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浓花娇芙蓉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她的好日子,她那样的聪明人可不会由着那几个皇子坏了她的事。”德宗大长公主冷笑着,又说道:“裴家长房的嫡女就太华一个,裴太后就算有心扶持二房或是三房的嫡女上位,裴公瑾也断然不会应允,裴太后也只能从王家女中择人了,所以我才会说这事不会这般轻巧的了结,太后绝不允许王家小儿的事挡了王家女的路。”
  卫皇后轻啐一声:“也不知道太后是不是老糊涂了,论亲疏远近,太华可是她的侄孙女,难不成还比不上王家的小娘子了?”
  “说你糊涂,却也不是白说,且不提太华自小就养在我的身边,便说卫家和裴家自太宗继位那年就有了嫌隙,你妹妹更是与裴公瑾闹得不痛快,只冲这两点,她就断然不会允许太华成为太孙妃。”德宗大长公主掸了掸了衣摆:“我和裴太后自先帝时就相处不来,当初她生下严炟那阵连我都避她锋芒,亏得那孩子是个福薄的,若不然哪里还有你我的今天,当年她因无子便扶持陛下,更为陛下择了王家女为妻,后来我便送你入宫为妃,这梁子已经是解不开了,这一局,不争个你死我活终究到不了头。”
  “母亲,您就没有想过,若是太华真无缘太孙妃之位我们又该如何?”卫皇后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经了这一遭太华何时会醒来终究是个问题。
  “那就请今上择吉日立太子。”德宗大长公主语气漠然,目光犀利,像一柄利剑扫过卫皇后的脸庞,由始至终她都不曾想过让太华嫁进皇家以外的人家。
  卫皇后眸光一闪,想到现有已被封王的三位皇子,以年龄来说都不是上佳的人选,更不用说其中两位已有王妃,武陵王妃倒是病逝,可这位武陵王先后病逝了两位王妃,那克妻的名声就够让人望而却步了。
  “太华到底姓裴,不管是给武陵王做续弦还是给宁川王做侧妃,裴家人都不会应允的,况且他们年龄也太大了些,宁川王都能做太华的父亲了。”卫皇后皱眉说道。
  德宗大长公主眼皮一挑,撇了卫皇后一眼,叹声道:“难不成皇嗣就只有这三位了?”
  卫皇后倒是不解这话中之意了,今上细追起来也是子嗣艰难,虽说这里面也有人为之由,可成了年的可不就这三位皇子。
  “宁川王倒是有一嫡子年龄与太华相当,只是宁川王府上姬妾甚多,眼下来说存活的庶子一双手都数不过来,这浑水可不值得一淌,没得给别人做了嫁衣。”
  “你怎么忘了先太子可不只有正则一子,若当日他没因救驾而重伤不治,今日哪里还有他皇太孙的显贵尊荣,都是先太子的儿子,怎得就他得了便宜,往日里今上想不起来,也就由着太子妃把人养废了,如今咱们这些做长辈的,可不能再由着太子妃的性子来,不管怎么说之涣也是先太子的长子。”德宗大长公主一声冷笑,声音寒凉,自古以来这皇位上坐着的本就庶子多于嫡子,能争来这帝位凭的从来都不是嫡子的出身。
  卫皇后这才想起那位在京里颇有煞名的长乐郡王。不由皱了下眉头,无甚好感的开口道:“那样的出身怎能配得上太华。”
  德宗大长公主却是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自古以来母以子贵,子以父荣,你须知他姓严,身上流着的乃是皇室血脉。”


第3章 
  太子妃心中满是复杂纠结,既恼娘家侄儿行为莽撞轻狂,又担心太华因此一病不起,真若如此卫皇后与德宗大长公主定然不肯善罢甘休,只怕也要连累了他们母子。
  “你说老幺这事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太子妃王氏深呼了一口气,越想越慌,皇家一脉子嗣向来艰难,便是出嫁的那几个公主亦然,倒是德宗大长公主不知道烧了哪门子的高香,许是番邦的水土养人,倒让她生了两子两女,可偏生她在启圣生下的两女也子嗣艰难,卫皇后无子无女,晋安又只得太华这么一个女儿,又打小就被德宗大长公主养在身边,素来把她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如今出了这样事情,如何肯轻饶了王家。
