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妻嫁到_春温一笑-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子的身影自台阶飘下,到了张勆身边,“这位大人请出去稍等片刻,我和大将军说两句话,大将军便随你进宫。”
  项熊隐约看到一道窈窕秀丽的身影,知道这是大将军的夫人,不敢抬头看,恭敬的道:“是,小人到外厢等候。”起身后退几步,快步出了庭院。
  唐梦芙拉了张勆的手,觉察到他温暖的双手此时变得冰凉,心疼得眼圈微红,低声的道:“别难过啦,你难过我也跟着难过。你去吧,记着我做过的那个梦,千万莫忘了。”
  张勆沉默片刻,紧紧抱了抱她,“守在家里,哪里也不要去。安心等着我回来。”
  唐梦芙柔顺点头。
  张勆俯身在她额头亲了亲,头也不回出了庭院。
  唐梦芙目送他走远,心头不安的感觉越来越浓。含黛想和太妃母女相认,除非平王登基为帝才有可能。虽然她做了那个梦,虽然她之前的梦都很灵验,可这次一定不会弄错么?平王是靖和皇帝的堂弟,如果崔太后更愿意为靖和皇帝过继儿子,那平王便没有机会,该轮到忠王、兴王家的小孙子了。
  唐梦芙低头想了想,叫过含笑吩咐,“趁着现在还来得及,你回趟成贤街把少奶奶接来大将军府。见了少奶奶,便把我方才说的话告诉她,她自然明白什么意思。”
  含笑懵懵懂懂,根本不明白唐梦芙是什么意思,但见唐梦芙神色郑重,便不多问,认认真真把唐梦芙的话记下,“放心吧姑娘,我一个字也不会说错的。”
  含笑换了男装,骑上快马,直接去了成贤街。唐四爷和唐梦龙已经到翰林院去了,见了黄氏和含黛,含笑一字不错把唐梦芙的话说了,黄氏莫名其妙,“什么趁着现在还来得及,这是什么意思?”含黛略一思忖,脸色发白,附耳告诉黄氏,“陛下这些天一直病着,如果陛下……到时全城戒严,咱们想出门也不可能了。娘,咱俩先到妹妹家里去,省得守在家里心慌。”黄氏大惊,“好,娘听你的。”
  含笑傻呼呼的,“到底怎么了呀?”
  含黛温和拍拍她,“没什么大事。含笑你累么?若是不累,能不能到平王府告诉平王和太妃一声?不用说别的,只把妹妹让你告诉我的话转告他们就行。”
  “我从小练武功的,力大无穷,当然一点也不累。”含笑得意的道。
  含笑当即便去了平王府。
  含黛连贴身衣服也来不及收拾,便命人套车,和黄氏一起坐上车去了大将军府。唐梦芙早在门口等着了,见了母亲和嫂嫂,携手进屋,“怕你们受惊吓,不如咱们守在一起,倒还踏实些。”黄氏惴惴不安,手向上指指,低低的问道:“那位真的……?”唐梦芙小声把早上的事说了说,黄氏和含黛心中了然。
  含黛轻声道:“不知是会过继,还是兄终弟及?”唐梦芙附耳讲给她听,“若为陛下过继,新帝年幼,难道令母后垂帘么?到时夏皇后就成太后了。”含黛手微微发抖,“若是兄终弟及,那岂不是……”眼中流露出期盼的神色。
  唐梦芙点头,“没错。若兄终弟及,离得最近的便是平王,最聪明的也是平王。”含黛又兴奋,又不敢相信,喟叹道:“如果真那样,或许有生之年,我还有机会和母妃相认,有机会认祖归宗。”唐梦芙见她身子发抖,轻轻将她抱住,“放心,吉人自有天相。”
  黄氏忽地想到了什么,“福儿你没做梦么?”唐梦芙得意昂起头,“娘,嫂嫂,你们猜 。”黄氏爽快的笑了,“你嫂嫂怀孕了没有,福儿你也猜一猜。”唐梦芙惊喜交集,“嫂嫂怀孕了?我要做姑姑了?”含黛红了脸,“前些天一直懒怠吃东西,还以为是胃口不好呢。昨晚请大夫看了,才知道是怀了身子。”
  唐梦芙喜不自禁,爱惜的在含黛肚子上摸了摸,“小侄子,我是姑母,姑母疼你。”黄氏和含黛都笑了,“才怀了两个月而已。”唐梦芙兴滴滴的,“我不管,我心里高兴,就是要和小侄子说说话。”
  张勆一直没有回来。
  中午时分,归善大长公主府差了个侍女过来请安。这侍女披着厚厚的披风,戴着大帽子,进屋之后方才取下。唐梦芙和含黛大惊,“怎么是你?”
