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安乐天下-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是打,这些倭寇太不是东西了。敢来咱们任安撒野,就让他们有来无回。”穆洪就道。
    大家就都点头。在这件事上,众人的意见相当的统一。然而打仗不是儿戏,要怎么打,这还需要仔细的商量。
    已经入夜,大家依旧是谁都不肯去休息,一边商量,一边等穆家英的消息。
    天刚蒙蒙亮,外面就有小厮跑进来禀报,说是穆家英回来了。
    “快,快让他进来。”穆洪就道,一面欠了欠身,这个简单的动作,显露了他此刻的心情。
    穆家英很快就从外面进来,他根本来不及去洗漱换衣服,满身的奉承之色,脸上的神情中端肃中还难掩一丝的兴奋。
    纪晓棠立刻就知道,穆家英将消息打听的实了。
    前世万家村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众人都忙向穆家英询问,穆家英连口水的来不及喝,就将他打探到的消息都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纪晓棠听到的消息,确有其事。
    万家村许多人都不知道那是个浪人,还以为是什么偏远地方来的,所以口音有些奇怪。但是万家村中也有有些见识的,怀疑那人就是东洋来的浪人。
    “那两个往螺女庙进香的,显然就是有些见识的。也多亏了是这样。他们若是不说出浪人的字眼来,只怕晓棠也不会将这当做一件大事告诉咱们。”祁佑年就道。
    众人都点头。
    纪晓棠也就跟着点头。
    既然认准了浪人的身份,那么他的许多行为就显得可疑了。
    据穆家英向村子中的人询问,那浪人显然是在查看万家村以及周围的地形,尤其是在村中几个豪富人家附近逗留的时间最久。
    这就是土匪行中所谓的踩盘子了。
    等穆家英再探出那浪人的来处和去向,已经能够断定,这浪人必定是一伙倭寇派出的探子。探听好了路径。好来劫掠的。
    “好样子。你这算是头功一件了。”穆洪大喜,就起身拍着穆家英的肩膀道。
    “幸不辱命。”穆家英这一天一夜疾驰,都未曾休息。但是却并不显疲态。与他的父亲和弟弟相比,穆家英是穆家肚子里墨水最多的一个,性情也更加稳当。
    这也是当初穆洪去城外接纪晓棠,沈氏特意让穆家英跟着一起去的缘故。有穆家英在穆洪身边随时劝谏着。穆洪的火爆脾气就能收敛许多。
    生活中还算是小事,这父子两人办差的时候也是极好的搭档。配合相当默契。
    面对这样的大事,众人也不说废话,祁佑年立刻就从袖子中取出地图,摊在桌子上。
    众人就都上前。围着地图议论纷纷。
    纪晓棠也是一夜不曾睡,这个时候忙就又端了一盏灯到桌子上,让大家能够看的更加清晰一些。
    祁佑年就在地图上标出了万家村所在的位置。以及倭寇最有可能的藏身之处。
    “这怎么打?要调动水军,咱们水军兵力不行啊。”穆洪就皱眉道。
    倭寇派出人探路。但是大股的人马却并没有上岸,而是藏在海上。任安人水军兵力不足,要从别处调兵,却极需要时间。
    倭寇探路的人已经回去,随时都可能上岸劫掠。
    调集水军根本就来不及。
    “可以不用水军。”纪晓棠就道,“只要我们能判断出倭寇的目标。”
    倭寇既然派出探子,就不肯能只有在万家村发现的那个浪人。然而现实时间紧急,再派人各处去查探,就延误了时机。
    倭寇的目标和行军的路线,因此就不好判定。唯一能够确定的,万家村必定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对,就是万家村。”纪晓棠点头,一面伸出手指,在地图上圈了一个大致的范围,正是她所知道的,遭受倭寇劫掠的六个村镇所在之地,“虽然知道任安并没有防备,他们第一次来,必定不敢太过深入,大致的范围,也就是这里。”
    祁佑年看着纪晓棠在地图上所指的位置,却正与他的判断不谋而合。祁佑年不由得抬起头,深深地看了纪晓棠一眼。
