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姑玉篱-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篱不好再往下接话,跟在王二富后边往回走。一阵凉风划过,王凤羽从身边一掠。破旧的自行车,除了后座一个鱼篓子,前面龙头却又多挂了一个鱼篓子。
    王二富一见,大嗓门喊起来:
    “凤羽,你可给我好好卖个价!我等钱使!”
    王凤羽像没听见似地,骑得飞快,一会儿就进了村不见人影。
    王二富又乐呵呵地转头解释道:
    “凤羽帮我卖鱼,我就少跑一趟。我帮你把水挑回去吧!”
    玉篱了然。王凤羽和王二富几个历来是秤不离砣的一伙人。可要说让王二富帮自己把水送回去,玉篱可不敢。两家才吵完架没多久,就让人帮着挑水上门?到了岔路口,死活从王二富手里抢过担子自己挑。
    王二富见争不过。只好把水还给玉篱。目光无意间掠过玉篱昨天摔得有些脏的膝盖,笑道:“凤羽说得不错。你是个厉害的,玉篱!”

   
    ☆、第四十章日子

    “我厉害?”玉篱一路寻思着王二富的话回到家。把水桶里的水倒进水龙头旁边的大水泥缸,想要再出去挑半挑。
    玉篱妈闻讯从灶房出来。
    “你倒快!不用再去挑,今天够用就好。先洗洗吃饭吧。”
    玉篱汗颜。要不是王二富帮忙,这会儿还在路上。暗自寻思,以后得多练练,要不一次挑一半,挑一半吧还得用挑两次水的时间。
    玉篱妈刻意看玉篱的神情,见玉篱的确是不见了昨儿早上的爽利。走上前去把铁桶从玉篱手里接过来。连声催促玉篱进去烤烤手。
    玉篱走进灶房,坐在灶孔边的玉篱爸已经从灶膛里夹出几块烧得红彤彤的木炭放在灶孔下。
    又从旁边拉过来个软和的草墩。
    “快过来烤烤。别看这草墩不禁看,坐着比沙发都暖和!”
    眼睛扫过,女儿膝盖上的印迹已经不那么明显,也并不问。
    玉篱坐下来,打趣道:
    “今年才收了新谷草,闲下来让妈教教我怎么打草墩,也免得咱们家的传家技艺失传了!”
    玉篱妈就在一边忙着灶上,听着就讲起古来。
    “这也不算什么传家技艺。早年间咱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用这个。新谷草一收,哪家不打几个?说起来我这手活计还是你过世的姑婆教会的。你要学我就教你,我开始学那会儿比你还大两岁,和你爸也才没多久。”
    玉篱妈说着,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羞涩。玉篱看在眼里会心一笑。玉篱妈嘴里的姑婆就是玉篱爸从本家过来投靠的王二奶。王二奶走的时候,玉篱爸已经盖了新房,娶了玉篱妈,也算享过几年儿孙福。玉篱爸想起来,不由有些唏嘘。坐在灶孔前接过玉篱妈的话茬也跟玉篱说起早年间的旧事。
    玉篱坐在玉篱爸旁边。冻僵的手脚被热烘烘的炭火一烘烤,慢慢暖和过来,眉目也随之舒展。
    灶膛上传来阵阵食物香味。玉篱和玉篱爸说着话,看向灶上。灶房不算大,除了简单的碗柜桌椅,最显眼就是靠东墙一个老式的连锅土灶。前面一口锅火大,蒸饭,炒菜做人的吃食。后面一口锅火势弱些,用来慢慢煮猪食,这样可以省不少柴禾。此刻,初升的太阳从东墙上的玻璃窗打进一簇明亮的光柱,穿过灶房里缕缕青烟,恰恰照在玉篱妈身上,宁静而温馨。
    玉篱心里涨得满满地,等玉篱爸歇下来,鬼使神差地开口说道:“我昨天晌午和娟子她妈说过了。她家顾忌着王泉儿家县里有人,怕是不会看上咱们给出的条件。”
    话说得及其简省。说完,玉篱不免有些忐忑。
    女儿的语气听不出半点沮丧,或是愤怒。好似在和自家讨论今天早上吃什么。
    玉家夫妇并没有追问。玉篱妈停了一下手,又继续捣鼓锅里。静默了一会儿,玉篱爸晒然一笑:“不行就不行呗!再想办法!”
    玉篱说是。
    玉篱妈在旁边插嘴,
    “饭快好了!灶房里暖和,就在这里吃。来搭把手。”
    说完被熏烟呛得咳两口。
    玉篱就笑道:
    “咱们有空还是别学打草墩。改明儿我给你们买一溜真皮沙发,想靠想躺都行!皮货更好,冬暖夏凉!还有咱家这个灶头,也该解放,咱们换用煤气灶!”
