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此次会试不中,我是无心再考的,倒不如趁年轻,谋个正经差事去做。”
这话恰也说中了宁琅的心事。
他比戴良还大了五六岁,戴良都想着家族儿女,他自然更是如此。同进士虽然名声不好听,但进官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纠结之中,颜氏也不敢拿主意,还是请教宁四娘,方定了下来。
“这还没殿试呢,怎知就一定会落到同进士了?这些天不妨去王府请教一二,横竖尽力就好。至于结果如何,就听天由命吧。”
宁琅瞬间安定了。
怎把放在隔壁的大才子给忘了?那可是才占京城八斗的英王爷啊。
人家是不方便参加科举,若是有机会参加,只怕中个状元都是手到擒来之事。
程岳确实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份自信。
听说宁琅想来请教,痛快应了。
至于戴良的差事问题,只要不是要求太高,他也能搞定。
而齐瑞华,齐瑞华啥也没求。除了在家教顺哥儿读书,只是安心养身体。
夏鸾儿挺着急,“你看那些亲戚比咱们远的,都求到王府去了,你怎不去?”
齐瑞华颇不耐烦,“我的事自有主张,你安生呆着吧!”
解释得多,他也不耐烦了。
宁琅是马上要去殿试,戴良是要求官,都是短期事件。而他是打算留在京城,三年后再考的,这时候跑去与人家争什么?难道还要请程小王爷给他当三年夫子不成?
从前在金陵,家里事事有母亲作主,尚不觉得夏鸾儿资质差了点。只觉她虽没什么主意,却也柔顺乖巧,如今看来,这媳妇委实不行。
但自家毕竟花用过人家的嫁妆,齐瑞华也不是没良心的人。想想便去找宁四娘,委婉的略提了提。
这门亲事原是宁家保举,且夏鸾儿也在宁四娘跟前学过规矩。宁四娘一听,顿时会意。
“鸾儿这孩子本质是好的,只到底寡母养大,于见识上略差了些。你安心忙你的吧,她就交给我了。”
第486章父子
宁四娘的法子很简单。
借口要给齐瑞华调养身子,单给他小夫妻弄了个小厨房,要夏鸾儿自己学着柴米油盐,当家理事。
要说夏鸾儿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婆家,还真没为这些琐碎小事操过心。原以为很简单的事情,结果没几日宁四娘来查账,她还愣着。
“就我们两个主子,且用得也是自家心腹下人,还要记账?”
宁四娘就无语了,夏老太公精明一世,怎么偏生养出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重孙女来?
然后再细问她进京这些天花用了多少银两,夏鸾儿约摸估了个数之后,自己也吓着了。
虽说出门在外,该大方时得大方,但她花得是不是也太多了些?
宁四娘再揉碎了掰开了跟她讲道理,现成的例子就在旁边。
夏君眉比她有钱吧?
可瞧瞧人家是怎么过日子的?那么一大家子人,吃穿住用,也没比她更多。
“旁的也就不提了,只你眉姑姑自进京后,可做过一件新衣裳?你数数自己做过几件了?再看你眉姑父身上,再比比你相公身上,你觉着如何?”
夏鸾儿的脸腾地就红了。
“我,我是想着京城贵人多……从前长辈也说,世人多的是只重衣衫不重人的……”
宁四娘道,“这话原也没错,但也要分清时候地方。象你眉姑父如今还要在外头跑官呢,穿的也是七八成新的衣裳。上回你眉姑姑说要把芳丫头给的好料子给他做件新衣,你眉姑父还觉得招摇,说是没必要。你相公如今就在府里养身子,你给他做那么多新衣裳给谁看呢?便是去到王府里,难道看他身上衣裳旧了些,便不拿他正经亲戚了么?”
夏鸾儿难堪低头,“是我错了。”
宁四娘道,“我说你,倒不是在乎这几件衣裳,可积少成多,若不知爱惜钱财,万贯家财也能挥霍一空。
这几年,为你相公读书上进,你的嫁妆花用不少了吧?你婆家家底你也晓得,他们是不会花用你的嫁妆,可也实在没有贴补你们的余力。
眼下你就一个嫡女一个庶子,算着兴许是够了。可你们如今还年轻,日后少不得还有生儿育女的时候。等孩子们大了,男婚女嫁,哪个不要你这个嫡母掏钱操持?你又有多少能给他们分的?
