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那边宁小王妃招呼着庆平公主,却是心情大好。

    亲手捧上一杯茶,她诚心诚意说了句,“你还是第一个上我家门来探视的客人,多谢了。”

    虽然在程岳面前,她会说庆平公主是因她的面子才来探视的。

    但宁芳心里清楚,要不是程岳受伤,庆平公主也不会为了区区几只鸡鸭,就亲自上门来道这个谢。

    离得这么近,她定是看到英王府门前冷落,怕宁芳难做,才特地过来的。

    虽说程家习惯了闭门度日,但宁芳到底还是新嫁娘。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却连个上门的人都没有,说来,也是很打脸的事。

    庆平公主伸手接了茶,笑道,“客气什么?你成亲那日,我不好上门贺喜,今日才来,已算迟了。再说我也不白来,没见我这身衣裳,有些眼熟么?”

    因出门做客,她便没穿在家时的僧袍,而是着一身男女皆宜的玄色圆领宽大夏衫。手握一串雪白玉珠,周身又有淡淡檀香缭绕,兼之天热,微微出了些汗,越发显得倜傥风流。

    其实她一进门,宁芳就注意到了。此时听她这么一说,便道,“莫非你这身上的料子,也是我舅舅从南方带的香云纱?”

    庆平公主得意的捻着沙沙响的衣袖,“还是你祖母亲手做的,听说连你也没有呢。妒忌不?”

    宁芳眼圈立即红了。

    宁四娘身子不好,如今上了年纪,眼睛也开始发花,家里早不许她劳神做这些针线了。可她却为了自己这个孙女,特特做了衣裳交好于人。这份心意,可比穿在自己身上,更见慈爱。

    “让长辈操劳,是我的不孝。”

    听她语带哽咽,庆平公主半是羡慕半是妒忌的道,“得了得了!你就别在我这没人疼的人跟前扎眼了,说正事。你明日要去永宁长公主府,送韩祺出嫁吧?”

    宁芳忙收了眼泪,“要去的。你可是有事要我代办?”

    那日韩袆亲自要给姐姐送喜帖,虽然二位嫂嫂皆不重视,但宁芳无论如何要去的。

    这是最好的打进京城贵族社交圈的机会,人家给了面子,为何不领情?

    而庆平公主虽未正式受戒,到底剃了光头,算是半个尼姑,一应喜庆场合都不便参与。宁芳的婚事她便避嫌没来,韩祺出嫁,她也不好去的。

    所以宁芳张口便问她有什么事了,庆平公主也不啰嗦。转身让侍女阿织取出一只锦盒,里头装着根凤穿牡丹累丝金簪。

    金簪应是刚刚翻新炸过,明澄澄的光华耀眼。衬得上头那颗红宝石,越发透亮红润了。

    宁芳微有些吃惊,“这样大的鸽血红,如今可不多见了。你倒也心诚。”

    庆平公主本不受宠,手上定是没攒多少好东西,能拿出这样的好物件,着实不容易。没见捧着锦盒的阿织,都快哭了么?只碍于礼数,强自忍着罢了。

    庆平公主不舍的拿起这根金簪,叹道,“这簪子原是我母亲的陪嫁,出嫁那日我外祖母亲手插在她头上的。只如今,我怕是用不上的,不如送了那丫头吧。哎,说来她也是不容易。若不是没赶上好时候,也不会定云家那门亲。”

    “我也不是穷大方,这事另外还有个缘故。当年我家遭难,见多了世态炎凉,倒是平阳侯府的老侯爷伸过几回手,这份情义我父王过世时还惦记着,只一直没还上。如今送他女儿,也不算为过。”

    宁芳叹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们父女能一直记着这份情义,也胜过世人许多了。”

    庆平公主却忽地笑道,“你大概不知道,除了你成亲的时候,你们家和英王府都给我正经下了请帖。也就是韩家这回嫁女,平阳侯府给我正经送了张帖子,还是韩袆亲自送来的。”

    这事宁芳还真挺意外。

    若说一向骄纵的宜华公主,出嫁没送喜帖给庆平公主,倒也不稀奇,怎么连福慧郡主也没送呢?

    就算她不记得,但她爹七皇子,不至于这么不周全吧?

    庆平公主露齿冷笑,“七皇叔倒是一早写好给了我的帖子,只我那福慧妹妹怕给她夫家招祸,便说给身边丫鬟弄丢了。后来收了我的礼,又说不好意思,特特封了一份极丰厚的回礼过来呢!”

