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婴此刻真是为自己当年的选择而觉欢喜的,当初他只是为了活命而已,他想着只要他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可能做到一切他想要做到的事,没想到不仅是命保住了,他给刘元的一切,刘元又给他还了回来,更让他借着这份早就可能不属于他的东西让刘邦封了他一个侯。
侯啊,先秦本也是个侯,后来称王,那都是艰辛不易的。
有了项羽之乱,再加上如今各诸侯的关系都乱得很,子婴就没想过再成为一个秦王,所谓的关内侯无论刘邦是真心还是假意,为了自己将来没有那么多的麻烦,子婴也绝不敢受。
“殿下虽不以为然,但是殿下的这份情意子婴永世难忘。”子婴还是再一次冲着刘元作揖,谢过刘元的恩情。
“你且当我是我看在秦始皇的份上,不忍他的后人因着一群他国的覆灭者而死,所以你不用记我的情。”刘元还是真是因为赢政才想救一救子婴。
至于从子婴手里当真得了这样一个大的宝藏,算是意外之喜吧。
“只是这么大的宝藏,殿下全都给陛下?”子婴还算是知道宝藏到底是有多大,但是刘元不曾想过据为巳有,也不曾想过自己偷偷的留下一点,子婴领了那么大一份恩情,那多少也得想着还着点吧。
“我要来做什么?这些宝藏于许多人看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对我来说,那也不比这个天下太平,大汉的百姓安居乐业更叫人看着欢喜。”
“如果能倾尽这份宝藏换得天下太平,百姓和乐,那是有多值啊。”
刘元说得也真心实意,无论她一开始的初衷究竟是什么,这个时候的刘元心里更多的时候都会记着那些百姓,那些曾经为了刘元舍身忘死,愿意相信刘元的人。
“一个人过得好不算什么,能让所有人,让他们全都过得好,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追求。”刘元冲着子婴吐露这份希望,身负重担便只能迎难而上。
“这份宝藏你记住,这是你们秦王朝的宝藏,我虽是第一个随你到宝藏来的外人,但是你是要献给陛下的,在陛下不知之前,只有你一个知道。”刘元想来想去还是特意叮嘱了子婴一句,想让他把话牢牢地记下。
子婴张了张嘴,刘元道:“你也看到了,城门前发生的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天下想要我死的人可是多得很,一个不慎你也得跟我着一起陪葬。”
要说刚刚还是没拿着当回事,再听着刘元这一番话,子婴只能朝着刘元作一揖道:“是。”
刘元做事谨慎,越是谨慎于子婴其实更好,刘元不想再让子婴提起这件事,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好。
这个天下间子婴也只以为只有刘元和他知道宝藏事,刘元既然已经无意再提这件事,往后想必也不会再提的,这对子婴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再谢殿下,此言一出,往后我绝不会再提。”子婴一看刘元又要再一次叮嘱他慎言,以后是没有机会了,但此礼还是要朝刘元行的。郑重朝着刘元作一揖,表示对刘元的感谢。。
“我收下了。”刘元点了点头如是说。心中若是真存感激的人也一定会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大家都好,不可否认刘元不提宝藏一事确实是为了大家都好,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是因为出你之口入人之耳,不会再让第三个人知道。。
如萧何早就知道这个宝藏存在,但是萧何从来没有与刘元提过半句,若不是刘元想要,萧何全当了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
第174章 最好的靶子
“来人。”刘元都已经亲自带人来看过了宝藏确实是存在的,那么就应该派人去见刘邦了,把这里的事告诉刘元,让刘邦知道宝藏确有其事,接下来刘邦会做什么,刘元倒是清楚得很。
就算一开始刘邦是想将宝藏据为己有了,到了现在也再不会存着这样的心思。
说起这事,刘元也得感慨一句,世上的男人有时候还真不是一般的恐怖,为了所谓的江山真是什么都能做,也什么都愿意做。
想想刘邦听着大秦宝藏的第一反应便是将这个宝藏收为己有?是的啊。可是刘元将利害关系和刘邦分析之后,不管刘邦本来是什么想法,从刘元点破宝藏即可利己亦可利于天下,刘邦就只想怎么样利用这个宝藏安定这个天下。
“速速回去禀告父皇,宝藏确实在此。”刘元如此吩咐,立刻就有人应声快马赶回长安禀告了。
刘邦等着连动都舍不得动,这会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喜着连连鼓掌,而且冲着前来禀告的人连声地叫好,当然也得考虑,接下来他是要怎么样呢?
