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长女[封推]-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鉴华堂和沈家其他院落都是差不多的格局,两进院落,中间是正房,旁边还有许多单间,应该是书房或者琴房等。这地方大家都是第一次来,也不敢随便乱走,连一向好奇活泼的沈宛都垂着眼帘,不敢四处看。
沈宁等人跟着婆子丫鬟,跨过了二门处的圆拱门,来到了后排的院落。一眼看过去,正房的门窗打开了,整齐地摆放着桌椅,看来这就是听课的地方了。再一看,沈则敬和一个须发全白的老人正站在房间内呢,一众小姑娘连忙给这两人行礼,恭敬安静。
沈则敬给这八个小姑娘介绍了那位须发全白的老人:“这是你们的先生,京兆金石堂的老掌柜范老,他是你们的先生,将教授你们鉴金别玉之术,上前给先生行礼吧!”
沈则敬的话一落,沈宁等人便觉得耳中轰轰,不可置信!金石堂她们是知道的,京兆最出名的鉴别所,对于金器玉石字画等古玩的鉴别判定,是最权威的,整个大永,几乎无人不知道!那里面的掌柜伙计,据说都长了一双火眼金睛,任何古玩字画他们都能看得出真伪,因此,金石堂的掌柜还担任官府文书的鉴定辨伪等工作。
这样的名号,这样的技艺,沈家怎么请得动金石堂的人?
受了礼之后,范老呵呵一笑,显得很和蔼。在行过师生之礼后,范老随后开始讲解鉴别一术的相关内容来。直至听了范老的讲解,沈宁才知道原来是她想多了。范老教授给沈家姑娘的,是最基础最简单的辨别之术,比如材质如何,造工如何等等,和金石堂的秘技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这些知识,对后宅中的姑娘来说已经足够。
听了范老的半节课,沈宁开始猜到父亲的心思。想来课程的设置完全是根据后院当家夫人的技能来设置的啊!父亲这是,开始全面对沈家姑娘进行培训啊,看样子那模板正是自己啊。
果然,她第二天看见给她们上课的师傅,她肯定了她的猜测。第二个给她们上课的师傅,正是二叔沈则远!他给她们上课的内容,就是讲述店铺和庄子的开支用度,如何买卖,如何获取利润,讲的正是经济庶务之事。这是后院当家夫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第三天,上课的师傅是沈俞氏,她讲授的是如何管家,根据溪山俞氏和吴越沈氏的经验,她主要讲述如何管理家中仆人,如何分配家中事务,如何和其他夫人交际等事宜。当家夫人掌管后院,调度后院的一切人和事,这里的学问尤其大,不可能一节课就讲完,所以是每次一点一点地将这些事情教导给这些姑娘们。
第四天,老师是沈则儒,他拿来舆图,给小姑娘讲授行万里路的收获。他曾出使西燕,路经江南、岭南、西宁能道,对大永的风物人情自然也有实际的了解,他的任务就是开阔小姑娘们的眼界,知晓天地之阔大,知晓山河之辽远。沈华善的意思是,就算是闺阁女子,眼光见解也不能只是拘于后宅之中,知晓天下人物风情,对后院女子来说,是好的,这有利于她们的从容气度。
第五天,上课的老师是沈则敬,他也没有多说话,就让这些小姑娘背家谱。在整理各官家谱上,如流处发挥了重要作用,搜罗了不少京兆官员和各地大族的家谱,有厚厚的一大叠。所以这些小姑娘的任务就是背家谱,还不能让丫鬟婆子听见,只能在心里默背。至于为什么要背这些家谱,沈则敬并没有说,他只是说:“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就这样小姑娘们开始了她们艰难的学习生活。
沈宁的猜测并没有错,设置这样的课程,沈家是有深意的。说起来,会这样设置女族学的课程,起因还在于沈宁。
沈华善和沈则敬自从知道沈宁创建了蚍蜉,又将青竹居按后宫格局管理之后,便有了不一样的心思。他们开始重新评估这些后院姑娘的重要性,越想越是吃惊,这个天下是男人的天下,可是后院女眷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后院影响着前院,后院即前庭,这个话绝对没有错的!
