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也是夏珍珍提议做碗莲赚了钱,给大家带来了信心。
宁芳也没想到,她娘偶然的一个小主意,竟着实发了笔小财!
藕粉产量有限,加上程家返京时又送了许多,后来便没卖了,只各家各户分了些,让他们自己拿去吃,或是年下送亲戚。
但碗莲着实紧俏。
还没进腊月呢,第一批五百多盆的碗莲,到底被那卖种子的老板寻上门来,全部包圆了。后面还让他们赶着又养了一千多盆,昨儿也全拖走了。估计是要拉到金陵余杭那些大城市去卖,所以给的价钱也爽快。
宁芳估摸着,就算在村里分分,光她家最后也能落个七八十两银子,她娘那三百两的任务就算完成四分之一了。等再养上两拨蚕,搞不好她们明年秋天就能挣够银子回家。
到时,要不要去找三老太爷宁守信去兑现赌约?
当时他瞧不起夏珍珍的那些话,说得可是响亮。哼,爱记仇的小人儿宁芳,可全替她娘记着呢!
不过到时她爹如果顺利中了举,也该授官了。那她们是留在老宅陪祖母,还是陪爹去上任呢?
正纠结着,学堂到了。
因上溪学堂算是半官办性质,老师们都有衙门补贴的月钱,所以对学生们的束脩,要求得并不严格。
象端午送些糯米红糖,中秋给几把红枣核桃就算完事。唯有腊八节,因要过年,所以学生们的礼会送得重些。却也仅限于扛几斤大米红豆,或捉只鸡,或提两条鱼来便罢。
但宁芳却不能这么送。
她给学堂夫子们的年礼,是一人一只腌好的火腿,外加桂圆莲子等八样果品,还有一人一身衣料,及笔墨纸砚一份。
这不是宁芳要摆阔,而跟她家明明离得上溪学堂是全村最近的,也非得每天乘车往返一样,是她必须拿出来的身份。
否则她要是每天跟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手牵手上学放学,估计平易近人是有了,但绝对得不到大家的尊重。
人就是这么奇怪,如果当主子的亲切随和,下人多半放肆无礼。反倒是象宁四娘那样威严厉害的主子,反把一大家子收拾得服服帖帖。
不信请看反面教材夏珍珍,脾气又好娘家又有钱,还有宁家嫡出少奶奶的身份,可要不是宁怀璧之前来撑过一回场子,还有徐妈妈跟在她身边坐镇,真没几个人服她娘的。
不是她娘不好,而是夏珍珍太好讲话了。见人就是一脸笑,谁还怕得起来?
所以,就算宁芳自己也嫌麻烦,但每天上学前,一定要认真梳妆打扮,收拾出全学堂独一无二的漂亮精致。
功课要争第一,字也要拼命练成范本。跟人说话时,有意无意就要端出三分小姐架子。
反倒是这样一来,众人看她皆高了三分,还说这才是宁家的小姐,甚有宁四娘的气质风范云云。
等到了学堂,有“气质风范”的宁芳给几位夫子送了礼,又提前向夫子们恭贺了新年,领了年假作业,就告退了。
才出门,在院里上了车,就听学堂外一阵吵嚷,似有人在争执,还有人嚷,
“……我现在就去找宁家的二姐儿,怎么着,也不能这样欺负人!”
从外头气呼呼冲进来的是上溪村的一个老人家,因姓程,辈份也高,故此人人都尊称一声程七太爷。
可宁芳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欺负他了?
那程七太爷一进来,刚好看到车上的宁芳,顿时头不是头,脸不是脸的,拿拐棍指着她就问,“二姐儿,是你张罗着要在下溪村养蚕?”
宁芳还没张口,小喜鹊不干了。
跳下车把老头指着宁芳的拐棍一拨,很不高兴的道,“程七太爷,你要说话就好好说,这样动手动脚的,万一伤着我们姐儿,你担待得起吗?”
可那程七太爷,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处发,闻言大怒,二话不说就倚老卖老,举起拐棍打向小喜鹊。
“我跟你主子说话,你个丫头片子插什么嘴?哼,就算当年的老王爷回来,也得管你七爷爷叫声兄弟呢!”
