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钓个王爷当相公-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莹也是服了,一时之间也讲不通道理,只好柔声细语哄沈氏暂时安静,沈氏无力的点头,“那是自然。你爹偏着小七,你祖母也被小七骗了,我说什么他们也不会相信的。”白玉莹略微放心了些。
  “莹儿你说说,咱家被小七连累成什么样了?”沈氏抱怨,“你爹坐牢,连降数级,你更可怜,匆匆忙忙的便嫁到了平阳侯府。你是这样嫁过去的,谁能看得起你?以后你在平阳侯府如何立足?”
  白玉莹安慰她,“那倒不会。姨婆,不是,现在该叫祖母了,祖母待我是极好的,祖父也没说什么,公公婆婆还有表哥,待我都极好。娘不必忧心我,以为我嫁得匆忙,婆家便会慢待我。不是这样的,只要祖父祖母、公公婆婆和表哥都待我好,别人便不敢轻慢我。”
  “这样娘还放心些。”沈氏心头虽还是一团阴云,但听白玉莹这么说,略觉得好受了些。
  白大太太张罗好了团圆宴,正要开席,宫里来了个小内侍,传隆治帝的口谕,赐下几样赏赐。这小内侍传过口谕便走了,连口水也没喝,白熹等人忙把御赐之物取出来,见明黄绸缎中包裹的是四个盒子,打开盒子,白、红、黑、青四匹小玉马出现在众人眼前。
  白熹没上手,低下头仔细瞅了几眼,“那小内侍传的话,说是物归原主,完璧归赵,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他一脸迷惘,“按这话意,应该是从白家抄走的东西,可这几样东西我没见过啊。”
  “这不是世子爷送给玉儿的小玉马么?”沈氏眼尖,一眼认出了那匹羊脂玉的小马,那是她一度打算给白玉莹作嫁妆的。
  “这个是太太见过的么?”白熹忙问:“那另外三个呢?”
  沈氏迟疑了下,摇摇头,“另外三个没见过,不知道。”
  靳学舟笑,“不用问了,这小玉马一准儿是世子爷送给茗儿的。羊脂玉的那匹,是打着送玉儿和茗儿的旗号,另外三个是背地里偷偷摸摸。这东西必定是从茗儿屋里搜到的没错,二舅兄收着吧,这确实是物归原主,完璧归赵。”
  白熹忙把容姨娘叫过来问了,知道确实是白玉茗的东西,众人惊喜不已,“陛下把这四匹小玉马赏还了,是不是不生小七的气了?”
  白老太太满意的道:“这才像待亲家的样子嘛。”
  众人:……
  您老人家这辈子是太顺遂了,太风平浪静了,明明二郎被陛下降了品级,只能做个九品小官,您还觉得陛下这是对亲家的礼数啊?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份赏赐,白家上上下下,确实安心不少。
  但是接下来的事,白家人又看不懂了。隆治帝一个月之中向浣花河畔派了三回赏赐,且每回的赏赐都很丰厚,就连勋戚府邸也未必有这份荣耀,但一个月之中也把白熹宣入宫中面圣三回,每回都挑白熹的错处,连番斥责,就连白大爷也被宣入大殿下申斥了一回。当然了,隆治帝斥责的全是公事,和私事没关系,一句都没提过。
  赵戈怎样了,和白家联系过没有,隆治帝根本没问,好像漠不关心似的。
  “陛下这是加恩白家,还是对白家不满?”白大爷、白熹等人惴惴不安。
  接二连三的赏赐丰厚,应该是对白家另眼相看。可公务上总挑毛病,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白大爷就算了,好歹任洗马之职,白熹现在就是个小小的奉礼郎,他公事上就算出了差错,哪用得着皇帝陛下亲自出面斥责啊?这怎么看怎么像是心存不满。
  白老太太得意,“这都不懂?陛下是做祖父的人,他想起他那大孙子便喜欢得不得了,自然要替他那大孙子结好亲家;可他大孙子背着他私奔了嘛,他这做祖父的恼怒,因公废私,挟怨报复,故此要训训你们兄弟俩,发泄发泄他的怒气。”
  白大爷:……
  白熹:……
  真的假的?
  白老太太不理会两个儿子那惊愕的神情,越说越高兴,“陛下这会儿正天人交战呢,等他想清楚了,咱家的好日子便来了。哼,这些天许多人慢待咱家,前儿个你们舅舅来看我,宽慰了我许多好话,叫我不必放在心上。我便说,我才不在乎这些呢,世上或许有不疼儿子的父母,可不疼孙子的祖父祖母却是没有的。陛下迟早得让世子爷回来,到那时啊,咱家小七便是世子妃了!”
