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她?我知道您自觉身份低了,可再等十年,儿子必能给您求个诰命,到时妹妹又能弱到哪里去?”

    知儿女孝顺,白姨娘心中妥帖,却是嗔道,“我等十年二十年都无所谓,难道还要把你妹妹再留十年不成?”

    谢云溪道,“如今这情形,正好也省得那些重嫡庶的势利眼上门求娶。娘你放心,等妹妹订了亲,我必给她求个荣耀出身,好让她风光出嫁。”

    白姨娘好奇,“你要怎么给你妹妹求出身?”

    谢润娘道,“哥,我不要你为我求人。我就这样,挺好的。”

    谢云溪却不肯多说,只道,“眼看中秋快到了,娘你私下给王嬷嬷再加个红包,别舍不得,过几天衙门还会发中秋的过节银子。王嬷嬷这人不错,若能请了她跟着妹妹出嫁,我才放心。”

    白姨娘道,“还用你多说?早叫你妹妹亲手做了身新衣裳,预备中秋给她的。你衙门再收了银子,也不必给我,倒是自己攒一些。在外头花用大方着些,也别苦着自己。”

    谢云溪道,“我身上有钱,花用不到。”

    谢润娘忽地道,“若哥哥也花用不到,为何不去京郊打听打听,买上几亩田地?我原也不晓得这个,只那日去宁家给老太太请安,遇着薛指挥的太太,说起银子搁着只是个死物,只有让它动起来,才有出息,这也是王妃教的,我觉得倒是有理。

    薛太太还说,象哥哥你们做官的人,万不能经商让人抓住把柄。我跟娘又不够伶俐,也不能替你打理生意。薛太太便说,那不如置些田地,如今她家也在相看。虽说京郊田少,但总有些犯官或是儿孙不争气的要脱手,大片买不起,先三五亩的买着,不管是种粮食种菜,自家省了嚼用不说,也能有些收益。连宁家老太太也说,这方是过日子的正理。”

    白姨娘连连点头,“自溪儿你中举,我就想在老家替你们置些田地来着,可又怕太太眼红,始终不敢。如今阿溪你做了官,且离得老家又远,便私下置些田地她也管不来。这京城什么东西都贵,要不是怕给你丢脸,我早想在院子里种几棵丝瓜青菜了。还有那小葱,乡下随便扯的东西,在京城竟也是日日要花上几文钱的。”

    谢云溪听着笑了,但确也动了心思。便不为自己,也该替妹妹备些田地出嫁才是。

    要说犯官家产罚没的消息,倒是没人比他在刑部更灵通。

    念葭肯跟谢润娘说这些话,恐怕一是看在他和宁芳师兄妹的情份上,二来怕也是想探听些消息。不过这种顺水人情,做做又何妨呢?

    人情往来,不就是这么走出来的?

    没两日,他还当真打听到了一处合适的田地。地方不大,共有一百亩,八十亩的良田,还带着二十亩种果树的坡地。

    一共作价一千二百两,谢云溪一人没这么多的私蓄,便想着找薛家合伙。

    因怕李氏察觉,他也没问过家里,便自去找了薛东野。

    薛东野也是个利落性子,立即跟他去了京郊查看。

    就见这一百亩分作两片,一片约有六十多亩,另一片连着坡地果林的就是十几亩田地加二十亩果林。

    眼下已经快秋收了,可原主人打理得却不是太好,估计粮食果子至少要比旁人家减三四成。

    薛东野看得都心疼,“这败家子,要是好生打理着,起码还能多卖一二百两。不过若不是他败家,也轮不到咱们来买这产业。谢大人,这是您的门路,您先挑吧。”

    谢云溪道,“那我就要这片田地,但是价钱我得跟你五五开。”

    薛东野搓手笑道,“那怎么好意思?我可是占大便宜了,要不咱们四六吧,我六你四。”

    林地那块地虽小,但出息却比粮食大得多。若再放养些山鸡兔子,就更赚了。

    谢云溪道,“少啰嗦!就五五定了,横竖离得近,往后少不得管你家讨些果子吃的。到底我这地是买了给妹妹做嫁妆的,一时半会儿的她也打理不来,不如便宜你家了。”

    薛东野竖起大拇指,“小谢大人当真仁义。往后别说果子,等我养了山鸡兔子,每年都送你几笼。”

