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女[封推]-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宁却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深深的惆怅。是的,惆怅,无关悲喜。
  这一世,她终于击败他了,这么轻易,这么简单,就让他落了这样一个下场:终身圈禁。
  想必此刻他正在咒骂咆哮吧,除了咒骂几句咆哮几句,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想必那些侍卫像木偶泥胎吧?这样的滋味,他是不是很难受?但是还不够,这样难受的滋味还不够!
  还没有人日日在他耳边咒骂说你怎么还不死你怎么还不死?五皇子府也不似长春冷宫那样幽深昏暗永不见天日,五皇子府也没有馊得发臭的剩饭剩菜,他除了不可以离开五皇子府外,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锦衣玉食、奴仆伺候,他所遭到的一切,和前世的自己比起来,已经置身天堂了!
  自己竟然也熬过了十七年,不知道这一世他可以熬过多少年呢?
  她要他眼睁睁地看着,他最想得到的东西终生都与他无缘,他只能像个阴沟老鼠一样,只敢躲在暗处垂涎那个位置,却不敢见天日半步!
  是的,这一辈子他都和那个位置无缘了,她把他拉下了那个位置,用一则淫乱宫闱的丑闻,让他有口却苦不能言,就似她前世一样。
  即使他日皇上心软或查清真相将他放了出来,他也没有机会登上那个位置了!就算登上那个位置,朝臣和百姓也会质疑他的血统,名不正言不顺,通奸恶妃之子,怎么可堪帝王?
  她做到了她一直想做的事情。她重生以来,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击败他,报了前一世抄家灭族之仇。
  可是现在,他是被圈禁了,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吗?自己真的赢了吗?
  沈宁不知道,但是她知道一点,他一日不死,自己就一日不得安宁!
  惆怅过后,沈宁下定了决心。
  
  第二百二十章 全义
  
  十一月末的京兆,压抑着一种异样的气氛,若有若无的流言已经隐去,朝臣对李妃、五皇子之事讳莫如深。
  就连是二皇子一系的官员也没有痛打落水狗的动作,陈知浩和张星华在春熙宫这事上保持了沉默,京兆官员们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沉寂。
  这个时候的朝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序、安定,实因每个人都在观望紫宸殿的动静。
  冬至夜宴后第三天,中书侍郎李斯年自杀身亡,死状安详,甚至嘴角还含着一抹笑意。
  在得知李妃暴亡的消息后,他也没有了生的意趣,趁着长泰帝的侍卫放松的时候,用匕首割破了自己的喉咙,没几下就咽气了。
  他一死,侍卫们自然就从李家撤了出去,他们还得向长泰帝复命和请罪。
  因为李斯年的死,李家上下一片动乱惊慌。李夫人听到李斯年的死讯,跌跌撞撞地闯进了书房,眼眶有泪在打转,却迟迟没有落下。
  当看到李斯年嘴角的笑意时,她瞪大了双眼,泪水打转得更厉害了。
  割破喉咙那样的剧痛,他竟然还会笑着!就算是死,他也心心念念地追随那个女人,这是他觉得幸福的事情!以死徇情,却是为了另外一个女人,到死,他还要在自己心口上再插一刀!
  人之已死,其情也悯,其言也哀。但这一刻,李许氏不知道哀悯些什么。
  她看着李斯年的尸体,心里空空落落的,耳边仿佛听到有人在吟唱“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一生,她都不可能等得到了。李许氏缓缓合上了眼,一直打转的眼泪终于从眼角落了下来,不止不绝。
  这眼泪,是哀悯自己啊!
  李家发生的事情,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了。在朝堂官员的心目中,李斯年及其相关的一切,已经从朝堂抹去了,对于一个戏份已经结束的人,他们不过多投半点关心。
  就连是五皇子,他们都不再提及了,何况只是一个中书侍郎?他们更关心的,是冬至夜宴后京兆的格局,他们更关心,是谁将会坐上那个位置。
  被圈禁在五皇子府的上官长治,终于结束了多日的哀吼,他已经声嘶力竭。而那些侍卫,竟然像个聋子瞎子一样,不管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都不曾说过一句话也不曾有过半点色动。
  在挣扎不甘了这么多天之后,上官长治几乎要崩溃了,他知道自己被长泰帝厌弃了,甚至遗忘了,不然这些侍卫不会是这个样子。
  “殿下,别这样子了,我们安安稳稳地在府中住下来吧,等皇孙生下来,皇上说不定就会改变主意了。何况还有父亲呢,父亲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出去的。”郑少宜哭着说道。
  这几日,她的眼泪水就没有停过。明明前一刻她还在重华殿参加冬至夜宴的,皇上也当众期待了皇孙的出生,怎么现在就被圈禁在府中了呢?