  “四郎君虽为人莽撞了一些,可尚知分寸,若晓得车里坐的是太华县主断然不会胡来的,这一次怕是着了别人的道,”白嬷嬷微躬着身子轻声说道。
  太子妃发出一声略显沉重的叹息:“若是着了别人的道倒是幸事,只怕大哥他自作主张,自打二郎被册立为太孙后他就日渐张狂,却不想想二郎这太孙的位置坐的可谓是如履薄冰,打太子去了,咱们府上就得步步筹谋,错不得半步,不管这事里有没有别人的手笔,咱们得先把自己摘个干净。”说罢,又问白嬷嬷:“二郎去了哪?使人叫他过来一趟。”
  白嬷嬷迟疑了一下,才回道:“太孙邀了表小姐过府赏花,眼下怕是正在一处耍着。”
  太子妃眉头皱了一下:“眼下这样的时刻他还有心赏花,传扬出去,指不定又要闹出什么闲话来。”
  这话白嬷嬷不好接,太子妃能抱怨自己娘家侄女,她个做奴才的却不能跟着附和,因此只得一笑,温声劝道:“表小姐性子柔和,太孙素来喜欢与她玩到一处。”
  想起侄女那性子,太子妃眼底不免露出了一分笑意,点头道:“蓉娘的性子是招人喜欢。”话音儿却又一转:“可情势逼人,如今又哪能让二郎由着性子来,他那样的身份处境,又怎能凭借喜好行事,把他叫来,就说我有紧要的事嘱咐他。”
  皇太孙生的极为俊美英气,又天生聪慧,极得今上与先太子宠爱,先太子在世时不可谓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后来处境已变,可这性子已是养成,免不得带有几分骄横。
  “母妃又什么事这个时辰叫儿子过来?”皇太孙进门见了礼,便是落在在太子妃身侧,长眉一挑,带着几分漫不经心。
  “太华出了事,又牵扯了你表弟在其中,一会你带着礼去裴家走一遭,这事满京里都人尽皆知,你总不好装聋作哑。”太子妃温声说道,想着这一次儿子免不得要伏低做小,不由悲从中来,若是太子在世,他们娘俩又何须遭此委屈。
  皇太孙先是一愣,随后说道:“我不去,她出事与我有何关系,我一皇太孙难不成还上杆子讨好她?”
  太子妃恨铁不成钢的瞧着他,骂道:“话怎么说的这般难听,论身份太华还是你表姑,你做小辈的去瞧瞧长辈怎么算得上是讨好。”
  皇太孙闻言露出一个讥讽的笑意:“既说是我长辈,您又何苦巴巴的把我和她凑在一起,这说出去可不叫人笑皇室乱了伦理。”
  太子妃被这话险些气了个倒仰,指着皇太孙恨声道:“跟皇家沾亲带故的不知几何,真这般计较起来,哪个的亲事都不用结了,你皇爷的德妃还是他外甥女呢!谁又敢指着你皇爷或者娉惠长公主说这事?”
  “皇爷娶了娉惠长公主的女儿,我就得效仿皇爷娶自己的姑母?”皇太孙冷笑一声,又道:“外祖家曾出过皇后,出过太子妃,焉知就不能有一位太孙妃了?母亲您又何必非要搭上裴家这颗树。”
  “你这个糊涂东西,我这么做都是为了谁,难不成还是为了我自己?你也知晓你外祖家先后出了皇后与太子妃,若是蓉娘在为太孙妃你让满朝文武如何做想?你让你皇爷如何想?”太子妃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手掌用力拍在宽倚的扶手上,喝骂道:“罢了,你也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我这个做母亲的也管不了你了,只一点,你莫要忘了你这皇太孙的身份是如何来的,如今你三个叔叔正虎视眈眈的瞧着,哪日给你拉下了马,咱们娘俩也不用寻别的路走了,与其瞧着人脸色过日子,倒不如寻了根绳子趁早死了干净。”
  “母妃。”皇太孙脸色难看,太子妃这番话恰好扎在他心尖上。
  “既我的话你也不听,且去吧!日后总有你后悔的一天。”太子妃当真是伤了心,她这般忍让筹谋都是为了谁,到头来自己生下的儿子反倒怨了自己,她又何苦来呢!
