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憨夫去种田-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绝对不会,绝对不会!”朱木匠大声笑道:“这酒啊,越喝越上口,越喝越有精神,酒喝多了,不用瞄线也能下锯,线直着呢!”
  猫儿酿的酒好卖是意料之中的事,盘活了一个侯家的粮油店却是意外了。
  “少奶奶,你看猫儿那边要加人吗?”猫儿酿酒的速度远远比不上侯家卖酒快,胡嬷嬷的意思是将作坊正式建起来。
  “熬糖煮酒都是有祖传手艺的,问问猫儿愿不愿意招徒!”娇娘同意让侯家卖酒,但酒都是猫儿评分低的,那些高分的一缸都没动,全藏在酒窖里的。如果猫儿愿意扩大生产,这酒就可能走出水口山镇了,不愿意她也不勉强,娇娘想酒出名不是以这种方式来的。
  结果猫儿只求让他传授给自己十岁的儿子,并说儿子在未出师之前不要月钱。年前韩清又跑了一趟屯田,将老杜和猫儿的家人都赎了回来,两家的女人和孩子都在山脚的村庄里帮忙干活,好不容易有机会传授儿子了,他才不愿意让机会平白的落在外姓人手中。娇娘点头应了,手艺越是祖传越保密,出来的东西越精贵值钱。
  好不容易熬到了满月,按照胡嬷嬷的意思这满月酒也要大办的,被娇娘阻止了。看看洗三礼就知道了,来的人都是些乡邻,一个月送两次礼,还不将人穷死,不办酒席大家都乐得轻松。
  “娇娇儿,你满了四十天娘就回去了啊!”娇娘这孩子是个倔犟的,做个月子的禁忌都是自己和郑嬷嬷时刻看守着才行,要不然非得犯忌不可。若不忌好月子,现在年轻还看不出,等一上年纪各种月子病就出来了,那时后悔药都没地儿找去。明天总算满四十天了,看着她坐满了四十天月子这才放心。
  “娘,家里有杏儿看着,你就多住些时日吧!”娇娘知道冯长春不受待见后又有了一个叫茵儿的,好在她是个心不大的,要不然家里又是鸡飞狗跳了。爹娘已没了夫妻的情分,与其在家相看两厌还不如在这儿躲个清闲。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别人的金窝银窝,都不自己的狗窝,那儿到底是我的家啊!”季氏摇摇头:“得回去了,别的不说,我得给渭儿守好那个家。”一个胡嬷嬷都能忠心守护着王渊,自己作为亲娘受再多的委屈也得为亲儿子守好徐家。幸好茵儿生的是一个女儿,要是儿子,估计他都会把新宅院给了那孩子,一连折腾了几年,年岁渐长,自己就冷眼静看,徐富贵再能折腾,那个家早晚还得交到儿子手中。
  “娘,过两年等小弟成了亲你就到我这儿来住!”娇娘很心疼自己的季氏,和离又不能和离,儿女面前还得强装欢颜。
  “渭儿那孩子也让人操心啊!”提起儿子,季氏又是焦心:“文不成武不就,这些年的书念得也没长进。”相对于大女婿京城当差;二女婿小小年纪中举,儿子简直就是在混日子:“铺子上的事儿你爹又不让他插手!”自己管的毕竟是内宅之事,是小事,真正商行的事徐富贵不是遮着就是掩着,大有放弃了渭儿的意思。
  “娘,不如让小弟来我的铺子上跟着韩江吧!”娇娘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对,娘,我的铺子虽然小,方便小弟从头做起,以后出来也能独挡一面!”再不济舍了徐家的家业,娘用自己的私房钱给徐渭置办一项产业,只要人有能力一样能做大做强,这一点娇娘和季氏的想法是不同的。
  徐富贵既然放弃了徐渭,对儿子上学堂还是荒废再不管,毕竟曾经也在张夫子面前丢了无数的脸了。不是那块料再磨再打也不成器,他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了徐涯的心上,结果发现又是一个废物。盛怒之下又将希望寄托在茵儿身上,不想茵儿给生了一个女儿,年岁越大,失望无边的漫延,好在走出家门时,世人还会恭维他两句,皆因为有两个有出息的女婿。
  徐渭的到来,让娇娘将酒坊的事提到了日程上。
  “姐,你要开酒庄?”就说自己这个三姐才是最好的,关键时刻能拉一把。从无到有,三姐一个女人都能撑起一片家业,都能创下一片天,自己好歹是男儿,还能弱了去?好好的跟她学了,一定能成。