  平王不只穿了女装,脸上也上了妆,他生的俊秀,乍一看上去还真像女子。不过熟悉他的人仔细一看便能认出来。
  平王微笑,“知道姐姐在这里,我便过来看看你。”含黛握住他手,“阿琮,你进宫了么?”平王点头,“才从宫里出来不久。大行皇帝丧事正在筹办,储君未定。”含黛关切,“太后想立谁?朝臣推荐谁?”唐梦芙也关心这个,平王告诉她们,徐首辅叶次辅提议兄终弟及,夏皇后的娘家爹夏指挥使提议过继忠王之孙,崔太后没表态。
  就算真的兄终弟及,也不是只有平王一个人选。忠王之子朱琪,兴王之子朱玢,也是公认的有为青年。
  含黛道:“夏家也跃跃欲试,崔太后应该不愿意为大行皇帝过继儿子,她做太皇太后。到时候夏皇后比她更有资格抚养新帝。”
  平王点头,“姐姐说的是。眼下除了夏家,也没有别的朝臣支持为大行皇帝过继儿子。”
  国赖长君。真为大行皇帝过继一个年幼的儿子立为新君,那朝政不是落入权臣之手,便是落入外戚之后,不足取。除了夏家想这样,几乎没有别人支持,注定不会成功。
  “可是,诸王之中,大臣们会推荐你么?”含黛不安。
  唐梦芙若有所思,缓缓的道:“大臣们并不想要一个英明的皇帝。”
  平王如被烙铁烙了似的,蓦然抬头看了唐梦芙一眼。
  唐梦芙柔声道:“他们想要一个好控制的皇帝。”
  平王沉默良久,生硬又拘谨的向唐梦芙躬躬身。
  唐梦芙曲膝还礼。
  平王戴好帽子告辞,出了房门,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大将军何其有幸,能娶到这般美丽又聪慧的女子为妻。便是真做了皇帝又怎样?终是没有这个福份了。
  平王走后不久,侍女来禀报,说崔青云带着一帮豪奴在大将军府门前转悠来转悠去,不知有何企图。唐梦芙叹气道:“请崔公子进来。”
  崔青云消瘦了些,颠儿颠儿的跑进来,离得大老远便叫“小兄弟”。
  唐梦芙墨玉般的眼眸中满是同情,“崔青云,你表哥的事,你知道了吧?”崔青云哭丧着脸,“知道了。我方才进宫和他道别来着。他眼神已经涣散了,我一直叫他表哥,他也没理我。不过他拉了大将军的手,还有朱琮那个臭小子。”
  “如此。”唐梦芙颇觉欣慰。
  “小兄弟,表哥不在了,我以后还能不能和从前一样?”崔青云很是苦恼。
  唐梦芙温和的道:“怕是会有所不同。崔青云你在跟大将军学功夫对不对?以前你大概是练着玩,从今天开始,你当作正经事来做好不好?”
  “我不是练着玩,我是认真的。”崔青云忙表白。
  为了表达他的真情实意,崔青云也不管天气已是非常寒冷,殷勤的掏出折扇给唐梦芙打扇。
  唐梦芙微笑道:“好啦,我知道你是认真的。那以后你认真练功,不再欺负别人了好不好?”
  “我才不爱欺负人呢。欺负人有什么好玩儿的?”崔青云昂起头,一脸嫌弃。
  唐梦芙像在说家常一样,“我祖父祖母在世的时候很疼我,但是监督起我的功课,却非常之严格。祖父说了,他总有一天要先我而去的,不能一辈子跟在我身边,所以要把能教的本事都教给我,让我遇到事的时候能自己处理,自己解决,不至于束手无策,事事依赖别人。我父母对我也是一样的,疼爱归疼爱,该学的必须得学会,否则将来没办法安身立命。”
  “我姑母还是太后。”崔青云迟疑的道。
  唐梦芙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是。可皇帝陛下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了,那究竟是不大一样的。”
  崔青云似懂非懂的点头。
  唐梦芙请崔青云喝茶吃点心,崔青云轻飘飘的都快要飞起来了,“小兄弟,我一辈子也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不光有茶和点心,小兄弟还和他说了这么多句话,这样的美事,做梦都想笑醒。
  崔青云心满意足的兜了许多点心出来,一个一个分给他的豪奴们,“这是小兄弟给你们的,快吃快吃。小兄弟说了,让你们以后跟着公子爷我一起练武,一起学好,可别再做坏事了。都不许再做坏事了,听到没有?”
