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宗室-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裨蛩1个都不会认识。

    朱弘昭对锦衣卫非常的眼热,这帮家伙不仅监督国内官员,到处留有眼线。9连朝鲜,甚至救援朝鲜的时候,都在日本埋钉子,准备刺杀丰臣秀吉。

    而东厂9没有锦衣卫那么神秘,以十2生肖命名的大档头都是宫里选出来精干宦官,有迹可循。下面的档头、番役都是从锦衣卫余丁或各卫所军选拔出来的壮士充任。

    可以这么说,东厂除了掌事的是宦官,下面的那1套9是锦衣卫的人。

    掌握了锦衣卫,9掌握了东厂,能让东厂变成瞎子。

    此次回京,朱弘昭的目标不是结交百官,也不是捞取更大的兵权,他只想借李墨轩的身份,将锦衣卫掌控。

    李墨轩吃着香蕉,面容带着笑意:“千岁,下官刚收到1条京里的消息,似乎老魏建议皇帝加封千岁为两千岁。”

    朱弘昭端着酒杯,想了想,1饮而尽哈哈大笑:“老魏有意思,要不孤让皇兄封他个百岁当当,算是桃李之情。”

    估计也只有老魏,才会想到这种事情,毕竟9千岁嘛

第233章 各种麻烦() 
乘船再次经过湖北,朱弘昭的脸色9格外的差,号称天下粮仓的湖北,上下为了赚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肥沃的土地里1眼望去多是经济作物,如棉花等等。

    几年后西北接连大旱,湖北却挤不出粮食,不得不说这是1个冷笑话。

    而此时,塞外的蒙古、关外的建奴,都开始了动作。

    朝廷也迅速做出准备,1方面派人安抚插汉部林丹汗,1方面对辽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做出安排。

    大同镇,塞外何冲已经开始聚集归化牧民,进行初步动员。而此时宣大总督崔景荣入京述职担任兵部尚书,入阁。

    新的总督还未下派,刘时敏提升半级为宣大镇守中官。大同总兵赵率教转任宣府镇总兵官,继续挂征西将军印。大同参将虎英、守备渠家祯转任宣府镇,休整1年的大同镇武将1举将宣府镇的指挥权瓜分干净。

    而京营中又选派数名将领掺入宣大两镇,朱弘昭的熟人王朴由京营系统通州参将外放宣府镇,按惯例提升1级,作为赵率教副将。

    大同镇副总兵何冲掌总兵印,由赵率教推荐,参将刘高旭为大同副将。刘时敏也举荐郭谅,东路参将郭谅担任大同行都司,提升半级,继续坐镇东路。

    宣大两镇自创立9是1体,为了对付蒙古可能的入侵,朝廷1举将宣府镇的指挥层清洗干净,调入京营为将。只有宣大军队配合得力,才能挡得住蒙古入侵。

    而且大同镇将领求战心切,将领、士卒战意高涨。反观宣府镇,则没有大同的这份心气,如果将两镇指挥层次强行糅合在1起,只会造成内部矛盾丛生,根本无法相互配合作战。

    同时为了辽镇的战事,从登莱两镇抽调登州卫戚振宗部、莱州卫朱弘楚部、大嵩卫陈国策部、灵山卫孙维部、鳌山卫孙恩部,总共满编5个卫,两万8千人北上赶赴京师换装。

    以戚继光孙子戚振宗为主将,朱弘楚为副将,左军都督府佥事李邦华担任监军。

    同时急令西南,由征南大军监军信王朱由检与熊延弼督兵北上,所部两万贵州狼兵在南京大营换装。

    为了这1仗,齐王先后两次抄出来的千万两白银,天启准备1口气全撒下去。

    作为天启1手提拔起来的东江镇毛文龙部,天启拿出3万两砸过去,将饿了1年多的东江镇喂的饱饱,令东江镇与登莱总兵沈有容老将军合军,召集朝鲜仆从军做好抄击建奴后路的准备。

    而天启更让成国公,驸马朱纯臣督查整饬京营3大营,整个京营将会作为预备队。这1次,天启要玩儿1场大的。

    只要建奴敢来,他9要给努尔哈赤1个深深的教训。甚至,他都做好了亲征的准备。

    齐王给他抄来的1千多万两银子,让他有底气和蒙古、建奴玩1场大的。

    更何况,百战百胜的齐王即将回京。

    朝廷1连串的调度与动员命令,在大同镇和登莱两镇没有引发什么波澜,各将或调兵,或转任。只有宣府镇发生了1些小动静,随后在大同转任而来的将领镇压下,平息了。

    只有辽镇,发生了1些大事情。

    辽镇总督政治倾向东林党的孙承宗告病乞归,他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屯田他还有些手段,可打仗,这位真的不自信。

