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丞相的公主妻-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清凰回过头,呵斥道:“闭嘴!”
  祈猛正说得起兴,反正他早就应该死了,现在的日子都他捡回来的,只要让他在死之前发泄个够本就好,结果被李清凰一呼和,他只得立刻闭上嘴,委屈地看着她。
  这么一个满身大块肌肉的壮汉露出这一脸委屈巴巴的表情,这场景可算是十分酸爽了。
  李清凰撩起衣摆,也在祈猛身边跪下了。她直视前方,肃容道:“不知陛下可容臣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细细道来?”
  女帝谢珝望着她,忽然露出了一个笑容:“好啊,你且说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李清凰道:“祈猛曾经正是个死囚,也是臣亲手将其擢升从五品凌武将军。此事是臣犯下大错,妄想瞒天过海,所有的后果本该由臣一人担起,跟祈猛本人无关。”
  女帝谢珝换了一只手撑着下巴,慢条斯理道:“你说你犯下大错,那么所谓的错处到底是遵循了哪条律法?错在何处?”谢珝这句话一落下,众人便明白了她的意思,她今日就是想要包庇自己的亲生女儿了,别说她就是把一个死囚搞成了五品凌武将军,她就是一群死囚组成了一支军队,她都不会罚她。
  有的朝臣不由在心里暗道:有个亲妈就是好啊,这事要是换了别人,就算不死怎么也得脱一层皮。


第216章 134朝堂争端(3更)
  李清凰昂首道:“祈猛此人,曾经杀死了家乡的收粮官。那年正是神龙元年,想必陛下还有印象,当年多地大旱,突起蝗灾,祈猛家纳不出粮,他的母亲被收粮管活活打死,于是他才失手杀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为何祈猛杀人就要一命抵一命,而那个收粮官却可以胡乱草菅人命?后来祈猛及另外几十名死囚被放出关外,作为吸引突厥人的诱饵,他徒手杀了几个突厥兵才活了下来,在军中立下赫赫战功,在场各位若是将来有机会,都可以去平海关问问,那位祈将军杀了多少突厥人?救下了多少兄弟?他有没有仗势欺人?有没有鱼肉百姓?”
  李清凰用力地磕下头去:“如果说这件事到底有什么错处,那错处都在臣身上,祈将军何辜?”
  祈猛虎目含泪,也跟着她磕头,他力气大,皮粗肉厚,便是磕头也磕得砰砰响:“皇帝,俺就是个粗人,也不会说话,但是如果你要砍少将军,还不如把俺砍了,留着少将军也好啊,她能把突厥人杀得片甲不留。你砍了她,今后谁来帮你杀突厥人啊?”
  女帝谢珝笑道:“是啊,如果我砍了李少将军,将来谁为朕守卫平海关,抵挡突厥?难道要依靠在座各位吗?萧尚书,你说说看,若是我今日下旨免了李少将军的官衔,将来还有谁愿意为朕出力,为朕守住这西唐的乐土?萧尚书,你能代替李少将军带兵去边关打仗吗?”
  萧尚后颈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他虽是兵部尚书,可只是个纯得不能再纯的文官,让他去平海关那种地方,就等于直接推他去送死。他正色道:“陛下所言甚是,臣怕是难当此重任。平海关自然需要像李少将军这样的将才。”
  谢珝又道:“那么萧尚书觉得此事应当何解?”
  萧尚在心里暗道,你的女儿你自然怎么都要保住,还装模作样问他此事何解,怕是早就有定论了吧?萧尚只能垂目道:“依臣看,倒不如罚李少将军三月薪俸,小惩大诫。”
  这样一来,罚也是罚了,只是这罚得不痛不痒,对李清凰自身并无损害。
  谢珝笑着转向林缜:“林尚书,你的看法呢?”
  林缜连忙长身行礼,沉声道:“依臣愚见,眼前有两件事要办。第一件,应当明文在西唐律中写上严禁用死囚当诱饵,祈将军一事尚属先例,且希望将来不会再出现相同的例子。第二件则是重新调拨军饷,保证将士们吃饱穿暖。”
  谢珝当即拍板:“朕亦有此意,此事便交给林尚书去办,尽快把军费的预算呈到朕的面前,退朝!”
