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良商妃:殿下滚远点儿-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岑寐寤道,“好!那我以后就学二婶——”
“好!”岑亦兰点头,旋又连忙摇头,“还是别学二婶了,不然大姐姐变笨了可怎么办!”
“噗——”
岑寐寤笑出了声。
先前还有些发白的脸上显出了红晕,岑亦兰看着眼睛晶亮晶亮。
大姐姐笑了,应该就不会那么难受了吧!
岑寐寤一行人离开,岑二夫人从拐角处站出来,神色复杂。
“你们说,我笨吗?”岑二夫人问。
“是三公子哄着大小姐开心的,夫人不必放在心上!”身后的侍婢道。
也对,她又何必和一个孩子计较!
岑二夫人点了点头转身回去,浑然忘了自家的丫头根本就没回答她的问题。
身后的两名侍婢对视了眼,默默松了口气。
飞鸽在夜空中飞舞。
扑棱的翅膀落在了灯火辉煌的宫墙。
红墙碧瓦,青碧琉璃。
金殿外的红柱上盘旋着金龙图腾,耀眼的灯火明亮的照耀四野,汉白玉的石栏围绕,红底金字的“太庙”两个字端正公明。
前殿沉香为梁,金砖铺地,帝座雕龙,后座雕风。座前陈放有供品、香案和铜炉等。
中殿数百位皇家祖先牌位依次而立,金龙盘头,双龙在侧,祥云环绕,上书“大燕高祖皇帝之位”“大燕皇帝之位”……
是以,这里是大燕朝的太庙。
太庙之后数千米外,曲径通幽,灯火昏暗,正是大燕的鸽属处。
鸽属处,是大燕皇家豢养鸽子的地方,鸽属处豢养的鸽子或为皇家吃食,或为皇家恭贺寿诞,更或为朝廷传递消息。
鸽属处的院子当中有九座高台,高台上时不时的传来鸽子的“咕咕”声,总有黑衣人飞上高台从鸽子脚下摘下来什么,随后快速的送到鸽属处的正中大厅。
不同外面的幽暗,鸽属处的正中大厅灯火明亮,黑衣人快速往来,数不尽的情报进入鸽属处案后的人手中。
有大燕各处官员的,有大燕各地的人事情报,还有大齐的点滴情报。
鸽属处案后的人眼快如电,在看到密件上面写“齐地”二字,便掀起身后的一道暗箱。
密件进入暗箱,发出滚动的声音,渐渐消失。
密件滚落,直到鸽属处的地下数十米,那里又有一处密室。
“噹——”一声轻微的撞击声,盒子开启。
自有人把密件取出来,打开查看里面的内容。
那人前面悬挂着三条线,红,白,黑。
那人稍看几眼,把密件悬挂到了红线上,一拽身边的绳子,红线上的密件如脱弦之箭很快飞到了另一处密室。
另一处密室,几个穿着锦衣蓝袍的人正忙着,其中一人看到一封密报,忽的发出一声低呼,“哟?真是稀奇!”
旁边一人问,“怎么了?”
那人扬了扬手里的密件,“晏壹号!”
什么?
旁边的几个人也围了过去,果然在密件的署名上看到了“晏壹号”三个字。
晏壹号,晏清女皇的壹号密探。
据说自从晏清女皇薨之后就一直传信于大燕宫中,后来大齐自立,大燕又陷夺镝之争,不少的密探渐渐消失,晏壹号却是一直不曾断绝,虽说传递的消息可有可无,却好歹是五百年的传承了,算起来比他们这些人祖上为大燕效力的时候还要长,要知道若非是大燕的中流砥柱,又怎么会在大燕的咽喉之地鸽属处效力。
“晏壹号一年一次传讯,倒是让你给瞧见了!”一个人拍了那人一掌。
那一掌不疼,那人却是做了个呲牙咧嘴的表情,随后嘿嘿一笑,“运气啊!”
“来,看看写什么?中州大旱?还是那边皇帝的几个儿子分封啊!”另一人调笑。
有新来的笑,“这都是什么年头的老黄历了!”