  “水口山镇有一个侯家卖酒已足够了,我若再开,不但挤兑了他,而且也没有出息!”摇摇头,娇娘道:“咱们做生意,天时地利人和必不可少,而且还得看长远。酒庄是需要做成产业的,我只做酒坊!”喝酒就得吃肉,与其说酒庄,不如说是酒楼,又是铺子又是人手的,挺麻烦。
  “那要怎么做?”徐渭是雄心壮志,只等姐姐一声令下,听候差遣随时准备大干一番。
  这年秋,有两个消息传进了徐富贵的耳朵。
  一是二女婿得了圣恩外放永安县七品知县;二是自己的儿子徐渭不学无术,在昌州城内大小酒庄饭馆吃吃喝喝纨绔无边。世人一边恭贺他,一边笑他有钱供儿子吃喝,令郎口福不浅。
  “胡闹,简直是胡闹!”儿子没上学堂,只说去了三女儿铺子上帮忙,帮什么忙,徐富贵在五福院大发雷霆:“娇娘那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你还指望能学什么,你这不是教他,是害他啊,你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养不教父之过!”季氏看了一眼男人,这是续大打徐渭之后的第一次发火,夫妻二人也算是第一次面对面“探讨”儿子的教育问题:“老爷,我是一个内宅妇人,渭儿本该由你教导,且不说他在娇娘那边有什么,就算有个不妥,造成今天结果的原因还在你身上,若说是胡闹,老爷,你扪心自问,你又何尝不是在胡闹呢?”
  “你是所托非人!”面对季氏的指责徐富贵面不改色:“赵扬你不托,王博不你托,你将他交给娇娘,王渊那是一个憨子,你这是要让徐渭成为了一傻子是吧?”
  “老爷,如果你真心疼渭儿,那就由你亲自去教导,谁会把儿子交给女婿去教导!”季氏无比的嘲讽,他是想让儿子靠着两个女婿出人头地,而且,他从内心里拒绝听到王渊的任何事情,以至于这孩子失踪快一年了也不知道,有这样的岳丈真是让人所不耻。
  徐家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争吵,冯长春听到这个消息时已是三日之后了,对此是拍手欢呼,她现在无比的后悔,后悔设计连累了表婶,没了表婶在身边就如缺了胳膊少了腿,连徐家的一个消息都难得到了。老爷不喜,儿子不聪明,她很不甘心,想着昔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更是伤心不已。
  “姨娘,老爷已三天没去五福院了!”盛德院旁边的碧云苑是生了女儿后搬进去的,太太喝了她的茶升为了姨娘,身边的小丫头春儿悄声说道。
  “春儿,当奴才就得有奴才的本分,休得去听这些闲言碎语!”茵儿亲自裁剪着一件衣衫:“你在我身边时间也不短了当知道我的脾气,再有下次休怪我无情!”
  “姨娘,奴婢知错了!”春儿也知道茵儿是怎么上了老爷的床,同样也知道林苑小居住着一个不得宠的冯长春,徐家看似有机会,但老爷的恩宠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个姨娘老实过得也累,讨好了太太又讨老爷,还亲自替老爷裁衣物,都不知道用心去争宠,要是能生下个小少爷位置就稳了。
  “你有什么样的心思都挂在脸上呢!”茵儿看了一眼春儿:“你若愿意,我不拦着,但是,我警告你一句,太太不傻,少爷不憨!”
  “奴婢不敢!”春儿低眉,要说憨傻,徐家都说三姑爷是憨的,三小姐是傻的,可是,梅儿姐姐说三小姐福份最好,生了一对龙凤双生子。
  茵儿看了一眼春儿,没再说话,用心的做起了手上的活儿。
  人得知足,人也得看长远。老爷肚子里没有墨水,脸面看得比命还重。但是,太太不同,太太是个聪明人。想当年,能和知府的叶夫人交好早早的定下姻亲,虽然说最后三小姐嫁的是一个憨子,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才多久的时间王家又起来了。而这次,太太去王家陪了三小姐一个月子后欣然同意将少爷送去,可见里面一定有很深的讲究。她不信少爷如世人所说的只管吃吃喝喝,就算是吃吃喝喝,老爷没有给过一文钱,这钱也是王家给的。能供养一个吃喝玩乐的小舅子,可见憨姑爷家底一定很厚。
  “姐,吃货回来了!”远远的,徐渭朝着娇娘大声喊道。
  “果然是吃货,看,都长高了一截,长胖了一圈了!”娇娘笑着对怀里的女儿道:“智慧啊,你看看你小舅,再这样吃下去都快赶上你爹了!”
