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浓花娇芙蓉帐-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玄礼皱着眉,质问道:“这就是你找的退路?我看你是给余家寻了一条不归路。”
“二郎。”成国公沉声呵斥,把心里的怒气压了压,才道:“前有三王相争,后有长乐郡王欲搏,这岂不是我余家的机会?我余家有三万精兵,不管是谁都想拉拢我余家,难不成他们还舍不得一个异姓王?到时候蜀地为我余家封地,这才是真正的一言堂,再不用受制于人。”说道此处,成国公不由兴奋起来,双目透着红光,胸膛更是起伏不定。
简直是疯了,余玄礼避了避眼睛,知道自己在多说也是无用,长兄要的不是余家在蜀地成为一言堂,而是他成为蜀地的一言堂。
“你想怎么做?”
成国公微微一笑,富有深意的说道:“日子还长,尚不急于这一时半刻,得要看谁出的诚意更足,不过三王身边已各有助力,倒不容易凸显我余家的可贵之处,须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难,我更好看的是长乐郡王,若余家女能嫁进长乐郡王府,倒更为让人放心。”便是他真错看了长乐郡王,折损的也不过是一余家女罢了。
余玄礼冷笑起来,觉得他这兄长当真是在蜀地作威作福久了,以为是人便可由他拿捏,一边想给长乐郡王一个教训,让他收敛自己的行为,一边又想嫁女进长乐郡王府拉拢于他,这世上哪里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
“大哥莫不是忘了长乐郡王那日已说自己有了意中人?”
成国公不以为然的笑了一声:“不过是少年意气,想来那太华县主已是生的不错,长乐郡王又年少,生出爱慕之心倒也不奇怪,可美人易得,江山难弃,莫说是聪明人,这样的道理只要是个人都会明白。”成国公捻着胡须,笑容中透出一种得意。
余玄礼忍不住轻嗤一声:“大哥莫不是忘记了太华县主背后站着的是德宗大长公主和卫皇后吧?就是个聪明人,只要也难以抉择。”
成国公眼睛眯了眯,笑了起来:“若纳两美入府岂不是一段佳话,余家女不比太华县主位尊,为侧妃亦不是不可,只是,此事究竟成与不成,端要看长乐郡王如何选择了。”
余玄礼听不下去了,不想长兄竟厚颜到如此境地,余家女世代不成为妾,到这一代,竟要因他的野望而轻贱至此。
“余家女永不为妾,大哥莫不是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余家养育她们多年,为家族有所牺牲也是她们应该做的。”成国公神色冷酷,莫说只是余家女,为了大业,牺牲几个余家儿郎又有何妨。
第56章
成国公府的女眷大多都留在京中为质; 只有一个出身蜀地的姨娘姜氏随侍国公身边,且在蜀地为他生下一个二八年华的庶女; 至今不曾说亲; 而那余家小娘子生的端是貌美如花; 明眸皓齿,一对梨涡轻陷,笑起来既甜美又讨人喜欢。
“这是小女欣娘。”成国公捻着长须; 颇有一点得意的介绍道; 他这个女儿颜色生的极好,可以说余氏一族最为出众的小娘子; 他留到至今; 就是为了让她嫁进一个对成国公府有所助力的人家; 只可惜; 如今为了一试长乐郡王他也不得不舍弃这个女儿了。
严之涣显然有些意外会在宴席上瞧见成国公府的女眷,又见成国公着意点出这小娘子的身份,心中便明白了几分; 心里不由讥笑; 难不成他就是那等贪恋美色的登徒浪子不成,女妓上不了他的床,如今便推了自家女儿出来。
“小女见过长乐郡王。”欣娘步履轻盈,上前福身行了一礼; 如今已是入了冬,蜀地虽不比京城严寒,却是湿冷入骨; 她却着了一件轻罗长裙,半个肩头和胸前的饱满都显露于前,可谓是让人一饱眼福。
严之涣只扫了一眼便已窥到这欣娘的姿容,薄唇微勾,带出了几分似笑非笑的弧度:“余娘子请起。”
