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离记-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部分人就是这样,你风光的时候,说酸话,你败落的时候,落井下石。

    沈月华自然也听到了,说她生不出孩子,被夫家赶出来,居然还有脸又回来宁县。

    “这些小人,你理了做什么?”沈月华劝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以后又怎么样,你理他们,你就是傻!”

    王氏只是哭。

    洪氏见了,也来劝。

    沈月华没有再说话,只多喝了几盏酒。

    热酒入肠,愁上加愁。

    不是为感情,只是为人生。

    将来,她一个独身女子,在这世间,可容易坦坦荡荡的走下去?

    有时候,她真想抛下一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虽然这世界跟她原先生活的不一样,可总是新鲜的,叫人向往的。

    也许有一天,她会离开这里罢。

    既然人生总是如此,又何来那么多的害怕?

    她看了一眼酒盏,又一饮而下。

    后来还是珊瑚跟玉珠扶着她回去的。

    次日,一早醒来,头疼欲裂。

    “我醉了?”她揉着额头问两个丫头。

    玉珠笑道:“是啊。”

    沈月华呻…吟一声,担心的问:“没发酒疯罢?”她印象里,好像这是头一次喝醉酒,其实本来也没有多少伤心事,还不是因为王氏在旁边唠唠叨叨,她越听越是心烦,便不小心喝多了。

    玉珠嘻嘻一笑:“倒是没有,只趴着睡了。”

    还好,还好,沈月华心想,要是在徒弟的喜酒宴上发酒疯,那也太丢脸了,她都不好意思见人!

    王氏这会儿也来了,打着呵欠道:“难得回一趟县里,索性去看看你小姨。”

    沈月华不反对:“好啊,我这铺子一连开了许久,也是难得休息,去便去罢。”

    四人便坐了骡车去乡下了。

    她小姨王琴家住村里最东头,此刻刚是过了春播的时候,但田里也很繁忙,他们到的时候,夫妇两个正在浇肥呢。

    王琴知道她们来,高兴地不得了,放下木桶就回了来,老远便喊:“大姐,月华!”

    王氏迎上去:“哎哟,看你忙的,妹夫呢,祖欢在私塾念书那?”

    “他在后头收拾,我先来的,祖欢是在念书啊,得晚上才回。”王琴抹了一把汗,又去看沈月华,“倒是好久没见了,你这孩子瘦了些啊,这次来在这儿多住一阵子,小姨杀头猪,把你养养肥。”

    珊瑚,玉珠都笑起来。

    王琴道:“两个丫头也长大了,定了人没有啊?”

    两个姑娘的脸顿时红了。

    “还没呢,反正年纪不算大。”王氏笑道,“你要是有合适的,也给我说说,这两个丫头,不是我夸,又聪明又能干,哪个娶回去都是有福的。”

    “可不是。”王琴也同意,“都进来坐吧。”

    “咱几个人好住的罢?”王氏问,“几天总要待的。”

    “乡下没别的好,就是地方大。”王琴哈哈笑,“别担心,好几个房间呢。”

    “我都忘了,你这是新起的房子,可不是大。”王氏看着妹妹,颇为欣慰,“这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祖欢又能念书,将来考个秀才,你们更能享福。”

    王琴笑道:“是啊,也是托了你们的福。”

    这会儿,她的相公郑知方也回了,他是个很实诚的人,放下手里东西,就出去割菜,说是要整顿好的招待她们。

    四个人把行李一放,同王琴聚一起说笑去了。


☆、第55章 过继


    村里的日子过得简单又惬意;时不时让沈月华想起她刚穿过来时的情景;不过那时候,她们过得可苦了;远没有她小姨现在的生活来的舒服。

    他们家最近又购买了十亩田;新造的院子气派又开阔,前头种了果树,后头养了猪羊,叫人看着就羡慕。儿子还争气;已经通过县试;很得夫子看重,在整个村里都算是过的很好的。

    “今年风调雨顺,看着又是丰收年啊;”王氏笑眯眯道;“你这许多田,到时候好请人来帮一帮,不然可不是要累坏了。”

    “是啊。”王琴点点头,“也是打算请一两个雇工,现在田税交的少了,咱们手里头可宽裕。说起来,也是亏得赵大人,上回他亲自来这儿,叫人丈量田地,那些个富豪,大地主都吓坏了,他们有好些田地瞒着,都没有交税,起先还不肯,赵大人带了官兵来的,他们后来才让量,一下子补缴了很多银子。”她想起来,又面露惊色,“其中有个好像是什么国舅爷,凶得不得了!”

