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崩坏的重生路-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已是四月,大江之南的地方阴雨绵绵,路上淅淅沥沥,宴长宁趴在马车的车窗上,看着外面的田野。过了岭南之后,离楚国新都阳城越来越近了,她的思绪,忍不住飘回上一世,大军压境,国破家亡的时候。
    那一天,残阳似血,九龙城内火光冲天,邺国皇室成员被楚军像蚂蚱一样,用绳索捆绑起来一排一排的跪在九龙城的城楼上。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对着滔天大火啼哭不止。
    那天,她杀红了眼,身上的铠甲残破不堪,被身着重甲的楚军押上城楼,双眼不屈服的看着被攻陷的皇都。火光和夕阳的最后的余晖,映得她的脸妖冶万分。
    耳边是宫城崩塌声、男人女人的啼哭声和胜利者的呵斥声极狂傲的笑声。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室,锦衣华服的皇亲国戚,衣香鬓影的美人,鲜衣怒马的少年,飞扬跋扈的纨绔,如今都狼狈的跪在楚国将士的脚下,毫无形象的大声啼哭。
    那时她便知道,他们这些亡国奴的下场。那时她想,她是邺国公主,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绝不会成为阶下囚,受尽侮辱而死。恢复些许体力之后,挣脱楚兵的钳制,冲到城墙边上,从高墙之上一跃而下。
    不过南宫羽眼疾手快,随手抓起地上的绳索,套住她的脖子,一把将她拉了上来。她还记得南宫羽那时说的话:“想死?没那么容易!”再后来,宴氏宗亲里的所有男人被斩杀殆尽,甚至幼小的婴孩也未放过,女人们或没入宫廷为奴,或被赏赐给有功的大臣,而她,被收入楚国后宫,双眼失明,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
    元胤放下奏报,撑着头看发呆的宴长宁。盯了许久,也不见她有反应,只得出声喊她。“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没有,只是想到了一些事。”宴长宁放下车帘,回来坐好了。
    “在想莫擎天?”元胤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眼睛却一直盯着她。
    “是啊。”宴长宁正色说道,突然一狠,“在想怎么杀了他。”
    元胤心里吃味,坐到宴长宁身边,摩挲着她的手背,“爱之深,恨之切。你这么惦记着他,可想过我的感受?”
    宴长宁笑出声来:“我们是夫妻,他只是我的仇人,我惦记他,只想报仇而已。您宽宏大量,这点小事也要计较?”
    元胤揽着人说:“关于你的事情,我的确要斤斤计较。”
    “以后不会再有莫擎天这个人了。”他曾经加在她身上的痛楚,她只想一点一点的还给他,报仇之后,她会亲手将这个人从她的记忆里抹去。
    元胤带来二十万大军支援戚光禹和李预,秦军士气更加高涨。阳城之中,楚宫已经乱了,已有宫人百姓和大臣陆续出逃。楚军中有叛变者,也有忠于国家,誓死与国共存亡的忠勇之士。
    秦军攻破阳城北境防线之后,楚庭不得不做其他考虑。要么坐船难逃,退走海外,积蓄力量,日后卷土重来。要么做秦军的俘虏,北上雒阳,成为阶下之囚,或者自杀殉国,成全一片忠君爱国之心。
    守节固然是好,在青史上留一个忠贞的美名,但人死了,所有机会都没有了,不少大臣表示趁现在秦军和邺军还未过来,先调遣船只逃亡海外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莫擎天权衡再三,听了大臣的建议,他挑选了数名才能出众的忠臣大臣,和上千武艺高强的卫士护送徐淑妃之子莫衍极其他数名皇子公主乘船前往南洋。而他自己,发誓要坚守到最后,与楚国共存亡。在元胤面前,他不愿退缩,就是死,也要站着死。
    在阳城的码头,莫擎天亲自送徐淑妃和他的儿子女儿们登上大船。一箱箱的金银财宝和行囊被抬上船,兵将有条不紊的安排码头上的次序。凄风苦雨的四月末,风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即将踏上异国他乡的楚国人站在风中默默流泪,和不愿离开的家人挥泪告别。
    莫擎天隐忍着眼中的泪水,擦了徐淑妃脸上的眼泪,道:“淑妃别哭了,复国的担子就交到你和孩子们的身上,朕在这里等着他们回来。”
    徐淑妃哭得梨花带雨,分别时刻,说不出一句话来:“皇上……”
    眼前的女人是他为了巩固皇位娶回来的,若说没有感情,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已变成了亲人。她比他想象中的更聪明坚韧,也更有手段。“差不多了,只剩你一个了,快上船吧。”莫擎天催促说。
    徐淑妃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说:“皇上保重,妾身一定不负皇上重托,辅佐衍儿光复野楚国!”