喜鹊重重挨了两下子,一下就给打哭了,她也撒起泼来,“我是丫头片子,我命贱。可您既这么高贵,怎么不去京城找你家老王爷?欺负我们姐儿一个小孩子,算什么长辈?”
程七太爷给戳着痛处,那棍子下得越发又重又急了。
“老张,还不快拦着!”宁芳在车上看着,是真急了。
赶车的老张更急,他再老实巴交,也是个男人。方才程七太爷一闹事他就想帮忙来着,可他手里还牵着驴呢,宁芳又在车上,怕惊着畜生伤着姐儿。可眼看程七太爷打得又凶又急,他也顾不得了,把缰绳随手缠在小树上,就跳下车子,抱着程七太爷的腰,把他的拐棍先夺了下来。
宁芳把喜鹊叫过来,看着她被打青的额头手腕,气得小脸都白了,“就算我家的奴才不好,又不是你程七太爷家的奴才,凭什么这么想打就打的?程村长,你也在,是不是应该当着学堂先生们的面,也评评这个理?”
程长海尴尬无比。
他虽然是上溪村的村长,却实在不是个有权威的。尤其这位程七太爷,仗着一个程姓,素来在村里横行霸道惯了,他能怎么办?
可宁芳说得也对,这还是在学堂里呢。上溪学堂也算是半个官办小学,让里头这些先生看见,得有多难看?
可程七太爷不管这些,好容易挣脱了老张,他连程长海一起指着,破口大骂,“就是你这个村长没用,才让人把我们的山和桑树都占了去。凭什么他们养蚕,咱们倒成了给他们采桑的奴才了?你自己把闺女嫁到那边去,难道还要把咱们全村的家业,都送过去当陪嫁吗?”
“说得对!不给咱们分蚕种,凭什么给他们采桑叶?”
“哼,还亲戚呢,种个碗莲都不带着咱们,咱们凭什么白白把树给他们?”
……
此时,因这番吵嚷,学堂门口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乡亲,当然多半都是上溪村的,有人就开始替七太爷助威了。
听了这些话,宁芳总算明白过来了。
怪不得这么大的火气,原来是看见下溪村发了财,他们犯了红眼病
第42章虎妈
宁芳正想着要怎么堵上这些人的嘴,喜鹊却抹着眼泪又冲上前吵架。
“我们二奶奶是会种碗莲的手艺,可她凭什么白白交给你们?就算亲戚之间,有这样的规矩么?再说那程家三爷,可是你们正经主子吧?人家还是英王府的小公爷呢!可你们是怎么对人家的?看人家生病就想把人赶走,连我们二姐儿这样的远房亲戚都不如!这样没有心肝,不讲情义,怪不得三爷宁肯把山头交给我们姐儿,也不交给你们!”
“你这小丫头反了天了!今天要是不撕了你的嘴,你就不知道你七爷爷是谁!”
别说程七太爷勃然大怒,就连上溪村的村民也接受不了。纷纷愤怒的撸胳膊挽袖子,就要打人。
喜鹊那话一出口,宁芳就知道要糟。
并非这丫头说错了,而是因为她说得太对,也太实在了。但实话往往是不那么中听的。
而没有人喜欢听批评,哪怕是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
这就是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在这样的大庭广众,又“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说这样犯众怒的话,不是找死吗?
可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收是收不回来了。现在可怎么办?
“统统给我住手!”
眼看喜鹊就要挨打,宁芳只好站在车辕上,拼尽全力,吼了一嗓子。
好在小孩子调门高,而平日里宁芳极力维系的尊贵身份,此时总算显出作用了。想着她大小毕竟是个主子,又听她吼了这一嗓子,大半人还是有些忌惮的。
见大伙暂时被她镇住了,宁芳才说,“在来下溪村之前,祖母原极担心我的功课问题。后来想起上溪村有个好学堂,又想着两个村子民风朴实,感情又好,几乎家家户户都互结姻亲,才放心让我们母女来了此地。怎么,如今就为了几棵桑树,竟要在这学堂门前,欺负我一个小孩子吗?”
“这话没错!”学堂里,最有正义感的朱夫子生气的站了出来,“你们中有许多人也是在学堂里念过书的,哪个先生教过你们可以恃强凌弱,以大欺小了?如今你们的孩子也都在旁边看着呢,你们是想给他们做个怎样的榜样?”
