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要亡-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年之后的大明大学的金融系学子临考前:丽妃娘娘保佑我不要挂科。
作者有话要说:
大明皇家银行被汤圆设计成高迪风格啦
很喜欢高迪呀,上次去圣家族大教堂有部分还在没完没了的盖,只参观了一半,听说2026可以竣工啦,到时候还可以再去感受一下。真是活久了什么好事都会发生。还有个小秘诀,巴塞罗那所有高迪建筑里的礼品都能在淘宝上买到!别问汤圆为什么知道的……
朱烟寒:那个,请问,如果我活得够久,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成为种马文男主吗?
皇后:鸡笼警告
大明皇家银行还结合了贝聿铭建造的中国银行总行风格,汤圆个人不是很喜欢贝聿铭,但其建造的中国银行总行确实不错,1989年建造,如今仍旧非常新潮不过时,审美真的很在线。
在北京的西单,有路过西单玩的小朋友可顺便去看看。外观上都能感觉到亲和力,这也跟中行在国际上的地位相结合。建筑的气质与企业的气质相融合,贝聿铭大师汤圆是服的。
And有个小秘诀:装的镇定些,从北边玻璃门中进入,便可感受内景:形似四合院的大厅,无梁无柱,流水潺潺、翠竹清幽,竹子从浙江移栽来,流水中的石头自云南运来,真可以算是打卡北京的一个景点了。
抱歉说这么多,汤圆是个对建筑很感兴趣的人,所以去各地旅行都会关注好看的建筑,建筑师当初花了心思建造的建筑是有灵魂的,站在里面你会感受到当初他的用心,这也算是建筑师表达自己的方式吧,哈哈。
当然汤圆每去一个地方还专注于:吃。现在吃得珠圆玉润圆滚滚的汤圆更难找对象了……
(如果作者有话说可以计入字数,话痨汤圆也算日更狂魔了……)
第107章 征收国税
有了这么多钱, 朱烟寒第一次感觉到了腰杆硬是什么感觉。
而紧接着他的腰杆更硬了一回:开征的第一批商业税马上运入国库。
商税是穿越众们新开设的新税种,征收五个点,从事商业活动的诸人都要纳税, 主要采取市集检查、抽验等方式。
在此前讨论应当开征何等税种的时候, 主播阿秀曾经提出过弹幕里某位群众的意见:“我们可以学习清朝对人民开设盐税, 这可是很大一笔钱。”
被皇后否认了:“键盘侠治国要不得。那可是赤裸裸的人头税, 要问谁不吃盐?满清赋税那么重,让人民苦不堪言, 最终灭亡的时候也是争先被落井下石,大明亡了多年都有人要反清复明,可是大清亡了连个水花都没有。”
“我也反对人头税,如今我们既然要征战四海,那么子民的人数就很重要, 若根据人头收取税赋,让百姓养儿养女的负担加重, 那么就没有足够的备用兵力去征讨四方,而大明周围的疆域却没有像欧洲似的完善的雇佣兵制度,我们兵丁不足,在冷兵器时代怎么跟别人打仗?”懿安皇后难得跟皇后保持一致意见, 她如今操持着天津的杂务, 在天津和北京之间来回奔波,眉目间肉眼可见的疲惫,可是精神头很好。
宁妃想起了什么似的捂嘴笑:“听说清朝的盐税过重,让百姓吃不起盐, 最终导致了辣椒的兴起, 因为将辣椒剁碎放入饭中佐餐,倒可以当做盐一般替代的调味料呢。如今我们不收盐税, 是不是间接导致了辣味菜肴的衰落呀?”
珍嫔可是个小吃货,她虽然是从武侠世界穿越而来,可是在宁妃的培养下养成了爱吃辣椒的习惯,此时有些伤心的两手捧腮:“剁椒鱼头宫保鸡丁水煮牛肉麻辣香锅回锅肉辣椒小炒肉辣子鸡酸辣土豆丝……我们大明的子民真的无福消受吗?”
她说的搞笑,丽妃拿指头戳了她脑袋一下:“真是个小贪吃,辣椒那般美味自然会流传开来,征不征收盐税有什么打紧?”
