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佳丽心悦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妃嫔商议了半晌,皇后似也疲惫了,便点了清商署出身的白昭容,叫她与钱昭仪一道筹划御宴献艺之事,便推说倦了,散了众人。
  。
  谢令鸢跟着众人行告退礼,跨出门槛时,在美女如云中,一眼又瞅到了武修仪。
  一来武修仪个子高,比谢令鸢还要高,又不弯着膝盖走路;二来她英气漂亮的脸,和弱不禁风的身子,实在是对比反差太强烈。
  谢令鸢早盯了她很久,一时精神大作,磨刀霍霍。
  其他妃嫔路过,见德妃目露淫光,大骇之。
  谢令鸢思忖着,武修仪所居住的储秀殿,距离中宫和紫宸殿都比较远,往储秀殿的方向,人是越来越少的,遂几步追上前,轻声唤道:“修仪妹妹~”
  武修仪是后宫里年纪最小的妃嫔之一,今年只有十六岁,叫一声妹妹不为过。
  武修仪还未回头,她身边的贴身丫鬟先开口了,声如洪钟,气震山河——“见过!德!妃!娘!娘!”
  ……谢令鸢差点被震晕过去。
  她一边拍着耳鸣的耳朵,一边想,这武修仪是怎么回事,自己嗓门难听就罢了,还带了个声如洪钟的宫女在身边,这简直是讨人嫌的节奏啊?随便谁都不想上前跟她们说话了,一个辣耳朵,一个震耳朵!
  就连体弱多病的武修仪,都被这一声大嗓门震得头晕,蹙眉教训道:“听音,你又忘了收敛。这宫中可不比沙场,惊扰了贵人,本宫也保不得你。”
  听音慌忙跪下请罪:“惊扰了德妃娘娘,奴!婢!有!罪!”
  谢令鸢再次捂着耳朵,心道这丫鬟名字取的可真应景。
  武修仪轻咳两声,娇喘微微:“娘娘恕罪,听音的父亲乃是军中传令官,听音自小跟在校场,习惯了在六军中传令,经常收不住嗓门的。”
  谢令鸢刚从听音的大嗓门里缓过来,又被武修仪的沙哑嗓音再一次伤害……她翻着白眼想,你们别说话,本宫就算你们将功折罪了。
  阳光晴好,二位妃嫔身姿绰约走在前方,宫女内侍识趣知礼地慢了几步,跟在后面。谢令鸢先起了个话头:“不知修仪妹妹御宴上打算献什么才艺?”方才她观察得清楚,其他妃嫔兴高采烈,唯有武修仪静不做声。
  武修仪闻言轻咳一声:“臣妾不才,就献一曲歌,唱家父在边关听的民谣《张女从军行》好了。”
  就这嗓子……谢令鸢嘴角抽动,正习惯性想说“那真真是极好的”,差点咬了舌头,硬生生转折道:“想来陛下是会喜欢的。修仪妹妹涉猎甚广,这曲本宫都未听过呢。”
  她记得武修仪是出身怀庆侯府,家中世代将门,果不其然,提起这些,武修仪才仿佛有了点兴趣:“姐姐闺阁之秀,饱读鸿儒诗书,这些边关歌谣是士兵编唱的粗鄙调子,您没听过也是正常。比起沙场殉国的悍妇将军,我们女子还是喜欢听花间小令拍按香檀,更为美妙。”
  不知为何,谢令鸢总觉得她话里有一抹极淡的讽刺。她转而笑笑:“这可不见得。若没有将军沙场殉国,又何来女子花间小令……啊呀!”
  她正与武修仪言谈甚欢,忽然脚下一崴,惊呼一声,就往一旁武修仪身上倒去,慌忙伸出手!
  要抱上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修仪轻巧地后退一步,避开了德妃突如其然的怀抱。她的宫女听音眼疾手快,上前托住德妃,才不至于让德妃摔倒在地。
  几个宫女上前,谢令鸢被宫女扶正,武修仪一脸关切地迎上来:“娘娘无碍吧?怎的路都走不稳了?”
  这要让谢令鸢走正儿八经的宫斗模式,她现在已经端出了德妃的架子,要呵斥武修仪了。眼见德妃差点摔倒,武修仪不但不相扶,竟然还躲让开,此等行径,不但是对德妃不敬,还没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想到天道给她的奇葩任务,谢令鸢也只能含恨一笑:“今儿妖风太大,本宫方才被吹倒了,倒是终于体会了修仪妹妹弱不禁风的感觉……哎呀!”
  她正说着,左脚绊右脚,惊呼一声,又朝武修仪身上扑去!