    玉篱妈耳听着,并不以为忤。笑眯眯地道:“行啊!我和你爸两双眼巴巴望着。”
    玉篱脸色一正,
    “您还别不信。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大事成不了,这么点事总能做到吧!”
    玉篱爸旁边摇头着听母女俩儿打嘴仗。见女儿认真,连忙打圆场。
    “铁定能。”
    父女俩相视一笑。
    玉篱妈看看玉篱爸,又看看玉篱,低下头,脸上尤带着笑:“那玉啊,你真就不想上学了?”
    玉篱脸上的笑淡去。玉篱爸有些埋怨地望向玉篱妈。玉篱妈视而不见,仍旧固执地等着玉篱回话。
    玉篱知道这件事就和鱼塘这事一样,是躲不过的。越躲越是无济于事。静默一下,认真地望定母亲。
    “我觉得我回来好些。至少现在是这样想。也许以后想法又不一样,可是谁知道将来?再等些时候好吗?”
    玉篱妈抬头对着玉篱坚决的眼光,有些害怕问下去。自己先软了下来。
    “是我着急了些。先前说的两月,就两月吧……”
    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这个早上玉篱一家温馨安宁的气氛。
    玉篱妈蒸了满满一大碗砂仁鸭蛋羹。不仅玉篱和玉篱爸,就是自己,也舀了一碗吃。
    “吃吧,吃吧。身子好才好办事!不知多少活还等着干。咱们也别让那档子事缠死啰,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玉篱爸点头。
    玉篱妈又分派起来。
    “菜地里蒜算是妥当了,闲暇再种些杂菜我们自己吃就好。吃完饭玉篱把楼上的蚕豆再挑拣挑拣,舀出来院子里晒好。我去田里挖整挖整,明后天咱们就把蚕豆排上。一会儿完了我还得去趟邻村和宋家定好时间,得抓紧把田耕出来才好撒麦种。待会儿要是回来迟,玉篱还是去塘子里把鱼喂了,给你爸先做饭吃,别等我。”
    玉篱答应着,提醒玉篱妈,
    “明后天抽点时间也去把我爸的拐杖配好。”
    玉篱妈点头,神色却一黯。恰巧被玉篱看在眼里。
    玉篱吃了口饭,又状似无意地提意道:“等咱们去城里的时候,不如一起去趟妇联,反正顺道。以后有了办法又再说其他,也不耽搁。”
    玉篱妈和玉篱爸端着饭碗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还是玉篱爸决断:“就这样办吧!”
    玉篱郑重地点头应是。
    吃完饭出了灶房,玉篱迎着艳丽的朝阳深深地呼吸。晴一天,阴一天,日子照样要继续过,而且一定会好!自己答应过父亲,一定不能让那些人得逞!可以徘徊,可以迟疑,但是绝对不能放弃!
    忙起来,时间过得总是很快。等到玉篱把蚕豆种捡好,舀到院子里晒干,到下午做好饭喂好鱼,又把蚕豆种收起来,时间已经到了五点。等了一会儿,饭菜都快凉尽,玉篱妈才回家。
    一家人热过菜,正吃着。听见院子里有响动,出去一看,王七婶领着斜对门的陈小嫂子一起进来。后边还跟着个人。仔细一看,原来是王大富的媳妇,翠竹!

    
    ☆、第四十一章赔礼

    玉篱和母亲站在堂屋门口望去,王七婶带着陈家小媳妇静茹和王大富的媳妇翠竹站在屋檐下。翠竹见玉篱妈出来,走上两步笑着叫道:“婶婶在吃饭呢?”
    玉篱和母亲都不由一愣。
    前阵打谷子的时候,两家因为秧田排水的事才闹得满村人都知晓,这会儿怎么又找来?玉篱想到今早遇到王二富的事,只觉得事情还真巧。上次的事还历历在目,玉篱转身端起碗继续吃起饭来。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人家都走到家里来。玉篱妈扫了眼翠竹手里沉沉的白色塑料袋子,勉强笑道:“来啦!屋里说话吧。”
    说话间瞅了眼望过来的玉篱爸,赶紧把人带到灶房里说话。
    玉篱爸有些奇怪,跟玉篱说:
    “来的是翠竹?你妈也是,怎么不把人请进来,领到灶房去干啥?”
    玉篱一警醒,才想起来玉篱爸还不知道自家和王大富家这么档子事。支支吾吾地说:“咱们不在吃饭么,让人家干看着也不好。”
    说完,到底又有些心不安。几口把碗里的饭刨完就放下碗筷。
    “您慢慢吃,我去看看她们说什么?”