欣娘抿嘴一笑,便退回到了姨娘姜氏的身边,然后偷偷的打量起了严之涣,她已从姨娘口中得知父亲有意把她嫁进长乐郡王府为侧妃,不免对这位长乐郡王有些好奇,见他眉目俊朗,神色冷淡,那薄薄的嘴唇微勾着,虽有未见眼底的笑意,却更显得寡情,心里不由就冷了下来,谁家娘子不怀春,她自也是想嫁一个温柔贴心的郎君,可这长乐郡王却是连眼风都未曾朝着自己扫上一眼,分明是没有把她放在眼中。
欣娘一时间有些不忿,她自持美貌,在这蜀地更是出了名的美人,不知多少郎君想得她亲睐,如今被严之涣这般冷待,自是不悦,加之年龄尚小,那不悦之色便挂在了脸上。
成国公见严之涣对欣娘并不在意,目光骤然一深,他此举已是十分明显,长乐郡王这般态度分明是无意与余家相交。
“看来郡王当真是要做那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痴情郎。”成国公虽是朗声大笑,可却带了几丝莫名讥讽的意味,自古温柔乡是英雄冢,若一味儿女情长又岂能成就大业。
严之涣笑了一声:“若能得太华为妻,旁人又能入眼。”他倒是丝毫不避讳谈及自己心之所属,甚至对于成国公的轻视很是不以为然,他自知温柔乡是英雄冢,可依他之见,那温柔乡指的却是红粉骷髅,不过是那等以色侍人又别有用心的女子布下的陷阱,若有但凡有姿色的女人便可成为英雄冢,那世间男子又岂敢近身。
“郡王可曾想过哪怕你一片情深却未必能如愿以偿。”成国公笑意微敛。
严之涣因为这话长眉不由一挑:“若不试试,岂不是留下一生憾事。”
成国公眼眸眯了眯,随后笑道:“那就祝郡王能得偿所愿了。”
严之涣“哈哈”大笑:“借成国公吉言了。”
成国公嘴角勾了勾,借着饮酒的姿态掩去嘴角边的冷笑,之后说道:“如今已进二月,郡王可是要留在蜀地过年节?”
严之涣眸光一凝,随后笑道:“正要和成国公说,十日后便要启程回京。”
成国公目光微凛,手中的酒杯朝严之涣举了举,口中却道:“蜀地年节时甚为热闹,郡王无缘得见不免让人觉得可惜。”
这般惺惺作态实在让人觉得可笑,严之涣薄唇勾了勾,眼底闪过一丝讥讽的笑意。
严之涣离开蜀地时正值二月十三,等回京时洛邑的牡丹花已经盛放,他特意绕路来了洛邑,让士兵驻守在郊外,自己则带了近身侍卫赵勇和张萧前往德宗大长公主府拜会。
严之涣一路奔波,便是来前特意梳洗一番,又换上了锦袍,也显得一脸风霜,德宗大长公主府前的门子瞧见他来拜会,不由一愣,等接过请帖后,才知他的身份,忙把人请了进来,又赶紧跑去通传。
德宗大长公主眼下却是不是府中,下人只好寻了裴蓁去,裴蓁听是长乐郡王前来拜会,亦是一怔,想了想,便让人把他带去了正堂。
严之涣贵为郡王之尊自是没人会慢待于他,他坐在宽倚中,手上捧着一盏茶,却是不饮,反而不时的朝外面望去,裴蓁到时,他正立身在门旁,两人猛的打了一个照面,皆是一怔。
裴蓁只觉得严之涣变化颇大,他虽不是京中面如傅粉那样的美男子,可也算的上眉目俊朗,颇具英武之气,可眼下,这人满面风霜,下颚虽可以看出已是剃过须的,可比照在京中时光洁的下颚来说,还是布满了青色的胡渣。
严之涣望着裴蓁,舍不得眨眼,只觉得半年未见,佳人已是长成,裹在青白色诃子里的酥胸较之前更为浑圆饱满,柔软的腰肢更是细的一只手都能握的过来,那粉俏的小脸上额间描绘着精致的艳色花钿,乌鬓处插一朵粉白色,含苞怒放的牡丹花,衬得艳容越发娇嫩雪白,严之涣只觉心如擂鼓,怔怔的望着裴蓁移不开视线。
“外祖母如今不在府里,郡王先做,我让人寻了外祖母回来。”裴蓁红唇轻弯,嗓音又娇又脆。
严之涣只道裴蓁那一笑带了春色,像一株宛然绽放的牡丹花,唯有千娇百媚可以形容。
裴蓁见严之涣没有应声,不由挑眸看去,见他怔怔的盯着自己,秀眉微蹙,有些不自然的伸出染了丹蔻的左手,顺势在自己别了大朵牡丹花的鬓间抚了抚。
严之涣的视线随着裴蓁纤细白皙的手指移动,窥见了她偏偏广袖下一截藕臂,眼神不由一凝,又有些狼狈的避开眼去,清咳一声,说道:“从蜀地归来正好途经洛邑,便来看看德宗大长公主她老人家。”
