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宠妃-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生。”又对那些发药的道:“你们继续发药,不必让这些东西,耽误了正事。”乐辰只占了一条凳子,静静的坐在那里,给跪了一地的官员们,施加压力。
半晌,才终于开口:“你们可还记得,你们是什么人?”不等他们开口,他继续道:“你们是这一方百姓的父母,要爱民如子,要为他们作主。可你们看看,你们辖下百姓在生死之境,你们不但不伸手相帮,反而将他们关在城外,任他们自生自灭……你们就是这么做父母的?”
“臣等惶恐,臣等有罪。”
“你们是有罪。”乐辰冷哼,“既然知罪,那就赎罪吧。”
赎罪?怎么赎?众官员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乐辰冷眼看他们,心里越发失望:“两件事,一,开城门,让健康的百姓入城,你们好生安置。二,将你们中但凡有子女的,全都给朕送过来。让你们真正的子女,如同这些人一样,来照顾病患。此次瘟疫什么时候结束,他们什么时候回去。想必,到时你们就会明白,怎么才能做好一个父母官了。”
众官手脚冰凉……做父母的,他们宁愿这样的事情,由他们来说,也不愿意是他们的子女来。那是瘟疫,万一出事,岂不是……他们当然舍不得。
可皇命难违。
乐辰又继续道:“若是让朕知道谁在此事上阳奉阴违,待来日清算之计,定要罪连九族。”
儿女跟九族,孰重孰轻?于私心上说,自然是儿女重。可他们却也未必敢拿九族来冒险。
“滚吧。”皇帝是个务实的人,根本不跟他们打嘴上官司。这件事,他们错了,那么,就只能想办法赎罪。
怎么赎罪?就看他们怎么做了。皇帝开口吩咐的事,他们要做好,而这些事,还不会算在他们头上。想赎罪,他们要另外想办法。
当天下午,几十个年龄不一的锦衣公子哥儿、千金大小姐被送到了营地。在来之前,想必都被告之了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脸色苍白,惊惧交加。有的更是凄惨,哭哭泣泣。
乐辰听说他们来了,直接挥手,让人将他们带下去,当作普通人用就是了。
营地里的防护措施还是比较不错的,尤其是在个人的防护上。而且,瘟疫其实并不可怕,找到应对的办法,及时治疗,预防感染,将尸体处理干净。再加上没有恐慌,饮食跟得上,几乎没有任何危险。
这些人只要自己不作死,还是能活着回去的。
乐辰的身份虽然曝光,但他并没有进城,依旧住在城外。与之前没有半点改变,这让所有百姓又感动的时时落泪。甚至于那些病患们会说:皇上这样看重他们,陪着他们涉险,他们就算是死了,也已经知足了。
乐辰在给七景的信里写道:最近一批的杀手就在附近,但因为那些患者,而不敢靠近。我到怀疑那些杀手里,已经有人染上病了。为了避免将他们带进城里,只能留在外面。不过,今天晚上就可以把他们解决。这里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控制,过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回去了。
至于那些官员们,他们却全都懵了。
皇上要他们赎罪,却并没有留下任何指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做,将儿女送过去,这是惩罚,对于这一点,他们还是明白的。
于是,为了赎罪,他们就只能不停的找事做。
难民进城,太好了,终于让他们有机会了。将他们好好的安置,要让他们吃好穿好,还要安排工作,让他们生活无后顾之忧……哈,这种时候,到是真把他们当子女来照顾了。
可城里的事情毕竟是少的,那就往城外发展,附近的穷人,灾民。灾难之后,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离乡前景出来逃难的。
这么多年下来,大汉治下的百姓,日子还是不错的。并没有一旦有难,就只能逃荒。他们家有余粮,除了因为地动,而变得一无所有的,以及那些因为瘟疫而不得不逃出来的,其他的都还留在家乡。
但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太好过,因为他们还是受到了波及,生命健康财产是有亏损的。官员们此时终于想到了他们,于是,要做的事情,便多了。
于是,乐辰这段时间收到的消息都让他舒心不少。
“城里已经全都洒过药了,官员百姓全都配合的很。”
“灾民已经安置好了,人人有地方住,暂时也是有地方吃饭。”至于能坚持多久,全看那些人的良心了。
“城里的大夫和药材,已经收集齐,尽数运了过来。还有官员向附近的城镇买药买粮,正在往顺县庆县两县运送。”
“附近的一些灾民,也在往这里赶……”
