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宗室-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弘昭点头,先说:“今日户部主事卢象升寻臣弟垂钓,因恐惧京察大计,想要随臣弟赶赴西南平叛。此人有勇力,精明强干,臣弟的意思9是委任卢象升为随军长史,督管大军粮秣用度。”
天启眉头当即1皱,有些不确定:“卢象升屡历干净,身世清白;为政虽短,却有实绩。赵南星主京察,他卢象升怕什么?”
将卢象升随军的理由重述1遍,朱弘昭有些苦笑道:“户部在李老头儿管理下,如今公正无私,刚直不阿也水泼不进。那些当官的怎么能容得下户部这个钱袋子游离于掌控之外?而卢象升专司督管库银,他没有问题,也能让人找出问题。”
“他们敢!”天启怒容,随即仿佛像泄气的皮球1样,只要在规矩内,没有那帮人不敢的事情。
朱弘昭摊摊手,挑眉道:“臣弟会去叶向高那里1趟,让他别打李老头儿的主意。至于卢象升,臣弟的意思9是先让他挂职4品长史,跳出京察范围,攒些军功后再回户部当个郎中。容臣弟说句不该说的话,地方上的将门不可过度倚靠,将门内兄弟父子相承,难保不会尾大不除。”
“而进士,孤身1人掌兵则无此般后顾忧患。再者,进士饱读圣人教化,比之武将将门更为忠诚。作为皇兄的门生臣子,进士掌军比之将门要可靠。”
天启皱眉,疑惑道:“进士之中又有几人知兵?”
“每科3进士能有十人知兵,9足以压制将门。武进士虽是进士却徒有其名,况且有将才也没几个有帅才。自古将将之人,目不识丁又有几个?”
明白了朱弘昭的意思,1是告诉他卢象升这人可以领兵,2是让他早作准备。只要进士们能领兵,能镇得住场子,那天启的底气自然9足。
天启摸着下巴,细细沉思。
还有些话朱弘昭没说出来,他只是给皇帝提建议,不是去教皇帝该怎么做。比如选哪些进士督兵,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卢象升,祖父是知县,父亲秀才,9是传统的耕读传家出身。
平民出身的进士能吃苦,否则也考不上进士。只有这样的进士才能放下身段与士卒同甘共苦,才能督掌兵权。
其后朱弘昭说起了第2件事,神色有些拘束:“第2件事情有些刺耳,皇兄若能听,臣弟9说了。”
“尽管说,朕又不是听不进话的昏君。”
深吸1口气,朱弘昭缓缓道:“臣弟起于民间,民间生活疾苦,物资贫乏。每家子嗣诞生夭折十中有23,为何宫中1切应有尽有,天潢贵胄夭折会高达7成!臣弟每次沉思,9如锋芒在背,不敢细想。”
“而国朝至今鲜有正宫嫡子继承大统,民间早已传为饭后谈资笑柄”
天启的脸色阴了下来,闷声道:“这是朕的家事!”
“皇兄,臣弟是皇兄的臣子也是弟弟。皇兄待臣弟如亲弟,皇嫂待臣弟如子严加教导。说句逾越的话,皇兄的家事9是臣弟的家事。臣弟在宫中1日,9见不得奸邪小人兴风作浪,拿皇室贵胄性命为玩物!”
朱弘昭站了起来,双拳捏紧嘎吱作响,眉宇间满是杀气:“皇嫂正宫能诞下嫡子,这是多少年鲜有的大事,足以记载史册!若出了问题,徒让后人笑话!为皇室颜面,所以臣弟在1日,9要保皇后母子平安。”
天启目光阴沉,他兄弟7个,现在活着的9他和信王。
朱弘昭继续说:“曹少钦曾拜师大同镇守中官刘时敏,刘时敏是臣弟之师。故而臣弟才说动皇嫂让曹少钦掌坤宁宫诸事,但曹少钦1个寺人做事虽细致,却无多少胆量又孤掌难鸣。若皇兄心疼皇嫂,请以臣弟伴读阎应元扮作小宦官于坤宁宫洒扫行走。”
天启闭目,他知道想害皇后有能力去害皇后的人会是谁,年幼的时候,他曾信誓坦坦哄那个女人,要让她做万贵妃第2。可惜,最终还是他负了她,甚至连她入住宫中的待遇都保不住。
那是1个傻女人,天启想着叹息。连入宫4月的齐王都看出来了,他还能再说什么,咬着牙道:“准!”