  她想不明白,自然就不可能有任何办法。惊惶无措之下,她只能想到自己的父亲。在她的心目中,她最依赖的父亲一定会有办法救她们出去的。
  “对,还有岳父,岳父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出去的。一定会有办法的,你说得没有错。”上官长治听到郑少宜这句话,眼神猛地亮了起来。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情势艰险,就越要冷静,他要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有可能挣得一线生机。
  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岳父,户部尚书郑濮存,户部尚书掌天下之财,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原本上官长治对哭哭啼啼的郑少宜很不耐烦,现在自己能不能出去,就靠自己这位皇子妃的娘家了。想到这,他小意地安慰她:“你也别忧心了,好好养胎,我们一定能出去的!”
  只要还能出去,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不会输,就还有希望!上官长治这样告诉自己,冷静下来的眼神越发阴鸷。
  上官长治正满心希冀着的郑濮存,终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感受着这满室满府的沉寂,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对面的夫人,叹气之后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和夫人,已经这样坐了两个时辰,相顾无言。
  冬至夜宴后发生了那么多的变故,郑濮存早就打听到了事情的缘由,他怎么都想不到李妃竟然会和李斯年私通,现在五皇子和五皇子妃已经受其累,被圈禁在皇子府中了!
  他相信这一定不会是真的,这肯定是有人在设局诬陷,就是为了往五皇子身上泼污水!
  出事的第一时间,郑濮存就已经给长泰帝上书,为五皇子请罪和求情,可是长泰帝却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当众斥责他“教女无方,家教有失”。
  尽管如此,他还是为五皇子四处奔走,联系原先五皇子府的势力,想要集合他们的力量,去向皇上求情,只求五皇子不被圈禁。
  但是那些官员个个都闭门不见。墙倒众人推,事涉宫闱淫乱,谁敢再沾惹半点?就算是为了从龙之功,也要有命去享才是!
  这些官员袖手旁观,郑濮存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女儿,他又怎么会这样落力为五皇子府奔走呢?
  明天,再去奔走奔走吧。如今只能尽微薄人力了。
  想起那个自小备受宠爱的小女儿,郑濮存再次深深地叹了口气,她的一生也就这样了,他们身为父母的,连再见她一面都没有机会了。
  如果不是她执意要嫁进五皇子府,又怎么会有今日之祸呢?皇家是是非艰险地,自己一早就对她说过了的啊。可是她偏偏不肯听!
  赐婚,这哪里是君恩,分明是催命符的!郑濮存第一次痛恨自己的小女儿,也第一次怨恨长泰帝为郑家赐婚。
  “老爷,中书侍郎沈大人求见,他道有急事,早前没有帖子的。”门外,管家这样禀告,打断了郑濮存的思虑。
  沈华善?现在已经是戌时了,沈华善是为了什么事情上门?自己的小女儿和沈家姑娘交好,但五皇子府和沈家却是隐隐敌对的。
  这些,郑濮存都知道,沈华善是为了什么上门?郑濮存皱起了眉头。
  第二日早朝之上,户部尚书郑濮存给长泰帝上了一道请罪折子,自言“教女无方,家教有失”,向长泰帝请罪,道自己有负皇恩,恳请致仕。
  退朝之后,郑濮存又去紫宸殿求见了长泰帝,将折子的内容再陈述了一遍。
  “臣多年来沐浴皇恩,愧疚无以为报。如今又因为臣女一事,未能为皇上分忧,臣心有惶恐,更觉恩深罪重。臣是耽于骨肉之情了,请皇上恕罪。”说罢,郑濮存伏地不起。
  这是在解释他为五皇子府四处奔走的原因,乃是为了骨肉之情,全无半点势力纷争,也没有,为五皇子拉拢什么残余的意思。
  长泰帝面色不显,他看着跪在地上的郑濮存,他的头发斑白,动作微颤,这是自己的老臣了,长泰帝想起自己和郑濮存君臣相交的画面,心里也叹了一口气。
  自己是对郑濮存信任的,不然那也不可能提拔他为户部尚主掌全国之财,原先自己想着老五有郑家做后盾,做个安稳的富家翁不是个问题,自己是为老五的长久考虑的,谁料那贱人……那贱人!