  “爷,那你就带头学个好呗。”一个豪奴壮着胆子提议。
  崔青云咬了一口软糯的豆沙包,兴冲冲的道:“行,学好,咱们回家先练师父教的功夫去。功夫练好了,咱们一起行侠仗义!”
  崔青云率众回到崔家,一个高个子的豪奴满脸喜色的跑出来迎接,崔青云咦了一声,“你做什么去了,今天竟没跟着我。”豪奴喜得一脸笑,“爷,虽然万岁爷驾崩了,您也不必担忧,新君是咱们崔家的女婿!”崔青云挑眉,“是谁?不会是朱琮那个小子吧?”豪奴乐,“可不就是他么。我方才从老爷夫人那儿偷听到的,平王殿下答应迎娶咱家的姑娘了,崔家定,哪位都行。”
  大殿外,齐国公和张勆并肩而行,“朱琪,朱玢,朱琮,这三人之中,你更欣赏哪一人?”
  张勆沉思许久,方徐徐道:“姻亲的缘故,或许我不便置喙。”
  “你和谁是姻亲?”齐国公惊讶不已。
  张勆道:“我舅嫂姊归郡主,日前和平王太妃相认。原来她是平王太妃的亲生女儿。”把含黛的身世说了说。
  齐国公默立风中片刻,方迈步进入大殿。
  内阁大臣及齐国公等人以《皇祖明训》为依据,兄终弟及,平王乃宪宗之孙,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入启崔太后,崔太后见群臣议定,也无异议,懿旨宣谕群臣。平王以皇太弟的身份为大行皇帝发丧,之后于太和殿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崇安,尊崔太后为慈明皇太后,平王太妃为慈寿皇太后。
  另外,新帝宣布他的龙凤胎姐姐朱娢自小寄养于亲戚家中,今年已满十八岁,长大成人,可以姐弟相认。特册封朱娢为姊归长公主。
  “姊归。”后宫中的崔太后心思怔忡,摔了手中的汝窑雨过天青色茶杯。
  公主、郡主常以县名为封号,所以当初靖和皇帝册封姊归郡主,崔太后视为平常,毫不放在心上。直到今天,崔太后才明白了姊归的真正含义:姐姐回来了。新帝的姐姐回来了。


第97章 
  崔太后掌控后宫数十年; 唯我独尊数十年; 这时心中却隐隐生出丝惧意。
  朱琮这位新登基的帝王; 原来在崔太后眼里不过是个性情温和软弱; 靠着和崔家联姻才有幸登上皇帝的黄毛小子。崔太后看不起他; 也没怎么把他放到眼里,反正崔太后是孝宗皇帝遗孀,地位稳固,就算新帝不是她亲生的也必须要孝顺她、尊崇她; 否则连皇帝宝座也未必能坐稳。但新帝这个册封姊归长公主的举动却让崔太后心中不安了; 忐忑了; 七上八下了。
  崔太后毕竟习惯了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那丝惧意片刻之后便即消失; 又恢复了自负和自大。
  崔太后召来了负责宫内起居注的一位老资格的甄女史,“哀家记得平王府的小郡主早年间便不在了; 不知哀家可曾记错?”
  甄女史是位瘦长脸的中年女子; 从未嫁人,面容严肃; 鲜有笑容; 于是显得那张长脸愈发和马脸有些相似。她面容不甚美丽,说话声音却颇为动听,温柔又不失恭敬; “太后娘娘记忆无误,据宫中实录记载,靖和三年未央宫失火; 平王府的小郡主于火中不幸丧生。她被发现的时候,和她的乳母一起已烧成焦炭。”
  崔太后皱眉,“如此说来,哀家记得没错了。既然如此,陛下为何册封了姊归长公主?”
  甄女史小心翼翼的道:“此非奴婢等可知。”
  崔太后颇为恼怒,很是发了通脾气,“要尔等何用?”甄女史诚惶诚恐的谢罪,崔太后生了会儿闷气,命人宣召她的两个弟妹赵氏、钱氏入宫。
  赵氏和钱氏是时常进宫陪她说话的,接到宣召之后也没有多想,便坐轿子进了延寿宫。见了面,赵氏和钱氏行礼拜见过,赵氏忍不住抱怨道:“这可真是变天了。往常咱们崔家的人进出紫禁城是畅通无阻的,今天守卫公事公办的要起腰牌来了。韩公公没带,守卫硬是硬着他回宫取了,方才放我们进来,误了半天功夫。”
  钱氏也不满,“平王不是答应迎咱们崔家的姑娘为皇后么?待崔家怎地如此苛刻。”
  崔家还剩下十七、十八、十九娘待字闺中,崔十七娘是赵氏亲生爱女,赵氏最关心十九娘的前程,略发了两句牢骚便殷勤问起婚事,“陛下可定了何时册封皇后?小十七的嫁妆我都准备好了。”
  崔十九娘却是钱氏亲生的,钱氏也为自己的女儿打算,忙把方才那点儿不快放下,陪笑脸道:“小十九聪明漂亮又端庄,她才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况且小十九若入主中宫,青云也便终生有靠了。太后娘娘说对不对?”