  李清凰听到“退朝”两个字,陡然间松了一口气,她伏跪在地,这才放下了之前一直悠悠悬起的一颗心。
  不过是一场早朝,就如此风起云涌,跌宕起伏,最终又峰回路转。
  等他们退出含元殿,陶沉机才不甚赞同地皱眉道:“少将军,你今日行事,实在是太冒进了。若是谢老将军还在,绝对不可能赞同你——”其他副将从来都没机会见识这等场面,可陶家曾是清贵之家,家中也出过一品大员,李清凰做的那几件事都是兵行险招,稍有差池就得掉脑袋。谢珝手段狠辣,如果她要对谁下手,可不会顾念什么母女亲情,她这些年打压自己的亲生儿子太子李苌可没有丝毫手软过。
  李随棠忙勾住陶沉机的脖子,生怕他再说出什么煞风景的话来:“不管过程有多惊险,现在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陛下愿意再拨军饷给我们,那就行了,何必还要去说这些不可能的事情?”
  陶沉机被他勒得说不出话来,只拼命挣扎,想继续对李清凰说教。李随棠怎么可能让他如愿,给刘泉一使眼色,两人一左一右把他架住,让他发不出一点声音来。
  祈猛却佝偻着巨大的身躯,扑在李清凰肩头,嚎啕大哭:“将、将军,我祈猛就没服过几个人,谢老将军是一个,你也是一个,就只有你们两人……你说得太好了,为什么收粮官打死我娘就可以不用偿命,我却要抵命,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这些话……”
  李清凰又好笑又辛酸,一面是被他那庞大的身躯和体重压得差点背过气去,一面又觉得让这样一个彪形大汉大汉哭成这样实在是心酸。她抬起手在他背上拍两下:“好了,有什么好哭的,你们是我的副将,我不帮你说话还能帮谁?你们犯错,就是我犯错,大家有错一起扛,我要是不能帮你们兜着,我还当什么将军?”
  祈猛闻言,哭得更加厉害,还把眼泪和鼻涕抹了她一身。
  李清凰:“……”虽说她并不怕脏,可还是好想揍他怎么办?
  而她另外三个副将只顾着内斗,根本没有人能腾出手来帮她安抚祈猛。
  正当她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很面善的宦官急急赶到他们身边,低声道:“李少将军,陛下有请。”
  ……
  这是两年来,她第一次和自己的母亲面对面。谢珝下了朝,就换了一身襦裙,一头浓密的黑发上簪着一支梅花簪子,就像是一位很普通但是很美貌的夫人。
  李清凰之前那身衣裳黏满了祈猛的眼泪鼻涕,如果穿着这样一身衣服去面见陛下,那实在是太失礼了。宦官便安排她去沐浴更衣。当她换上一身裙装,再挽了一个女子的发髻,面对镜子的时候竟是有些许恍惚:她竟然有点不习惯穿上女装的自己。
  谢珝见她有点别扭地撩起裙摆踏进承正殿中,忍不住轻笑了一声:“怎么,你现在连裙子都穿不惯了?”她站起身,朝她伸出手去:“清凰过来,让娘仔细看看你。”
  李清凰笑意盈盈地上前,任由母亲握住了她的手腕。在这一刻,她们并没有君臣之别,她就是她的母亲,而她是她曾经最宠爱的次女。谢珝轻轻地抚摸着她的面孔,她参军那年才十六岁,如今却又长高了,可她看上去还是有点瘦,却丝毫不显得娇弱,她在兵部上报的文书中看到了许许多多关于她的事迹,她已经完完全全成长成了独当一面的将才。


第217章 135陌上谁家少年(4更)
  谢珝牵着她的手,将她领到书房后面那张贵妃榻边,她在塌边的小几上挑了好一会儿,才挑出几块糕点:“我记得你不能吃贵妃糕,一吃就浑身长疹子。”她捻起一块做成梅花状的糕点,塞到她的嘴边,又叹气道:“你怕是吃了不少苦吧?”
  李清凰含着糕点,还等不及咽下,便道:“吃苦倒也没怎么吃,就是开头总让人看不起,不过现在可好了,我直接把不服我的人都打趴下了。”
  谢珝笑道:“萧尚那老狐狸肯帮你递折子,莫不是你也把人给打趴下了?”
  “萧大人根本不见我,不过他让他的儿子来探我口风,我威胁他说如果不帮我到他爹面前美言几句,我就……”李清凰显然深谙如何调一个人胃口,她讲到最关键的那部分,突然闭口不言。谢珝点了点她的额头,笑骂道:“古灵精怪,快点说,你威胁他什么了?”