  想起李妃,长泰帝的怒气又浮了上来。他看着跪在地上的郑濮存,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卿请起吧,此事朕自有决断。”
  郑濮存离开紫宸殿后,中书侍郎沈华善就来到紫宸殿了。李斯年出了事,原本李斯年份内的事务,现在都是沈华善在负责了,所以他来紫宸殿的次数比以往多了不少。
  这一次,他就是为了五皇子的事情而来的。
  “皇上,朝官人心惶惶。韦大人嘱咐微臣将京兆动态向皇上汇报,请皇上定夺。”韦景曜之所以会这样说,是有根据的。
  因为冬至夜宴一事,原本和五皇子府有来往的官员都惶恐不安,生怕皇上会追究牵连,再这样下去,恐怕会有别的变故。
  在长泰帝问起中书省有何建议的时候,沈华善说了:“现在京兆官员都在观望郑家的动静呢。毕竟郑家是五皇子妃的娘家,如果皇上连郑家都不追究的话,京兆人心可定。微臣私以为,郑大人一向忠心耿耿,他在打理户部期间,国库年年有盈余的。互市之事、河内水患、东郊地动,幸有郑大人坐镇,才会这么顺利解决这些事情。韦大人也认为此事不可牵连过大,人心安稳为上。”
  他这是在为郑濮存求情了,想起孙女沈宁跪在书房跟他说的一番话,沈华善硬着头皮向长泰帝说了这个建议,就是请长泰帝顾全大局,将郑家轻轻放下。
  听了沈华善的话,长泰帝沉吟不语。
  户部官衙内,郑濮存正不紧不慢地收拾公文,刚才他离开紫宸殿的时候,见着了中书侍郎沈华善,对方微微点头,他便知道,自己请求致仕的要求很快就会被批准了。
  当他惆怅离开官衙的时候,浮上心头的,不是这些年在京兆的宦海浮沉,也不是最牵挂的被圈禁的幼女,而是那一晚,沈华善上门说的那一番话。
  “谁无骨肉之亲?谁无父女之情?但是,郑大人,您为了这个一个女儿,做的事情已经够了!您身后还有郑氏一族,怎么能因一人而招来一族之祸?听说你还在四处奔走,游说五皇子一系的官员向皇上求情?郑大人,我来,是为了劝说你一句:此乃招来大祸之举,死路已经不远了!难道你真要为了一个不孝女而将全族带上死路?”
  沈华善一来,就是这么指责郑濮存,让他忍不住要发火。
  “你可知,李斯年和李妃私通,是实情?而且还被皇上亲眼看见了!没有诬陷,这就是实情!”沈华善沉沉说道。
  “想必郑大人也知道沈家还有一两个得用的人。我可以告诉你,这就是真相!如果不是令嫒和宁儿交好,让她无论如何都要保存郑家,今日我是不会来走这一趟的。郑大人,想想身后的宗族。赶紧上折子请求致仕,从此远离京兆,这是生路!我会为你求情,保你全身而退!”沈华善又说话了,语气凛然。
  如果不是为了孙女,他才不会提点郑濮存,由他自寻死路去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该做的他已经做了,郑濮存还是想不透,那就由他了!
  一人,一族,如何取舍,他郑濮存要是不懂,那么就枉为户部尚书这些年了!
  沈华善离去之后,郑濮存一宿不睡,第二天,就递了请罪折子,向长泰帝请求致仕。
  致仕之后,他举家搬离京兆。终长泰一朝,他都没有再踏入京兆一步,这位显赫的全国财政大臣,因为最钟爱的幼女,就这样黯然退场。
  沈华善因为沈宁的一念之慈,去了郑家一趟。这一点善因,却为沈家日后带来无穷的福祉,这是后话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力诛杀他!