我听说你相公身边,是你主动给丫头开的脸,这原也没什么。可日后妾室多了,孩子们更多,你嫁妆统共就只那么点,到时谁来帮你养活?
咱们这样的大户人家,养个孩子可不是给口饭吃就行的事。得花用多少,心里没个数行么?
如今别说你眉姑姑,就是芳儿她娘,也都成日算计着花用,你怎么就如此心大?难道非等到有急难了,才临时抱佛脚不成?”
这样话,夏君眉原也劝过她,只那时夏鸾儿虽在齐家守规矩辛苦,却到底事事有公婆操持,并没听到心里去。
如今自己当家过日子,宁四娘再劝,她就听入心里去了。
如今齐瑞华还没考出官来做,按她这个万事不留心的花钱速度,这三年呆在京城的吃喝花用只怕就不是小数目。
就算三年后齐瑞华考出来,要官场打点,应酬打点,只怕也是少不得花用的。
自己要是再不操心,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想起之前还让宁芳给她寻美貌丫鬟服侍相公,夏鸾儿深为羞愧。虚心施了一礼,诚心请教起宁四娘。
“还请老太太教我。”
看她明白过来,宁四娘笑了,“这也没什么,凡事不过用心罢了。你相公这几年要专心读书,你就帮他打点着衣食起居。自己先学着把账本记起来,再有余钱,我让薛夫人帮你打听打听,看是在京城周边买几块田地收利息,还是跟芸儿那样,学着做点小生意。并不是图你赚这几个钱,而是明白经济往来。回头就算你相公高中,你跟着去了任上,也能替他打点好内务,不至于给人蒙骗。”
夏鸾儿连连点头,本想把身上的大笔银钱交给宁四娘掌管,自己依旧跟在家里似的,按月领月例银子,省得乱花了。
可宁四娘却不同意,“若管不住自己,足见没长大。你若怕乱花,我按月来帮你查个账就是。”
夏鸾儿点头同意,回头她想做点小生意的事情传出去,庆平公主顿时给她指了条财路。
“如今我这里有了调香姑姑,那些养鸡养鸭的事实在是没空打理。不如干脆交你去做,横竖我家园子大,你自围个篱笆,安排下人开春做起来便行。”
夏鸾儿回头跟齐瑞华一商量,二人都觉得可行。
一是难度低,下人不须培训就可上岗。二来销路稳定,宁芸替两个弟弟打理的铺子生意极好,养出多少就能收多少。
虽说赚不了大钱,但足够他们小两口日常花用了。
且夏鸾儿有了正经事做,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就不一样了。也不会成天盯着丈夫去嘘寒问暖,也有了些新鲜话题。
宁四娘又有意识的锻炼她不时出去见见别人家的夫人太太,这接触的人不一样了,整个人的眼光格局也慢慢培养起来了,许多事情的想法都在变,一些人情往来上的低级错误便不会再犯了。
齐瑞华很是满意,私下里又来谢宁四娘。
宁四娘笑,“亲戚么,不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的?且安心读书去吧。回头给你爹娘写信,也好叫他们放心。”
齐瑞华笑着应了。又主动请缨,跟戴良一起,去打听秦缙的消息。
宁琅因勉强中了进士,名次却极靠后,压力山大,成天跟着程岳读书还来不及,便暂且不烦他了。
要说秦缙,也好打听。人家这回也过了会试,名次还很不错,中了第八十九名,很有希望中二甲进士。
可就因如此,昌乐公主越发不高兴了。
借口要为他庆祝,大摆宴席,闹得他日日不得安宁。却也给了戴良齐瑞华借口送礼,实则暗中观察的机会。
等着二人回来,皆沉默了。
宁芳觉着奇怪,细想想,便猜到几分。
“你们可是觉得此人还不错?”
岂止不错?戴良齐瑞华对视一眼,如实道,“若果然能成亲事,倒是三姑娘的福气了。”
要他们看来,秦缙是个非常好的年青人。
能中进士,足以证明此人的才华。再看本人,也是人品端正,一表人才。但更为难得的,是他的心性。
许是从小被昌乐公主和嫡母打压,秦缙脾气非常温和,且愿意替人着想。没有寻常侯门公子那种娇骄之气,且待人真诚亲切,实在说不出他什么坏话来。
“那秦家二爷可曾见着?”
