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女[封推]-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则敬等人的沉痛,是为着那些在狱中的沈家人。他们是吴越沈家的子弟,与沈则敬等人一脉同枝,是他们坚持留在江南道,这是他们为自己家族所能做的事情。
  这些族人没了性命,对于沈家来说是最大的损失。旁的一切都可以失去,但是性命,没了就是没了。
  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
  每一个族人,都是族中的力量,如今沈家遭受此重创,沈家又怎么会不沉痛?
  然而不管有多少沉痛,沈家既然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就再没有停下的可能。这样的沉痛,成为了他们前行的动力。
  
  第五百一十七章 夫妻重逢
  
  九月初八,应南图跟着沈则敬回到岭南道,见到了沈宁。这一对聚少离多的夫妻,终于相聚了。
  当应南图一脸风霜出现在曲江边的有余居时,沈宁忍不住眼中湿润。
  从别后,数回魂梦与君同。如今,她终于见到他了。
  沈宁就这样站在门边,眼中有泪,嘴角却扬了起来。在这样四处烽烟起的世局中,应南图能够活着回来,对于沈宁来说,就已经是一大幸运了。
  只有身处这样的乱局,才深刻知道,活下来,是多么艰难的事情。
  应南图经历了西宁道战争的凶险,又经历了沈则敬起兵的不易,活着回来了。
  二哥,没有这么幸运……沈宁想到这一点,悲痛不已,也越发觉得,应南图笑盈盈地向她走近,是多大的福分。
  沈宁怔怔,觉得再也移动不了半分,就这样等待着应南图来到身边,酸酸涩涩的心情,似喜还悲,难以述说。
  应南图看着站在门边的沈宁,心中的欢喜,也不知道该如何说。重逢的喜悦,恍如隔世之感,令得他每走一步都无比沉重。
  很想立即飞近她,很想立刻就将她搂在怀中,很想告诉她他有多么牵挂想念她,可是……这短短的几步路,令得能千里行军的他,走得那么慢。
  “我回来了。”终于,应南图走到了沈宁的身边,将她猛地搂在怀里,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语气有些哽咽。情深之所在,若此。
  沈宁伸出手,紧紧回抱着应南图。这不是一个矜持的后宅妇人应有之举,可是沈宁此刻什么也不想,不想秋歌等人还跟在身后,也不想应南图的身边,还有陈成等人。
  她眼中只有他,只想抱着他,好好抱着他。沈宁眼中的泪也滑落下来。感受着应南图的气息,她只觉得心口发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对一个人,可以有这样的深刻的感情。只是他出现在这里,她就觉得已经是上天眷顾,是人生的大福分,心口,也会因这个人发痛。
  这个人,是她的夫。
  “我回来了。”应南图的下巴,抵在沈宁的头顶,再一次这样说道。
  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四个字,如轰轰响雷,在沈宁心中引起剧烈的震荡。直到应南图此刻出现在这里,沈宁才这道,原来,她这么怕失去他,原来,她已经不能忍受生命里没有他。
  时间之功,感情之深,何须说道呢?
  “咯咯”沈宁的身后,忽然有几声婴儿的笑声在响起。这笑声,唤回了沈宁和应南图的神智。
  奶娘抱着应如登出现了,正一脸尴尬地站着,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半岁大的应如登早就能笑出声了,小孩儿天真无邪,也根本不知道他爹娘沉浸在重逢喜悦中,旖旎的情思,因为应如登的笑声,而消散。
  听得这笑声,沈宁和应南图急急分开。沈宁回过头,从奶娘手中接过了应如登,笑着对应南图说道:“这就是登儿。”
  小小的应如登,好奇地看着应南图,对这个一脸胡子邋遢的人,一点印象都没有。见到这个人伸出手来,应如登扁了扁嘴,大哭了起来。
  拒绝应南图伸出来的手,挣扎着要离开应南图跟前。
  应南图的脸色郝然,伸着的双手也不知道该如何放置。既尴尬又好笑,忍不住说道:“这小子!”
