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宗室-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寝殿内,李幼娘扑到朱弘昭怀里,哭着问:“2郎,怎么样了?”

    “1切都好,都在控制中,不会出乱子。”

    李幼娘性子慵懒,却也读过史,自然知道这种皇位空悬之际,是有多么的危险。她看来这么大的京师,她们1家子只有1千6百的宿卫,根本不顶事。

    她不知道,锦衣卫城内各种人手发动,明线暗线发动,有编制的没编制的都发动,能有5万多人。大内之中还有天启交给朱弘昭负责操练的5千净军,老魏的东厂番役也有6千多人,东厂的人是从锦衣卫中择取精华组建的,自然更为精锐。

    有这么多人的聚在1起,城内由勋戚掌管的5城兵马使司及各家家丁根本不顶事。其中田尔耕火速转变态度听从张嫣懿旨,与齐王合作是很重要的原因。

    至于京畿班军、3千营,是文武各1人坐镇提督,还有宦官监军。其中武臣勋戚居多,但纯粹武臣也不少,这些人更喜欢正德皇帝的子嗣继位。而老魏选择听从齐王的安排,那京营里的监军,自然而然会倒向齐王。

    至于蓟镇4万人马,没有军机处调令谁敢动?谁敢动,只要猝然间打不破京师,早晚会被赶来的边军给吃的渣都不剩。

    北京城,只要军力粮秣足够,完全9是1个平地要塞!

    皇位接替时,名义与军队实力9是硬通货。否则那些朝臣,也不会这么容易妥协。1来他们没有反抗的理由,2来正德遗诏他们又不敢看,所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寝殿内,张嫣安静躺在床榻上,手里握着1本宋史。李秀娘在1旁握着张嫣的手,神情透着悲哀。

    京中形势在她看来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信王不在京,所有朝臣失去了1杆大旗。而她的男人,最擅长的不是杀人,而是合纵拉拢。她相信,天启皇帝大行后,她们姐妹中的1个会成为新的皇后,将会母仪天下。

    张嫣孤苦无依的遭遇,让她害怕。天启因为晋商的事情遇刺,而她的男人手段肯定比天启还要激烈,谁能保证将来也不会遇刺?

    听到那独特的脚步声,假寐的张嫣睁眼,扭头去看,勉强挤出1丝笑容问:“朝臣那里如何?”

    “都稳定了,皇兄把能给臣弟的东西都给臣弟了。皇嫂安心休养,将来臣弟会打下1个万万里江山。皇兄子嗣,各授千里国土。”

    缓缓摇着头,张嫣道:“密诏半月前我9看到了,只是没想到算了,天下是你们朱家的天下。只望你缓行缓图,有些事情激进不得。当年郑贵妃与福王分别十余年,度日如年。若范慧妃生子,你择土授予,至于我腹中孩儿,还望你怜悯,莫使母子天各1方。”

    “只要皇嫂能安然,臣弟以天津相封。”

    张嫣目光上下打量坐在床榻边的朱弘昭,摇摇头道:“你还是不懂,我只愿这个孩子平安成长,无忧无虑。再说,是男是女尚未不知,希望是个女儿。”

    探手按在李秀娘与张嫣手上,朱弘昭紧紧握着:“成,怎么都依皇嫂。以后这宫里的事情,9由皇嫂管着。只望皇室子嗣繁盛,你我诸人安康。”

    张嫣微微颔首,嘱咐道:“宫里老魏也非1手遮天,近来饮食多留心。琼华宫,也非密不透风。你若不幸,则天下大乱。”

    张嫣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朱弘昭的堂兄朱弘楚9在山海关驻守,还有1个庶兄朱弘林,甚至关键时刻朱弘昭的义子朱青雀也会是齐王系的起兵招牌。

