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架空]朱门千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姐的人家也不在少数。苏云筝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文氏。
文大夫人貌似想开了,听到这话,欣慰地点了点头“听了妹妹的话,嫣儿,我就放心了。”
这是苏云筝今天第一次听到大舅母叫娘亲为妹妹!
文氏应该是习惯了文大夫人一点就通,还有这样的情况下被叫妹妹。接着说起了苏云箫的事,“说起嫣儿,我就想起箫儿了!箫儿明年也该跟着姑爷回京了!”
大姐?成亲后,跟着大姐夫去外地快有三年了,战斗力猛啊,三年抱俩,还都是儿子!娘每次说起这个,总是咯咯咯笑个得分外得瑟。苏云筝知道,孔家嫡支近几代香火没那么旺盛,孔家现任族长也就一个亲弟弟,就是大姐的公公,儿子也只有两个。
而孔二老爷儿子倒是有三个,自家大姐夫就是二子,不占长,不占幼,偏偏是孔二老爷三个儿子里最出色的。听说大姐的大伯到现在还是没有一个孩子,小叔又还小,孔家二老对二媳妇满意得不行,既是名门出身,大家闺秀,又贤德淑良,孝顺公婆,还能生儿子。
像也是很熟悉这些,文大夫人笑了“小姑才是想箫儿了吧!箫儿过得不错,你还担心什么?准备准备,等他们回来,或者事先写信问问孔姑爷,想继续外放还是呆在京里?这些孔家也能办妥,但是咱们也要问问,显得亲厚。箫儿也好做,是不是?”
在这之前,苏云筝一直扮演着一个好的聆听者,这会儿,她开口了“大舅母还说担心大表姐,筝儿看大舅母这么事无巨细,大表姐肯定尽得真传。”
“你啊,敢笑话大舅母了?十几岁了,还像个孩子。等你嫁人了,看大舅母怎么笑话你?”文大夫人笑得很欢快,有些孩子气。
“筝儿!”文氏瞪了苏云筝一眼,“没大没小的,连你大舅母都敢笑话了!”
又是雷声大,雨点小,要是自己真的是古代人,说不定就被糊弄住了,娘明明就含着笑意,还装作一副生气的模样,苏云筝低了点头,暗自咂咂嘴。
“呵呵”看到这样的场景,文大夫人捂着嘴直笑。没出嫁前,自己跟娘曾经也是这样,眼前的女孩儿,没几年也要嫁人,生子,相夫教子去了。难怪小姑舍不得,想着文大夫人流出可惜的神情。
文氏似乎也想到什么,沉默了起来。
敏感的苏云筝即刻反应过来,扑到文氏身边,撒娇“娘,姐姐没回来,不是还有筝儿嘛!筝儿会一直陪着娘的!”
看着凑近自己的二女儿,文氏满心心酸,她能理解大嫂的意思了。女儿一个一个嫁出去,若是在嫁的近还好,嫁的远,一辈子也不知道见不见得到了。
这孩子,还是个孩子啊!虽然也聪明,可是总感觉没有那么妥帖,自己总是惴惴不安。还是给她找个好夫家,靠近些,也免得自家顾不到。
摸着苏云筝的手,文氏一脸伤感“筝儿说傻话了吧?哪有女儿家不嫁人的?娘就盼着你以后嫁了人也能常回来看看娘,娘就心满意足了!”
“娘……”苏云筝也红了眼,泪就要夺眶而出,哽咽着说不出话了。
“这是怎么了?好好的,还哭起来了?娘俩还有好几年一起呢!”文大夫人心也酸涩,但这时候只有她能出来劝泪了。
母女俩各自整理着,神色也回府了。
文大夫人终于说出了“小姑,明儿也十四了!”看了文氏一眼,神色有些似懂非懂,继续说:“二弟妹估计会有想亲上加亲的想法。”
文大夫人话音,戛然而止,留下的确实给文氏无限遐想跟考虑的空间。
文氏在二女儿的亲事上,还没有考虑过娘家侄子,经过文大夫人的提醒,有些想法了,明儿倒是个好选择。有娘宝贝着,二弟妹也不是糊涂的人,筝儿要是嫁过来,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要,苏云筝心底大呼,然而脸上却要状似害羞“大舅母,表哥是神童,筝儿怎么配得上呢!”
