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丞相的公主妻-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将来会怎样?有个孩子傍身,总比像现在这样胡天胡地蹉跎着强。只是这些话,当着林缜的面,她却是不太好说。
  和顾嬷嬷继续这样念叨下去相比,那汤药显得也就不是那么可怕了,李清凰端起药碗直接一口闷:“好了,我喝完了!”
  李清凰这副大义凛然一口闷掉汤药的模样,林缜觉得自己大约还能笑一阵子,只是不大好当着她的面笑。他憋着笑,和她用过晚膳,又陪她一道在院子里散步消食。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之后他就该去书房看书写奏疏,待到子时再就寝。李清凰等了又等,结果他根本就没有去书房的意图,惹得她警惕地望着他:“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再让我喝那种调理的药,你就一直睡书房吧。”
  林缜含笑道:“其实,你误会我了。”
  他顿了顿,又道:“我只是想找个大夫帮你调理下体寒的毛病,可没有别的想法。你要是想让我睡书房,我今晚就睡,绝不推脱。”
  李清凰见他说得诚恳坦荡,心情又好了起来,笑吟吟地抓住他的衣襟,低声道:“那将来……你更想要儿子还是女儿?”
  林缜心中一荡,抬手扶住了她的腰身,笑道:“我都喜欢的。”
  虽说按照林老夫人和他爹娘传宗接代的理念来说,当然要儿子才好。可是他却没有这种想法,觉得就算是个女儿,他也会如珠如宝把她捧在手心里。
  李清凰道:“如果是女儿,我希望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精通女红,仪态端庄,像个名门淑女。”
  林缜啼笑皆非:“为什么?”
  他还以为她会说,若是女儿,就让她习武,将来谁不长眼睛敢欺负她,就直接把那人痛揍一顿,教他不敢再造次。李清凰有点沧桑地叹气:“如果她女红做得好,我就可以给别人炫耀,这就是我手把手亲自教出来的。”
  林缜用力抱了她一下,笑道:“好好好,你说什么都是对的。”他凑近她的耳边,低声道:“我还以为你会喜欢教她习武,就跟你一样,当个英武的将军。”
  李清凰瞪大眼睛,诧异道:“这怎么可能?!如果跟我一样,将来哪里还有夫家敢要她?那我得准备多少嫁妆才够?”
  她向来有自知之明,若不是她那公主的身份,还有她曾经那张脸,哪里有人会喜欢她追捧她?谁还想当受虐狂,怕是逃跑还来不及了。
  “也不必这样妄自菲薄,”林缜嗓音温柔清润,“在下林缜,沧州平远城人士,家中父母健在,上有兄长三人,神龙四年考中状元,现在中书省任职,愿聘小姐为妻,将来举案齐眉,白首偕老,生生世世,永不毁诺。”他顿了顿,又补上一句:“不要嫁妆,人嫁过来就好。”
  ……
  七皇子李慕这几天可谓过得极不顺心。
  他本是个富贵闲人,无官无职,心安理得地当他的纨绔皇子。结果林缜一封奏疏,直接把他做得那些事给抖落出来,可偏偏那奏疏还写得客气,生动描述了七皇子在外城发现流匪入长安,身先士卒,亲自上前缉拿匪患,应为皇子之表率。林缜从来都没写过这种言辞夸张的奏疏,虽然满篇赞许之词,可越读越不是滋味。
  女帝哪里还不明白她这个小儿子又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这接风宴上挑衅突厥使臣的事情还没过,他就又忍不住蹦跶出来搅合出别的事情,她越想越生气,直接把太子喊来,把那封奏疏劈头盖脸地扔在太子头上:“你们是不是不会消停了?没那本事,就不要出去露怯,一个两个,真本事没有,招惹是非的手段却是厉害,你看看李慕又做了什么好事!”
  李苌开始也不知道女帝把他叫来是为了什么,可是看见她满脸怒气,也就配合地装出一脸无辜来,等到那奏疏砸到了脸上,他更是满心不是滋味:他的母亲到底把他当成了什么?!他还差几个月就到而立之年了,别说太子监国了,整个朝廷上下谁还不知道女帝厌弃太子,现在李慕做了蠢事,也要怪在他的头上,嫌弃他没有教导好幼弟,他这个太子当得真是一点尊严都没有!
  李慕是他弟弟,又不是他亲儿子!就连亲妈都没管教过他,凭什么他做错事要摊到自己头上?