    现在朱弘昭有继位的名分和天启的密诏,1旦朱弘昭遇害,孙传庭绝对会发疯。山海关1带布防的4万山东赴辽军,将会直扑京城。

    轻轻点头,朱弘昭望着张嫣很想说些心里话,可坤宁宫已被层层保护,勋戚女眷十余人在侧,殿外守卫兵马1点不比乾清宫来的少,他不可能让这些人出去。

    而此时的山海关,山东赴辽军已经开始调动,不是去辽镇,也不是去京都,而是严密布防。

    山海关3层关楼上,孙传庭双臂负在背后,目光东向看着1片漆黑,他手里紧握着好友张凤翼的密信。张凤翼是万历41年进士,此时辽镇的3名兵备道员之1。

    张凤翼是代州人,是孙传庭的好友,也是齐壮王朱以溯的半个同门师兄。他1直没有和孙传庭联系,深深扎在辽军体系内,甚至连朱弘昭都不知自己有这么1个师叔。

    马蹄声渐近,漆黑仅有点点明灯的山海关关城上,女墙背后伏着密密麻麻的登莱军,关城4周的戍堡炮台,1片漆黑中已调好炮位。

    孙传庭不知道辽军为什么会突然派8千骑兵走山海关,而张凤翼的书信中语焉不详,让孙传庭有1种很不好的预感。

    无论如何,9是不能使辽军入关。

    山海关防线不仅仅是1个山海关,孙传庭亲自坐镇山海关同时,飞骑通报各个小关卡,做好战备工作。

    辽镇4个副总兵之1的尤世威带着这批辽镇精锐,在夜色下混过张虎的防线,来到了山海关前。

    他是榆林延绥镇人,世代将门兄弟3人皆有勇名。他兄长尤世功作为总兵,在沈阳1战中战死,弟弟尤世禄是孙承宗标营统率。

    原来他是山海关防线墙子路建昌营参将,随着山东赴辽军接管山海关防线,他被调任辽镇为参将。军机处筛选辽将档案,将有战功,非辽镇出身的他提了1级为辽镇副总兵。

    但他不会感激齐王,因为他们在延绥镇世代努力侵占的军田,被军机处1刀砍了,祖宗留下的传家产业没了,害的他连尤家的5老家丁都养不起。

    边军之中按照旧习俗除了排资论辈外,谁的家丁多,9代表谁的拳头大。养不起家丁的尤世威,自然对齐王不会有好感。更何况还丢了传家的2百多顷田地,他如何能心服齐王?

    1个副总兵很值钱?在尤世威看来,他熬资历升到副总兵只是时间问题,何需齐王的赏识?

    所以,带兵前来的是他尤世威,而不是满桂、马世龙等孙承宗亲信。而他尤世威,这回是有进无退,进则官封都督列位军机处,退则自杀谢罪,没有别的选择。

    孙传庭端起望远镜,看着城下到来的辽军,甚至能看到辽军先登健儿身上盘着登城绳索铁钩潜伏移动。

    “擂鼓举火,吓退他们。”

    微微犹豫,孙传庭不愿意和辽军撕破脸皮,现在国战要紧,不是闹矛盾的时候。

    “咚!咚咚!”

    城楼上鼓声响彻,1排排火把点燃,山海关城上燃起1条火龙,照的城下潜伏前进的辽镇登城健儿身心发寒。

    “建奴偷城,大帅有令,各军严加防守!”

    孙传庭的亲兵举着小旗子,从关城城楼向两侧疾跑,大声呼喊。

    1里外尤世威看到山海关满城皆亮,4周炮台戍堡先后举火,9知道这回行动泄密了。得到亲兵急报,见城上没有开炮,尤世威1叹:“都说孙传庭跋扈,未曾想是个以国事为重的良将。传令,退军吧!”

    “大帅,此时万不可退”

    尤世威长枪1抖,刺死本部监军,顿时周围将领哗然,尤世威目光环视左右,神色厉然:“督师曾言,得山海关者得天下。齐军已然有备又不愿开炮,我军何苦上去送死还连累的满门亲族?退军,自有本帅向督师交代。”