“还别说,晏壹号就是干这种事儿的!”一人道,随后整个密室的人都跟着笑。
老成的密探拍着新来的肩膀,“要不是晏清女皇的壹号心腹,还是咱们鸽属处最老的,早就——”老成密探做了个砍断的手势。
身在大齐的密探一二十年就要换一批,像是晏壹号这样的还真是只有一家。
就算是传来的消息没什么用,也能标榜在鸽属处铭牌上。
身在敌国,五百年仍恋故土。
“来来,瞧瞧,这回写的什么?”
嬉笑完毕,也到了正事儿的时候,先收到密件的人打开,看向里面的内容,上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四菜,重见天日!”
这什么意思?
旁边的人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
那人把密件收起来,神色郑重,“好像是在说菜的事儿!”
“菜?”
旁边的人一头雾水。
那人也是茫然,“我不知道,可能是某个暗号吧!我去交给署长!”
那人急匆匆的离开,留下身后一众神色各异的密探众人。
……向来晏壹号的密信都清楚明白的连想都不用想,现在这是要发威了?
此时此刻,数千里之外的大齐都城。
虽有中州大旱,可京都之地仍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灯明到宵,喧闹至晨。
数十家的客栈此刻仍人来人往,现下虽还没有到科考之日,可学子们早已经到了京城,客栈中人满为患,即便是城中的民家也有着学子们的身影。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身在红尘凡世还是要吃五谷杂粮,行人间之道。
有钱的学子们住客栈,差一点儿的住在民家,还有更差一点儿的就住在京郊之地。
京郊的一处村落,不同京城之内的喧嚣热闹,早已经寂静安然,只偶听几声犬吠。
灯火络绎点起,是来京赶考的学子。
以往村落中夜不掌灯是为了省下灯油,而现在村民们为了博得个好名声也就不在意了,何况来往的学子们即便手头并不富余,却也不会做赊欠的事儿,所以总归他们也是沾了便宜。
点起寥寥灯火的几间屋中,高通玉赫然在其中。
灯火照耀出他的面庞,桌上的书册早已经翻阅的卷了边角,手中执笔,正埋头写着一篇策论。
洋洋洒洒,足有三篇之多,而字迹公正,正经的馆阁体。
片刻,高通玉放下笔,轻轻吹过墨迹,又从头到尾的读了一遍。
每日读书十卷,策论三篇。
今儿可以入睡了!
只是高通玉却又转头拾起了身侧的一方抵报。
这是京城发下的朝廷抵报,以往只在官员当中流转,现在临近科考,学子们也能弄到一些,比如他手里的这份儿。
中州大旱,皇帝震怒,特派了皇子前去镇抚……在抵报的角落还有一篇关于邕城的,说是邕城一岑姓商户得到了皇帝赞誉。
岑姓商户,是她吧……
高通玉抚向抵报上的字迹,眼前浮现出那张娇柔美丽的面庞。
她已经这般厉害了。
他又怎么能如斯安逸!
高通玉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再翻起一侧的书籍,再度看起来……
第六十七章比亲弟弟还像亲弟弟
“那书呆子啊,指不定现在还在埋头苦读呢!”
摇晃的车马中,木萦笑嘻嘻道。
南萦瞧了眼唇角含笑的自家小姐,知道自家小姐是想听,便应承着问,“你怎么知道?”
“这还不简单!”木萦显然一副连想都不用想就能知道的模样,“高公子知道自己太差了!小姐这么厉害,若是再不上进,岂不是配不上我家小姐!”
南萦拖长了声音,“原来你还知道啊!”
“什么?”
木萦意识到南萦话里有话,立刻的机敏起来。
南萦轻咳,学着木萦的语气,“若是再不上进,小姐就看不上了!”
“说甚!”木萦羞恼,“我很上进了,一个打七个!”
“噗——”
这回是岑寐寤直接喷笑出声。
南萦也笑,“当真是上进了呢!昨儿小姐刚讲了一个打七个的典故,今儿就用上了!”
“那是自然!”木萦洋洋得意,旋又反应过来,“什么什么,我是说一个能打七个,是真的七个,不是假的……小姐,南萦她欺负奴婢!”