    玉篱爸也不以为意。想着许是说得女人家的事,点点头也没追问。
    灶房里还余有灶膛的热度,虽然没像堂屋一样笼了个火盆,也并不觉寒冷。王七婶,玉篱妈,陈家小媳妇还有王大富媳妇翠竹,几个女人挤在一起,各占了玉家灶房里的小方桌一边,倒刚刚好。玉篱再一走进来,就只得和人挤着坐。
    翠竹坐在靠门一边,眼尖地看见玉篱进门,赶紧就起身把玉篱拉过去。
    “玉篱妹妹坐这边吧!”
    玉篱还没醒过神,就被翠竹拉在手里。说心里不恼是不可能地,挣扎着就要翠竹松开手。翠竹脸上一阵尴尬,手松开了却还是笑着说道:“妹妹心里还放不下上次的事吧?我这就是道歉来啦!上次的事,真正是对不住!”
    玉篱很是狐疑。却听见玉篱妈和王七婶都说:“事情过去,也就不提了。”
    王七婶还笑着接了一句,
    “再说,要说错,也不是你。况且玉丫头还把大富给打啦。你说得对,咱们都是受了那些小人暗害!”
    玉篱不解,也不好再和翠竹争执。顺着斜坐在长凳边上。往桌上看去,翠竹提来的袋子敞开着,袋子里又分了几个小袋子。杂糖,米糕,还有两瓶酒。不过年不过节,这是干什么?
    翠竹循着玉篱的目光看来,明白玉篱在疑惑什么。笑着解释道:“是二富。上次他说要登门赔礼,就买了这些东西。说起来,倒叫我和他哥落个大红脸。错事是我家那位做,倒叫小叔来赔礼。我也不怕脸皮太厚,就借花献佛,从他手里接了过来。”
    翠竹说着,真就耳根发红。
    陈家小媳妇见状,也细声细气地帮着说情。
    玉篱转开脸,也不好再说什么。其实,王七婶说得对,算起来她家也没讨到好去。真正可恨地是那背后挑拨的人。气归气,自家心里还是明白地。这王大富家,其实大可不必跑这么一趟。
    翠竹见玉篱缓和下来,又坐着和玉篱妈说了不少软话。玉篱妈本来就是个心软的,一会儿灶房里的气氛就热络起来。翠竹却话锋一转:“婶婶。说句越矩的话,还是让玉篱去上学吧。邻里之间,一辈子这么处着,吵吵闹闹在所难免。要说是小事,也不尽然。可要说有多大,也不至于毁了前程来挣个输赢。是吧?玉篱。”
    玉篱还好好听着两人说话,不妨翠竹话锋一转对着自己,愣了一下,又怪翠竹哪壶不开提哪壶。上午才好容易敷衍了玉篱妈,这会儿又说。
    玉篱也不搭腔,只管坐着。玉篱妈接过话头:“什么越矩不越矩地,你这说得是掏心话。我也是这个意思,可惜玉篱太倔!”
    翠竹又转过来向着玉篱:
    “妹妹,你不常在家,是不知道。大富没脑子,我婆婆糊涂。可要说谁有那坏心存心做那些可恶的事,那是没有的!大家鼻子挨着眼睛,不知道几辈子才修来的缘分。要有什么难事,都该帮帮才是理。你还小,该回去好好奔自己前程,别为了这些杂事耽误自己!”
    这话听着句句肺腑,说得玉篱妈只点头。玉篱却不想听。直接站起来说声“不好意思”,就跨出门去。过了一会儿,听见玉篱妈送客的声音,才又从院子里折回来。
    玉篱一见女儿,就直责备不懂事。
    “你也是好歹不分。她家虽和咱们有过节。可人既然来了,又肯伏低。做到这份儿上,又给人脸子看干什么?再说,我觉得人翠竹说的话再实在不过!”
    王七婶在旁边呵呵笑。
    “也无妨。你娘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正好。”
    说到这里,玉篱妈倒想起来,
    “她怎么就找上你?”
    王七婶仍旧笑呵呵地,拉过板凳来坐下。
    “我才放下碗,静茹就来找。说是二富买了礼,又不好意思来。就去找他大嫂帮忙。这翠竹也是个精的。她不是和静茹来往吗?就来找翠竹!一层层,就上你家门来啦!”
    玉篱妈摇头笑道:
    “我家门槛也不高。都快狗不理啦,来就来吧。还绕这么多圈。”
    王七婶不依,
    “可不,狗不理,人理。我不就是人?”