“顺县,庆县两县的官员,已经捉拿归案。”顺县、庆县,便是两座死城。灾后,瘟疫方起,这两县的官员,居然就将百姓灾民放进城,又吩咐人将城门关死,他们自已却逃了。
这才造成了两县死伤那么多的人。
“抓到了?”乐辰终于来了点精神:“将他们押去顺县,庆县。连着他们的九族一起,游街三日,斩首示众。”
第三百七十一章谁也别想好过
顺县和庆县,这两县在这前一段时间,是可以称之为是死城的存在。
待在城里一天,就可能被染上病。染上病就是个死,想逃离,城门已被封死。人们绝望的望着灰蒙蒙的天,灵魂一天天的麻木。不只里面死人多,更因为,这里的人,他们的心已经死了。他们看不到生的希望,他们自己,也无力摆脱死地。尸骸遍地,死气弥漫。
直到半个月前,这些麻木的人们,终于迎来了救赎。那一天,天越发的低沉,压得人们心越来越绝望。就在这时候,一声巨响,那被封死的城门,破开一个大洞。一个英姿勃发威武潇洒的将军,带着士兵。以及大量医药到来。
在那人的命令下,士兵们快速的行动起来。
死者被统一焚毁,活者被统一救治。有人用药给他们洗澡,给他们饮用。有人给他们洗衣,给他们消毒住处。有人来教他们,该如何在瘟疫中,保护自己……
然后,他们突然发现。原来到处能看到的尸体,没有了。每天都能听到的哀号,消失了。脏污遍地的路上,现在干干净净,处处都能闻到药香。
人们吃得好,穿得干净。麻木的脸,也变成了感激和希望。
他们,活下来了。
他们活下来了!
哈哈哈,呜呜呜……人们大笑,笑完又无不嚎啕大哭。他们活下来了,可是,他们的亲人,却都死了。为什么这些人不早些来呢,若是早些来,是不是他们的亲人,就可以活下来?
可是,他们不是没良心的人。他们知道,因为这些人来了,他们才有机会活下来。他们感激,只是,心里难受。所以,就让他们哭一场吧!
哭完了,他们开始打听,救了他们的人是谁。那位犹如神仙一般的将军,是什么人。在这满城官员,全都逃离的这种时候,居然不惧瘟疫,深入险地,来救他们于水火。
这一打听,他们全都吓了一跳。
原来,那不是将军,那是当今圣上啊!!
虽然圣上只在最最开始露了个脸,后来就未再出现。但是,与皇帝有关的话题,却从未离他们远去。
皇上早在一个月前,就派了大量的医药粮草过来,却被贪官给污了。皇上听了很生气,亲自带着粮药医,前来灾区。
还听说,有人想要造反,所以才害他们差点被困死在城里。目的就是为了骗皇上出城……皇上来的一路上,一路被刺客追杀,好几次险死还生,却还是坚持的赶来为他们开城门。
还听说。皇上被刺杀,受了伤。皇上带伤招集医药,来救他们。现在更要从一城到另一城……还要慰问那些百姓和士兵。身上的伤,到现在都还未好。
那些逃跑的,陷顺县、庆县百姓于危险中的官员,也要抓回来。
各种传言,迅速在民众中流传。皇帝的声望一时间,再上新高峰,从此无人能及。更有甚者,在家里给皇上立了牌位,一天三注香的烧。
之前因为地动,因为瘟疫而动荡的人心,瞬间被平息。
直到那些贪官被押解回来,游街,斩首。人们对皇帝的尊崇已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更有一些人,一起出资,建圣皇庙,为当今皇上塑金身。让世人为他奉,从此,皇帝在民间,便被称为圣皇。
而此时,解决这一大摊子事的乐辰,终于也到了该回京的时候。
这一晚,乐辰照旧给京里的七景写信。他写道:我才发现,百姓们如此的善良,这么容易就原谅了之前的错误。丝毫未将他们亲人的死亡,怪罪到我的身上。我只是做了这么简单的事,他们就如此感恩……我似乎明白,为什么史书上,每一个明君都是以民为重了。爱民如子,果然是有道理的。
随着分开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对于妻子的思念,也一天浓过一天。虽然他看起来似乎有条不紊,可只他自己知道,这次的事情,他有多急进。很多动作,都显得粗暴而无情。
这次跟着来的诸葛青云曾劝他,这一次已经死了太多的人,不必要再流更多的血了。
可他根本听不进去。这一次的人,只要犯到他面前的,几乎全都丢了性命。区别只是丢的只是他们自己,还是连着他们的家人,甚至是诛连九族。区别只是,怎么个死法。
他的理由是:要给那些枉死者一个说法。朕的仁慈,不是他们可以作奸犯科的保护伞。事实只是,他不想浪费时间。更想给那些魑魅魍魉一个震慑,要么他们就一辈子别露了马脚,否则就是死。
果然,在他杀了一批人之后,那些小动作少了很多。事情进展的更快了!至于杀了那些人之后,引起的民众们的尊崇,那算是意外收获。
不管怎么样,事情解决了,而且解决的很快。
“接下来这边的事,就交给青云你了。罪大恶及者,朕已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青云若是想留他们性命,往开一面却也可以,只是,民众的眼睛一直在看着。你斟酌着判就可以。”
“是。”诸葛青云立刻躬身应着。复又想起一事,不由微微皱眉,又道:“皇上,之前那些官家子女,如今该如何处置?让他们回去么?”