  一旁的春诗、秋歌和陈成等人,都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这难得的温馨,看着也让人觉得欢喜。
  这一晚,应南图并没有和沈家人一起晚膳,而是和沈宁、应如登一起,享受着有余居小家的氛围。
  小孩儿易哄得很,不过是一两个时辰,应如登就已经不怕应南图了,反而让他抱着,扯住他的胡子在玩,还“咯咯”地直笑。
  应南图幼年丧母,这样的家景是他渴求的。又加上将近而立才得一子,任凭应如登怎么胡乱弄他,他都不介意,反而“哈哈”地笑着。
  春诗已经和秋梧团聚去了,服侍沈宁的,当然还是秋歌。她为沈宁和应南图斟上了酒,然后轻轻退了下去,细心地掩上了门。
  听着时不时传出来的笑声,秋歌由衷为沈宁感到高兴。自从移居岭南道之后,秋歌就没见过沈宁笑过几回了。
  还是那句话,乱世中的温馨难得,所以最为珍贵。
  时已入亥,应如登早就被奶娘抱下去了,秋歌等人也没有随伺,房间内只剩下应南图和沈宁两个人。
  豆大的灯光掩映,房中的物事几不可见。可是应南图和沈宁对面而坐,能无比清晰地看见对方的面容,还有对方眼中的情意。
  模糊的灯光,旖旎的氛围,还有似乎要溢出来的情意,让沈宁轻轻地动了动,她觉得喉咙干涩,秋月秋凉之时,也觉得无比燥热。
  见到这副情状的沈宁,应南图低低地逸出了一声,似乎一切了然。沈宁看着他喉结滚动,被低沉的笑意笼罩,莫名就有些恼羞。
  她正想扭过头去,不想应南图就抚上了她的面容,以指作笔,细细描绘着她的面部轮廓。
  仿佛带有磁力的手,让沈宁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而应南图已经魅惑的笑了起来,眸子深沉似有暗火。
  “我……”沈宁想说些什么,却暗哑得不成语。
  这样重逢的情思,在以往感受还没如此深刻,沈宁手足无措。
  应南图的手指,已经顺着她的脖子而下,来到了她胸前,轻轻挑开了她的亵衣,抚了上去。
  沈宁战栗得更厉害了,心中的悸动也越来越强烈。可是应南图仍然没有说话,只是呼吸粗喘了起来,并且低下了头。眉眼、嘴唇,离沈宁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唇与唇的相触,应南图带着炽热的力度,反复将沈宁燃烧。
  “宁儿……”仿佛叹息,又仿佛长吟,应南图离开了沈宁的唇,说了这一句。
  “退之……”沈宁攀附着应南图,这样低低回应道。
  仿佛颠簸在水面,又似乎翻腾在云端,沈宁只觉得周身像着了火,剩下的只有一声声吟哦。
  夫妻久别重逢,唯有这样,才是最真切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应南图和沈宁这一对夫妻重逢,是这样的光景,可是另一对夫妻再见面,却是面对面,黯然不已。
  和鸣轩内,沈则敬和沈俞氏相对而坐,一时无话。
  沈则敬和沈俞氏上一次见面,是沈宁大婚之时,沈则敬返回京兆嫁女。到现在,快两年了。
  两年的时间,对于老夫老妻来说,不算是多长的时间,几可忽略不计。但此刻对沈俞氏来说,这一段时间太漫长了,变化太大了。
  她的丈夫,已经起兵,带着十五西宁卫士兵返回;她的二子,年纪轻轻就死在了西宁道战场上……
  沈则敬和沈俞氏的黯然,就是为着过世的沈余宏。
  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其实都不用再说一次了。只是沈则敬的回来,让沈俞氏不可避免地想起了沈余宏,还有形单影只的沈成氏。
  “宏儿……”沈则敬想向沈俞氏描述沈余宏死的时候,是多么英勇,却又顿住。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唯一想听到的,就是儿子还活着,而不是死的时候,是如何英勇,是如何不屈。
  西宁道战场,不缺一个沈余宏,但是沈俞氏,缺了一个儿子。这是沈则敬所知道的事情。
  天下父母心,大多如此。丧子之痛,是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平抚的,甚至一世都留有伤痕。
  沈则敬本不愿在回来的第一晚,就和沈俞氏说起这伤心事。只是说着别后种种情况,说着西宁道的局势,就说到了沈余宏。
  “敏儿他们,我自会照料得当的,你放心。”沈俞氏说话了,算是回应沈则敬。
  “如此甚好。”沈则敬叹息了一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总归都是伤心事,说什么都不对。
  “沈家,今日不知明天事,以后家宅之事,就劳烦你费心了。”想了想,沈则敬这样说道,对沈俞氏略说了说接下来的局势。
  的确,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局势会怎么样发展,有太多变数。岭南道曲江边,固然是沈家的栖身之处,但说不定,他们以后要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老爷请放心,家中事务,我会料理得当的。”沈俞氏听得沈则敬这么说,心思总算转移了一点。
  从沈则敬的描述中得知,娘家溪山俞氏虽然处境艰难,却性命得存,这是令沈俞氏稍感安慰的事情。只要性命还在,就有可想之法,沈俞氏相信,沈则敬绝对会想办法救出自己的娘家的。
  烛火明亮,沈则敬听着沈俞氏说了些家中琐事,说到沈庆德跟随卫真,沉稳之余倒多了灵通,沈则敬满意地点了点头。
  杂七杂八,不外如是,最后夫妻两人和衣睡去,等待明天重阳节。虽则没有过节的心情,但怎么样,都算是一个节日。
  重阳节才过,京兆的消息,也送到岭南道来了。
  
  第五百一十八章 清醒
  
  京兆有旨:沈家起兵,罪实谋反,西宁、岭南助纣为虐,罪不容赦,令江南、河内两卫即成招讨司,立即出兵岭南道平乱!