“我看筝儿是个有主意的。”文大夫人仿佛能看透一些苏云筝的伪装,夸了一句。她心里也觉得对于苏云筝来说,文家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这时候,苏云筝想起一首诗;大意是这样的,我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这也是苏云筝心底所想,不求恩*不移,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生能有所依,护我不受欺。
☆、第二十八章小三曝光
苏云筝的想法已经停留在心底很多年了,算年纪,其实今年她已经跟文氏差不多大了。这样的心思在现代她就想好了,人生谈一次恋*就够了。
文氏也了解二女儿不像大女儿一般,她乖巧,孝顺,却也灵动,喜欢偷懒。她不是不聪明,但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她不会尽全力去做一件事。
苏云筝笑着对答“这事,还是得爹娘做主。”
文氏心中默默地记下娘家侄儿,见到日已西移,便向文大夫人告辞,带着苏云筝回了苏府。
回府的路上,母女俩坐在一辆马车上,文氏还在想着将女儿嫁给娘家侄儿,是否妥帖。
车子渐渐到了上京的福街,这个时间,街上也不是很热闹,路边说话的声音都能听见。靠着车,苏云筝凝神静坐,一声“刚刚走过去的,是不是蒋大爷啊?他来这儿干嘛?”
另一个声音冒出来“哎,你还不知道?那个春水班的白青莲好像也在这里。不过今天怎么是白天啊?一般不都是晚上吗?”
文氏似乎也听到了,立刻让身边的知梅派一个小厮去打探消息了。
唉,这是要闹哪样啊?这大堂姐夫是外置宅院,包养小倌儿了吗?苏云筝不用细想就知道这周围的舆论估计已经蔓延开来了,再过不久,南信侯府跟承平侯府就要成为笑柄了。
会到苏府,苏云筝就自己跟着文氏去了娴华院,消息一会儿就要传回来了。苏云筝也很好奇到底,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哪一步了?南信侯府就没能阻止自家儿子出这样的丑闻?
文氏心里想着苏云筝年岁不小了,是该帮着管家了,这些事,也让她知道知道。虽说龌龊,也算得人生经历!
没有一炷香的时间,去打探的小厮回来了,娴华院外早已婆子等着,领着他就来回话了。
进门的小厮衣服洁净,发丝不乱,见到女主人也没有慌,眼神没有随意瞟。苏云筝打量了两眼,自家一个小厮,给人感觉都很舒适,并且训练有素。
外院的事虽然总领权在娘的手上,但管事的是大总管,也是琴心的相公。管家也是个大帮手啊,苏云筝已经展望以后成了家,也找个好帮手,那样自己可就省力多了。
只见那小厮礼行得行云流水,先向主人问好“小的林子见过夫人,二小姐。”
文氏也不需拿乔,直接开口“免了,先把打听到的事情说说。”
“是”那小厮也不多说,开始把他打听到的说了出来“小的去找福街那周边打听了一番,据说那宅子在一个相对隐蔽之处,已经被买下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最近才有人搬进去住。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是谁。直到有天晚上,有个打更的看到一个蒋大爷进去了。”
停顿了一下,小厮似乎研究着该用怎样的措辞“周围的人都以为是蒋大爷金屋藏娇了!最近,有天清早,有人看到白青莲带着行李去了那座宅子在没有出来。所以,今天蒋大爷去,才有那些话出来。”
又是晚上,又是早上的,还以为做的偷偷摸摸,无人知晓吧!这两人当别人都是傻子吧!或许,有心人就是想让别人知道,文氏冷笑。
上京这样的地方,谁能瞒得住谁啊?苏云筝对于古代的消息传达置信,即使没有现代的高科技,也没有多少人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把事情做得悄无声息的。
文氏见到这个林子欲言又止,示意他继续。
林子说道“周围的好多人都知道那宅子里住的是谁了!说的话也花样很多,不过都不是好听的。据说,南信侯府也有派人去打探,但是还没有具体去做什么。小的已经买通一个小贩,仔细留意,一有新的消息,立马来传。”
苏云筝看到文氏露出赞许的眼神,一个下人,吩咐他去做事,能够举一反三,为主子着想,是个好苗子。
文氏不会直接说出赞赏的话“好,你先下去吧!有什么消息再来禀报!”
林子行了一个礼,退了出去,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多说。
林嬷嬷也在一旁,对这个小厮她也觉得是个可造之材“夫人,这个林子,不错啊!”