  崔太后心里有事,神色不悦,“什么守卫拦崔家的人了,哪个侄女做皇后了,现在哀家顾不上,以后再说。哀家问你们,你们可曾见过姊归长公主?可曾听说过她?”
  赵氏愣了愣,见崔太后脸色不好,不敢怠慢,正襟危坐,“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妾听说陛下和他的龙凤胎姐姐相认了,却没有见过姊归长公主的面。”
  钱氏也规矩多了,“臣妾也听说了。这龙凤胎不能养在一起,不然怕养不大。所以平王是养在父母膝下的,他姐姐寄养在亲戚家里,直到长大成人之后,方才姐弟相认。这也是人之常情。”
  崔太后被这两个愚蠢的弟妹气得够呛。人之常情,这叫什么人之常情,朱娢早在十几年前就被烧死了好么?
  崔太后沉着脸不说话,只向甄女史做了个手势。甄女史会意,忙恭敬的对赵氏、钱氏道:“据宫中实录记载,平王府的小郡主由祖母宸太妃抚养,靖和三年未央宫大火,小郡主不幸遇难。”
  “什么?”赵氏和钱氏同时惊呼出声,“那这位姊归长公主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崔太后没好气,“所以哀家才把你们叫进来询问啊。平王府十几年来只有朱琮一个人,现在突然多了个龙凤胎姐姐,你俩都没有觉得不对劲?”
  赵氏和钱氏羞愧得低下了头。
  崔太后拧眉,“张勆娶妻,你俩没有上门道贺?没有见过唐家的这个儿媳妇?”
  赵氏声音低得跟蚊子哼哼似的,“臣妾是到大将军府道贺的……”
  钱氏嚅嚅,“臣妾也是到大将军府道贺的……那天青云在路上抢亲,臣妾不好意思,没坐席便走了,莫说唐家的这个儿媳妇了,连大将军府的客人也没见过几个……”
  崔太后沉着脸,“那唐梦龙娶妻的时候呢,你们也没去?”
  赵氏和钱氏既惭愧,又委屈,“唐梦龙是个七品官,姊归长公主当时就是个义女,咱们崔家和唐家又不沾亲不带故的,我们便没想到要登门道贺……”
  崔太后好悬没被这两人气死。
  一个比一个没用。新帝都册封长公主了,居然没一个人见过她。
  赵氏犹犹豫豫的给崔太后出主意,“太后娘娘,要不然臣妾等陪您一起到安寿宫,您就当和慈圣太后说家常,随口问问这件事,如何?宫中实录已经不幸遇难的人,陛下说她又活过来了,总需给您一个交待。”
  钱氏极是赞成,“对,当面问问。问过姊归长公主的身世,还该再问问立后大典。”一心惦记着要让崔十九娘成为皇后。
  其实赵氏也是同样的心思。明着说是要问姊归长公主的身世,实际是想催促立后之事。
  崔太后本来还想宣归善大长公主问问她这个义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赵氏和钱氏都这么提议,崔太后还把居住在安寿宫的慈圣皇太后当成原来的平王太妃,也没深想,便同意了。
  赵氏、钱氏及甄女官等人,及一众内侍宫女,服侍着崔太后往安寿宫去了。
  安寿宫偏殿,慈圣皇太后握着姊归长公主的手不放,絮絮叨叨问着她的日常起居,就和这世上最普通最啰嗦的母亲一样。
  含黛一脸温柔笑意,“母后,我在家里当然好得很啊。娘从小把我养大的,我爱吃什么爱玩什么她最清楚,昨天我胃口不大好,娘亲自下厨煮了酸汤面给我,我吃了那么大一碗,父亲和梦龙都惊住了呢。”伸手比了比,表示她昨天吃的那碗面真的是很大碗。
  含黛一边说着话,一边冲坐在旁边的黄氏和唐梦芙笑。
  “长公主爱吃面,从小便是这样。”黄氏笑得开怀。
  含黛怀孕了,黄氏就要抱小孙子小孙女,心里那个乐呵就别提了,从早到晚都笑得合不拢嘴。
  慈圣太后微笑道:“亲家,你还和从前一样叫她含黛好了,或是叫阿娢也可以。你是她婆婆,又是从小养大她的亲人,无需客套。”
  黄氏性情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