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掉马甲的尚书大人-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孙沁,是太师的嫡亲孙女,又是孙氏一族嫡系里唯一的女儿,更是京城里有名的才女名媛。而朕,不过是皇爷爷众多孙儿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又哪里被你瞧在了眼里?当年你属意的便不是朕,而是八叔的儿子,朕的堂兄。为此,你还要与朕退婚,太师不允,你绝食到奄奄一息。不知此事,皇后可还记得?”
“臣妾。。。。。。”皇后有些慌乱,想再次拉住赵迎的衣摆,却被他后退一步躲开了。
“你一直认为,八叔才是最有可能登上皇位的人,所以你心悦堂兄,弃朕如敝履。若非太师的极力阻拦,想必你现在就是堂兄的发妻了吧?”
“臣妾知错了,臣妾早就知错了。”皇后梨花带雨地望着赵迎:“皇上,臣妾知道,你对臣妾还是有几分情谊的对吗?毕竟,臣妾是你亲封的皇后啊!”
赵迎懒得再去跟她说什么,转身便走,看也不看她一眼。
当年,孙沁嫁他,无非就是看中了他太子的身份。自幼的亲事,知慕少艾之际,他对她确有几分朦胧的心思。可是这些心思,未等萌芽便被她亲手掐灭。如今孙沁再来与他谈情谊,未免有些可笑了。
她爱的并不是他赵迎,而是这个皇后的位置。既然没有感情,那何来的辜负?
大婚之前,钱梓瞳不知所踪。他死扛着先帝的压力,不肯成婚。满京城的去寻人,却遍寻不见。然后,夏渊骗他说,父皇将瞳儿派出去执行一件非常危险的任务,因为父皇不会允许他娶一名没有任何母族势力的太子妃。
夏渊说,只有他娶了孙沁,父皇才会放心,瞳儿才会安全的回来。夏渊说,他会劝父皇,让瞳儿以侧妃的身份入东宫。夏渊说。。。。。。
夏渊说了很多,然后呢?然后他信了。他成婚了。再然后呢?再然后夏渊说:哦,我骗你的。
呵呵。。。。。。
赵迎从未像痛恨夏渊那样痛恨一个人。偏偏又奈何不了他。
所以啊,皇后找他要说法,他能找谁要说法?若说他毁了孙沁的一生,要对她负责,那他的这一生又要谁来负责呢?
没有人会为别人去负责什么,想要的就要靠自己去争取。他和孙沁,皆是如此。所以,他不欠孙沁什么。
嫁他,是孙沁为了那高高的凤位而自己做出的选择。
第40章
有没有人跟你说过: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 没什么经验,所以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大家相互体谅一下。
有没有人跟你说过:这个世界很奇怪。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造物主都会给他(她)不同的附带品; 比如:身份、地位、金钱等等。。。。。。但灵魂却都是一样的孤独而迷茫。
有没有人跟你说过:活着是一个经历的过程,经历爱,经历痛; 经历甜; 经历苦。无论生活带给你什么; 能活下去; 都是幸运的。
这些,钱梓瞳跟赵迎说过。
所以; 当赵迎没有在慈安宫找到钱梓瞳和太后; 皇后跟他说; 钱梓瞳已经被赐死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钱梓瞳和夏渊一样,都甚是惜命。
“陛下; 臣妾是亲眼看着那女子饮了鸠酒的。太后看在她懂事的份上; 亲自将她的尸身送去了后海道。”
赵迎先是恐慌了一下,但很快他就说服自己冷静下来; 要坚信自己的判断。现在; 他派到她身边的影卫被母后拔了出来; 后宫又一直是母后在管; 在这里; 他得到的消息肯定是母后想让他知道的。
所以; 他不能慌,既然皇后说母后去了后海道,那自己就去后海道!
阳光下的大晋王宫甚是庄严巍峨,长长的红墙宫巷中,夏渊跟在太后身后,与勤嬷嬷并肩而行。此时,她面色肃然地走着,与平日里玩世不恭的样子判若两人。
一众人走到了东华门前,过了这个门,便是宫外自由的天地。太后停下脚步,转过身望向她。夏渊立即提裙跪地,真心实意地叩了三个头。
“民女谢太后不杀之恩。”
太后并没有扶她,只是冷眼看着。等她叩完才说道:
“起来吧。哀家不知你究竟意欲何为,但念在你曾经救过哀家和皇帝的命,又是一心为了皇帝着想的份上,哀家就帮你这一次。”
太后帮她,并不是因为太后笨,信了夏渊的鬼话。恰恰相反,太后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能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王妃坐到太后的位置,而皇帝又是自己亲生儿子的女人,会是蠢的吗?
