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女[封推]-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当如流处禀告陈州刺史柳审为其子求娶荣平郡主而皇上已经应允了,沈华善并不着急。
  他知道这是李斯年此举是想离间沈家和容妃的关系。陈州刺史柳审祖籍濮阳,和李斯年有同乡之宜,又曾是李斯年的属下。
  这柳审,就是五皇子府的一步棋,但是沈华善认为这步棋最多只能使沈家和容妃有些芥蒂,却不会影响沈家和容妃的结盟,除非十二皇子无意帝位了。
  不然,容妃绝对不敢轻易舍了沈家!
  果然,长泰帝应允了荣平郡主的亲事之后,容妃给沈宁和沈家送来了很多赏赐,明言表示就算荣平郡主嫁给了柳审之子,也绝对不会影响沈家和钟粹宫的良好关系。
  容妃的示好,令得沈家众人一头雾水,沈华善则微笑地揭晓了答案:“这就是实力!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你的盟友才不会轻易舍弃你!只要我们沈家拥有足够的势力,让容妃和十二皇子离不开我们,我们沈家就可以安然无恙!这个道理就是一力压千会!”
  一力压千会?!
  沈则敬、沈余宏和沈宁等人听了沈华善的话,都有一瞬间的沉默。
  实力、势力、盟友,这些的字眼在他们的脑海中飘来荡去,他们思考、认同这个道理,只要沈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就不用害怕容妃的过桥抽板,也不用害怕这京兆险恶的局势了。
  所以,提升沈家的实力,就成了现在最迫切的事情。
  怎么才能提升沈家的实力呢?沈宁和沈家其他人一样,也在苦苦思索,然而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一时半刻不会想得清楚,还好,沈家还有时间。
  陈知浩重新上位,二皇子如虎添翼,二皇子府的皇长孙已经出生过白天了,二皇子府的形势是一片大好。
  不过,这一次,二皇子一系的官员不敢那么轻忽大意了,再也没有请立太子这样的言论出现,所有人都在等待长泰帝的心思。
  五皇子府也在中秋过后传出了好消息,五皇子妃郑少宜有身孕了。这个好消息一出,长泰帝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对五皇子府也赏赐有加。
  只要是为绵延皇嗣有功的,长泰帝都会多加赏赐。原先长泰帝还担心皇孙的问题,现在一下子就要有三个皇孙了,而且还会陆续有来,长泰帝自然开心不已。
  德妃、慕妃和容妃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反应不一。德妃冷冷地“哼”了一声说道:“脉象才一个多月而已,生不生得下来还难说呢!”语气的恶毒之意令心腹宫女也不寒而栗。
  慕妃因为兄长卞之和高升,近来心情一直很好,听了这个消息也没有多大的反应。
  容妃则让十二皇子去紫宸殿请安的次数多了起来,她自己去朝暾宫的次数也多了。
  总之,各有心思和谋划。
  沈家对五皇子府的好消息反应十分平静,自从魏法之事后,沈家就沉寂下来了,对京兆的局势、夺嫡之争似乎也没有多少上心了。
  沈华善和沈则敬在朝中越发低调了,沈开善和沈则远似乎有事情要做,而年轻一辈都在思考着沈华善那“一力压千会”的道理,各人有所得不论。
  沈宁的青竹居却颇为热闹,在这段时间里,青竹居内接连办了几件喜事。
  春夏秋冬四大丫鬟都已经十八岁了,春诗、夏词和冬赋早已经定下了婚事,沈宁在请示过沈俞氏之后,就作主让这三人成亲了。
  春诗、夏词等人自是不舍的,春诗还好,嫁给了秋梧,还是在沈家后院里,她也还是留在青竹居,只不过是由大丫鬟变成了管事娘子。
  夏词和冬赋,一个配给了外院的管事,一个许给了“龙井斋”的掌柜,以后就要离开青竹居了,夏词和冬赋成亲之前,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这些丫鬟陪伴了沈宁这么多年,一直在她身边,现在要离开青竹居了,沈宁心中也是充满不舍,但更多的是开心和欣慰。
  这几个丫鬟都找到了各自归宿,以后会儿孙满堂,再不会像前世一样惨死在坤宁宫,这是沈宁最想看到的事,她给这几个丫鬟备下的嫁妆都很厚重。
  “秋歌,你还是没有喜欢的人吗?还是不想成亲?”青竹居内,沈宁慎重地问着秋歌。