    宁芳心里想着那个在宫中打过几回交道的福慧郡主,暗暗摇了摇头。

    世人送礼回礼,都是有讲究的。

    收礼还礼,本是礼尚往来,表示友好之意。

    但若是收了礼,又立即还上,那就是急于撇清,不想沾上干系了。

    就算庆平公主如今不招皇上待见,至于做得这么明显吗?

    所以宁芳只道,“她不懂事,你心里有数就行。”

    至于大人不计小人过什么的,宁芳才不会劝。

    又不是圣人,谁被打了脸,能不计仇?

    假仁假义的话,在外人面前说说倒也罢了。庆平公主不需要,她也不会说。

    庆平公主显然听着满意,哈哈笑了两声,“放心,我才不至于为那种蠢货生气。她如今在谢家守着活寡,还一门心思护着她那好夫君呢。明儿你大概就能看到她,那满京城都出了名的贤惠模样儿了!”

    宁芳听着来了兴趣,“你怎知她明天也去?说不定她会去云家呢?”

    平阳侯府属武将一途,谢阁老家可是清贵之极。

    福慧郡主既要替夫家长脸,自然出嫁从夫,该去同为书香世家的云家道贺才是。

    庆平公主笑得嘲讽,“你这些天都蹲在家里,大概还不知道。昨儿韩袆到皇上跟前,可是给他姐姐也求了一个敏惠县主的诰封。虽比不得郡主地位尊贵,到底也是公主家的头一份儿。她若不赶着去烧个热灶,给她夫家得罪人怎么办?”

    宁芳这才恍然。

    公主家的女儿,不比王爷之女。因已不是皇室中人,顶多只能封个乡君之流。但韩祎替姐姐求来了县主,就相当于得到了王爷之女的待遇。

    这实在是份大大荣耀,也可见韩祎如今在皇上心中,还是颇有几分份量的。

    也无怪乎庆平公主出手这么大方,一来应是念着旧情,二来恐怕也是因为韩祺得了县主,想给她贺喜之意。三来也是给她提个醒,明天的礼可不能轻了。

    庆平公主说完正事,利落的告辞走人。

    孔雀便道,“王妃,那咱们明儿的礼,是不是也要加几样贵重之物?”

    可宁芳想想,却道,“你让画眉去我的嫁妆箱子里找找,把我的毛笔拿一匣子出来。”

    等画眉找出来时,孔雀更觉得奇怪了。

    若是自家制的好毛笔倒也说得过去,可宁芳挑的一匣子毛笔却是非金非玉,普通竹制的。这样送礼,会不会太怠慢了?

 第426章狗眼

    可宁芳瞧着那些普通的毛笔却挺满意,挑挑拣拣,选了十二支凑了一打。

    另寻了个古朴雅致的木盒装了,又让人精精致致打了个大红双喜如意结包上,加进礼物里便罢。

    孔雀心中存疑,暗自问画眉,这些毛笔是不是哪个大师所制。

    可画眉老实摇头,“这些皆是金陵自家铺子里制的,王妃写得顺手,便带了许多上京。”

    孔雀略无语。

    就算云家是书香门第,可这样寻常的毛笔似乎也有些拿不出手吧?

    才想着要再劝宁芳几句,谁知玉阮的事就曝了出来。

    来的是个才留头的小丫头,口齿倒很伶俐,“王爷说叫玉阮姐姐去抄经,石青哥哥就把人安置在浆洗院子里,交张妈妈照管了。如今叫我来拿玉阮姑娘的铺盖衣裳,若我拿不了,就烦请姐姐安排个人,帮我抬过去。”

    孔雀一听,就知道玉阮肯定生事了。

    浆洗处的妇人个个粗壮有力气,尤其为首的张妈妈,为人更是泼辣厉害,阖府有名的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叫小丫头等一下,她进屋去给宁芳回禀了一声。宁芳听着想想,顺手从还没收起的笔匣子里,抽出两支瞧着不那么好的笔来。

    “王爷既叫她抄经,那就把这笔也给她送去,让她安心抄着吧。”

    不管那丫头做了什么,总之她和程岳要保持一致。

    他要杀人,她就放火,他既要人抄经,她负责送毛笔就是。

    孔雀怕她心里不悦,不敢再提及毛笔之事。

    而赵同听说了王妃的处置,也是想叹气。

    这样不打不骂,还真是夫妇同心,其利断金。

    于是,原本一件有可能会引起些水花的桃色事件,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解决掉了,连个涟漪都没泛起。