    “哦?怎么,他为难赵大人了?”王氏忙问。

    “是啊,两边差点打起来,不过赵大人一点不怕他,那气势把国舅爷反而吓的不敢动了。”王琴又笑。

    “就是么,还是咱们赵大人厉害,这孩子,我第一眼见到他,就晓得他定是不一般,不然岂会让月华嫁给他?”王氏开始炫耀自己的眼光,那会儿她还不知道赵兰修是哪家的公子,他登门拜访,她当即就留他吃饭。

    当时沈月华还埋怨来着。

    王琴也同意:“可不是么,还懂礼貌,都来咱们家拜见过,这回真是做了件大好事了,咱们种田的,总算日子好过些。”

    这些话钻入沈月华的耳朵,她想起赵兰修曾跟她提到的种种理想。

    她这人嘴巴不甜,总是会说,别等到头发都白了,但他只笑笑,并不介意,说娶个这样的娘子才更能激励他。

    如今,这些愿望渐渐都能实现了。

    沈月华也替他觉得高兴。

    最近几个月,赵兰修可谓日理万机。

    新帝登基,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有道是一朝皇帝一朝臣,周王尚且是王爷时,便对先帝的许多举措并不赞同,如今他登上皇位,自然会大刀阔斧的实施自己的计划,但好些构想只是雏形,真要进行,很需要商榷。

    他们几个阁臣,每日从早朝开始,基本要到天黑了才能回去,有时候,还得熬夜。

    这么下来,他人都瘦了一圈,可却精神奕奕,像是永不会疲倦。

    毕竟,这世上,有几个人能一展抱负,实现毕生理想?

    他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只是,心底一个空位始终是留给沈月华的,这日赵霖领着孟兆祥来了。

    “因丁字和跟姜法慧成亲,掌柜去了宁县,现在又去了乡下,短时间内像是不会回来。”孟兆祥道。

    赵兰修点点头:“辛苦你了,你也正好休息一下。”

    孟兆祥笑笑:“算不得辛苦,小人原本也是要干活的,再说,在那里挺好,他们人都不错,小人反而还轻松了。”

    赵霖“嘿”了一声:“再轻松还能比当管事好啊?”

    孟兆祥摸摸头:“还行罢,总是不费什么心,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小人有次听说,西平侯的岳母认了掌柜做义女呢,小人便去侯府打听了一下,原来西平侯要娶妻了,只是好像还没个着落。”

    赵兰修脸色一沉。

    贺琏打算要成亲,但是还没定人?

    他的岳母又认了沈月华当义女?

    赵霖也皱起了眉:“莫不是要娶沈掌柜罢?不过他们侯府门第多高呀。”

    是高,所以那老夫人才会让沈月华当义女,好抬了她的身份!

    赵兰修的手猛一拍,桌上一只彩粉汝窑笔筒震了两震,滚下来,摔了个粉碎。

    孟兆祥吓了一跳。

    “你先走罢。”赵霖朝他使眼色。

    孟兆祥便退了出去。

    “只怕也是西平侯的意思,跟沈掌柜应该没有关系。”赵霖安抚。

    赵兰修没有说话,但他的心都要烧起来了。

    难怪最近她那么无情,连见都不见他一面,莫非是已经有了再嫁的心思?

    他坐不住了,站起来,推开门就走了出去。

    谢氏正好来看他,二人差点撞个满怀。

    “兰修,你这是要去哪儿啊?好不容易在家一日,不多歇歇?”她关切的道。

    赵兰修站定,行了一礼:“去散会儿步。”

    “为娘的也正要去,不如一道罢?”谢氏柔声说。

    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逼迫赵兰修,这对谢氏来说,并不容易,他心里也是内疚的,当下点了点头。

    母子两个在园子里走了会儿,虽然此刻百花盛开,花团锦簇,艳丽莫名,可两个人的心思都不在上面,一路竟是无语。

    谢氏忽然长长叹了口气:“为娘的想了许久,总是不能叫你毕生难过,要不你还是娶了她回来,至于子嗣,纳个妾就是了,到时候记在她名下,也是可以的。”儿子已经是个阁臣,多少人家来攀附,他都看不中意,谢氏瞧在眼里,也是着急,想来想去还是妥协。

    她这下半辈子,乃至整个赵家,总是要依靠赵兰修的。

    真为了一个儿媳妇跟儿子闹僵,又有什么意思呢?