  春诗几个人已经出嫁了,只有秋歌还没有着落。这些年来,秋歌为她做的事情最多,和她的关系是最密切,感情自然是最深厚,沈宁很想让秋歌也有一个好归宿。
  “姑娘,我真没有喜欢的人。也不想成亲,就想跟在姑娘身边,这样很好。”秋歌笑着回答沈宁的问话,边为她拆下发髻,心中也深感无奈。
  这样的问话,自从春诗几个准备婚礼以来,姑娘就已经问过好几次了。每次秋歌的回答都一样,她真是不想成亲。
  成亲有什么好?想郡马和郡主那样,怨恨收场,她看着都害怕。
  “姑娘,等我找到喜欢的人,想成亲的时候,一定会告诉您的。我现在真没这样的心思。琴棋书画这四个丫鬟虽然升为大丫鬟了,但毕竟稚嫩,我还要留在青竹居教导和提点他们呢。”秋歌说道。
  随着春诗等人出嫁,秋歌也从大丫鬟上退下来,琴棋书画四个丫鬟成了沈宁的大丫鬟。
  琴棋书画是沈宁一手训练出来的,在青竹居已经四年了,自然熟悉青竹居的运作,升为大丫鬟除了感到责任重大之外,倒没有出现其他问题。
  “姑娘,瑶姑娘的及笄礼已经准备好了,你要不要再看一看?”秋歌说道。
  沈则远的嫡长女沈瑶就要及笄了,沈家这段日子在外面极其低调,但这个及笄礼也是办得隆重的。
  沈则远和沈胡氏有的是家财,这又是沈则远一房这些年来办的第一件喜事,自然是十分看重了。没办法,谁叫沈余乐迟迟不肯成亲呢!
  沈宓及笄过,沈宁也是欢喜的,只是这欢喜还没有散去,就即将面对一场离别了。
  
  第二百一十章 露端倪
  
  沈宓的及笄礼过后,俞正道就准备返回溪山了,这是沈宁即将迎来的离别。
  俞正道留在京兆要办的事情早就办完了,和江家已经交换了庚帖,又行过了纳吉礼。
  这事完了之后,他就打算返回溪山的了,因为发生了沈则熙的事情,他又在京兆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为了助沈家一臂之力,助沈家安然逃过危机,也是为了用实例来教导自己的外甥女。
  现在沈家已经平静了,对沈宁和沈宓的教导也暂告一段落。他要做的事情,其实都已经做完了,也是时候回去了。
  沈俞氏心中不舍,却也知道俞正道在京兆的时间太长了,溪山还有那么多事情,必须是要回去的。她强忍住不舍,准备俞正道离去所用的物品,这路上要用的,还有沈家送往俞氏的礼品。
  打点行什,也是极耗精神的,这样一来,沈俞氏心中的不舍倒也消弭了一些。
  知道俞正道即将离去,沈宁心中也有说不过的不舍和难过。这是她的至亲舅舅,又是她授业的师傅。虽然俞正道在京兆的时间不长,但是他教给沈宁的东西,却很多!
  现在他要回溪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沈宁觉得自己有止不住泪意。
  原以为经历了一世,自己性情会冷清的了,却不料对着至亲至敬的人,仍然会有这样激烈的感情表现啊。
  俞正道对沈宁这个外甥女兼学生是很满意的,尽心竭力地将自己所知的纵横之术和人生经验教给她,而她在纵横一道,也颇有天赋,掌握得也很好,这令俞正道无比欣慰。
  在离开京兆的前一晚,还特地叫了沈宁陪他在翠湖边散散步,对她作最后的提点。
  “所谓纵横之术,谋算的其实就是人心!只有你了解了每个人的心思,才能把握到每个人的弱点,才能找出他做事的漏洞,这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次沈家能够脱险,就是因为掌握了皇上和李斯年的心思,知道他们在意什么,知道他们欲谋算的是什么,最后才能反败为胜。这一点,你以后定要勤加体会。”俞正道这样说。
  所有的纵横术,只有在掌握了人心之后,才能够起作用,希望这个外甥女能够领悟到这一点,也不枉他来京兆一趟了。
  “多谢舅舅!宁儿一定会记得这话!定不会让舅舅失望。”沈宁说道,感激不已。
  从帝王心术到魏法事件,俞正道一直在提点她、教导她,用实际的事例来给她上课,她得益甚深,也对自己很有信心,一定不会让俞正道失望的。
  俞正道离开京兆之后,沈宁觉得自己的心更静了,完全没有受到京兆硝烟的半点影响。
  人一旦静下来,就会发现许多之前无意忽略的细节,原先走进死胡同里的想法,也能转出来。柔弱觉风平,无路处自有升平,正是此理。
  沈宁就是这样,她将李斯年、上官长治、李妃这三个人之间的联系联结起来,问了自己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李斯年会这么落力帮助上官长治?
