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人持剑-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沁吓了一跳,“你这是怎么了?”
  夏南哽咽的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韩大人。。。。。。真可怜!”
  话落了地,房中一片寂静。

  ☆、第80章 真夫君黄粱梦醒

?  右安门城楼上,韩烺看着远去的一驾马车出神。
  这些日下来,锦衣卫在城门各处细细查问,却没有一个受了重伤的年轻男子或身负长剑的女子出现。
  虽说贼人极有可能只是那些人手里的武器,可若能捉住,他立马便有了突破口,只是这两个贼就像是飞天遁地了一样,人间蒸发了。
  看来他们京城有帮手,还是能掩住身份的帮手!
  直到视线里的马车凝成一个点消失不见,他才意识到天色不早了。
  昨晚走之前,他同他的夫人说好了要陪她吃晚饭的,现在看来,他要反悔了——他要回家,陪她吃中饭!
  念头一定,韩烺冷峻的神色瞬间一散,没心思再同人多说话,袖子一甩,飞快地下了城楼。
  他使人取牵马,一站的空档,瞧见城门不远,有人卖花,五颜六色摆满了推车,扬起的招牌上挂了几串白玉藤,热闹又安静的一串,说不出的清甜娇俏。
  他想起上次买给她的一匣子珍珠钗环。那些色泽光鲜的粉珠钗环她没用过,倒是几样白净透亮的白珠子做的耳环、小钗她带过几次。
  她的性子安静内敛,那些热闹鲜艳的,她会欣赏赞赏,却不会穿戴装点自己。
  她越是这样,韩烺便越是在心里对她怜爱更多一些。
  她不说,才更要他懂。
  韩烺快步走了过去,将花车招牌上的几串白玉藤全买了下来,扔了快碎银子过去,便心满意足地走了。
  夫人肯定喜欢!
  小心护着花儿,韩烺一路急奔回家,一想到他的夫人在家等他,他就只想扬鞭打马,恨不能瞬时飞回去。
  府里一如平日安静,他回了,立时满府的人都知道了。
  韩烺兴致冲冲地往正院赶,到了正房的廊下,看见夏南站在门口,似是等着他的到来一般。他不由有些诧异。
  “你站此处作甚?”他问,“夫人呢?”
  夏南眼睛红红的,一反常态的没有开口,只是给他打了帘子,朝里间道了一句,“大人来了。”
  韩烺皱了皱眉,两步跨进了屋子。
  屋中没有了平日里似有若无的清香,药气直冲他的鼻尖,他下意识去东侧窗前的炕桌旁寻她,只是杂乱的呼吸声却出现在了西侧间。
  他看过去,看见他的夫人坐着右边的太师椅上,蓝姑和夏西都在她身侧。
  包了白玉藤的纸张被韩烺重重捏了一下,他站在原地没动,紧压着眉头向他的夫人身上看去。
  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
  “夫人?”他谨慎地喊了一声,抬脚上前。
  座上的夫人却突然扶住椅臂要起身,蓝姑和夏西都去扶她,她才勉强站了起来。
  韩烺被这一幕惊得心头一跳,顾不上许多异常,急忙要上前扶去。
  她不是都好了么?怎么突然虚弱地站不起身了?!
  只是他没扶到,勉力站起来的人,却突然拱手向他深鞠一躬。
  韩烺大惊,听见了一个他不熟悉的声音从他的夫人口中传出。
  “韩大人,抱歉。”
  韩大人?
  抱歉?
  韩烺听见自己心如擂鼓,有什么一触即发,他本能的害怕、抗拒,不由地向后退了半步。
  鞠躬的人慢慢直起了身子,他看见她的样貌,似熟悉又陌生,他听到她再次开了口。
  “是我唐家人对不住大人。。。。。。”
  空气中药味浓重的掩人口鼻,一呼一吸极为困难。
  韩烺手中的纸包砸在地上,白玉藤掉落出来,沾上了灰尘,失去了原本的清甜娇俏,同落进了泥淖没有分别。
  韩烺像听了一场折子戏,咿咿呀呀,唱念做打,功力十足。
  只是在他听来,杂乱的声音如同铺天盖地的蝗虫一样,在他耳边哄哄作响,他努力地甩头,想甩去这些声音的纠缠,可这些声音如影随形。
  他急急想要逃开,一抬头眼前昏暗一片,他分辨不清自己在房内还是房外,是白天还是夜晚,只是他看到了夏南又红着眼睛替他打了帘,他看到晶莹在她眼中,看到怜悯在她脸上。
  他可是年纪轻轻身居高位的锦衣卫指挥使,何须旁人的一点怜悯?!