    谢云溪也不客气,二人划分已定,各自取了六百两,到衙门过了契。

    谢云溪留了个心眼,直接就把田契写到了妹妹名下,就算将来陈氏知道,也可说是妹妹拿打赏换的,再也无人争得。

    白姨娘听说那片林地给了薛家,还颇有些不舍。

    “林地岂止能养山鸡兔子,若是种片竹林,一年四季的笋子就有了。到时还做些干笋腌笋来卖,这笋子在京城,跟肉的价钱可也差不多了。”

    谢润娘,“娘想得虽好,可谁去打理呢?就算请了人,到底咱们外来客,不比薛家在京城多年,且是武官之家。到时若乡亲去刨个笋,偷只鸡可怎么办?倒不如拿着田地妥当。娘若想做些小生意,何不划出几亩地来种菜?到时或晒干或腌渍起来一样可卖。横竖您这手艺是极好的,也不怕浪费。”

    白姨娘一听还真是,“到底你们年轻人有见识,不比我这死脑筋。种菜这个可以试试,不过先别做太多,万一京城不爱咱们家乡的口味,省得浪费。另你不是爱种花么?咱能不能再搭个花棚?我看京城里的脂粉铺子极多,那茉莉花粉也是极好卖的。只这京城偏冷,也不知能不能养得好。”

    谢润娘道,“我也正有个心思呢,不如回头我去问问王妃。横竖今年的收成就这样了,要种也是明年开春的事。”

    白姨娘奇道,“原来王妃这么厉害,连种花都懂?”

    谢润娘抿嘴笑,“人家那么大个王府,难道不得养几个花匠?我去给宁家太太请安时,听说庆平公主府上,还专门养了匠户,那园子打理得可好呢。”

    白姨娘连连点头,“王妃忙,你还是先去请教宁家太太吧。正好把我腌的小咸菜和腌鸭蛋带一坛子,也让她们尝尝味道。”

    谢润娘是个勤快孩子,她娘一说,立即收拾收拾就去了。

    到了宁家,却发现念葭也来了。挺着个已经出怀的大肚子,正跟夏珍珍请教种果树的事情。

    原先薛东野是想去请个会种果树的老师傅,可念葭一下想到宁家了。宁怀璧在桃县的知县是白当的么?这里才有好人脉呢!

    夏珍珍本不是那样爱拿捏的人,相反,她还挺愿意跟晚辈说些家长里短,指教她们过日子的。她虽不大会算账,但受夏老太公熏陶多年,于经济事务上的眼光倒是极好。

    在谢润娘过来之前,便提醒念葭再种些竹子了。除了有笋,编竹筐做竹床,哪个不是钱?

    谢润娘也不藏私,说起想做腌菜生意。夏珍珍当即尝了她带来的腌菜,直说这个味道好。

    “我看这生意做得,你们两家皆不算宽裕,不如合伙开间小铺子。买些漂亮的小瓷罐子,做得精致讲究些,也好卖起价来。”

    念葭不解,“就算这生意做得,不也得去城南卖么?到底这些东西皆是穷人家爱吃,富人家大鱼大肉都吃不来,怎吃这些?”

    夏珍珍失笑,“这话我且不说,你去后头找三丫头四丫头打听吧。”

    谢润娘想想,倒是明白过来,“太太的意思是说,越是穷人,越发舍不得花钱吃腌菜。就算咱们做得再好,可他们自家随随便便也能腌一坛子,干嘛要吃这样好的?倒不如做得精致体面些,卖给那些有钱人。横竖他们有钱,便是只吃一口,也是不在乎多花些钱的。”

    就是这个道理了。

    正说着家计,丫鬟来报,说张书吏的儿子张满仓来了。

 第465章送桃

    念葭忙起身告辞,谢润娘亦是如此。

    夏珍珍却定要留饭,让人送她们去后头陪宁四娘宁芸她们说话,这边请了人进来。

    张满仓这一两年,可真是长成大小伙子了。又高又壮,满面喜色。因要上门,还特意穿了身绸布褂子,颇有几分富贵气息。

    宁怀璧是个极有信誉之人,张书吏和盛典史当初跟着他是出了大力的。所以离任之前,他把这二位惦记了快二十年的功名之事都给办妥了。

    如今两人都是正正经经的九品官,可不是原先的吏员了。算是改换门庭,所以两家人也可以正大光明穿绸衣了。

    因夏珍珍原是见熟的,便打趣了句,“哟,这是张家大少爷来啦!”