“来人,立刻传萧丞相留侯还有御史大夫进宫,就说朕有要事与他们相商,让他们赶紧进宫。”刘邦笑得嘴都合不拢啊,有了这么大的宝藏即可解他的燃眉之急,又可以让大汉喘一口气,如此好事怎么能让他不喜。
萧何和张良以及曹参收到消息,虽然不解刘邦还能有什么要事相商,收到传诏还是立刻进宫,看到彼此皆是一顿,但一想既然是有要事,也不可能只传他们之间的一个而已,让他们一道进宫来商量,这才是刘邦。
“陛下。”门口碰上只以眼神交流了一番,多的一句都不曾说话。
急急进入宫中,见着刘邦作一揖,然后就等着刘邦发话了。
“先秦王子婴,昨日与朕奉上了先秦数代积攒下来的宝藏。”
刘邦立刻迫不及待地告诉萧何他们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三人一听脸上满是震惊,“陛下证实了?”
话是曹参问出来的,刘邦答道:“证实了,子婴带着元儿一道赶往宝藏所在,元儿已经看到了宝藏。”
又跟刘元扯上关系了啊,这三人里头有两个,一个是知道内情得一清二楚的,一个是隐约猜的,但是都只与曹参一般当作初次听着,因此也跟曹参一般朝着刘邦恭贺道:“恭喜陛下。”
“同喜同喜啊,有了先秦宝藏,我们可以大松一口气了。”刘邦笑得发自真心。
曹参也是真心地道贺道:“本以为项羽当初得了整个大秦的国库,咱们当时连一丁点都没敢拿,好生遗憾,没想到大秦还有另外一个宝藏,历代秦王真是深谋远虑啊!”
刘邦却是欢喜无比地道:“真得谢他们深谋远虑,否则如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陛下所言甚是,那先秦宝藏接下来如何安排?”萧何最是清楚刘元什么时候得到的这份宝藏,又是在这些年里用过宝藏多少,到了天下太平,眼看着刘邦为着钱发愁,即又动了心思将宝藏送了上来。
刘邦啊,刘邦即贪财也好色,其实萧何担心刘邦万一将这份宝藏占为己有,不愿意供养天下,那个时候他是应该怎么办。
可是从前一直防着刘邦的刘元这一次却笃定地告诉萧何,刘邦一定会将宝藏用到刀刃上。
如此,萧何思及刘元所言,最后只能一切都听刘元的,反正刘元说话从来不是无的放矢,先前她瞒着拿住宝藏没让刘邦知道,现在她既然做了决定把宝藏交到刘邦手里,想必无论刘邦有多少的私心,刘元一定有办法对付刘邦。
“我们不是正愁如何给元儿陪嫁吗?有了先秦宝藏,这就不如愁了。大汉还缺的什么东西,你是丞相你比朕更是心里有数,总而言之,宝藏有了咱们得用到老百姓身上,我们能喘口气,也让大汉都喘一口气。”刘邦话一说出来,无论是心里本来担心的萧何或是不确定的张良,这个时候都暗松了一口气。
“陛下,若是如此,宝藏就不宜让太多的人知道。”张良还是得为大汉着想,刘邦既然一心为着大汉着想,他也会为刘邦着想。
刘邦朝着张良道:“留侯所指?”
张良与刘邦作一揖道:“天下贵族心未定,从殿下遭受的非议便可看出,他们并非都一心盼着陛下好,也盼着大汉好。宝藏陛下要用到大汉上,该知道的人可以知道,不该知道的人无须让他们知道。”
换而言之,张良觉得那些贵没有必要知道宝藏的存在。
“国库是由丞相府执掌,这件事不妨交给丞相安排。”张良还是相信萧何的,早些年张良就已经猜到刘元在咸阳收获得一点都不比萧何当初得了整个先秦丞相府更多,秦王子婴是一个,一定还有别的,如今算是知道了这份别的是什么了,竟然是大秦的宝藏,刘元委实运气很好。
刘邦本来就想这么大的宝藏应该怎么样的安排才好,结果听到张良如此道来,一眼看向萧何,萧何却是皱起了眉头。
“丞相是有什么难处?”刘邦显然是想听张良的话的,因此看到萧何显得为难才会有此一问。
萧何冲着刘邦道:“不知这宝藏有多少?”
