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崩坏的重生路-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可能要你的命。如果老衲没看错的话,也是这股阻力极力阻止你重生,并在最后关头抹去你至关重要的记忆。”
宴长宁从半夜惊醒到现在,脑子一直昏昏沉沉。她记得上辈子的所有事,却惟独记不清莫擎天的脸。
“一切皆有命,时机到了,答案自会揭晓。”大师说道。
“弟子有一事相求。”宴长宁说,她重生是为复仇而来,决不允许在大事未成之前出任何差错,“您说有一股阻力影响我今生的命格,不知您是否有化解的办法?”
“如果找到那股阻力的源头,倒可以化解。只是它藏得太深,想找到并不容易。在平时只能克制牵引,还是能避免一些劫数。这是黑曜石雕刻而成的佛祖神像,可为你压制住那股阻力。切记,佛像不能离身八十一个时辰,否则,你将有血光之灾。虽不致命,但会让你的命格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师缓声警告宴长宁说,他取下自己脖子上的黑曜石神像交给宴长宁。
宴长宁郑重的接过佛祖神像,双手合十谢道:“多谢大师。”
与高僧交谈一番后,宴长宁在寺庙中枯坐了一下午,上辈子发生的所有事一一浮现在脑海中。既然重新活过来了,她要不惜一切代价救邺国。
十二年前,宴长宁在身在异国。那时,她因情伤远走他乡,流浪到天竺佛教和婆罗门教圣地犍陀罗。而山的那边,卫风已战死沙场一年,秦国和楚国即将结盟。卫振廷不能死,长公主不能死,她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国家和亲人。一切,都还来得及。
宴长宁回到自己住的地方,翻出箱底的包裹,换上尘封一年多的衣裳。拜别寄居的屋主,一路北行回邺国。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设定邺国是横跨中西的国家,与西域诸国和天竺隔得比较近。
最近两年印度神剧看多了,不由感叹印度人的想象果然无敌。(☆▽☆)印度的首饰和沙丽都好漂亮,剧中的女演员美得不要不要的。
☆、锦绣江山
一个月后,宴长宁到达天山山口。因为东方的战争,官道上的不复两年前繁荣,只有规模不大的十来支商队。
她一副江湖浪人装扮,化了妆,脸颊上贴了胡子,像个沧桑的糙汉子。马不停蹄的赶了一个月的路,已累得不行。如今到了邺国境内,在官道上寻了一家客栈歇脚。她要了一坛葡萄酒、一碟花生米、一盘牛肉和两个小菜,一边吃一边听往来的商人谈论天下时事。
他们说一年前卫风战死沙场,南边的楚国朝堂变动,一直在南海疗养的大皇子莫擎天秘密潜回楚国国都潭州,暗中指挥孟玄和南宫羽两元大将斩杀邺国十名少将,坑杀二十万邺国精锐之师和十万无辜百姓。班师回朝后杀了太子和刘皇后,逼死老皇帝,自己登基为帝。
他们还说卫风死后邺国一直败退,先丢了富庶的益州,后来莫擎天手下的两员猛将孟玄和南宫羽拿下邺国最富庶的昌州郡,现已兵临江北郡,凉州几乎是楚国的囊中之物。他们还说,秦国准备与楚国结盟,共同谋夺邺国,未来三国混战,生意不好做。
邺国的万里锦绣江山,谁不想收入囊中?三百年前大周朝内部出现诸王争权的局面,后来一位丧心病狂的王爷为了夺得大位,竟引胡人入关,将中原一代弄得民不聊生,而周朝也因此灭亡。
邺国的开国皇帝宴钺是周朝的一位驻守在河西的将领,见中原形势纷乱,周朝已亡,便在九龙城自立为帝,建国为邺。他之后拿下了凉州、益州等地,建立了稳固的西部小国。中原仍处于混乱的局面,将近一百年之后出现的秦楚两国逐渐统一北方和南方,划江而治,两国对立,加上西部的邺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后来邺国几经沉浮,险些亡国,直到正德帝出现,邺国才成为三国之首。正德帝与历任皇帝不同,他鼓励百姓从商,利用地域便利,从事东西贸易,将东方的茶叶丝绸运到西域诸国,再将西域的美酒宝马、香料和珠宝贩卖到东方诸国。这一举措,为邺国积累发家财富。