想到那群人,乐辰的脸色不由难看起来。他下令送这些人过来服役,结果这些人,一个个全都烂泥似的扶不上墙。更有一些人,自持美貌,居然来勾引他。
气得他差点当场杀人。
“一群废物,放他们回去,继续用民脂民膏养着他们不成?”冷哼一声,“灾区不是要重建么,服役十年。”顿了一下,又加了一句:“那个方家以及李家的女儿,服役二十年。”方家李家的女儿,就是之前勾引他的人。
诸葛青云暗自一笑,“是。不过,有几个年纪太小,只怕不合适。”
乐辰扫了他一眼:“没想到,青云的心到是越来越软了。”
若是普通君臣,此时的诸葛青云就该跪下,口称惶恐了。可此时的诸葛青云只是一笑:“谁叫臣也有子,虽然臣的孩子定不会教导的这般不成才,可到底对孩子,多了些宽容。”
乐辰抿了抿辰,他也当了父亲。想到小七来信,他家小七直接让两岁的儿子直面那样血腥的场面。再看这些,一个个养得金尊玉贵的小孩,他不但没有仁慈之心,反而杀意更浓。
朕堂堂帝王之子都未如此金贵,旁人凭什么?心里更不痛快了,看向诸葛青云的眼神也有些不善:“青云,朕记得京里的文院准备扩招。”
诸葛青云表示,他完全跟不上皇上的话题。但却一点不妨碍他顺着皇上的话题继续下去:“回皇上,臣也听说了。”
乐辰笑眯了眼睛:“看着这些废物一样的官家子弟,朕心甚忧。大汉官员的下一代,若都是这般的废物,那将来的大汉国,又该靠谁治理?靠这些废物吗?”
诸葛青云怔了一下,表示有些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是?”
“朕没想到,朕的这些官员,不但当不好官,连孩子也教不好……是朕之错。”
“皇上是想?”
“既然他们不会教孩子,那朕就找人替他们教。传朕旨意,所有六品以上的官员,子女满四岁,全都送进文武院接受教导。”
诸葛青云抽着嘴角,居然半点也不意外。“是,臣立刻拟旨,通告天下。”
“唔,当然,朕也不能太厚待这些官家子弟。其他百姓家子弟,若是有心,也是可以送进去的。”乐辰满意了,朕的皇儿这么辛苦,自然也要让人陪着自己家皇儿。“说起来,青云家似乎有一个六岁的小子吧?”
诸葛青云郁闷了,皇上怎么就盯上他家了:“回皇上,臣的大儿子,刚好六岁。”
“朕的皇儿最近有些孤单。”
“皇上的意思是?”
