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还愿司-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之秋压低声音冲着小桃红说道“爷真的不是来玩的,爷是受人之托进来打听一个人,你要是觉得银子不够,我可以再加点。”
  就知道这个小鬼不是进来玩的,摸着他的身子,没有一点男人的感觉,还是个孩子呢!
  小桃红掂着手里的银子慢慢回道“这得看爷找的人奴知不知道,不知道~这银子自然是给足了,知道的话~这银子就还欠了点。”
  叶之秋这果然是个人精,不过正是这样的人,提供的情报才是正确的情报。
  她向小桃红大概描述了一下行商的外貌,又重点说明了他喜欢用鞭子抽人的爱好。
  小桃红软着身子,用手托着腮,细细想了一番。
  末了她有些遗憾的说“虽然奴很想赚这个银子,但是可惜的是这个商人没有来过怡红楼,因为像这样的客人,如果来过,基本楼里的姑娘们都会知道的。”
  叶之秋微微低头,一个经常在外跑商的人,行踪本来就很难追踪,没来过怡红楼很正常。
  南城还有几家妓院,回头她再打听打听,既然在这里没有得到想要消息,多留无意,叶之秋起身就准备回去了。
  哪知小桃红拉着她的衣袖不让她走。
  “爷,曲子还没有听完呢?再听听。”
  叶之秋默默的又坐了下来,在苏小小的记忆里,如果晚上能够碰到一个只是来妓院听听小曲或者吟诗作对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现在时辰还早,自己这会离开,小桃红估计又得去街上揽客,罢了,左右今晚无事……
  挨到子时,叶之秋出门时,小桃红出门送她,轻声在她耳边道了一声谢,她都走了好远,回头还看到小桃红站在门口。
  看到叶之秋回头,小桃红马上挥着小手捐开心的喊到“爷常来啊,奴叫小桃红……”
  叶之秋的步子打了一个踉跄,她表示如此艳福无法消受。
  在叶之秋寻找行商和做着各种准备工作当中,日子如水般缓缓的流去。
  李大海站在母亲的面前,半月不见,油灯下母亲这脸色似乎大好啊?
  李氏看到李大海回来,也是很高兴,她柔声的问“大海,这半个月县衙里的事累不累?”
  “不累。”
  李大海回了一句,实际上他很累。
  因为边城的事,赵县令吩咐的事情比往日多也比往日杂,期间他又跑了一趟边城,去查看边城的姚县令和守军是怎么回事。
  今日才回来,到县衙做了报告就马上回了家。
  这次去边城,李大海特意去回春堂查看一下,找到了夏木的卖身契,看来在回春堂里夏木是存在的……
  就是不知道此夏木是不是彼夏木。
  想到在野外上药时露出来那双白嫩的大腿,他问了一句“娘,你觉不觉得小夏子是个女人?”
  李氏差点没跳起来。
  “我看你是想女人想疯了,且不说这个小夏子走路都带风,哪有女人连五谷杂粮都不分的。”
  李氏唠叨着说“女红也不会,衣裳都是在成衣铺买,还有~你都不知道他浆洗衣裳是怎么洗的,皂角都不会用。”
  一口气说这么多话,李氏有点喘不过气了。
  她缓了缓又慢慢的说“儿子,小夏子不是坏人,我这多年的老毛病都被他治好了,还顿顿好吃好喝的养着我。你就放心吧。”
  说着话她拉着李大海坐在床头的凳子上。
  李大海听到后,很意外,也非常高兴。
  母亲这腰痛他自然是知道的,痛得厉害的时候,床都不能起来,但是母亲为了省钱,一直拖拖拉拉不肯医治。
  真想不到小夏子确实是回春堂的小厮,医术还很好,还好自己把他安排自己家里住。
  李大海有点唾弃自己,人家那么好,自己却在怀疑他,背地里还偷偷调查他,有点过分。
  明天给他好好道谢外,还得向他赔个不是。
  李氏犹豫了一下,接着说“不过这个小夏子人虽然是个好人,但是……”
  “娘,但是什么?”