正德帝博学多才,他教铁匠开矿山,改良冶铁工艺,制作出大洲最精良的武器,用经商得来的钱财,养了几十万大军,逐渐改变国弱的局势。
邺国只有昌州郡、蜀郡、龙西郡、江北郡、甘林郡和潢水郡六郡地势平坦,其余多高山丘陵,西部还有广袤的山川荒漠。正德帝又派大军治山,用石头垒坑,将山下的淤泥挑到石坑中,从山脚到山顶,依次种植上小麦、树苗、茶叶和牧草。再修筑大风车,用畜力将大江河中的水运到山上浇灌。当时被许多人诟病的害民工程,如今造福了整个邺国。
那时东部两国兵强马壮,正德帝有东进意图,但不与两国硬碰硬,而朝西方和北方进发,拿下了两处广袤的土地。新纳入版图的地区多荒漠山川,他想办法治理这片朝中上下都不看好的土地,命令军队用荒草和麦秆,扎成方格状,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后在方格中种上耐旱的梭梭、红柳和芨芨草等植物,让昔日的大片荒漠变成耐旱灌木的天下。后又在灌木丛中撒上牧草种子,当年的荒漠已变成广袤的牧场,蓄养着邺国的宝马、肥牛和羊群。
正德帝又派人到西域诸国引进棉花和葡萄,种植在沙漠中的绿洲,所产的棉布和葡萄酒广销东西。他还改良建材,创造出洋灰,用它修建的房屋桥梁坚固牢靠,这项机密一直是东方两国迫切想得到的技艺。
正德帝在位的五十多年,改变邺国的弱势局面,让邺国一跃成为雄踞中西的强国。他死后留下许多手稿,为后世历任帝王所珍藏,被视为邺国皇帝必读之物,也是邺国的不传之秘。
正德帝的历任继承者,均秉承他生前的治国方针,稳稳的守住邺国江山,并秣马厉兵准备一统江山。但邺国之后再无正德帝这般杰出的帝王,所以在后来的一百年间,三国仍处于鼎立的局面。直到这一任帝王登基,邺国才显现出衰败之气。
宴承德当年并非太子,他无出众才能,更无治世之才,不过是凭借运气和樊家支持,在太子突然暴毙后成功上位。他常说不求建立大功业,只求守住祖宗的江山。比起杰出的前辈,宴承德逊色太多。
宴承德在位时,世家党派之争严重,贪官众多。但他并非昏君,只是性子怯懦优柔寡断,利用党争平衡着朝中各派的利益关系,一生功不抵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宴长宁一直不相信邺国会在短短十年内灭亡。重生之后,她猜测邺国国中混进了楚国内奸,登基不久的楚国皇帝也有古怪。否则楚军不会未卜先知一般,知道邺国的所有计划和安排,并将邺军全部歼灭。这辈子,她定要查出邺国国都和军中的奸细!
酒足饭饱后,晏长宁在客栈里睡了一天一夜,醒了之后继续向东走。
九龙城下,晏长宁牵着马仰望这座坚不可摧的城池。前世,她在犍陀罗待了四年,回来之后,一切都面目全非。此次提前两年回国,她并不打算像上辈子一样张扬。寻了一家不起眼的客栈住下,买了香烛纸钱,入夜后才出城到封陵祭拜卫风。
晏承德说,卫风为邺国捐躯,死得其所,特允其葬入皇陵,伴他左右。此时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季,冰封高山,雪落大地。卫风墓上的枯草被积雪压断,目之所及一片萧索。点燃昏暗的八角灯,夜风习习,微弱的灯光摇曳不定,映照着暗红色的墓志铭,平添了一丝森冷之气。
上辈子她从天竺回国,听到卫风战死的消息,惊得说不出话来,马不停蹄的赶回九龙城,看到长满荒草的坟堆,扶着墓碑大哭了一场。人死如灯灭,她原谅从前卫风对她的羞辱和嘲讽。那时她换了一身孝服,在卫风墓前祭拜,被闻讯赶来的晏令仪狠扇了一耳光。她说的那句话,晏长宁到现在都还记得:“你是他什么人?有什么资格为他披麻戴孝?”
是啊,她和卫风非亲非故,为何要哭得如丧考妣一般?她和卫风的情谊,在上辈子他决定攀上位高权重的柱国公,决定娶晏令仪的时候就断得一干二净。当年他那些绝情的话,还犹言在耳。尤其在崇光寺内,他那些侮辱的话和那两巴掌至今无法忘记。今日再来祭拜,不过是看在当年他为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
当初晏令仪费尽心思抢走卫风,以为自己得到了天底下最英武伟岸的男子,以为自己的兄长在争夺太子之位的路上会多一个筹码,哪里预料到卫风会那么快战死沙场?