    莫擎天将玉玺教到徐淑妃手上:“交给你了。”
    徐淑妃接过匣子,哭着走了。登船之前,回看了一眼还在原地站立的莫擎天。登船之后,徐淑妃带着皇子皇女们站在船位处,朝莫擎天跪拜。
    大船扬帆起航,一艘艘的使出阳城港口,朝南边陌生的地方行驶。一直到所有船只都看不到踪迹,莫擎天才带着送行的官员回城。
    保留了楚国延续下去的火种,莫擎天放开一切,换上甲胄,亲自带领最后的甲兵抵御来势汹汹的秦军。因莫擎天的到来,原本士气低落的楚军,开始有了主心骨,就算最后的战争不能胜,同他们的皇上一起殉国也值了。
    元胤翻看完最新的密报,交给宴长宁。宴长宁匆匆看完,对元胤说:“楚国皇室留下一批人,外逃一批人,且国中有不少楚国旧臣,皇上拿下阳城之后会怎么做?”当年莫擎天为了阻止邺国复国,杀光了皇室所有男丁,邺国旧臣死的死,隐退的隐退,投降的投降。
    “外逃的楚国皇室,始终是心腹大患。如果他们秘密回来,定会掀起风浪,到时国之根本就会动摇。”按照他的意思,拿下最后的土地,一并肃清楚国皇室和旧臣,外逃的那些也不放过,只是处理起来需要不少时间。
    “斩草不除根,春风水又生。”宴长宁也是这个意思,为保日后国境安宁,只有对那些人痛下杀手。
    “知我者长宁也。”他不会给他的儿子留这么多祸患,他必须在他在位的时期,将隐藏的威胁一并除去。“明天就攻城了,今天好好休息。”
    五十万秦军已到阳城城下,天刚亮,号角声响起,戚光禹等大将开始调兵遣将,行兵布阵,准备攻城。宴长宁随元胤一起,站在后方的战车之上观战。
    战鼓声响彻云霄,阳城城楼之上布满□□兵,秦军方阵之前也是如此。箭雨遮天蔽日,双方轮番扫射,双方有不少兵卒死在冰冷的箭镞之下。
    秦军开始向前冲击,抬着登城云梯,推着攻城车冲向阳城城墙和紧闭的城门。前方的战士接连躺下,后方的兵卒跟上,迎着箭雨往前冲。后方,沾了火油的石头被投石车送到阳城城墙和城内,密密麻麻袭向阳城各处。
    阳城周遭的城池土地早已被秦军占领,先只剩一座空城,城中器械剩着不多,经不起耗。剩下准备殉国的将士誓死战到最后,拆了城中的空房的房梁横木重做武器,砸向登城的秦军。
    秦军士气高涨,前赴后继冲上城楼,同楚军拼杀。城门破开,秦军冲入城中,一时间阳城之内杀声震天。

☆、155。以身殉国

同样在那个五月,楚军攻破九龙城,进城屠戮百姓,烧毁宫室,抓了所有皇室中人,将他们用拇指粗的绳索绑了,一排排的跪在城楼之上,被迫观赏楚军攻城屠城。那时九龙城内尸横遍野,火光冲天,她在最后一战被俘……
    两个时辰后,秦军攻下阳城,除了两百护送莫擎天逃走的兵丁之外,其余楚军悉数被杀。李预亲自领命前来,请元胤和宴长宁入城。
    元胤捏了捏她的手,说:“走吧。”
    车驾驶过尸横遍野的战场,向阳城进发。护城河已被鲜血染红,面上浮着数不清的尸首,宴长宁的目光从消失的生命体上扫过,转眼进入城内。秦军已守在各处街道,清扫残留的楚军,早在半个月前,城中百姓逃了大半,剩下的缩在房内不敢出门,这会儿倒没看到慌乱的景象。
    楚军不想为秦军留下任何东西,放火烧了宫殿和附近的房舍,一时间火光冲天。元胤得了消息,该搬走的,莫擎天早让人搬走了,让桓楚不必带人灭火,烧了就烧了,没什么稀奇的。
    “查到莫擎天的下落了吗?”元胤问道。
    桓楚问道:“往阳城码头那边去了,皇上要亲自追吗?”
