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要亡-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批批饥民捧着粮食跪在关中的黄土上,叩谢皇恩。
吾皇万岁。
————————
虽然祖宗们的打雷警告让朱烟寒心惊胆战,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敛财计划。等到钱财都聚敛起来,他便堂而皇之的开始招兵买马。
宁妃她们从陕西运了好几十船饥民过来,翻阅过以往赈灾计划的朱烟寒原本以为会很很多钱,没想到他还是幼稚了:即使这样大张旗鼓运人过来,花费也远远小于以往赈灾花费。朱烟寒气得咬牙切齿:这帮蛀虫!
阿秀将那些饥民分门别类登记,儿童就送去小学堂,十五岁以上的少年则看其心愿,分别送往工厂或者兵营,女子则大部分进入食堂,或是在家中等待分配新的“工作”。
难民们以新奇而又憧憬的眼光打量着这座皇庄,里面有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奇事物,老年人还有些惶恐,孩童们却欢天喜地的融入了新生活,摆脱了饥饿困窘,他们每日都有饭食吃(虽然每天基本饮食只发简单的玉米面糊配两个窝头,要吃好菜便要拿劳动所得去食堂换),每人有两身换洗衣裳,对皇上真是感恩戴德。
如今百姓都叫皇庄为“新京城”,便是周围有穷困的佃农,大都拖家带口逃到此地,人人都说,若是年景穷,卖身去皇庄。朱烟寒当然高兴,他要自己的武装力量,当然需要壮丁,可是大臣们却不高兴了。
在京城为官,哪个大臣不在京郊买几个庄子雇些佃农种田?佃农从哪里来?原本就是寻常的农户。
若是年景不好,周围的寻常农家时常破产,便卖身入大臣们的庄子里,做个佃农,租了东家的田地来种,到了秋天收获,除了留下自己吃的,基本全部要交给东家,这样虽然备受剥削,但总好过自己做个自由民。要知道,自由民可是要纳税的,而将田地进贡给大臣们,可是能逃税的。
但是佃农们又不傻,如今有了第三条路:投奔皇庄。
皇上仁慈,给附近几个省都免了赋税,若是去皇庄,孩子能做工赚钱,妇人能赚钱,成年人更是赚的比做佃农时多。就是种田,在皇庄可以购买新式农具,产量也远远超出往年,皇上派来的农具厂“工人”说了,只有小门小户才能购买,大户人家都无法购买此物呢。
朱烟寒爽了,大臣们还能高兴?
没多久自然纷纷奏章上奏:或是提出皇帝免除赋税导致财政入不敷出的,或是哭诉农具厂让百姓流离失所的。凡此种种,都在控诉朱烟寒的新政手段。
这不是扯吗?财政入能敷出那也不由着朱烟寒调度呀,他坐在金阁堂打着哈哈:“户部的各位官员,都替朕分分忧,京城里俗语说紧钱打豆腐,朕将大权交给你们,或是裁撤冗杂人员,或是精简开支,你们看着定。”
至于农具厂让百姓流离失所,朱烟寒皱皱眉头:“田间地头都知这新式农具让田地增产,爱卿若不知,不如将钻营官场的心思用来关心稼墙?”直骂得大臣灰溜溜的。
朱烟寒这般撒泼耍赖,全披挂的武艺都用上了,没想到倒是堵得满朝文武无话可说。以往是皇上要脸,他们不要脸,在朝堂上哭嚎撒泼便能获得自己所想,没想到现在皇上也学会了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你会撒泼耍赖对吗?我比你还能撒泼。真真儿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热,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大臣面对这样的铜豌豆,还能有什么办法?只好约束家中下人,严加控制自家佃农。
随着农具厂的生产再扩大,丽妃提出的以租赁农具代替买卖的方式也逐渐在京郊、南北直隶之外的地方推广开来。
皇后将此盛景写信给丽妃听,还附上了朱烟寒的称赞:真仙人!,收到丽妃的回信一封:我进入修仙系统之前自己开着一家专做供应链融资的金融租赁公司。朱烟寒毛笔一蘸墨,再次回复她:所以后来去修仙了对吗?
丽妃再寄过来一封信,却是一张空白的信纸,朱烟寒不解,去问皇后,皇后拿帕子捂着嘴笑。
我对你的无语能沉默整个宇宙。
朱烟寒:……
化生气为动力,他开始加紧训练新军。
如今朱烟寒已经有一万五千的新军,他已经从中提拔了不少聪明上进的小头目,有他们从旁协助,如今新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纪律严明的一支队伍。他便想着要做一场阅兵。
作者有话要说:
汤圆掐指一算,有一周没有见到骆其堃小哥哥了,不知道他胳膊上的剑伤好没好?
