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策长安-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刚用过了早膳,就有内务府的官员和宫中尚宫局的女官求见。楚凌自然知道她们是来做什么的,也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让他们进来。
  内务府来了一位郎中和几个官吏,女官来了好几位,见礼之后各自自报家门分别宫中地位最高的几位女官都来了。宫中女官内侍与内务府一部分只能重合,偶尔也有几分别苗头的意思。不过比起内务府只派了一个郎中来,女官们显然要周到得多。
  博宁王妃和襄国公夫人安坐在一边,楚凌坐在主位上抿了一口茶方才轻声道:“各位此来,所为何事?”
  那内务府郎中拱手道:“启禀公主,臣奉命将昨日便赏赐之物以及公主今年的花用送来。此为账册,请公主过目。”
  楚凌微微抬手,跟在她身边的雪鸢立刻上前接过了账册送到楚凌跟前,楚凌低头翻看了几页,她记性很好,看东西也快,不过一会儿功夫就将那薄薄的册子翻完了。
  昨日永嘉帝赏赐的东西都是清楚明白地写在圣旨上的,楚凌并不觉得内务府有那么大的胆子违抗圣旨。不过这花用的银子就有些意思了,楚凌是公主,但是永嘉帝却言命了给她亲王的待遇。
  一个公主一年也不过一千两银子的俸禄和各种赏赐罢了。而身为亲王却有封地,有亲兵,有幕僚等等。这上面,明晃晃的写着一千两白银,不就是在告诉她内务府或者说朝中大臣不承认她这个公主可以享受亲王待遇么?能不能享受亲王的待遇先另说,但是这态度……楚凌有些好笑,这才第二天呢,就有人上门想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了么?
  大殿里一片宁静,不知过了多久楚凌才将手中的册子往旁边的桌子上一放,淡淡道:“这位大人…可知道抗旨何罪?”那郎中眼神微微一缩,猛然抬头看向楚凌,半晌方才道:“微臣…不明白公主的意思。”
  楚凌淡笑一声,道:“父皇的诏书,还放在我永乐宫呢。要不要我拿出来,跟大人当面对一对?”
  那郎中脸色微变,沉声道:“公主明鉴,公主以女子之身,享亲王之尊有违祖制。陛下因公主回朝狂喜之下难免失了分寸,公主身为子女,当劝谏陛下以免陛下行差踏错才是,如何还能安然受用令陛下名声受损?还请公主三思!”
  看着跟前一脸理所当然的男人,楚凌眼底泛起淡淡的冷意。目光落在男人身上,良久方才幽幽道:“父皇所作所为不合礼制,所以内务府就可以直接串改父皇的旨意。郎中大人,这不是抗旨,这好像是……直接替父皇下旨了吧?我怎么不知道,内务府的权利已经大到了可以随意更改圣旨的地步?”
  那郎中脸色一僵,看着座上仿佛有些慵懒的少女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好一会儿才似终于反应过来,急声道:“公主你血口喷人!”
  楚凌微微扬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血口喷人?不如咱们往大成殿去一趟,也好让朝中众臣评评理,看看…到底是郎中大人对父皇的旨意阳奉阴违还是我信口无言污蔑大人?”
  那郎中自然不会跟她去凭什么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他违背圣旨都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这种事当然不可能是他一个小小的郎中能决定的,但他是来送名册的人,这锅最后铁定是要他来背的。
  事实上,内务府敢做出这样的事情,除了背后有朝中不少大臣支持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人笃定了小公主根本不敢将这件事闹出来,甚至有可能根本就反应不过来了。一个浣衣苑长大的丫头,还在民间流落了几年,陛下和襄国公府不肯说公主这几年的经历,想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好的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本事?能让她住着精美宫殿,锦衣玉食的生活着将来再嫁一个合适的人家她也就应该满意了。
  谁知道,这位公主不仅反映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就连胆子也大的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虽然大清早的大殿里还有冰并不太热,那郎中额边的汗水却已经顺着脸颊从下巴上滴落了下来。楚凌轻笑一声,随手将桌上的册子抛到了他脚边,淡淡道:“带回去,就算内务府对父皇也什么不满,最好还是等你们能让父皇改变旨意了再说。这般越俎代庖…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怀疑内务府的用心。”
  那郎中不敢再多说什么,连忙俯身捡起了地上的册子灰溜溜地走了。
  看着那人逃也一般离去的背影,襄国公夫人和博宁王妃不由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底看到了几分惊讶。
  楚凌面色冷淡的看着对人败退,再抬眼面对站在一边有些忐忑的女官时却只剩下了和煦的笑容,“几位女官可有什么事?”