    “去那边。”元胤握着宴长宁的手走在前边。到码头之时,莫擎天已被秦军层层包围,唯一的突破口只有他身后大海。
    元胤和宴长宁到达之后,秦军让出位置来。见到浑身是伤的莫擎天,宴长宁心中并无波澜。元胤到来,守护在莫擎天身边的护卫为之一振,握紧了手中的长剑。秦军的□□手亦提高了警惕,随时准备射击。
    “多年不见,秦君别来无恙。”莫擎天对元胤说道,看的人却是宴长宁。
    元胤将宴长宁揽在身后,挡住莫擎天的视线,说:“这几年好得很,就惦记着什么时候能来楚国这边转转,这不今天带着皇后来了吗?”
    “我已是亡国之人,没什么好看的。我身边就剩这么些人了,可否请秦君留他们一条生路?”莫擎天拄着长剑,指着身后的人问元胤。
    两百人齐声说道:“末将宁死不屈!”
    “好,好得很,朕成全你们。”元胤欣赏楚军的气节,既然他们愿意死,他也绝不仁慈。
    □□手已准备好,最后两百人护着莫擎天一步一步往后退。元胤手一挥,箭雨齐发,莫擎天身边的人毫无招架之力,接连倒下,只有莫擎天一人还站着。
    元胤下令让□□手停下,莫擎天并不领情,挥剑准备抹脖子,宴长宁眼疾手快,掷出手里的匕首,削断他手里的剑。
    “要死,你也得死在我手上。”宴长宁说,她刚迈出步子,元胤就将人拦了回来。
    宴长宁推开元胤的手,道:“皇上放心,我只想和他说几句话,道个别,不会有事。”
    元胤眼神里写着不许,瞧了瞧莫擎天,明显的不放心。宴长宁笑着说了几句:“真的没事,只是说几句话而已。”
    莫擎天这会儿仰头大笑数声,看得元胤十分不悦。“秦君,我与过去的旧识叙叙旧,你不会这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许吧?我已是将死之人,还能做什么?”
    元胤想了半刻,才点头同意,下令秦君将士后退五百步,他自己站在不远的地方看着。
    “我输了。”海边只剩他们二人时,莫擎天先说了这三个字。密谋多年,精心筹划,步步为营,到头来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太过凄凉。
    宴长宁捡起地上的匕首,在衣袖上擦了擦,插回刀鞘里。“是啊,欠下的账,迟早要还的。”宴长宁站在他五步远的地方说,天道轮回,这一世轮到楚国。
    “上一世,我和秦国一起灭了邺国,这次邺国和秦国一起灭了楚国,天意如此。你曾经说你要报仇,现在你做到了。”莫擎天指着北边漫天的秦军,对宴长宁说。
    “你的手段,我向来佩服,小时候就是如此。如果我没有重生的话,此时此刻,站在九龙城上的胜利者就是你了。”亡国的那一刻,她也似莫擎天这般,不过那时他们无处可逃,甚至没有将晏家的男丁送走,比此时此刻的莫擎天凄凉太多。
    “说那些已经没有用处了。”现在失败的人是他,成为楚国罪人的也是他。“长宁,如果还有重生的机会,我们还能在一起吗?”
    “不,不会。”宴长宁几乎是脱口而出,果断的拒绝,“我们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无论重生多少次,也绝不会放下仇恨,当做什么也没发生和你在一起。我现在已有丈夫和儿子,更不会做无畏的猜想。莫擎天,我们从此两不相欠。”她靠近莫擎天,主动的拦住他的腰,算是道别。
    莫擎天心下茫然,“你果然爱上他了是吗?我在你心里没有半点存在了吗?”
