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女[封推]-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大存的声音冷峻,将心底存着的那一丝犹豫和不忍全部舍弃。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对付鄂州这路叛军,总有种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感觉。却不知,自己的妇人之仁,差点差点铸成大错!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样的话语,是古大存心中牢记的,却也成了他的桎梏!兵者,不管用不用,始终都是凶器,用凶器而活万民,当用之!这是他早就应该去做的事情。
  直到招讨司的士兵来到,他才转过弯来。
  七万招讨司的士兵,对付河内道三万的叛军,若是这样,都不能将此三地平定,那当真是笑话了!不管有没有这三地百姓顾忌,招讨司的使命,就是平叛!
  鄂州城中的平永大将军府,一条一条关于招讨司的消息被急送到黄渊手中,使得他的眉头越发紧皱。
  随着招讨司越来越近鄂州,黄渊的心也提得越来越高了,召唤冯万石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
  “报!招讨司的士兵,离鄂州城不到百里了!”又一条的急报,呈了上来。
  这一次,急得黄渊差点挑了起来。不到百里,以大永士兵行军的速度,不用三个时辰,就可以到达鄂州城外了,根本就不用等到卯时。这比黄渊预计的速度快了很多!
  “冯先生,现在该怎么办?招讨司大军,太快了!这样看来,不用卯时,鄂州城就危险了。七万招讨司的士兵,本将军怎么抵挡?”黄渊又暴躁又恐惧。
  不管之前冯万石有何良计,在这些数目庞大的招讨司士兵之前,黄渊都觉得只会成为渣滓!
  “大将军稍安勿躁,唯今之计,就只有动用鄂州百姓了。他们之前从大将军府领了粮食,现在也该是时候为大将军出力了。”冯万石的声音,仍是那么平静。平静得让人有些胆战心惊。
  “出力?冯先生的意思是说……以鄂州百姓之力去抵抗招讨司的士兵?”这一次,黄渊能跟得上冯万石的思路了。
  可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怎么抵挡得住招讨司的士兵?况且,百姓们又怎么会愿意去抵抗这些士兵?那不是去送死吗?
  “大将军有所不知了。百姓乃是最愚的,也最易为我们所驱使。先前大将军府派发出去的粮食,就是收拢民心之举。如今,鄂州的百姓们,定会愿意替大将军守城的!只要他们守在城墙上,招讨司的士兵就不敢动!鄂州再坚持两天,晋州刘良,必定会赶来的,到时候局面就不一样了……”
  不管这些百姓愿不愿意,都要守在鄂州城门,这样,招讨司的士兵,才会进退为难。攻城,则是罔顾鄂州百姓的死活,落如天下人的口舌,就算招讨司平定了鄂州,也会民心尽失;不攻,鄂州的局面就无法平定,拖下去对于招讨司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七万士兵的口粮,可不是小数目。据他所知,已经有人在运转司的粮草上做手脚了,招讨司的粮草定不能及时供给!
  不管攻城还是不攻,最后有所损害的,定会是大永!——冯万石这样想着,对于招讨司的到来,竟然有了一丝期待。
  即将到卯时,天色仍然一片墨黑。距离招讨司传扬的那个进攻时辰越来越近了,守着城门城墙的永平大将军士兵,都紧紧握住手中的兵器。
  而他们中间,则间杂地站着鄂州的百姓,有近五千之数。鄂州百姓中最彪悍的那群人,如今已经成了平永大将军府的士兵。此刻站在这里的百姓,是在平永大将军的动员之下,来到城门城墙这里的。
  当初,这些百姓也有份冲进鄂州刺史府的,他们生怕招讨司的士兵进程之后,会治他们的罪,所以才会站在这里——法不责众这个道理,这些百姓哪里会懂。
  这些百姓,只握过锄头柴刀,如今握着大将军府发下来的兵器,只觉得沉重异常,差点就要握不住。卯时就到来了,他们的身躯都轻颤起来。
  鄂州城门,已经紧闭了。这些士兵和百姓的任务,就是死守住这里。在人数差异这样大的情况下,死守不攻,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卯时已经到了,鄂州城墙上的士兵和百姓,大气也不敢喘,紧张地等待着招讨司的军号响起。
  然而,卯时响起的,不是招讨司士兵进攻的号令,而是一阵阵不绝的歌声。当那些歌声穿过重重黑暗,传到大将军府士兵耳中的时候,他们都呆愣住了。然后,他们发觉,手中握着的兵器猛然沉了很多。
  那些歌声,是大将军府的士兵曾经无比熟悉的,或者说,只要是河内卫士兵都无比熟悉的!那些歌声,正是河内卫士兵在演练之时,所唱的那些歌声!每一个河内卫士兵,都会经历演练之时,自然,都听过那样的歌声,都会唱那样的歌声!