  看到她有些支支吾吾,李大海催促了一句。
  “你要我留意他,所以晚上他出去我也跟着去了,你说他屁大个人,居然是个好色之徒,连着几天晚上去妓院。”
  李大海闻言震了一下,有点不可思议。
  这小小年纪,不能吧。
  李氏又道“行了,左右这是人家的事,你就不要管这么多了,我答应他等你回来,要你谢谢他的,你明天记得去请他吃桌酒席。”
  李大海胡乱的点点头。
  “那娘你好好歇息,明天我就去好好谢谢小夏子。”
  叶之秋在李大海回来的时候就知道了。
  在小白的监听下,他们娘俩对话,被一字不漏的转给她听。
  好了。
  等到李大海明天的谢礼,南城……她可以离开了。
  。


第20章 20梁帝
  她身上的伤口都已经愈合了,还算护理得不错,疤痕都不是很深。
  腿上和脸上的伤口各遗留一条红色的刀疤,腿上的叶之秋没打算管,脸上的疤痕还是得去掉。
  从明晚开始,就可以用白僵蚕粉敷到疤痕上,敷些日子,这个疤痕应该就会变淡,只要不出意外,到那个时候应该她也到了苏庄。
  躺在床上又在心里算计了一下出行需要带的东西,叶之秋慢慢的睡了过去。
  辰时。
  叶之秋照例起来练八段锦,正练得起劲,小白告诉她李大海在偷看。
  偷看就偷看,八段锦就是一套强身健体的功法,根本没有实战功能,他从里面也看不出什么来。
  李大海站在角落,默默的看着夏木做着各种古怪的动作。
  心里想着~~这样的拳法能有什么用?
  慢腾腾的,用这种拳法对战,来一个小孩都能把他打趴下。
  这个夏木古怪得很,算了,谁身上没有秘密呢?
  这样想着,等叶之秋收功后,李大海朝她走了过去。
  他抱拳行了一个礼,粗声粗气说道“小夏子,昨晚回家,我母亲说她身上的老毛病都让你给她都调理好了,感谢的话我也不会说,今日在迎客居我置办了一桌席面,咱哥俩好好喝,喝个痛快,你看怎么样?”
  叶之秋笑道“那敢情好,我正好也要谢谢大哥收留我,不过上午我还有事,到饭点我再去找李大哥。”
  李氏看着院子里的两人说了会话,就转去厨房做早饭。
  现在的早餐品种多,得煮几个麻雀卵,熬点小米粥,小米里还得放点山药、红枣,昨晚发了的面,还得剁点肉馅包起来,多包几个,大海喜欢吃肉包子。
  李氏心里一边想着该做的事情,一边麻利的开始烧火。
  春日里虽然热了些,早起还是有点凉,先烧点热水让他们两兄弟洗漱。
  叶之秋吃了早饭就出了门。
  镖局她在南城找了一圈,有是有一家,但是这个镖局不接人镖,她想着今天找找商队,看看有没有去桑县的。
  桑县就是黄氏当年带着苏小小呆过三个月的小县城,如果能够直接找到去桑县的商队,这样就要省很多时间。
  这样想着,叶之秋来到玉鼎街跑了一上午。
  这条街的客栈住的都是来来往往的商队。
  陆陆续续问了几个客栈,都没有到桑县的,那个地方太小,商队都不去。
  叶之秋左右合计了一下,选了一个去郦城的商队。
  她问过了,郦城到桑县骑马也就2天,到时候如果找不到一起去桑县的,就是自己单独一人回去,只要谨慎一点,应该也是可以的。
  这个去郦城商队的主管叫霍刚,一个中年人,他答应叶之秋可以跟随商队一起走,但是不负责个人安全,也不负责路上的食宿。
  叶之秋也正好不想吃大锅饭,忙应了下来,她给了五两银子做为能够和商队一起同行的报酬。
  回到李大海家,叶之秋把要买的东西都记到纸上,中午吃饭的时候,她还可以问问李大海,看看出行还需要带点什么。
  这头叶之秋忙忙碌碌在准备离开。
  那边京都里的大佬们接到边城急报,一片哗然。
  两派人争得面红耳赤,一派主张和谈,一派主张开战。
  梁帝看着下面吵得不可开交的大臣们,怒火中烧。
  他把奏折狠狠的往地上一砸。
  奏折落地的响声,把大臣们都吓着了。
  刚刚还在激励争辩的众人纷纷跪在地上,不再言语。
  “蛮族欺我朝太甚,本朝周边的村庄每年都有被屠的,朕每次想讨伐,你们就吵吵闹闹,这次是边城……整整一座城,里面的人被屠杀的所剩无几。”
  “你们还主张和谈,你们还有没有一点大周朝的血性。”
  梁帝指着刚刚主张和谈的那些大臣大声骂道。
  “你们主张和谈的,朕允了,蛮人茹毛饮血,边城被带走的人都是被他们吃了,要和谈,你们就亲自去谈,谁有这个胆量,站出来。”梁帝大喝。
  底下一片寂静,没人敢站出来接这个差事。