    1连7道乞骸骨的奏书,让天启有些埋怨自己师傅关键时刻掉链子。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孙承宗说的有道理,他不懂兵,担心重蹈杨镐旧事,也怕像袁应泰那样犯下大错。

    可谁能接任孙承宗?满朝之中又有几个资历足够,还能镇得住场面的老臣?又有几个愿意去?

    从孙承宗临危受命赶赴辽镇收拾熊延弼和王化贞弄出的烂摊子,到现在已有1年半。辽镇兵将都是孙承宗1手选拔出来的,除了孙承宗,谁能统率这些将领,并知能善用?

    有1个人或许可以,那9是孙传庭,可他的资历实在是太低了,万历47年的进士,别说那些武将,9连下面的文官都压不住。

    所以,孙承宗的奏折1律留中不发,天启不做决定。而是下旨慰问孙承宗,让他再支持半年。

    6月2,朱弘昭所部抵达济宁,想找周世锡谈谈那3门佛郎机火炮的事情,没想到这家伙1月前9从济宁调职,带了两千人跑到福建去和荷兰人吵架去了。

    广东、福建也有战争,挺可笑的,几艘东印度商船走私竟然不给当地总兵孝敬。这还得了,当即9闹崩了。断断续续过去几年时有交战,更多的是谈判。

    荷兰人欺负明军水师受军法不能出海太远,时常过来谈,谈不拢9对着码头开几炮,然后再谈。想要恐吓东南1带的官员,获取免税的资格。

    免税是广东、福建士绅豪族的特权,哪会给他们,那9打吧。

    去年5月澳门百姓配合少数驻澳明军,击退来犯的荷兰军队。6月,荷兰侵略舰队7艘战舰带9百士兵登陆澎湖,并将这里占据。

    朝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但荷兰人的战舰封锁了漳州海口,明朝海军无法出动,这事拖了下来。

    而郑芝龙早年投靠澳门经商的舅父黄程,于当地习得葡萄牙语并受洗入教教名尼古拉;到过马尼拉,而后去日本平户岛,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海商李旦的部下。

    占据澎湖的荷兰人手痒痒,抢了海商的两艘商船,很遗憾,这两艘商船给王直第2的李旦交过保护费,按照江湖规矩,李旦必须要表示表示。

    于是福建巡抚南居益和李旦联系上,加上郑芝龙舅舅黄程作保,李旦派郑芝龙带船队联合明军水师对付荷兰红夷。

    从此时开始,郑芝龙将事业重心自日本迁到台湾,暂时脱离李旦的直属掌控。周旋在明军与荷兰人之间,混的风生水起。所以,郑芝龙此时并没有对澎湖荷兰军队造成什么实质威胁,反而混进去当了1阵翻译官

    荷兰人这还不算多狂,最狂的是西班牙人,

    因为西班牙曾梦想用两万人征服明国!

    4多年前,万历登基不久,西班牙国王腓力2世以葡萄牙国王曼诺尔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国王,组建“无敌舰队”,使西班牙成为欧洲第1海上强国。在亚洲,葡萄牙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据点,占领了马6甲,并征服了菲律宾群岛。

    这时的西班牙殖民者打算利用菲律宾为基地来征服明国。殖民者雷克尔上书国王说:“如果陛下乐意调度,只要不到6名名优良的西班牙士兵,9能够征服和镇压明国人。”

    紧接着,西班牙驻菲总督桑德在给国王的信中说:“这项事业容易实行,费用也少。”

    于是,西班牙人在征服了菲律宾之后,即开始积极考察、分析明国国情、民情,并对福建沿海进行侦察,熟悉航道并绘制地图。

    不久,总督桑德在给腓力2世的1份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他的侵华计划:“这项远征需要4千到6千人,配备矛、枪、船、炮和所需要的弹药。两3千人便足以占领所要占领的省份,用那里的港口和舰队,组成海上最大的强国,这是十分容易的,征服1省之后,便足以征服全国。”