  说是歌声,不太恰当,准确来说,那是吆喝的声调!
  那些吆喝的声调,是河内卫士兵都听惯谙熟的了,如今在这个静夜里响起,更有摄人心弦的力量!况且是七万士兵同时高喝,声势是何等浩大壮烈,连鄂州城似乎都震动了!
  那些热血的过往,在河内卫训练时的艰辛,誓要为保河内道安定的壮志,相互相助的同袍,还有几乎没见过面,却每个士兵都知道的河内卫大将军古大存!
  这些,都是这些士兵遗忘了的过往,在他们跟着中郎将黄渊起义的时候,就远远抛在了后面的过往,是他们已经割裂了的过往!
  如今,这些吆喝的声调响起的时候,仿佛是响雷轰进了他们的内心一样。
  “招讨司入城,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
  “招讨司入城,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
  “粮食已到,朝廷赈灾!不究士兵、百姓之罪……”
  “粮食已到,朝廷赈灾!不究士兵、百姓之罪……”
  “朝为中郎将,暮为大将军!朝廷供养来,黄渊一反贼!”
  “朝为中郎将,暮为大将军!朝廷供养来,黄渊一反贼!”
  吆喝声调停顿之时,招讨司士兵高喊着的,就是这样的内容。
  这样一来,不仅是大将军府的士兵呆愣住了,就连鄂州城墙上的那些百姓,都张大了嘴巴。不追究士兵、百姓之罪,这样的话,他们是听得明白的!
  整整一个时辰,招讨司的士兵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不断绝的高歌、不止歇的高喊。他们根本就没有攻进鄂州城,他们做的,就只是这些而已!
  一曲高唱,才是招讨司士兵攻城的利器!
  
  第四百一十七章 攻城突变
  
  卯时之前,黄渊在平永大将军府不曾合眼,招讨司的高唱传到他耳中的时候,他惊慌得连茶盏都拿不住了。
  他想得到,城墙上的士兵,听到这些高唱,心里会作何想,这是招讨司的攻心之计!招讨司的攻城利器竟然是这个!以这些高唱来动摇士兵的心防,削弱士兵的志气,尚未费一兵一卒,却已经在攻城!
  当他赶到城墙的时候,见到守在那里的士兵和百姓们,都在静静地听着那些高唱,他们手中握着的兵器垂了下来。甚至有些士兵,眼中是通红的,而百姓们,则是巍巍颤颤。
  这样的守城士兵和百姓,哪里还有什么志气!相反,招讨司的士兵们,是越唱越兴奋,斗志也越昂扬。
  眼前的一切,让黄渊的心跌到了谷底。这样的对比,别说坚持几天了,就是能守住半天,看来都艰难!
  “都给本将军听好了!招讨司这么做,是为了攻城!都是为了让大家没有抵抗之力!若是招讨司进城,首先砍杀的,就会是守在这里的大家!千万别让招讨司迷惑了……”
  黄渊举着大刀,站在了城墙之上,对着士兵和百姓高声喝令道,试图以大将军的威严,警醒这些士兵和百姓。
  只是,就算他再怎么高喝,也敌不过七万招讨司士兵的声势。在他说话的间隙,招讨司士兵的高唱又响起了,直接盖过了他的喝令。城墙上的士兵和百姓,都不知该如何反应。
  “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
  这样的话语,直指黄渊,等于直接说,招讨司士兵只会取黄渊性命,鄂州的士兵和百姓,都是安全的!
  这样的高唱,感染力是惊人的。那几个眼睛通红的士兵,忍不住放下了手中的兵器,怯懦但是希冀地说道:“大将军,我们都是大永的士兵……”
  可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黄渊一刀挥将过去,就将他的头颅斩了下来。随即,那几个放下了兵器的士兵,也都这样被黄渊斩杀。
  “都给本将军听好了!握紧你们手中的兵器,死守住这里!若是有半点动摇,下场就和他们一样!招讨司若是攻城,你们的下场,就是这样的!”