    “过去有,那时你是我的全部,但你自己把你从我的人生里,一点一点的剔除。在汉水之上的那一刀,已经是了解。只不过,现在主动权回到我手里,我想亲手做个了结。”宴长宁在莫擎天耳旁说道,“莫擎天,你可以去死了。”
    她拔出匕首,朝莫擎天的心腹之处捅去,□□之后,又是一刀。正如当时在汉水上一样,他在她毫无防备之时,给了她三刀一样。莫擎天没有还手,反而握着宴长宁的手,朝他的心脏处插去。
    正中心室,莫擎天登时血流如注,溅了宴长宁一身都是,她的人,没有任何动容。莫擎天仍然坚强的挺立,颤声对宴长宁说:“你知道夜渊之前对我说了什么吗?他说如果你上一世不死的话,我们的儿子将会统一天下。你是凤星,而你的儿子,无论在南还是在北,都将完成这一使命。元胤知道这件事,但一定没有告诉你。长宁,你重生的这一世保住了邺国,邺国迟早会被灭亡。元胤或许不会动手,但你的儿子一定会。”
    宴长宁没有拔出他胸口上的匕首,后退几步听他说话。莫擎天说完刚才的话,记忆跟随宴长宁的脸回到十几年前,说起小时候的事来,声音逐渐的弱了下去。
    “我刚到邺国的时候,你还是个瘦弱的婴儿,小小的,哭声像猫一样……”
    元胤不耐烦的等在一旁,只看着他们两个,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丈夫还在这里,却对其他男人搂搂抱抱,成何体统?他不想再看他们接下来有何动作,背过身去眼不见心静。突然听到轰的一声,似有重物跌落在地。回头看时,站着的只有宴长宁一人。
    “说完了?”元胤踱步到宴长宁身边,看着倒下去的莫擎天。
    宴长宁看向波浪滔天的大海,说:“完了。”她和莫擎天之间,一切都完了。
    元胤敬莫擎天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决定保留他最后的体面,让他全尸下葬,说:“等会儿把他安葬了吧。”
    宴长宁漠不关心:“皇上处置就好。”
    元胤带着宴长宁离开,留下秦军收拾海岸边的残局。依照吩咐,戚光禹等人并未践踏莫擎天等人的尸首,派兵到城中请了人来清理尸体,将其入殓。
    楚国皇宫已经焚毁,大街之上皆是秦军,两个人牵着手,走在空旷杂乱的城中。元胤忍住冲动不问宴长宁和莫擎天说了什么,宴长宁自己先开了口。
    “他和我说了过去的事,叙旧嘛,难免伤怀,还问我如果有重来的机会,会不会选他。”宴长宁说着。元胤没问话,但手上的小动作出卖了他,他握紧了宴长宁的手,无声的问她她的答案。
    “我已经有丈夫了,不会想那些了,拒绝了他。”宴长宁对他笑道。
    元胤缓缓的松了手,没过多会儿,又握紧了宴长宁的手。
    “他还对我说,邺国迟早会灭亡,不是你,也会是我们的儿子。我阻止不了历史前进的趋势,无论将来如何,无论你以后和天祎想做什么,我都不会插手。”重生之后的这一世,所有的事并不似她预想的那样。她改变了很多,但依旧未改变最核心的轨迹。后面会如何,顺其自然。
    宴长宁说:“他说你隐瞒了我一些事,既然你不想告诉我,我也不过问。”
    “你愿意相信我,我很高兴。”元胤轻声说道,“身上都是血,回营换身衣裳吧。”
    宴长宁的那把匕首一直插在莫擎天身上,清理尸首的人未将匕首取下。他的尸首被抬回阳城,停放在楚宫旧址之上。按照元胤的意思,戚光禹命人在曾经楚国君臣上朝之地挖了坟坑,埋了莫擎天和他身边的两百名护卫。
    下葬那日,宴长宁去看了,没有凄风苦雨,五月的红火大太阳照得全城暖洋洋的。十二名秦国兵丁抬着莫擎天的棺木放入坟坑之中,停稳之后,兵卒开始盖土。过去的恩恩怨怨跟随莫擎天的下葬一起埋葬,等到坟茔磊好,宴长宁才离开。
    秦军在阳城停留七日,出发回雒阳之前,元胤亲自到莫擎天的墓前祭拜。为肃清楚国旧地的乱君,元胤留了三十万大军,带着十五万回秦国。
    楚国国都被攻破,君王被杀,皇室携巨额金银财宝南逃,其余地方除了几个忠于莫家的忠勇之士奋力抵抗之外,戚光禹等人征伐未受半点阻碍。此次邺国也捞到不少土地,大战结束之后,秦国和邺国双方开始商议新的边境线一事。
    回到雒阳已是六月底,元胤带兵回城之时,全城轰动,夹道欢迎秦军大胜归来。宴长宁先元胤一步回后宫,刚到太极宫门口,元天祎就带着元承彦来了:“母后!”
    “父皇和母后不在宫里的时候,你们两个有没有听祖母的话?”宴长宁抱起小的那个,问元天祎说。
    “有!”元天祎答道,眼睛转了一圈没看到元胤,“父皇呢?”
    “在光明殿和大臣们议事,他现在正忙得很,晚上才能见到他。你们两个只知道想父皇,难道就没想母后么?”两个小没良心的东西,长得不像她就算了,心都向着元胤。
    元天祎赶忙抱着宴长宁的大腿,说:“我和弟弟可想母后了!”
    宴长宁不信:“没骗母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