但,她却看不透钱梓瞳。
在太后眼里,钱梓瞳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女人。一方面表现的对皇上痴心一片,另一方面,作为在后宫里沉浮了这么久的胜利者,太后没有在她眼中看到一分对皇帝的爱恋。
若说她对皇上不是对一往情深。几年前,钱梓瞳为了赵迎能顺利登上帝位,放弃了世间女子都向往的太子妃一位。几年后,又为了赵迎能专心朝政,特意入宫寻她帮助,只求一死。
一个女人,若不是真的爱惨了一个男人。怎么会为了他,心甘情愿的放弃荣华富贵,放弃全天下女人都想要的那个位子,放弃帝王全心全意的宠爱,甚至愿意放弃生命?
若说她真心的爱着皇上,为何这些事情都做的那么理智?理智的好像一个旁观者一般。
无论如何,她对皇帝没有坏心这一点,太后是能确定的。
其实,若不是心底的一丝丝违和感和多年的直觉告诉着太后,不可以将这个女人留在宫中。其实,她是很乐意钱梓瞳能被皇帝纳入后宫的。
毕竟,钱梓瞳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像是欲擒故纵的玩手腕,而是真正的为了赵迎好,希望赵迎能走的更远。世上似她这般聪慧的女子能有几人?这么全心全意为赵迎好的人又有几个?自己又怎能杀了她呢?
“去吧,过了这个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钱梓瞳这个人了。哀家会告诉陛下,已将你处死,扔往宫廷后海道。也不会连累你兄长夏渊,你且放心吧。”
没错,夏渊说,她之所以没有在宫外自尽,而是进宫向太后求死,主要是不想皇上怪罪到她兄长夏渊头上。
“嗯。”夏渊站起身,一脸感激地望着太后。:“民女只愿大晋国泰民安、繁荣昌盛,陛下圣君之名,永垂青史、万古不朽。”
太后这才略显欣慰了摸了摸她的长发,点了点头道:“走吧。”
说罢,便不再看她,带着勤嬷嬷向宫内走去。
夏渊望着太后的背影,然后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谢谢。然后转身,拿着太后的令牌,光明正大的出了东华门。
她跟太后说的大多数都是实话。不想小皇帝意气用事是实话,不想成为小皇帝圣君路上的碍脚石是实话,想让钱梓瞳彻底死去也是实话。
唯一的谎话就是,她是故意进宫的。而且这个谎话也无伤大雅。因为太后不在乎这一点。太后在乎的只是她会不会对小皇帝不利。
她会故意进宫吗?别开玩笑了。除非她脑子进水才会故意进宫。
这一次,确实是她大意了才让自己陷到这种境地。想到这儿夏渊眯了眯眼,这几年小皇帝成长了不少,可不能再对他掉以轻心。
后海道是专门焚烧宫内枉死之人的地方,就在皇宫的东南角。
出了慈安宫的赵迎,正好在半路遇上了回来的太后。母子俩目光相遇的那一刻,赵迎就知道了。钱梓瞳,没有死。
“见过母后。”小皇帝下了龙辇,没了刚刚的慌乱。太后看到他就有些来气,尤其是想到他竟然会为了一个女人枉顾大局,更是不想跟他多说一句。但皇帝毕竟是皇帝,当着宫人的面,太后也不能直接甩脸子。只能面色淡淡地说道:“皇帝来此处何事?”
“儿子今日去慈安宫给母后请安,未曾见到母后的身影。听闻母后来了此处,特来恭迎。”
“哦?”太后瞥了他一眼:“既然如此,皇帝就跟哀家回慈安宫吧。”
宫人立即将龙撵移到一旁,腾出宽敞的道路。毕竟,太后都没有乘撵,皇帝哪有乘撵的道理?
