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都要怀疑是不是我帮的你。想要这个廷尉的位子,你得凭本事让陛下心服,也得让诸公心服。”
  一语双关的,听在刘盈耳朵里引得刘盈笑意加深,“阿姐所言甚是,想要当官就得凭本事,你瞧那边都是想当廷尉的人,可是廷尉一职只有一个,你若是能赢了他们,自然由你当廷尉,若是输了,与人无尤。”
  徐庄的动作一顿,却还是朝着刘元和刘盈作一揖道:“陛下与殿下所言甚是。庄一定竭尽所能,必不负陛下与殿下的厚望。”
  行,一开始刘元必是已经向刘盈举荐了徐庄,可是就算心里有了人选,刘盈还让下面的人为了一个廷尉之职争得头破血流,把各家举荐的人,没事也掀出三层浪来,丢尽了脸面。
  “咦,瞧诸位的脸色很是难看,难道是在心里骂陛下或是骂我?啊,想来也是,先前的尤廷尉虽说也是自荐于父皇面前的人,原本却也是出自云中,而眼前的徐先生由我举荐出任廷尉一职,在诸位看来都是我的人,必是一开始,从尤廷尉要代天子巡视,我就与陛下举荐了人,可是陛下还是让诸位争了这些日子,诸位心里不满?”
  刘元装着惊讶的看着人,事实上,却是将他们的心思全都道破。
  “陛下是个公平的人,我是与陛下举荐了,却不想凭我与陛下的关系,以亲而用人,故而一直未决廷尉一职,在诸位看来却不是好事?”刘元询问着,引得下面的人哪怕本来还怨恨刘盈和刘元耍着他们玩,这会儿却不敢再有此念。
  “殿下说笑了,我们绝无此意。”连声表示自己万万没有如此念头。
  刘元道:“公平竞争廷尉一职是我与陛下提出来的,那么多的人想当廷尉,那么多的人迫不及待的想成为廷尉,当上廷尉的人得有真本事,如此大家才能心服口服,你们是不乐意?想要陛下直接以亲疏远近来定?”
  “殿下,自然不是的。你与陛下出的这个主意极好,好极了,真的好极了。”有人连声地表示认同刘元的主意,认为她这个主意实在是好,好得叫他们都有了机会争一争,若是能争到自然最好。
  刘元道:“那就好,我还想说,若是诸位觉得我这个主意不好,倒是不介意听听诸位都有什么好主意。比竟过去这段日子,我虽不上朝,却时常听闻朝中每日都为着廷尉一事闹得不可开交,好似除了选定廷尉一职,再也没有旁的事可以让你们去做了。”
  狭长的眼睛一扫过在坐的人,叫他们无端汗毛耸立,别以为他们听不出来,刘元在暗指他们只顾争权,而不顾其他国之大事。
  然而刘元说到这里又止住了话题,指着不远处行来的人,“看来京兆府确实积攒了不少案子,每一个都叫京兆府尹不能决。”
  京兆府尹带了不少人来,这些百姓从未想过有一日可以进入到宫中,看到四下宽广的地方,他们都不由地打了一个寒颤,皇宫真的好大,大得一望无际,好像没边一样。
  “京兆府尹为官多年,他的本事诸位都有数的吧。”刘元感叹完又问上一句,引得众人都不禁深思,同时比较着自己举荐的人跟京兆府尹一比,有没有可比性?
  “陛下,太后,长公主殿下。”京兆府尹将人安排在侧边,行来与刘盈他们一家子见礼,刘盈点了点头,“你带来的人都是一直未决的案子?”