两番话,骂得上溪村民那过热的头脑冷静下来,气焰也退去大半。
朱夫子这才又道,“大家若有什么不满,尽可以好好说,这样吵吵嚷嚷,能解决问题吗?”
“对对对,好好说!看二姐儿这么明理,怎么可能只顾着自己赚钱,就不拉拔着咱们?二姐儿,你说是不是?”
见气氛缓和,程长海出来当好人了。
可他这话说了还不如不说,听得宁芳都觉堵得慌!难道还非逼着她应一声是,从此赚钱两边分?
这脸得有多大啊!
可程七太爷却就着这话,又开始撒泼了,“既如此,那二姐儿就当众说句话,只要你保证回头拿了蚕种两边分,我七太爷现就给你赔礼道歉!”
呸!
听听这说的什么话?还保证!难道不分,就不赔礼道歉了?
“那要是我家姐儿不答应呢?”
宁芳正被蛮不讲理的程七太爷气得不轻,忽地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看那来人穿着和她一模一样的衣裳,不是夏珍珍,又是谁呢?
“娘!”宁芳眼圈微热,差点眼泪掉下来了。
她倒不是害怕,只是觉得这种时候,她那个一向懦弱的娘,却能化身母老虎,挡在她面前,宁芳被狠狠感动了。
看见宁家二奶奶也过来了,程七太爷又心虚了几分。
但仗着年纪大,还是梗着脖子嚷,“你来得正好!也管管你这个不懂事的女儿,对老人家都又推又打的,象什么话?”
他居然还敢恶人先告状?
宁芳正想辩解,却见她娘,已经冲了出去。
夏珍珍刚才原本正在跟孟老庄头核算碗莲的银子,想赶着今天过节发下去。突然宁芳的同学,赵小二跑来报信,说是二姐儿在学堂给人欺负了。
夏珍珍一听就扔下东西跑来了,徐妈妈和老孟都没追上。
过来果然见到那么多村民围着,程七太爷还在那里凶她女儿,夏珍珍顿时浑身血往上冲,指着他的鼻子就开始骂。
“我女儿不懂事?你这一把年纪的老头就懂事吗?请问你是谁呀?凭什么要我女儿把蚕种分你?”
程七太爷没想到素来面团似的的宁家二奶奶,居然完全不顾体面的指着自己叉腰大骂,他是又羞又恼,立即反驳,“那蚕种又不是你家的,凭什么好处全给你一人占了?”
夏珍珍眼神一凛,“谁告诉你蚕种不是我家的?”
蚕种之事,女儿一再要求保密,所知者不过她,徐妈妈还有老孟,这是谁泄露了风声?
程七太爷冷哼一声,理直气壮道,“村长!你出来说,那蚕种到底是谁家的?”
程长海还想做好人,“二奶奶,这事大家心里都清楚,何必一定要说破呢?”
“亲家,那你倒是说破试试看?”随后赶来的孟老庄头是真怒了,也后悔死了!
他也是前几日实在高兴,也是为了宽慰没去成京城的小儿子的心,故此喝了点小酒,就把蚕种之事跟孟保柱说了。让他安心在家好好干,以后挣大钱。
难道是这小子嘴不严,告诉媳妇,又传了出去?
对着夏珍珍,程长海还客气两分,可看到亲家,他也不高兴了。
有这样好事居然不告诉自己,象个亲戚样儿么?还是闺女贴心,悄悄回来跟她娘说了,让他们想想办法,搭上这艘顺风船。
可亲戚之间,不就应该相互照应吗?难道还要自己去求他不成?所以程长海心里一窝火,就把事情又跟程七太爷说了,才惹出这场风波。
此时当着众人的面,程长海为了挽回一点村长颜面,也是仗着亲戚情份,谅孟老头也不敢如何,昂着头道,“就是你儿子,孟保柱说的!那蚕种是我们老程家给的,凭什么不分给我们?”
“对!”程七太爷马上跟着又说,“还有那桑树,桑树也是我们村的!”
孟老庄头气得呀!
眼前都开始冒金星了,反倒是徐妈妈看着不好,让人赶紧把他往后扶了一把。
但如今可怎么办?