骆其堃:写文千万条,勤奋第一条。码字不积极,脱稿两行泪。
汤圆(继续0存稿裸奔):你说啥?我听不懂
第77章 阅兵
大明的官员们见识了此生最震撼的一次阅兵。
先是从西直门出发往城郊走去, 直走到紫竹院,这里原本是一片平野,种着庄稼, 自打皇上接手以后, 大臣们虽没少派家丁在附近打探, 却始终进不去。别看“新城”如今人丁繁盛, 可戒备很是森严,稍微有点生面孔, 门口的童子们便警惕的围上来盘问。
今天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大臣们都四处打量着。
只见高达两米多的灰色墙体绵延数里,绕着整片新城圈起来,只余了一道大门进出,大臣们如今都很是熟悉这铸墙的材料:乃是新式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有机敏的大臣在心底盘算了一下, 以那皇家施工队的速度,也就月余便可建成。建成之后又坚固又结实, 外立面再贴上瓷砖,不宜攀爬,真是比原有的城墙好用多了。
大门处设置岗哨,如今皇上带着他们过来, 那岗哨也就撤了, 但经过那两道大门时,大臣们还是暗自心惊,这可是两道钢铁所制大门!
火攻不进,水泼不侵。
再看城内大道宽阔平整, 居然能并排驾驶四辆马车。大臣们的眼神就不够使了, 但见大道如同蛛网一般往各处延伸而去,北边用红色砖瓦墙隔出一片, 门口挂着一个牌子:生活学习区,南边则是化工厂和砖瓦厂、钢铁厂,西边是大明军事学校和大明军官学堂,东边则是一片农田,上面插着各种木牌子,农田侧面则是一排红色砖瓦平房。
小童带着他们往西边走去,这是往军营去了。大臣们往周围悄悄瞄来瞄去,只见军营里面是一个很大的校场,校场边上摆着靶子等物。校场边上是一排排的二层红色砖瓦房,显见得是驻兵的地方。
校场北边正中央的位置摆着一列木制台子,这是内务府的人提前搭好的看台,皇上和诸位大臣将在这里目睹整个阅兵仪式。朱烟寒坐上正中的高位,向下面的人摆了摆手,示意开始。
只听得悠扬一声哨响,一排排方阵步伐整齐,统一有力便从主席台上一一经过。大臣们看的张口结舌,魏忠贤顶着司礼秉笔大太监的头衔,自然也在这些大臣中间,他同样饱受震撼,谁能想到这位年轻的新君自打即位后就不务正业,如今却能折腾出这么一支让人不可小瞧的队伍?
士兵们俱穿着草绿色的短打衣服,这倒不新鲜,便于活动嘛,运河边上扛包的、京城里赶车的都兴穿这个,可是他们行动举止之间都听从号令,这就很难得了,瞧着那步伐迈过去,挥臂、迈步,居然能成一条线。
大臣们中间有武将的,便有些如坐针毡,他们手下带过的兵能有这般的行动力吗?虽然暂时还瞧不出这一支队伍有什么能耐,但是光是这万人如一的整齐划一,便是多少大将梦寐以求的?可是听说皇上只练了半年兵,这般挥斥方遒的气魄,说是百年一遇的明君也不为过。他们家里也有半大小子送去这军营里历练的,适才在那群兵里,愣是没认出来。本来还想探听下皇上的消息,可是自己家的庶子像一滴水,顺顺当当就融入了这片绿色的大海里再无回应。
待到步兵方阵一一通过主席台后,便有专门的抢手扛着长抢组成方阵列队而过,再后面紧跟着炮兵方阵,一辆辆小车推着大炮 ,那小车有点意思,居然不是木头轮子是钢铁轮子,看的大臣们眼热不已。
待各大方阵们走完后便分别站在观礼台附近,大臣们也得以近距离观察到那些士兵,个个晒得黝黑,可是精神头却是极好,平日里都说兵痞兵油子,但这些士兵脸上看不出来任何油里油气、畏畏缩缩,相反个个都朝气蓬勃,细论起来在座的可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自己手下的兵脸上有这样的神情。光是这精气神,就已经让他们暗叹:皇上,厉害!