  是,您和陛下还是亲家了呢。
  白大爷和白熹这兄弟俩脾气禀性各不相同,这时却不约而同抬眼偷看老太太,心中暗暗说道。


第61章 良人
  白老太太兴致上来; 畅想了许多未来的美好前景,“以后熹儿和雍王爷是亲家,咱们白家也就成了皇亲国戚; 阔了!我大嫂是一品夫人; 常对着我夸耀她进宫朝贺赴宴的荣光,以后我比她还强呢; 世子爷见了我得叫岳祖母……”
  白大爷和白熹面面相觑。
  白熹既不敢扫了老太太的兴; 又不愿让老太太继续这么说下去; 忙设法打岔; “娘; 茗儿有信过来。”
  “真的?小七写信回家了啊,快拿来让我看看。”白老太太喜上眉梢。
  白熹从袖中取过一封书信,“娘您放心,茗儿在一个名为灵霞岛的地方,很安全。”
  他袖中不只一封书信,这一取,别的也带出来了,白老太太眼尖; “一并拿过来给我瞧瞧。”
  白熹无奈; 只好连着另外两封信也一起呈上; “娘; 这两封是王爷和世子爷的,信中也没有特别的话,只说茗儿很好; 让咱们不必担心。”
  白老太太先把白玉茗的信看了,“王爷王妃待小七很好,亲闺女一般,这可真好。咦,小七每晚和王妃一起睡?她还没嫁给世子爷么?”
  白熹忙道:“娘,王爷的意思是前段时日我的官司没了,茗儿不宜出阁。现在我没事了,茗儿和世子爷年龄也大了,这便要为他们举行婚礼了。”
  “婚吧,婚吧。”白老太太乐呵呵的。
  白大爷为人有些古板,“娘,二弟,依我的意思,还是等陛下同意了再让茗儿出阁。陛下是祖父,哪有祖父不点头便娶孙媳妇的?”
  “这么大的人了,还不懂事。”白老太太不高兴了,脸一沉,“自古以来都说儿女的婚事是父母之命。雍王和王妃同意了,咱们白家也同意了,小七和世子爷这便有了父母之命,正是天造地设的好姻缘。”
  “雍王和王妃确实同意了,可是……”白大爷迟疑。
  是,雍王和王妃是同意了,可这就算是有了父母之命么?这好像不大对啊,皇帝陛下是嫡亲祖父,他老人家可还没点头呢。这就天造地设的好姻缘了?
  “我说是,那便一定是。”白老太太不容违背的道。
  “是,您老人家说的是。”白大爷唯唯。
  “娘,我真心觉的是。从前不知道茗儿和世子爷的事,我也从来没想过;可是自打知道了两个孩子的事,我是怎么想怎么着觉着般配啊。”白熹也不知顺着老太太的话意说,还是真心觉得赵戈这个女婿不错,满口称赞。
  “还是熹儿聪明。”白老太太满意了。
  白大爷势单力孤,没一个人赞成他,只好闭上嘴,不言语了。
  反正他是不支持赵戈和白玉茗在灵霞岛成亲的,非常非常的不支持。明媒正娶多好,私奔到海岛上成亲,这太离经叛道了。
  白老太太笑咪咪的憧憬起小七出嫁后的情形,“咱家小七有福气,王爷王妃是好公婆,世子是好丈夫,小七成亲之后不会过于拘束,还和在娘家时候差不多,自由自在的。”
  “对,和您老人家一样。”白熹笑道。
  白熹人既聪明,又很体贴,知道白老太太这一生最骄傲自豪的便是嫁了人之后日子也逍遥快活,便顺着老人家的意思往下说,果然哄得老太太眉开眼笑。
  “只可惜这桩婚事眼下还不能大操大办。”白熹因为他前阵子入狱的事累得老太太不安,心中内疚,一直猜度着老太太的意思说话。
  “这有什么好可惜的?”白老太太得意之极,“依我说,就是要这样才好呢。眼下别人都以为咱家倒霉了,被压趴下了,起不来了,都冷眼看咱们。可咱们自己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啊,看看这些人的嘴脸,想想以后的日子,有不有趣?”