连宁芳也开始急了。
第43章知错
眼见程七太爷咬出了孟保柱,宁芳正想着事情要糟,却见她那虎妈又上前一步,继续开骂。
“孟保柱说的,那你们去管孟保柱要啊!找我们干什么?哦,他说蚕种是你们老程家给的,你们就信啊?那我还说你们地里庄稼都是我们家种的,你们信不信?哼,天底下又不是只许你们老程家有蚕种,别人都不许有的!”
说得好!
宁芳二话不说,在后面啪啪啪给她娘热烈鼓起小巴掌。
这种时候,就得死不认账!
夏珍珍作为一个商户之女,在某些场合确实挺上不得台面的。但这样的场合,她打小就见得多了。
自夏老太公发家之后,上门来打秋风的穷亲戚们会少么?若事事都依着他们,那夏家别说攒下这么大的家业,早给人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夏珍珍虽然没亲身上过阵,但没少见爹娘与那些难缠的亲戚交锋,所以别的事她应付不来,这些事却是手到擒来,不一会儿就占了上风。
不过宁芳心里还是挺愧疚的,程三走前,说了不要把事情泄漏,结果蚕还没养起来呢,就闹得满城风雨了。
不过这样,也更加坚定了宁芳要把蚕养好的决心!大不了,到时多分他点钱,就算赔罪了。
在女儿的巴掌声中,宁二奶奶是越战越勇。
“再说那桑树,我呸!你们也真好意思说。那是你种的,还是你买下的?这上溪村不是英王府的吗?什么时候变成你们村里的了?程三舅舅走的时候,可是亲笔立了文书,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把上溪村里山林上的产业,全数托给我们照管。你若也有文书,拿出来,拿出来看看啊!”
不得不说,夏珍珍仍然偏胖的体型此时倒成了一大优势。
如果这样咄咄逼人的是个苗条妇人,只怕还没什么人害怕。可以她现在的体型来做,却是气势千钧。程七太爷被骂得节节败退,围观者之中,连个敢吭气的都无。
最终程七太爷只得躲到程长海身后,把他往前推,“你好歹也是当村长的,你说!”
程长海一张脸,笑得比哭还难看,赔笑着上前,“二奶奶,您消消气,咱们这不也是想把事情做好么?这好歹是在我们上溪村的地界,总不能你们吃肉,让我们喝汤吧?”
哈!
夏珍珍气乐了,“看我们吃肉,你们喝汤就眼红啊,那我连汤也不给你们喝了!不服气是不是?不服气那就去把这山上的桑树全都砍了,不砍的就是王八蛋!”
她指着围观村民道,“只要你们敢动一片桑叶,我立即就拿着我家三舅的亲笔文书,上衙门讲理去!看这上溪村,到底是你们说了算,还是英王府说了算!”
这话可把一帮村民全都镇住了。
民不与官斗,他们想占便宜是底下的事,可谁敢明堂正道闹到官府去?
这也就是程七太爷看宁家不过一对母女住在乡下,所以想欺她们个面嫩心软而已。但谁也没想到,那个面团似的宁二奶奶发起火来居然如此剽悍,尤其听她那口口声声的“我家三舅”,确实让大家心里打起了鼓。
要说自老英王过世之后,村里哪有人敢跟王府攀亲戚?但如今人家却认了宁家做亲戚,他们再想跟人斗,可拿什么情份去说呢?
程长海这回是彻底熄火了,蔫头耷脑缩得象个鹌鹑。
程七太爷心里也发慌,暗悔不该一开始就把事情闹得这么僵,如今若是彻底把人得罪了,连口汤也喝不上了,回头全村人不得骂死他啊?
程七太爷急中生智,他,他竟是滚地上了!
“二奶奶,是我老头子糊涂,不会说话。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般见识。可您真不能这么绝情呀!大家乡里乡亲的,都不容易,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我也不会这样呀!”
宁芳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老头,拖长了腔调,用那种嚎丧的方式打滚求饶,简直是——不要脸到了极致!
可这种方式,还真有用。
程七太爷这一嚎,把旁边许多村民的眼泪都招下来的。忽地又有个中年妇人,扑通跪下了。
“二奶奶,您是那仙女下凡,好命做了少奶奶,可我们庄户人家日子苦啊!我男人都病了好几年,硬是没敢去城里看过一次大夫。我公公婆婆都快七十的人了,还天天跟我下地。我家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