朱弘昭松了1口气,继续说:“第3件事是太医院的,太医院医官良莠不齐,多有昏聩、无能、裙带医官。臣弟在宫中研读各代记录,觉得这太医院必须进行整改。医生9是看病的,要根据病情对症入药、大胆下药才是好医生。那些怕事情,明知病症却担心惹祸上身不敢医治的太医,无能占居紧要位置的医官,比之徐逆、建酋还要可恨千百倍!”
这个朱弘昭不敢举详细的例子,天启也不需要他去举例子,很多正值壮年的皇帝病死,都有太医院的责任。
太医们宁愿拖,也不愿下药治病。不是他们彻底无能,而是不敢,或者别有用心。
最近的例子9是光宗泰昌皇帝,宁可相信太监的泻药泄去春药药力,也不吃太医的药。后面情况紧急,还是宁死不吃太医的药,宁愿吃个来路不明的‘红丸金丹’
“齐王有何良策?”
“臣弟岳父兄弟2人懂医术,读书半世连个童生都考不上,臣弟想为岳父大人谋个前程。若皇兄怜悯臣弟1番苦心,可让臣弟岳父兄弟2人进太医院。不求他们治病,只求他们能将太医院整顿,使之太医院能更好的为皇室服务,使皇室子嗣繁荣。”
按制太医院院使1人正5品,院判2人正6品,御医十人正8品。实际上御医人数此时高达3余人,却没几个有用的。
天启垂目盯着桌上茶碗,齐王1片苦心他确实感受到了。
御医不是那么好当的,出个事情齐王必然受到牵连。这个建议是冒大风险的,他非常感动。轻呼1口气,道:“如此,太医院9交由齐王整顿裁汰。齐王,还有什么建议1并说了,难得啊”
摇摇头,如释重负,朱弘昭笑道:“9这3条,此次出征西南若1切顺利,臣弟兴许还能赶上太子百日酒。”
天启也笑笑,笑的有些疲惫:“那9预祝齐王旗开得胜,若齐王能赶上这次满月酒,朕加封齐王为太子少保,封李家姐妹为齐王2妃。”
“皇子泰安健康国朝根基方能稳固,臣弟所求不过社稷安稳,旁的臣弟应有尽有,若有所求的话,也只是将来子嗣的事情。”
天启微微点头,挤出1丝笑容道:“朕可以保证,将来李氏姐妹所诞之子,各封1子为亲王,余者皆为郡王,不使齐王为难。当然了,齐王也别生出十几2个。”
随后老魏带来味道浓郁的荤菜,朱弘昭与天启边吃边聊,再次交流西南诸官的处置底线。皇帝允许齐王在西南战场处决文武官员,武官3品及以下,文官5品及5品以下都在朱弘昭处置范围内。
而这些以上的官员,必须通报内阁、6部、3法司议罪由朝廷处置。
西南战场必须要解决,解决的越早,朝廷的元气才能尽可能的保住。
齐王当夜离去后,老魏被天启狠狠警告,老魏汗流浃背。
第205章 出征,汪文言(1)()
3月十7,1早起来朱弘昭练武健身,提着1根重达5斤的齐眉盘龙铜棍,视察蕉园两侧的辣椒地。
总共十名具有耕作经验的老宦官伺候着这1亩左右的辣椒田,此时他们正在浇水。
“拜见齐王千岁。”
轮班当值的5名老宦官放下手头桶瓢,朱弘昭俯身看看1掌高的辣椒青苗,吩咐道:“这批辣椒都用心些,成熟后本王有大用,说不得,能抵雄兵十万。”
领头老宦官讪笑着点头:“千岁放心9是,奴婢们连每棵苗几片叶子都记在心坎儿里,出不了差错。”
“嗯,记得开花时在4周养些蜜蜂。若这些辣椒派上用场,本王不吝赏赐。到时你们每人都赐个小宅子,安心养老。”
回殿中沐浴披甲,风雷战袍外罩镀银半身甲,头戴圆边6瓣苍缨漆金盔,头盔6面各描金绘着6丁神将。
头盔顶端是1尊真武大帝神像,神像周边垂落苍缨、顶端插着1杆赤底金日居中小旗,还插着3根孔雀翎。
挂上雁翎刀,朱弓、1壶箭簇漆金长箭,丁力又为他挂上大红金织蟠龙纹披风。
为了防止铠甲在西南生锈,仪卫的2百具铠甲都进行了鎏金处理,此时站在殿外折射着金灿灿朝阳日光,蔚为壮观刺得朱弘昭微微眯眼。
9连他,半身银白罩甲反射着金光,左手扶着刀柄,朱弘昭打量着仪卫甲士,甲士们昂首挺胸:“此去西南是平叛的,不是杀人的。若顺利,给你们每人迎娶1位彝女为妻!”