  他恍惚着,更想找回耳中的清静,跌跌撞撞地出了正院。
  正院的花坛、水缸、石桌、石椅急急向后退去,像被人极力拉扯了一样,他没有心思在意,却在转角,看见韩均满脸担忧地望着他跑了过来。
  韩均嘴巴一张一合,说的什么,他一句也听不清。
  他很想问韩均,“你说什么?你也要登台唱戏吗?!”
  只是一开口,胸中忽的一痛,喉头滚动,满口的腥甜瞬间充斥了他的头脑。
  在韩均褐色布袍的前襟沾满了猩红颜色的时候,他终于听见了一句清晰的呼喊。
  “爷!”
  。。。。。。
  这一晚的四角胡同韩府,兵荒马乱后,又陷入了诡异的死寂。
  唐沁倚在蓝姑怀里,听蓝姑叹息着世事弄人。
  蓝姑这般年纪,不似夏南那样容易动感情,可还是落了泪。唐沁递了帕子给她,劝了几句,有心引她说些旁的。
  “姑姑,你方才说裴姑娘有一柄长剑,样式古朴大气,不似凡品?”
  蓝姑擦了擦眼角,收了泪,点头道是,“裴姑娘极看重那剑,每次给你诊治过,都要细细擦拭,我瞧过几回,总觉得像是在哪见过?”
  唐沁想了想,“式样古朴,裴姑娘又小心呵护,姑姑还说在哪见过。。。。。。会不会是传世名剑?”
  “传世名剑无不有主,裴姑娘怎么会有传世名剑?”
  唐沁却道:“可姑姑也说了,裴姑娘身上秘密很多,你怎知她不会有名剑?”她说着,拉了蓝姑衣袖,“我记得我娘给我带了一摞书来,是不是有名剑剑谱?姑姑快拿来瞧瞧!”
  蓝姑说还真有,起了身去翻,不时翻出薄薄的一本,上书“古剑今说”四个字。
  蓝姑拿着书往回走,不禁边走边翻看起来,到唐沁床前的时候,忽的脚步一顿,眼睛直勾勾地盯住了剑谱某页,怔在了当场。
  唐沁哎呦一声,“姑姑,是不是找到了?是什么啊!”
  蓝姑嘴巴微张,半晌才从错愕中找回了声音。
  “古剑蓬莱!”
  *
  *(第一卷:惊春一梦,完)

  ☆、第1章 古剑蓬莱

?  四个月前,邯郸城外。
  “老丈,此离邯郸县城还有多远?”
  半头白发的卖炭翁挑着两筐炭火,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泥泞的小道上,有人自身后跟了上来,打听道。
  老人回过头去,浑浊的一双眼看清了来人。
  来人是个男子,单看相貌约莫也就三十来岁,只是此人也同他一般佝偻着背,与其说佝偻,不如说整个人全靠手里的一个布包着的“棍”撑着,没说话时,也呼呼喘着白气,看似,病了。
  老人抬手指了指东边,“二十来里!”
  二十多里地,还要走上两个时辰。男子一听就丧气地叹了一声,嘟囔着,“累死我算了!”
  老人看了他一眼,心道这年纪轻轻的,还不敌自己担着两篓子炭。老人摇摇头,余光却见那男子手下拄着的“棍”忽的一颤,然后那男子自言自语起来,“好了,好了,我拼死也去就是了!”
  奇奇怪怪。
  老人不想与这奇奇怪怪的人为伍,好在此人嘀嘀咕咕地说要歇会,捡了个大石歪了上去。他歪上了石头,手里拄着的东西便放到了一旁。
  包裹着的粗布向下一滑,老人看到了布下,露出半截刻了盘旋线条的柄来。
  刀剑?!
  老人可是老老实实的平头百姓,见了刀剑便吓得一哆嗦,当下更不敢停留一瞬,迈开腿就跑没了影。
  歪在大石上的人没在意,只是嫌冷,反复搓着两条瘦骨硌手的胳膊,“冻死了,怎么这么冷?”
  他嫌冷,却仍是不起身,只呼哧呼哧地喘着白气。那被放到一旁的似刀似剑的物件,在他说完之后忽的一翻,直接翻到了男子的手边。
  男子“哎”,叹道:“歇一会都不行!”
  他虽然一副不情愿,却还是扶住那物件颤颤巍巍地起了身。
  “你这剑祖宗吧,怎么都好,就是不让我歇一会!我歇一会怎么了?咱们去了邯郸城,说不定那金圣手根本不在那处,我累个半死,再扑个空,命没救成,倒丢了命。。。。。。”
  他絮叨着,原来从始自终并非自言自语,都是在和那粗布包着的剑说话!