  李清凰道:“我对他说,如果他不帮我,我便择日上门找萧大人提亲。”
  想那一刻萧炎那张吃了屎一样的脸,她便觉得好笑。
  谢珝显然没想到她竟来了这一出,顿时笑得前仰后伏。她笑完了,擦了擦眼角沁出的泪水,轻声道:“娘都忘记了,娘的清凰已经十八岁了,是该嫁人了。你若是喜欢哪家公子,便跟娘说,总是会让你如愿。”
  李清凰摆了摆手:“还是算了,万一我战死了,那对方岂不是被我害成了鳏夫?”她向来藏不住话,眼见谢珝态度亲昵,她便也没有再像之前早朝那样小心翼翼,可是话一脱口,她又知道自己说错了,她尴尬地补上一句:“这不是……也没什么能入眼的。”
  谢珝神情莫测,只低声道:“……是啊,不知道你会看得上那家公子呢?”
  不论哪家公子大概都禁不住她一拳头的。
  她从前还想着,她的次女容貌比她当年更盛,不知道多少权贵公子要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她却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险却又最出人意料的道路,她走得很快也很坚定,很快便把长安的锦绣繁花远远地甩到了身后。她不知道她这条路到底选得对不对,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连头不回地走了。
  她看到自己的长女李荣玉,只会觉得她的确是老了,她年轻的时候明明也是这样跳脱张扬,现在满心想着的却是如何平衡大局,如何统筹手上的权力。可是看到李清凰,她又觉得些许惆怅,她自诩的果决勇敢在她面前就只是一个笑话。
  她既害怕她手握兵权,将来会对整个朝政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又心疼她年纪轻轻就在边关受苦,九死一生。她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个女儿,也不知道该为她安排一个什么样的归宿。
  谢珝缓缓地搂住她,低声道:“你想要什么,只要朕有的,就都能赏给你。”
  李清凰闻言,眼眸微微暗沉下来:不管她是不是愿意面对,她的母亲,女帝谢珝还是对她产生了忌惮之心,尤其是今日早朝时,她那些副将的忠诚更是把她推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她从来不愿意去想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就像当初李柔月是抱着何种目的同她交好,就像谢珝送她去突厥和亲的心思到底存在了多久,那些事都不能细想,想得越多,便越会感觉到一种无望的恐惧。
  李清凰慢慢地从她怀里挣脱开来,跪倒在贵妃榻下。她低着头道:“儿臣就只有一个请求。陛下垂怜,当年赐予儿臣许多事物,如今平海关危急,儿臣想要把陛下当年赐予之物换成粮饷,分给那些将士们。”
  谢珝脸上的微笑淡了一些:“你……就只有这样一个愿望?”
  “是,儿臣就只有这样一个愿望。”
  谢珝缓声道:“既然如此,那朕便允了你这个要求。”
  李清凰拜伏在地:“多谢陛下。”
  她们终究还是不能再继续表演母慈子孝久别重逢的场景,这个世上有太多东西将她们曾经的亲情割裂开来,用那些权势妥协和算计去填充这世间最宝贵的感情。李清凰永远都不是李荣玉,李荣玉的一切都是她赐予的,她今日能够给予多少他日就能收回多少,而李清凰如今所掌握的一切却不是她谢珝能够控制的。她曾经想着要当将军,多少人笑她异想天开,少年不知天高地厚,可是现在呢,谁还敢这样取笑她?如果……她在将来的某一日,忽然想着要当皇帝了呢?
  曾经,少女时期的谢珝还想着为何要把皇帝叫做孤家寡人。明明皇帝的身边有这许多人,花团锦簇,不管想要得到什么,便可以用手上的皇权去夺取,甚至有时候,皇帝根本就不用说一句话,总会有身边人替他把他心中所想双手奉上。可是,现在她知道了,正因为她站得太高,看得太远,这世间再不会有一个人能同她比肩,就算她还能碰上一个只是对她倾心爱慕而并非看中她的身份地位的人,她也不敢冒险去相信。
  曾经恩爱非常的丈夫早已同她离心,到了最后竟成了一对怨侣。她原本最疼爱的女儿和儿子她也不能再去疼爱,因为她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只盯着她的龙椅。她现在就只剩下那一张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椅。
  ……
  李清凰回过身,遥望着宫廷最中心的承正殿,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到她将胸中的那口浊气吐出的时候,她又恢复了那股坚定不移的、近乎于鲁莽的勇气和决心,她一个转身,竟直接和身后的人重重撞上,她踉跄了一下,很快又稳住身形,还顺手扶了对方一下。
  只是,当她伸手托着对方的手肘,脸上神色又变得意味深长:“……林大人?”
