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位面垃圾商人-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美是最早注意到余简身边的人的。
  她一开始以为这人跟之前一样,只是余简培养的人才,直到她不止一次看到这人帮余简准备日常饮食,插手余简的生活。
  她自问不能算特别了解余简,但也清楚余简的性格,一向都不喜欢有人打扰她的生活,可现在却突然出现这样一个人。
  关注了一段时间之后,余美觉得越发不对劲,忍不住在一次碰面的时候把人拦下。
  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问出任何有用的信息,还得去找余简。
  余美知道余简的性格,憋了很久,还是关心占了上风,找了余简询问这件事。
  “简简,我知道你一向很有主见,只是交朋友的事,你一定要多加注意,毕竟是一辈子的事。”
  余简笑着摇头:“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知道分寸,不会让自己陷入泥泞。”
  男人并没有确实的名字,只说自己叫“星”,余简顺手给他安上了“余”姓,对外只说是她的助理。
  基本上大多数人都会相信这个说法,唯独亲近的人能察觉到异样。
  余简对他并没有太多亲近,相处的时候就像是普通朋友一样,在外人看来,相对于男朋友,确实更像是助理,而且是那种绝对没有任何亲昵关系的助理。
  可是在余美眼里,她能明显看出余简的态度不同。
  算起来,余美算是余简穿越之后最早遇见的亲近的人,从余简在这个世界立足之后,余美就一直陪在她身边。
  虽然余美一直以为余简就是她的亲妹妹,但余简跟原主终究不是同一个人,不管是性格还是对人对事的态度都截然不同。
  余美了解余简,相较于相处并不多的原主,她更了解现在的余简,并且清楚知道余简的脾气。
  在余美眼里,余简一直都是淡漠的,哪怕是面对他们这些亲人,会出手相处,能和睦相处,但总体依然是淡漠的,哪怕现在相处再亲近熟悉,其中也依然存在一些隔阂。
  余美坚定认为余简养成现在的性格主要是受到余家影响,所以从来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并且愿意加倍对余简好。
  可是现在这个男人的出现,让她产生了几分警惕。
  她能明显看出余简对待男人的态度跟对待别人不同,这样一份独一无二的不同也使得他成为了特殊的存在。
  她清楚余简一向很冷静,也很独立自主,可正是因为这样,她才更担心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会给余简带去伤害。
  她自己就是这样的关系的受害者,她可以自己受苦,却不允许自己的妹妹跟她受一样的苦,更不希望余简沉浸其中。
  早些年余简完全没有要谈恋爱的心思时,她也想过这件事,一边觉得找个伴也好,一边又觉得要是余简实在没有找个伴的心思,哪怕单身一辈子都可以。
  毕竟余简的性格比较冷淡,真的一个人过一辈子也很有可能。
  可现在突然横空出现这样一个男人,她又觉得还不如没有,特别是在她能明显看出余简对待男人的态度有所不同的情况下,更是怕余简受到伤害。
  可是余简决定的事,就算是她,也没办法改变。
  无奈之下,余美只能时不时盯着,奇怪的是,她明明打定主意要盯着看,可总有一段时间突然遗忘这件事,然后过一阵子又突然之间想起来。
  好在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余美也就忽视了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异样情况。
  余简的生活照旧,偶尔也会跟之前一样因为工作太过忙碌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休息。
  但是自从“星”出现在她身旁之后,每到饭点,都会有热腾腾且合她胃口的饭菜端到她面前,晚上休息的时候,基本上闭眼就能入睡,而且都是深度睡眠,就算只是睡几个小时起来,也会觉得精神饱满,以至于她再也没有体验过白天困的直打哈欠是什么感觉。
  B大的教书工作在老师们顺利掌握相关知识之后,余简就把相关的事宜跟老师们做了交接,然后离开了学校。
  不久之后,B大配备了专门的电脑教室,专供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
  对这批学生来说,他们是第一批掌握中文编程的学生,所以在B大配置电脑教室之后,这批学生同时承担起了编撰相关数据的责任,基本上也相当于一边学习一边实习。
  不管是之前在S市的那批学生,还是现在这批学生,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掌握先机,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批学生在未来某一天都会成为国内顶尖人才,甚至是世界顶级人才。
  也是在这时候,他们才在编撰学校教务系统的过程中,知道了之前教他们的人就是余简本人。
  只是这时候余简已经完全离开学校,除了特殊的时候会来一趟之外,大部分时候都仅仅只是一个荣誉教授的身份,不承担相关教学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S市通讯大楼一再扩建,从一开始仅仅只有一栋楼,发展到揽入周围好几栋楼,在某一个范围内,都属于S市通讯基地的区域。
  不管是电脑的发展,还是电话的发展,在余简的特别支持下,国内的通讯行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快的发展,甚至在短时间内超越国际,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
  也是在这时,某几个西方国家突然发布禁令,宣布彻底禁止向华国售卖任何技术相关的资料,一旦被发现,将以法律手段对售卖者进行严惩。
  同时,宣布禁止从华国购买通讯产品,包括移动电话和电脑在内的多种高端产品,甚至连垃圾处理器都牵涉其中,出现在禁止购买的文件中。
  这些西方国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好的几个国家,这几个国家的禁令一下,相当于断了大半的利润,而目前国内的相关工厂早已具有一定规模,如果没有这些西方国家进行消耗,势必会导致产品积压,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工厂倒闭。