“卫风,晏令仪,当年的你们是否预料到了这样的结局?”晏长宁倒了一杯酒,将其覆在燃烧的纸钱上。
卫风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回九龙城,晏令仪失手摔伤不满周岁的儿子,落下终身病根。从那之后,晏令仪和卫风这对天赐姻缘的佳话,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等到香烛燃尽,晏长宁才回到九龙城。在夜风中绕着整座城走了一圈。宽阔的青石板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要过年了,各家各户都在门前挂了红灯笼,贴了红色的窗花。
吹了大半夜的冷风,晏长宁提了一坛子葡萄酒回房。她回来得匆忙,还未想好下一步该怎么走。死而复生,该如何让人相信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的?
她不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九龙城,因为上一世回来不久,楚国利用强权逼婚,要她和亲,远嫁潭州,还要云州、一百名洋灰匠人和一百万两白银做陪嫁。
当时反对者居多,认为可行之人也不在少数。反对者认为楚国狼子野心,和亲不过是莫擎天兵不血刃拿下云州的阴谋,等他得到大片土地和金银财宝后,会再次进攻邺国。且洋灰的制作工艺乃国之机密,不可外传,更何况邺国还没沦落到用女人换取和平的地步。
支持者认为,现在是非常时期,又列举历史上和亲的史实,用一个女人换取和平未尝不可。虽说楚国狼子野心,但邺国强盛多年,得到喘息时间定会转败为胜。况且邺国的兴盛,并不是靠洋灰这一项机密,送给楚国也无妨。
那时朝臣争议无果,将矛头指向她,说她祸国殃民,是天生煞星。九龙城大部分人想将她千刀万剐,却又不敢杀她。那时,她比过街老鼠还不如。
葡萄酒甘甜,一坛下肚,晏长宁并无醉意。重活一辈子,她不会像上辈子一样窝囊。她定要洗清自己的冤屈,查清自己母亲死的真相,让卫振廷坐上邺国的皇位。
莫擎天,灭亡邺国的凶手,她确信自己缺失的那段记忆一定与他有关。还有元胤这个帮凶,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作者有话要说: 正德帝的设定是穿越者,所以比较厉害。
☆、坦诚事实
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世人都说晏长宁因卫风移情晏令仪,在他们成亲那日,穿上一袭红色嫁衣投河而死,那今生就当晏长宁已死,她会以另外的身份活下去,走上复仇之路。
天亮之后,晏长宁将面部稍作修改,混进朱雀大街围观的百姓中。今日卫振廷回朝,他即将挂帅上战场。自从卫风和五大世家最优秀的后辈相继战死沙场后,邺国军中士气低落,整个九龙城亦是躁动不安。卫振廷回九龙城,似乎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晏长宁下定决心晚上去见卫振廷,无论他信也好,不信也罢,都必须让他知道。入夜之后,晏长宁轻车熟路的潜入卫府,扣门之后飞快离开。卫振廷彼时正在看兵书,近日边境的状况让他思绪紊乱,楚国平静多年,何时出了这么一位奇才?他就像凭空出现一般,让人捉摸不透。叹气之间,看到窗外一晃而过的可疑黑影,放下兵书迅捷的追了出去。
晏长宁一口气跑到五里之外,卫振廷也不马虎的跟了上来,看到她在树林中停了下来,问道:“你是谁?”
晏长宁摘下面巾,说:“是我。”
卫振廷定睛一看,试探性的问道:“长宁?”她的模样比起两年前,有了一些变化。
“今天引你出来,是我有话对你说,不管你认为我胡说也好,疯魔也罢,但你一定要听我仔细把话说完。”
卫振廷见她深色凝重,似乎有什么了不得的事要说。
晏长宁开门见山直接说道:“我死过一次,又重新活过来了。上一世,在十一年之内,邺国会被秦楚两国灭亡,而你,也会在五年之内战死沙场。邺国皇室的男人,会被斩杀殆尽,女人则成为楚国的奴隶。”
卫振廷听她说了一句话,已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她真的是晏长宁?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有死而复生这回事?邺国被秦楚两国灭国又是怎么回事?