此问得刘邦指了子婴让人搬进宫的十几大箱记册,“这十几箱都是登记了宝藏了。”
虽然早就料到这份宝藏不少,张良乍然看到这样的十几箱的东西记着的也是难掩震惊,拿眼不可置信地看向刘邦,不确定刘邦说的是不是真的?
“这么多。”曹参发出一声感慨,十几箱登记造册的东西,曹参直接走了上去打开其中一个,一看那都满的,全都满的都是竹简啊。
张良看着心下感慨刘元做事确实是用心,当初竟然在得了宝藏之后就让人登记造册了?额,也不能说都是刘元的功劳,里面必有萧何一份手笔。
萧何朝了刘邦作一揖,“如此庞大的宝藏若是运了回来一定会惊动长安。”
刘邦本是是高兴的,但是惊动长安不就是说宝藏肯定瞒不住贵放?
刘邦是想了又想啊,他一开始倒是想将这个宝藏据为己的,结果被刘元谏了一番,便消了一开始的歪心思,结果想将这个宝藏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汉不缺钱啊,然而萧何的意思似是不同意,这个……
等着萧何的下文,萧何朝着刘邦道:“陛下,大汉要与匈奴议和因此需要财宝才迷惑匈奴,于大汉而言,只有贵族才会急急的想将宝物据为己有,对天下百姓而言最重要的是粮食。”
区别贵族与百姓,刘邦一下子就听明白了,“百姓对宝藏或只会感慨一声,在没有填饱肚子的时候看着这些钱是不会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但是贵族们就不一样了,他们若是知道大汉有这么在一个宝藏,他们的心一定会动。”
“正是。”萧何肯定刘邦所言,刘邦是个聪明人,一定清楚眼下他最大的敌人是谁。
“丞相是的意思是?”刘邦不太确定自己有没有误会萧何的意思,多问一句。
“宝藏所在之处是否安全?”萧何这样问了一句,刘邦道:“大秦能藏了这么多年宝藏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吧。”
张良道:“从前安全未必见着如今也是安全的。”
刘元他们已经赶去了,万一叫人跟上了,防贼不易啊。
“依着子房的意思是?”萧何和张良似乎想的办法是一样的,只是有些细节可以有所差异,刘邦只好继续问个清楚。
“陛下,收不如散。”
张良此言一说出来,刘邦那是直接傻了眼,不太明白张良这意思,散不如收?是他理解的意思?
而张良已经再道:“宝藏所存是为解困,但是现在宝藏闹了出来,陛下如果不想让贵族们团结起来,不如就用这个宝藏,让他们更加离心,更可借他们一举搅浑匈奴的水。”
这意思竟然是要用一个宝藏来挑起贵族们相对,更让贵族且大汉解匈奴之困?刘邦的眼睛亮了。
张良自己本就是贵族,最是清楚贵族的心思,若说从前他还对这些腐烂到骨子里的人忍着,可是却不知为何越发不想忍了。
“宝藏的用处是什么陛下想清楚一定能明白臣之所指。”张良也是点到即止,接下来刘邦要怎么样,那就是一个皇帝该思量的问题,张良可以给刘邦提议,但是绝对不能帮刘邦去做决定。
刘邦果然在思考,张良的意思和刘元的意思都是在于怎么用这个宝藏,而用是实用还有假用,刘元劝刘邦顾忌天下百姓,为了大汉的江山,刘邦就算再想将这个宝藏收为己用也得为了大汉而舍出去。
好,既然都想用在大汉的身上了,那么怎么用才算是最好的?
刘邦把萧何和张良他们叫来就是想要商量这个问题,可是萧何也好,张良也罢,虽然意思没有说白了,大意也是让刘邦把宝藏用到刀刃上。
什么才叫用到刀刃上?