  白大爷和白熹一起陪笑脸。
  您老人家说有趣,那就算有吧。您是老太太,您说了算。
  白老太太和两个儿子说笑了一阵,把他俩撵走了,“你俩忙正事去吧,我也有我的正事。”命人把白大太太、沈氏叫了来,兴冲冲的吩咐,让两个儿媳妇替她留意着京里的老夫人们时兴什么首饰衣裳,早早的给她准备着,进宫的时候好穿戴。
  白大太太恭敬的答应,“是,媳妇明后日便上鸿兴楼看首饰去,给您挑几样最时兴最漂亮的。”
  沈氏心里这个郁闷就别提了。您老人家两个儿子,一个是从五品的洗马,一个才被降了九品,您连五品宜人的诰封都还没有,进的什么宫啊?这进宫的老太太们,至少也得有五品的封诰才行,您哪一个儿子也不够啊。
  九品小官。想到白熹才知州降级成了小小的奉礼郎,沈氏就满心难受,再想到白熹这个降级全因为白玉茗,更是浑身不舒服。
  沈氏借口要给老太太捶腿,单独留下来了。
  沈氏少有这般殷勤的时候,白老太太半咪着眼睛,倒是挺享受的。
  老太太只觉诸事顺心,前程美好,加上沈氏捶腿捶得舒服,大白天的做起美梦,嘴角含笑。
  “娘,钦差到了光州的那天,二爷也不知怎地,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小七不是他亲生的。”沈氏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这件事媳妇一直憋在心里,也没敢跟您老人家说,也不敢追问二爷。当年小七可不是在家里出生的,是后来才抱回府的。唉,也不知小七究竟是不是咱们白家的孩子……”
  “这还用问么?必须是。”白老太太直起腰身,老年之人,眼神竟还是明亮的,“小七不是在家里出生的又怎么了,不是自己的孩子,难道熹儿会随意抱回家?你当我儿子是糊涂虫不成?”说到后来,已是声色俱厉。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沈氏忙辩解,“娘,我真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为了白家好,现在二爷因为小七都被陛下贬为奉礼郎了啊。如果小七不是白家的女儿,那二爷自然也就不用贬官了……”
  其实这未必是沈氏心中所想,但她骤然被老太太斥责,心里一慌,这些话不知不觉就滑出来了。
  “你糊涂啊。”白老太太气得伸手捶着美人榻,“那天光州的事,我虽不在场,但许多细微之处也都听人说了。熹儿当时是说了小七不是他亲生的,可钦差因此便放过小七了么?并没有。还是要带小七走。你以为现在熹儿再说声小七不是他亲生的,陛下便会因此把他和小七分开,小七的事不会怪罪于他?你做梦呢。”
  “可小七和世子爷私奔了,陛下一定会迁怒白家的啊。”沈氏昏头昏脑的道。
  “你怎么不往好处想想?以后小七嫁给世子爷,做了世子妃,咱们白家有了世子爷那样的乘龙快婿,和雍王府成了亲家,谁不羡慕?”白老太太板着脸训斥。
  “哪会有这样的好事?”沈氏不相信。
  她就是不相信以赵戈那样的身份,会真的娶白玉茗为世子妃。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嘛,一位是陛下最宠爱的长孙,一位是白家庶女,身份地位天差地远。他俩若想结为夫妻,除非河水倒流,日头打西边出来。
  白老太太哼了一声,“我老太太的话你还不信啊?那好,咱俩打赌。要是我说对了,你以后俯首贴耳,我说什么你做什么,不许说半个不字,不许还一句嘴。要是你说对了,我以后再也不管二房的事,二房的事里里外外全是你当家。”
  “媳妇不敢。”沈氏吓了一跳。
  “什么敢不敢的,就这么说定了。”白老太太蛮横的道。
  沈氏虽觉不妥,但她内心深处确实以为白玉茗身份低微,赵戈不可能明媒正娶,便低了头,没有再说话。
  虽然沈氏是这个样子,但白老太太兴致不减,命人传了轿子,坐轿子回娘家了。她娘家哥哥李大学士不在府中,只有大嫂李老夫人在,两个年轻时便结了怨的老太太相对而坐,互相没有好脸色。
  “我觉得我以后能和你一样进宫了。”白老太太耐不住先开了口。
  “我也觉得你能。”李老夫人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话,那声音似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白老太太喜不自禁,“你说我怎地这般有福气,幼时有父母兄长疼宠,嫁人之后丈夫相敬如宾,这到了晚年吧,又有了小七这么个争气的孙女。”
  李老夫人冷冷的,“对,有福气。”
  什么本事也没有,就是命好,就是有福气。
  李大学士的大儿媳妇平氏在旁服侍,听着这两位老太太话不投机,忙殷勤的劝着她们用点心,“母亲,姑母,这山药糕软软的,克化的动,尝尝味道如何?”