“哈哈——”
车厢内笑声更甚。
车厢外的一众仆从家丁听着里面传出来的笑声,彼此相视,脸上也不由露出笑容。
不管什么时候岑家的这位小姐总是能让人安心啊!
很快,车马到了邕城城外。
日头辉亮,烈日灼目。
车帘掀开,一股湿臭的热气扑过来。
嘈杂哀苦的声音无孔不入,连木萦的脸上也没了先前惬意欢快的神色。
邕城外数里之地,尽都是流民,简陋搭着的木棚子络绎不绝,总也有百十个,勉强遮挡着头顶上的灼日。
城外的流民早已经过了三百之数,镇济的事儿也交到了邕城知州的手中,因为邕城商行的存在,还有十多个挂着商家名号的布幡在邕城官家的后面。
此刻炎炎日头正是正午,排队等候的人总也有数百人之多。
每日每人一升的粮食,仅仅是邕城西城门的这些人不到二十天就已经花费了八十担粮食,四个城门除了来往行人的北城门,其他的三个城门每日里的花费怎么也有三十担粮食。这还是在邕城其他商家相助之下,勉强没有饿死之人。
邕城的粮库没有多少存项,大多是岑家的粮铺在支撑。
看到岑家的车马停下,几位女子下了车,附近的流民都一股脑的冲了过来,不论是拄着拐的老人,还是相互搀扶的幼龄甚至还有几分力气的男人俱在,脸上流着发浊的泪水,饿的发黄的面庞凄苦。
守护在车子四周的侍从们上前拦住他们,不让他们接触到岑寐寤等人。
守卫在四周的官府兵士衙役看到这边的情形,也都分派了兵士过来。
民生来怕官,见状脸上的神色都畏缩了几分,只是仍在外面哭喊,“小姐,行行好!赏我们点儿吃的吧!”
“我家的这个丫头聪明,小姐买回去当丫鬟吧!”
“我家这个小子也有几分力气,小公子买回去吧!”
“……”
嘶喊声越来越大,本来在后面的岑亦兰跑到了岑寐寤的身边,“大姐姐……”
岑亦兰的眼中含着泪,鼻头通红。
前几日岑寐寤领着自家的几个弟弟妹妹都过来看了,岑慕岑柔直接吐了,岑亦寒岑亦霜还好一些只是脸色发白,摇摇欲坠。而随后再让他们过来,他们谁也不过来了,不论是借口要苦读为民效力,还是说要针织些物件儿一同进退等等,只有岑亦兰跟着她。
岑寐寤拉过岑亦兰的手,“不要怕!你好好的看着!”
“……”
岑亦兰听话的往流民那边看去。
姐弟的声音低,没几个人听到,可却是看到眼前这位小公子正往他们身上看过来。
清澈的眼睛剔透乌亮。
竟是看的她们心头微颤。
“民以食为天!他们要的只是吃一口饱饭,若是能自食其力,又何苦在这边受人白眼,得嗟来之食!”
岑寐寤的声音不大,却是清朗如玉。
近处的人听到,皆都是泪水倾下,人群当中有早先来的,认出了岑寐寤,低呼,“是岑家的小姐!”
“是归之楼的岑小姐!”
“……”
岑家寐寤的名头他们没几个人知道,却知道归之楼。
从他们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城门外便有归之楼的铺子在施粥,还给他们家宅里的男人安排了伙计,挣些银钱。
即便不多,即便还不容他们在邕城过活,可却让他们挺起了脊梁。
“岑小姐,大恩大德!”
“岑小姐,救苦救难啊!”
“……”
呜呜的哭声响起,已经开始有人跪下去。
岑亦兰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岑寐寤停下了脚步,说道:“我是大齐的百姓,只是做了大齐百姓该做的事情!邕城的大人已经上折天听,朝廷很快就会派人过来!”
自从邕城城外的流民过了三百之数,古知州就向朝廷上了折子,只是这折子一来一往总也要有十几天,而算算日子也就在这几日了!
“真的吗?”
“太好了!”
“岑小姐大恩啊!”
“……”
欢呼声起,那些排队领粮的人们眼中也冒出了兴奋的光亮。
旁边官府的兵士领队高大壮“呸”一口把嘴里含着的草杆子吐出来。
尼玛他们奉命安守在西城门,每天都要把“朝廷会管你们”之类的话说上几十遍,差不多嗓子都要喊哑了,还不如这个小娘们喊一声管用!