如果说先前刘邦还不一定能确定,张良指出宝藏是藏不住的,而且还有贵族在一旁虎视眈眈,前方匈奴更是外患,这是点出了朝中的潜在危机和直接面临的危机。
还有张良指出贵族们的本性,他们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是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的人,刘邦如果不想让他们抱成一团,最好就不要给他们抱成团的理由。
财帛动人心,这不仅是对寻常人,对贵族来说,钱帛更是重中之重。
刘邦听明白了,而张良却不再继续说下去,只让刘邦想好了接下来究竟是要怎么利用这个宝藏。
刘邦确如张良想要的那样正在考虑细节,那么大的宝藏如果运回来一定就会惊动整个长安,如果不运回来,刘元出宫引起那么大的动静,不可能没有人跟着刘元一道去的,如此一来,宝藏所在也是藏不住。
“出宫去看宝藏的人是元儿,朕只当不知道如何?”刘邦在这个时候冒出一句,无论是萧何还是张良亦或是不知内情只听着刘邦这一句的曹参都立刻忘了规矩拿眼看向刘邦。
“朕有些事洋适合去做,交给元儿会做得比朕要好多了。”刘邦就是这么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会当作不知道这件事,那就是想将这件事全都推到刘元的头上,且由着刘元去顶住那些人。
不,是由刘元去对付那些人。
萧何和曹参都是刘元的先生啊,萧何更是知道刘元没有贪下宝藏而将宝藏献出刘邦的原因,刘邦这么直接想将事情都推到刘元的头上,虽然刘元本就是知情的人,但是刘邦这么做,萧何也是顿了半响没反应过来。
张良更是直接闭上了嘴,他并无让刘元吸引贵族们注意力的意思,刘元一而再再而三做的事早就已经引起了贵族对刘元的不喜,如果再叫贵族们知道刘元得了大秦的宝藏,他们一定想得到这份宝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知还会对刘元使出什么样的手段来。
“暗杀,他们杀过了,元儿将他们镇住了,吃过亏的他们不会再敢轻易妄动,那么他们能做的是什么?”刘邦在那儿分析,下面的三个人心思各异,刘邦却也顾不上。
“与元儿斗智,元儿斗不过他们?”刘邦反问一句,也是对刘元的信任啊,他相信刘元一定可以制得住这些人,让他们再也不可能凭白无故占便宜。
可是下面的三个人都不作声啊,哪怕刘邦是君王,但他也更是一个父亲,刘元为刘邦都做了什么,他们心里有数得很,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再说出什么不利于刘元的话来,他们真是说不出来的啊。
刘邦喃语完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再一眼看了三人都垂下头装作好像什么都没听见的样子,刘邦也想起来了这件事其实他们不宜插手,“好,朕知道该怎么做了,你们且当都不知道这件事吧。”
让他们进宫来就是向他们讨主意的,如今刘邦主意已定,当然赶紧将他们打发走了。
“臣告退。”第一个要退的人就是张良,张良动作反应如此之快,萧何和曹参也赶紧的作一揖道:“臣等告退。”
也是赶紧的准备离开,刘邦冲着他们挥手道:“去吧去吧。”
即将他们都打发了,三人齐齐地退下,也不说话地直往宫门去,本来该各自散去的人却往同一个方向去。
怎么说他们也是相伴多年的同僚,自有他们的默契。
伺候他们的人不远不近地跟着,而到了一处僻静之地,三人又同时的停下脚步,曹参立刻道:“陛下此意是又让始元公主为饵。”
他们还能不明白刘邦的意思?刘邦是再一次想用刘元去为饵,去吸引贵族们的注意力。
贵族一而再,再而三没能从刘元的手里讨好得,如今再出手更是为了利,一定会更加不择手段。
“暂时不会有什么事。”张良思量着肯定地说。
“与匈奴的和亲在即,他们再看重利也会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只有性命保住了,他们才会想下一步的荣华富贵,而且让殿下掌宝藏而动利动之,未无不可。”张良说出的是人性,尤其让贵族在生死之间的选择,他们是不会犹豫的。
“留侯说得对,在天下未定之前,匈奴来者不善的时候,他们既然恨不得公主出嫁和亲,虽说也是存了心想让殿下离开大汉,从此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人,同样还是盼着匈奴打不进大汉。
因为若是大汉的兵马不足以对抗匈奴,真叫匈奴打了进来,他们也讨不得半分好。
所以和亲是他们盼着的,也是他们觉得能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最能解决了匈奴办法。好不容易刘元当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