  “姐,姐夫有消息了吗?”很少提起王渊,既然是三姐提的,徐渭自然要问。
  “没!”那就是一个负心汉,孩子都半岁了,只言片语的问侯都没有。果然是失踪的节奏:“他那时候就肥成一头猪了,你再吃下去可不和他一样了!”
  “姐,不待你这样骂人的!”究竟骂自己是猪呢还是骂自己憨呢?徐渭从娇娘手中接过小胖妞“姐,智慧更像一头小猪呢,才多久,长得这么好了!志远呢?”
  “志远在里屋睡觉呢!”娇娘瞪了徐渭一眼:“说话没个遮拦,智慧是女儿,哪能这样骂她。小孩子是见风长,吃了睡睡了吃,能吃能睡就能长!走吧,要没有收获,你这几个月花的银子就从你的工钱里扣!”
  “有,有收获!”徐渭吓了一大跳,自己不到半年的时间用掉了四百两银子呢,真扣工钱,还得给姐做长工算了,一进屋连忙掏出一个小本子,某年某月某日某店,所吃喝何物,花费多少,一一记载。
  “一共走了昌州所辖县镇一百零八个酒庄”边翻看着小本子娇娘边问着详情。突然停下来,盯着徐渭久久的看了又看:“我说,小子,你行啊,吃肉的钱比喝酒的多用了一倍多!”
  “姐,别这样看着我,我可没藏私!”徐渭苦着脸道:“我原本就不喜欢喝酒,每到一处也只能买二两酒,偿个味道探个行情而行,哪能如肉一样吃得畅快!就这样也落了一个纨绔浪荡公子的名号!”
  “就只偿一口酒?”这也能探出行情:“余下的呢?”
  “都便宜了小林子那小子了,这一圈吃下来都成了千杯不倒了!”徐渭看向门外:“姐,他比我吃的喝得还多,要扣工钱就让他抵在你家当长年!”
  “行啊,你舍得我也同意,咱家现在就缺人手!”瞪了徐渭一眼:“我让你打听的事儿呢?”
  “姐,没有,所有的酒庄都是大缸小罐,没有你说的那种包装!”徐渭连忙向门外道:“小林子,快,将爷一路上买的宝贝抱上来!”
  “少爷,这些又不值钱,三小姐说不得给你扔了!”什么宝贝啊,全是都陶罐,一路走一路买,还得小心的伺侯着怕碎了。小林子抱进屋时故意对娇娘告状。
  徐渭小心的一个个掏出来放在桌上,娇娘一个个仔细观看。
  “怎么样,姐?”没有期待中的表扬,徐渭有些忐忑。
  “不行,没有我想要的!”娇娘摇头叹息,拿了两个看了看:“这两个出自同一家陶罐作坊?”
  “是的,永安县安陶作坊!”徐渭眼前一亮“姐,是不是这个就可以了?”转了这么几个月也算没有白费。
  “不行,还差得远了点儿!”娇娘想了想道:“先歇两天,我画个样子,你带去那个作坊让他们按我标准做,若做成了,咱们就寻他家的用!”
  “姐,这么远,若真成了还得换种方式!”徐渭皱眉:“一来一去人工成本贵不行,运输也是个大难题!”天知道这些陶罐易碎,自己护它们比护宝贝还宝贝,真要常年累月的让他小心翼翼从永安县运送到水口山村,还不得要了自己的小命。
  “不错,小子,长本事了!”娇娘何尝没想到这一点,只是她更知道陶罐作坊不是随处都可开的:“这样吧,先送去看能不能做成,然后再带一个有本事的师傅过来,咱们看情况而定!”
  永安县安陶作坊,看着送过来的纸稿大师傅头都大了。
  “小哥,这东西,怕只有官窑能做出来了,我们这种小民窑,就算能做,也支付不起成本啊!”陶陶罐罐模具都一样,肚大颈小圆口,可是,纸上的样子精美的如大户人家插花的瓶子,关键是,旁边写的小楷简直就是出难题,不仅烧花要如瓶身上的雅致,而且还要彩釉,青花彩釉,这哪是小小民间作坊能有的成本,要有制作成本,就是小小的作坊而是大窑工厂了。
  “大师傅,要不你先按这个样子制作几个,至于彩釉之事咱们再议!”徐渭听这话时嘴角抽了几抽,自己那个三姐要的东西永远是精品,小小的陶瓶都只能官窑才做得出来。看来此次又是要完不成任务了。
  好在作坊大师傅听说可能会有一笔大生意能成交,而且来回食宿的费用也不用自己出,他欣然同意一并前往。
  两个半成品,一个大师傅,娇娘叹了口气,这个时代,想要做点事儿还真是难了。不过,有人就有一切,接下来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大师傅的查看了。
  “姐,那大师傅说咱们山边有一片土粘性好,适合做陶!”徐渭跟着跑前自然也学了一点:“那片土呈灰白色,大师傅说有很好的可塑性,姐,咱是不是又要开陶器作坊了?”