言归正传,朱烟寒正色道:“若是人人皆征税会导致贫穷者更加无机会翻身,不如我们征收富人的税。”
“一则呢由传统的人头税转成财产税核算法,二则呢,开征商税。只有商人才会涉及商税。如今在下南洋的船队带领下大明的对外商业贸易蒸蒸日上,有极大的利润,进一步激活了大明国内商业的繁荣,借此机会我们顺顺当当开征商业税,收上来的税金只怕会比按人头收缴的人头税更加的多。”
懿安皇后眼睛亮晶晶的,补充说:“还有一点,需要交商业税的,皆是生活有所保障的商人,对他们征税,虽然他们会暗地里抱怨几句,可是绝对不敢反抗。可是盐税很可能导致全民都民愤冲天进而反对,甚至因为人人有份而说不定会造成武装暴乱,揭竿而起。”
朱烟寒苦笑一下,没有搭腔。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当年他还是个男博士的时候,对国家涉及中产阶级的方针政策都极为敏感,甚至多次在网上键盘怒斥各种收割中产的行为。为什么?因为他天降正义吗?并不是,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男博士,大概率是毕业后中产阶级的一员,对于那些政策能够感同身受,因而要极力反对。
可是当他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后,他换了个角度看问题,在国家的角度,确实是中产阶级的肉最好割。
皇后瞄一眼朱烟寒的脸色,不太好,她有些担心,猜测肯定是朱烟寒心里在想事情,于是小声用眼神询问,朱烟寒却没有看见,犹自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一个国家要打仗、要建设,那就得要钱,钱从哪里来?(大部分)钱从税收来。税收谁的钱?富裕阶层吗?这些人都有非常狡猾的避税渠道,甚至有的军国制或者像大明这样的封建制度国家,富裕阶层和统治阶层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朱烟寒是穿越的,不然你让皇上收皇亲国戚的税?从自己姑姑叔叔家拿钱养国家运作?
至于贫民阶层,那是一个国家的跟本,也是一个王朝的大多数,他们生活艰难,挣扎在贫困线上,对于分毫都很敏感,每一个大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儿使,你在此时额外加税,肯定会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更可怕的是会激起剧烈的反抗。
还是李贵人嘴快:“皇后娘娘要说什么?倒把个媚眼儿抛给个瞎子看?”
皇后这才不好意思起来,朱烟寒也回过神来,他对众人说:“我想起了往事,跟大家聊一聊呗。我曾经和哥们儿汪大才子喝酒吹牛的往事。”
夏日的夜晚,渐渐散去百日的暑气,武大后门的美食一条街渐渐亮起了灯,各色美食依次登场,小摊上遍布附近两座高校的大学生,通宵网吧的,台球的,唱K的,谈恋爱的,此时也都陆续出动,在这条街上徜徉,演绎着市井中的欢乐。
朱烟寒笑道:“那时我们吃饭喝酒,言必指点天下事,那时候真有一颗愤青的心,处处反对一些政策,认为侵害了人民的权益,与民争利。如今自己成为了政策制定者,才明白那些政策没有错,它没有侵犯人民的权力,而是侵害了部分人民的权力,与(中间阶层)的人民争利。”
懿安皇后不屑的说:“人民并不是你身边的人民,而应该指全国人民,你身边的人民多为自己的阶层,便会以为侵占了人民的利益,可真正的人民,是比你更底层更苦的人,他们占大多数。”
皇后点头:“一个拥有一千两银子的人和一个拥有一两银子的人,那么从他们谁手里夺取一两银子会引起激烈反抗?一千两银子的拥有着固然烦恼可也就算了算了,反正留得青山在,他不怕赚不到那被夺走的一两银子,甚至还能赚取更多,可是对于那个只有一两银子的人来说,你夺走的可是他的全部呀,肯定会跟你拼命,夺个你死我活。”
丽妃总结:“历朝历代有不少王朝就死在这个点上,是以成熟、理智的统治者要找那中间阶层去征收最重的税。我虽然穿越前算个中产阶层,可我还是明白今日从我手里多征收一些,便能少从农民手里征收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心里怎么这么不舒坦呢。朱烟寒想起当时意气风发的少年,当年在夜色里吐出的大话:“若我是治国者,肯定维护我们的权益,坚决不征收房产税!”,可如今到了他头上,却有些转不过脑筋。
他想起那盘昏黄灯光下的辣炒花甲,不由得苦笑,对呀,治大国如烹小鲜,先要耐心浸泡洗净掺杂在小鲜里的泥沙,将火调到合适的火候,投入锅中,再佐之以良臣名将,细心看顾,若这小鲜里面混杂海鱼,还要小心不可翻动过多导致皮碎肉破影响美感。不可多一分,不可少一分,看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才小心翼翼出锅,方能成就那一番万古流芳的美味。
皇后见朱烟寒神色恍惚,忙关切的伸手捏了捏他的手背,朱烟寒安抚的冲她一笑,示意自己没事。
不管朱烟寒内心如何纠结,穿越众们最终还是定下了征收商税,并由皇上在千富宴上提出来一探虚实。江南的富商们算是允诺了,是以第二日便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个消息。
征税自然受到很多阻碍,好在穿越众们早就算准了江南的富商们不会出手相拦,此次还算是大获全胜。
等到税赋收上来时,穿越众们再次被震撼了:三千万两白银。
朱烟寒数了数后面的零,默默的去太庙祭拜了一次。列祖列宗(名义上的),大明真是被这帮孙子给坑惨了!