  黄渊低沉着声音说道,他手中的大刀还在滴着血,那几个士兵的鲜血,喷洒到他脸上了。这样的黄渊,似是从地狱里面爬出来一样!
  立威,震慑!
  他必须以杀戮的方式,来止住有所动摇的军心民心。若是再让这些士兵胡说下去,再止不住这些招讨司的吆喝,那么平永大将军府,不战即溃!
  这个时候,一阵震耳欲聋的铜锣声在城墙上响起!这些同锣鼓声急速猛烈,夹着浩荡声势,正和招讨司士兵高喝作隔空对抗!
  这些铜锣声,直接干扰了招讨司的高唱,堪堪压住了招讨司士兵的感染力。在这城墙之上,士兵和百姓们,听得更清楚的,是这些铜锣声!
  原来是谋士冯万石带着大将军府的士兵赶到了!敲响铜锣声的,正是这几百名士兵!只见这些士兵手中,不少人手里都拿着一面大铜锣,没有铜锣的士兵,手中拿着的,竟然是百姓人家的锅盖!
  这些铜锣、锅盖组合在一起,才会有那么大的声势!
  以铜锣声对付高喝声,这就是冯万石想出的应对之法!
  在这个瞬间,黄渊对冯万石信服不已!这等奇计,也只有朝堂先生的弟子才能想得出来。
  在这样的铜锣声中,招讨司的高喝,起不了多少作用。随即,黄渊就发现,招讨司士兵的高唱,停了下来。这个对策,真是有奇效!
  “先生真乃奇人!”黄渊忍不住赞叹道。有这样的谋士相助,鄂州城或许真的可以拖住几日。只要拖几日,等待北路刘良的人马到来,或有一线生机!
  “大将军谬赞了!这些乃小计策,只能挡住招讨司一会儿。若在下猜测没错,招讨司很快就会攻城了!七万大军的攻势,绝对不是轻易抵挡得住的。”
  冯万石听了黄渊的赞扬,眉头反而紧锁,说了这样一番话语。
  “那先生有何良策?”黄渊马上追问道。冯万石说的,是实情。黄渊带着一万余士兵,在数量上,是绝对不能和招讨司的士兵对抗的,他最大的优势,乃是占据着鄂州城。
  鄂州城,地形高峻,自古是易守难攻之地,还有坚固牢靠的城墙城门。只要守住城墙城门,招讨司想要攻克鄂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将军,非常事用非常法。如今招讨司的人数众多,想到守住城墙和城门,就只能狠下心肠了。在下有一计,可以缓挡住招讨司士兵的攻势,那就是用鄂州百姓的血肉之躯守城!招讨司顾忌鄂州百姓,绝对不敢轻易动的!”
  冯万石所言的用百姓血肉之躯守城,就是让黄渊驱赶一批批的百姓,去守住城墙和城门,让他们当人肉盾牌,守住鄂州的城墙城门。
  经刚才的铜锣响声,黄渊对冯万石的谋略是信服不已,况且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于是一道命令,从黄渊这里发出去:着令大将军府的士兵,召集大批鄂州的百姓,前往鄂州城门!
  而这个时候,招讨司已经下令攻城了!按照古大存和张戈商定的用兵之计,这七万招讨司士兵,有六万士兵是全力攻城;剩下的一万士兵,则会继续高唱着河内卫士兵演练的号声,继续攻心。
  在短暂的停歇过后,“嗖”的一声,招讨司的攻城巨弩床出动了,弩床的利箭夹杂着千钧的威力,往鄂州城墙上发射过去!
  攻城巨弩的威力,没有见到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鄂州城墙上的士兵,根本来不及躲避这样的利箭,他们只感觉到有强雷“轰”的一声在他们面前炸开。他们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倒了下去。
  又是“嗖”的一声,片刻过后,第二根利箭又射到了。依然有千钧之力,只是这一次士兵们都躲开了,没有人倒下来,那些铜锣鼓声,却是停了下来。
  “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在铜锣鼓声停下来的时候,那空闲的一万招讨司士兵,又高唱起来了。
  就这样,在攻城战火中,河内卫士兵熟悉的演练号声,间杂着响起,伴随着攻城守城之举,从未断绝。这些号声,也在某些河内卫士兵心中响起,并且越来越清晰。
  鄂州城门下,大批的百姓面面相觑,心中惶恐无措,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他们离死这么近,即使在蝗虫过境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绝望。
  直到这个时候,百姓们才知道这些士兵让他们来城门下,为了让他们以肉身挡住招讨司的攻势。招讨司有七万人数,以肉身抵挡,必定是被碾成肉泥的份,这是让他们来送死呀!