    这封详细的计划书让腓力2世心动

    1年后,西班牙驻马尼拉殖民政府首领、教会显要、高级军官及其他知名人士召开马尼拉大会,专门讨论征服明国的问题。与会者草拟了1份包含有十1款97条内容的备忘录,由菲律宾总督和主教领衔,纠集51个显贵联名签署上报西班牙国王。

    计划书首先强调作好战争动员。由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派代表前往西班牙向国王详细介绍明国的情况,力促腓力2世对侵略明国1事作出决定,对国王游说成功后9准备好充足的兵力。

    侵华远征军计划由1万多名西班牙士兵组成,另加5千名日本人。远征军总司令由菲律宾群岛的总督担任。军队由枪手、甲胄兵和毛瑟枪手等组成。还要了很多的技术人员,要造船、铸造火炮。

    腓力2世命令印度总督送来5名奴隶,并派1名军官到日本,通过日本的神甫招募军队。远征明国最好有葡萄牙人参加,因为葡萄牙人在这1地区有经验。对葡萄牙军官委以重任,双方协同作战,互相配合。

    进攻明国以菲律宾群岛为军事基地,西班牙远征军寻找了4条进攻明国的路线,并认为最佳航线应取道麦哲伦海峡。

    计划书还提到战争中应注意的问题。西、葡两军的数量不能太少,否则会被包围。同时谨慎地选择远征的人选,改变以往的侵略方式———不能使明国人口减少,人口消失意味着财富的消失。

    侵占明国后,保留明国政府,以保持它的繁荣和富裕。让参加远征的人知道这次远征并不是去对付敌人,而是为了能在明国自由传教。

    侵入明国应采取谨慎和温和的方式,不能对明国百姓犯下太多罪行,以免遭到他们的反抗

    计划书强调侵略成功后,西班牙可利用在明国获得的物资打击自己的敌人。明国还可向西班牙帆船提供船员,西班牙可获得金、生丝、绸缎、精美的手工艺品。西班牙国王可以从明国获得大量租税和利润。征服明国后,西班牙官兵可得到升迁,许多西班牙人可定居明国并得到封爵。

    计划书最核心的部分是战后西班牙如何统治明国。计划书首先强调建立大量学校,对明国人灌输西班牙文化;建立大量教堂和寺院,传播天主教,并引入西班牙人的生活方式;要安抚农民,使他们皈依基督教,阻止回教在明国的传播。

    还要在明国建立58个大主教、主教和1个总主教;建立1个新的有关税赋的军事制度;建立1系列爵位,如公爵、伯爵和侯爵,在明国委任4到6名总督,如同十5省的巡抚,拥有与其他殖民地总督1样的权力;与北方蒙古族和解,打击土耳其。

    在陆上建立自明国到西班牙的邮传路线。腓力2世成为明国的主人后,他将成为柬埔寨、暹罗等明国属国的君主。征服明国后,可保障印度从来自明国的商品获得利润,这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很重要。

    在明国的附属国中建立统治权,以建立联盟和通商,传播基督教。

    明国人届时可航行至秘鲁及西班牙等殖民地,明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关系将进1步巩固。西班牙可利用明国人作为他们的殖民劳力进入菲律宾,开发菲岛。占领明国还可防止法国、英国及不同宗教和北方国家前来明国。

    这是1种温和的侵略,从文化上侵略。

    可惜,非常的遗憾,无敌舰队还没出发,9在和英国的战斗中被打的4分5裂

    否则张居正、戚继光会教会西班牙人怎么做人。

    西班牙人倒下了,荷兰人起来了

    更遗憾的是,朱弘昭前世知道这件事情,和人打了不少的嘴炮。所以知道这个事情的不只是西葡两国,朱弘昭也知道

    他看到朝廷邸报上关于福建的消息时,笑了。

    别说两万,9是2万西班牙士兵登陆,也会被明军淹死。不要低估那时候东南士绅的抵抗决心,对于明朝的政策,9数这帮人最积极拥护。

    只要朝廷还在,他们9有底气打下去。毕竟这和倭寇作乱不1样,倭寇到底是怎么1回事,这些海商走私家族非常的清楚。

    西班牙人若来了,‘倭寇’会跳出来收拾他们

第234章 朝鲜变动() 
这是1个风云骤变的时代,1个个文明靠着大航海茁壮成长,为后来的工业时代做积累。只有明国,华夏文明,在小冰河时期倒下了,更被奴役了2百多年,文明的思想、技术严重后退,与时代的差距越来越大。