“我知道你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我经历的上一世,就像一个噩梦。”晏长宁喃喃说道,她将自己前世的经历,发生的所有事一件不落的说给卫振廷听,除了他的真实身份。
一开始卫振廷并不相信,还以为她在胡言乱语,但听她说得头头是道,不觉信了几分。“为什么告诉我一个人?告诉皇上不是更好?”他惊讶晏长宁对他一个人说这件事。
晏长宁郑重说道:“因为我要所有的荣耀都由你来得,你有军功在身,以后在九龙城会容易很多。益州一战,五大家族都折了最优秀的后辈。现在邺国唯一出色的将领是你。而皇上一直器重你,你的作战方略和计划,皇上和卫家人一定会听。从小到大我只见过皇上数面,他只当我是小孩子,我说的话他不会相信。”
上辈子,在宴承德被斩之前,他将卫振廷的真实身份告诉了她。原来她一母同胞的哥哥并没死,在宴承德的贴身太监应祥出宫准备埋了卫振廷时,突然听到婴儿的哭声,就将他送到卫家。而宴承德为了保护这个儿子,将他交给卫沧抚养。
宴长宁私心希望卫振廷在恢复身份后,在夺嫡之时能多一些筹码。现在战事纷乱,卫振廷有能力扭转邺国的局势。在九龙城所有世家子弟中,他是最耀眼、最有前途的一个,比起英年早逝的卫风,卫振廷毫不逊色。而且晏承德信任他,早已将邺国最彪悍的地下军队——血影卫交给他掌管。
“长宁,你确定,你没有胡说?”卫振廷仍不相信,虽说鬼神之事一直有,但不过是皇室统治百姓的手段之一。并且,他从未见过鬼神之事应验,更别说起死回生。
晏长宁知道卫振廷谨慎,并不指望他会立刻接受自己说的话,“我知道你心有疑虑,但时间会证明一切,看看我说的那些事会不会成真。明晚子时,楚国会派杀手来刺杀你,你会躲过,但你最得力的下属卫延会因保护你而死。后日你便会出征,在仓山谷地会遇到伏击,而你们所押运的粮草会被内奸投毒,最终不战而败,而你也会被问罪,虽无性命之忧,但会有牢狱之灾。”
在卫振廷眼中,晏长宁从小调皮贪玩,但她从不说谎,所有心思都写在脸上,一猜便中。如果说从前的她天真无忧没心没肺,那眼前的晏长宁就像饱经沧桑的老者,幽黑的双眼之下,涌动着仇恨的暗流,她的整个气场,与从前完全不同。
“我姑且相信你。”卫振廷保守的说了一句,“那你呢?你打算怎么办?”
“我要去楚国,杀孟玄和南宫羽,破坏秦楚结盟,顺便揭开莫擎天的真面目。”晏长宁坚定道。屠城的两个侩子手,她不会忘记。这一世,不管用什么手段,也要送他们下地狱。
卫振廷了解晏长宁,她虽不是养在花房中的娇花,但也不是百炼成钢的利剑。“我知道你自幼习武,可打败江湖一流高手,但人心叵测,这世道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你一个姑娘家孤身前往潭州太危险了。”
“我孤身在西域流浪了两年,又多活了一辈子,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这辈子是天赐给我的,我这一世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复仇,保住邺国,就算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除了这两件事,我别无所求。”晏长宁执着说道,她知道未来许多事,在江湖闯荡了那么多年,她有能力自保。
卫振廷未停止劝说,“你留在九龙城为皇上出谋划策也是可行的,不用以身犯险。我陪你去见皇上,有我在,你说的话他多多少少会听。”
“我留下只会引来祸患,更何况皇上认为我是灾星,绝不会听我的话。我说过上一世我出现之后,楚国来求亲,邺国不允许,结果给了楚国进攻的机会。卫振廷,我不想再被国人唾骂一次,更不想成为邺国的罪人。”晏长宁说,她忘不了上辈子的狼狈,更不想让莫擎天打邺国的借口变得更合情合理,她也必须去楚国找回失去的那段最关键的记忆。
“世人都说晏长宁为情而死,那这辈子就当我死了。不要把我回来的事告诉任何人,也不要把我重生的事告诉第三个人。”
卫振廷不解,事关邺国存亡,仅凭他一人之力无法扭转:“为什么?”
“我有我的打算。总之,我不会害你,更不会害邺国。”晏长不打算再说下去,“邺国的一切,就靠你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