  皇太孙起了身,犹豫了一下,才回身道:“便是不和裴家联姻,我也不会让人委屈了母妃。”这话说完,才转身离开。
  太子妃露出一抹苦笑,这些年到底是宠坏了他,才让他的性子骄狂至此,他只想到太华是裴家女,怎得就想想她还是卫皇后的外甥女,是德宗大长公主的外孙女,这三重身份已造就了她的凤命。
  “作孽啊!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孽障,越大越不知事了,他也不想想莫说只让蓉娘做个太孙良娣,便是太孙良媛他舅舅还能偏帮了旁人去?裴家又与他有何干系,莫说晋安,便是德宗大长公主又舍得让太华受天大的委屈,真当如今还是他父亲在世那时不成。”
  白嬷嬷见太子妃气得不轻,忙道:“您也莫要气恼,太孙也是一时想不开,老奴多一句嘴,太华县主那骄横的性子,也难怪太孙与她相处不来,您也是看着太华县主长大的,她那嚣张跋扈的劲头莫说是太孙了,就是寻常人家的儿郎也是受不得的。”
  “他相处不来,受不得委屈,可有的是人想要受这份委屈。”太子妃嘴角微扯,嘲讽一笑,嘴上在是抱怨,说到底总归还是要为自己儿子铺好前路:“蓉娘的心大了,一会你亲自去一趟母亲那里,和她分说个明白,这太孙妃的位置不是蓉娘可以宵想的,若是大哥舍不得委屈蓉娘,就趁早为她寻个好人家,我这做姑母的到时候少不得为她添妆。”
  白嬷嬷微微一怔,没想到太子妃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迟疑了一下,才道:“这话说出去总是要伤了情分的。”
  “伤了情分也比招进一个搅家精要好,这府里折腾不起,也容不下蓉娘的野心,她若是自己想不明白,便是日后进了府太华也容不得她,德宗大长公主一手教养出来的又岂是好相与的。”太子妃冷声说道,又想着裴家那总是要有人走上一遭的,眉头不由一皱,眼底闪过一抹厌恶之色,吩咐道:“让大郎去沛国公府走一趟,该带的东西你着人打点一下,莫要出了岔子。”
  太子妃口中的“大郎”为一舞姬所出,当年先太子在宁川王府中一夜风流,本也没想着纳进府里,不想这舞姬却是有福的,竟因此怀了身子,宁川王得知后也拿不准她肚子里怀的种太子要不要留下,原想着去寻太子拿个主意,不料这舞姬却是个有主意的,她知太子府并无子嗣,莫说她是否会一举得男,只凭着她身怀六甲必为太子妃的眼中钉,母子性命堪忧,故而趁着看管的人一时不察,连夜逃了出去,这一躲就是八年,直到她病重才携子求到宁川王府,盼着太子能认下儿子,庇护一二,偏生这位“大郎”生母出身卑微不说,他早年在民间生活的经历也让自己的身份很是不清不白,加之幼时在市井长大,行为举止与皇室格格不入,又是个暴戾的性子,这些年来招猫逗狗可谓是在京里出了名的,太子在世时对于这个长子也颇为不喜,便就求了今上给他封了爵,让他早早搬出府去,过他自己的日子,也免得留在身边碍眼。
  长乐郡王的府邸与皇太孙府相隔不过一条街,白嬷嬷打点妥当后便登门传话,严之涣彼时正把一柄大刀舞的虎虎生威,得知太子妃派了人来也没多加理会,只把这一套招式耍完才披了大袖翩翩的衫子在身上,大冷的天,胸膛就这般半礻果,随意的用袖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渍,转而露出一个戏谑的笑容:“嬷嬷可是稀客,怎么今日有空来我这郡王府了。”
  白嬷嬷眉头微皱,似乎对于眼前这一幕颇有些看不惯,只沉声道:“太华县主从宫里出来时被人冲撞了,原是该太孙殿下前去一探,可不巧殿下为太子妃祈福尚未归府,故而太子妃嘱咐郡王去沛国公府走上一遭。”
  严之涣先是一怔,随后便调笑道:“是哪个朝天借了胆的家伙敢冲撞了太华县主,德宗大长公主知晓了可不得要了他的小命去。”
  白嬷嬷面色微变,勉强一笑道:“是王家四郎。”
  严之涣眉头一挑,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神色来,语气中颇带了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这可真不巧了,就是不知道太华县主现下如何了,她气性惯来是大的,若是不依不饶起来王四郎也讨不了好去。”
  白嬷嬷嘴角一扯:“就是不晓得太华县主的状况,太子妃才叫郡王前去一探。”
  严之涣心里“咯噔”一声,面上却是未露声色,依旧一副笑嘻嘻的模样:“这话可怎么说的,莫不是伤的重了?怎么才回京就糟了这样的祸事,也不晓得伤没伤到容貌,若是真伤了那花容月貌岂不可惜。”