文氏也不想因为这样一件简单的事,就特意嘉许谁,但是掩饰不了她发现璞玉的心,笑着回头“嬷嬷,回头跟琴心说说,咱们大总管也是个惜才的呢!”
娘真是,这是说大总管当年得知娘要给贴身侍婢找人家,自己求娶琴心的事吧!苏云筝觉得这是她来到古代见到的第一对自由恋*者。
两个人婚后一直郎情妾意的,单看琴心成亲七年就生了四个孩子,现在肚子里还揣着第五个,就知道了。想着这样的战斗力,苏云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同时发出笑声的还有林嬷嬷和知梅知竹几个,这事大家都知道。
笑过之后,文氏又思量起蒋姑爷这件事了,看来今天还要派人去承平侯府传个话,婆婆应该还不知道呢!
*****************************************************************
苏云琦这些天一直呆在承平侯府,她得知相公居然在外边有别的女人时,已经怒不可泄了。只想到带着女儿回娘家,她要和离。
过了两天,她的心又平静下来了,想着不过是个卑贱的女人(外面的女人在她心里都是卑贱的),就算进得了南信侯府,还能压得过自己不成。在承平侯世子夫人的劝解下,渐渐地,她萌生了回去的念头。
然而,这时候,承平侯夫人却道出了真实的小三身份。
承平侯世子夫人气的恨不得一佛升天。
苏云琦则是难以置信,相公怎么会?不,相公不是这样的人,一定是祖母搞错了,对,一定是!
但在承平侯夫人一再地肯定之下,她知道自己是在欺骗自己,回去求证,也只是为了让自己更伤心。苏云琦一下子泄气了,像只破败的娃娃,顿时气色就败了,当天就生病了。
南信侯府也派人来接大少夫人回去,都被承平侯夫人挡了。若是一般的在外面找女人,也就罢了,她一定让孙女做足了正室夫人的气派,可是事情不是那样,那回去,就另当别论了。
且不说,苏云琦是承平侯府的嫡长孙女,哪怕这时候只是一个庶女,承平侯夫人也不会坐视不理。这样的事,沾一点,惹一身骚,她还要为子孙后代考虑呢!
苏云琦的心思其实很好猜,一开始她知道自己相公总是往外跑的时候,就已经察觉他应该是外边有人了。这是她是无法接受的,家里不是没有通房,她也不是不能生养,为什么相公还要找外边的女人呢?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也不能妨碍她内心对丈夫如此行为的抗拒。所以,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用回娘家,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
结果,丈夫应该知晓了她的怒气,却视而不见,已经我行我素。她不能忍受了,二次干脆连女儿一起带着回了娘家。遇到亲娘,本想诉述内心的苦闷,千言万语,却道了一句“我要和离”。
本以为自己娘能理解自己内心的苦楚,谁料直接挨了一巴掌。她觉得自己受着天大的委屈,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觉得自己挥手太鲁莽的张氏,心有愧疚,拉不下脸跟自己女儿道歉。但她将打听到的事情,跟苏云琦分析了利弊。在她心里,顶了天纳一个小妾进门,哪个女人不得受这样心里在滴血,面上挂着微笑的苦。
了解怎样做对女儿才是最好的,她把或许女儿不能接受的想法都说了,就希望苏云筝早点想清楚,接受现实。可惜,她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出人意料的结局。
苏云琦不是个没脑子的主,虽然她娇生惯养,在张氏的宠溺之下长大,承平侯夫人对她也伸不了手教养。但是张氏该给的教育也没缺过。诗书礼仪,琴棋画,女工,每样都是延请尽可能找到的好老师来教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苏云琦天赋不佳,才艺没学精,掌管中馈也是跟着张氏学了些皮毛。妻妾之争,她从小耳濡目染,本事没有多大(她娘宅斗就不是个高手),这里面的曲曲弯弯却熟悉德七七八八。