    说得玉篱扑哧差点笑出来。玉篱妈瞪了一眼忙给王七婶解释。
    王七婶手一挥,并不在意。又说:
    “说起来,也有我一份责任。现在远近闹得沸沸扬扬,说是村里有人欺负你们家,才害得玉篱辍学回家,没了上学的心思。这翠竹最近日子也不好过。出门有人问,回家又跟婆婆和大富怄气。倒是和她小叔两人能说到一起。”
    “你不知道。听静茹说,买这三色礼的钱,是二富自个掏的。为这来道歉的事,跟他妈和他哥干了一仗,这阵儿都歇在王二敢家,晚上也不回去!话说回来,还好大富家有这么两个明白人。可见凡事都有两面,的确不能尽想坏的。最坏不过,就是那王泉儿家!把火拨旺了,自己倒躲在一旁看好戏!”
    玉篱妈和玉篱听得愣神。没想到这事还弄得不止自家不太平。
    玉篱妈一个劲儿点头,
    “二富从小看着憨厚,就是个实在人。翠竹也好,精归精,心眼正!”
    玉篱却想到早上在河边先遇到王凤羽又遇着王二富的事。不禁问道:“王二富哪来钱?是不是摸海的?”
    王七婶想想,有些摸不准。
    “他们小辈,我也没大在意。不过平常看二富没什么营生,又和王二敢走得近。十有八成是摸海得来的吧。”
    玉篱妈听这话,就说:
    “大冬天摸海,可够苦!咱们心意领了。这礼还是还给二富吧!”
    就让玉篱先把东西收起来。
    玉篱也不反对。把几个小袋分别系好,还用刚才翠竹提来的大袋子装在一起。脑子里,却想着王凤羽扛着自行车满头大汗的样子。
    “干妈,我看着王凤羽吃苦肯干,也算走正道。你们怎么都喊人二敢?听着怪不好!”
    王七婶和玉篱妈两个正说着事,听玉篱这么一问,快言快语地打发回来。
    “他不敢谁敢?才那么大点儿就知道舀刀砍人,活活一个小阎王!”
    玉篱一噎。见两人正说得起劲,也不好再问。
    王凤羽舀刀砍乡干部的时候,玉篱已经上镇里的重点中学。周末回家才听家里说这事。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儿,把堂堂七尺男儿砍到住院,一下子轰动整个县。幸好,当时未成年,最后只教育了几天就放出来。其他的,玉篱再不知晓。
    玉篱丢开心里的疑问,先回了堂屋。玉篱爸已经放下饭碗,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玉篱回来,顺口问道:“说啥事了?”
    玉篱早就想好了的。
    “没什么。就是问问咱们找的哪家来耕田。她家也要种小麦。”
    玉篱爸不疑有他,没再追问。

   
    ☆、第四十二章打听

    玉篱爸眼瞪着电视想事情。
    玉篱快手快脚地把碗筷收拾起,端回灶房。悄声把刚才跟玉篱爸说的跟玉篱妈串通好。王七婶一旁看了,叹口气,告辞回家。
    玉篱又和母亲商量:
    “今天早上我在河边遇到二富,想来那时候刚摸海回来。明儿一早我去挑水,一起把东西带去还了吧?”
    玉篱妈答应了,又嘱咐玉篱:
    “把话说好听些。人家有心,咱们何必又往外推?这个节骨眼上……”
    言下之意,现在正弱的时候,肯有人示好就不错了。
    玉篱不置可否。帮着玉篱妈一起拾掇好,又把牲畜都喂完,里里外外打理停当,就说要歇歇,把自己关进屋子里没再出来。
    到了第二天。仍旧天刚微暿,玉篱就去挑水。只是这次,虽故意在小河边磨蹭许久,既不见王凤羽也不见王二富。玉篱只好又把东西带回来,躲着玉篱爸藏在灶房碗柜下。
    吃过早饭,玉篱爸早早地赶玉篱妈和玉篱:“早点去吧。一亩多田,就两个人忙,够你们累。家里的牲畜就交给我!”
    玉篱妈不干。非又把猪喂了,只把鸡鸭留给玉篱爸。玉篱就说:“今天咱们做快点。明天上午就先腾出来给爸去配拐杖吧。下午再接着排。”
    玉篱妈听了这话,一丝犹豫从脸上划过。玉篱看得一清二楚。
    这边,玉篱爸也一旁推脱:
    “迟早的事,不着急!你们慢慢做,别累着。其他都好说!”
    玉篱不禁疑惑,又不好当着父亲的面问出来。
    母女俩儿一块儿到了大田。玉篱才问道:“是不是咱们没钱了?”
    玉篱妈一个激灵,又支吾说道:
    “瞎说什么?”
    “那怎么说给爸配拐杖您是那表情?”
    玉篱不死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