  李苌捡起奏疏,躬身行礼,大声应喏:“陛下说得是!儿臣这就去教训那小子,禁他的足,让他知道教训!”


第349章 265牡丹花会(5更)
  女帝谢珝撑着头,疲惫地靠在龙椅上。她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又摸了摸椅子上那龙头扶手,喃喃道:“每个人都盯着这把椅子,朕还没老,他们却都等不及了……”
  等不及的除了太子,还有平阳公主。李苌刚被训斥离开,平阳公主李荣玉就等在承正殿外面,等候传召。
  李苌前脚刚走,李荣玉后脚就到,谁还会想不到他们到底在宫中布了多少眼线。谢珝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来通传的德洺,喜怒难辨:“让她进来。”
  她对平阳公主一直都是亏欠的,旁人都以为她亏欠自己这个长女是当初为了把王皇后拉下后位而没有为她好好地治腿,其实并不仅仅如此,她亏欠她的还有一桩好姻缘。
  那个时候,她尚且还未登基。皇帝病重,卧榻不起,眼见就撑不了太久了。户部漏出了一件多年贪腐案,这件案子抽丝剥茧出来,牵连甚广。对于谢珝这样玩转阴谋阳谋手段强硬的人,她很敏锐地感知到,她的机会来了。她现在就只是垂怜听政的皇后,趁着皇帝病重把持朝政,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当她尝过那种金口玉言一开就能一言断天下的滋味以后,她对于这种掌控全局强权定江山的甜头已经无法舍弃。只要她还是皇后的一天,将来皇帝驾崩,终究是要把朝政大权还给太子,还给李家,可是她怎么可能还能轻易放下?
  她并不想当一个干政的外戚,也不像当前朝的吕后,她想当这天下之主,这万民朝拜万国来朝的帝王!
  她磕磕绊绊走到如今,早已把能够舍弃的都舍弃了,不能舍弃的也断绝了,夫妻情谊,母子之情,家族养育之恩,她已经全部都顾及不了。她火烧火燎,无法忍耐蛰伏,她想要登基为帝,也必须不折手段,去做任何事情。
  当时的障碍就是,到底是谁来出这个头,把这桩贪污案闹开,最好闹得天下尽知,闹到无法收拾。
  只要她抓住了这个把柄,她就能收拢人心,将自己送上帝王的宝座。
  按着当年的局势,谢珝身边也并没有实权在握的拥趸。毕竟她是个女人,历史上并无女人登基为帝的先例,西唐民风开放,可是一个女人当皇帝也算是惊世骇俗之事。就算她授意钦天监不断把自己是天命所归帝子的消息传出去,但绝大多数人也只当听到了一个笑话,并不相信李唐王朝会传到一个女人手上。
  于是,谢珝看中了平阳公主从小就定下亲事的夫家。
  那是她的丈夫定下的亲事,只是交换了信物和庚帖后,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那是一户好人家,满门清贵,是刚正不阿的直臣,就算打碎骨头都不会低头的傲骨清高的清贵人家,可以说,这是一桩再好不过的亲事。因为他们是直臣,就代表了他们不会参与到门阀世家的党鹏之争,刚正不阿,家风严正,就说明了他们不会亏待平阳公主,将来成婚之后后院不会有乌糟事。
  而那个同平阳公主定下婚约的贵公子的父亲正任职户部侍郎。
  户部的贪腐案,如果说,要从哪里入手,显然从户部内部入手再好不过。
  可是这样一来,那位户部侍郎就会成为权谋中的牺牲品,一颗被抛弃的卒子。
  驸马没了,将来再去找一个更好的就是,可是能不能顺利登基的机会就只有这一次。
  谢珝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而刚刚出宫开府的平阳公主得知这个消息,在她的仙乐宫外跪了整整三天,中间昏厥数次,奄奄一息,她也没去见她,听她说一句哀求的话。
  三天之后,户部贪腐案彻底爆发,谢珝大兴酷吏酷刑,下狱成千官员,其中不乏当初反对她垂帘听政的世家高官。之后整整三个月,长安城内兴起一片腥风血雨,人人自危,御史台弹劾的奏疏犹如雪片飞向了御案。皇帝自然也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垂死病重忽坐起,硬撑着要起来处理政事。
  他的身子已经被蛀空了,哪里还能处理得动政事,当他读到那些御史状告皇后颠倒阴阳霍乱超纲的奏折,胸口发闷,气得喷出一口鲜血。
  他想要去前朝处理政事,却被软禁在后宫之中,他这才发觉,原来不知不觉中,他从少年时就爱重了的妻子,他的皇后,已经只手遮天到这个地步。谢珝是个极其狠心的女人,她虽然下令软禁皇帝,却不制止皇帝身边的人把外界的消息带给他。当皇帝听到户部那件案子牵扯出一连串的高官,只要是沾上关系的就被抄家流放,严重点的直接秋后问斩,就连他当年给平阳公主定下的亲家也被贬为庶民,全家流放数百里,女眷全部充官妓时,又是一口鲜血喷在龙帐。
  前朝动荡不堪,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皇帝度日如年,在后宫后日日煎熬,很快就连爬都爬不起来,陷入昏迷。
  太医院的御医全部都聚集在承正殿外,不眠不休,可是根本无力回天。
  只要政治触觉敏感一些的人都知道,这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早就是一个空壳子了,他已经被皇后架空了权力,现在的皇后才是真正握有生杀大权的那个人。而皇帝病重不起,眼见就快殁了,那么朝政大权将要彻彻底底落在谢珝手里。
  所以有好些御医都在心里嘀咕,这三堂会诊的架势是做出来了,可是谢珝会想要他们把治好皇帝吗?