  同时,以江南卫大将军于鸿图为招讨使,以金吾卫副将军张戈为行营都尉,集江南、河内两卫共二十四万兵力,朝岭南道开拔。
  果然,如沈家人之前所料的那样,朝廷对于沈家的起兵,果然是以谋反论之,“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朝廷根本就承认!
  “大永,都动了!”曲江边上,沈华善说出这么一句,听得叶正纯、俞正楷等人心头恻然。
  是啊,大永都动了。
  蒋博文谋反,占据北疆、陇右道,关内卫和剑南卫联合出兵,被拖在了陇右战场上;京兆朝政动荡,自不用说;如今,因为沈家起兵,岭南卫相随,江南卫和河内卫,又被卷进岭南战局中。
  至此,大永七大道,都被战火波及。加上河内道洪灾等天灾,大永真的是摇摇欲坠了。
  在沈华善等人看来,大厦将倾无可扶持。因四处有战事起,百姓流离失所。据如流处查探,陇右道每日都有乱民流出,就连附近剑南、关内两道,都多了很多流民。
  原因太简单了,朝廷将所有的钱财、人力、物力都用于平息蒋博文谋反。这样一来,官员的俸禄、官构的维持,都要大量削减开支,却仍是捉襟见肘。
  官员连俸禄安家都不太能保证,又怎么有心处理政事?因为战乱,各种沟通往来被阻断,商事不繁,官员和世族又顾着拢财掠夺,以增加乱世保命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又怎么会没有乱民?
  国之大者,唯戎与祀。当一国有征战,耗费大量的钱财和物品的,苦难的,还是百姓。
  就连如今的岭南道,沈华善等人也不知道这样的和平昌乐,还能维持多久。唯一可以庆幸的是,西宁商道的打通,为这两道积聚了大量的财富,还有这两道物华丰盈,不会像河内道那样时有天灾。
  朝廷令江南、河内两卫联合出兵,虽然不会立即抵达岭南道,但沈家,必须做好准备了。
  朝廷的兵力虽少,毕竟是大永皇朝的正统。一旦交战,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在知道朝廷的旨意之后,沈家,还有袁焕、朱敦实等人,全部都动了起来。
  沈家安放在南岭深山中的兵器司,再次募集了大批的工匠,加紧赶制胡弩床和各式弓弩;还有西宁道的原料矿藏,昆州杨步勋和沈则学,正在竭尽所能将这些迅速运来岭南道;西宁道许多矿藏,矿工们一批轮着一批,矿藏开采就没有停过;还有千秋钱庄、胡氏安和堂等人,都在想办法在这个乱世中,靠着岭南卫和沈家这一点遮护,尽可能保证百姓们的从事生产。只要百姓有粮食种、有工作有收入,能吃得饱,就不会乱。
  岭南道的沈家,在做着这种种准备的时候,京兆的左家却气急败坏。不管是皇后左氏、左良哲还是左彦,似乎都在走上一条疯狂的道路。
  沈家“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传到京兆的时候,左良哲惊得茶杯都“咣当”落地四碎!
  沈家竟然反了,沈华善真的做了那乱臣贼子,左良哲怎么都不能相信这一点!