“朕的皇儿该选伴读了,朕觉得,青云家这个孩子正合适。”
“臣谢皇上赏识。”
“那就这么决定了。”
乐辰很满意,以后他儿子的班底,就可以从小选择,从小培养。乐辰高兴的将自己干的好事,写成书信。当然,更没有漏掉,明天一早,自己就要起启返京的消息。写完信,立刻让人连夜寄了出去。
百姓知道皇上要走,天未亮,就夹道而立。
皇帝来时,是悄没声息的,几人几骑。回去的时候,却是全副仪仗。百姓平道相送,跪了几条街,山乎万岁。人人热泪盈眶,满心感激。
便是冷情如乐辰,心中也有些感触。
当帝王,该如此。
…………
京中,七景此时的情况却算不好。
启康生病了。
她是万般小心的,整个京城,全城戒严,皇宫更是大门紧闭,任何人都不许进出。可有些时候,却是怎么也防不住的。
宫里的一应用度,全都要从宫外采买。吃的米粮疏果……宫里用的全都是最好的,最新鲜的,隔个一两天,采买就要出去一趟。
结果,就在三天前,宫里先从采买那里,开始生病。接着短短两天,病了十几个。直到今天早上,启康也病了。
是瘟疫,跟西南那边的瘟疫病情一模一样。
而病源也找到了,那个采买在外面时,撞到了一个一身脏污的人。
第三百七十二章又起波澜
老话说得好,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如果有人恶意的想要做什么,那么真是防不胜防。
因为谁也不知道,那些坏家伙们,什么时候,会做些什么坏事。
他们就像老鼠蟑螂一样,时不时冒出来恶心人一回。
而这一次,七景,或者说所有知情人,都被恶心到了。这些该死的老鼠不但跳出来弄脏了这片清明的世界,更咬伤了人。最恶心的是,它们咬了一口就逃了,让他们没能抓到他们。而躲起来的它们,随时可能再跳出来,咬上一口谁。
“外面情况如何?”七景这段时间将神经崩的紧紧的。西南疫情已经弄得人心惶惶,若是京中再出事,不知又要起多大的波澜。她相信乐辰一定能控制住所有的事情,但是,现在乐辰不在。
而她需要为他守护大本营,更要保护她的儿子。所以,一经发现,立刻开始排查。更是让太医院负责,弄了消毒的东西,全城喷洒。
至于其他官家富户,则让人通知下去,让他们自己解决。事实如何,并没有瞒着这些人。他们有能力,有责任,也必须承担这一次的风险。
事关瘟疫,谁也不敢不小心。
“回娘娘,京中暂时还未发现更多异常。也未再发现,有其他发病者。”太医院院正这两天也是绷着神经,这会儿也才略略松口气:“想来,那东西也不是人人敢带,更不敢多带。这毕竟跟旁的不同,碰上了,没准就害了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怕也就只有这么一个亡命之徒。”
瘟疫可不像天花,得了一回就再不得了。这东西,就是谁碰谁死。
现在这年头日子好过了,哪怕是缺胳膊少腿,都能有工作可做,能养得自己。怎么都能活着,甚至活得还不错。这样的大环境下,真正的亡命之徒,并不多见。
“没有便好。不过,还是要小心些才是。尤其是那些藏污纳垢之所,定要特别注意。”最近一段时间,全城大扫除活动,进行的十分彻底。
“娘娘放心。”
“宫里那几个生病的人,如今如何了?”那是病源,一经发现之后,就已经隔离了。
“回娘娘,他们的病情已得到控制,用不了多久,便可以恢复了。”
“太医院这段时间辛苦,这几个月里,所有太医,领三倍俸禄。待皇上回来,必定还会有重赏。”
“谢娘娘,这些都是臣等应该做的。”太医院院正此时心情十分复杂。
贵人例来都讲究不立危樯。不管哪朝哪代,宫人但凡生病的,都是直接丢出宫去,任他们自生自灭,死了活该,活了,还得回去,继续做事。便是那些贵人们,也因为等级不同,而待遇不同。
但凡有病的,便不能侍候上位者。若是得了会传染的,那定是立刻封宫。要么死了出来,要么活着出来。比宫人好一些的,总会有太医着跟着。只是若是死,便是要连着侍候的宫人,以及太医一起死了。
这四四方方的城里,有着这天下泼天的富贵,更是天下最难出的牢笼。不知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死了多少人。
可至从大汉立国,太医院没有因为类似的原因,而死过一个人。便是宫人,也没有一个,因为疾病而死的。
皇上和皇后有许多被人置喙的地方,可只有他们才知道,这两位是天下少有的仁慈人。他们,把人当人看。
待太医院那边离开,七景这边却皱着眉回了寝宫。
启康如今就住在她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