  汪孟现在依然是垃圾处理器工厂技术部的负责人,自从之前那件事发生之后,余简再也没有管垃圾处理器的事,也很少跟汪孟联系。
  这几年,这个工厂发展还算可以,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名声。
  但是随着工厂扩展,随着工厂的领导层人数越来越多,也出现了许多不一样的声音。
  当初汪孟接管工厂的技术部,主要也是不想折腾生意上的事,他是技术人员,喜欢平静的生活,可最近工厂的发展却让人心神俱疲。
  这次西方国家对余简的通讯产业进行打压,对于工厂的生意也造成了影响,内部矛盾不断,作为跟余简关系还不错的汪孟自然被推了出来,都希望他更找余简好好谈谈。
  汪孟见余简的时候,情绪很平静,只是神情有些颓废:“就当是走个过场吧,这次的事是那些西方国家欺人太甚,工厂被牵扯其中,也是工厂的命,与你无关。”
  汪孟一直都很关照余简,也一直把余简当成妹妹看待,这次他过来,与其说是受到大家的推动来找余简要说辞,不如说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出来清静清静。
  余简的神色也很平静,静静地看着他:“汪孟师兄,我之前说的话还算数,当你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离开或许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汪孟师兄要是愿意,我那里还有很多工作机会。”
  这是余简第二次跟汪孟提出这个建议,她是真的相信汪孟的能力,也愿意给汪孟机会。
  相对于不熟悉的陌生人,汪孟不管是能力还是人品都值得信赖。
  汪孟抬头看着余简。
  如果是在以前,他可能毫不犹豫婉言拒绝,但这一次,他却迟疑了,甚至内心深处已经偏向余简,偏向于离开工厂。
  唯一让他放不下的,就是工厂的未来:“这毕竟是老师的心血,也是你的心血。”
  余简微笑:“老师早就放下了,我也一样,反正不管工厂怎么发展,他们都不可能吞了属于我的那一份分成。”
  最重要的是,不管工厂的负责人怎么折腾,哪怕折腾倒闭,垃圾处理器这个产品都会有人接手,无论如何都依然会被售出,再加上这些年早已售出的垃圾处理器,她的账上,依然时刻会有环保值增加,这才是最重要的。
  余简的话让汪孟终于下定决心:“好,我听你的。”


第206章 简约集团
  汪孟在跟余简聊完之后; 又特意去找了齐教授; 交谈了几个小时。
  不久之后; 汪孟跟工厂方面提出辞职; 理由是最近有些身体不适,可能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怕打扰工厂的正常进程,索性提出辞职。
  工厂方面礼貌性地挽留了一下,便同意了汪孟的辞职申请。
  不久之后,汪孟的职位便有人顶替。
  直到这时,汪孟才松了口气,他不怕自己的职位没有人顶替,就怕因为他的离开导致工厂有所损失。
  事实证明他的离开并没有对工厂方面造成太大影响,甚至在新的技术部负责人上任之后; 研发部门直接开始了一系列的研发工作,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对此,汪孟在跟齐教授聊天的时候忍不住连声叹气:“这样冒进; 也不知道对工厂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齐教授只是摇头:“既然你已经离开了; 工厂的事已经跟你全无关系。”
  汪孟心底对工厂还是有一些怀念的,毕竟这是他从学校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甚至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 他都把这份工作当成一辈子要做的事。
  当年的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主动离开; 现在的他回忆起当年,更多的是怀念,却没有太多遗憾。
  或许是在经历过后明白了一些道理; 了解了世界上的事并不能完全如他所愿,人也好、事也好,终究有一天会分别,只看时间长短而已。
  在工厂方面完全稳定下来之后,汪孟的心境也逐渐平稳,开始收拾东西,打算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S市。
  S市现在的发展可以说是被全国所瞩目,也被全国人民羡慕,作为最先发展起来的城市,S市不仅仅只是商业中心,也是通讯中心、服装中心、研发中心,在多种支柱产业的支持下,S市毫无疑问走到了顶尖的位置。
  S市的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最早跟余简合作的领导已经晋升,并且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始发展其他城市,甚至是整个省。
  在这个过程中,余简多次跟这些领导达成合作,也算是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虽然整体发展比不上S市,国家和政府也不会将那么多城市全部压在余简身上,但总体来说,S市的率先发展确实让不少人有了相关的经验。
  国家整体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这一点不仅仅跟S市政府原本的领导晋升有关,也跟最早在S市实习过的那批学生逐渐在各个政府部门掌握话语权有关。
  最早的那批学生是从国内各大高校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才,本身资质出众,又有S市的城市建设实习经验作为支撑,在进入基层政府部门之后,就已经有了天然的优势。
  不过政府部门的晋升是有规律的,除非有大贡献,否则很少有人能在短时间内晋升,这也使得这批学生不得不沉淀下来。
  但也是因为这样,这批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了解当地的城市特色,并在S市成功发展的同时,能够研究更多关于S市发展的资料,通过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才能,举一反三,研究出一套适合当地城市的发展之路。