  梁帝冷着眼,看着趴跪在地上的大臣们。
  “还有没有主张和谈的?”他凉凉的再问了一句。
  底下还是一片寂静。
  良久。
  梁帝才开口“李将军。”
  “末将在。”
  一个身着玄衣的男子从地上站起来拱手回答。
  “朕命你带领玄武军,讨伐蛮族,如果可以,朕想他们灭族,如果不能,务必将他们驱逐出边境之外。”梁帝一脸阴沉的吩咐。
  李靖大声回道“末将领命,必不负皇命。”
  “还有,查查边城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蛮人能够长驱直入,守军和县令姚林都去哪了。”
  梁帝冷冷哼了一声,甩袖离开。
  ――――――――
  叶之秋和李大海在迎客居吃着饭,喝着酒,自然不知道大战一触即发。
  这个朝代的酒,度数很低,叶之秋喝着觉得比啤酒还要寡淡些。
  李大海举着酒杯“小夏子,李大哥记着你这份情,以后只要有哥哥能办的,只要哥哥有这个能力,哥哥一定给你办。”
  叶之秋和他碰了碰杯,心下一乐,就差你这个东风了。
  她喝完把杯子一放,认真的看着李大海说“李大哥,我还真有一件事得您帮忙,您看我当时就是准备去苏庄,在路上被拐到了南城。”
  “这南城我看着非常好,您能不能把我的奴籍改成良籍,把它落到南城。”
  李大海闻言愣了愣,这小子……
  他想了想,也不是不可以。
  边城现在已然成了人间地狱,那些蛮人把可以带走的都带走了。
  小门小户看不上的一把火都给烧了,现在也没有人去管这些逃出去的人。
  正好王主溥和自己关系好,办一张户籍不是多难事情。
  看到李大海的神色松动,叶之秋又来了一句。
  “李大哥,可以再帮小夏子办一张路引吗?我想去找找我的亲人们。”
  李大海疑惑的问“你既然要去寻亲,为何又要把户籍落在南城?”
  问题来了,接下来又要说另外一个谎言,叶之秋这胡说八道的嘴是越发利索了。
  来到苏小小的这个世界,她从头到尾就没有说过一句实话,把控全局就靠一张嘴。
  …………
  。


第21章 21曼陀罗与石楠花
  叶之秋挠挠头“我这不是要留一手吗?”
  “苏庄和京都的亲戚,第一、也不知道有没有搬离。
  第二、也不知道会不会收留我。到时候我要是找不到人,还是会回到南城的。”
  这谎话说得自己都要信了,叶之秋在心里汗了一个。
  ――――――
  李大海也没有多想了,不管这个夏木到底什么身份,他治好了自己的母亲,这份恩情就得报。
  他喝了一口酒,慢慢说道“小夏子,我和你说句实话,把你安排在我家里住,是哥看不透你这个人是好还是坏。
  现在正值多事之秋,我必须谨慎行事,但是我想不到你真是个大夫,还治好了我娘的病,就这一点,我都不能再怀疑你。
  你放心,明天我就去给你把户籍和路引办好,办好了我就差人给你送回来。”
  听完李大海的话,叶之秋端起酒杯,真诚的敬了他一杯酒。
  从在边城遇到李大海和马东,她嘴里就没有一句实话,她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说声对不起。
  叶之秋决定在走之前帮大娘把身体再调好一点。
  她能帮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她考虑了一下和李大海说道“李大哥,大娘的身体现在看起来是好很多,但是以前亏空得太厉害,我走以后还是得慢慢补,杂粮饼就不要大娘吃了,都把身子骨给吃坏了。”
  李大海苦笑了一下“这个杂粮饼,我不是没有和她说过,她就是不听,我们家原来也不是很富裕,后来我父亲生病,把家里的钱花完了,还借了不少外债。
  之后母亲就省吃俭用,熬了这么多年,后来我在县衙找了一份差事,家里宽裕些,把外债还了,母亲还是舍不得吃好点,非的给我攒钱取媳妇……”李大海的眼睛微红。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无论我拿回去多少钱,她都攒着,我直接买了粮回去,她还是舍不得吃。”
  “小夏子,你说我能怎么办?”李大海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而尽。
  叶之秋了然,原来李大海这把子年纪还没有结婚是这个原因,看来从古至今,穷人一直生不起病啊!