    张满仓一下脸通红,结结巴巴,“我,我原说太打眼,是我娘硬要我穿的。说府上如今,如今,都有了王妃,可不能随便……”

    夏珍珍笑,“行了,婶子跟你开玩笑呢。家里都好吗?眼下不正是收桃的时节么?你怎么有空来了?”

    说起正事,张满仓这才把舌头捋直了。

    “今年收成好,且有宁大人替咱们争取的新售卖规则,是以爹和盛大叔都忙着呢。只是惦记着宁大人,便与乡亲们商议着,给府上送些鲜果来。这不马上中秋了么?府上自用或送人都使得。”

    这倒没什么,只是旁边如意笑着补了句,“太太知道他们今年送了多少么?整整拉了四大车,足有好几千斤呢。”

    夏珍珍吓一跳,“这如何使得?你们一年到头就指着这些果子过日子,若送个一筐两筐也就罢了。这么些,我可是万万不能收的,你爹和盛捕头这也做得太过了!”

    张满仓道,“太太可千万别误会,这也不是我们一家两家送的,是全县人一起送的。摊到每家,就十来个果子,实在算不得什么。且也不是送太太一家,这,这还是送给王府的!”

    夏珍珍奇道,“你们好端端的,给她送什么果子?”

    张满仓挠头,笑得有几分不好意思,“那王妃府上,不是要踢球赛么?可蹴鞠用的球,可都是要用猪尿泡做内胆的。这些天,就因为要做球,我们县里的猪可好卖呢,一个上等猪尿泡就能卖出一两银子。况且因王妃府上做的猪肉宴,如今这猪肉也卖得起来价了,便是送几个果子,乡亲们也是高兴着呢!”

    夏珍珍这才恍然。

    要说这些果子送给她,还没送给女儿让她欢喜。毕竟当母亲的,哪个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儿女懂事能干呢?

    但这些果子要不要留,夏珍珍还真不好作主,便打发如意去英王府问话了。

    时候不长,如意带着一包银子回来了。

    “王妃说了,乡亲们的心意她领了,可这些果子她也不能白要,正好过几天她府上要办球赛用得着,便按每斤三十文买的。方才称了下,一共三千多斤呢,便是九十多两银子。王妃凑个整数,给了一百两。这钱若乡亲们不肯要,便替她捐到县衙里头,回头不管是修桥铺路,还是给县里的孩子们读书使费都使得,剩下的便替她给土地爷烧烧香火就得。另有二两银子,请张家小哥拿去请乡亲们吃顿便饭,这往来一趟,可着实辛苦了。”

    要说宁芳这事办得,十分地道。

    连宁怀璧回来,都不能不说一句妥当。

    若宁芳收了乡亲们的心意,自然无人怪她,可别人看着这事,会不会觉得眼红?

    但一旦明码标价付了钱,性质就变了。公平买卖,合情合理。

    且宁芳并不是直接拿钱捐去做善事,而是交给县衙,那到时县衙要怎么用就是他们的事了。且事后乡亲们会记住的,也是县衙,朝廷的人情。

    想说英王府收买人心,都找不到借口。

    至于最后打赏张满仓的,也不过二两银子,真的也只够十来个人在京城下馆子里吃顿饭的。

    至于宁芳私下又赏了张满仓几盒子点心布匹,那就是私人人情往来,与这几车果子无关了。

    所以宁怀璧也觉得女儿这事办得既不张扬,又不小气,分寸拿捏得十分精道。

    至于夏珍珍后来又说起,念葭请了张满仓去帮着看果树,还有薛谢二家合伙买地啥啥的,宁怀璧都不怎么留意。

    反是宁四娘提了一句,“我看谢探花买地多半是给润娘做嫁妆,咱家如今田地还不着急,只是宅子,要不要买两个给孩子们预备着?”