  众女官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高瘦女官走了出来,对着楚凌屈身见礼,“启禀公主,奴婢是掌管宫中宫女调教,分派的。按照宫中规矩,公主宫中当有四名有品级的女官协助公主打理宫中事务,有八名一等宫女随身侍候,十六名二等宫女,二十四名粗使宫女。奴婢选出了合适的宫女人选,名册在此请公主挑选。公主若觉得永乐宫中眼下侍候的宫女有不喜的,也尽可勾去再从别处勾选即刻。”
  说着那女官将两本名册送到了楚凌跟前。一本是永乐宫目前的宫女名册,一本是可以候选的名册。
  楚凌对这些并没有什么兴趣,她现在对这些人都不熟悉,怎么选都没有差别。能被送进永乐宫侍候的人,甭管是谁的人能力总都不会差的。而且,不管是谁的人,总归不会是她的人就是了。
  “就上面这些吧,不过襄国公府送了四个姑娘入宫陪我,她们该如何安置?”楚凌问道。
  女官松了口气,觉得至少小公主不是个难侍候的主子,一边笑道:“此事简单,那四位新人是襄国公对公主的疼爱,公主尽管留下便是。若是将来觉得喜欢想要长留身侧,再将她们编入宫女名册即可。”
  楚凌点点头,“也好。”她当然不会真将她们编入宫女名册,别人不说肖嫣儿好好一个沧云城主师妹,江湖上响当当的小毒仙,进宫一趟成了奴籍她怎么跟师叔交代呢?
  剩下的几个女官的事情都差不多,不是来给楚凌送东西的就是来给楚凌送吃食的,比起内务府的态度,这些宫女们对楚凌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谦恭殷勤。显然,比起那些当官的秉持的所谓文人傲骨,她们更明白谁才是她们的主子,她们的命捏在谁的手中。
  楚凌悠然的听着她们说完告退,一个上午的时间都已经差不多过去了。
  博宁王妃忍不住赞道:“我看公主处事利落,哪里还需要我等教导,陛下着实是过滤了。”永嘉帝要她教导公主宫中各项事宜,但是博宁王妃却觉得看了一上午,她自觉根本没有什么能教导公主的。
  襄国公夫人也点头称是,望着楚凌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赏。显然襄国公并没有告诉她楚凌这几年的经历,楚凌也更确定了这对夫妻大概确实存在着什么问题,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和睦罢了。
  “王妃过奖了,我要学的地方还多着呢。”楚凌笑道。
  博宁王妃摇头道:“公主别在意那些老学究说什么,那些人,怎日里不嚼上两句舌就觉得日子过的不安稳。公主刚刚回来,陛下疼惜公主又什么不对的,值得他们这般闹腾?”
  楚凌蹙眉道:“朝中众臣,对父皇昨日的旨意十分不满么?”
  博宁王妃笑道:“他们哪儿只是对陛下昨天的旨意不满?陛下下了什么旨意他们若不批驳两句,倒是显不出来他们是铁骨铮铮的忠臣一般了。旁的不说,去年我家王爷寿辰,不过是多请了几个人就被连着弹劾了好几天,说王爷生活奢靡。倒了他们自己那里,就变成了以文会友。旁人去听个曲儿,就是好色无度,到了他们自己身上就是风流雅事。”
  楚凌有些诧异,看来这位博宁王妃对朝中那些老臣也颇有不满啊。楚凌对平京地权贵了解还只限于身份地位,倒是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些权贵之间的恩恩怨怨,想必也是一出好戏。
  楚凌正要请博宁王妃和襄国公夫人一起用午膳,却见门外一个内侍匆匆而来,“叩见公主。”
  楚凌问道:“何事?”
  小内侍脸色有些发白,颤声道:“启禀公主,陛下在御书房里大发雷霆,陈公公想求公主去劝一劝。”
  大发雷霆?