流民们渐渐的散去,兵士们也都散了开,围在岑寐寤姐弟身边的只剩下了岑家的家丁。
炎热的日头让人提不起力气,虽然能吃到粮食,可水也是节制供应,看到岑家姐弟过来想要站起来行礼都难。
幸而岑寐寤也没想如何,示意他们不必多礼,待车上运来的粮食和水都搬下来,就与岑亦兰回到了先前车马停靠的方向。
“亦兰如何想?”岑寐寤问。
岑亦兰抬头,对上岑寐寤的眼睛,“我要参加科考,我要为官!”
“为什么?”岑寐寤问。
“我不想他们受苦!”岑亦兰道。
“……”
岑寐寤微微动容。
五百年前在她的弟弟偷偷听了一堂朝会之后,她也这般问他——“阿华,如何想?”
他说,“我要学政!”
她又问,“为什么?”
他说,“我不想让姐姐这么辛苦!”
那时候正是她与那些朝臣斗智斗勇的时候,她听闻极其感动。
而现在眼前的这个弟弟说的竟是这般话。
听着似是没把她放在首位,却比起他的亲弟弟,更像是她的亲弟弟。
第六十八章不能走
“好,那现下就回去吧!”岑寐寤道。
岑亦兰一怔,“姐姐……”
岑寐寤嫣然,“我是说回书院去吧!”既然要读书,那就从现在开始!一刻也不放松!
“嗯!”
岑亦兰重重点头,返身上了车子。
两侧的随从立刻就有人跟上,一路护送着离开。
邕城知州府衙。
古知州忙的不可开交。
邕城崇河的水已经浅然见底,虽然粮食早有所备,可水却实在不多了。要是只有邕城一地倒也不惧,可四周的几个州县都冲着他伸了手——即便他们已经处置了一批当地蓄意涨价的粮商,可粮食还是不够啊!尤其是水源!
朋友相交,说不得要两肋插刀。同为官员同道,怎么也衬一把,谁知道日后谁会飞黄腾达!
古知州没有吝啬。
只是自家事儿突然间的也多了起来,城外乡镇竟不少地方出现了流寇,弄得邕城内人心惶惶,少不得各个得利的手下要派出去,连自己的儿子也派出去安抚人心了。
有流民必有流寇。
这是俗语,只是他以为邕城附近的流民安置得利,这流寇怎么也不会跑到他这地方来。
他手头上的兵士也不多,要防卫着邕城,守护着外面的那些流民,地方上只能靠民团和大户人家的家丁了……只是流民就在城外,若是那些流寇窜进来,那邕城可就要乱了!
“报——”
门外有兵士举着一封信笺奔入堂中。
古知州一下子蹦起来,他看出来是朝廷的六百里急报。
古知州打开,欣喜不已,“好啊,朝廷的人还有两日就到了!”
“当真是幸甚!”
“大人鸿福!”
“……”
四周一众的恭维声,可看到他们脸上都一下子轻松起来。
先前出了中州大旱,皇帝对各地的旱事尤为看重,尤其刚得了皇帝赞誉的邕城,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若是万一处理不妥,那定然是皇帝震怒!
只是古知州脸上的欢喜还没有凝下来,又有人进了来,低声说了些什么,古知州神色一变,“来人,整兵一百,前往洪山镇!”
“是!”
邕城外。
直到岑亦兰一行人的车马只剩下飞腾的烟尘没了踪影,岑寐寤才回过头来。
身后的车马早已经备妥,只等着岑寐寤上车离开。
只是岑寐寤还没有踏上车驾,城门口数十名军士整齐的冲了出来,为首的一人是邕城从七品卫指挥使司经历司。
负责守护着的高大壮赶紧的过去,“司经大人,有什么吩咐?”
司经大人先看到了岑寐寤,冲着岑寐寤拱了拱手。“岑小姐也在?”
岑寐寤应道:“正打算回去!”
“小姐还是早些回去吧,外面不安宁!”
司经大人好生说道。连知州大人都要和颜悦色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