  她想了一会,对着李大海说“放心吧,李大哥,回头我去劝劝她。”
  饭吃得差不多了,趁着今天李大海休沐,叶之秋要他帮着选匹马。
  两人来到马市,挑挑选选,终于看中一匹黑马,配上马鞍,价格也合适,临了,李大海又提醒叶之秋买了一件蓑衣。
  李氏看到两人出去一趟牵了一匹马回来,很是惊讶,在听到小夏子要走的时候,眼睛都红了。
  儿子在县衙做事,半个月才回来一次,回来呆一天又走了,这个小夏子陪在身边10多天,人小还会来事,嘴也甜,李氏是真舍不得他走。
  看到李氏落寞的神色,叶之秋赶紧伸手扶着她坐下来。
  “大娘,我要找不到人,还是会回来的,你就在家把身子骨养好,让李大哥找一个媳妇,给您生个大胖孙子。”
  她知道李氏最大的心愿就是这个,所以这话也最好听。
  李氏乐了“咱们这个小夏子,就会捡好听的说。”
  “行了,听着路途挺远,我这几天就帮你多烙几张咸饼,好让你带在路上吃。”
  三人都笑了笑,叶之秋帮大娘把晚饭做好,吃了饭,李大海就去了县衙。
  一夜无话……
  第二天叶之秋开始按着清单采办物件。
  先把大宗物件买好,油布、棉被、草席、水壶、大竹筐,又到打铁铺定了一把刀,一把匕首。
  她首先到粮油店买了50斤细面,还有各类菜干、又5斤盐、5斤蔗糖。
  面疙瘩容易做,叶之秋就选了这个作为主粮。
  另外又买了核桃,花生、大米、山药、红枣、桂圆、蔗糖若干。
  把这些拿回去后,她把大米,山药,花生,和核桃炒好,然后用石磨磨成粉,到时候随便煮煮加点蔗糖就可以,即可以饱腹、营养也全面,桂圆和红枣就当零嘴吃。
  最后要大娘在2套内衣里缝了几个口袋。
  她要把户籍、路引,砒霜,还有银票都用油纸包好,随身携带。
  在等待李大海送户籍和路引的时间里,她跑遍了南城的药店,叶之秋想找的曼陀罗,一直都没有找到,倒是找到了石楠花。
  她把南城里的石楠花都买了,大约有个四五斤,用药碾子碾成粉,用油布包好放在筐子最下面。
  这些行当加上原来从边城带出来的一些东西,把一匹黑马装的满满当当。
  临别时,叶之秋劝大娘对自己好点,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只有身体好了,才能看到李大哥娶妻生子不是,看神态,李氏应该把话听进去了,叶之秋就放心了。
  告别大娘后,她牵着马就来到玉鼎街,商队的货还没有装好,她在客栈住了两天才等到商队出发。
  按照霍刚霍掌柜的说法,从南城到郦城,只要中途不耽搁,基本一个半月能到,叶之秋算着时间,估计到苏庄只怕到了初夏了。
  没有找到曼陀罗,苏庄里的4个人自己能杀得了?
  只怕还是得从长计议。
  叶之秋找的这个商队人挺多,只怕将近有一千人,有大部分人是出城后加进来的,这些人在路上排成一条长龙,她走在后面都看不到前面。
  负责安全的剑士都骑着马,商队里还有一些也是随行的,都有马车。
  拉货物的有驴,有马,还有牛。
  大部分人都是步行,叶之秋也是这段时间身体养好了,要不然走一天还真受不了的。
  她感觉到饿就往口里塞一个红枣或者桂圆。
  每次叶之秋都先不嚼,先含着,含久了,金津玉液就出来了,合着这些大补元气的液体再把它们嚼碎,这样既不会滋腻脾胃,又能发挥它们补血的最佳功效。
  商队人数虽然众多,但是井然有序,到了傍晚时分,小白告诉她这只商队今天走了将近有30里路。
  叶之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