没想到商人们居然能榨出这么多的钱,等于大明一年其他税种总和还要多一点。
而且这还是在报税体制不完善,存在大量偷税漏税的前提下,朱烟寒有信心,等骆其堃的公安制度建立起来,只怕能收缴的税款还会更多。
说来惭愧,大明的基层税务征收靠的是乡绅保长,如今则要靠骆其堃开设在乡镇的派出所了,朱烟寒扒拉了下账册,如今大明万物复苏,正是要用钱的时候,再建造一个自下而上的税务部那是想都不能想的,只能让骆其堃再辛苦一点,将这部分职能也履行了,待以后天下大定再说。
朱烟寒悄悄在心里盘算:骆指挥使,实在是对不住你的很,让你拿着一份工资干两个部门的活,待到以后大明平定,至少封你个王爷当当。再不济我还给你加薪。
正在南直隶督造县公安局的骆其堃坐在还未搭好屋顶的房梁上莫名其妙连打了三个喷嚏:“阿嚏!阿嚏!阿嚏!”
下面的小工喊:“指挥使可是惊了家神?”
作者有话要说:
朱烟寒:征税一时爽,一直征税一直爽。
治大国如烹小鲜主流解释不是汤圆文中写的,不过汤圆本人的一点感悟。贻笑大方,权当诸位探讨用。
朱烟寒本人不是个完美之人,他在一步步治国中也在成长,慢慢的思想更成熟,也褪去了年少的一些毛糙。
第108章 塑料君臣情
三千万两白银的商税和五千万两白银的国债, 让朱烟寒骤然胆子大增。他开始了下一个举措:扩张军队。
别的事情朱烟寒可以决断,不过调动军队这等大事,还是要在朝堂上议上那么一议, 至于结果听谁的嘛,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最后朱烟寒说了算, 但至少表面上还要维持这么一种君臣和睦有商有量的错觉。毕竟之前大臣们权利比朱烟寒大的时候也会像模作样的在朝堂上议事。至于那时候结果是听谁的嘛, 当然你懂得。不管谁掌权,还是要走一个过场, 这大概就是封建制度庞大之处了:铁打的制度流水的权力相争。
朱烟寒叹了口气:真是天下第一塑料君臣情。
是以又是一日朝会时朱烟寒在朝会时抛出了这个问题:“如今天下势微,诸位爱卿认为可否招募新兵?”
皇上近臣赵清衡是早就通好气的,自然在下面出声应和:“臣不才,还想请教诸位同僚,如今我大明有多少军兵?”
赵南星立在前面, 气得吹胡子瞪眼,这个臭小子!居然怂恿皇上招兵。
然而朝堂之上无父子, 政见不同是常有的事,他平息下心绪,表情复又变得波澜不惊,让那些私下窥探他看热闹的大臣什么都看不出来。
珍嫔从后面站出列上报:“如今羽林卫有两万兄弟, 正好组成一个军团。”, 皇上肆意妄为惯了,大臣们也学会了见怪不怪,渐渐接受了两位皇后在帘后垂帘听政,如今看到珍嫔上朝, 却没有再反对什么。毕竟皇上曾出口质问:“母鸡司晨?那你能司晨你来啊。油砍油啊怕, 浓砍浓哔哔。”后面两句疑似洋文,说“疑似”是因为曾有记性好的两榜进士出身的臣子记下来去请教过制造火药的唐尼唐大人, 唐大人一听读音就在纸上写下you can you up , no can no bibi,可是他看来看去也不懂这是个什么意思,沉吟再三回答:“皇上博古通今,这或许是我国家的上古语言也或未可知。”是以没有人站出来反驳珍嫔无发言资格。
后面又站出来一位,这个大家认得卢象升小将军,崭露头角,平定叛军,因而听他说话较为信服:“臣如今在练兵,手里有三支军团,共计六万人数。还有孙传庭老先生部下在外剿匪的新军,约摸有两万人。”
孙老将军站出来,对朱烟寒禀告:“回皇上的话,如今新军共有十万人。东北苟家和熊廷弼大人手里共有十万人在守卫。”
他胡子发白,说起话来胡子尖儿一翘一翘的,赵南星狐疑的盯着他。这个老武夫,如今也上朝了?!!!不是致仕告老还乡了吗?京师之围你回到京师是你的忠心,老臣就不参你逾矩;金人退兵后赖在京城不走是因为心系新军,老臣也不参你;没多久皇上下旨说老臣退仕之后不用一定回老家,倒是遂了老武夫的心,老臣我没法参你,可你今天上朝来干什么?!!!退仕了还能再上朝?你有资格吗老武夫?