  李斯年这是为什么?是为了从龙之功?还是为了别的什么?能不能找出这点,来击破李斯年和上官长治的结合离间他们的关系?
  这些疑问,以她的性子,本应早就想到了的,只是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她根本就静不下心来想这个问题。
  如今这个简单的问题,她静下心来问自己,却也一时没有答案。
  直到秋歌无意中说了几句话,沈宁才从白如嫣身上得到启发,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秋歌说:“姑娘,那白氏已经离开了。听说她不准备回徽州了,而是去濮阳。”
  哦?这是为什么?
  “那白氏祖籍徽州,却是一直居住在濮阳的……”秋歌边收拾东西,边说道。这一点,是负责监看白氏的婢女告诉秋歌的。
  是这样吗?沈宁忽而灵光一闪,觉得自己一直以来似乎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因为太过简单了,自己反而对这个事情视而不见。
  白如嫣祖籍徽州,却一直居住在濮阳,所以李斯年回乡祭祖的时候才会看到她,从而令她引诱沈则熙。
  因此,沈宁想到了查探宫中李妃的身世籍贯。虽然沈宁知道李妃所在的李家世居郑州,但郑州和濮阳都属河内道,李家有没有在濮阳呆过?
  李妃和李斯年都姓李,如果李家和李斯年早就有联系,识于微时交情甚深,那么李斯年会这么尽心尽力帮助上官长治就是必然的了。
  当宫中的蚍蜉探听出李妃所在的那一支李家族人的确在濮阳呆过很长一段时间,沈宁就肯定了这个可能性,那就是李斯年和李家一定是早就认识的,所以李斯年才会选择了上官长治。
  在濮阳那一段生活,是李妃及其兄李逸昇最为颠倒流离的时日,也是最为卑贱的时日,所以他们闭口不提还极力掩饰,所以没有人知道李妃和李逸昇在濮阳呆过。
  就连自己,前一世也不知道李妃竟然还在濮阳呆过!可见,李家人对这一段经历是多么避忌,连提都不想提!
  “李斯年和李家识于微时,李斯年落力帮助上官长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发掘的地方?”沈宁自言自语。
  就是因为识于微时,才会帮助上官长治?沈宁觉得这理由有点单薄,却一时无法想通。
  她想起了负责监视李斯年的沈余乐,十个多月了,不知道他那边是否有收获?
  沈宁得到的回复是否定的。沈余乐也很苦恼,他知道李斯年有不对,可是经过了十个多月的观察,他也找不出不对在那里!
  沈余乐不仅找不出李斯年的不妥,甚至觉得李斯年的为人为官是很好的,因为他的表现,的确很好啊!
  就像之前如流处汇报过的一样,李斯年为官清廉,和同僚和属下的关系都不错,表现虽不特出,却也有令名,不然也做不到中书侍郎一职。
  他私生活也很简单,既不好色,也不纳妾,一妻两嫡子,李家后宅也没有什么淹渍事,李斯年甚至对仆人都不错。
  他整天笑眯眯的,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为人和善,所以大家对他的评价都是中上。
  综合此种种,沈余乐真的说不出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兄长,你再想一想。比如他有没有遇到过后宫妃嫔,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特别是见到李妃时?”沈宁问道。
  若她的猜测没错,李斯年和李妃早就认识的,按道理说会互通消息什么的。怎么可能会什么都没有呢?
  她担心沈余乐会观察得不够细致,会错过了什么。这不是说他粗心大意,而是男人天生在敏感上,就逊了女人一筹。
  可恨自己无法得见李妃和李斯年相遇时的表现,不然自己一定会发现些什么的,沈宁这样想道。
  “不一样的地方?没有啊!中书省到紫宸殿这一段距离不短,李斯年也时常碰见后宫妃嫔的,德妃、容妃、慕妃都见到过的,李妃也自然见到,真的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沈余乐苦恼地说,忍不住挠挠头。
  他其实也很想发现李斯年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这十个月以来,他看来看去,观来察去,都没有找到这点啊。
  沈余乐不相信是自己眼睛出了问题,那么就只能说明李斯年掩饰得真的很好了!