  那剑却真的听懂了,忽的一颤,好像不爱听那话一样,打断了男子。
  男子唉声叹气地,沿着小路往东去,不再说什么有命没命的话,只是祈祷,“金圣手呀,沈城一条命就看你的了!”
  金圣手,是居于邯郸县城的解毒圣手,而沈城,就是这位絮絮叨叨的男子。
  眼下,沈城拄着着他手里的那柄通灵宝剑,一步一步往邯郸城挪去。
  北风呼啸,一人一剑走了半天,隐隐瞧见前边有个村子,沈城便道去借碗热茶来暖和暖和,只是好不容易走得近了,发现那村头的栅栏上栓了几匹高头大马。
  他手下灵剑一震,沈城停下来脚步,可惜地叹了一声,声音却有些冷,“看样喝不成热茶了。”
  一人一剑当即转身离去,然而身后那村子忽然传来一声高喊,接着马蹄声如同擂鼓,逼近了来。
  沈城哼哼两声,深吸一气,佝偻的身子挺直了起来,原本走路都犯难的两只脚忽然点地,向后一跃,跃向一旁的林里。
  他背起剑往林中窜去,身后追声渐至。
  “你跑不掉的!”
  沈城身后紧追不舍的一伙人,有七八个之多,个个武器在手,眼睛盯在沈城身上,更是盯在沈城后背那剑上。
  沈城自不会停,脚下迅猛,只是他再快也快不过那几个身强体健的男子,他喘息声越加重了起来,白气糊了一脸,后面的人看了冷笑。
  “中了毒还跑这么快,你就不怕毒发身亡?!”
  沈城哪里有精力回应,那人又道:“金圣手就在邯郸,想要活命,交出古剑蓬莱!”
  他的声音在林间回荡,沈城恍若未闻。
  沈城身上只有一把剑,就是那灵剑,而这灵剑,正是这群人口中的古剑蓬莱!
  。。。。。。
  古剑蓬莱,剑圣之圣剑也。
  三百年前,剑圣裴斐就是以此剑扬名天下,博得剑圣美名,流芳后世。
  蓬莱古剑长达半丈,玄铁剑身,两边开刃,削铁如泥;剑柄由金丝楠木所制,所刻线条粗狂大气,不拘小节;剑鞘亦由金丝楠木制成,通体素净,不带一丝雕花;剑柄顶端系青色剑穗,传言由剑圣裴斐寻苏州最好的绣娘所编,并亲自系于剑上。
  这柄剑来历不明,曾有人问及剑圣裴斐,裴斐笑而反问:“此剑名为蓬莱,汝言其自何来?”
  蓬莱,汉武帝苦寻无果的缥缈仙岛。
  世人自此,将蓬莱剑的来历,记为不明。不明的身份,更为剑圣之剑戴上一层神秘面纱。
  剑圣死后,蓬莱剑随其下葬,未三年,为盗墓者所盗,自裴家流出,引发江湖人士竞相争夺。蓬莱剑曾多次易主,历经十年之久,后在天山南麓的一次两派之争中落入悬崖雪涧,沉寂无影。
  这一沉寂,便是一甲子,直到六十年后,有人无意中发现了沉睡于高山积雪中的古剑,蓬莱再次回归江湖视线。尽管此时距离剑圣裴斐过世已七十年有余,然剑入江湖的那一瞬,一石激起千层浪,江湖腥风血雨再次拉开大幕。
  这一次,长达三十年之久。
  江湖纷争不断,就在人人以为蓬莱在手,天下无人能敌的时候,这柄剑圣之剑,竟出现了择主之意,有德者尚可持之,无德者持剑如同自戕。
  蓬莱再次频繁易主,直到三十年后,姑苏沈氏的家主沈西青出手夺剑。
  沈西青于剑术一道久负盛名,且他一手振兴衰落武学大族的姑苏沈氏,使得沈氏不仅在江湖重树高帜,且在坊间善名远扬。
  沈西青自一场恶战中被蓬莱钦定,古剑蓬莱在沈西青手中矫若游龙,一时间大放异彩。
  沈西青凭此一战稳坐江湖头把交椅,号令群雄。就在整个武林都恭贺他驾驭了剑圣古剑之时,沈西青却郑重道:“古剑蓬莱并未为我所用,不过是我以身侍剑而已。”
  他自称古剑侍剑人,并要求往后沈家所有习武子弟,以侍剑人自居,传人由古剑蓬莱自定。
  自沈西青后的二百年,沈家侍剑之人便是当之无愧的沈家家主。
  然而十几年前,古剑蓬莱突然弃几代经营的嫡枝子弟不用,改选了一个籍籍无名的旁枝孤儿。
  这个人,就是沈城。
  *
  *本文2019。1。1上架~希望大家正版支持。

  ☆、第2章 侍剑人(上)

?  风在耳畔如狼嚎鬼涕,沈城躲闪着,渐渐感觉力不从心。
  自半年前这伙人突然出现在张掖,半夜突然围剿于他开始,这些来历不明的人便成了他的影子,他走到哪里,他们便追到哪里。