  楚凌想起之前襄国公府人透露的今天早朝只怕有些事端,看来今天的早朝是不太顺当了。
  思索了片刻便站起身来道:“我去看看。”
  小内侍松了口气,连忙从地上跑起来给楚凌引路。
  “公主……”襄国公夫人有些担忧地看着楚凌,襄国公跟她说的意思是希望公主暂时不要参与到这些事情里面去。楚凌对襄国公府人笑了笑道:“夫人不必担心,我去去就回。万一父皇气坏了身子,总是不好的。”
  襄国公夫人轻叹了口气,只得点头道:“公主千万小心一些。”陛下生气,公主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不去也不是不妥地。
  楚凌点头,带着人便往永乐宫外面走去。
第241章 侄子还是女婿?
  御书房里气氛一片低迷凝重,原本侍候的内侍宫女一个个早就吓得跪倒在地以头触地不敢动弹。殿中地上满是碎裂的瓷器和四溅的水渍。襄国公站在一边沉默地半垂着眼眸盯着地上的碎片,仿佛那不是一块普通的碎片而是蕴含了什么人生至理地宝贝一般。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永嘉帝烦躁地在殿中来回走动,一边喃喃道。
  襄国公抬头看了他一眼,动了动唇角却没有开口。
  良久,永嘉帝似乎终于冷静下来了,看向襄国公道:“则知,你有什么话说?”
  襄国公淡淡道:“皇嗣是国家大事,也是陛下的家事,臣岂敢妄议?”永嘉帝轻哼一声道:“你不敢妄议,敢妄议的人倒是不少。”襄国公看了看永嘉帝,沉吟了片刻道:“陛下,虽然皇嗣之事当由陛下来决定,不过众臣想必也是忧心社稷。此事…陛下或许也该考虑了。”
  “考虑!?连你也这么说?!”永嘉帝薄怒道。
  襄国公垂眸不语,永嘉帝沉默了半晌终于长叹了一口气。
  自从到了平京,虽然永嘉帝后宫依然充实,但是却再也没有过孩子出生。甚至就连怀孕都没有过,虽然没有人敢明说,但是所有人心里都隐约明白,永嘉帝的身体只怕是出了什么问题。而襄国公这样的近臣则知道的更多一些,永嘉帝本身身体就不见得好,南渡途中又受过不少惊吓心力交瘁,有一段时间甚至让人觉得可能他们就要换一个皇帝了。最后太医虽然治好了永嘉帝,但是永嘉帝确实是不会再有孩子了。
  所以,这些年来后宫一直无所出,永嘉帝也不着急。毕竟对于一个早就知道而且已经认命的结果,一般人也不会着急到哪儿去了。
  如果永嘉帝有皇子,他可以选择不立太子。但是偏偏永嘉帝没有皇子,那么皇嗣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因为一旦永嘉帝驾崩,没有皇嗣的情况下众王争位可比皇子夺嫡要严重多了。
  如今,众臣在反对永嘉帝给与公主亲王礼遇的时候提出过继宗室为嗣子,就显得有些微妙了。这在永嘉帝看来,类似于威胁。而且,还不是等价交换的威胁,反对给神佑公主亲王待遇和过继嗣子在那些朝臣眼中是完全不冲突的。并不是以一换一。
  永嘉帝有些颓然地在书案后坐了下来,挥手道:“滚出去。”
  很奇妙的,似乎所有人都能在瞬间明白永嘉帝的滚出去是跟谁说得。大殿里侍候的内侍宫女无声地退了出去,襄国公依然留了下来。
  永嘉帝望着襄国公道:“过继皇子…你怎么看?”
  襄国公淡淡道:“此事主动权毕竟还是在陛下手中的,陛下看谁顺眼谁就是嗣子,所以陛下着实没有必要如此焦躁不安。”按照永嘉帝如今后宫的状况,过继子嗣是早晚的事情。既然早晚都要做,又何必动怒?
  永嘉帝轻哼一声,没有说话却似乎默认了襄国公的观点,只是到底心有不甘罢了。
  “卿儿……”永嘉帝微微蹙眉,道:“你说卿儿与那个君无欢……”
  襄国公道:“陛下,公主的能力您也清楚,注定不是池中之物。那君无欢…请恕臣直言,遍数如今平京,只怕也没有比君无欢更出色的男子了。平京那些世家公子,配不上公主。”
  永嘉帝沉声道:“朕也觉得那君无欢是个人才,但是…你觉得他……”
  襄国公道:“陛下是怀疑,他别有用心?”永嘉帝不语,显然是默认了。襄国公冷笑一声,道:“陛下,恕臣无礼。天启如今这个局面…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晏凤霄真有什么野心,对您来说关系也不大。”
  永嘉帝皱眉,看着襄国公的表情有些古怪。只听襄国公继续道:“这天下,要么传给您侄子,要么传给您女婿。公主不是冷心无情的人,以君无欢对公主的重视,只怕也做不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陛下觉得…哪个更能让您安心一些?”