朱烟寒看得清下面大臣的脸色,他有些得意,挥挥手,下一个环节便是实抢实弹的演习。
只见抢队里的士兵们分别出列,单膝落地目视前方,卸下肩膀上一直扛着的长抢往前射击,从观礼台看过去只见一个个靶子都射中目标,这批兵退下去,又有一批兵替补上来,有条不紊不慌不忙。又有移动的鸡鸭和鸽子赶出来,士兵们俱是弹无虚发,便有无数鸽子和鸡鸭被打中。
下面的大臣一声声赞叹,朱烟寒心里一阵阵心痛:那一枪枪,可都是真枪实弹,白花花的银子啊!
演习之后也到了中午,朱烟寒带着大臣们往军营旁边的一栋二层小楼里去,那里飘来阵阵饭菜香,上面挂着两个字“食堂”,大臣们虽不懂何意,但观其情形,闻其香味,也猜得到是用膳之地。
朱烟寒在前,大臣们在后,皇上单坐一桌,十人一桌,圆桌不分主次,倒也不担心坐错,每个位置前都列着三角形的一个纸张,上书该人姓名。只是不知道这纸张是如何造出来,比寻常的宣纸更加硬朗挺括。落座以后便有戴着红袖章的士兵将饭菜端上来,饭菜盛在几个大铁桶里。
士兵给大臣们一人一个铁制盘子,上面分成几个小格子。早有小太监帮皇帝一一盛好饭菜。大臣们惊讶不已:皇上,居然吃的如此简陋?另外的小兵引导大臣们也去自己盛饭,谁喜欢吃什么便自己取用即可,盛好了回到位子上落座。
这一顿饭真是吃的让诸多大臣们心思复杂,他们身处高位,何曾用这般简陋的餐盘用过饭?饭食都是民间小菜,哪里比得上他们府里的珍馐美食?再看皇上也在跟他们吃一样的饭食,谁敢说半个不字?罢了罢了,每回京城里或是分发白水煮的祭祀大肉,或是年夜宫宴吃忆苦饽饽,也不是没吃过,为了前途只好硬着头皮吃下来。
不过这一吃,就吃出来趣味话说回来饭食倒是很新奇:有一道是将一种红色的果实和鸡蛋炒在一起,酸酸甜甜很是开胃;还有一道是一种炸物,有的大臣见多识广,自然认出了这是如今时兴的土豆条。皇上还每桌赏赐一小盘红色的酱汁,说叫“番茄酱”,蘸着那“炸薯条”吃别有风味。还有一道菜是将鸡丁裹上面粉油炸,也可以蘸那“番茄酱”,皇上管此物叫做“炸鸡”,不过皇上倒不喜欢吃酸的,他身边小兵送来另外一碟子红彤彤的粉末状蘸料,说叫做“辣椒”,炸鸡一蘸辣椒,便是“辣鸡”,很得皇上喜爱。
那辣椒却不给大臣们,士兵们小声说那是宁妃娘娘种出来的,还没有大范围种植,只能暂时由皇上享用。这也是自然,天下的好东西肯定要紧着皇家。想到这次吃到的这些美味,想必那“辣鸡”也是极为好吃的,有的大臣忍不住“咕咚”咽了咽口水。
作者有话要说:
朱烟寒:一群辣鸡,还敢肖想朕的辣椒?
————————
今天的字数很可爱,居然是2333,笑一个吧
第78章 三环
朱烟寒一瞥饭桶那边, 炸鸡和薯条是最先见底的,他心里有了数,看来可以开了“开封菜”专营店, 让新城过剩的劳动力去经营, 甚至开到旁边的京城, 乃至整个大明, 这可是好大一笔银子呢。
没办法,现在很缺钱。
他也想过要不要建立中央货币体系, 由大明朝堂发行纸币,借由政府信用背书,实现不征税而获得收入,后面想一想,不行, 纸币可不是随便乱发的,要以当时政府财政所有的库存白银做锚, 若是他们滥发纸币,最终会如历史上的法币一样,不仅变成废纸,还扰乱整个中央的货币体系乃至金融体系。
唉, 穿越者里有工科男、有历史大咖、有化学控, 就偏偏没有金融大拿,这让朱烟寒一点都不敢进行货币改革。最多就是在新城内部实行“凭证制”,也就是用凭证给工人和士兵发放工资,新城内也有专门的官方银店将凭证换成银两、铜钱, 但由于新城内强制使用凭证结账, 因而有些居民就懒得换,用这种方式让凭证流通起来, 部分减轻了朱烟寒所面临的巨大财政压力。
朱烟寒扫视一眼酒足饭饱的诸位大臣,真恨不得现场抄几家来中饱私囊。
吃完饭,诸位大臣随着皇上移步兵营,路过一楼的时候,有好奇的大臣看了一眼,只见各位士兵所吃和楼上的菜品一模一样,不由得心里惊叹这位皇上真是收买人心的好手。即使是作秀,以一国之尊的身躯能屈尊行如此之事,也会吸引士兵们的忠心。
到了军营,大臣们更是个个长了见识,但见红楼分割成无数小隔间,进去以后每四人一屋,屋内摆放着两个叠放的床,那床显然是生铁所造,极为结实,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台阶,可以踩上去,大臣们有的心里有些心动:这可极为节约空地,家里的奴仆有这种床,便可少建一半的房舍。回头看那铁床卖不卖,自己也可买些回家。
屋里一扫原来大臣们对于大兵邋遢的印象,格外的干净整洁,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床上的棉被叠的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若不是一旁带领的士兵讲解,他们真想不到那被子是棉布所制,还有大臣不信邪,用手摸了又摸来验证。
行至一处办公室,早有准备好的几个班长候在那里,他们铺开一张条案,上面整整齐齐铺着笔墨纸砚,大臣们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位班长上前对朱烟寒行过军礼后才说:“请皇上为新城赐名。”
“大胆!”魏忠贤呵斥道。
见众人的目光都转而盯向他,魏忠贤才说:“见着皇上,为何不行礼?”