裴蓁听了这话,便似笑非笑看了严之涣一眼,从蜀地归京怎会途经洛邑,她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这样的话只怕连严之涣自己都不觉可信。
“五月初八是县主生辰,不知县主可会回京过生辰?”严之涣抬头看了裴蓁一眼,见她酥胸半掩,纳入眼中的雪肤又白的晃眼,心口不禁一热,脸色更是渐渐涨红,他虽知自己有些失态,却仍旧不舍的移开目光。
裴蓁把滑落在臂弯出的霞色披帛提了提,说道:“自是要回京过生辰的。”
严之涣想到这个生辰过后她便及笄,德宗大长公主便是要留她也不过是这一二年的事情,不由有些急了。
“我这次回京皇祖父必会加赏于我。”严之涣目不转睛的望着裴蓁,一字一句道:“我想请皇祖父为我赐婚。”他自知蜀地之行皇祖父之所以让他前往,是为了把他抬出来抗衡三王,所以他有信心这次回京让皇祖父为他赐婚毕会应允,毕竟他身后的势力不能和三王相比,更需要一个有力的岳家来提高他的实力,而裴蓁正是那个最好的选择,只不过赐婚后究竟何日会成亲却是一个未知数,一切还要看德宗大长公主是否会妥协,况且,他拿不准裴蓁的心思,不想让她觉得自己以皇权相逼。
裴蓁心头一跳,美眸微闪,面对严之涣眼底灼热的几乎要把人融化的目光忍不住别开眼去,沉默了片刻,红唇中才溢出一声轻笑:“郡王年纪也不小了,是该说一门亲事了。”
严之涣忍不住皱了下头,觉得裴蓁实在是狡猾又让人着恼,他就不信他这般说她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县主就不想知道我要求娶的是何人?”
裴蓁红唇阖动,没等她说话,严之涣已是起身大步走到裴蓁身边,他身材高大,微微弯着身子把她整个人都笼罩在身下,这种弱势让裴蓁觉得有些陌生,不由蹙了下眉头。
“我府中并无姬妾,且生母早亡,父亲已逝,可以说是孤身一人在这世间。”严之涣见裴蓁别开脸去,手指微微一动,忍住了想抚摸她脸颊的冲动,柔声说着。
裴蓁因这话神色有异,抬眼看向了严之涣。
严之涣见裴蓁看向自己,心头忍不住一喜,声音放的越加轻柔:“若能得县主为妻,我必将德宗大长公主一脉视作我的亲人。”这话他早已盘旋在心中多时,只是早先并无资格说出,如今,却已不同,自少他经由蜀地一行后,有了说出这句话的资本。
裴蓁看向严之涣的目光因这句话发生了变化,她抬手挡在严之涣和自己身前,红唇微勾:“郡王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严之涣要不犹豫的点着头:“县主认为我这样孑然一身的人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他知德宗大长公主所图,三王之中身后各有关系密切的同盟,他们需顾及自己得母族、妻族,即便作出承诺,谁又能真正的履行,唯有他,可以履行承诺。
严之涣这样的理直气壮,又自信满满,让裴蓁眼底露出讥诮之色:“郡王可知你要作出的是什么样的承诺?”
他当然知道,严之涣笑了起来,甚至在裴蓁面前毫不掩饰的自己的野心:“若有一日这天下尽在我掌中,县主诞下的麟儿便是储君的不二之选。”
作者有话要说: 太华:呸,要不要脸了,还没说嫁给你呢!你想的倒长远
长乐郡王:早晚都要嫁给我的,认命吧!
第57章
严之涣自觉自己颇有优势; 他虽生母出身卑贱,可也正因为如此免去了母族的烦忧; 自是会把德宗大长公主一脉视为亲族; 他没有姬妾; 并且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谁知道那些女娘是不是别有用心之人,他好不容易有了今日; 自是不能毁在女色上面; 况且,若论颜色; 他望了裴蓁一眼; 觉得谁又能及得上她艳冶风流妩媚动人。
严之涣也知此事突然; 这一时半刻间裴蓁也不会给出答案; 便择了裴蓁的身边的宽倚坐下,眼底带笑的端详着心上人,等到裴蓁神色渐有不耐之色; 才笑语问道:“我送你的珠帘可还喜欢?”