    其实此事夏珍珍早就有心,却不好提。

    毕竟两房还未分家,她私下置产置地的,岂不白白便宜大房?横竖她的嫁妆已经尽够了,留给三个女儿不成问题,所以总没吱声。

    她为人并不小气,但也有自己的私心。公中的产业,她可以让堂侄堂侄女们占些便宜,但自己的嫁妆,肯定还是给三个丫头更多些。

    一个当娘的,如果为了贴补亲戚,便损害到自已孩子的利益,那不是无私,而是脑子进水,里外不分了。

    至于两个儿子,家里会给他们提供最好的资源,但他们的功名富贵要靠自己搏去。

    所以除了公中的产业,夏珍珍可不打算贴补太多。

    富养闺女穷养儿,这是她和宁怀璧一致的看法。

    女孩儿不上进,还可以说是随遇而安,男孩儿若失了上进心,那就是个啃老的废物了。

    所以安哥儿顺哥儿自小都知道这些,也不与姐妹们争。如今埋头用功,很是努力。

    但宁四娘身为祖母,考虑得未免多些。

    如今一大家子寄居在公主府,可等到安哥儿顺哥儿长大成亲,难道还能寄居在此?京城的宅子可比田地更加难买。别看两个孩子还不大,但也得细心查访着了。

    宁怀璧却有不同考虑,可一时之间又不便和母亲细说,只说知道了,便岔开了话题。

    等到晚上,夏珍珍才悄悄问丈夫是个怎样打算。

    宁怀璧叹了口气,“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母亲是想着我入了户部,便想着买个宅子长久安稳下来。可万一哪天一道圣旨,发到外地怎办?故此我看这宅子田地倒是都不必着急。你若有钱,倒不如给几个孩子攒些产业。如今茵儿她们做的那点心铺子就很好,剩下两个哥儿也可弄上一个。”

    夏珍珍明白了,丈夫这也是怕了宁怀瑜,有钱宁可给孩子们捏着。到时就说是孩子们的小产业,当大伯的未必好意思来争。否则若置成宅子田地这样显眼之物,定会算在公中产业里,日后分家可就难说了。

    主意是不错,可要做什么呢?

    夏珍珍为难了,又不好让婆婆操心,想去找女儿商量,偏偏宁芳如今门槛太高,实在不好进。她本不是善掩饰的人,这心事很快就被庆平公主看了出来。

    因跟她也熟了,夏珍珍不好直说宁怀瑜坏话,便含糊讲了几句。

    庆平公主一听便明白,笑道,“此等小事何须去劳烦王妃,我正好有件事想找人料理。不如派府上两位少爷帮我,如何?”

    夏珍珍忙问何事。

    庆平公主道,“上回王妃不是送了我许多鸡鸭么?如今已经长大,好的我自要留下斗鸡斗鸭玩,可那些不好的,我便不想要了。可我是出家人,又不能杀生,可白白养着还成天鸡屎鸭粪的臭烘烘,所以我早想着不如干脆送给府上,任你们处置便好。”

    夏珍珍心说,这就算给了她拿去转卖,这营生也忒小了吧?

    谁知公主的老侍女阿织道,“可巧奴婢小时学过一个烤鸡烤鸭的方子,也不需要多麻烦,只要置两个烤炉,把配料弄好就能做了卖。若太太愿意,能让奴婢跟着两个少爷做了试着玩玩么?”

    夏珍珍太愿意了!

    “那你出手艺出鸡鸭,咱家出人出力,就让安哥儿顺哥儿跟着阿织你学学经济,长长见识了。你们一人一半,算五五分账,可是使得?”

    这一半,打着阿织旗号,就是庆平公主的了。

    庆平公主笑,“我不管你们怎么算,但我租你们的铺子,必要如期给租金的。不过我建议你们留出两成的利,日后打赏掌柜伙计,否则人家怎能用心?”

    夏珍珍笑,“到底公主,想得竟是比我们还周全。那便这样,阿织咱们一人占三成利,留一成利给管事的大掌柜,另一成分给众伙计,剩下一成便留着铺子以备不时之需。你看可好?”

    庆平公主道,“原来太太早想好了,倒是引我班门弄斧了。”

    说笑间把事情定下,夏珍珍即刻便忙起烤鸡烤鸭铺子的开张之事。

    这产业说大不大,但做好了也能给两个哥儿攒些家底。回头宁四娘听说,都觉这个主意好,比买宅子买地强上许多。

    还让媳妇从公中拿一千两银子出来,算是兄弟两个入的股。

    “想当年,乡下求学不易,怀璧和他兄长上书院请先生,每个人都花销了不止五百两银子。如今绍棠在老家,一年也得要这个费用。安哥儿顺哥儿两个都是在家里启蒙,可是省了老大费用,就算把这钱给他们,日后也没人能争。不信便拿账本来看,这几十年的,我可都细细收着。”

    宁四娘这话说得底气十足,夏珍珍自然就敢去办了。

 第466章祸根

    安哥儿顺哥儿这小哥俩听说家里给自己置了烤鸡烧鸭的新产业,都挺上心,想去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