因此,沈家开设的女族学,也是与众不同,沈则敬参考了国子监和京兆官学的教学课程,在沈俞氏的建议和协助下,才制定了上述女族学的课程内容。
沈家的女族学,学习的就是这些内容,每天时间也不多,就一个时辰左右。沈则敬、沈则儒等教学的时间,自然是安排在他们沐休期间,所以时间不定。
至于闺阁姑娘会的那些技能,比如刺绣画画写诗等,按照沈则敬的意思就是:“这些你都是自小就学习的了,就自己在院子里学习就行了,不用专门聘请师傅了,熟能生巧。”
沈家女族学,教授的内容独树一帜。同时,沈则敬严令这些小姑娘不得将所学内容透漏出去,就连李姨娘和何姨娘也不知道沈宓沈宛学了些什么。
第九十七章 借一隅揽天下
沈宁和沈宓等人开始了鉴华堂的学习生活。没几天,年纪小的沈宛和沈慧就爱上了这种学堂的生活,因为可以和众姐妹在一起,也可以学到不少技能,似乎学的东西也很有趣,并不像刺绣那样得整天坐着。这对于后院的姑娘来说,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只除了沈梅有些辛苦,每天都要从家里赶来景泰大街,不过她很高兴,这意味着她可以每天出门了,可以见到街上不同的事物,所以她整天都笑嘻嘻的。
有一天上课的时候,范老拿来了石头颜料等物品,向她们演示如何将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珍贵的青玉,经过覆膜、再造、填充、染色等一系列过程,最后范老将那块石头浸泡在一罐液体中,还神秘兮兮地说:“这个就靠时间之功了,再等三个月把它捞起来,就是一块精美的青玉啦!”,那副神奇的样子,充分引起了姑娘们的兴趣。
这个过程引起了沈宛的兴趣,她在这些手工艺上,似乎特别有天赋,在这几个小姑娘之中,就数她跟着范老学得最认真最仔细。
说到底,跟范老学习的过程,就是考究眼力的过程。无论是辨别珠宝也好,还是鉴定玉石也罢,最紧要,就是眼力。这个东西打眼了,是不是捡漏了,看的就是眼力。后院当家夫人要处理那么多礼节贺仪的事情,哪些是贵重的,哪些礼轻的,如何区分对待,主要看的,就是当家夫人的眼力。沈家为这些姑娘延请了金石堂的掌柜,用心不可不谓良苦!
沈宁眼力是有的,她前世见过了太多好东西,少府监的珍宝过她眼的也不少,所以一件玉器是不是珍贵,她大约还是看得出的,这到底,讲究的也是时间阅历之功。她对具体的制造过程也没什么兴趣,不过听得也很认真,学多些知识总是有好处的。
沈宓也表现了她的天赋,看不出内向害羞的她,竟然对沈则远所说的经济庶务很有兴趣,更让沈宁惊奇的是,沈宓在账目算术上面似乎极有天赋,这天赋,可是比她的刺绣技术好太多了!
当沈则远现场考核大家的时候,这些姑娘们,包括沈宁自己都还在思考的时候,沈宓已经怯怯地将答案报了出来。一次也就罢了,可是每次都如此,这令沈则远也大为惊奇。
相比之下,沈宁就发现在族学的学习里,她真没有什么拿得出的技能。不知道重生一次算不算技能?沈宁有些自娱自乐地想。
到了二月十八这天,沈宁等人自然不用去鉴华堂上课了。这天,是春闱结束的日子,沈俞氏和沈宁等人,都在等待沈余宏等人从贡院回家,各处的院子都准备好洗澡用的热水、替换的衣物等物品了。
沈俞氏和沈胡氏在前院里焦急地等待着,他们考得好不好,她们自然也担心的,但更担心的,是这九天里他们过得怎么样,是不是瘦得落形了?是不是冷着饿着了?
沈则敬和沈则儒有公务要办,所以就由沈则远带着颜商等人在贡院门外等候沈余宏等人。贡院门外聚集了许多人,将贡院门前挤得水泄不通,京兆护卫也没有驱赶他们。
这些人,都是和沈则远一样来等候考生的,这下就比进去之前热闹多了,整个空气都是躁动的,耳边回响的是不绝的声音:“怎么样?考得怎么样?”“四书义和五经义考的是什么啊?”“题目难不难?有没有答全了?”“饿着了吧?走,我们去京华楼吃饭去!总算结束了!”——看来不只是客栈,就连酒楼和茶肆也都会人满啊!