    纪晓棠与祁佑年对视,就发现了祁佑年眼中的赞许。
    “万家村,会是他们的第一站,也是他们这次的重点。”纪晓棠很快就收回视线,手指指着地图上万家村所在之地,“任安沿海这一代,就属万家村最为富庶。倭寇们派出眼线,应该已经打听出了这一点。”
    “而且倭寇最是贪狠,睚眦必报。他们的人在万家村吃了亏,必定会想着要加倍报复回来。”
    穆洪听了纪晓棠的话,就点头。
    “嗯。晓棠说的有道理。万家村这个地方,出海也方便。他们极有可能先到万家村。”穆洪就道。
    “万家村不仅会是倭寇的第一站,还会是他们的临时据点。”祁佑年看着地图,“万家村地势得天独厚,易守难攻。倭寇只要占据了万家村,再向周边劫掠,正是进退两宜。倭寇中若是有人会用兵,就一定会先攻占万家村。”
    倭寇们确实是先攻下了万家村,最后又从万家村撤回海上,临走的时候,还将万家村整个付之一炬。
    这一把火,不仅将万家村烧的鸡犬不留,还很大程度上地拖延了追兵的脚步。
    祁佑年整天地图不离身,并不是做样子,他是真的将任安的地形都掌握清楚了。只怕祁佑年研究的。还不仅仅是任安的地形。
    “那要怎样,咱们就在任安干掉这些倭寇!”穆洪摩拳擦掌。
    穆家英和穆家豪也都面露激动之色。
    “父亲,这次一定要带上我们。”两兄弟都说道。
    “这还用说!”穆洪就笑。
    “穆叔,你能调动的兵马有多少?”祁佑年突然问。
    “哦……”穆洪正要回答,突然就是一怔,“阿佑,你是打算。不报给千户大人知道?”
    “穆叔。只凭咱们目前掌握的消息,禀报给千户大人知道。以千户大人求稳的个性,他会同意召集卫所大军前去吗?”祁佑年就道。
    “哦。这个,还真难说啊。”穆洪搓了搓手,也是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棘手。
    不是不能禀报给任安的千户,但是之后要说服千户。等千户派兵,只怕就延误了战机。千户还很有可能会请示上司指挥使之后。才肯同意派兵。
    纪晓棠深知祁佑年忧虑的正是关键,今天已经是五月初三日,而五月初五日,倭寇就会上岸劫掠。这期间。真是一点时间都不能耽搁。
    “阿佑已经有了主意?”纪晓棠就问祁佑年。
    “嗯,我有个想法,还得请穆叔一同参详。”祁佑年就道。这个时候他说话的态度还很谦逊。他和穆洪如今都是副千户,对待穆洪却一直都很尊敬。
    “阿佑你说。”穆洪立刻就道。
    “咱们就以练兵为名义。将咱们手下能带的人马都带出去。”祁佑年就道,“一来这样最快,二来也能掩人耳目。”
    谁知道倭寇在任安有没有别的探子,如果知道卫所出兵往万家村去了,势必会警惕。
    “好,就依阿佑。”穆洪虽自己不善谋略,但是有人想出了好主意,他却是识货的。
    “我手下一百一十二个兄弟都能带走。”穆家英就先说道。
    “我与孟百户是好兄弟,我们那一百一十二个兄弟也一起去。”穆家豪马上跟着说道。
    任安卫所一个千户,下面有兵丁共计一千一百二十。
    目前还不知道倭寇的兵力有多少,他们自然要尽可能地带更多的兵丁前去,胜算才更大。
    “家英这一百,加上孟百户那一百,这本都归我统领,我还能带上丁百户的那一百兄弟。”穆洪算了算,就说道。
    这便是三百三十六人。
    “我能带上两个百户的兵力。”祁佑年就道,“再多的人,只怕在千户大人那里,就要多些周折。”
    他们两个人加起来,要带走的就是任安卫所一半的兵力。
    要不引人注意,又兵贵神速,这已经是他们能带走的最多的兵力了。
    “那就这么多吧。”穆洪就道,“别管他倭寇有多少人,只要在陆地上,只给我一百个兄弟,也能将那些倭寇打个落花流水!”
    “我算了算,这些兵力应该也够了。”祁佑年就道,“咱们这次,要智取。”
    祁佑年的意思,是先到万家村,找有利的地形埋伏起来,打倭寇一个措手不及。
    “倭寇最有可能在这里进村,这处,就是最好的埋伏之所。”祁佑年在地图上某处指了指说道。
    要打埋伏,还可以设陷阱等机关,就是兵力少一些,也并不吃亏。
    穆洪自然点头。
    “大善!”