没几天她就想明白了,男人即使有了别的女人又如何?顶了天就是一个院子,一点银子的事,谁还能把自己从蒋庆榆嫡妻的位置上拉下来不成。
还有自己有韵儿,家宅不宁,孩子受得委屈最大了。她记得小时候,娘不管爹对她好不好,对自己总是一如既往的疼*。
渐渐地,苏云琦说服了自己,回去吧!蒋家才是你现在的家,蒋家才是韵儿的家。
正当她决定要回去的时候,承平侯夫人遣人来。
当听到相公外面的人是个男人时,那一刻,苦酸杂陈,泪流满面。一个男人,抵过了府里的莺莺燕燕,抵过了自己这个在家守候的妻子,抵过了亲昵地叫他一声爹的韵儿,让他如此流连忘返。
人生如此可笑,当她悔悟自己应当回去之时,却一块大石头砸了下来,阻挡了她回去的路,也嗤笑她的悲哀。
往日里,她还讥笑二叔是庶出,纵使读书上进,又怎敌得过自家相公南信侯府长子嫡孙的尊贵。小叔再得婆婆喜欢,娶自己表妹,也不过一个庸人,半点人事都不通晓。而这时,往日里两个弟妹的面容都浮上她的眼前,她们过得都比自己快乐。
二弟为人不知变通,对妻子却很尊重,夫妻俩投手举足之间,时常表现出默契。无怪乎,婆婆总是暗自夸二弟妹会照顾丈夫。
三弟平时似乎有些无所事事,却对妻子唯命是从,平日里也几乎都宿在三弟妹那里,可算夫妻情深。
只有相公,看着似乎温和,却总是不冷不热,跟自己感绝不亲近。连孩子都生了,自己却从未细想过,为何相公有时候似乎更喜欢宿在书房?
她沉默不语,独自品味着这婚姻的悲哀。
☆、第二十九章抉择
当文氏的消息传到承平侯夫人那里,承平侯夫人早有准备,只是没想到,南信侯夫人居然没管住自己的儿子,还任着他找那戏子。
承平侯夫人派去的人每天都回蒋大爷什么时间在南信侯府,什么时间出去,去了哪里。有时候一个店,一呆就是好几个时辰,等人进去查探,蒋大公子早就不见了踪影。
那个戏子就那么好?自己好好的孙女怎么就让他这样糟蹋?承平侯夫人已经显现的皱纹又深了,双目里,有悲痛,而更多的是怒火。
派人找来张氏,承平侯夫人沉吟许久,闪过各种念头,最终还是停留在那个虽然看似毁灭,却对自己孙女最好的决定。
张氏莫名自己被喊过来,心里却有些底,怕是那个混蛋的事了!
她素来以为自己女儿有些骄纵,悔叹自己太过娇养,让她在夫家仍学不会低头,为人媳,为人妻。而现在,对女儿的受到的委屈,有着莫大的愤恨,对蒋庆榆那个混蛋,她恨不得亲手困了他,鞭打一番。
然而这样小小的折磨,又怎能才能抵得了自己女儿心底的痛呢?从不哭泣的女儿,为了他留了多少泪,为他生了女儿,他却在外面找了男宠!
张氏最最痛苦的是,当年这个婚事,是她最终挑选了蒋庆榆做自己的女婿。既门当户对,蒋庆榆也算得上上京的青年才俊。都怪自己,不然,女儿就不用受这么大的苦了!
不一会儿,张氏就来到了福荣堂正房。
见到媳妇来了,承平侯夫人也不多说,将得到的最新消息直述。
什么?南信侯夫人没将那混蛋看在家里吗?居然还任由他去找那个臭戏子!张氏长大了嘴巴,惊愕之意,溢于言表。
承平侯夫人冷着脸,简而言之“媳妇,我喊你来,不是为了说这个消息。而是想问你,琦儿,你打算怎么办?”
显然没回过神来,张氏直愣愣问了一句“什么?”
话一出口,张氏才明了,这是要她表明对此事的态度,但她还是抛出了疑问“娘,此事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听到这个回答,承平侯夫人恨不得翻白眼,她还想着让女儿继续呆在火坑里,难道就舍不掉这荣华?她双目瞪着张氏,虽没有瞪得很大,但张氏很直接地感受到那怒气来势汹汹!
张氏心里打了个颤,娘的意思很清楚,这是说没有余地了,难道女儿一定要和离吗?那韵儿怎么办?
当年,就是再怎么生不出儿子,又有生了长子的小妾爬在头上,她也没有想过跟相公和离。这回,遇到自己女儿的事,她也总是尽量想挽回女儿这婚姻的颓势。
即便此刻,她心底还是不希望女儿和离。只盼着南信侯府能管束蒋家那位大爷,改恶从善,让女儿以后不至于过上守活寡的日子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