    既然连王妃都不追问玉阮为什么要去抄经书,其他人就更没资格也不敢追问了。

    倒是从此,在王妃院里当差的丫鬟们都多了一份谨慎。尤其在穿戴上面,规矩多了。一个个十几岁的好年纪,却恨不得打扮成三四十岁的老成。

    后头反倒是小王妃瞧着不够赏心悦目,狠骂了几回,才渐渐有了些花红柳绿。

    转至次日,正是永宁长公主的爱女韩祺,敏惠县主出嫁的好日子。

    因这日也是难得的黄道吉日,宁芳天还没亮就起来,沐浴熏香,先去了城中的相国寺,烧了头一柱香,还跪在佛前念了一卷经书,捐了香油钱,这才打算离开。

    相国寺的老主持,普照大师乐呵呵的出来见礼,“素闻英王妃年纪虽小,却颇通佛理,今日一见,果然生得便有佛缘。”

    这嘴真甜。

    宁芳笑着合手还了一礼,“大师谬赞了。您也不必夸我,再夸我也只捐这些香油钱,可没有更多的呢!”

    普照方丈听得哈哈大笑,“怨不得你祖母总说你这丫头诙谐,果然如此。放心,老衲今日不化缘,倒是想请王妃帮忙,玉成一桩善事来着。”

    宁芳忙道,“大师请说。若是善事,我必愿出力。”

    她虽与这和尚是初次见面,却知家里这几年是时常到相国寺来上香的。

    尤其宁四娘,因离得近,常来与普照大师畅谈佛法。

    因她佛理精通,见识又广,倒是颇得普照大师青眼。还把她认在名下,做了个记名弟子。

    故此宁芳昨儿打发人来传话,说今儿要来上香,庙里便一口答应了。一早等着她来才开门,让她上这头一柱香不说,还单独给她收拾了一个大殿,能静静礼佛。

    当然,这些年默默跟在婆婆后头,出手大方的夏珍珍自然也功不可没。

    不过宁芳听宁四娘说过,这老方丈虽身处繁华之地,却没被富贵迷住了眼。相反难得的外圆内方,颇有些大隐隐于士的侠士情怀,这也是她愿意常来走动的原因所在。

    所以宁芳听到老和尚开口,并没有虚伪的说什么托辞,反而态度积极。

    普照越发满意,“善哉善哉,王妃宅心仁厚,必有福报。这件事老衲也很为难,可除了府上,实在是想不出还有谁能解决……”

    因宁芳起得早,故此离开相国寺,去到平阳侯府时,亦不算晚。

    但许是因为韩袆给姐姐求来的县主荣光,故此一向冷清的平阳侯府今日高朋满座,还来了好些不请自来的客人。

    宁芳的马车到了巷口,走了一半便进不去了。但以宁芳正一品王妃诰命身份,还真没人敢请她下来,走着进去。

    韩府的大管家,早急得满脑门的汗珠子,噼里啪啦直往下掉,“还不快把轿子抬来,迎接贵客!”

    门上的家丁急得快哭了,“轿子早都全抬进去了,还没一个出来的!”

    就这会子工夫,后头又来了好些马车,俱是王公亲贵家的女眷。更是把狭窄的小巷,塞得满满当当,越堵越长。

    虽已算是早秋,但秋老虎余威尚在,热辣辣的太阳晃得人眼晕,养尊处优的贵人们,哪个乐意下来走动?

    韩府大管家急得真心快上吊了!

    他们家原本按请的客人算得好好的,车位轿子都是够够的。

    谁承想突然来了那么些拍马屁的家伙,可大喜的日子又不好把人家赶出去,弄得正经客人进不来,乱七八糟的客人倒是挤了一屋子,这会子真是恨得他咬死那些王八蛋的心都有!

    可这样情况,也不是他一个管家能够处理的,只能赶紧打发人去请家主出来。可便是家主出来,又能如何?

    宁芳瞧着离平阳侯府也就二十来步的距离,索性主动推开车门,笑吟吟望着那大管家,故意高声道。

    “咱们今日是来给府上道喜的,可不是来添堵的。既如此,便走几步又有何妨?只是回头宴上得多吃你家几杯喜酒,可不许心疼!”

    哎哟,我的天!可算是遇着个通情达理,肯解围的了!