    “天时、地利、人和,咱们全都占尽了,倭寇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并不足惧!”祁佑年卷起地图收进袖子里,微笑着道。
    少年并没有像穆洪那样说出更多的豪言壮语,但是神态间却满满都是自信,势在必得。
    天色已经放亮,这一夜,穆家的男人们彻夜未眠,穆家的女人们同样没有休息。
    沈氏和张氏都没有仔细打听男人们是怎么商量的,但是她们知道男人们要去打倭寇了。沈氏不仅让厨房准备了众人的饭菜,还和张氏一起,亲自带着她们能召集起来的人,为大家伙准备了尽可能多的干粮。
    纪晓棠看到沈氏让人抬进来的干粮,再看看沈氏和张氏因为熬夜而发红的眼睛,心中感动。
    穆洪敬重沈氏,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看到妻子和儿媳妇没用他发话,就准备了许多的干粮,穆洪只说了一个好字。
    一切,也都在这一个好字里了。
    穆洪父子三人和祁佑年匆匆地吃过了早饭,就都收束停当出发了。
    纪晓棠送到门前。
    “我听爹爹说过,倭寇狡猾,虽喜出其不意。临近端午,他们知道我朝百姓习俗,只怕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纪晓棠在提醒穆洪和祁佑年,倭寇极有可能在端午这一天上岸劫掠。
    穆洪和祁佑年都点头。
    显然,祁佑年也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宁愿冒着风险不禀报上司,也要尽快将兵丁带去万家村。
    送了穆洪父子三人和祁佑年离开,纪晓棠回到宅子里,就发现纪三老爷不见了。
    “我小叔去了哪里?”纪晓棠抓到小厮知了,忙就问道,此刻她心中已经隐隐有了十分不好的预感。
    知了苦着一张脸。他本来是纪三老爷的心腹,纪三老爷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的。可惜,他这两天闹肚子,搞的一脸菜色,这个时候就被留下来,面对纪晓棠的怒火。
    “三姑娘,不关小的事啊。”知了跪在地上,虚弱地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来给纪晓棠。“三老爷留给姑娘的,说姑娘看了就明白了。三老爷还说,让姑娘尽管放心呢。”
    纪晓棠一把将信夺过来。
    信封并没有封口,上面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晓棠亲启”,正是纪三老爷的笔迹。
    纪晓棠撕了信封,将信拿出来就看。
    纪三老爷的信也的很简单,也很匆忙,就告诉纪晓棠他跟着穆洪、祁佑年他们去万家村了。说是适逢其会,实在不能错过。纪三老爷让纪晓棠不要去追他,追也追不上,因为纪三老爷已经骑着快马,先往万家村的路上去等着卫所的兵丁了。
    “姑娘,三老爷带了李师傅在身边,李师傅一定能保护三老爷平安。”知了弱弱地道。
    纪三老爷将李师傅带在身边了,这是此刻唯一能够对纪晓棠有一丝丝安慰的消息。
    “姑娘,”绣儿在纪晓棠身边,见纪晓棠拿着信不说话,就轻声地道,意思是问纪晓棠要不要派人去追纪三老爷,又派什么人去。
    纪三老爷将身边能打的人都带走了,纪晓棠要派人去追,就得找穆家的人。
    纪晓棠本来皱着眉,听绣儿这样问,反而舒展了眉头。
    她将信慢慢地收进袖子里。
    “追什么,不追。”纪晓棠干脆地说道。
    知了和绣儿几个都当是纪晓棠气急了说的反话,然而看纪晓棠的神情,却又不是那样。
    纪晓棠的嘴角微微翘起,一双美目闪着异样的神采。L

☆、第一百三十七章 说古

加更,求粉红。
    ……
    纪晓棠决定不派人去追回纪三老爷,就算是打发人去了,追上了纪三老爷,纪三老爷就能回来吗?这次去万家村虽然有危险,但是也准备充足。
    纪三老爷本就不是循规蹈矩的人,如今能为了纪家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难能可贵。纪晓棠引着纪三老爷上了正路,却并不想太过拘束了他。
    纪三老爷与纪晓棠投缘,平时那样疼宠这个小侄女,并不是没有来由的。纪晓棠可以说是纪家最了解纪三老爷的人,是纪三老爷的知己。
    纪晓棠就拿了信往主院上房来,将纪三老爷也去了万家村的事情跟沈氏说了。
    沈氏就大惊失色,连声说着这还了得,就要即刻派人去追纪三老爷。
    纪晓棠就拦住了沈氏。