    此时正是漕运繁荣的时期,为了不耽误北上运粮的队伍,朱弘昭的水师部队过济宁后东转走大清河,将会经过齐州走海路入京。

    他也想带着船队试验1下海上行进,为青州卫水师打底子。

    胶州湾和黄县龙口港1南1北已经开始修建船坞,9连乐安清水泊也在建造船坞,3处船坞动工,再有1年,他的水师部队9能像下饺子1样下水。

    朱弘昭还打算在齐州停留1夜,与家眷1起说说话,可登莱巡抚袁可立急不可耐的带了1帮子官服有些差异,恭恭敬敬走路都垂着脑袋的人来寻他。

    码头上,李家姐妹正与朱弘昭手牵着手相互慰问彼此近来的生活,被袁可立带人给搅和了。招来所有人的不快,不仅朱弘昭夫妇几个生气,9连手底下的将领也不满。

    皇帝都快有儿子了,可齐王还没有。他们都还想着让齐王早些生子,也好让他们多个效忠对象。

    李幼娘撇撇嘴,李秀娘则低声道:“朝鲜人发生叛变,原来的王和儿子被囚禁。新王急着得到朝廷认可,前段时期使者去京城被骂了1顿,又托毛帅人情,想说服袁大人,袁大人避之不见,这不2郎来了,想把这个烫手山芋塞给2郎。”

    “叛乱?”朱弘昭还没听过这事情,眉头轻皱:“你们先去营中等2郎,打发了这帮人咱慢慢聊。”

    在王府侍女、宦官拥簇下,李氏姐妹先行离去。

    李墨轩看到袁可立领来的那帮人,招来山东的几名百户询问,随后领着1名百户过来为朱弘昭讲述朝鲜发生的变动。

    万历2年,壬辰倭乱爆发,朝鲜王宣祖仓皇出奔平壤,命令十7岁庶次子的光海君李珲摄国事。李珲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李珲的这个举措振奋了朝鲜民心军心,对朝鲜团结1致打击倭寇很有作用。

    万历23年,宣祖册封光海君为世子,并上表明朝请求批准。明朝答复:“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许。光海君李珲因此对明朝暗有怨言。

    万历24年、33年,朝鲜再次上表请求易储,当时明朝也正为立储的事情闹得鸡飞狗跳,即争国本,怎么可能允许朝鲜立庶次子?

    宣祖末年,宣祖仁穆王后已经生有1嫡子,弃嫡立庶,与儒家宗法观念不合。朝廷中南北两个党派也发生分裂,分出56个,围绕立王世子的问题,和他们的大哥明朝1样,产生党争

    万历36年,宣祖病逝,事实上的世子光海君嗣位。并上表明朝,自称权署国事,请求册封。万历皇帝恶朝鲜专擅,不予理睬。

    但是当时东北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新兴的女真势力对明朝构成了威胁。为了确保东北边疆无虞,需要拉拢朝鲜,所以明朝在拖延了几个月之后,于是年十月册封李珲为朝鲜国王。

    李珲即位后,宣布仁穆王后为废妃,囚禁在西宫内,自己则搬到新修复的昌德宫去住。而对其王位威胁最大的两个人,也9是他同母兄宣祖长子临海君,和年仅两岁的弟弟,宣祖嫡子永昌大君,先后被他杀死。

    萨尔浒1战,朝鲜出兵1万34千,在李珲的暗示下,打了个酱油。

    因为李珲怀恨明国对他王位的刁难,这1战之后立马去给努尔哈赤写信,表示自己是明国藩属,有些事情不得不做。

    努尔哈赤回信说知道明国有厚恩对朝鲜,朝鲜又是明国藩属,对朝鲜不得不出兵,表示谅解。李珲又去信表示两家是近邻,不该太生分,希望能两家修好,各守疆土互不侵犯。

    朝鲜与建奴的往来引起了明朝的警惕,大臣徐光启奏称:“鲜、奴之交已合”,建议派官员“监护其国”。李珲闻讯又惊又怕,连忙遣使至北京“辩诬”。

    但是,当时的朝鲜是1个深受儒学影响的国度,李珲在建奴和宗主之间的游离,以及在政治上过于残酷的改革,使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朝鲜大臣、王室成员受到觊觎王位的其他贵族蛊惑,使李珲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

    朝鲜举国上下都感激于宗主明朝的“再造之恩”,不能容忍对天朝不忠的事情出现。天启3年春天,在李珲左右任事的亲侄绫阳君李倧见李珲身患疾病,于是令心腹陪臣建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