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崩坏的重生路-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了?”顾清涵放下碗筷问道。
    琉萤匆匆赶进来,说:“娘娘快躲一躲,襄王叛军攻进皇宫了!”
    “什么?”顾清涵来不及多想,那么多人怎会悄无声息的靠近京城不被人察觉?难道是元胤故意放人来的?
    琉光急道:“娘娘,现在来不及了,您先随奴婢来。”
    顾清涵匆忙吃了两块糕点填肚子,跟着琉光躲进密道内。琉光走在最前面,拿着烛灯走在最前面,顾清涵身后跟着宫嬷嬷和琉璃等人。地下密道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走错,顾清涵跟着琉光七弯八拐的走着,只见她在一堵墙上敲了几下,石墙犹如门一般打开,露出里面的密室。
    进去之后密室大门恢复如初,里面放了三天的吃食和水,修有恭房和净室,还有一个小孔能看到外面的一切。这会儿太极宫已经乱了,乱兵杀进来之后将太极宫掀了个底朝天,宫女和太监被押到后殿的空地上,一个将军模样的人气急败坏的揪着一个小太监问话,没多阵小太监便被那人一剑杀死。
    顾清涵不忍再看,回到里面坐着。既然元胤知道襄王叛乱,为何不早调兵将人绊住?如此一来,宫里便不会有那么多死伤。
    雒阳城内,一个时辰前还热闹非凡,后一刻便血流成河。沿街的商户和各坊内的民宅纷纷关门避祸,赫连府已被襄王的军队包围,弓箭手随时会将赫连府射成刺猬。

☆、97。太后造反

而襄王的人早已开始在雒阳城内宣读赫连太后的旨意,懿旨上说元胤不是先帝亲生,是她当年为了固宠从宫外普通百姓家买来的男婴。多年来她被元胤打压,迫不得已隐瞒真相,现在皇室凋零,眼见秦国江山即将断送,她不得不挺身而出,今日将此事公诸于众。为了正清元氏正统,襄王出兵除假帝,她和襄王此举,是为秦国的江山社稷着想。
    暖阳洒在空旷的大街上,躲在房子里的老百姓听着洪钟般的声音,面上不敢出声,心中开始诽腹,元胤的手段和性子的确与先帝不同,不过他的相貌毋庸置疑。早就知道赫连太后和元胤势同水火,她手里有这么大一个杀器,怎么不早些用?只怕他们说的只是造反的借口。不过元胤到底是不是皇室正宗与他们普通小老百姓无关,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一匹快马从宣武门飞奔而出,马蹄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格外刺耳。一直跑到赫连府前,马才停下,马背上的人下来回禀道:“禀王爷,没有抓到顾清涵!”
    襄王不耐烦的握住腰间的佩剑,问:“怎么可能没抓到?宫里一定有密室,再仔细找一遍!”顾清涵是对付元胤的利器,有她在手,元胤再硬气也会顾忌。
    那人只得返回皇宫继续找人,命令手下掘地三尺也要将人找到。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襄王已经等不及了,拔剑高声呼道:“杀!”率人攻进大门紧闭的赫连府。
    “嘎吱”一声,赫连府大门先一步打开,赫连夜一身大红喜服,请襄王进去喝喜酒。襄王犹豫不决,元胤诡计多端,谁知里面有什么等着他,想到这里,只得命人停下。
    赫连夜在此时仍礼数周到,对襄王说:“既然襄王不愿意,在下不强求。”
    赫连夜面色如常,襄王心中火冒三丈,他此番行事虽说不上隐秘,但谁也料不到他会今日发作,赫连府不过是座小府邸,说不定元胤在唱空城计,等着看他笑话。“走!”
    赫连夜今日成亲,府上宾客众多,听到襄王造反的消息,早没了吃席的兴致,焦躁的聚在一起议论,担心襄王会丧心病狂的杀人,一时间赫连府沸反盈天。
    襄王带兵进府之后,群臣挨个安静下来,注视着一身煞气的造反头领。襄王命人将赴宴的大臣赶到偏院看守。“元胤人呢?”巡视一圈之后,并没发现元胤。
    赫连夜赶紧说道:“皇上不在府上。”
    “胡说!那么多双眼睛看到他亲自为康平县主送嫁,怎会不在赫连府?赫连夜,识时务的赶紧将人交出来,本王还能饶你一命!”襄王此次造反底气足,但气势不够,担心自己弄不过元胤,此时的神色只能用色厉内荏来形容。
    赫连夜无奈道:“皇上的确为康平县主送嫁,但没进府。不信王爷问在座的诸位,看在下是否在说谎。”
    襄王半信半疑,拿着剑指着在场众臣,问道:“劝你们实话实说,元胤到底在什么地方!”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头,表示元胤的确不在赫连府中。
    襄王不信,说:“元胤并不是先帝之子,他不过是个抱进宫充数的野种!本王今日的目的是肃清乱世祸源,还江山社稷于元氏!你等若忠于秦国,忠于元氏,今日便同本王一起杀了元胤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暴虐之徒!”