“出发!”
崇智宫外,朱弘昭的战车已经备好,与仪卫甲士登车,由锦衣卫禁军开道,直赴皇极殿前。
皇极殿前,天启皇帝1袭冕服,腰间挎剑。1旁信王朱由检与齐王差不多打扮,披着1件小号半身甲,腰间1侧挂着1柄细剑,另1侧挂着双管短铳。
周围依班次站满了文武官员、勋戚世胄。3月入京祭祖的蜀王朱至澍当首站在勋戚班列前,背后站着成国公朱纯臣,9连张嫣的父亲太康伯也在列。
张嫣小腹挺着,不能久站坐着,怕晨风吹4周还拉着帷幕。
先是28面星宿旗幡由大汉将军扛着从皇极门前经过,随后是锦衣卫禁军,最后齐王的战车停在皇极门前,1名锦衣卫禁卫上前垫上凳子,单膝跪地。
朱弘昭踩着凳子下车,左手扶着刀柄,目光前视昂首阔步,大红披风贴着砖石地面,龙骧虎步步履稳健走向皇极殿。
恢宏的声乐响起,天启握紧了拳头,嘴角含笑看着走来的齐王。
张嫣1手抚着隆起的腹部,面容祥和静静望着大步赶来的朱弘昭,见他稳如泰山的步伐身姿,张嫣心中安定,眼眉带着笑意。
或许天启会怀疑齐王南下能不能1鼓荡平西南作乱彝民,而张嫣却不会怀疑。
“齐王、左军都督府右都督觐见。”
来到皇极殿前,朱弘昭抱拳:“皇兄。”
天启抬手,信王小脸涨的通红小跑到齐王身侧,昂首挺胸扬着下巴,学着齐王抱拳。
内阁首辅叶向高出列,抖着胡须,抖抖袍袖从盘中取出圣旨,高举,声乐渐息。
他缓缓铺开圣旨,声音含糊不清:“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西南彝民奢安两族作乱,裹胁军民迫使其从逆,罪莫大焉。而各省文武进剿不利,逾1年,贵阳枉死军民4万,令朕痛彻心扉,而又徒耗钱粮甚糜。朕倍感国事艰难,今拜齐王弘昭为平南大将军,督率齐王府3卫、神机营两部南下平叛。另赐齐王尚方宝剑,节制西南文武。”
放下圣旨,叶向高露出微笑和声道:“齐王殿下,请接旨堪合大将军印。”
“臣齐王,领旨。”
单膝跪在蒲团上,朱弘昭双手接过圣旨铺开核对,再接过平南大将军印堪合验证,11转交身后端盘的锦衣卫禁军,最后双手接过尚方宝剑,端抱在怀里起身。
随后叶向高又拿起1卷圣旨,信王上前单膝跪地,昂着红彤彤渗血的面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信王由检聪慧好学,性情坚毅,可堪大用。朕望尔督掌神机营两部随齐王南征平叛,沿途勤学军旅,听从齐王指挥,莫放任意气而败坏军国大事。另加职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赐抚军将军印。钦此。”
看向天启,信王红着脸接过圣旨:“皇兄放心,臣弟绝不会放肆。”
天启微微颔首,抬手道:“奏乐,送朕的大将军与小将军出征!”
上千人的乐队奏响,朱弘昭右臂怀抱尚方宝剑,左手牵着信王小手向天启恭拜,3躬之后转身走向皇极门。
“齐王,打仗会死多少人?”
“看战局,不管什么战局都会死人,可能是敌人,也可能是自己人。不想死人的话,9不要打仗。”
信王抬头,脸色渐渐恢复正常:“齐王好像不喜欢打仗?”
“嗯,我从来不喜欢打仗。可我又不得不站出来率兵作战,看着自己亲手练出来的士兵相继扑倒的战场上,再也爬不起来的感觉非常的难受。其实,你我兄弟不需要出来掌兵受苦,要怪9怪那些当官的没本事还有私心。”
那1头,天启看着齐王牵着信王1步步出殿,相互聊着的背影,神情宽慰,轻轻松1口气。他9怕齐王看不起信王自小锦衣玉食,而信王又不愿意屈尊齐王之下。
毕竟信王心智远不如齐王成熟,为了挣个名次闹起来也不是不可能。
“万岁爷,兄友弟恭皇室和睦,国朝中兴指日可待。”
老魏1张脸绽着笑容,躬身站在天启左后侧。
天启点头,望着走出皇极门的齐王、信王,笑着说:“齐王心胸宽阔,容得下信王殊为难得。老魏,将大军沿途盯严实喽,朕的两个弟弟不容有失,1个都不成!”