  伴君如伴虎,要是误会了掌权者的真正心意,他们自己死了也就是死了,可若是因此连累家人,哪又该如何是好。
  所幸经过太医院的御医共同诊脉之后,众人发现,皇帝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就算他们能和阎罗王抢人,也来不及了。
  不出五日,皇帝驾崩,谢珝上位。
  又不过一个月,谢珝登基为帝,自赐帝号为圣天通元皇帝,改年号为神龙。
  她就是登上了帝位,也是腥风血雨不断。御史台所有御史在含元殿外静坐绝食,还有人当场碰死在殿外的钟鼓楼和汉白玉雕龙柱上。谢珝就连瞧都不瞧一眼,只吩咐身边的宦官传话:要么死,带着自己的满门家眷老小一道去死,要么就活,继续好好为官,为国为民一展抱负。
  御史的哭声骂声,直冲云霄,差点掀翻了含元殿。
  平阳公主李荣玉知道大势已去,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府中闭门不出,年少的平阳公主把一双眼睛都哭得肿了,还让人做了三套丧服,每日裹素穿白,为自己的未婚夫守节。
  等到局势稳定,谢珝才把她召进宫中,语重心长道:“将来的日子还长,你想要什么样的驸马,随你挑选。不要总是盯着眼前。”
  当时平阳公主进宫时竟还穿着一身素,抬头望着自己的母亲,一字一顿道:“不管儿臣想要什么,陛下都会给吗?”
  平阳公主最终还是屈服了。强权之下,那点男女之间的情爱又算得什么,帝王的威仪可以让人生也让人死,让人笑谁也不敢去哭。于是李荣玉便想,那就这样吧,这一个驸马没了,还有千千万万的驸马可供她挑选,可若是惹怒了她的母亲,就算她是她亲生女儿,也没有用。
  她甚至觉得,是不是只有权势,才难让她随心所欲,才能让她免于成为一个皇权下的牺牲品?
  ……
  而如今已经不再会为男女私情动容的平阳公主缓缓地抬起头,打量着面前的承正殿,那巍峨宫宇象征着皇权,象征着这世间最至高无上的位置。她早已不是许多年前,那个听闻未婚夫一家被流放的噩耗便只会哀哀哭泣的李荣玉,她越来越像谢珝,心硬如铁,满心都是权势,她甚至在想,若是母亲知道,她那一刻的脱胎换骨全是因为她当时的决定,她会是个什么样的神情?
  从前女帝位置不稳,谢珝也顾不到自己的亲生子女,但凡能够利用的,能用得上的,都要全部物尽其用。可是到了如今,她又开始思念过去贴心的女儿和懂事的儿子,她觉得自己孤家寡人十分空虚,曾经那个贴心懂事的、就连跛了一条腿都不怨的李荣玉早就已经死了,曾经那个傻乎乎的扛起背包就远赴边城吃苦打仗的李清凰也已经死了。于是她就觉得很空虚很寂寞,觉得自家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可是,她却完全忘记了,当初那个放弃她们的人正是她自己!
  她想着想着,忽然露出了一丝和煦的微笑,笑着看着前来通传自己进去的德洺:“陛下可是有空暇见本宫了?”