  
  “你说什么?!让如流处全力诛杀五皇子?”沈则敬听了沈宁的话语,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女儿在说什么?
  五皇子已经被皇上圈禁在皇子府了,和三皇子一样,非诏不得外出,等于是废了,就好像沈家的沈则熙一样,已经完了!
  如今的五皇子,已经对沈家没有任何威胁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况且,诛杀皇嗣,这是多么严重的罪行,是大逆不道!
  虽然沈家可以设计五皇子,但若要沈家派人去诛杀五皇子,那就不可以!这个女儿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提出这样的做法?
  “父亲,虽然五皇子已经被圈禁了,但是难保他没有再出府的时候,万一皇上心软,我们沈家就麻烦了。我认为,趁着皇上对他心生不喜之际,正好趁乱杀了他,皇上也不会过多追究的。”沈宁说道。
  皇嗣?想必上官长治现在在长泰帝心目中,已经是一个杂种了吧?
  她一点都不认为沈家诛杀上官长治会是什么大逆不道的罪行,沈家这些年来做的事,藏兵器匠人、布局西燕、设计朝臣,有哪一件事情是可以光明正大拿出来说的呢?
  设计皇嗣和诛杀皇嗣,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啊。
  况且,沈宁认为,只有上官长治只有死了,沈家才会真正安全,她才算是真正赢了一局,只有他身死,沈家的危机才会过去!
  这是沈宁心中最坚持的一点,这一世,沈家绝不能重蹈前世覆辙。
  可是沈则敬仍坚决地摇摇头,他担心地看了沈宁一眼,再摇摇头,面色甚是忧虑。
  “宁儿,为父想,你弄错了一件事情。我们沈家对付五皇子,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杀了五皇子,而是为了沈家的局面和将来。现在五皇子已经被圈禁,他已经不是沈家的敌人了,沈家不会去谋害一个已经落败的皇子,这样,师出无名!”
  他不明白,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五皇子?正如他不明白,自己的女儿为什么对五皇子府有这么深的忌惮一样。
  五皇子势盛的时候,沈家都没有害怕过。如今他只是一个落败的皇子,沈家根本就没有必要做到那一步,冒险沾上诛杀皇嗣的污名。
  “父亲……皇上的心思父亲还没推测得到吗?就算现在五皇子被圈禁,势力被剪得一干二净,说不定皇上不久就会改变心思了。只要帝心尚在,五皇子要翻身又有什么难事呢?”沈宁低低叫道。
  她同样不明白,她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拒绝这个提议,对沈家而言,这个才是安枕无忧的决定。
  “不!宁儿,我不知道你为何会对五皇子如此忌惮和仇恨,但是沈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你安心在鉴华堂上课,这个事情不能再想了!”
  听了沈宁的坚持,沈则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恐惧,这个女儿近来表现和平时不一样,他不知道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看来得去和鸣轩走一趟了。
  “父亲……”见沈则敬欲结束这次讨论,沈宁不甘地叫道,却不知道该怎么说服沈则敬。
  她将目光投向一旁的沈华善,焦急而求救地看着他,想请他发表看法,希望他赞同自己的做法。
  上官长治一定要死,只有他死了,沈家才能真正安全!
  “宁儿,你父亲说的话很有道理。师出无名,沈家不可能派人去杀了五皇子,就算他现在多为皇上不喜,沈家也不能做这样的事。李妃和李斯年做了那样的事,五皇子复起的可能性等于没有了,皇上绝对不会忘记春熙宫中的事,五皇子对沈家已经么没有威胁了。”沈华善摇摇头,开口却是反对的。
  “撇开这一点不论,就只说五皇子活着,对我们沈家是最有利的。须防人不仁,只要这几个皇子活着,将来就算十二皇子登上皇位,也会继续有警醒忌惮之心!他会担心这些皇子会继续争夺他的皇位,只有这样,才会对拥护他上位的大臣多几分恻隐和感念,沈家才会更安全。”
  沈华善是赞同儿子沈则敬的说法的,他认为在这个时候,沈家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沈华善虽然不在意什么大逆不道的罪名,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况且,历朝历代,天下定忠臣终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他不希望沈家有朝一日也会是那样,他得为沈家留有后着。
  沈宁看着坚决的父亲和祖父,他们现在,是留了上官长治一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