说来好笑,孙传庭和赵南星一文一武,两人针锋相对了大半辈子,从意气风发的中年人斗到白发苍苍,临老了两人都被魏忠贤斗倒,倒有些同病相怜。赵南星在代州苦熬的时候,还是孙传庭老先生写信给当时的驻守代州的自己的老部下,嘱咐他照看赵南星一二。多亏那部下带兵过去,才让趋炎附势折磨赵南星以讨好魏忠贤的县令不敢害出人命。
不过,那是从前,如今上了朝堂,还是要继续针锋相对一二。对此赵南星老大人想的很明白,一码归一码。
他悠悠站出来,眼睛往斜右面一瞟:“不知道我朝何时的规矩,致仕之后的官员居然还能再来上朝?”
大明的官员都在金阁堂上朝,这金阁堂是皇上用流行的钢筋水泥修建而成,专门用作上朝,文官在朝堂左侧,武官在右侧,孙传庭老大人自然看到了赵南星大人不怀好意的一瞥,他心里暗暗冷哼,老匹夫,当年就处处嘲笑我武官粗俗,今日里还来触我的霉头,让你知道什么叫老骥伏枥跑马累死你:“赵大人,昔日金兵围城,我老头子还惦记着拖致仕之躯以救赵大人之命,当时赵大人也没说什么,臣还以为赵大人是默许臣可以回老了,今日却听到赵大人如此指责我。知道的人是明白赵大人日理万机今天才想起来参我,不知道人还要在外面说赵大人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爹呢。”
朝堂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偷笑声,这句市井粗话原本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孙大人稍作改动,将娘该做爹,倒有些刻意占赵大人的便宜。
赵南星气得脖颈都红了,这话说的犀利,指责他赵南星躲在武将后面,受庇护时不言不语,性命得救就翻脸不认人,他想仰头辩解,却又无话可说,人家说的句句属实,最后只能愤愤瞪他一眼,老武夫!
孙传庭老大人心里畅快极了,像三伏天喝了一杯凉茶,从毛孔里头都透露着舒畅。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他极少在朝堂上打嘴皮子赢过赵南星,赵老儿毕竟是文官之首,文采斐然,当年挤兑起他那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经常骂的他面红耳赤还找不出来反驳的话,没想到今日里一招居然致敌!
痛快!惬意!舒适!
看着两位老年选手剑拔弩张的样子,朱烟寒忙站出来打圆场:“两位大人都是为国尽忠殚精竭虑之辈,莫在朝堂上伤了和气。”
看他们神色稍缓,朱烟寒补充道:“也就是说新军如今共有十万人,加上东北驻守军队十万,如今我大明的军力有二十万。”
赵南星立马就站出来驳斥:“皇上此言不对,西南,东南各有驻兵,加起来我大明有百万雄兵。”,话音刚落,立马听到后侧面飘来孙传庭刻意加重的冷哼鼻音,赵南星赶紧补充,“虽然这百万里能作战的约摸有半数,但我朝兵丁太多,征兵加重百姓负担,请皇上三思!”
立刻就有不少大臣附和他,朱烟寒问:“诸位爱卿可还记得那年冬月里刚被伪清围我京师、横扫直隶之屈辱?”
下面的大臣有些不敢声张了,这可是当年之耻,虽然皇上后来率领新军大破金人,可前期金人在京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有个胆大的大臣站出来:“可是还是成为我新军手下败将,还有如今皇太极身死,金人群龙无首,不成气候,我大明何必为了乌合之众增派军队?”
赵清衡在下面说:“后金撤退后,皇太极身死,临死前将皇四子叶布舒封为皇帝,长子豪格为肃亲王,十四子多尔衮为靖远大将军,这就埋下巨大隐患。多尔衮怒杀四哥叶布舒取而代之,代善立大侄子豪格为王,两王相争征战不休。看似不成气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