  可是,就算他再不相信,这些事情都发生了,局势也越来越危急了。沈家起兵,有“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有十五万兵力;岭南卫袁焕反,联合沈家,对朝廷有压迫……
  这一个个汇报,被送到左良哲那里。左良哲这个监国大臣,连夜召了金吾卫大将军魏延庆和兵部尚书郑棣恒等人,前去兵部府衙商讨对策。
  魏延庆和郑棣恒对左良哲再有意见,在这样的大事面前,也都放下了成见,期望找出对策,遏制大永不断危急的局势。
  朝廷都还没有将蒋博文镇压,陇右的战局还在僵持,如今又多了沈家起兵,同样是需要调兵镇压的大事,魏延庆和郑棣恒都眉头深锁。
  郑棣恒的杖伤才好没多久,就要为兵事战局忧心。兵部府衙内的官员,和郑棣恒的表情差不多,频发的战事,已经让他们素手无策了!
  左良哲作为监国大臣,意思就只有一个,沈家起兵实是谋反,不管打着什么大义的旗号,都是谋反!对于谋逆大罪,朝廷是绝对不会姑息的,出兵镇压就是唯一之途!
  在知道沈家起兵之后,左良哲第一时间就给沈家定了谋反的罪名。如今,召魏延庆等官员前来,就是让他们具体执行。怎样设置招讨司,以谁为招讨使,粮草辎重供给,镇压檄文,等等这些,自然是郑棣恒等官员的事情。
  郑棣恒知道,在这个时候,皇上昏迷,左家监国,沈家“诛左氏,清君侧”这个旗号,朝廷是绝对不会承认的。朝廷就只能出兵镇压,没有别的选择。
  若是皇上能够醒来,说不定还能对沈家行安抚之策,现在……郑棣恒没有办法了。
  “招讨司设置倒不难,关键是粮草辎重。户部要划拨足够的钱银下来才行。”郑棣恒随即说道。
  出兵镇压,当然没有问题,兵力和招讨使,都是马上就可以确定的。关键是供应招讨司的粮草辎重等,兵部是没多大办法的了,户部能用多少力?
  郑棣恒的话语,让左良哲哑口。是了,粮草辎重,这个才是大问题!朝廷应付陇右战事,已经很吃力了,如果对关内卫和剑南卫的后勤支援能够充足,局势也不至于一直僵持。
  如今,岭南战局又起,招讨司出兵,又要供应大批的粮草辎重,朝廷真的没有那么多钱!年年增加赋税,却年年没有剩余,左良哲都不知大永朝廷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如今左良哲能够想到的快速增加朝堂财富的办法,就只要增加赋税了!
  “如今正是秋收之时,大永百姓手中有余粮,增加赋税以解当前燃眉之急。户部立刻下令,将政令文书张贴出去……”
  可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让在场官员震动的消息,就从紫宸殿传出来了。
  左良哲瞪大了眼睛,似是不敢相信听到的话语,而魏延庆和郑棣恒,则是喜形于色。
  “增加赋税一事情,关联甚大。照本官看,还是缓一缓吧。”郑棣恒立刻这样说道了,看了左良哲一眼,意味难言。
  紫宸殿中传出来的消息,是景兴帝已经醒过来了!尚药局的太医证实,景兴帝这一次醒来,非是回光返照,而是病情有了大好转!
  如今景兴帝仍然十分虚弱,但的的确确是醒过来无疑了!
  左良哲的震惊,和郑棣恒的喜悦,都是因为景兴帝醒来了!
  左良哲心知,景兴帝是中了毒,那种毒,不会立刻要人命,却会让人一直昏睡虚弱下去的。他根本就没有给解药景兴帝,他怎么就好转了?
  还有尚药局的太医,是怎么一回事?不是尚药局奉御刘太医一直在照看皇上的吗?皇上突然醒来,怎么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
  左良哲百思不得其解,就连宫中的皇后左氏,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错愕。紫宸殿,经她清洗之后,基本都是她的人了,怎么景兴帝突然好转,都没有人汇报?
  皇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紫宸殿,只见到刘太医也是一脸疑惑的神色,而景兴帝则是背靠着龙床,眼睛正睁着。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能醒来,臣妾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左氏拿着帕子,印着簌簌落下的泪,脸上喜极而泣,心里却是惊恐不已。
  景兴帝醒过来了,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