    韩府大管家顿时就给宁芳跪下了,诚心诚意磕了个头,“多谢英王妃!您肯赏脸多喝几杯喜酒,那才是我们家的福气!”

    有堂堂正一品王妃亲自带头下车步行,想来后头的贵人们也不好意思说怪话了。

    看那韩府管家一把年纪,居然亲自跪在车前当脚踏,宁芳挺犹豫的。

    可这个时候不踩,似乎更让人心里不好过。正想狠心落脚,那边府里头韩袆已经带着下人,扛着几大卷红毡,飞也似的跑了出来。

    唰地一溜,将红毡铺上整条小巷,便显得隆重多了。

    宁芳心中暗赞,这委实是个好法子。让客人下来,也不显得失礼了,而韩大管家已经快快的把韩袆请到了她的跟前。

    今日家里办喜事,韩袆也可是忙坏了,前胸后背都透着汗了,可十三四岁的少年,开口的声音却很沉稳。

    “让小侄扶王妃下车。”

    对第一个带头解围的人,总要给予更多的尊重。

    宁芳知道自己太年轻,若不应下这声小侄,韩袆还真不好意思来扶她。再说扶着年轻人总比踩着老人家好,于是她也就从善如流的扶着他的胳膊,踩着凳子下了车。

    “偏劳了。”

    才想老气横秋的往里走,谁知后头有人阴阳怪气的出声了。

    “哟,难怪这么大日头肯主动下车,原来是最善解人意的宁书女啊!”

    听着这熟悉的声音,宁芳不必回头就知道是谁了。

    “谢宜华公主夸奖。只是昔日的宁书女已经嫁人,出嫁从夫,您还是称呼我英王妃比较好。”

    宜华公主冷笑着上前,故意高声道,“你这样有名无实,也配当英王妃?”

    想来自己没有圆房的事,宫中都已传遍了。

    不过宁芳并不意外,她今日敢出来,就知道会遇到怎样的局面。所以该有怎样的说辞,都是有准备的。此时就见她脸上笑容不变,甚至更愉悦了些。

    “我年纪太小,王爷疼我,说要等我大些再说呢。只公主这话,在我跟前说说也就罢了,可千万别让外人听见,否则让人误会您不敬皇上可怎么好?怎么说,我这王妃都是皇上亲自赐的,如今那诰命圣旨都在我家好好搁着呢。您说我不配,那是指责皇上赐我的是假诰命么?”

    此时,因为宁芳带头下来,后头已经有不少贵妇人跟着下了车。

    她俩身份贵重的不进去,后头人都不能走,所以把二人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就算是有那心中同样看不起宁芳的,但更加觉得宜华公主就是个棒槌。

    否则这样的话,也是能当众说的?

    宜华公主回头看一眼,见许多人都对她侧目以视,不由得怒火中烧,吼道,“看什么看?闭上你们的狗眼!”

    这一句,可是把后头所有人都得罪了。

    韩袆的脸更黑了一层,“宜华公主,今日是家姐出嫁的好日子,还请您念在亲戚一场的份上,慎言!王妃请,公主请!”

    宁芳瞟宜华公主一眼,转过头便昂着下巴,随着韩袆走了。

    至于宜华公主气得一定要抢在她前头进门,宁芳都没有半分动怒。又不是赶着去领赏,早一步晚一步有区别么?

 第427章相投

    等宜华公主走远了,韩袆才低声赔了个不是,“英王妃,不好意思,改日我必亲自登门赔罪。”

    宁芳笑道,“不关你的事。今儿客多,你找个婆子领我进去就得,赶紧忙你的去吧!”

    韩袆还真没工夫送她一直到后院,家里就他一个男丁,前院那么多客人都等着他来招呼,实在走不开。

    于是告了声罪,找了个老成的管事妈妈来领路,他走开了。

    伴在身边的孔雀才忿然道,“这宜华公主,也实在欺人太甚!”

    宁芳轻笑,“这有什么呀,没见杜鹃都没动怒么?”

    可杜鹃板着脸道,“从前在宫中,咱们身份低微,说不上话,忍她也就罢了。如今您是堂堂王妃,不比公主差。她还这么不尊重人,奴婢心里也是生气的。”

    画眉更加忧心道,“让她抢到前头,会不会又去说王妃的坏话?”

    那是必然的。

    可宁芳道,“那有什么关系?愿意跟咱们交好的,便是她不说,也会跟咱们交好。若是不愿意跟咱们交好,你就是再怎么解释,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