  听到如此一问,京兆府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是,叫陛下笑话,这些案子虽然都是小案,却叫臣一直没敢最后决断,毕竟虽是小事,臣却也不敢不公。”
  此人既然是刘邦最后选定的京兆府尹,虽是贵族出身,但同样得保证此人相对公平,刘邦容不得一个生事的京兆府尹。
  “无妨,恰好趁此机会集天下能人,为你解决堆压的案子。阿姐以为,如何问之?”刘盈抬起手不以为然,虽说看起来人还是挺多的,案子不少,正好用诸多案子证明各自的本事,最后且看谁能不服。
  不过具体的操作办法,刘盈以为还是听听刘元的。
  “案子一个个的问,由京兆府尹来问,他们在前面听着,可以听清案情经过后提问,我们也一并听听,最后也好知案子的始末,判断究竟谁说得是对的,谁说的是错。”刘元这般说来,一群人都认可是点点头,确实要一道的才能明白哪一个判断得对,哪一个判断得失误。
  “好,就让想当廷尉的人都过来坐下吧,京兆府尹还是来主事。”对此,刘盈冲着他们招招手,让京兆府尹上来,人也都坐在两侧,一道听案。
  京兆府尹见刘盈分外相信刘元提议的态度,似是不经意一边地抬起头看向刘元,刘元恰好看向了他,京兆府尹与刘元暗垂手作拱算是打过了招呼,刘元点点头表示收下了。
  “好好表现。”刘元冲着徐庄说了一句,徐庄面带微笑,与刘元作揖而道:“殿下放心,必不负殿下所望。”
  好不容易有出手的机会,徐庄无论如何也绝对不会让自己错过。
  公平这两个字对于世上的人来说都是极难得的,于徐庄而言,当有一天他掌握了这份公平,他便只想好好地把握公平。
  人皆各自入座,京兆府尹且当了眼下的皇宫是他那京兆府,唤着人将犯人带上来,至于一旁大抵有十六人都是为了廷尉一职而来,其中还有吕家的人,他只当作没有看见。
  吕泽虽说叫刘元提出公平竞争一说,本来是不打算再让人参与,可是廷尉一职吵了太久,久得他们都无法忽视,最后还是将本来想让他成为廷尉的人都报上来。
  刘元瞧着的时候面无异色,只当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既然当日刘元大度的表示可以让吕泽将心中的人选送上去,让人可以一道参与竞争廷尉一职,今日再见到吕家的人,于刘元而言都不是什么事。
  不过眼前的十余人,一眼看过来刘元大致都心里有数。
  “你舅父总也不听劝。”吕雉与刘元轻声地说,刘元不以为然地一笑,“无妨,舅父只是想要输得心服口服,我们尚不畏于外敌,对于舅父,自然也不必畏之,阿娘不必放在心上。”
  刘元心宽得很,争啊抢啊,就算没有吕泽也会有别的人,不怕别人,难道还怕吕家的人?
  既然要公平,刘元就不会否决任何人参与的机会,她是举荐了徐庄,想让徐庄当廷尉不假,却不仅仅是为了让徐庄当上廷尉,比起结果来,经过更叫刘元看重。
  公平的选出一个有能力的人成为廷尉,这是一种昭示,往后旁人说起廷尉时都会在想一件事,这是由十余人中选出来的廷尉,是一个并非仅仅是靠举荐成为廷尉的人,恰恰的相反,这是靠着真本事成为廷尉的人。
  真本事,靠着真本事。她要从现在开始就像所有人都传递一个讯息,只要你有真本事,不必担心你没有出头的之日。
  “听你的意思,徐庄当不当这个廷尉都无所谓。”吕雉何等人,很快听出刘元话里的意思。
  刘元耸耸肩道:“是没多大关系,徐庄若是没有能力,赢不了在场的人,廷尉一职与之失之交臂古时所当然,我可不会因为他是出自公主府的就偏袒。”
  笑笑地冲着吕雉说来,“不过这个可能不多。徐庄还是有真本事的。”
  跟在刘元身边那么多年,见微知著,徐庄的本事是数一数二的,这样的人当廷尉最合适。
  此时京兆府尹已经开始问案,一开始问的就是一桩命案,一桩说是自杀,却有人告之谋杀的命案,告人的人与死者是兄妹,作为唯一的妹妹死了,虽说妹夫道妹妹是自杀的,他却怎么都不相信,拼了老命的来告。
  而那被告之人与死者是夫妻,口口声声都说自家的媳妇是自杀,两方各有争执,却因为人证物证不足,一直都没有定案。
  本来这个案子京兆府尹已经问过了,此刻再问,他也是面带难色,杀人与自杀,关乎的是两条命。
  若是自杀的,死去的人莫可奈何;若是他杀,总不能让杀人的凶手逍遥法外。
  也正是因为两方都没有证据,杀人之事杀人的原由是有的,因此称之妻子自杀的人是有嫌疑,却不足以让因为嫌疑而定其罪,这也是为什么案子拖到今天的原因。
  案子的经过京兆府尹问完了,看向旁听的人询问道:“案子你们都听完,有什么想问的只管的问。”
  一干人面面相觑,这样的案子既没有人证也没有物证,他们也找不到该问什么。
  “你说死者是自杀的,你回到家的时候,你的妻是怎么样?”徐庄对于没有人问出问题来,他却是问。
  被告杀人的丈夫听着抬起头道:“我进门就看到我媳妇吊死在屋里。”
  徐庄道:“吊死在哪里?”