  说时迟那时快,武修仪轻飘飘地往前大跨了一步,避开了德妃一鼓作气再而衰的怀抱。她的宫女听音又眼疾手快的,把谢令鸢给拉住了。几个宫女涌上前,慌忙请罪。
  谢令鸢再度被武修仪的宫女扶正身子,她磨了磨牙,皮笑肉不笑:“本宫今儿换了双新鞋子,穿着怎么也不利索,你看,说着又差点摔倒了。不过武修仪真是让本宫惊讶,步子这么大,身手颇为利落啊。”
  武修仪眼神闪烁,以宫扇掩面,屈膝行礼道:“娘娘过誉了,臣妾方才恰好腿有些抽筋,往前伸了伸筋骨,是以碰巧罢了。”
  她一边说着,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德妃一路上百般试探,难道自己的伪装,被她看出来了?
  武修仪正惊恐地反思是不是自己漏了陷,谢令鸢已经瞅准了她忐忑难安的模样,干脆霸王硬上弓,再次张开博大胸怀,迅速把她往自己怀中一揽!
  ……又抱了个空。
  “……”谢令鸢低头,武修仪正蹲在地上,捂着肚子,蹙眉如西子般呻吟:“臣妾今日葵水,实在腹痛难耐……”
  谢令鸢:“……”你就让我抱一抱,好么。
  她心里犯起了嘀咕,这武修仪说是体弱多病,然而自己几次想抱她,都被她各种轻巧而不动声色地躲开,身手极为伶俐,究竟是碰巧,还是扮猪吃老虎?
  自己这一路走得东倒西歪的,没理由次次都给武修仪躲了去吧?
  在宫道众目睽睽之下,屡次强行霸王硬上弓,自然是不妥。想到这里,谢令鸢声音沉下来,以德妃的口气发号施令:“本宫那里有太医局制的黄芪红枣丸滋补气血,还有真腊国进贡的大海子,可以清咽润喉。武修仪就跟本宫去一趟丽正殿,品一品丽正殿的顾渚紫笋,本宫也有些话想叙叙。”
  她一边说,一边给身后星使使了个眼色。星使得了她暗示,二人心有灵犀,迅速先回丽正殿布置去了。
  谢令鸢心中充盈着势在必得——萧怀瑾不准她和后宫嬉戏,她就关了丽正殿的门,小黑屋里,想方设法也能抱到武修仪!
  德妃的话说的极为客气,倘若推了就是不识好歹了。武修仪还想说什么,谢令鸢危险地看了她一眼,她只得轻轻叹气,行礼道:“如此,谢娘娘美意。”
  她听说过德妃从前是什么样的人,动不动就会给低位妃嫔责罚的,她不能由着德妃在光天化日下将事情闹大。至于进宫关了门,她总是能制服得了德妃。
  。
  二人一路聘聘婷婷,议论着后日的宫宴一事,倒也颇为投趣。半柱香后,便走回了丽正殿。
  丽正殿殿阶附近与丽天园相连的小径,没有铺汉白玉,此时地上还有凌乱花枝。二人笑语盈盈,踏出一步,武修仪忽然一脚踏空!
  她一脚陷进了深坑里!
  说时迟,那时快。
  只见德妃娘娘飞身上前,伸出玉臂,宛如西湖断桥上,与许仙再相逢的白素贞,皓腕一伸,就要抱住武修仪。
  “修仪妹妹!”
  然而武修仪虽一脚踏空,却灵巧地移换重心,迅速稳住了身形。
  反而是德妃一下子收不住,“噗通”一声,眼看要栽进坑里了,她慌乱之下,下意识地伸手抓捞,武修仪来不及闪避——
  谢令鸢的手从她绣了紫藤的对襟大衫和蔽膝上划过,一把抓住了一个略长的物事,稳住了身形。
  武修仪瞬间痛得面色扭曲,咬唇不让自己喊出声!
  听音飞身上前,一把捞起德妃,谢令鸢慌忙松开了手,手中触感犹在。
  她站直身子,秋风吹过,落叶纷飞,她和武修仪风中对立,二人衣袂飘飘,在这秋风落叶中茫然对视,微张着嘴。
  她方才扯了个唧唧……
  但武修仪不是妃嫔吗?
  男人居然也能须尾俱全地混进宫……莫非皇帝他其实是个断袖?
  还有方才的始作俑者——星使!他接了她回丽正殿布置小黑屋的命令,却竟然拿了铁锨锄头,吭哧吭哧在门口挖了个深坑?
  你这坑,坑到的分明是自己人好么?