这三年一度的春闱,不知道有多少商家赚得盘满钵满了,看着这些焦急的人群,沈则远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些商事。
不过没多久,沈则远就想不下去了,因为那些声音此起彼伏,沈则远听着都觉得头皮发麻。这等待的心情他是理解的,但是这些声音实在太吵闹了,他也挤不进去,只得站在如意坊街道上,暗自希望沈余宏等人早些出来。
好不容易,才看见他们四人结伴出来,虽然神色疲惫衣衫也皱巴巴的,但他们说说笑笑的,步履轻快。看样子是考得不错啊,沈则远等人远远看见他们的表现,心想道。
一行人回到了景泰大街沈宅,沈俞氏等人看见他们这副褴褛的样子憔悴的面容,自然是心疼无比,忙不迭地让他们洗澡吃饭休息去。因此沈余宏等人也没多说考试的情况。
直到第二天,才向众人报告考试的情况,道是一切都好,试题也都答全了,发挥尚可。至于结果如何,就要等一个月后春闱结果公布了。
沈余宏等人回想起贡院的九天生活,不由得面有菜色。不经历过这个过程不知道,再多的心理准备那也是没有用的,贡院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
在贡院大门外通过监考官的审查后,沈余宏还看见了他家的老熟人张澍,不过没有和他打招呼。然后,沈余宏就根据座号安排来了他的号舍,1537号,不巧正靠近“臭号”!所谓“臭号”,即是号舍设置的简易茅房!
由是,沈余宏经历了他一生中最难熬的九天,考试和吃住都是在号舍的,所以他考试的时候,只能闻着大小便的臭味,吃着干硬的包子,那茶水也是冷的,二月天喝冷茶,他都打了个冷颤。
到了晚上,他还得闻着这样的臭味睡去,好在还有沈宁给他准备的绒衣,虽然单薄,却很暖和,说来也奇怪,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还能睡得香甜无比,也正是如此,才有精神熬过这九天。
古文澜和沈余宣、沈余平的情况要比沈余宏好,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那饭食都是一样的,虽然没有臭味,也难以下咽。
沈余宣更是心神不定,因为在考试第二天的时候,他旁边的考生似乎是因为舞弊被同考官发现了,然后一阵凄厉的挣扎呼号声传来,扰得沈余宣差点笔都抓不稳,心都颤了几下。这号舍三面是墙,只有南面是开着的,也不知道同考官是怎么发现那个考生作弊的,在被干扰之后,沈余宣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事情,花了不少时间才调整好心神。
沈余平就觉得除了饭食难吃之外,别的一切尚可,晚上睡觉也安稳。这一趟春闱下来,几个人不由得感激沈宁为他们准备了绒衣,不然,他们还真熬不过来啊。
晚上沈则敬下朝回来,召来沈余宏等人详问春闱的情况,沈余宏等人也都一一述说了。
沈则敬让他们好好休息之后,勉励众人,在等待放榜的时候也不能放松,还要作殿试的相关准备等等。四月份就是殿试了,时间其实很紧张,虽然殿试只考一场策论,却是至关重要的,还是早作准备为好。
沈余宏等人心中也有究量,沈余宏知道自己发挥不错,进入殿试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所以这策论,是一定要提前准备的。沈余平和沈余宣就不好说了,不过他们年纪尚幼,就算此次没上,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听了沈则敬的说话,这几个人都点头,说会好好准备殿试的。
没几日,沈则儒又带来历次殿试的题目,这些都是公开了的。沈则儒还根据这些题目,分析今年的殿试策论会考些什么,这就是官场民间所称的“押题”了。
就历次考题来说,长泰帝似乎更偏爱将经义和时务策相结合,比如长泰二十七年的殿试就把《论语》和关内卫的治理结合起来,考了“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实际施政中的运用,所以沈则敬也多押了这方面的题目,算是让这几个人练练手,好熟悉殿试策论。
在春闱结束之后,沈华善从台前来了信,他对孙子参加春闱一事表示了关心,也叙说了他治水的情况。沈华善在心中道是进展都好,置水门的阶段就要结束了,在今夏雨季到来的时候,应该能将河道浚通了等等。