    诸将看着地上抽搐的6品监军,不由联想到9边第1将何冲干的那档子事。

    何冲擅杀文官,成了边军将领的谈资话题。有何冲做榜样,边军之中,武将越来越跋扈,匪气益重。

    齐军没有撕破脸皮,辽军自然要识进退。

    尤世威也不甘心,可他作为曾经的山海关防线将领,自然知道这山海关有多么的难打,两面夹击都不见得能打穿,除非里应外合。

第304章 各军异动() 
在这个夜里,辽镇的军事行动只是大乐章中的1小截。

    由袁可立提议,天启2年春设立的天津镇发生了1场小小的兵变,留守副总兵被乱兵扣留,1名参将率兵5千乘船走运河直扑通州而去。

    天津镇的兵马也是招募的战兵,与蓟镇1样,没有享受到全饷待遇,除了出征于登州待命的部队,其他各营还是老样子,战兵普遍心怀怨气,略1煽动,天津镇9发生兵变。

    山东、宣大、辽镇,齐王的主力嫡系部队驻扎在这3个方向,以3角形包围京师。这种战略形势朝臣也不是瞎子,天启也早有准备预防万1。

    齐王的兵马在外围,内围在天启有意无意,朝臣努力下,也设立1个小3角防御圈。其中天津镇9是防备山东兵马的缓冲地带,给京营增加准备时间的1道屏障。

    而蓟镇存在的意义原本9是钳制辽镇,蓟辽之间谁握着山海关谁9拥有主动权。天启与朝臣也不期望蓟镇能挡住辽镇齐军,存在的意义与天津镇1样,9是给京师增加缓冲。

    西边则是紫荆关与居庸关两座关卡,他们的差事9是死死挡住宣大军。朝廷的杀手锏则是京兵3大营,可这1切只是预想。是预防万1的准备,谁也不想走到那1步。

    所以朱弘昭掌握军机处,对组成京师屏障的内3角军队没有插手,这是君王朝臣之间的默契底线。

    各军各部只是按照计划起事,他们根本不知道京师发生的变动!

    驻扎在怀来卫城的神机营7部按军机处调令还在回京的路上,距离东边居庸关还有百里距离。

    因为是在卫城驻扎,神机营并没有卸甲扎营,而是直接用饭。

    神机营提督杨御藩在中军大营内散步,步履缓慢,手里握着1沓书信,根据这些书信的内容,杨御藩推算,若各军进展如计划中的那样,齐王应该是插翅难逃。

    那些人给他的回报很丰厚,杨肇基封侯,他兄弟5人两总兵3参将。这个回报真的非常丰厚,他杨家将会1举成为军界第1将门。

    他也心动,尽管他胆子很大,可真的不敢跟着那帮疯子1起赌。那帮人在他看来已经疯了,他相信自己行军进度不正常,宣大军必然会警惕。

    自赵期坐镇宣府镇后,宣大总督王世贞被彻底架空,赵率教这个赵期的结义兄弟更是表现的忠心耿耿。

    而杨御藩怀疑自己率领神机营连夜朝京师进发,可能还没到居庸关,9会被高杰的飞熊铁骑追上。

    查抄晋商集团,更准确的来说是平定晋商造反,飞熊铁骑杀的汾水都红了。神机营是纯火器编制,装备京中最精良的火器,拿着极高的军饷,兵马两万余。可杨御藩9是不敢和高杰对阵,准确来说是不敢和飞熊铁骑对阵。

    1来是不愿意,昔日大家1同效力于齐王麾下,肩并肩与闻香叛军血战。2来是神机营若与飞熊铁骑作战,内部会哗变。

    起码周遇吉率领的左右翼两营炮兵,指不定会打谁。而李墨轩是神机营监军,齐王内定的妹婿,敢和飞熊铁骑对阵,可能还没开战,李墨轩9能将他杨御藩绑了。

    所以若要和那些人合作,首先要瓦解李墨轩和周遇吉的指挥权。可他心里亮堂,根本不指望自己能裹挟并解除李墨轩的军中势力,作为锦衣卫系统3个头头,排行第2的李墨轩没那么好对付。

    他的脚步停下,突然想到1个可怕的事情,李墨轩会不会已经盯上了他?

    “颜曾?”

    中军牙将,世袭沂州卫百户,因战功升千户后被选拔入神机营负责军纪操练的颜曾昂首出列抱拳,面皮紧绷着:“大帅?”

    此时聚在杨御藩周围的将领,都是与杨家沾亲带旧的将领。

    “持此书信速速交于监军李大人处,另外还有那些信使,1并交付。”

    颜曾双手接过书信,转身之际松了1口气。

    看着颜曾离去,杨御藩也是松了1口气,不是因为他做出选择,而是因为他发现颜曾有问题。颜曾祖上十世也是随朱元璋开国的军官,是沂州卫出来的,虽然杨肇基欣赏颜曾的治军态度,可颜曾治军太严,与齐王如出1辙。

    没有齐王宗室的光环也没有齐王的家底,故而颜曾在沂州卫很不受待见。同僚不喜欢这个过于认真没有共同兴致的人,部下不喜欢这个苛严还拿不出奖赏的长官。

    颜曾能飞黄腾达,全是齐王栽培的原因!

    估计,不需要李墨轩动手,他杨御藩做出不利于齐王的举措,他的中军牙兵9会在颜曾的指挥下,将他和这帮杨系将领绑了!

    9算没有颜曾这个可能存在的钉子,他的牙兵9能保证这些人可靠?他若和那些人合作,首先要对付的是李墨轩和周遇吉,这两人都是锦衣卫出来的人,给敌人、给同僚身边埋钉子已经是1种职业本能!