    再说,那些大户人家的正室夫人,虽说没有孩子的少,可没有儿子的也不是没有,真要论起来,情况也是差不离。

    赵兰修愣了愣。

    纳妾?

    早在很久前,他就想过这个问题,对于富贵人家,纳妾乃是司空见惯,只是,他知道沈月华不能接受,故而,也就从来不曾提议,如今时过境迁,他就能提了吗?

    只怕还是不行。

    若是她能接受,当年就不会主动和离了。

    他摇摇头,思虑了一番道:“过继的话,不知母亲觉得如何?”

    “过继!”谢氏倒退一步,瞪圆了眼睛,“过继?你好好的又不是身体有问题,为何要过继?兰修,我已经退了一步,难道你就不能也退一步,真要咱们母子两个反目成仇不成?”

    赵兰修淡淡道:“过继也没什么不好,总是咱们赵家的血脉。”

    “可那不是你的血脉!不是你爹延续下去的血脉!”谢氏痛心道,“你真要对不住列祖列宗?”

    “母亲。”赵兰修缓和了语气,“只是先过继一个,其实月华的身体,也不是说就治不好的,谁也不能完全断定。”

    “那若是以后还没有呢?”谢氏不同意,“我不能让你过继一个儿子的,说出去,被人耻笑!”她微微抬起下颌,“你执意如此,为娘的也只能对不住你了,总是要找皇上说道说道,为人臣子的,还能是个不孝的?”

    赵兰修垂下眼眸:“娘不用费心这些,儿子早同皇上提过此事,不妨告诉娘,皇上曾要赐婚,已被儿子拒绝,皇上也知我忠心耿耿,一心辅佐皇上建立盛世,婚事又算什么?任何事情都比不得新政重要,再说,男儿还会怕年纪大了不成?”

    谢氏颓然。

    见她如此,赵兰修也是满心苦涩,轻声道:“儿子此生没有求过母亲任何事情,只求母亲这次能够成全。”

    谢氏抬起眼睛,颤声道:“兰修,为娘的也求你一次,别再这样了,天下多少女子,你何必非得她呢?”

    两个人定定的互相看着。

    赵兰修首先移开了目光,望着高远的天空:“也许罢,但愿我能等到那一日,忘了她,我定然会娶别人。”

    只是那一日,究竟有多远,他并不知道。

    一切都交给时间罢,他能做的,只能是穷尽自己的力量,去抓住她。

    至于结果如何,他无怨无悔。

    如果有一天,她真的弃他而去,心里再也没有他,那便是世界的尽头了。

    若是走到那一步,他娶谁,只怕也没有任何的关系。

    沈月华她们在村里住了十日,方才回去。

    四个人心情大好,在车上,玉珠依依不舍:“真是不想走呢,都说种地不好,我怎么觉得挺有意思的,你们看,手边什么都有,菜啊,肉啊,果子啊,多方便!地方还大,哪里像京城,就那么一个院子。”

    “这傻孩子,哪里有这么好。”王氏笑道,“你是没吃过种田的苦呢,等到不下雨,你就晓得厉害了,什么都长不出来,你喝西北风呢!”

    “就是,看你平常多聪明的,这不就开始胡说八道了。”沈月华戳她脑袋,“要说好,只有那些大地主是真的好,反正田多啊,都是租给别人种,天气不好,照样每年收钱,那才是稳赚呢。哪像一般的农人,真是靠天吃饭,还好小姨家养了些牲畜,生些小的还能卖钱。”

    玉珠皱了皱眉:“那看来还是掌柜好啊,没有一天是不死人的。”

    王氏叹口气:“就是晦气了些。”她对女儿的职业一直都不是太满意,想当初,因为这个原因,多少媒人却步!

    “管它晦气不晦气,咱们过得好就行了。”沈月华嘻嘻一笑。

    王氏看看四个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好料子,头上又是戴了漂亮首饰,想以前那么苦,怎么都是好事,顿时也笑了起来。

    骡车快快的往前而去,扬起一路尘烟。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Ritz的地雷,么么!