“不知母后今日从泰正宫带出的女子现在何处?”赵迎问道。太后目不斜视地从他身旁走过:“先回慈安宫。”
赵迎不能违抗,只能给常春使了个眼色,让他带人往太后走来的方向追。太后看到了,也当做没看见。她对钱梓瞳的能力还是极为相信的,只要出了宫,再想找到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第41章
“唉; 最近还真是多事之秋啊。”
文渊阁政情处,太傅庄晃捋着自己的胡须叹气道。一旁的萧斐听到,也不由得苦笑起来。看了看手中底下官员新呈上的折子,十个得有九个是骂皇帝昏聩无能的; 唉,这才刚下朝多大会儿功夫?其他事怎么没见他们效率这么高?是往上递还是驳回去呢?真头疼。
“萧中堂,你可知那个让主子色令智昏的女子; 究竟是何人?”一旁的阁臣忍住不问道:“之前怎么没有听到一点风声?”
萧斐用警告地眼神望了他一眼; 没有回答。那人悻悻地转过头去。萧斐也不再继续呆在阁里; 拿了几张骂的还不算过火的折子; 就想着进宫问问跟自家主子,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萧斐刚一出去; 刚刚问萧斐的那人就冲他的背影“呸”了一声。没好气地说道:“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 凭着跟皇帝的交情当上了中堂; 还真以为自己是根葱了?”
然后讨好地走到太傅身边:“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资历,还敢跟老师您平起平坐; 真是不自量力。他也不想想; 当年老师您在上书房教皇上,他还不过是个小小的伴读呢!”
“话不能这么说。”太傅不赞同地看着那人:“这新君继位; 提拔新人也是理所应当之事。更何况; 萧中堂自幼对陛下就忠心耿耿; 皇上偏向一点; 也是理所应该之事。”
瞧瞧; 这话说的多有水平; 连萧斐带小皇帝一起贬了,却让人挑不出错来。阁中有比较会看眼色的,立即就奉承道:“新主子刚上位,正式需要太傅您这样的肱骨之臣来做朝堂的定海神针呐,那萧斐算什么东西,一个靠阿谀奉承升官的小人罢了。要资历没资历,要功绩没功绩,哪里能跟您这样的老臣比。”
“是啊,太傅您的弟子桃李满天下,杏林之中门生故吏更是不计其数。以您在天下文人中的地位,那可连圣上都要让您三分呐。”
“言重了,言重了。”太傅谦逊道:“主子永远是主子,咱们做这些做臣子,守好自己的本分便是了。”
“太傅高德啊。”众人齐赞。
此时,哪怕是心中向着萧斐,或者是忠君的,也不得不陪着笑脸。
另一边,慈安宫中。皇后看到太后和皇上并肩而来,而且身后并没有那个狐媚子。脸上的闪过一丝喜意,松了一口气。
“臣妾见过母后,见过皇上。”
太后一脸和蔼地亲手扶起了她,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道:“这段时间,委屈你了。”
听太后这么说,皇后只觉得一股酸意从鼻尖升起,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傻孩子,哭什么?”太后用帕子去替她擦拭眼泪:“哀家之所以禁你的足,就是想让你明白。你是大晋的皇后,是一国之母,是皇帝背后的女人。不该去跟几个嫔妃斗气,那样反而失了身份,你可明白?”
“儿媳明白,是儿媳错了。”皇后含着泪说道。
“知道错就好。哀家年纪也大了,这后宫,以后还要靠你来打理,你要时刻铭记,不可失了皇后的气度。”
“嗯嗯,谢母后教诲。”
“行了,那你就先回去吧。禁足什么的就免了,以后有空就多来慈安宫陪陪哀家。”
“是。”皇后行了一礼,抬眼望向皇上,发现他根本没往自己这儿看,有些失落地低下了头:“臣妾告退。”
皇后走后,太后收起脸上的浅笑,摒退了所有宫人,只留下了勤嬷嬷。面色严肃地坐到一旁,看向赵迎。
“跪下。”
赵迎撩袍跪到地上。
“照理说,你现在是一国之君,哀家不该,也没有资格再让你跪。可是,今天,哀家不是以太后的身份来跟你说话,而且要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来管教自己的儿子。你,可有不满? ”
“儿子不敢。”
“若你还记得,先帝登基之前,咱们过的是什么日子。那么,想必你也记得先帝的皇位得来的有多么不易吧?”
“儿子记得。”
“那你还怎么敢如此任性妄为?嗯?”太后恨铁不成钢地望着赵迎说道:“先帝自登位之日起,便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地治理着着万里江山。他每日里有多辛苦你可还记得?为了不让你们兄弟重蹈覆辙,一登基便封了你太子。临终之际还在教导你御臣之术,唯恐你年纪太小,压不住那群老臣,被他们夺了权去。可你呢?一登基就将夏渊抹了下去!”