  才劝得两位老太太不再针尖对麦芒,眼神放到点心上了,李雯、李雰等姐妹便来拜见姑婆了。李雰一直记得连着四局都输给了白玉茗的事,这时候提起来语气还是酸的,“我说为什么谭姑娘的字都被判不如七表妹,敢情世子爷早就喜欢上她了啊。”转头笑对李雯道:“大姐,那天你的画作输给了七表妹,这会子知道原由了吧?是否心服口服?”
  “我一直心服口服。从那时到现在,没变过。”李雯比李雰通情达理多了,知道李雰方才的话不中听,忙替她掩饰,“我的画规规矩矩的,不及七表妹灵活,这个早就有公论了。”
  李雰是在指责赵戈早就对白玉茗有意,因为书画比赛故意偏向白玉茗。这话若是让普通的老太太听了,或许会替白玉茗不好意思,可白老太太不是普通的老人家,闻言大喜,“真的么,书画比赛世子爷都偏着我家小七了?做的好,有眼色。”
  白老太太从小就是被偏爱着长大的,她从来不觉得因为偏爱而向着她、向着她的儿孙,有什么不对。
  李雯、李雰都被白老太太给僵住了。
  这位姑婆可真是不走寻常路啊。
  明明是要讽刺她家白小七的,怎么被她这么一说,跟夸奖白小七一样?
  “姑母,有件事不知该不该告诉您。”李老夫人的二儿媳妇齐氏本是在旁默不作声的,见李雰脸色极差,心疼爱女,面带歉疚的道:“四表侄女玉萝不是嫁给林县令的儿子的林大郎了么?听说自打二表弟的案子出来,林家便待玉萝很不好,现在更是把玉萝休出门,连着玉萝所生的馨姐儿一起逐出家门了。”
  “什么?”众人大吃一惊。
  “唬谁呢?玉萝若是遇到这样的事,难道会不写信知会白家?”白老太太很生气。
  齐氏面色愈是为难,“玉萝那个孩子您也知道,一向最会为长辈着想。她哪舍得让您和二表弟为她这个出嫁的四姑娘操心啊?什么也不说,所有的苦都一个人咽了。现在她正一个人带着馨姐儿艰难度日,以泪洗面呢。”
  李老夫人忙把齐氏叫过去,“你说的可是真的?为何不禀了我?”
  齐氏忙回道:“母亲,儿媳也是今日接到娘家表妹的书信,方才得知这件事的。我姨表妹途中遇到玉萝和馨姐儿,想送她娘儿俩回京城,玉萝不愿意,说没脸回娘家。”
  “她做错什么事了,会没脸回娘家?”白老太太气得跟什么似的,“那个不要脸的林大郎才应该没脸见人!发妻家中出了事,便连发妻连同亲生女儿一起赶出家门,又臭又贱!”
  她坐不住了,“不行,我得立即回家,让大郎二郎差人接玉萝母女回来。”
  “对,先把孩子接回来,慢慢再跟林家算帐。”李老夫人少见的没跟白老太太唱反调。
  李雰虽也觉得白玉萝、馨姐儿母女二人可怜,但等了这好半天才能看白老太太的笑话,如何肯放过这个机会,“姑婆,四表姐年纪轻轻的便被林家休了,往后她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白老太太哼了一声,“你不是也说了,你四表姐年纪轻轻的?既年纪轻轻的,自然踹开林家那又臭又贱又没眼光的挫男,另觅良人,这还用问?”
  李雰:……
  李雯等人都听呆了。
  敢情您就是亲孙女被休了,也没觉得面上无光,还这么理直气壮的啊?服了您了。


第62章 理由
  虽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可哪家姑娘被休也是颜面无光、丢人败兴的事啊,家规严厉的更会认为这会令祖宗蒙羞,全家人引为奇耻大辱。怎么到了白老太太这儿; 好像不是个事儿一样?看看吧; 她是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家,想也没想; 便说要白玉萝踹开林大郎另觅良人; 一点也不稳重。
  “姑婆; 这样不好吧?”李雰一幅温良淑恭的模样; “女子应从一而终啊。四表姐还是尽量设法和四表姐夫和好; 回到林家;退一步说,便是林家坚持不许她回去,四表姐也该守着馨姐儿度日,没有事二夫的道理。”
  白老太太嗤之以鼻,“什么女子要从一而终啦,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