  永嘉帝和襄国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又是永嘉帝的大舅子,偶尔说一些出格的话永嘉帝也不追究。但是这一次却着实是说得太出格一些。但是永嘉帝却并没有大怒,而是沉默的思考着襄国公的话。
  侄子和女婿,哪个更安心一些?
  如果永嘉帝是一个一心为了江山社稷和楚家基业而活的皇帝,襄国公说出这种话来他立刻就要将他推出去砍了。但是他并不是,当初之所以反抗摄政王,很大程度是为了活命和自己的未来,而不是他对江山社稷真的有多么看重。永嘉帝的登基是一个意外,之后的人生更是等同于傀儡。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什么叫做江山为重。
  但是…也不可能真的传位给女婿啊。从古至今也没有这个规矩,更不用说,就算传位给女婿,也没有人规定这个女婿就一定是君无欢啊。
  再看看吧。
  永嘉帝觉得自己应该还能再活一些年,并不是那么着急这件事。至于君无欢……“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君无欢…有点熟悉?”
  “熟悉?”襄国公一愣,不解地道:“陛下见过他?还是觉得他像谁?”
  永嘉帝皱眉道:“不知道,只是一种感觉。”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看着君无欢有些诡异的眼熟。但是认真想的话,似乎又没有见过跟他相像的人。
  襄国公摇了摇头,他的记性不错,虽然不可能将所有见过的人都记得一清二楚,但是长得像君无欢这样的人,不可能记不住才对。
  永嘉帝摆摆手道:“罢了,大约是…这个姓氏让人有些熟悉罢了。”
  襄国公一怔,皱眉道:“陛下是说…君家?”君无欢这个君…跟君家有关系?
  永嘉帝叹了口气,正要说话门外传来了陈珙的声音,“启禀陛下,公主求见。”
  永嘉帝一愣,立刻道:“快请公主进来。”
  楚凌踏入御书房,就看到了地上一地的狼藉。永嘉帝也反应过来,连忙道:“陈珙,让人收拾一下,别伤着公主了!”外面,陈珙连忙应了一声,几个宫女匆匆进来收拾了地上的碎片出去,全程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永嘉帝含笑望着楚凌,脸上半分怒气也无,仿佛刚刚大发雷霆的人不是他一般,“卿儿,你怎么来了?可是有人怠慢了你?你告诉父皇,父皇替你教训这些不长眼的东西!”
  楚凌摇头道:“没有,听说父皇心情不好,我过来看看。”
  永嘉帝很是欢喜,因为女儿的关心,连先前还剩下的几分怒气也抛到了脑后。对着楚凌和蔼地道:“都是些朝堂上的破事,不要紧的,卿儿莫要担心。来,跟父皇说说,昨晚住的可还习惯?有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
  楚凌摇头道:“没有,一切都很多,父皇不必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永嘉帝连连道,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嘱咐道:“有什么缺了的尽管跟父皇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
  楚凌点头称是。
  从御书房里出来,襄国公和楚凌一道回永乐宫去接夫人。一路上,襄国公将朝堂上的事情跟楚凌说了一遍。今天的朝会格外的漫长,不过事情却不多。一共也就是两件事,一是昨天永嘉帝的诏书,二就是希望永嘉帝过继宗室为嗣。不过吵了一个上午,这两件事都没有结果最后是以永嘉帝勃然大怒拂袖而去为终结的。
  对此,襄国公也不在意。这原本来就朝臣与皇帝之间的博弈,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
  楚凌觉得自己对永嘉帝这个皇帝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据说天启比北晋皇帝更加集权,但是眼下看来永嘉帝手中的权利实在是有限。当然了,这跟永嘉帝登基前十几年都没能真正掌握过权利有很大的关系。永嘉帝之前的皇帝应该不会向他这么惨。
  “哦,朝堂上也闹起来了么?难怪内务府敢给我下马威,看来是笃定了父皇抵挡不住朝堂上的反对声?”楚凌笑道。
  襄国公神色微变,沉声道:“内务府的人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