    颜曾离去没多久,李墨轩领着颜曾孤身来到中军,手里端着茶碗,自顾自坐到杨御藩的帅椅上,揭开茶碗看了看升腾热气,嘴角翘起。

    李墨轩神情转冷,轻咳两声。

    颜曾1挥手,4周当值牙兵齐齐进了1步,表明了自己的阵营和此时的形势。

    “本官刚刚冲了1碗热茶,本以为茶凉了杨提督才会做出选择。现在茶还热着,本官心里也9暖乎乎的。”

    杨御藩噗嗵1声单膝跪地,杨系将领对颜曾怒目相视,颜曾目光平静不做反应,这些将领先后单膝跪地,杨御藩抬头道:“请李大人示下。”

    “本官虽不知京中变故,想来不是什么好事情。万岁爷与千岁爷向来以精兵简政为主,1门两总兵3参将,这种事情决然不是万岁与千岁的手笔。所以杨提督,火速发兵入京,不久后飞熊军会开拔。”

    摸摸鼻子,李墨轩身子前倾,扫视着这些将领,眨眨眼睛:“你们是当兵当傻了还是怎么了?除了万岁与千岁,朝中谁会把咱这些当兵带兵的当人看?看那些书信意思,他们只是想让你们这些人去做些脏活儿。至于封赏自然有,但你们拿了地位还是1如既往的卑贱!像条狗1样!毫无人的尊严!”

    “征西将军杀文官,舍了自己1身军功为的9是给咱武人出口气!你们倒好,见着骨头1个个摇着尾巴9要冲上去!卫所军制振兴,你我这样的武人好日子也快来了。想想国朝之处,咱这等人何等的威风!眼光,不要只盯着自家那1亩3分地。”

    杨御藩垂首默然,嗓音干哑道:“大人教训的是,末将知错。”

    “知错9好,火速发兵过居庸关!京中变动好事坏事也说不准,但我神机营是天子御林军,此时9该守护天子,守护我大明社稷,守护京师!”

    “末将,领命!”

    待杨御藩发传将令之后,李墨轩饮着茶,站在杨御藩身前道:“你与千岁爷是少年相交,此时信王在登莱,京中只有千岁1人。万1这天变了,你可要好好思量思量。恐怕你心里不服,总觉得自己1身官职是万岁爷给的,而千岁爷却在军中屡次打压你。”

    “末将不敢。”

    端着茶碗,李墨轩笑吟吟道:“当兵的怎么能缺少胆量?千岁确实对你屡次打压,可没有千岁的举荐,你也不可能有今日。知道千岁最恨军中什么?除了喝兵血与庸将外,9剩那些自私自利的军将。你9是太在意杨家得失,你是个3子,将来自开1脉称宗做祖不好么?将门可以有,但不能形成军中门阀,这是千岁与万岁的底线,好好思量。告辞了。”

    杨御藩1怔,叹1口气对李墨轩背影抱拳道:“大人教训的是,末将懂了。”

    李墨轩驻步,回头道:“既然懂了,本官也9放心了。杨提督率军先行,入京后该怎么做本官也9不啰嗦了。提督向东,本官还要去趟兴和大营,也该和宣大将领通通气。”

    “大人不入京?”

    “去京师作甚?本官不通兵事,又熬不住急行军,还是去兴和大营比较安逸。有杨提督在,本官放心。”

    看着李墨轩的背影,杨御藩苦笑,如果真的放心也不会埋下颜曾这个大钉子。而且相对于神机营,兴和大营的十万即将出征建奴的大军安稳则显得更为重要。

    只要宣大军不乱,杨御藩也不敢再反复。这是因果关系,若没有强大的宣大军与行军神速的飞熊铁骑在侧,杨御藩会犹豫那么久?可能咬下诱饵,现在神机营必然会发生兵变。

    李墨轩的顾虑显然是多余的,兴和大营内,摆着1排新鲜的头颅,何冲召集众将,当着监军刘时敏的面,将1封封书信取出来传阅。

    刘时敏面目无情端坐高位,半眯着眼仿佛在打盹。

    何冲金盔金甲手按刀柄环视密密麻麻的将领:“本帅相信,得到书信者应当不在少数,回去都烧了,把心思摆正,明日准时祭旗出征!”

    徐光启也是半夜抵达兴和大营,随马少先赴会,看着那些头颅,再看看书信,徐光启心里发麻。才离京两日,没想到京师9发生这么大的变动。

    而且看形势,征西将军何冲的态度显然和朝臣估算的不1样。何冲并没有怨恨齐王剥夺他1切军功,反倒是向着齐王的。

    少了何冲这边的宣大十数万精锐,京里的那些人的算盘彻底打空。徐光启猜测,那些人彻底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