说道这儿太后气的拍了下桌子。
“是,哀家是后宫妇人,不懂得你们朝堂上的较量。可是哀家有眼睛,哀家分的清人!那夏渊是先帝一手栽培出来的,自幼时便带在身边,忠心可不是一般的老臣能比的!你刚登基,不知何处深浅,正是需要一个像这样老马识途的人来为你引路。朝堂上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只有夏渊这个太保是没有任何党派,一心为了朝廷。你还就偏偏拿他开刀!”
赵迎跪在地上,背挺的直直的,也不去解释什么。他与夏渊,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君臣关系。而且。夏渊认的主子是先帝,不是他。夏渊忠的也是先帝,不是朝廷。要不然,为何一开始他就要辞官?为何他只知道给自己找麻烦,却从未想过帮自己?
“哀家知道,你与那夏渊自幼便不对付,所以哀家也没替他说过话。哀家也知道,你不喜欢宫里的这些女人,所以哪怕现在你一个皇子皇女都没有,哀家也不逼你。就连之前你跟我说要钱梓瞳住泰正宫,哀家都依了你。因为,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有自己的考量,哀家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
“可哀家万万没想到,一向聪慧的你遇到感情之后竟变得如此糊涂!你真的太让哀家失望了……”
第42章
慈安宫内常年点燃着静心的檀香; 太后缓了几缓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叹了一口气,跟跪在地上的赵迎说道:“起来吧。”
“谢母后。”赵迎面色平静地站起身。太后皱眉看向他:“你向来都是有主意的,哀家也不是要管你什么。只是; 哀家不能看着你为了一个女人失了分寸。钱梓瞳,哀家送出宫了。”
说到这儿,太后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你最好是当她死了!这一次; 哀家心疼你; 饶她一命。若是你再这般糊涂; 为了一个女人犯蠢; 哀家就是拼着母子反目,也会杀了那个女人。”
“皇帝; 你别逼哀家。。。。。。”
*
赵迎走出慈安宫时; 心里沉甸甸的。他从未有哪一刻; 像现在这般痛恨自己的弱小。朝堂上,朝堂上他说了不算。后宫中; 后宫中他说了不算。就连他想要的女人; 他都留不住。
皇帝做到他这份上,岂是失败二字可以描述的?
他有些迷茫地走着; 漫无目的。为何会这样呢?是自己太无能了吗?他开始怀疑; 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无能。所以; 那群朝臣才会那么轻视他。所以; 钱梓瞳才会不爱他。所以; 他才会走到今天这么被动的地步。
曾经; 他下定决心,只要找到她,就再也不会放开。哪怕再多的艰难挫折,都要把她绑在自己身边。而事实上呢,她还是离开了。
赵迎忽然想到了先帝,那个他小时候曾经视为神的男人。若是他,无论什么样的决定,那群大臣肯定都是服服帖帖,字都不敢多说一个吧?若是他,想要什么人,那人肯定会心甘情愿地为他奉献一切吧?
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成为像先帝那样的帝王呢?自己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够呢?
一个人,被坑一次是笨。被坑两次是蠢。那被坑了无数次呢?
他不是第一天认识钱梓瞳,也不是第一次被她坑。她的无情,他早就领教过了不是吗?几年前,她就能玩弄他的感情。几年后,自己究竟是有多蠢,才会再次被她牵着鼻子走?
就在赵迎陷入自我怀疑的时候,常春找到了他,哭丧着脸回到:“陛下,奴才无能,未能找到瞳姑娘的踪迹。”
听到常春的话,赵迎闭上了双目,深吸一口气,在原地站了好久、好久。
再睁开眼时,已是皓阳正空,眼中没有了刚刚的迷茫和彷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毅。
“那就算了,不用再找了。”赵迎淡淡地说道。这一刻,常春似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长大嘴巴一脸懵地:“啊?”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立即低了头。
主子怎么突然就转性了?!
赵迎没在意常春的失态,他迈开大步向泰正宫的方向走去。
错了。一直以来都是自己想错了,也做错了。
他是帝王,是全天下所有人的主子。那些大臣也好,后宫的妃嫔也罢,包括他的母亲,当今的太后。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