  “看来还只能开作坊!”这可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年代,需要一点儿什么都得大动干戈折腾不休。自己不就是只想要一个装酒的陶瓶吗,又得折腾一个作坊,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心有多大呢!
  娇娘和胡嬷嬷亲自去看过了,这片山土恰好在自家地的边缘,相邻的是一个姓叶的人家的山。
  “少奶奶,明天我就去和人谈,买下这片地!”胡嬷嬷胸有成竹,对娇娘要干的事她从来是全力支持,没有半分疑惑和反对。
  “有劳嬷嬷了!”点点头,希望是有的,作坊会开起来的,酒也会如自己意料之中一般卖出去的。
  王家买了山地,又作了陶罐作坊!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传遍了整个水口山镇,而韩江在铺子几乎是说干了口水。
  “张掌柜的,不是我们不卖,这事儿八字才一撇,具体要怎么个操作法还等少奶奶发话!”
  “好,刘掌柜,韩某记下了,一定一定,若我王家陶罐开卖,一定算你一个!”
  “成,成,成,孙掌柜,你见外了,有钱大家赚,若少奶奶有意找人代销,我一定告诉你!”
  、、、、
  有了李掌柜和侯掌柜的事例在前,王家有点风吹草动就能席卷整个小山镇。
  韩江送走了最后一个掌柜口干舌燥,想想自己在屯田里那非人的生活,再想想如今人人追捧的感觉,所以说,别管你是龙还是虫,首先得跟对了人。少奶奶虽然说是女流之辈,她的每一个决定都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只是,这陶罐作坊,怕是要让大家失望了。
  “希望安师傅别让我失望才好!”细细看过徐渭与姓安的陶罐大师傅签订好的合约,娇娘点了点头。
  给予对方的条件很优厚,在这儿建立作坊,安师傅出技术和人工,自己出材料,每年按三七分红。而且,徐渭将猫儿酿的好酒舀了一斤给他,两人边喝边谈,徐渭当时豪气的说:“就凭这酒,安师傅,你的陶艺肯定能打响昌州,你算算,一年下来,你得分多少红利!”
  在哪儿做工都是做,在永安县因为之前古知县的胡作非为差点让自己没能坚持下来,如今来了一个姓王的知县,也不知道好坏,且不管了,举家迁到这儿再说。能安安稳稳的做事,平平静静的生活就不错了。
  投资了那么多,而且事关两项产业的成败,娇娘时刻关注着陶罐作坊的进度。
  第一批陶瓶出窑时,娇娘还亲自到了现场。
  “姐,成不成?”徐渭听娇娘描述过她想要的成品,没有彩釉就如无米之炊,巧妇也难为。私下里问过安师傅,如果能弄来彩釉他能不能搞成官窑一般的漂亮,安师傅毫不含糊,说他的手艺祖传的,不比官家的一人一道工序,只有更胜一筹。
  “小弟,你说这烧酒坊几个字如何?”娇娘没有回答徐渭的话,只摸着罐体的三个字问道。
  “姐,你不是说了吗,咱家的酒坊就叫烧酒坊,这几个字也是按你的吩咐烧上去的,怎么?”徐渭没弄明白自家这姐又犯了什么心思,好好的王家精酿几个字不用,偏偏想出一个有点俗气的烧酒坊这个名字,第一批陶罐都出窑了,似乎又不想用了。
  “嗯,好,就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娇娘下乡去植物园时路过的一家酒厂的名字,当时感觉很返璞归真,没想到还真被自己活学活用了:“咱家的酒就是山里的酒,也是最浓香纯正的酒!”
  王家到底还是亲自卖酒了,侯掌柜长长的叹了口气,陈氏也是隐隐的不安。店里的酒都是王家酿的,他们一旦卖了肯定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就说嘛,有钱不赚是傻子,不过,想着这些日子靠卖酒赚的钱比往年一年赚得还多,陈氏也有了点安慰,算了,到底是靠人吃饭,看人脸色过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