    众臣闻言后炸开了锅,有的义愤填膺,指责元胤残暴不仁,迫害元氏宗亲,有怀疑襄王动机选择沉默不语的,更多的是观望者,反正谁赢了他们跟谁,现在先观察大局保命要紧。
    “可是王爷,皇……”骂得最厉害的御史大夫张墨砚忙改口说:“元胤的确不在这里。”
    襄王的目光扫过众人,命人搜府,无论如何也要将人找出来。他手下的人将赫连府掀了个底朝天,连康平县主的浴桶也不放过。襄王的人找遍赫连府的每一个角落,仍没发现原因的影子,宫里的爪牙回来回禀说没找到顾清涵的人。
    “本王就不信,元胤这次还能坐稳皇位!”襄王说,他隐忍了这么多年,誓要做成此事,赫连府没有利用价值,他先带人进宫,找到玉玺昭告天下。
    雒阳已在襄王的掌控之中,元胤却消失不见,没有任何音信。宫里,襄王已带着手下的人马将太极宫掘地三尺,找不到顾清涵不说,玉玺更是不见踪迹。
    “启禀王爷,没有找到任何密道。”兵丁在宫内搜查了整整一下午,仍一无所获。
    襄王恼怒,欲一把火烧了太极宫。赫连太后及时出现制止说:“太极宫历来是皇帝的住所,百年来早已是帝王的象征,襄王放火焚宫不妥!现在元胤没有任何消息,襄王还是想想怎么对他吧!”
    襄王也不知元胤在玩什么把戏,尽管他已将元胤的身份共诸于众,但雒阳百姓和百官的反应远不如他所料想的义愤填膺,反而关起门来,一副事不关己由他们闹的模样。赫连太后和元胤之间不和多年,雒阳百姓坐山观虎斗,都知道她是什么德行。
    有那么一瞬间,襄王想打退堂鼓,都怪他操之过急,不然定打得元胤落花流水。不过此时雒阳附近的人已知他造反,不久之后便会天下皆知,他已无退路,无论前路如何,必须守到最后一刻。元胤消失不见,他心中慌乱,对着赫连太后的老脸没好气的说:“本王哪知该怎么办?”
    赫连太后在宫里待了三十多年,尽管如此,她也不知宫里的密道在何处,更不知顾清涵藏身何处。她在太极宫前殿走了一圈,对襄王说:“现在公布元胤非皇室血脉要紧,我们必须拉拢天下人。”只要元胤暂时拿不出证据证明他是成帝之子,便名不正言不顺。她必须在这段时间内找到玉玺,立元昊天为帝。
    皇宫已在襄王和赫连太后的控制之内,不过襄王想自己称帝,赫连太后想立晋王之子,还未找到玉玺,二人已争论不休。顾清涵躲在密室中,此处到不无聊,放了几本消遣的书,又有琉光几个陪她说话,时间倒过得快。不过现在外面的情形并不好,也不知元胤去了什么地方了。
    宫内,襄王和赫连太后争论不休,城外,元胤的大兵已抵城下。突然接到消息的襄王和赫连太后瞬间傻眼,经过一日消磨,二人已没初到雒阳时的斗志,这会儿事关生死,只得先握手言和,领兵抗敌。襄王领兵造反的缘由雒阳人尽皆知,不到最后关头,谁也不愿多议论一分,守城的兵丁态度模棱两可,没说效忠元胤,也没说相信襄王。
    雒阳城大门紧闭,襄王和赫连太后站在城楼之上,看着护城河外乌压压的大军,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他知道元胤有准备,这会儿他们的人在城内,元胤无异于瓮中捉鳖。
    赫连太后俯身向前,看着越来越近的军队,急中生智对襄王说:“在宫里找一个和顾清涵身量相当的宫女,换上顾清涵的衣裳,押到城楼上来。”
    襄王闻言,忙让人去办,此刻无论如何也要拼一次。他命士兵排成一排,大声对城楼之下的兵丁大声宣讲元胤非皇室血统,说他是贱民生的野种,继位多年残杀元氏宗亲,迫害朝中大臣,为人阴险狠毒,残暴不仁,不堪为帝,说尔等秦国忠勇之士不要被元胤花言巧语蒙骗,应立即杀元胤以谢天下。
    元胤命身后的大军停下,骑马来回走动,大声问道:“赫连媗的话,诸位认为可信否?”