  那人听着徐庄再问,更是顿了半响,“门口。”
  “门口啊。不知京兆府尹可曾派人前去查看过现场,所谓的自杀现场可有记录?”徐庄问完了犯人还得问问一旁的京兆府尹,现场的勘查,总不会没有人记载。
  “有,在此。”京兆府尹办事还是挺可靠的,该查该问的事,他一样都没落下。
  “还有村中各家邻居说的话,做的事,你都可以看看。”京兆府尹让人将供词与徐庄都拿了过去。
  徐庄接过而谢之,翻阅完了之后,问起死者的哥哥,“你认为你的妹妹不会自杀而是他杀的原因,是因为在你的妹妹死前的几天他们夫妻还起了争执,吵得很凶?”
  死者的兄长听着忙点头,“是,他们吵得厉害,我妹妹气得都跑回家了。”
  徐庄道:“她没有告诉你他们为何起了争执?”
  听着这样的一问,死者的兄长顿了顿,最后才道:“没有。”
  “只怕是有的吧。你家妹夫的家底不错,而你恰恰因为斗鸡欠了人不少的银钱,你的妹妹是为了帮你从夫家里要钱没要着,这才与夫君大吵。此事既因你而起,你的妹妹帮你借钱不成还与夫家大吵会不告诉你?”徐庄拿出证据和反驳着。
  “你想说妹夫的话不可信,可是你没想到你的妹妹总也还有些交好的人,而他们,或许就会知道你们兄妹间的事。你暗指你妹夫的供词不可信,旁人说的话,我们也不能信?而你言指你的妹妹从夫家中偷了钱给你,钱果真是你妹妹偷的?”
  眼看死者的兄长想要反驳,徐庄却已经指出了另有人为证,而这个人并非嫌疑人,而是死者的邻居。
  “说来你那妹夫的钱藏在哪里?”
  “就在床底下的土里埋着。”
  徐庄吓着人又一问,那人答了出来后却是捂住了嘴,最后又连忙地道:“是我妹妹告诉我的。”
  听着徐庄点了点头,可是死者的丈夫道:“不可能,阿茵都不知道我把钱藏哪里,而且阿茵不可能偷我的钱。”
  “那你的意思钱是我偷的,我偷了你的钱嫁祸给阿茵,再让你们两个打起来,你就失手将阿茵掐死了?”死者的兄长伸长脖子好似十分愤怒的指问。
  “钱就是你偷的,而你偷了钱没想到会让回家的妹妹撞个正着,你想拿了钱走人,可是你的妹妹却拉着你不肯让你走,非让你把钱还回去,因此你在失手之下将人杀死,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你还把人装成自杀。”徐庄话音落下,引得一片哗然。
  “你胡说八道。”死者的兄长气得跳起来。
  “说来,你有没有注意到你丢了什么东西?”面对此人的质疑,徐庄再问,死者的兄长吓了一跳,“我,我哪有丢什么东西?”
  “死者的手里握着的一样东西,你想看看?”徐庄将手中的供词放在了膝盖上,目光如炬地盯着死者的兄长,“你们在打斗之间难道你的妹妹就不可能捉住了什么东西?”
  提到这一点,死者的兄长慌张地抚过腰间,“不可能,我看过的,她的手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此话落下,死者的丈夫却已经跳了起来,“竟然是你杀了阿茵,你杀了人还敢告我,想让我死,好占了我的家财。”
  连一个寻常的百姓都明白的事了,一旁还有谁不明白,所谓的告人者,其实是杀人者。还真是难得的聪明人,竟然想出如此的办法杀了碍眼的人,还把钱财都是弄到了手。
  京兆府尹也算是长见识了,赞赏地扫过徐庄,诈人还能诈出凶手来,可以可以,手段甚是了得。
  “来人,将人押下去。”案子已经理清楚了,判案的事,尽可等回了京兆府之后再判,至于徐庄为什么会认定了死者的兄长是杀人凶手,京兆府尹怎么都想不明白,决定还是问清楚的好。
  “阁下如何判断死者的兄长才是杀害死者的凶手?”
