心把朱慈炅交给任贵妃,本来9已经按着魏忠贤的意思交给张嫣了,张嫣不太情愿带淘气的朱慈炅,任贵妃那里又3天两头的来求情,不得已还回去。结果又不好好教导,不然等翰林院派人来教导时,1点基本功都没有,会让人诟病的。

    这两兄弟的教育搞不好,会让人说他故意怠慢先帝子嗣,不愿意让他们成材。

第547章 杀星(1)() 
松藩卫城,正进行防御修建工作,工地里。

    1切工程设计、进度、监工都由军中3司负责,张献忠这个主将也9到处转转。

    “将军,补给到了!”

    1名亲兵迈开脚丫子跑来,喘着大气,指着东南方向,脸上布着血丝红扑扑。

    “狗娘养的,总算是来了。”

    感叹1声,张献忠起身环视摆手:“弟兄先干着,今日加餐!”

    1片起哄声中,张献忠步子轻快,来到仓促修建还在加固的城门前,抽出望远镜看着:“奇怪,怎么是岳老哥的旗号?”

    “兴许道路不靖,岳将军所部负责护送。”

    辎重队伍抵达,1排排骡马拖着麻袋,牛车上满是木箱,张献忠迎岳文魁及后勤主官喝茶,两处后勤机构口对口,负责运输后勤的司长拒绝,似有难言之隐,没有跟着去饮茶。

    炭火小炉里烧着泥炭,这是1种取材方便的泥炭,在湿地里对着草地1铁锹下去,挖出带着泥疙瘩的草皮,晒干后9是泥炭,长年累月的枯萎植被沉淀,形成厚厚的腐殖层,加上茂密的根系,这种泥炭与牛马粪,是甘南、川西高原、朵干地区常见的燃料。

    本地匠人做的黑陶罐熬煮着,张献忠掰开砖茶放了两块,听着岳文魁的陈述,面色严肃。

    要撤军,除了松藩卫城之外,两翼部队要后撤。

    原因是1样的,水土不服以及后勤不足。

    松藩卫城是茶马交易的核心点,按着现在的说法来说这种生番之地已经开化,不是生地而是熟地,外来人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水土问题。而两翼所在,都是荒野地带,不利于屯扎。

    “入秋以来,这地方日光毒辣,昼夜温度变化极端,军中将士再不撤,将无法再撤。”

    岳文魁说着停顿下来,看着张献忠那择人而噬的目光,摸摸鼻子继续说:“必须早早撤离,1来是落雪后道路艰难,要撤军9要舍弃大量辎重;第29是,再不撤,想撤也走不动,可能再拖下去,我部将会集体染病。”

    “有这么严重?”

    张献忠诧异瞪目:“军中不是有郎中,怎么还有疫疾?”

    虽然在松藩卫城,他部下军士也有断断续续的水土病,但还在控制之中。岳部与他相隔不到6里地,怎么可能那么严重,到了失去战斗力的地步?

    岳文魁指着滚沸的黑陶罐道:“水土无情,我家老大也病了。现在必须撤,以后松藩卫城,9全靠张老弟了。”

    “上面怎么想的?”

    张献忠嘟囔1句,拿着布子衬垫将黑陶罐取出,将煮的黑漆漆的茶汤倒在竹筒里,陶罐放在1旁,抓了1块奶糖放到竹筒里搅搅,吃1口面饼,阴着脸咀嚼。

    对于防守松藩卫城,他没有什么顾虑,只要补给到位,他有信心守下去,来多少人都能击退。

    原定计划是将松藩搅乱,整个冬日进行小规模高密集的侵袭行动,彻底将松藩土民的锐气打掉,然后进行招抚,以较低的安抚待遇迁移到辽东。

    握着木勺搅着竹筒,岳文魁放了奶糖,还放了半勺盐:“上面的意思也简单,1来是将士们在野地有水土问题,2来是吐鲁番作乱。后方物资要向甘肃运输,我们这边9委屈委屈。若道路顺畅,多万把人不是问题,可道路不畅,还需将士护卫粮道,1匹匹驴子驮载,近两万将士人吃马嚼,后方供不过来。”

    不仅是松藩道路崎岖,成都平原与松藩之间也是大面积的山岭地带,真的很难运输。给松藩驻军运输,压力绝对比甘肃大。

    吹着竹筒,张献忠问:“那什么时候回来?”

    “开春雪水融化道路泥泞,土地干燥后,9能出军。为了保证松藩卫城安稳,我部与李部这批物资会转运到老弟这里。也为了撤军时便利,我2部伤号会安置在松藩,归老弟节制,大约有1千4余人。”

    岳文魁说着见张献忠脸色越来越难看,也露出苦笑:“若无军令,老哥也不想走,可现在必须走。”

    面无表情咧嘴做了个无声笑容,张献忠1肚子火:“上面的意思是9留我部孤悬在外?后续补给呢?”

    岳文魁不言语,两翼驻军后撤,沿途设立的兵站自然也要后撤,简单来说9是从现在开始到明年4月这6个月的时间里,张献忠所部将失去所有补给来源。

    冷哼1声,张献忠道:“还当是多好心,将所属物资给咱呵呵,1千4人,半年时间吃掉的,可比你们要给咱的多。为什么不带着回川?病号留着,空耗物资,还需药材静养,老子哪来的物资!”

    “是辽王千岁的意思,松藩越冬之后,留下的都是精锐骨干,是以后攻打朵干的种子。”

    岳文魁顿了顿,道:“我家老大也病了,老哥也带了过来,是死是活9看张老弟的了。为国捐躯是他的福分,旁的,咱也做不了主。”

    “千岁爷这是什么意思?要把弟兄们往死路上逼?”

    张献忠想不明白,撤军撤什么?他相信人定胜天,扛下去总能适应水土。大不了每日少吃些,扛到明年,什么干不了?

    不接张献忠的话,张献忠1肚子邪火:“既然不舍得砸钱,那打松藩作甚?松藩在侧,都舍不得铺张1点,那更远的朵干、乌斯藏还怎么打!要省钱9别打仗,要打仗9别怀着省钱的心思!不上不下,不伦不类,都司府里都是1帮子猪!”

    “我9想不明白,前线的苦难道他们9真的不知!撤了侧翼支柱不说,还要断粮,这让将士们怎么想!与后方失联半年,连个家信都收不到,在这穷乡僻壤,弟兄们怎么活!”

    1肚子的火,张献忠将面饼丢在桌上,闷闷道:“弟兄们安抚不住,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让咱怎么向上头交代?要不,咱也撤,3路同来9同走,咱能打下松藩1次,9能打下第2回!”

    断粮,失联、孤军在外,水土问题,1股脑压下来,张献忠都不用想,军中非议不满绝对会引发哗变,以下犯上或许不会有,裹挟着他1起杀人泄愤,玩女人什么的,绝对会发生。

    精神压力太大,物质上又无法保证,军队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更何况,他所部都是选的老军,老军精锐不假,但很多都是万历朝遗留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