    诸将士大声答道:“不信!”
    “若朕非先帝之子,先帝何以传大位于朕?赫连媗祸乱朝纲,企图登基做女帝,若她所说的话是真的,为何现在才公诸于众?分明是赫连媗别有用心!襄王意图谋反,联合楚军乱秦国江山,此等通敌叛国之徒,不可饶恕!将士们,尔等秦国忠勇之士,今日便与朕斩杀叛臣,灭楚国虎狼之师!”元胤气势如虹,对三军将士说道。
    守城的士兵听到元胤的话,立即放下吊桥,抱拳单膝跪地,说:“臣等躬迎皇上进城!”又对同袍兵丁说:“尔等与我一起杀楚贼,灭叛臣!”守城将士反戈,有浴血拼杀的,有进城通知禁军襄王联合楚军造反的。
    禁军本就对襄王所说之事持怀疑态度,听到襄王通敌叛国与楚军联合造反,纷纷拿起武器开始反杀。
    元胤的军队冲进城中,城楼上的襄王乱了阵脚,一切和他想的不一样。赫连太后强做镇定,说:“快命众将士抗敌!”
    襄王慌忙击鼓,城中的楚军听到约定的声音,开始应战,元胤的人和楚军拼杀,楚军溃不成军,在雒阳城内四处逃窜,有的点火烧房舍,无奈天公不做美,突然下起细细密密的雨来。
    听到元胤回来,镇守宫内的楚军开始滥杀无辜,四处叫嚷元胤已死,让顾清涵不要再躲躲藏藏。顾清涵看着乱作一团的太极宫,她不信元胤就这么死了,琉光也劝道:“娘娘不必惊慌,定是叛军引您自投罗网的计策,皇上会平安回来的。”
    “皇上一定会回来的。”顾清涵安慰自己说,她也坚信元胤会平安归来。
    天降大雨,放火焚宫已行不通,楚军将领想到赫连太后使的法子,随意劫了一个宫女,让她换上顾清涵的衣裳,押解到宫墙之上。元胤的人已到皇城下,楚将夏晖押解人,威胁道:“皇后在本将手中,你等再往前一步,休怪本将无情!”
    元胤骑在马背上,傲然说道:“夏将军,要糊弄人,也用点儿心。”他手持弯弓,一把将人射杀。
    夏晖见此计不行,愤愤的将手中的尸体扔下宫墙,发疯一般冲下宫城,拔刀乱砍一气。
    躲在屋内的老百姓听着外面杂乱无章的声音,搬了家中所有重物将门堵上,不知什么时候会结束。
    元胤回到宫中,宫里一切都乱了,高见正调集宫人收拾皇宫各处。顾清涵看到一身戎装的元胤,对琉光等人说:“宫嬷嬷,琉光,皇上回来了!”
    琉光透过小孔看到外面的一切,知道襄王已败,开启机关让顾清涵出去。顾清涵提着裙摆小跑着回到太极宫,见到元胤突然就流泪了。元胤见她哭了,帮她擦眼泪,说:“没事了,不必紧张。”
    顾清涵抹了眼泪,说:“没有,妾身见到皇上心里高兴,不知怎的就哭了。”
    “太极宫乱得很,我们去别处歇着。”元胤说着,拉了顾清涵的手往赫连太后曾经住的长信宫去,只有那里没被楚军翻过。没多会儿,霍夫人和高见到长信宫来请他们回太极宫。元胤则从长信宫主殿的横梁上取下一个黄绸包裹着的方形印章来,打开一看正是玉玺。“走吧。”
    不到半个时辰,太极宫已收拾妥当,琉光几个扶顾清涵去洗漱沐浴。元胤未换下身上的戎装,让顾清涵回后殿睡个安稳觉。又过了一个时辰大将军桓楚回禀说:“陛下,楚军和叛军已伏诛,已活捉襄王、赫连媗、楚国大将夏晖。”
    “将夏晖压入天牢日后再审,襄王和赫连媗两日后午时于午门斩首。”元胤说,他想了想,又让桓楚回来,说:“把襄王和楚国勾结之事传出去,务必让天下皆知。”
    桓楚停顿片刻,领命下去。没多阵,杨行踟蹰的走了过来,面色为难,元胤见他欲言又止,说:“有什么话就直说。”
    “皇上,赫连媗不服输,叫嚷着要见您和霍夫人,还说……”赫连媗骂人的那些话他说不出口。
    元胤沉思片刻,说:“带她到太极宫来。”
    赫连媗挣脱侍卫的束缚,强做骄傲的走进太极宫。看到元胤和霍夫人,眼里快要喷出火来。不等赫连媗开口,元胤先命侍卫退下。太极宫大殿内只有元胤、霍夫人和赫连媗三人,赫连媗的目光在他们二人脸上流连,露出讽刺诡异的笑容:“霍英姿,你们母子两个赢了,都怪哀家当年瞎了眼,信了你的鬼话!”