沈则敬接到沈华善的书信也很高兴,当然是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于是吩咐沈俞是带着沈余宏、沈宁等人去天宁寺礼佛兼踏春,特别吩咐沈余宏等人舒缓心情之后再准备殿试的事宜。经过九天的放松之后,去散散心,劳逸结合是很有必要的,才一两天的功夫,耽误不了什么。
所以沈家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天宁寺出发了。这时还是二月份,和去年暮春时节不同,沈家众人看到了更多春光,也品赏了很多娇艳的花儿。
这一次,他们是要在天宁寺过夜的,居客堂的僧人知道沈家和住持的交情,自然早就一切打点好了。这一次,沈家众人没有见着常真禅师,接待的僧人说他云游去了,一时半会也回不来,又道住持曾有交代,若是沈家施主来了,必要好好接待等等。沈俞氏自然也是一番感激,众人就在居客堂安置下来了。
礼佛过后,天色尚未暗,沈宁和沈余宏在天宁寺中散步。沈宁对春闱和贡院都很感兴趣,趁着这散步的机会,问着沈余宏这些事情。对于沈宁的询问,沈余宏自然是有问必答的。就连他所在号舍闻到的臭味和隐约闻到的春花香也说了,兄妹其乐融融。
沈余宏和沈宁两个都很享受这样的散步和说话,两个人还说了不少如流处的事情。如流处近来没有什么事情,蚍蜉也没有消息传来,两个人都觉得休闲惬意,后来也不说话了,并肩而行,感受着寺中的宁静和禅意。
在经过藏经阁的时候,沈宁想起了应南图,想起去年在藏经阁遇到应南图时的情景,想起应南图依靠着书架的微笑,觉得世事真是奇妙。
去年藏经阁之后,他给她推荐了治水良人,她救下了他,两个人现在还保持着书信来往,这是她那时在藏经阁绝对意料不到的。
应南图还在蜀地游玩呢,连过年也没有回京兆,他自己一个人在蜀地过的年。想到这里,沈宁觉得有些奇怪,应南图的年纪早就不小了,书信往来中见他也是有才学的人,怎么都没有听说他参加春闱的消息呢?虽然勋贵之家可以免了这个环节,但是这些年来,勋贵之家有才学的子弟,都是去参加春闱的,这也是扬名的手法之一。
或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沈宁不由得对应南图多了几分怜悯。
礼佛散步过后,到了第二天,沈家一行人就从天宁寺返回来了。这一行人,分别继续准备殿试和去鉴华堂上课,等待着春闱放榜。
第九十八章 春闱案(一)
二月十八之后,礼部贡院的五扇大门就合上了。贡院周围一带再次成了禁地,禁止百姓和官员进入,守在贡院外的京兆守卫和金吾卫也多了起来。
这戒严的情况是持续数天的,无他,因为现在贡院里面正在进行春闱考核的工作——考生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可是考官们的工作才要开始,这也是整个春闱过程中最繁忙最艰难的工作。
位于贡院内明远楼的监试厅,戚金钲张澍等礼部官员,正在进行春闱试卷的弥封工作。
所谓弥封,就是将考生试卷的姓名、籍贯等内容遮盖起来,不让阅卷官员知道,以防止阅卷官暗定名次,所以弥封又称糊名,是防止春闱舞弊的一个有效手段,这也是春闱重要的一环。
因此礼部侍郎姜选和御史中丞杨简锐也在现场监督,看着张澍等礼部官员密封了卷头,交给了汪直等御史台的官员将弥封好的试卷重新编号,才能进行誊录工作。当然,负责誊录的那五十多名弘文馆校书郎,早就在一旁等候了。
仔细说来,这五十多个校书郎的任务极其繁重,他们要在这一个月内,将所有考生的试卷,用朱笔重新抄录一遍,是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的字迹。因而同考官、副主考、主考官看到的,将会是统一字迹的朱卷。从这个程序可以看出,大永的春闱考核,是极为严格的,历代的帝王和官员为了防止春闱出现作弊的情况,将这些考核程序不断地完善,并且严格执行。
可是就算如此严格,还是有不少考生有那等作弊的本事,他们早就在考试之前重金收买了某些同考官,约定其中出现某个句子或者某个词语,以便同考官辨认。此外,还有不少其他隐秘的手段,防不胜防,所以春闱的舞弊是禁而不绝的。
魏晋度心里很紧张,想到长泰十六年的春闱弊案,他总是会忍不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