  俊俏少年还在远处,眨巴着眼,邀功地望着她——这坑挖得可深了,他还花费心思掩饰,此刻得意地仰着小脸等待夸奖。
  “……”谢令鸢已经可以确定,面对如此深坑,都能避得如此不着痕迹且轻巧,若说武修仪是个病美人,后宫其他妃子大概都要躺进黄土包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了。
  二人呆滞半晌后,武修仪才跪下,找回声音:“请德妃娘娘恕罪,是明玦唐突了。”
  这声音不加掩饰,没有捏着嗓子,终于不再辣耳朵,而是变声期中略带沙哑,还算沉稳的少年音。
  谢令鸢更是如遭雷劈。
  妹子……不,汉子,分明是我唐突了你啊。
  
  光天化日之下,二人只得先回丽正殿。
  片刻后,丽正殿正室,一道珠纱帘子垂下,隔绝了内外。
  谢令鸢坐在帘子后面,扶额,她觉得很苦恼。
  武修仪坐在帘子外面,扶额,亦觉得很苦恼。
  方才那个拥抱,谢令鸢确实是感觉到了【武曲星君】的星气,然而怪诞的是,这种星气十分模糊,连本该属于武曲星君的九星宿运诗,都看不太清。
  这完全不似她先前抱住钱昭仪和宋婕妤那般,看得到清晰无比的星盘。这颗星辰,莫非是错投了男胎,出了什么问题?
  谢令鸢揣着困惑,面上做平静状:“修仪尽可放心,今日咱们姐妹……姐弟俩,就交个心。你既入宫,必然是有苦衷,本宫体谅,只是你需得实话道与我,否则本宫身为德妃,却知情不报,也是难办的。若你能讲清缘由,本宫自不会捅给陛下知道。”
  一棒子威逼加利诱,这怪诞事情涉及到她的任务,无论如何也要查明。
  武明玦叹了口气,既然揭穿了便不再扭捏:“此事说来,是话长了。我是怀庆侯世子,有一个龙凤胎姐姐,叫武明贞。”
  这是一出漫长的血泪史。


第二十二章 
  怀庆侯府乃开国勋贵世家,这一代的怀庆侯,只娶了一位夫人,便是嫡妻,几十年来从未纳妾。膝下只得了一双儿女,乃孪生姐弟,姐姐武明贞,弟弟武明玦。
  身为将门之后,武明玦作为府上唯一的公子,未来袭爵的人,自然也要从小习武,过得比姐姐苦多了,数九严寒天,闻鸡犬声便起床,练习骑射。
  而武明贞是侯府唯一的女儿,则是阖家娇生惯养,只待将来嫁人生子,做个好主母便是。
  只是姐姐自小不爱红妆爱武装,闺阁高墙关不住心,吵着要和弟弟一起习武。怀庆侯疼惜她,也乐得亲手带她武艺。
  依晋国习俗,女子过了豆蔻之年,又未出闺阁,是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武明玦还记得,小时候姐姐曾经不甘心地问道:“凭什么我与弟弟一胎所出,前后相差不过半个时辰,只因为他是男子,便可以骑射出游在外,而我就只能深居闺阁院所,连被男人看一眼都是唐突?”
  待长大后,渐渐明白了“纲常伦理”,武明贞也就不再问那些荒唐话。只是她骨子里喜好骑射游玩,这时候,便体现了有孪生弟弟的好处——
  她和武明玦约定,由她来挑战一场比武,倘若姐姐赢了,武明玦就答应匀一半时间给姐姐出去玩,自己则在家里,扮成姐姐的模样替她绣花,瞒过外人的视线。而武明贞可以一身男装出门,替弟弟四处行走。
  那场比赛,两人堪堪打了个平手,武明玦却认可了她,匀了一半时间给她。左右二人正是少年时,容貌相似,身量也相仿,连爹娘一晃眼都无法识破。
  只是二人互扮对方,难免心虚,为了不至于被人戳穿,弟弟苦心研习女红,意外练就了一身绣花绝技,甚至京中大部分闺阁小姐都望尘莫及。
  而姐姐怕被认出女儿身,在外好勇斗狠,其他将门虎子竟不能敌,把怀庆侯世子是个玉面修罗的可怕名头越传越响。弟弟立下的军功,偶尔姐姐还能锦上添花一笔。
  ——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不能惹怀庆侯世子。
  ——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大小姐绣花超越自我。
  倘若不是去年,武明玦在随父出征时,与北燕交战冲在前锋,中流矢受了伤,而姐姐不甘寂寞,闻说弟弟受伤,干脆瞒着家里,战马一跨,替弟出征,也不会有后面的麻烦了。
  晋国有定制,每隔两年,皇家便要举行大型秋狩。每次秋狩,都是京中王族子弟出动,而京城三品以上外命妇们,都会带女眷一起,去猎场围观。太后颁下懿旨时,弟弟正在家里扮姐姐呢,往年这个时候,他都是狩猎中拔得头筹的人,如今自然也不甘心闷在家里,便以姐姐的身份,去看别人狩猎。
  这一去,不复返。
  。
  每次秋狩,都是大家族为女儿选婿的时机,名门小姐们也趁机聚在一起,办办茶会,划船游湖,彼此熟络感情,日后出嫁当主母了,才好办宴办赏的,撑起社交圈子。
  武明玦对她们的玩闹自然不感兴趣,她们划船,他就安静坐着,只等清点猎物后开御宴。
  直到湖中央忽然传来惊叫,竟然是有人的船翻了——
  丫鬟婆子们不通水性,吓得四处跑去求救。见有几个姑娘在水里扑腾挣扎,眼看着要没入水里淹死,武明玦不及多想,跳入湖中,一趟趟把六个姑娘全部救上了岸。
  这本来只是一桩小小插曲。
  当夜秋狩宴上,前方传来“怀庆侯打了胜仗、世子杀敌者众”的捷报时,天子、太后均是大喜;又提及今日湖边下水救人一事,更是赞扬——怀庆侯一双儿女,男子能武、女子有勇,怀庆侯府当重重嘉奖!