  白妈妈眉头一皱,沉声道:“郡王这话在府里说说也就罢了,若是在外面胡言乱语传到德宗大长公主耳中,她老人家追究起来便是太子妃也保不住您。”
  严之涣嘴角一撇,很是有些不以为然,只敷衍道:“嬷嬷的话我记下了,若是母妃没有其它吩咐我这就去沛国公府了。”
  “别的嘱咐倒也没有,只是太子妃吩咐了,让您谨言慎行。”白妈妈淡声说道,不管是语态还是神情却没有一个奴才应有的恭谨。
  严之涣脸色一阵阴晴不定,好半响才轻哼一声,一甩衣袖,朝白嬷嬷身后捧着重礼的奴才高声道:“都跟我去沛国公府走一遭,给太华县主探病去。”
  白妈妈眉头紧锁,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转念又想,若不是长乐郡王是这般性子,却也未必能活到今日,这想法仅在脑海中打了个转,便回去给太子妃复命。


第4章 
  严之涣骑着高头骏马,玄色的大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虽比不得皇太孙俊美,却也自有他的洒脱英姿,只是脸上挂着的玩世不恭的笑意不免让人觉得多了几分轻狂的味道,即便如此,也惹得街头一些小娘脸红心跳。
  晋安郡主甚少见到严之涣,虽沾着亲带着故,可太子生前并不得意这个庶长子,是以除了宫宴年节他也甚少在宫里露面,如今听他前来拜会,不由一怔,随后嘴角微微一勾,与温妈妈道:“瞧瞧,王家没有使人来,太子妃倒是先叫了人来,生怕这事把她牵连进去,若说有诚意,合该来的也不是这位。”
  “说是皇太孙去庙里为太子妃祈福去了,这才由长乐郡王前来。”温妈妈轻声说道,瞧晋安郡主脸色渐缓,才又说道:“郡王已等候多时,郡主可要见他?”
  晋安郡主轻哼一声,想了下,却是舍不得离开太华半步,便说道:“让他进来吧!”
  温妈妈应了一下,转身叫人去请严之涣进来,又让丫鬟备上果子茶点。
  严之涣等在厅堂,没瞧见侍女来请,却瞧见一个面容白净俊俏的小内侍,怀里抱着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狗走了进来,那小内侍瞧见堂中的严之涣不由一愣,赶忙过来屈膝行礼,怀里的小狗则是眨巴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瞧着严之涣,然后发出了不满的呜呜声,两个小前爪子奋力的挣扎起来。
  “这是太华县主养的?怎得这个时候抱了进来?”严之涣挑了下眉,虽说晋安郡主身份尊贵,可按照规矩也不得配用内侍,显然这小内侍是德宗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许是平日里给太华用惯了,这才跟着来了沛国公府伺候,想到这,严之涣抬眼细细打量了这小内侍一番,在心里留意一番。
  小内侍曾远远见过严之涣,听他问话,忙回道:“回郡王的话,小娘是县主养着的,平素里甚是宠爱,往日里这个时辰都要在暖阁里小歇,奴才因此才抱了它过来。”对于他们做奴才的来说,就是主子养的猫啊狗啊都怠慢不得,不敢直呼其名。
  严之涣见这小狗却是一副讨人喜欢的模样,张牙舞爪那股子劲儿可不和它主子一个模样,不由失笑,问道:“县主给这狗儿取了什么名?”
  “因县主瞧小娘生的玉雪可爱,便取名雪团儿。”小内侍轻声说道,有些诧异长乐郡王怎么对小娘如此感兴趣。
  严之涣想要上手一摸,却见‘雪团儿’又是呲牙又是咧嘴,便失了兴致,说道:“这东西脾气倒是不小。”下一句话咽了下去,心道,可见是谁养的狗儿性子随谁。
  小内侍以为严之涣恼了,忙微躬了身子,回道:“小娘养的娇,平素里莫说是生人,就是公主府上的使女也不让碰触的。”
  严之涣“唔”了一声,见那‘雪团儿’在小内侍的怀里也不安分,小爪子紧紧的扒着小内侍的手臂,一对圆滚滚的眼睛斜着瞟了过去,神气极了,他不由一笑,想到当年第一次在宫里见到裴蓁的一幕,那时裴蓁尚且年幼,被德宗大长公主养在洛邑,故而他未曾接触过这位出身不凡的娇女,直到她八岁随德宗大长公主回京过年节,方才有了第一次接触,彼时永嘉和义阳两位姑母亦是年幼,偏生裴蓁又是一副骄横的做派,永嘉和义阳两位姑母自是看她不惯,自觉自己才是金枝玉叶怎肯与裴蓁相让,可裴蓁被当时还不是卫皇后的卫贵妃和德宗大长公主宠的无法无天,莫说只是公主,便是皇子皇孙她都敢出言顶撞,只因她生的好看,那副倨傲的劲头让人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