☆、98。前朝恩怨

霍夫人和元胤并没说话,让赫连媗一次说个够。“你,抢了哀家的位置。”她指着霍夫人说,又不甘的指着元胤:“你抢了泓儿的皇位,你们母子两个会为当年的事付出代价!我赫连媗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母子两个!”
    赫连媗像个疯婆子一样咒骂,挑出陈年往事来说,骂先帝忘恩负义,利用了赫连家之后一脚踢开,说先帝薄情寡恩,死了活该,又骂霍夫人贱人,心如蛇蝎,城府深沉,当年骗得她好苦,骂元胤是贱人生的贱种,坏事做尽,害得她和晋王母子阴阳相隔。又骂顾清涵活该生不出儿子,元胤报应不爽,断子绝孙。
    “说完了?”霍夫人问道,“说完了该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
    赫连媗冷哼一声,看到帘子后的顾清涵不由露出冷凌凌的笑容,跟着侍卫走了。
    元胤回头看到顾清涵,顾清涵吓得忙跑了,一路小跑着回到书房,关上门拴上门栓,不让任何人进来,她刚才听到了什么?你们母子两,是皇上和霍夫人吗?当年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坐了下来,逼自己冷静,理清刚才赫连媗说的话。元胤是霍夫人和先帝的儿子吗?难怪赫连媗那么恨他们二人……
    门外,元胤喊道:“清涵,开门。”
    顾清涵从凳子上蹦下来,不知如何是好。
    “开门。”元胤耐着性子说道。
    顾清涵犹豫再三,想了好久才开门。元胤关上门后问道:“都听到了?”
    顾清涵不敢看元胤,说:“都听见了。”
    元胤并没生气,说:“无需害怕,这件事天下人迟早会知道。我一时半会儿说不清,回去问宫嬷嬷吧。”
    “皇上,妾身……”顾清涵心中忐忑不安,她以为元胤会生气。
    元胤将人揽进怀中,说:“最近几日有些乱,安心待在后殿,别瞎想。”
    顾清涵靠在元胤怀中,点了点头。
    两日后,襄王和赫连媗被斩于午门。赫连媗被押往午门的路上,一直叫骂,说元胤不是她与先帝之子,不配做秦国的皇帝。围观的百姓将信将疑,指着囚车议论纷纷,开始不信襄王的话,这会儿倒有些信赫连媗的话了,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赫连媗都快死了,想来不会撒谎。既然元胤不是她与先帝之子,那元胤是谁的生的?他长得像先帝,这点毋庸置疑。
    虞燕来挺着大肚子隐在人群中,细细观看台上的面如死灰的襄王和咒骂不休的赫连媗。五日来雒阳乱作一锅粥,各种风言风语声声入耳,这其中的诸多密辛,她已理清了大概。元胤手段高明,端王的大计,只得往后挪了。不过元胤若真的无子,倒可走那条捷径,等腹中孩儿出世之后,她得好好谋划。
    正午时分,监斩官派响惊堂木,掷出斩字令牌。砍刀在日光之下,发出刺眼的光芒。刀起刀落,襄王和赫连媗一同魂归西天。看完热闹的百姓散开,虞燕来放下帷帽上的轻纱,由红锦扶着回王府。
    宫中,宫嬷嬷帮顾清涵梳头,按摩头上穴位,说起当年的事。“霍夫人出身将门,霍家人才辈出,个个骁勇善战,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平帝时封了武安侯,世代传承。到霍显将军时期,家中嫡长女更与太子定下婚约,便是霍夫人和先帝。若说起来霍夫人和先帝不打不相识,后来便瞧对眼了,回宫求献帝下旨赐婚。”宫嬷嬷说着,自己就笑了。
    “这么说来若无后面的意外,霍夫人便是皇后了?”顾清涵问道。这么久以来,她第一次知道霍夫人的事。
    “是,不过献帝的圣旨下达后不到一个月,霍家便出事了,说是霍达老将军和霍显将军通敌叛国。当时证据确凿,主审的又是赫连家中之人,霍家男丁无论老幼,皆被斩于菜市口,女眷没入贱籍为妓,许多霍家女眷听了旨意后自杀死了。霍夫人那时用簪子化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