    “外祖母,小叔既然偷着走了,就不会让我们追上。就算咱们派人追上了我小叔,他也绝不肯回来的。”纪晓棠就对沈氏道,“况且,咱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小叔身边带了人,李师傅会保他平安。”
    “话是这样说,但是到了那个地步,刀剑无眼的。”沈氏就道。
    “我相信小叔会吉人天相,而且这次我们占优势。小叔要去见识见识,也只得由着他。”纪晓棠就道。
    沈氏担心纪三老爷本身,同时也担心万一纪三老爷出了点儿差错,不好跟纪家人交代。
    “外祖母只管放心吧。”纪晓棠就安慰沈氏,“外祖母若还是担心,倒不必打发人追我小叔。打发人跟我外祖父说一声,让他安排人照看我小叔就是。”
    “也只好这样了。”沈氏就道。立刻打发人去给穆洪传信儿。
    ……
    家里的男人们都走了,只剩下众女眷,穆府上下就显得格外宁静下来。
    张氏得了丈夫的吩咐,每天都来上房陪着沈氏和纪晓棠,好在还有一个穆万杰,小胖墩跟个开心果一样,总能逗得大家开怀。
    纪晓棠也不出门。就陪着沈氏在上房做针线、闲话家常。或是带着穆万杰在院子里玩耍。
    穆洪走了,沈氏就觉得冷清,晚上干脆就叫了纪晓棠过来陪着她睡。
    祖孙两个相处下来感情越发厚密。沈氏就告诉了纪晓棠很多事。
    “我娘和我爹爹是怎么认识、成亲的?”纪晓棠拥着薄被,问沈氏。
    关于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的亲事,纪晓棠听过一些传言,也问过两人。但得到的答案却都模糊不清,因此就想着能从沈氏打听出更多实情来。
    听纪晓棠这样问。沈氏就笑。
    “你娘没告诉过你?”
    “我娘不肯细说。”纪晓棠就道。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沈氏轻轻叹了口气,眼神就往窗外飘。
    窗外夜色深沉,想来这个时候,穆洪、祁佑年、纪三老爷等人已经到了万家村了。
    “穆、纪两家原本并无瓜葛。穆家是军户,纪家却是耕读传家。你爹爹和你娘能够结成姻缘,这是天然凑巧了。”
    “咱们穆家是大秦开国。才做了军户。在那之前啊,可并不是……”祖孙俩夜间闲话。左右并没有别人,因此沈氏也就不隐瞒,说起穆家的一段往事来。
    大秦开国之前,经历了数十年的乱世。乱世之中,百姓为了生存,也有铤而走险的。
    那个时候,穆家还没有搬来任安城居住。
    穆家那个时候,就住在穆家寨。
    穆家寨中,住的都是穆姓的族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穆姓族人多会武艺、善骑射,打猎为生,本来生活就算不十分富足,却也自给有余。然而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天灾本就让穆家寨的人衣食不济,又有酷吏层层盘剥,穆姓族人都是极有血性的汉子,就不甘心眼睁睁看着父母妻儿饿死。
    有第一个人站起来,剩下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渐渐地,除了穆姓的族人,还吸引了不少外姓人来投靠。穆家寨之所以并没有成为另一只逐鹿中原的队伍,还是穆家的领头人没有野心的缘故。
    穆家人只想让父母妻儿衣食无忧,保得一方地土平安。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穆家寨中大多数都还是穆姓的族人。
    穆家寨偏又正处在南来北往的咽喉要地上,慢慢地穆家寨就也做一些无本的生意。
    这就是穆家寨山匪的最初来历。
    “也不止是那个时候,穆家寨风水的缘故吧,每到动乱的时候,都会出山匪。等到太平了,山匪也就没了。”沈氏就道。
    纪晓棠静静地听着,并没做声。所谓的风水的缘故,不如说是地形的缘故。
    穆家寨的地形,让它成为历代山匪的啸聚之处。
    纪晓棠问的是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如何相识、成亲,可沈氏却说起了穆家的历史。纪晓棠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
    沈氏说这些,必然是有缘故的。
    穆家寨最后是受了大秦的诏安。穆家就有族人依旧回山打猎为生,也有很多像穆洪祖上一样,就投在军中,做了大秦的军户。
    “投了军的,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穆家的嫡枝,也就是你外祖父这一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