  林缜盯着她托在自己手臂上的那只手,陷入了一种难言的两难,推开显得失礼,而不推开又显得唐突。待他抬起那双清淡的凤目,看到了李清凰此刻的装扮,忽然又愣住了。
  李清凰觉得有些好笑,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这次她回长安叙职,林缜看她的眼神都有点怪怪的。她伸出一只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林大人?”


第218章 136陌上谁家少年(5更)
  林缜猛地后退了一步,行礼道:“公主殿下。”
  “你是不是看不习惯我穿裙子了?”李清凰玩笑道,“其实我自己都不习惯。”她一眼就注意到林缜手上的文书,大概有一个指关节的厚度。她立刻就变得更加热情了,要是林缜不是那么矜持正经,她大概就打算直接跟他勾肩搭背一副哥俩好的样子了:“林大人,你是不是早就想到我会在早朝上做什么了?”
  瞧瞧,这边陛下才下了旨,不过两三个时辰,他连呈报的文书都准备好了。要是人人都像林缜那样,她也不用这样发愁了。
  “微臣只是事先做了些准备,毕竟此事迫在眉睫,总是不适合拖拉的。”
  李清凰笑道:“那我便先行谢过林大人了。”
  她又瞟了一眼他手上的文书,她倒是很想看看他在文书里写了点什么,可是现在就连皇帝都还没看,她若是抢了先看,也的确是一件很忌讳的事。她只能痛苦地把自己那就快黏在封皮的眼神撕了下来:“林大人上回说贵府请了一位会做江淮菜的厨子,不知何时方便让我上门蹭饭?”
  林缜却也干脆,直接跟她定了下时间:“后日如何?那日微臣休沐,静候殿下到来。”
  李清凰敲定了时间,便也干脆地出了宫。到了傍晚,女帝派来的宦官又抬着八台木箱进了行馆,说这些都是女帝给她和她那几个副将的赏赐。李清凰大大方方地接下了赏赐的清单,只见这八台箱子里,大多是衣服和首饰,还有一箱却是黄白之物。
  李随棠他们等那宦官出门,立刻就开始翻看起箱子里的东西,他们看到那些绣工精致布料柔滑的衣服和布料,还有些失望,待开到第三个箱子,露出里面银光闪闪的银锭,激动得就要语无伦次:“卧槽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银子,让我先摸一摸……”
  李清凰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手上捧着一只茶碗,有点好笑地看着他们对着这满箱的银锭子摸来摸去,恨不得再取出来咬上一口。尤其是李随棠,他本就出身清贵,虽然比不得那些门阀世家,但在军营中也绝对算得上家世不错了,谁知道他见了银子也一副眉开眼笑的模样。
  反倒是陶沉机从她手上接过清单,仔仔细细地看上了一遍,兜头便泼了一盆冷水:“可惜……终究还是杯水车薪。”
  一箱银锭,折合起来也还不到一万两白银,若是要购置防具武器还有粮食,实在也是不够的。
  李清凰道:“这些是陛下赏赐下来,这也就说明了一件事,陛下在明面上是支持我们的,户部那边还会抽调一些钱粮出来,我们再想办法让那些世家和富商募捐出一些,这样就能安安稳稳地度过今年。”
  陶沉机蹙着眉:“你想要从世家和富商手上拿钱?”
  要从那些权贵世家和长安的富商手上抠出银子来,那不必说自是千难万难。不能说她异想天开,但是的确还没有人能做成功这种事情。
  李随棠闻言,立刻凑上来,提议道:“我知道长安有位姓王的商人,他可算是西唐数一数二的富豪了。不如就从他开始试试?”
  李清凰沉吟道:“姓王,和琅琊王家有什么关系?”
  李随棠拊掌:“将军真是敏锐,那姓王的商人单名一个素字,名叫王素,他说自己往上数三代乃是琅琊王家的旁支,还有本族谱为证。至于实际是不是,这就很难说了,不过这王素当真靠着这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靠上了琅琊王家这座大靠山,才能长安站稳了脚跟,还当上了皇商,成为长安商会的会长。如果他能出面支持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