戴良道,“这倒未曾,听说病了。我们去到寿宁侯府,都是公主安排的管事太监陪着秦缙出来待客。”
哪有自家孩子中了进士,弄个太监带着自家少爷出来陪客的?要么你就不办,要办肯定是要请长辈出面,这才象话。
说那秦二老爷病着,只怕是气的。
这个宁芳还当真没料错。
秦二老爷秦孝弘自那日得知大嫂跑到英王府,给他庶出儿子说了个庶出女孩,还串通了夫人上门提亲之后,急火攻心,偏那天又落了些雪珠子,冷热一激,还没发出火来,便生生的气病了。
骆姨娘叹着气,给他端来药汁,“老爷如今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何苦这样不知爱惜身子?公主向来就是这么个脾气,您跟她怄气,可不是自己吃亏么?”
这位骆姨娘虽是家生子的奴才出身,但祖父母却是老侯爷夫人的陪嫁,因服侍有功,全家早被放了良籍。
后因秦孝弘与元配郑氏不和,且生了两个女儿便不再生养,才由秦老夫人作主,把骆姨娘挑来给儿子做了妾室。
她与秦孝弘也算是青梅竹马,颇有情份。且生下的儿子又争气,这些年二人相处下来,倒是比正经元配更象夫妻,私下说话也随意些。
秦孝弘把额头上已经温热的冷帕子拿开,没好气道,“我病得这样难受,你怎还来唠叨我?缙儿呢,怎一天不见他?别以为过了会试就万事大吉。若不好好温书,殿试时落到三甲,可是要给人笑话一辈子的。”
骆姨娘道,“瞧你还有力气骂人,我便实说了吧。这几天你病得人事不省,公主说要替缙儿庆祝,日日在前头大摆宴席呢!别说温书了,孩子连觉都没睡好一个。”
秦孝弘气得七窍生烟,顿时冒出一身汗来,“她,她怎能如何害我孩儿!你也不早说!”
看他要翻身下床,骆姨娘赶紧把他按住。摸着他额头,喜道,“这汗总算发出来一回,想来明儿便能好些。”
秦孝弘一把将她拍开,“我好不好的,能有孩子的前途要紧?你这无知妇人,快叫缙儿回来!”
骆姨娘也不生气,也不拦着,因她瞥见,儿子已经来了。
秦缙一进屋,便皱眉说起他爹,“您这才好些,怎么又起来了?”
骆姨娘端过药汁故意说怪话,“说不得你爹是怕你考不中二甲,想让你丁忧弃考呢!”
秦孝弘抢过药碗,一饮而尽,骂道,“老子就是死,也要等到我儿封妻荫子的那一天!到时有诰命也不给你这毒妇!这世上怎有你这样的人,这样咒自己的亲生儿子!”
骆姨娘笑着接过空碗躲开,留下父子两个说话。
第487章中计
秦缙道,“姨娘就是那个嘴硬心软的脾气,这不是爹您病着,想怄着您发火,也能好得快些么?”
秦孝弘心里自然清楚,只是嘴硬,“不说她了。你赶紧回去歇着,明儿起,公主再叫你去应酬你一概别去,我这去找你大伯说话!”
秦缙犹豫一下,“爹,算了吧。省得为了这点小事,又闹得你和大伯生气。”
秦孝弘瞪起眼睛,“这怎是小事?关系你终生前途呢!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听你爹的,快回去温书。还有你那亲事,爹会想办法给你推了的。”
秦缙又犹豫了一下,不说话了。
秦孝弘反急了,“你这孩子,有什么话,你就说呗!你看你娘那张嘴,连我都不饶过,偏你又是这样!”
秦缙苦笑,“那我不是象了爹么?”
这马屁拍得不错,秦孝弘略爽。心气儿便顺了许多,“行了行了,我不生气,也不着急了,你慢慢说。”
秦缙方缓缓道,“我觉着吧,公主给我提的这门亲事,倒也不错。”
什么?
秦孝弘张大嘴巴,“儿子你糊涂了么?那姑娘有什么好的?庶出不说,她爹宁怀瑜也就一七品官,我打听着为人还十分不好。原先有个庶出的大女儿,便被他送进宫中去了。而他之所以会被罢官,也是因贪污,牵扯进了旧年的江南盐税案子。说实话,这样人家的嫡女你爹都瞧不上,你居然还要娶一个庶女?”