  怀庆侯世子武明玦,向来声名在外,年少英才,甚至有人说他颇有当年韦家公子韦不宣的遗风。如今他披了战绩,更是被有女儿的人家盯上了。
  怀庆侯夫人也十分欣慰,领旨谢恩。还未来得及起身,太后却忽然提及道,想要怀庆侯府上的大小姐武明贞入宫,高封为嫔。
  如此,对武家而言,真是极致的荣耀了。
  然而,怀庆侯夫人却瞬间脸色煞白,冷汗涔涔——
  如今大堂上的,可是位公子!真正的大小姐,正顶着怀庆侯世子的名头,还在北燕边关打仗呢。
  他们从未想过,武明贞会被选入宫——姐弟二人生来便有胎记,背上猛虎胎记足有一臂长,因这胎记刚猛,压根不符合后宫的选秀条件,甚至还有避讳的讲究,谁又能想到,太后竟然会不在意这点?
  何太后是一早便看中了怀庆侯的女儿,兴许是考虑了怀庆侯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交织,因怀庆侯府是开国勋贵,论根基甚至胜于何家。也兴许是武家军的雄浑战力及对北燕造成的威慑,而怀庆侯府上子嗣单薄不存在外戚乱权的条件……
  总之这道入宫的懿旨,当场便下了,快得连皇帝与何家人都措手不及。
  倘若是萧怀瑾一时兴起,怀庆侯夫人还尚敢推拒。然而这是太后之命,想想云中韦氏被灭族、世子韦不宣被腰斩弃市的悲惨结局,怀庆侯夫人焉敢不从。
  因见证过韦氏一难,知道忤逆太后比什么都可怕,怀庆侯夫人慌了神。
  且太后与天子刚刚夸了世子骁勇善战,所以,摆在怀庆侯夫人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坦白实情,拆穿世子身份,背负欺君之罪;二,以谎言盖谎言,等武明玦入宫后,做通后宫手脚,掩饰身份。
  若拆穿了身份,还有更可怕的问题——武明玦今日救了那几个闺阁小姐后,都是浑身湿透,去换了衣服的。
  如果此事拆穿,被人乱传,那么这几个闺秀都要名节不保了!
  这六个姑娘,有武家世交的女儿、方想容方老将军的堂孙女,还有这个国公侄女、那个大臣孙女……
  若当场说出真相,武明玦就要同时娶了那几个小姐,她们还都是与姐姐私交甚好的手帕交……谁来当正妻?谁来当贵妾?天啊。
  若不说出真相,他就要入宫,竭力掩饰身份,等姐姐回来换。
  ——武明玦也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中,这一犹豫,就错过了申辩的时机。
  。
  武明玦被带入宫后,怀庆侯夫人一边买通尚寝局,给儿子做手脚;一边八百里加急飞信,要大女儿速速赶回。
  可巧那段时日,五原郡战事吃紧,那信足足隔了两个月才送到。
  按历代的后宫规矩,天子与哪个妃嫔行房,不仅取决于天子的兴致,还要讲究天时与人和。根据生辰、节气、时令,哪天可以临幸哪些妃嫔,会登上册子,由萧怀瑾过目了,再说谁来掌灯。
  这个名单掌握在尚寝的彤史手中,别的妃嫔都是求着把名字天天写上还来不及;唯有怀庆侯夫人,花费重金,让世子的名字一直消失在名册上。
  而为了避免被临幸,怀庆侯世子也是拼了。妃嫔要定期请平安脉,他都是点了与侯府交好的太医来请脉。甫一入宫,便去尚寝局彤史那里,挂了三个月的癸水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