  和李妃见面时,两人有没有互通消息?没有啊,后妃和朝臣相遇,周围都会有那么过宫女和内侍的,怎么可能互通消息呢?李斯年见到李妃,有什么不一样呢?——沈余乐在努力地回想。
  “若真说有什么奇怪的,就是有一次李斯年碰见了李妃,笑容顿了顿,眼神变得有些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我又说不上来。”沈余乐继续苦恼说道。
  想起了早前见到的一幕,这可以算是不一样吧?
  “不一样?是什么不一样?”沈宁追问道,这或许是个线索。
  沈宁问得急切,沈余乐便努力回想当时的情景,然后打了个比喻:“呃,就好像,就好像应南图看你的眼神一样……”
  这话一出,两个人都惊呆了,瞬间苍白了脸色,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不会……不会吧?……应该不可能吧?”沈余乐结结巴巴地说,被自己的比喻吓了一大跳!
  应该不会吧?李斯年比沈华善还大三岁,现今都六十岁了,李妃才三十八岁,这岁数差太大了!
  而且李斯年是臣,李妃是长泰帝的宠妃,就是李斯年的主母。身份地位有别,不是那样的!不会的,这怎么可能?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匪夷所思了!
  沈宁却知道,这可能是真的!她想起上一世上官长治登基后的举动,不,不是可能,而是绝对是真的!
  原来是这样啊,这样才说得通。敢肖想太后,上官长治必定要第一时间铲除李斯年了,就算落下诛杀功臣的恶名也不在乎!
  或许,不仅仅是肖想,还有其他?或许那一世,李斯年对太后真的是做了什么?
  沈宁被自己的想法惊到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样就太有趣了,她低低地笑了起来,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二百一十一章 仅此而已
  
  春熙宫中,李妃听着宫女和内侍的汇报,道是太医已经给五皇子妃诊过脉了,脉象清晰有力,五皇子妃的胎像很妥当,请主子娘娘放心,再过几个月,主子娘娘就可以抱皇孙了。
  李妃听到这里,轻轻柔柔地笑了起来,为这样的汇报感到高兴,长泰帝因为五皇子府的喜事,对春熙宫的赏赐也不少。
  就算长泰帝很少宿在春熙宫,李妃也不以为意,现在她只为五皇子妃的胎儿感到高兴。
  宫女和内侍们看到自己的主子娘娘如往常一样笑意盈盈,觉得此刻李妃特别看好,怎么个好看法,却说不上来。
  李妃因为保养得当,虽然已经年近四十,却仍然像二十来岁的姑娘家一样。她笑容羞涩目光婉柔,从不拿捏小性子,顺意顺情。这一点,是长泰帝对她最满意的地方。
  “皇上今晚宿在哪里了?”待小宫女和内侍退下去之后,李妃脸上轻柔的笑意也慢慢隐了下去,她吩咐大宫女秋芒帮她卸妆拆髻,边问另外一个大宫芍药。
  芍药是和灵芝同期的宫女,在李妃身边已经好多年了,在灵芝死后,她最得李妃看重。
  而为她梳头的秋芒,在她身边三年多了,年纪虽然不大,却聪明伶俐,三年来也为李妃出谋划策,李妃对她也颇为看重,仅次于芍药。
  “回主子娘娘,皇上宿在了承乾宫梦贵人那里。近来皇上去喜欢去梦贵人那里,据说梦贵人调的香能让皇上安神入睡。”芍药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长泰帝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宿在春熙宫了,就算有五皇子的喜事,也只是赏赐,主子面上虽然总是笑着,但不知道她心里会不会觉得失落,所以芍药也不敢多说。
  “知道了,你们伺候本宫安歇吧。”听了芍药的话,李妃并没有什么表示,脸上也看不出什么情绪。
  芍药和秋芒恭恭敬敬地伺候李妃躺下之后,便退了出去,在外间守着。主子要安睡,这两个大宫女也不敢出声,互相倚靠着,度过这漫漫长夜。
  第二天,李妃带着芍药、秋芒两个大宫女在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