  德洺低垂着头,恭恭敬敬地答道:“陛下请公主进去。”
  她没有动,而是伸出一只浅浅柔夷,伸到了德洺面前:“你从先帝还在的时候就进了宫,这些年一直伴驾在陛下身边,也是个老人了。”


第350章 266牡丹花会(1更)
  德洺愣了一下,只用余光撇着那只伸到他面前的柔夷,手指细白纤长,指甲用凤仙花汁染成了鲜红色,那是一双很美的手。谢珝过去刚进宫,就受皇帝盛宠,是位难得一见的美人。平阳公主和谢珝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自然也是千娇百媚。当年若不是安定公主李清凰艳名满长安,这第一美人的名头实在是应当落在李荣玉头上才对。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扶住了她的指尖,弯下腰走在她的身边:“陛下对奴婢极好,同再造之恩情,能够伴驾在陛下身边,是奴婢这种人的福气才是。”
  平阳公主笑道:“德洺大总管可真是会说话,难怪这么多年,陛下会这样信任大总管。”
  她顿了顿,又道:“本宫瞧见太子殿下前脚刚走,怒气冲冲的,莫非是同陛下争执了起来?”
  她虽然能知道陛下召见李苌的消息,却又不知道具体是为了什么事,在这个关键当头,她肯定是要进宫来探听一番的。刚才走到半路,她正巧撞上了李苌,他虽然脸色有点难看,倒也不至于满脸怒气,但是说话尽管往夸张的地方说,总是没错的。若是这些话能通过德洺的口传进谢珝耳中,要让谢珝明白太子心里怨恨她,那就更加好了。
  德洺却道:“殿下小心,这里有道门槛。”
  踏过这道门槛,就能望见谢珝坐在御案后的身影。
  平阳公主松开了德洺搀扶她的手,屈膝行礼:“陛下。”
  谢珝身上还穿着朝服,头戴十二旒玉冠,当她站起身的时候,那玉冠上坠着的旒石互相碰撞,发出了清脆的轻响。她看了德洺一眼,意味深长:“你下去,就在门外伺候。”
  德洺被女帝这一眼瞧见,就连背后的汗毛都竖了起来,恭恭敬敬地行礼后,就退到了承正殿外去了。
  平阳公主看了看女帝脸上的表情,忽然笑道:“陛下,近来天气晴好,百姓和乐,正巧相国寺的牡丹都进了花期,陛下可有兴致随儿臣去相国寺赏花?”
  正巧现在还是春忙时期,一直要到清明才歇,现在即是清平盛世,没有战事也没有天灾,朝中休沐,正好免了早朝。
  谢珝似笑非笑:“平阳要见朕,便是来约朕去赏花的?”
  平阳公主道:“五月牡丹花开正艳,陛下又爱牡丹,儿臣近来时时关心牡丹的花期,想请陛下一道去看那盛世繁花的景象。”
  谢珝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又笑着打趣:“牡丹各处都有,东都洛阳的牡丹才是最盛,平阳却邀朕去相国寺。莫非是漱石大师盛情相邀?”
  漱石现在已经是相国寺的住持,依照他现在的声望和女帝的支持,再过几年想要挂个国师的虚衔也不是不可能。说到底,他能有今日的地位,也是因为攀上了平阳公主和女帝谢珝,纵然其中缘由大家心知肚明,也无人敢说闲话。
  平阳公主被打趣了,也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反而笑起来:“陛下这就错了。自从儿臣把漱石大师引荐给陛下之后,大师对于陛下的风采可是颇为赞叹,念念不忘,儿臣倒是许久没有见他了,想来是当上住持,不愿再和儿臣这样没悟性的人讲经了。”
  她说漱石和尚对女帝“念念不忘”,这实在是不成体统。可是谢珝却不在意,又问道:“朕看是平阳近来又有看上的人了吧?不知是哪家公子,不知朕可见过?”
  李荣玉呆了一下,没有想到女帝会这么问。她从前在宫外闹得再厉害,哪怕是当街抢人,招来御史台的弹劾无数,谢珝都不会过问一下,可是如今她为何要问?她谨慎道:“也不是看上,就是从前有些小缘分,算是故友而已。”
  谢珝笑得意味深长:“原来你和陶沉机有旧?”
  李荣玉在宫里安插了眼线,同样的,平阳公主府里自然会有她的人。平阳公主的一举一动也会有人回报给她听。其实近来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在想念这位平阳公主,因为她近来不收男宠了,也不出去抢人了,倒是常常混迹在城内,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