裴蓁平生未见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且不说她从未见过自己上门说亲的,便是此刻,她已端茶送客,这人竟还能厚着脸皮安坐在此; 也怪不得以他那不堪的出身还能搏出一条路来,想来都是因为他颜厚无惭之故。
“不喜吗?”严之涣皱了下眉头,颇有懊恼之意; 他倒是不觉得裴蓁难以讨好,像她这样的出身什么好东西不曾见过,又岂会因小小的琉璃珠串而展颜。
“你喜欢什么?我让人给你寻来可好?”严之涣身子侧坐,讨好的笑问道,又自语一番:“若时间赶得及,正好可给你做了生辰礼物。”
裴蓁看向严之涣的神色带了几分异样,觉得性情怪异,还能自问自答,她想要什么,她想要他滚,就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裴蓁冷冷一哼,声撇过头去,觉得他这般多嘴多舌,实在让人烦忧。
“郡王先坐着,我去瞧瞧外祖母可曾回来了。”裴蓁不耐烦应对他,便寻了一个借口。
这德宗大长公主内不知多少侍者,又哪里用得到她亲自去询问,严之涣知这是她寻的借口,眸光不由一暗,有些委屈的说道:“你若是不想听我说话,我不说便是了,又何必要避了我去。”
裴蓁挑眉看向他,觉得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郡王玩笑了,我怎么会是避开你呢!”
严之涣却是打蛇上棍,顿时一笑:“那你陪我说说话。”
他倒是会自找话题,口中念着裴蓁的名字,似在品味,突然问道:“蓁字是大长公主为你起的?可是取自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他虽少年时不学无术,对于八股文章没有多少兴趣,可这首诗他还是知晓的。
裴蓁见他说对也不觉得意外,只不可置否的点了下头。
严之涣见有所回应,心下便欢喜的很,又觉得唤她为裴蓁不显亲昵,若叫她封号,又觉得不够特殊,他本想唤她为蓁娘,顿时想起皇祖父曾是这般唤他,一时间倒是有些惆怅,觉得自己想唤一个亲密点称呼怎得就这般难,正在惆怅之际,他抬头见裴蓁微冷着娇容,红唇轻撅,一副宜嗔宜喜的骄娇之态,顿时来了灵感。
“娇娇。”严之涣薄唇微勾,眼底带笑,这二字由他口中说出却带了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旖旎味道。
裴蓁先是一怔,等反应过来他唤的是自己后,顿时大怒,满目火光,潋滟生辉,比起刚刚冷然之态,更显容光摄人。
严之涣怔怔的望着裴蓁,觉得不管她是什么样子都让自己爱进了骨子里,这世上怎么就有这样合乎自己心意的人呢!
裴蓁见他这样,恼的不行,不由跺了跺脚,直呼他的名讳:“严之涣。”
“娇娇是不喜欢我这般唤你吗?”严之涣似有烦忧,眉头紧紧拧着,有有些不甘,觉得这爱称起的甚合他的心意,她那样又娇又柔,合该被人捧在手掌心里娇宠着。
“当然不喜欢。”裴蓁红唇不自觉的撅起。
严之涣喜她这副又娇又嗔的模样,只恨不得能在她那微翘的红唇上啃上一口。
裴蓁见严之涣含笑望着他,偏生又能从眼底让人瞧出委屈,到好似是她无理取闹一般,便恨恨的瞪了她一眼。
严之涣见她真恼上了自己,便冲她讨饶一笑,柔声道:“那你喜欢我怎么唤你,我都听你的。”口中这般说着,心里却觉得惋惜,只道娇娇二字与她最为匹配不过。
裴蓁简直觉得和他无法沟通,深呼了几口气,强压在心头的恼意,红菱唇一扯:“郡王唤我县主就好。”
“这样过于生份了些,不好。”严之涣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倒是格外灿烂,似撒娇一般的口吻道:“换一个可好?”
裴蓁一眼横过去,又娇又媚,直叫严之涣酥了骨头,她却懒得在搭理他,只抿唇不语。
德宗大长公主回来时,便见裴蓁冷着一张小脸坐在那里,严之涣却是眼含笑意,眼也不眨的盯着她瞧,口中说出的话倒是颇为讨人喜欢。
长眉一挑,德宗大长公主清咳一声:“大郎怎么来了?”
严之涣见德宗大长公主便换了神态,正色道:“从蜀地回京正好路过洛邑,便来拜见一下您。”
这话德宗大长公主不信,却也不曾拆穿他,只凝眸在他脸上瞧了瞧,随后一笑:“可曾用过午膳?”
若换做一般人,怕是会说用过,偏严之涣此人脸皮极厚,顺着德宗大长公主的话便道:“还不曾,因听说您府里的厨子做的一手好菜,便特意留了肚子来您府里。”
听了这无耻的话,裴蓁不由双目圆睁。
德宗大长公主倒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