那班长也是个倔性子,梗着脖子说:“皇上说过,在军营则行军礼,我们这敬礼便是军礼了。”
魏忠贤还要说什么,朱烟寒好心安抚道:“魏公公也是为着尊卑有序,只是朕曾经下过这道圣旨,在军营则要令行禁止。军人为我大明流血牺牲,朕心中感恤众将士,才下了这一道圣旨。”
他这么打圆场,魏忠贤才作罢。看在大臣眼里,便知魏忠贤还是圣宠犹在。便去看皇上给新城赐名。
只见皇上接过班长递过来的毛笔,蘸下墨汁,在宣纸上饱含深情,写下两个大字:三环。
其余的大臣还在琢磨这是何意,国子监校长先称赞起来:“好啊!陛下圣明。”
说着便推开身边的人,凑到书桌前去:“这个’三‘字,恰是《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淮南子》释曰:三者,阴阳合和也。这个三字,寄托了皇上对新城万物和谐的寄托。”
“’环‘字,《文选 张衡 西京赋》里有云,譬众星之环极。这是拱卫的意思,这新城不正是在外面护卫着京城吗?环字,正是圣上对新城职能的说明。”
这般一解释,一帮大臣也明白了,不甘示弱,纷纷从各种文献典籍中推敲这两字,一时之间各位臣子们各显神通,称赞不已。
愣在一旁的朱烟寒:原来我这么有文化吗……
好在千年DIAO丝经历给了他一杆秤,知道自己骨头轻重,让他冷静,明白这一切只是头上这“皇帝”的光环导致,要认真轮起来,权力的感觉真是不赖,一呼百应被万千人吹捧。不过,朱烟寒悄悄摸了摸鼻子,之前为何没有人无脑吹自己这个皇帝?并不是满朝文武忽然变谄媚了,而是他们很敏锐的觉察到了新的政治动向:这个皇帝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孱弱。
想到这些人跟之前无脑奉承魏忠贤的是同一拨人,朱烟寒就再也无法入戏。他摆摆手:“因着大炮在城内演示会伤到人,便定于日后在京郊外举行吧。”
其实并不是担心伤人,而是实在不想把真金白银花出去,朱烟寒一看今日的阅兵仪式已经初步震撼到满朝文武,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不想再花钱。朱烟寒心里憋屈的慌:古今中外,做皇帝做到我这么窘迫的份上,还有第二人么?
你说?还有谁?
等结束完这次阅兵,朱烟寒就开始了穿越众们商量好的第一步:抓客氏。
客氏是前皇帝的乳母,她儿子侯国兴呢又是陪着先帝长大的,情分自然不比旁人,在先帝身边环绕着牛鬼蛇神的时候,先帝自然选择了相信他们,将权力赐予他们和魏忠贤,以期能够从日益庞大的官僚机制中分得一杯羹。效果是显著的,魏忠贤以其树立的严酷、贪婪的形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让满城文武乖乖交出手中权柄,还在他们心中树立下了皇权威严的印象。
要不,你让朱烟寒现在派个太监下去,能获得魏忠贤这样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看,魏忠贤的确是个成功的政治家。但是他过于没有敬畏,没有人性,当年他自己赌博输了挥刀自宫,为了博得富贵前程对着自己的小JJ下手的男人,从古至今真没几个,毕竟男人成功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发大财娶美女生儿子,他一下子戒断了两个,那显然只有权势才能满足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