老魏抬头,看着天启笑融融的侧脸,躬身道:“厂卫已在沿途两岸布防,绝不会给宵小猖獗之机。”
那边大臣们也在笑呵呵,抚着胡须相互夸赞着齐王与信王友恭亲爱,到底心里想的是什么东西,没人知道。
皇极殿外,朱弘昭登上战车伸手将信王拉1把,两人分坐左右,在华盖下,庄严声乐中顺着午门、承天门而出。
两侧战车上的甲士金甲大红披风,如同神将天兵1般。
王承恩这个少监也套了1件半身罩甲,手里的拂尘换成了1把剑抱着,紧步跟随战车。
承天门外两侧,京中7品以下的官员分列两侧,齐齐躬身抱拳送齐王与信王出宫。
大明门外两侧,1千铳骑与1千由京兵3千营选拔出来的骑士分列左右,并排出正阳门,正阳门外锦衣卫校尉维持着秩序,两侧京中士民、商贾云集,目睹2王出京南下平叛。
齐王朱弘昭见惯了大场面,只是怀抱尚方宝剑端坐着。而信王很少出宫,每次出去也是偷偷摸摸,这回当着人山人海,在京中士民欢呼中,他格外的激动,脸蛋又是红彤彤1片。
开始吃皇粮,在道门威望大涨的青阳子身穿杏黄8卦道袍,在1帮背剑徒弟拥簇下,站在永定门前望着齐王与信王出城。
“齐王出京干系重大,路引为师已备好。你们师兄弟扮作南下商队护卫,听从李墨轩调遣,为齐王殿下开路。”
“遵命。”
青阳子说着抬头,与城头1名青衫白扇的清瘦男子相互对视,又各自收回目光。这个5多岁的清瘦男子,是再次复起的汪文言,青阳子曾经的师兄。
第206章 出征,汪文言(2)()
两个人少年时,都在汪道昆门下求学。因为身份问题,都走不了正统的文官路子。1个留在家乡靠关系混饭吃,1个云游天下坑蒙拐骗过日子。
汪文言不是正统的文人,政治出身比农民还差,却能跻身东林党高层,靠的9是1身好本事和1个好族兄。
东林党的势力非常大,不是他们滥竽充数,胡乱拉队伍。恰恰相反,加入东林党的要求非常高,前提9是要有清名,其次要有地方上良好的正面形象,再次才是才干。最最后,还需要担保人
前期的东林党也不要想的太坏,这是1帮清流官以及有政治抱负的清流名士组合的势力,多是为了理想可以牺牲1切的文人。所以对这个组织把控的非常严,不许老鼠屎混进来。
也因为如此,东林党赢得了极高的名声,人人以结交东林党人为荣。这个年代名声9是人心,9是潜在的权力,也是利益。
因此,东林党格外的清高孤傲,看不起非东林党人。极端的保守,让其他官员想加入他们都没有门路,而东林党又要将非东林党官员赶出朝堂,建立1个他们理想中的朝廷。
这个他们理想中的朝廷,可以总结为4个字:君主立宪。
或许他们没有这个概念,但他们绝对是这么做的。打压皇权,是东林党的行动宗旨之1。可惜,成也清谈,败也清谈。除了前期那些人清谈之外有干才外,后面加入的只剩下了清谈议政的本事。
而其他官员自然也不会束手待毙,于是先有东林党,然后逼得朝中官员不得不结党自保。随着万历年间那批无党派人士渐渐被挤出朝廷,现在朝廷可以说是党人的天下。
而这位汪文言,能加入极端保守排外的东林党,十分的难得。
他是安徽歙县人,本名汪守泰,靠关系在狱中当个小吏,干着与宋江差不多的买卖,江湖上很有名头。
同时,汪文言还是抗倭名将、词曲大师、新安诗派领袖汪守昆的族弟,也是汪守昆的半个学生。
汪家自古似乎9有改名字的好习惯
汪文言如此,汪守昆自然也摆脱不了改名字的好习惯,后改名汪道昆。
戚继光因为卫所军不堪大用,先招募浙兵。结果浙地商贾风气浓郁,与倭寇交战在即,派出代表与戚继光谈起了火线买卖,害的戚继光差点被人剁了。
而义乌县的人好勇斗狠,吃苦耐劳,与浙兵风气迥然。当时汪道昆9是义乌县令,在他协助下戚继光才招募3千义乌人编练出第1批戚家军骨干力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