  这样的学习、研究是在沉默中进行的,在前期完全没有任何展现,直到这批学生逐渐掌握部分话语权,掌握更多的话语权,直到掌握全部话语权。
  国家的发展进行就在这一批批学生的努力中开始爆发。
  与此同时,余简在S市的研究所也研究出了许多研究成果,比较基础的有化肥、农药等,寻常一些的有生活用品,还研发出了不少电子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
  其中化肥、农药、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S市本地就有大型工业区,又是余简的大本营,产品一经研发成果,就能在短时间内建厂生产,且在全国范围内销售。
  余简在这个方面采用的是薄利多销的原则,不管任何产品被研发出来,生产销售的定价都只是在成本价上涨一点点,不会因为产品属于独家,就大幅度提高定价。
  这些工厂和公司全部纳入“简约集团”的优势在于,哪怕新公司刚刚才成立,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也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人才闻声而来,希望能进入公司。
  这样一来,就算是一个全新的公司,但是因为公司里有那么多人才作为支撑,也能使得新公司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较有规模的中大型公司。
  “简约集团”的名声就是在这样的进展中一点点扩大。
  但是对余简来说,这个过程反而是轻松的。
  早期的时候,不管任何生意都需要她亲力亲为,比如说一开始卖营养液的时候,为了赚那点钱,她几乎要忙上一整天。
  后来开美容院,相对来说要比卖营养液的时候稍微轻松一点,但也一样很忙,为了生意,她不得不在S市车站的小美容室里呆上六个小时整,且不管任何事都要她自己处理。
  之后的一些生意都是如此,每次都得费上很大一番劲。
  随着她名下的事业越来越多,她虽然不需要在某个地方呆一整天,却也要处理很多事务,特别是在底下的人没有培养出来的时候,碰到任何事都需要她过目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能实施。
  直到S市开始发展,余简跟国内的各大高校搭上关系,她逐渐走上了不缺人的道路。
  特别是这些年,“简约集团”的名声打响,外面的人只要一听到“简约”两个字,已经是条件反射地产生信任,那些找工作的人也愿意到“简约集团”旗下的公司。
  正因为如此,想要进入“简约集团”的人数非常庞大,不仅是应届毕业生,就算是已经有工作的人,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也愿意到“简约集团”。
  从这个时候开始,“简约集团”的摊子越铺越大,余简却反而越来越空,哪怕新公司成立之初会忙一段时间,但因为公司基本上都能在短时间内步入正轨,反而能让余简很快放开手,任由公司自由发展。
  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是基本上每一家新公司的员工,只有第一批员工才能见到余简,之后公司扩张新招收的员工对余简大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余简”这两个字在偌大的商场中,也成为了特殊的存在,被戏称为“见不到的老板”。
  这个称号很快传开,特别是在“简约集团”内部,得到了众多的支持,甚至还传到了余美等人耳中,有几次余美跟余简见面的时候,都会忍不住调侃几句。
  也有不少老板想跟余简合作,一起做生意,只可惜余简自己名下的产业摊子已经太大了,余简就算有心,也无力。
  实在没办法,余简只能特意从自己庞大的资产中,拎出一笔资金,新建了一个公司组建专业的团队,专门对一些小公司进行投资,美其名曰国家的商业市场不能一家独大。
  为了避免被置喙,余简特意要求这支团队在跟那些小公司进行合作时尽可能让利,即便是占有公司份额,也是少量占有,至少从投资和公司占比的角度看,投资的金额要远远高于占比的份额。
  对余简来说,这笔资金只是她庞大的资金中的一小部分,哪怕拿出这部分资金,哪怕这部分资金完全亏损,对她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简约集团”旗下那么多公司每天都会为她创造巨大的利润。
  但是对那些资金不足的小公司而言,余简的资金支持无异于雪中送炭,也让一些小团队、小公司在短时间内就有了新的突破。
  投资这些小公司的问题在于投资回报的速度相对比较慢,短则几月,多则几年,于是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余简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固定向投资公司汇入一笔款项,不仅仅是用于支持新公司,也是对原来已经投资的公司的再支持。
  但即便如此,余简手里的资金量依然很大。
  所以在各大银行纷纷找余简,希望进行投资合作时,余简几乎想也没想,就点头同意了下来。
  这些银行几乎都是国有银行,投资的也是利国利民的项目,相对政府牵头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会产生一定的利润,但总体还是以民生项目为主。
  比如说高速公路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铺设高速公路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国家之外,还有一些大型的国企等会参与其中,因为涉及资金量过于庞大,就会采用收高速过路费的方式进行盈利。
  高速过路费一部分用于后期高速公路的维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下一段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尽快达成发展目标。
  走到这一步,余简对于金钱已经没有太大的**,她手里的资金在她眼里仅仅只是一串串数字,每天都有大量数字进来,又有大量数字出去。
  相对来说,余简也很喜欢看到城市甚至国家在她的注视下变得越来越好,除了这些可以产生盈利的项目之外,她每年向全国各地政府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