  别说是京兆府尹了,存着这点疑惑的人,在场没有几个不是同样的想不透。
  “我看了死者丈夫,无兄无弟无姐无姐无子无女,若是他一死,如果死者的兄长有些本事,很有可能将死者丈夫的家业全都收到手里。这也算是一个诬告人的动机。加之一开始我问起死者死去的现场时,我注意到他也顺着我的问题在思考,若不是跟案子有关的人,怎么会思考这个问题。”
  说到这里便止住了话,并没有再说下去了,叫一干人听着还觉得意犹未尽,京兆府尹道:“故而你就怀疑死者的兄长,有意地诈一诈。”


第282章 病危托付
  “方才我提问死者的丈夫时,每一个问题他都会顺着我的提问思考,想必我再问什么,他也会顺着去思考而回答,故而才能诈到他的话,换了其他人未必管用。”
  审案用办法,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办法,因人而异之正是如此。
  一干人听着徐庄的话纷纷点了点头,用办法找出凶手,不代表同一个办法对所有人都有用,恰恰相反,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将事情办妥。
  “不错。那你看了先前的证供和现场,你是怎么断定是他杀而不是自杀的?”刘元没有看到所谓的现场记录,并不知徐庄因何而断定是他杀而不是自杀。
  判断清楚这两者,接下来才是寻找凶手。
  “殿下一看想必也能判断出来。”徐庄拿起方才放膝盖上的案件相关记录,不仅是现场,还有周围相熟之人供词,都记录得一清二楚,一看必能寻出端倪来。
  宛映上前接过,送到刘元的手里,刘元只看了前几页,“聪明太过,却暴露了自己。”
  徐庄闻之一笑,他就知道刘元只要一看就能断定这是他杀而不是自杀,果然刘元一看便知道。
  可是京兆府尹没明白,他一直都想不明白这个案子究竟是他杀还是自杀,也因此一直没有结案,现在听着刘元的话,冲着刘元道:“殿下,臣请殿下赐教。”
  很是谦虚,引得刘元朝着他一笑,“京兆府尹对现场并没有仔细的查看,不过好在勘查现场的人还是很仔细的,现场的环境虽然他不能轻下判断,却还是仔细的记下来。”
  “此处,脚离桌距离,你看了吗?想要上吊,如何能爬得高,吊得上去?桌子离人的脚距离足足有三寸的距离,人是怎么上的吊,她能直接悬空了把自己的脖子挂上去?”
  “殿下聪慧。”徐庄立刻给刘元拍马屁,京兆府尹能怎么说,他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而细节决定一切,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京兆府尹一听很是汗颜,朝着刘元作一揖道:“是下官无能。”
  “查案断案,见微知著,你那记录现场的人,倒不如给我。”刘元趁机朝着京兆府尹提出要人,京兆府尹脸上一僵。
  许久才回过神道:“殿下,你手里的人也不少,就别再想着要下官的人了。”
  “虽说人是不少,却也不会嫌人多。人在你手里就一个记录现场的人,到了我的手里就未必了。”提着这一句醒,引得京兆府尹一顿,这倒是一句大实话,他一个京兆府尹又不是多大的官,在他手底下又能得到什么官位,还是到刘元的手下去的好。
  “殿下,出宫后下官一定把人送到公主府上。”想明白了这一点,京兆府尹即做出了决定,人还得放人,结一个善缘不比把人强留在身边要好得多?
  刘元道:“大肚能容,不忌才,京兆府尹前途无量。”
  一声称赞叫京兆府尹不知为何而觉得欢喜,可是很快又恢复平静,冲着刘元作一揖,“谢殿下赞赏。”
  赞赏什么的听听就算了,反正在刘元那里落了一个好印象只会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将来的日子还长着,谁能知道最后会是怎么样,不要寄希望于一句话,那很有可能是骗人的话。
  刘元合上了本子,“继续?”
  “继续继续。”京兆府尹以为今天就是他学习的好机会,想想查案这种事哪有什么人会教他,都是赶鸭子上架自学的。
  现在遇上一个能人徐庄,必须要跟人好好的学习,最好能出师?
  不,还是不做这个梦,但凡往后有不决之案能找人帮忙出个主意其实也可以了,其他的还是缓一缓。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京兆府尹利落的把下一个案子的人叫上来。
  不用说,从头到尾几乎都成了徐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