  起初有二十人之多,话不多,武功不浅,沈城隐约听出各地口音皆有,但到底从何而来却无从得知。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古剑蓬莱。
  沈城没当回事,他从沈家离开后的十几年里,想要从他手中夺剑的人如过江之鲫,可也不过在他眼前拍起几片浪花罢了,反倒在这些浪花的衬托中,让他坐上了剑客第一之位。
  第一剑客,岂会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只是让人费解的是,从前来的人,无不是想得到宝剑为己所用的江湖剑客,既是想要在当今第一剑客手中夺剑,没有不亲自前来的,
  可这伙人却不同,显然他们是为某人前来,而此人并不露面,稳坐钓鱼台。
  即便如此,沈城仍旧没将这些人放在眼里,这些人逐渐从二十有余减到十人以下,后陆陆续续又来援手,虽无什么顶级高手,可却似蚊蝇一般时刻环绕沈城身侧,败也不退。
  沈城不胜其扰,自张掖一路向东向南,偏这些人穷追不舍。沈城携古剑蓬莱转至荆州府江陵县南下,却在此地遇上了故人。
  彼时天已入秋,长江水裹挟着西地高原的冰寒之气,浩浩汤汤地一路为深秋严冬开路。
  沈城抱着他的剑祖宗,在寒风里瑟瑟发抖。
  “我怎么觉得长江边比张掖还冷?”
  古剑当然不理会他,要是每一句都搭理他,那可就没完没了了。
  沈城嘀咕着北方的冷虽刺骨,却是皮肉伤,而这南方的冷,那是入骨的毒,让人四肢发软、浑身瘫痪。
  他将一身行头重新换暖了,没有立即离开,十分难得地,寻了个门头小巧雅致的苏氏酒楼,点了一桌子的菜,趁着上菜,借人家后院净了头脸。三十四岁的沈城,除了肤色因着常年江湖行走麦色十足之外,仍旧有着几分从前在姑苏的英俊洒脱,岁月更是为他平添通身的坦荡。
  菜上齐的时候,酒楼里来了客,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女子。她穿着一身白底黑边的孝服袄子,清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倒,她孤身前来,只带了满袖的寒风。
  看到满满一桌子的菜,她有些错愕。
  沈城起了身,似是等了许久,“雪娘,你来了。”
  他的笑一如十五年前在姑苏时那般温暖,像冬日里的阳光,能抵御寒风的凛冽。
  沈雪娘一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她恍惚着,敛着衣袖,慢慢落了座。沈城依旧笑着,只是眼中的笑意渐渐稀薄。
  沈雪娘目光从满桌菜上扫过——蟹粉豆腐、清炒虾仁、蛋黄狮子头、莼菜银鱼汤。。。。。。每一样,无不依着她的喜好。
  他还都记得。
  她想起那时,她还是姑苏沈氏的嫡枝小姐,沈家承办了那一年的巾帼剑擂,她作为沈家女子必在上场之列。可她剑技并不出众,眼看着陆陆续续到达沈家的女剑客,比她年纪轻的都不在她之下,她慌张起来。
  这时,兄长沈坛给她推荐了一位陪练。
  陪练人叫阿城,是个孤儿,剑练得十足的好,是天赋异禀、无师自通。雪娘欢喜得不得了,每日卯初,她都约了阿城跑得远远的,去没人的地方练剑。
  她不想让人晓得她临阵找人陪练的事,对阿城,也没说出身份。
  阿城根本不在乎,他是个乐天知命的人。
  她欢欢喜喜每日找阿城练剑,那次剑擂,她虽然没能夺得什么名次,却名声大振,要知道沈家剑术虽厉害,可女剑客已经没落了好几代人。
  父兄很高兴,她更高兴,请阿城在姑苏城里吃了好几顿。阿城什么都爱吃,尤其爱吃她喜欢吃的菜。
  菜吃多了,她晓得了阿城的意思。
  而阿城的意思,就是她的意思。
  从春末到深秋,她和阿城练了半年的剑,阿城说,等到来年沈家侍剑人之选过后,他便向父亲提亲。阿城剑术很好,她觉得比她兄长都好,要知道她兄长可是这一辈人中,最被看好的侍剑人、下一任沈家家主。
  阿城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