秦缙道,“宁家如今的嫡女,可是英王府的正经王妃。”
秦孝弘急道,“这里头的猫腻谁不明白?你这孩子,怎么钻起牛角尖了?”
秦缙却是笑了,“这些我都知道。可是爹您想想,英王是何许人?论文他才占京城八斗,论武也曾平定了西胡之乱。这样的人,爹您说是不是个聪明人?”
这个秦孝弘自然承认。
秦缙道,“既是聪明人,难道不知昏礼者,乃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人生大事?哪怕圣上强逼,他若抵死不愿,恐怕也不会随随便便跟宁家结亲吧?可他愿娶英王妃,便足见信得过她的人品教养。爹说是也不是?”
这个秦孝弘倒是承认。
他虽然没见过宁芳,但之前英王府办赈灾蹴踘赛,昌乐公主为人小气,捐的并不多,秦孝弘觉得难看,就私下命人从自己的庄子里又拖了批粮食,也是以寿宁侯府的名义捐了。
只没想到,宁芳如此心细,竟似察觉了此事。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单独给他送了张请帖。横竖寿宁侯府有两位男主人,她都送了,人家也不能挑剔什么。
秦孝弘怕兄嫂疑心,自然没去,但对宁芳的这份尊重周到还是很有好感的。所以此时,也说了几句公道话。
“宁家本就是江南的书香世家,虽不够显赫,底蕴还是在的。那宁怀瑜不怎么样,但他兄弟宁怀璧如今在户部为官,风评倒是不错。尤其母亲宁氏,以女子之身,孀居多年,撑起一房香火,更是殊为不易。”
老爹有松口的意思,秦缙就好接话了。
“我听说,那姑娘打小也是养在祖母跟前,跟她王妃姐姐一样教养大的,想来人品也差不到哪里去。人说娶妻当娶贤,就算出身差些,倒也不碍事了。”
秦孝弘还是不赞同,“就算这是个好姑娘,可她出身确实太单薄了些。日后你要走仕途,哪里不需要妻家帮助?呃,你是如何得知她打小养在哪儿,怎么读的书?”
这就有些失礼了。
秦缙如实道,“今儿有两位同科的举子来道喜,说是宁家亲戚,略聊了几句。我估摸着,他们也是来打探我的。只是见周太监陪着我见客,也不便多说。”
秦孝弘更生气了。
不是气宁家人来打听他儿子,而是气昌乐公主行事不分轻重。
就算他病了,她和大哥身份贵重,不好随意露面,但随便让哪个堂叔出来陪客不行么?非得弄个太监出来,岂不是让人笑话?
太监就算彰显着皇家身份,到底是阉人,读书人素来不爱与之往来。尤其这样的喜庆场合,确实有些不大体面了。
秦缙还道,“我看宁家这两个亲戚也很不错,这几天周太监陪我见了那么多客,还就那位戴举人敢刺上几句,闹得周太监也怪没意思的。”
尽管如此,秦孝弘还是不乐意,“就算这家人再好,也是门不当户不对。你看皇上给宜华公主招的驸马,还是状元呢,如今怎样?”
秦缙道,“这也是特例,再说我们家还没尊贵到那个份上。”
他心虚的瞅他爹一眼,小小心心说了句,“母亲也出身高贵来着,可您怎么一年倒有大半时候,皆歇在姨娘这里?”
屋外传来噗噗的熟悉笑声,秦孝弘气得直骂,“背后听人墙角,算哪家正人君子?”
骆姨娘一掀门帘,探头笑道,“我是女人,还是小人!不过孩子没说错,过日子又不是过身份,若皇上再赐个公主,保管你儿飞黄腾达,你要吗?”
秦孝弘急道,“话不是这么说!”
骆姨娘索性进来道,“那要怎么说?你是能让公主同意分家,还是能让她同意给缙儿娶个高门贵女?若宁家姑娘着实是个好的,我倒不反对缙儿娶她。就算那姑娘娘家没助力,可日子不都是人过出来的?当年要不是看在老太太的份上,我还不高兴给你做小呢。可这么些年下来,我除了名份比不上太太,你能给我的,也都给我了。我便是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