  百姓们张着惊慌的双眸,他们虽然人数众多,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们身前,是紧闭着的鄂州城门,他们身后,则是驱赶着他们在这里的士兵!
  前或后,都是死路一条!
  百姓们大气也不敢喘,而那些士兵们,也没有作声。鄂州城门内,竟然有一种怪异的安静,这种安静,衬得鄂州城门外的攻击,更加猛烈。
  城门被冲撞的巨响,还有门外士兵奋冲的嘶喊。在这些巨响和嘶喊中,夹杂着若隐若现的高唱,那是河内卫士兵无比熟悉的演练声,还有那句“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话语,也飘进了城门内。
  突然,安静的鄂州城门内,有人吼了起来:“我们都是大永子民!不能这样相残!这样下去,所有人都是死路一条!”
  这句话语,无疑是平地一声惊雷,令得所有人都心头一震。说这句话的人,竟然是一个大将军府士兵!
  说完这句话之后,这个士兵,随即高唱起河内卫士兵演练的吆喝号声,而他手中的兵器“啪”地掉了下来。
  所有的百姓和士兵,都被这突然的一幕惊呆了,而“啪”的兵器落地声,就像是一个信号,让这大批的百姓都动了起来!
  外面那么猛烈的攻势,招讨司肯定会攻进来,以血肉之躯守城,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何不放招讨司的士兵进来?或许还能有一条生路!
  这一句话语,对于这些惊惶的百姓来说,就是指出了一条生路!他们精神一振,涌向城门。那些被用来死守城门的鄂州百姓瞬间打开了紧闭着的鄂州城门。
  而他们身后,“啪”“啪”的声音响起,这是兵器掉地的声音,就像最先吼叫的那名士兵一样,越来越多的士兵,唱起了他们无比熟悉的演练声调。
  鄂州城门大开,城门外的招讨司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还维持着冲击的姿势。在短暂的呆愣过后,招讨司的士兵长驱而进……
  招讨司士兵的攻城,就以这样一个奇特的方式,成功了!不久,在鄂州的局势完全平息之后,招讨使沈华善召见了最先吼叫的士兵,感谢他的一声吼叫。
  不管这名士兵有着怎样的过去,若不是他的一声吼叫,鄂州必定伤亡惨重。
  这名士兵姓韦,因在家中排行第二,故有名韦二,少年从军,原先就是河内卫中郎将黄渊管辖的士兵,黄渊有反,他和大多数鄂州士兵一样,跟着成为大将军府的士兵了——这些,就是这名士兵低着头,向沈华善汇报的情况。
  韦二……在得知他姓韦之后,沈华善微微笑了起来。
  “韦二,这算不得名字。你吼叫有功,本使给你起个名字吧,就名松江吧。”
  
  第四百一十八章 枯骨在下
  
  因为有鄂州百姓打开了城门,招讨司士兵攻克鄂州城的过程异常顺利。
  在城门大开之后,招讨司士兵们高喊着“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的口号,冲进了鄂州城中。虽然遇到了黄渊亲信士兵的殊死抵抗,但毕竟人数差异太大了,黄渊的士兵们,很快就被击灭了。
  短短半日时间,招讨司的士兵,已经控制了鄂州的城门和城墙,而且团团围住了所谓的平永大将军府,这是黄渊和他的亲信将领的最后退守之地。
  令招讨司将兵感到奇怪的是,黄渊最后退守的地方,不是势高难守的炮楼,而是平地之上的府邸。这样的地方,不论怎么样防守,都是最容易被攻占的。
  黄渊为什么会退回这里,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门道不成?
  脸上带着血迹的古大存和张戈,对视了一眼,心里这样想道,然后大惊。他们带着招讨司的士兵追赶黄渊到了这里,在这个关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黄渊逃了!
  正当他们下令攻进大将军府的时候,忽然大将军府里面就起了一股浓烟。随即,大将军府燃起了熊熊火光,在白日映照下,那些火焰更加炽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