☆、第56章 相逢


    回到家没过几日,姜法慧的母亲范氏来了。

    王氏只当是丁字和那对小夫妻出了什么事;一问之下;原是来给玉珠说亲的。

    玉珠听见,脸羞红了跑进去。

    “这人家原先也是县里的;不过儿子赚了钱;去乡下买了不少田;这就当起小地主来了。”

    王氏好奇;“那家世不错啊,可怎么会知道玉珠的呢;莫非是你提的,”

    “家世是好;不然我也不会急着来,但却不是我提的;我这都没有想到呢,那家的母亲自个儿来的,说是在成亲礼上见到玉珠,就觉得这姑娘好,性子直爽,打听了下,还是个做事麻利的,便很满意。”范氏笑了笑,“这就找我来了。”

    王氏点点头:“那不错啊,只是不知道小伙儿怎么样。”

    “那小伙儿前几年一直是在外面做买卖的,跟着大商队到处跑,后来他父亲去世了,这才回来,说是要侍奉母亲,才安顿下来的。”范氏赞不绝口,“很是孝顺,我见过了,长得模样也周正。”

    王氏心里也是觉得很好,可还有疑问:“不瞒你说,我给那两个丫头也是找了挺久,总是有人家嫌这嫌那的,主要还是觉得她们没有父母,总是不好,怎么这家人不怕呢?”

    “哎,那是因为那家母亲早就想要个女儿,就是不能如愿,知道玉珠无父无母的,还高兴呢,说儿子娶进来,她正好当多了个女儿,这多好!我瞅着,就是老天配的好姻缘啊!”范氏道,“越想越是合适,我也喜欢玉珠这姑娘,可不就不耽搁的来了。”

    王氏也说很合适,当下谢了范氏。

    沈月华回来,她就跟她说了。

    沈月华也觉得很好。

    “但还是要见一见,两个人总要互相看得上眼。”其实她还有一个顾虑,孝子自然好,可若男的只是因为母亲喜欢就娶了玉珠,总是觉得不够圆满,他要是真喜欢,那才是最好呢,当然,也得玉珠中意,这也是顶顶重要的。

    “早跟你范大娘说了,哪一日有空就来。”王氏笑。

    沈月华便也不说了,吃完饭,进去看书。

    上一回她借了六本书,虽然像是很多,可这晚上没有好玩的,她尽在翻,倒是差不多要看完了,正好王敏这孩子前几日又跟她抱怨,说学了不少字,可找不到特别合适的,可以自己看的书,烦的不得了。

    沈月华便心想,侯府的书房那么大,指不定就有,又可以顺便去看看贺允宁,再自己借几本书,故而,第二日下午,她就提早离开铺子,抽空去了一趟西平侯府。

    哪里知道,贺允宁还没从私塾回来,贺琏听说她要借书,自然愿意,叫她自己去选。

    沈月华刚走不到一炷香功夫,外面就有小厮进来,递给贺琏一张拜帖。

    贺琏打开一看,神色稍变。

    沉吟了片刻,他叫小厮把来人请进来。

    那来人正是赵兰修。

    二人寒暄几句,各自坐下。

    “侯爷威武不减当年,可见还是没有懈怠的。”赵兰修打量贺琏一眼,“圣上早前便与下官提过,下官也以为,边镇防务,练兵战敌,大明朝第一人非侯爷莫属,今日上门,下官便是来讨教一二。”

    贺琏淡淡道:“不敢,论到战绩,前有马将军,威震四海,后有霍将军,百战百胜,贺某只得运气罢了。”

    “侯爷谦虚。”赵兰修笑了笑,“侯爷当年力挽狂澜,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受万人景仰,只圣上体恤侯爷所受之伤,故而只派遣下官前来拜访,见一见侯爷。”他顿一顿,“想来这些年,侯爷的身体也是康复了罢?”

    贺琏眼眸微微一眯。

    不等他回话,赵兰修取出一纸大明江山图,摊于桌面:“侯爷请看。”

    贺琏走过去。

    二人遂谈起边防问题。

    过得一会儿,赵兰修卷起地图:“得侯爷指点,下官茅塞顿开,但还需细细钻研,方才能彻悟,恐日后还要叨扰。”

    贺琏对他的行为其实颇为不解。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